有关端午节的散文
倚栏轩精选6篇有关端午节的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有关端午节的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端午情浓
文/陈梅
儿时总盼望着各种节日的到来,节日里,不但有各种平时吃不到的食物,最重要的是会觉得家里变得热闹了许多。那时不懂这热闹是因为亲人的团聚所营造的氛围,慢慢的长大了,懂得了节日之于我们,不仅是形式上的热闹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现在,我又可以回家了,在五月粽叶飘香的时节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言为屈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来的。然而,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在纪念屈原的同时,端午节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刻入了人们的生活,那些传统的习俗更是让我们不能割舍。
吃粽子便是首当其冲的一点。买上新鲜的粽叶、几斤糯米,再配上红枣、红豆或者腊肉,简单的材料却做出了别具风味的食物。妈妈总是做很多粽子,然后去分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当然,我们也会吃到他们做的粽子,在分享中,不仅吃到了各种口味的粽子,更能体会到乡村人质朴的情感。这种情感寄托在小小的粽子里,被我们无限放大。
我们家在端午前后,回去采摘很多艾叶。艾叶用途很广,传说可以驱邪避灾。我们把艾叶晒干后,捆成一把,放在门上,无论有没有作用,心理上总有些安慰。当然,除了驱邪,艾叶还可以用来熏蚊虫,可以用来泡脚,因此,乡里人都会在家里备办些,以便不时之需。
记得小时候,妈妈不会做咸鸭蛋,我们吃的咸鸭蛋都是从姑婆家里拿来的,但今年,我却发现妈妈做了一些,问她原因,她说:"你姑婆老了,不能老让她做,我也得学着做,不然以后就吃不到了!"简单的咸鸭蛋,却是一代代人精心传承下来的成果。我想,以后我也会学着去制作咸鸭蛋,并且也会教给我的孩子。有些东西,便是这样保存下来的,历久而弥新。
吃了粽子和鸭蛋,泡了艾叶澡,这个端午便算过完了,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我却很满足。家是一个港湾,在外不论多么辛苦,回到家中,短暂休憩,便会精力满满。我又要背上背包离开家,然而,粽叶的清香却在我的心头萦绕,永不散去。
端午散记
文/马鼎奇
我的故乡号称千年古镇,民风纯朴善良、热情好客,尽管世事变迁,人间沧桑,可优良传统代代传承,一直沿袭到如今。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说到端午节,就不能不谈到"吃"和端午节的习俗。
当然,议题自然地联系到吃粽子,其实,这只是端午节目内容之一,其他还有挂香袋,插蒲艾,喝雄黄酒,龙舟竞渡等习俗与活动,而这往往与纪念我国一个历史上爱国诗人屈原须臾不可分离。所以端午又称"诗人节。
我的故乡河网纵横,水系发达,尤以盛产优质大米名扬天下。加上与洋口渔港毗邻相望,相距不远,梭子蟹、大小黄鱼、文蛤等海鲜货源充裕,四季不绝,且价廉物美。
端午期间正是鳓鱼上市的季节,这时的鳓鱼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是一道人见人爱的上等佳馔。也是故里乡亲过端午必备的饕餮美味。外埠人士到此常常大块朵颐,一饱口福,赞不绝口。老家过端午节有四样东西不可或缺,只要条件允许,那是节前必备无疑,它们分别是鳓鱼、咸鸭蛋、粽子和苋菜。
镇周围沟塘芦苇荡星罗其布,不计其数,芦苇长得葳蕤蓊郁,随风摇曳,"你推我挤", 发出"沙—沙—沙—"的声响,似梦中絮语,又像顽童嬉戏,远处一瞧,广阔无垠,宛如起伏宕荡绿色波涛,很是壮观。裹粽子的芦箬、糯米,自然不愁来路。
我的奶奶是个身材矮小,裹小脚的女人,走路颤颤魏魏,总是跑不快,似乎一阵罡风就可能将她吹倒。我的孩提时代就是在她的怀抱呵护下度过的。
可是"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 奶奶做家务、忙饭菜,风风火火,麻利地道。勤谨持家,里里外外却是公认的"贤内助",一把好手。对于农历节令与民间风俗习惯,可以说不啻一本"百科全书".虽不识字,却如数家珍、稔熟於胸。针线活、包粽子,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堪称"行家里手".
奶奶心地善良,家境虽然不宽裕,但遇到上门乞讨的人,如无钱,多少总要施舍一些碎米。
端午节前夕,奶奶早就忙活开了,首先对买来包粽子的糯米、赤豆、红枣等食材进行筛选,将混在里边的砂砾、虫蛀等杂质悉数剔出,经过奶奶精选的糯米,粒粒晶莹剔透,粉白烁亮,红枣颗颗圆润饱满,果肉肥厚。
那时不知是家境衰落,还是习惯使然,奶奶从不裹肉粽,蛋黄粽。但哪怕是没有馅的糯米粽,我一样吃得启齿留芳,津津有味。
其次是上街选购芦箬。奶奶选芦箬相当仔细、考究,质地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她说,嫩的宽度不够,老的发脆、缺少韧性,易开裂。她说让她到芦荡亲自摘芦箬,一定要选芦苇中部偏上的芦箬,一是宽度恰到好处,二是裹的粽子味道纯正,特别清香。说归说,可惜她腿脚不便,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购得芦箬还得进行修剪,上部的芦梗结合部或凹槽剔除,使之保持平滑,以便于裹扎。然后净水冲洗干净,再以沸水烫一下,放在阴凉处备用。
包粽子时,奶奶嘴里衔一根稻草细绳,供捆扎之用,然后, 将两片芦箬卷成一个封底漏斗状,用小酒盅将水浸过的糯米倒进,待溢出时将红枣放进,还要用大拇指沿四周夯实,最后手觜并用,将其扎紧,一个粽子才算初具雏形。
我最喜欢看奶奶裹粽子,她包的粽子与众不同,别居一格。下边三个角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而上边的一只角却兀然高立,似乎成了一个稚体尖塔。她包粽子耗材不多不少,都是两片芦。所以,奶奶包的粽子个个如样、大小一致。摆在桌上显得修长苗条、造型俊美,煞似竹林里悄然破土、争先恐后萌生的一株株春笋。
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她裹的棕子与人家不一样,她说这样熟得透,芦箬的香气才能渗透糯米。现在想想,也很有道理,芦箬这样最大限度的按触糯米,当然,香味四溢,撩人食欲。
奶奶裹粽子,我也没闲,常常"如法泡制" .不过,我不包粽子,而是学会用芦叶编织一种类似"魔方"大小的"针线包" ,最后,同样注入糯米,封口后,一起放在大锅里煮熟。这种"玩艺儿" 每次端午,我总要编织两、三个,不在于食用,更大的目的是挂在胸前,留在小伙伴面前炫耀!
奶奶说,煮粽子也是相当有学问的,水要根据量的多少适当添加,一般水刚漫过上层粽顶即可。既不可太少,也不可太多!水煮沸后,即以文火慢慢加热,否则上边没熟,下边可能浸烂!
奶奶判断粽子煮熟与否,全凭鼻子嗅,真让我匪夷所思,我至今也末弄懂!反正奶奶煮的粽子火候、时间,掌握恰到好处,不夹生,也不太烂。故乡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粽子出锅,家里人并不急着食用,而是选上三、两串(一串四个),外加十个咸鸭蛋先馈赠邻居街房品尝。
对方不久,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赠。而且,不是数量更多,就是馅儿更好更丰富。真可谓"投以木桃,报以琼瑶" .人们总借端午这个节日载体升华了浓浓的邻里乡情,相处愈加和睦。
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己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不可与我的童年同日而喻。品种繁多的速冻粽子,已成了大众食品,一年四季,随时想吃,都可以在超市得到满足,除了常见的赤豆,豆砂、鲜肉、蛋黄,还增加了火腿等高档品种。
可不知为什么,我还是念念不忘奶奶包的散发着悠悠岁月情的芦箬粽。它的馨香已深深镌刻在邈远的人生记忆和生命的血脉中,让我久久不会淡忘,也不会失落。
爱意"兰汤"香端午
文/王霞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东坡一阕《浣溪沙·端午》,写尽端午女儿佳话。
"明朝端午浴芳兰"即沐兰汤。我的家乡是用随处可见的松、柏、桑枝、艾叶等平凡药草,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可祛暑毒、除热痱;"彩线轻缠红玉臂"是长命缕,俗始于汉代,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也就是今天的五彩线;"小符斜挂绿云鬟"指佩饰。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常佩戴的一种饰物。我想这大概就是端午特制的步摇了,真真儿是女子专用的装饰品。
五彩丝线长命缕,山花一枝代步摇。艾草月季加薄荷,妈妈为我备"兰汤".
母亲虽从小过着贫寒的生活,可却识文断字,注重生活的细节点滴。普通日子里的每一样,都可以不考究但必须精细。那时条件差,谁家也没有浴室。年节时,携家带口去澡堂,平时都在盆里洗浴。做木匠的父亲,打了一个大大的腰子盆,专供家人洗澡。平时洗浴,家里人都是错开的,也不勤,倒还好。唯独端午不行,一家人都要药浴。尤是北方凉爽的天气,妈妈也会忙得汗津津的。
这一天晚饭通常都比较早。收拾好碗筷,妈妈就会搬出大蒸锅煮洗澡水,先烧好几暖瓶开水,再把水桶里早已泡好的草药放进锅里煮。这些药草,没有一样是买的:艾草是在河滩里拔来的,车前草是从大堤上挖的,还有桑叶、柏枝、松针,这些树随处可见。而薄荷是妈妈在院墙旁精心种的,宽敞的院子里月季是从春天开到秋了,还有茉莉、凤仙,样样都是随手可得。
印象中这一天,爸爸都会在单位洗了澡回来。饭后,妈妈煮好第一盆药汤,先让爸爸洗。没等妈妈第二锅煮好,爸爸就洗好了,在葡萄树下喝茶。
随后,我和姐姐跟着母亲进到与厨房相邻的小房间。昏黄的灯光,氤氲的水汽和浓浓的草药香混合一起,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
妈妈先用温开水给我洗了一遍,再泡药澡。我们的"兰汤"和爸爸不同,妈妈早就采了好多花瓣放在浴汤里。姐姐要自己先洗清水澡。这时候,妈妈会把我的长辫子盘好,用毛巾包上,然后才细心地用药汤为我沐浴:把花瓣和薄荷叶在我的身体上揉搓,紫红、淡粉、洁白、碧绿……妈妈的手修长、柔软,动作利落,连耳根也不放过。等姐姐自己洗完,我也沐浴结束。这药浴是不冲洗的,直接抹干身体,穿好衣服,除掉毛巾。我就跑出去找爸爸,通常会有一碗晶莹剔透如玛瑙般的樱桃出现在眼前。等姐姐出来,我就会再跑回去,我要帮妈妈洗。一盆"兰汤"尚温,母亲殿后。我学着妈妈,把花瓣铺满妈妈的后背,用两只小手慢慢揉搓。那时候,妈妈的身躯已经不挺拔了,微微有些驼……
这样的节日过得不多,在父亲生病的那一年戛然而止。那一年,我才9岁。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母亲的布衣素服,在我眼里,胜似灿若云霞的锦缎;她用蕙质兰心的爱意将我浸染,以致到如今,身躯都有若有若无的草药味道,这该就是妈妈的味道吧。
想念,和父母一起过的端午;思念,母亲亲手料理的"兰汤"……
端午那天
文/蒹葭荷露
白天下了一整天雨,晚上出去吃饭的时候雨停了,换回一个吸一口都觉着清新到肺腑的空气。
灌进车里的风也有些凉,拉过丝巾浅搭一下,其实端午的风不会让人着凉。端即开端,午即正午,中医说端午后才可以游泳、吃点凉东西。
车载收音机每个波段都在讲端午,年年说就不在意了。忽然一个音量适中,吐词特别清晰的男性声音进入密闭的车内,使原本安静的环境更加静谧;那声音似把人带进一个专属通道,身心沉淀地听他娓娓道来。好相貌、好性格、好声音,好山水、好景致、好环境,好文章、好电影、好字画等等世间美好,你来或者不来都在那里,偶遇便是美好一刻。
这个声音说:端午到今天没什么新发展,虽然还是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蒿草,已经远没有古人对这个节日的敬畏了。不是不敬畏而是多数人不知道还有什么仪式可做。我邻居家每年端午门口挂艾蒿草,数年不变,给人日子平静安详的感觉,今年还包了粽子送给我。但他不知道我才看到的一个端午"新知识":这天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在孩子手腕、脚腕上栓"五色线",不可以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冲走,冲走的还有"百病之灾".他家三代同堂五口人,三岁小孙孙太有必要大人们为其栓五色线,只是夏季第一场大雨不好掌握,第一次洗澡概念不明,天天得洗,洗完抛到河里很方便,我们就住在沙河边。
近水而居在诗经里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给自己起博客名字的时候用"蒹葭",蒹:没长穗的芦苇,葭:出生的芦苇,苇子里的薄膜,关系疏远的亲戚。后来想换个名字,却再怎么也不如"蒹葭"的含义全面。
车的出风口卡着一只黑白小熊香水饰件,香味从那里吹出,淡雅满室。平时在家的时候总想营造出这样一种氛围,安静的,有书的,加上一杯茶,即便不读书那情景也是一种享受。播音员的声音像轻音乐一样,竟然令人想起咖啡,想起咖啡馆。我是喜欢那一隅的私密性,浪漫性。
此刻我们的车正经过沿河小路,五年前偶然路过这里被沙河美景惊呆了,细柳如烟,人在画中如梦如幻。生活就是这样瞬间集中所有郁闷,瞬间集中所有美好,来无影去无踪。15年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顺其自然",契点由天把握,履行由人做。我们只需要懂得不要太过犟拗,跟着走就行了。今晚上天给的是惬意和浪漫,我们要去新家看看。
那里又是一处美好之地,虽遗憾少了一湾河水却有缓坡邱林。尤其夜幕降临,我看见街灯下偶或走过几个人,因为要上坡身子向前微倾,想起了欧洲寂静的小镇也是这样有坡度的,也是这样微倾上身走着;他的旁边是围墙,脚下小径使我想起了上海,一个人挨墙走过,周围的喧嚣已经被封闭,喜欢一处地方心会安宁,我心安处是家乡啊!
播音员讲到了屈原,这是端午必定环节,年年追忆,常忆常新。毛泽东说:"我们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屈原的故事神秘、肃穆,因为他投汨罗江。汨罗江好像天上的名字,落在人间只为等着屈原最终回归。学界一直怀疑历史上是否真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因为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至战国几百年间里没有屈原的记载。兴许司马迁也受了楚地巫风影响,用道听途说的故事编制了亦真亦幻的屈原。
但,楚辞对应诗经,黄河对应长江,诗和诗人,平原合唱到悬崖独吟是真实的。
屈原出生在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国自古迷信鬼神,宗教性祭祀和祈祷在民间盛行,丰富的神话传说加上泛神论,比如"东君(太阳神)""云中君(云神)""大司命、少司命(寿夭之神)"等,屈原投江后老百姓把原来祭祀东君的日子移到他名下,把他也当神祭拜。
既如此,屈原投江不是结束而是重生,我倾向余秋雨的说法:"对他自沉汨罗江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甚至认为他活在当下,就在我们身边也未尝不可。
喜欢屈原是从余秋雨以现代散文形式翻译《离骚》开始的:"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出生在一个吉利的日子,父亲给我起了个好名。我既有天生的美质,又重视后天的修能,还喜欢把香草秋兰配饰在身"."朝饮木兰的露水,夕餐秋菊的落英,只要相信内心的美好,又何妨饥饿憔悴?我总是长叹擦泪,哀伤着民生多艰。虽然从早到晚又被辱骂又被驱赶,我虽九死而未悔".
尊崇他的高贵,欣赏他的"香草美人"更理解他从政治进入,体验一系列矛盾和分裂,例如:信任和被诬、高贵和失群、天国和大地、神游和无助、去国和思念、等待和无奈、自爱和自灭等等后落脚在文学。
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通道,于是中国有了第一等级的诗人第一等级的诗。
这个端午似又看见屈原走来,他带着花冠,配着长剑,穿着奇特的服装,挂着精致的玉佩,脸色高贵而憔悴,目光迷茫而悠远。
端午时节艾蒿香
文/史红
在端午节这一天,各地人们多有在家门口悬挂艾蒿的习俗。
端午时节悬挂艾蒿,最早见载于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按:宗则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外,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艾先生。"
艾:又叫白艾、家艾、艾蒿、五月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中医以艾入药,性温,味苦,功能是暖子宫,祛寒湿。将艾拧成绳晒干,点燃后可以驱蚊蝇。显然,端午节悬挂艾蒿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农历的五月初五,时值初夏,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人易染病,悬艾蒿于门前,可以借助它挥发的气味,驱除邪气,消除病毒。
在我的家乡,还流传着艾蒿能救人的说法:在端午节前一天太阳落山的时候,如果家里刚好有人生病,就把艾草提前采回家,放置在家门后。夜半,风从门缝中吹进来,带着艾草的香味,拂过熟睡着的病人的面部、全身,令人意念香酣。
这时,病人会梦到有一仙人走来,轻轻地把病体的伤疾,一点点地剔出来。等到天露曙色的时候,仙人离去。病人从卧床上起身,走到门后,拿了艾草,来到村边的山脚下,找到那眼汩汩冒泡的泉水,俯下身去,把艾草泡一泡,然后掬起泉水,冲脸,一掬一掬再一掬,三掬水过后,仰望苍天,深深鞠揖。
这样做了之后,用不了几天,病人就会痊愈。
唐宋之际,端午悬艾与黄巢起义发生了联系。据说,在黄巢攻打河南邓州之时,为了不误伤穷苦百姓,就暗中传话给他们,让其在门上插上当时随处可采集到的艾蒿。大家于是纷纷照办。第二天,正是五月端午,义军攻下邓州,杀了贪官,开仓分粮,万民拥戴。
"庭院艾草荷包满,端午粽味又飘香。"儿时,因为有了艾草,有了粽子和雄黄酒,这端午节才过得生趣盎然。岁月荏苒,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已经很少再用艾草做菜、治病了,但是每到端午,艾草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现在,城市居民也多有买把艾草插在门口者,他们不为驱蚊,也不为辟邪,只是喜欢那苦苦的清香,能使人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体味到乡村泥土的气息。
又到端午
文/董贵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要到了,在忙忙碌碌的日子里,端午节只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不过多一点仪式罢了。如今年过半百,身老心闲,咀嚼一些平常的日子,居然有一些新鲜的滋味,尤其相对于一些节日而言,更有新意,大概是到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了吧。
小时候端午节是极其重视的。虽然不会像春节那样热烈,也不像中秋节那样相思,但对孩童来说更多的是新鲜和刺激。我们一定会在太阳升起之前起床,去采艾蒿、扁竹芽等一些驱寒辟邪的草药。还要到小河边用没见到太阳的水洗脸,据说用这水洗脸一年都会顺利平安。其实我们会起得更早,三四点钟的样子,天黑黝黝的,那时树木草丛都很茂盛,水源也很丰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想去完成仪式,但天太黑了,我和同去的小伙伴还是有些害怕,一有点风吹草动都很紧张,不由得想起狼吃人的传说。但最终还是战胜了恐惧,提心吊胆地到了提前好几天选择好的地方采摘艾蒿。刚开始时我们尽可能多的采,直到背不动为止,但最后都烂掉了。后来老人们说不用采那么多,我们才少采一些。新鲜的艾蒿带着露珠,有着很清香的味道,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富足。接着我们跑到小河边,捧起清澈的小河水洗脸,一边聆听着小河欢快的流淌,一边沐浴着冰凉的河水,真切地感受一份清醒和刺激。
当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家时,天还很早,大人们有的还没起床,我们急不可耐地等待着煮鸡蛋和粽子。除了解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节目就是找玩伴们撞鸡蛋去,我们把采来的艾蒿插到每个门口和窗户缝中,每个人耳朵上也要夹着一棵小枝叶,具体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没有完成就会觉得很失落,甚至有一种不祥的感觉。哥哥姐姐们采的药材要多一些,都是土法叫的名字,后来很少看见,至今也没有去考证。我家后面有一座小山,这一天早上,大人小孩都去山顶聚会玩耍,撞鸡蛋成了小孩们最喜欢的游戏。各自拿着自家的鸡蛋,相互撞击,最先被撞碎和全军覆没的孩子,带着懊恼继续观看别人的比赛,大人们也会参与其中支招,分析哪个鸡蛋会最硬,战果一旦出来,喝彩的、沮丧的皆有,记得在粽子锅里煮的鸡蛋色泽深重,坚硬度好像更强一些。比赛吃鸡蛋也会让那些大肚汉显得很威风。那种其乐融融,弥足珍贵的感觉,多年以后居然成了我的精神驿站。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变得对端午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我们出门求学、工作、成家立业,根本无暇及此,端午节不再起早,甚至连煮鸡蛋都成了附庸。在钢筋水泥的壁垒下,内心逐渐变得坚硬起来,端午节成了纸面上和朋友圈里的内容。这天早上散步,看到树林旁边有一些艾蒿在茁壮成长着,不由得心里一动。是啊!马上又到端午节了,时间过得真快,辛丑年小半年的时间都过去了,疫情还在不时肆虐,过去一年的天灾人祸让每个经历的人都心有余悸,想一想屈指可数的未来岁月,不由得喟然一叹。
到了和整个世界和平相处的年纪,终会明白任何事物都有明艳的一面,也有粗糙的一面,生命流过了青春湍急的峡谷,来到了相对开阔之地,变得从容清澈起来。这是生命曲线的一个顶点,站在这里,来路一览无余,去路能搅出多大动静也大致不出左右了。又到端午了,我一定要起个早,找寻那种仪式感。因为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