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文章
倚栏轩精选9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端午节的文章(精选9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故乡的端午节
文/沈德红
还有几天就要过端午节了,我想起前些日子妈妈给我邮寄的葫芦,就翻箱倒柜找起来。
费了好长时间,终于在一个精致的小盒里找到了葫芦。我把葫芦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桌上,仔细地看着。
用五彩亮光纸做的葫芦好漂亮啊,下面的穗子是用彩色丝线做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炫目的光泽。看着看着,我的视线渐渐模糊,眼前出现了内蒙古的一个小山村……
天才蒙蒙亮,村子的房屋、树木还笼罩在夜色里。人们从各自家里走出来,村里的狗听到胡同里都是咚咚咚咚的跑步声,争先恐后地咬起来。
我们在村头汇合。男孩女孩分工明确,女孩子负责拔艾蒿,男孩子们负责折杨树枝挂葫芦用。大家简单的说几句话后,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向山野奔去。
清晨的山野,刚刚睁开朦胧的睡眼,就有鸟儿立在枝头吟唱了。空气清新,吸一口,沁人心脾。
山上到处生长着银灰色的艾蒿,细细的高高的,叶片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因为艾蒿是一种草药,既能熏赶蚊虫,又能治疗风湿,所以我们要采摘回去,用充足的阳光晒干,储存起来备用。
夏天,村里人喜欢在月色里聊天,身边架起篝火,上面放几把艾蒿,浓烟滚滚,吓得蚊子跑得远远的。冬天,爸爸妈妈睡前用艾蒿水泡脚,驱寒取暖,能睡个好觉……
我们每人挎着一个精致的小筐,挑叶子新鲜肥硕的艾蒿拔,拔满筐后,一起去找泉水洗脸。老辈人说,端午节这天,用泉水洗脸,去晦气,脸上不长青春痘,而且会发大财。
五月的乡村,像一个稚嫩的孩童,是那样的清纯可爱。太阳没有出来时,更有一种恍然如梦的美,让人产生无限遐思。
山泉水像开水一样,咕噜咕噜地冒着泡。我们蹲在泉水旁,组成一个圆,一双双小手伸向泉水,当冰凉的泉水撒在脸上时,一股清流透过肌肤,直抵心里,好舒服啊!有一个梳着两条羊角辫子的女孩,要离开泉水时,顺手撩起一把泉水,泼向姐妹们。泉水像雨滴一样落在头发上、脸上、身上。好凉呀!大家喊着就一起打闹起来,清脆悦耳的笑声,穿透山谷,传到很远的地方。惹得那些小男孩回头向这边张望,忘记了折杨树枝。
各自完成任务后,男孩和女孩们又汇合在村口。大家都说自己拔的艾蒿水灵,自己折的杨树枝新鲜。
太阳从山边冉冉升起来了,像个俊俏佳人,娇羞地看着这些孩子们。孩子们的脸被朝霞映照的红扑扑的,筐里的艾蒿,肩上扛的杨树枝也镀了一层粉红。各家各户的屋顶上,炊烟袅袅婷婷地升上天空,整个山村睡醒了。
不到一袋烟功夫,各家的门上、窗户上,都插上了树枝。树枝上挂着美丽的葫芦,在微风轻轻吹拂下,跳着曼妙的舞蹈。给清晨的村庄,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娃娃们的手腕、脚腕,都系上了五彩线,胸前都挂着一个精致的荷包。这些都是奶奶或者姥姥们的作品。提前一个星期,老人们就去集上挑选上好的丝线,回来就忙起来了。
端午节孩子们戴上这些装饰品,是避邪的,也是防止生病的。
斗转星移,我长成了大姑娘,从内蒙古远嫁辽宁。
辽宁过端午节和内蒙古有很多不同。挂葫芦多用桃树枝,因为桃和逃是同音字,寓意只要把葫芦挂在桃树枝上,就能逃离灾祸和疾病。
我来到辽宁,过的第一个端午节,最感兴趣的就是包粽子。我跟着婆婆身后转,看她淘米、泡粽叶、发面、包粽子。
我坐在板凳上,和婆婆学着包粽子,没想到,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好难。我包的粽子,大小不一样,有的还露着糯米。我感觉自己好笨,急得出了一头汗。
因为内蒙古不产糯米和粽叶,我又住在山村,所以头一次看见粽子,感觉特别新鲜。粽子蘸着白糖吃,特别好吃,我惊叹天下竟有如此的美味。
最让我称奇的是,吃粽子的风俗,竟然还有那么动人的传说。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楚国人民听到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都很悲痛,他们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江中的怪物和鱼虾吃掉,就用糯米做成了粽子撒在江中,想以此封住怪物和鱼虾的嘴,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吃掉。
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种活动保留了下了,只是把往江里撒粽子,改成了吃粽子,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习俗。
因为两个省风俗习惯大不一样,让我爱不释手的葫芦,在辽宁的集市上竟然买不到,妈妈知道后,每年给我邮寄东西时,都把故乡的葫芦连同深深的牵挂,一同邮寄给我。那飞越千山万水的葫芦,带着故乡的味道,妈妈的爱挂在树枝上,越发妩媚多情起来!
随着时光的流逝,乡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现在的商场里,到处都是葫芦和荷包,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比那时更方便快捷了,但妈妈邮寄葫芦的习惯依然坚持着,而我也感觉,如今的端午节,没有了往昔的热闹和意境了。
时光的手,也总会在过端午节这天,拨动我的心弦,唤起我对端午节的记忆,久久不能释怀!
端午节话相思
文/王汝生
街头巷尾飘着的粽子香气告诉我,又快到端节了!在端午节吃粽子已然成为一种很难忘记的事情,因为精明的商家早在一年之初就盘算好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赚钱的节日,不要说大大小小的超市,就是卖馒头的近几天都摆上了三角的、扁平的、长条的粽子。看着满目的粽子和艳丽的五彩香袋,就像看见商家的精明和媚笑,却觉得少了一点什么,是一种绿色、一种气味、一种相思。对,艾草,就是长在山野的艾草。
当春风拂过田野,春雨飘过山川,艾草会争先恐后的冒出嫩嫩的头来。每年仲春,它就会伸出纤纤小手,期待着与人们的重逢。仿佛是在一夜间,春天的艾草如圣女般的矜持着,让你留恋,让你欣喜,让你难忘。诗经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据说这是古时候情人相思的诗词,(三秋,原义三年,此三秋却是指三季------诗经《国风?王风?采葛》。)可见艾蒿因其从嫩芽到成熟到收割后干枯了,都是保持着浅绿和深绿的不变,古时候就成为了寄托爱情的信物。千年不言不语的相思草---艾蒿,淡淡的绿,轻微的香,遍地里旺盛的无声无色的生长着。过去,乡间的人们,以自己对万物特性的理解,倾注于艾蒿一种神圣而忠厚的爱。
在诗经时代,艾草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除了一般的提神驱蚊虫,还用于食品和医疗。最着名的是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远古时,越是由浅绿到暗绿色生长的长久的植物,在祭祀的眼里就会越具神性,萧、艾能被放到社稷、宗庙的供桌上,说明他们本身就具有一种特别的神气。想来神也是不只喜欢精美丰厚的祭品,更想在大自然里醒神端坐,思考如何完成信徒的心愿。
记得我小时候,初夏的端阳节,艾蒿仅一尺来高,还带着春天的鲜嫩、水灵,细长的羽状叶片披一层银灰色丝毛,在风中摇曳。黎明,人们便兴冲冲从河畔、坡地拔些挂着露水的艾蒿带回家,在住宅门檐上方交叉悬挂,驱除五毒,共祝吉祥。大人还要早早叫起自己的孩子,清洗双目,在耳缝间别枝艾叶;还要给女孩脖颈间项链似的用五色彩线系一香包,香包里包有五谷、茴香、艾叶诸物,寓意清除灾祸。
艾蒿燃烧的烟能驱蚊蝇,从五月起,老人就开始束些粗糙的艾绳了,以对付那些厌恶的蚊蝇。袅袅艾烟带着有些辛辣的芳香,飘在村口的大槐树下,飘在村人的和睦和坦诚的夜话里,也飘进睡着在奶奶怀里孩子的梦乡中。现在想起这些记忆里的旧事,心里总有些难忘。
今年闰四月,端午节来的晚,我想快快走进山野,从山沟沿、溪水边采下一捧捧艾蒿,择几支挂在家门,驱蚊辟邪;掐一叶艾叶夹在耳后,扔几片艾叶在洗脸水里,让淡淡的艾香,伴我过端午节,看龙舟比赛,品粽子滋味,谈屈原坚贞。也让古老的相思草---艾蒿至死不变心的寓意走出我的文章,走进现代人的婚姻,该有多好!
朦胧中,艾叶的香味从窗前飘过来,嗅着这独有的馨香,我忽然生出一丝感慨,若爱情如春花般绽放,就如同燃烧,余下的将是灰烬;若爱情如艾叶般常绿,其无论生死,永远都保持一个年青时的爱心。
喜欢端午节
文/杨秀云
儿时,父母把端午节叫做"五月单五",我对这个节名深信不疑,因为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名称对否不论,过节的形式还是有的。其中,"拔艾蒿"是大早的功课,也是我亲自体验到的节日情趣。每年"五月单五"的前一晚,就规划好了次日凌晨"拔艾蒿"的事,我总是跃跃欲试,求着母亲和姐姐们领着我去村后林地上拔艾蒿。可惜,年幼贪睡,计划都泡汤,反而不劳而获,一觉醒来,太阳老高,有苦香扑鼻……摸摸耳上,掖着一根绿中泛灰的艾蒿。母亲说,天刚放亮、太阳未升起时拔来的艾蒿功效好,戴上它吉利。乃至我长大后,只要在家里过"五月单五",母亲还要在我的耳朵上掖一根艾蒿。那时,家里常年有晒干的灰白的艾蒿,都是"五月单五"拔回来的,谁在冬日冻了脚,母亲总是烧开水泡了艾蒿,让烫脚。因水太烫,开始向水里试探地伸一下,随之快速抽出水面,反复多次,水温低下去,才敢稳稳地把脚放到艾蒿水里……说来也奇,烫过几次,冻脚就好了,不再痒,不再疼。艾蒿还有驱蚊的功用,夏秋交替之日,蚊子特多,晚饭后熄灭灯,点燃一束晒干的艾蒿,打开门,一家人摸黑坐着,随意聊天;或者去院里坐着,看繁星闪烁,享受夜色的幽冥清凉。暗暗的屋里,艾蒿缓缓地燃着,红红的火星明灭,新鲜的苦香袅袅飘荡……约个把小时,蚊子就全部被驱出,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因为怕黑,我总是伏在母亲腿上,或坐在母亲怀里。
至于粽子,小时不知其味。"单五"这天,家里总要吃得比平日好,也经常听父母说起粽子,说起他们小时吃粽子的情景。"粽子"二字便模糊地存在我的记忆里,觉得,能够吃上粽子真是一种奢望。
长大后,才明白,"五月单五"就是端午节。这天吃粽子、挂艾蒿是全国的习俗,在南方犹胜。传说是因为祭奠爱国诗人屈原。还有竞龙舟、戴香包、挂菖蒲等习俗。《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是端午节喝了雄黄酒,醉卧帐中,现出原型,恰恰被许仙撞见,吓得死过去,后因白娘子盗来仙草才起死回生……渐渐,对端午节有了更多的了解。
记得母亲蒸过一次凉糕,不知从哪里弄来碧绿的苇叶和白白的糯米,那时家里日子已好,但坝上弄到这些实在不易。知晓粽子与凉糕同样的原料,不禁叹息:糯米、红枣、白糖,这些东西,小时候一贫如洗的家庭怎么可能有?
有一次,去县城的朋友家玩,适逢端午节,她母亲包了小巧的粽子,大锅里煮熟,热气蒸腾中,苇叶的香味刹那溢满屋子。剥开绿森森热乎乎的苇叶,露出里面白白软软的糯米团,上面点缀着小小的红枣,咬一口,精道的粘甜,很适口,比街上卖的好吃多了。留宿她家,两人神聊半夜,正准备入睡,一个同学得知我来,深夜造访,朋友慌乱地匆匆卷起被褥,理理散开的乌发,端上一碗碧绿的粽子,热情地招待我的同学……
俱往矣!父母仙逝,好友的老母住进养老院,已糊涂……老人们带着关于粽子的往事走进历史,友人、同学在纷纷扰扰的流年里失散。我却不能淡忘端午节。每当看到街市上小贩兜售成捆的艾蒿,或者看到邻居的防盗门上挂上灰白的艾蒿,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这是端午节的艾蒿吗?是太阳没有升起时拔来的吗?"我怀疑它的纯粹。
渐渐悟出,端午节是中国的,外国朋友不论多么有兴趣,用中国的传统方式过一次端午节,也只能停留在形式上,很难想像金发碧眼的姑娘,发上戴上苦香的艾草、身上挂了五彩丝线捆着的香包的感觉。端午节背后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濡染,香包上的五色丝线,代表了金、木、水、火、土,这古老的哲学和生命学,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端午节是古典的,属于诗词歌赋。"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东坡的诗极好,端午的文化跃然纸上。
喜欢端午节。
喜欢它名字里周正的中国味道,喜欢它亦俗亦雅的浪漫唯美,喜欢它闲适安静的格调,喜欢它似水流年的惆怅。它是夏的节日,没有春节张扬的喜庆,没有中秋横空的寂寥,没有冬至急促的寒冽,也没有烈焰升腾的喧嚣繁华,它温润、潮湿、清凉、幽静,绿意森森。陈与义的《忆秦娥》中有佳句:"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飘雨的端午节,且不论汨罗归处、缅怀忠节,抒旷古幽思;且不论卧听江涛、画船喧鼓,感千载风雷,这样的节日,这样的微雨,既是剥粽煮粥的俗世生活,也是妙不可言的闲适情怀。端午节起源于水边,所含的元素均与水有关,所以端午节有微雨飘零最好。试想,晨光初现,微雨零落,空气清新,林间田埂草木丰茂,灰绿蓬勃的艾蒿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雨滴,闪闪发光,清香远荡,吮吸一口,身心都会爽起来……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上街买来新鲜的粽子,与家人分享,留存一份属于时光的美好。
端午节,缅想的日子
文/秋园
浩荡西陵,悠悠万古,有一个不朽的灵魂恰与之交相叠映,风骨相契。在西陵峡口左岸,有一条著名的支流----香溪河。香溪河平静轻柔,它曾哺育了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诗人、楚国政治家屈原。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某一天,年轻的屈原身背行囊,吟咏着他那篇托嘉树而喻其身志的《橘颂》,从峡山腹地的乐平里踏入了楚国国都郢的宫殿。自此,他"图议国事,把问朝纲。"居廊庙间,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使楚王甚为倚重。
屈原生逢七国争霸、天下大乱的战国时代。楚的北面,强秦压境、虎视耽耽。一部春秋战国的大戏,数百年间精彩纷呈、波澜壮阔。春秋战国本无义战可言。其时,七国诸侯各怀心事,时而盟,时而战,无常反复、变化万端。其间,仇恨与阴谋交织、挑战与机遇并存,足以改写中国历史的诸多因素与契机稍纵即逝,善谋与伐者,即可钳制对手而把握主动。因之高下立见,结局已定。屈原本为文人气质,书生本色,又不擅长构筑足以防御暗矢飞来的屏障,怎敌得住争宠而擅谗谄者的曲邪之害,不仅草拟的《宪令》流产,还被昏惑蔽明的怀王怒疏,三闾大夫终被放逐发配。屈原的不幸源于楚国的不幸,也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不幸的屈原是在男人的舌箭和女人的祸水夹击下而遭到流放的,那深不可测的宫闱历来就充满着诡谲与罪恶。历史上,大凡命运多舛的遭际往往能孕育 造就出卓尔不群的伟人,更何况这是一位心怀坦荡、腹笥丰赡的才郎。于是,如椽大笔下便诞生了大气磅礴、逸响伟辞的《离骚》、执着竭忠而情系苍生的《天问》……这些辞章有如铿锵激荡的交响在西陵的峡谷叠嶂、素湍绿潭间响彻,千年如斯让人为之倾倒沉醉……
在我的脑海中,定格永远的是诗人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清癯身影。想那襟袖间生吐出的应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怆和激愤。孤清孑冷的迁客广袖长袍、翘头履上绉褶如破箐冷流,原本是身佩宝剑的腰间,却时时悬荡着一根弯曲瘦削的拐杖。诗人卜居本有心系国运、体悟民胞的仁爱心怀;他这样一位博闻强志,明于世事的仁者智者,应该深谙"君有道则仕,君无道则隐"的箴规之言了,而他还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在困顿焦灼之下,诗辞原是可以安顿心灵宅宇的。于是,诗人胸中喷涌出华美冠绝的辞章便聊可自娱、柔曼曲折的潭波亦能拂去他烦乱的思绪、抚慰他心灵的创伤,使他忘却眼前的酷烈纷争;诗人苦苦问天,可是大厦将倾,苍天已然染病;诗人坚守高洁之志,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朽誓言千百年来激励着仁人志士们去追求去奋斗。楚国的山水若有记忆,应该记下这位儒者贤者孤寂苦寻的身影。
我曾经怀揣着一颗景仰崇敬的心来到诗人乘一叶小舟而行出深山峡谷的香溪河。河水妩媚幽深,两岸奇峰竞秀。我很欣慰,前来瞻仰和游玩的人群不少,但这里商业的意味居然很淡,不像许多人文景点喧嚣浮躁借历史名人而大发其财,弄得游客心中的风景荡然无存。在河的支流七里峡深谷中有诗人一尊方正高洁的庙宇而屹立数百年,那正是诗人屈原的诞生地---屈原镇。香溪河水清澈碧绿,倒影两岸一脉苍翠;七里峡间绝壁入云,自然神工清荣峻茂。我恍然悟到,诗人屈原的辞章之所以绚丽多姿、文采飞扬,由不得不让人一咏三叹、浅唱低吟而回味绵长,皆因这峡江的山水所染,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数百年间,鲜有能与之比肩者。或许,历史的烟尘已然埋隐去他沉思苦吟间的踽行足迹,我就站在峭壁间他一定曾跋涉过的崎岖山路上,期盼眼前这条曾经哺育诗人成长的香溪河能启开她涵咏久远的文化尘封,期盼有上苍的神助能让我思接千载、晤对忠魂……我久久伫立,被这里的神奇和灵秀深深感染,平添的声色与情致让我一会儿涌入满脑辞章,一忽儿脑海异常空落,不知不觉胸壑中又倏然生发出一串串无端的喟叹和真切的感怀。于是,缅想的情思被缓缓流逝的溪河水拖曳得悠远绵长……我蓦然悟到,古往今来各色人等俱皆有着对生命最本能最朴素的拥守,生命何其美好和珍贵!而诗人却弹冠振衣宁赴清流。也许,他纵身投江之举不单单饱含对楚王的无奈与哀怨、对世俗的激愤和反抗,那濯尽尘世污垢、葆有皓皎之身的生命绝唱同样闪烁着人性中悲怆壮美的光芒。让人心慰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诗人已经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而忠魂也早已成为一代代 中国人心中虔诚而由衷的拜谒,它昭示的乃是文化精神蓬勃生命的熠熠光辉。
屈原沱水软温柔,汩罗江清波粼粼。五月的三湘大地秀美柔丽,灵秀的南国水乡处处蕴含着无尽的生机。千百年来,作为屈原化身的汩罗江,每逢端午节,那里因屈原而龙舟竞发、百舸争流。端午,早己演化成为华夏民族传统的民俗节日,更是作为一种浓缩了历史沧桑的文化符号深深地镌刻在世代中国人的心坎上。因而,人们的心绪就会由汩罗江而接续西陵峡,从姊归延伸到香溪河上的屈原祠。这是一条独特的文化长廊、精神传承的纽带。政治家的屈原、大诗人的屈原已然与端午一起辉映神州、万古长存。由这一点看来,端午节,不仅仅只有缅想。
母爱洋溢端午节
文/魏益君
打小我就认为,端午节是母亲的专利,因为母亲最为忙碌。
记忆中,端午节前母亲就开始置办用品,先是从下乡的货郎那用废旧物品换些五彩丝线,然后再到田野里采些香味浓郁的艾草,晒干后用红的黄的蓝的布,做成公鸡、猕猴、心形等形态各异的香荷包,尔后再用丝线搓成五彩细绳固定,挂在胸前煞是好看。端午节头天,母亲还让我们这些顽皮的毛头小子,到村北的苇塘摘些苇叶回来包粽子。
那时农村穷,家里兄弟姊妹又多,就盼着端午节能有好吃的和好玩的。端午节这天,母亲早早地就在厨屋忙活,蒸粽子、用新鲜的家槐树枝煮鸡蛋,烧一锅香喷喷的农家鸡蛋汤。让人馋涎欲滴的美食上桌后,我们几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母亲说:慢点吃,别噎着,今儿管够。
可是,像我们这样的毛头小子,在那很少吃上鸡蛋的年代,就是一餐有十个鸡蛋也能吃得下。懂事的姐姐抢了一个鸡蛋和粽子递给母亲,母亲说不喜欢吃,只喝了一小碗蛋汤。
饭毕,母亲便拿出她早已缝制好的香荷包,让我们挑选,我们拿到各自心仪的,挂在脖子上又蹦又跳。母亲还在我们每个人的手腕和脚腕上系上五彩丝绳,我嫌难看不要。母亲就说:系上它祈福生活五彩,还辟邪呢。听母亲这样说,我就不再执拗。
后来,日子不论发生什么变化,到了端午节,母亲还是像从前一样,精心准备应节的吃食和物件。而且,不论儿女们在多远的城市,她都电话一一召回,也不管儿女们年龄多大,她还是每人发一只香荷包,在我们的手腕、脚腕系上丝线。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就连作为不能插花戴朵的儿子,都盼着端午节回老家,让奶奶为他脖子上挂只荷包,手腕、脚腕系上五彩丝线,好回到城里到处炫耀。
每回看母亲认真地给我系那五彩丝线,我就想,这系的不仅仅是一条丝线,还有亲情和母亲对儿女无止境的牵挂与祝愿。
端午节的思念
2012年6月22日,夏至,农历五月初四,从2010年9月7日起,这是我在北京的第二年,即将到来的是第二个端午节。大家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可在校园的集体宿舍里,跟着一群求学北京的同龄人相依为伴,感觉里未有悲伤,节日里大家反而可以寻些乐子。我们还未曾背负压力和担子,想在最好的年华里看够外面的世界,心总是疏朗着向外的。家人对我的牵挂大于我之于他们。
偶然看到姐姐一条@了我的状态:"想念外婆的甜酒",心里微微有些颤动,险些沉醉在甜甜的酒里。这感觉那么熟悉,那么深刻,那么温柔。有的东西就算不常想起,却总能如流淌在血液里一般,感觉真真切切。它携着久远的生命力,伴随着你一起迁徙,偶尔远离,哪知情意更浓。
这是五月啊,一个艾草飘香,家家户户祈求清净健康的季节。对于家的感觉,我依旧停留对在老一辈人的印象中,总有一个精干的女人,将家里的各种活儿安排得有条不紊。这些女人们,足以构成乡土社会里最靓丽的风景,她们对这神奇变化着的自然仿佛有着先天的感知,到了哪个月份,要做哪些事情,是一样也错不了的。小时候,总对这些神奇的日子充满了期待,因为家里早早地就开始准备,这些天跟往日里总有些不同,或是家里多了些摆设,或是多了些吃食,即便是要行些复杂的礼数也是好的。那时总爱跟在大人们屁股后头,问东问西,偶尔用手触摸一些被"明令禁止"的东西,明知会触犯规矩,但依然心向往之。因为在小孩总是喜欢新奇的。更何况在那个时候的我们眼里,自然和人是依靠着一种多么精妙的时空、象征物发生联系呀。
记忆里,外婆是一个将这种角色扮演到极致的女人。晚上睡觉之前或者白天无事的时候,她总喜欢用缓慢的节奏拍着手,轻声念叨什么节日将至,家里又该准备些什么了。特别是酿甜酒,精准的日期是不能少的,既要保证气温足够高,能酿出好甜酒来,又要保证甜酒能保存到端午节儿女回家的日子。之所以要保存,一是怕气温高,搁久了不好吃;而是怕我们这些馋嘴的没了节制。但实际上,外婆每年都得酿上好几次,一来先测试气温和各种材料的配比,二来满足小辈们的哀求。
那时的外婆总是幸福的。老人腿脚总是不够好,平日里无事从来不上二楼,可一到了酿甜酒的时候,总得亲自端着一大盆未酿的甜酒到二楼去,挑选一个气温最高的地方,先用塑料膜将甜酒封好,再实实地捂上被子,保证甜酒发酵得味道鲜美。这一上一下,早就累得气喘吁吁,可这份工作,别人是如何也替代不了的。这是外婆的骄傲,小辈们享受着老人的收益,她自然是只有满足和高兴。
甜酒的制作方法不算简单,耗时又长,而且商店里早能买到。可大家伙儿都嫌买的不好吃,酒味儿不够,米不多,不实在,还是外婆自家做的,吃得最习惯。可记忆里,外婆自己却很少尝尝自己酿的甜酒,兴许是小时候只顾了自己吃,从来顾不了其他人了。外婆做的时候,还得常估算下分量,得足够大家伙儿吃上几顿才行。可最让我暗中窃喜的,还是最后大家都散去,只有少数几人能独享的部分。将最后的一些甜酒放进锅里煮热,等到白雾腾腾的时候,搓小汤圆一个个往里放,七分熟时往里打上几个鸡蛋,白花花的一片,既晶莹剔透又醇厚芳香,集全了我的最爱。这个时候,外婆才开始照顾下自己,用油条蘸着吃,是她最喜欢的味道了。
这个我在其他地儿再也没瞧见过的甜酒汤圆鸡蛋羹,怕是小时候,对艾草飘香的五月最大的期待之一了。酿甜酒的盆、厚实的花被子,依旧那么亲切。另一个期待,应该来自外公吧。
外婆和外公颇爱拌嘴,在一旁的我常常被逗得偷着乐。他们的角色有些像地主婆与长工,外婆总是领导和支配,外公总是服务和顺从,儿女们常心疼外公,但我知道,这是他们之间几十年无可替代的亲和爱。五月最受人瞩目的粽子,也常常在争吵和斡旋里产生。
外公总是忙活着其他事情,对家里的小事不甚关心,但外婆却比儿女回家过节看得比什么都重,粽子是得早早准备好的。因此,难免听见外婆抱怨甚至呵斥外公包好粽子,因为外公的手艺在家中无人能及,也不可替代。但最后的结果似乎永远都是某个下雨天,外公无法外出,便老实在家里完成"任务".常是外婆在赶集的时候买好新鲜的粽叶,备好糯米和线,等外公回来,便开始忙活起来。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便是绝好的工作台。粽叶翻飞,棕线如梭,小巧的粽子在外公手里总是那么乖顺妥帖,一旁的我常常沉醉于这,精彩的表演。经外公手的粽子是四角,精而实,经过高温的蒸煮后也保存完好,粽叶的芳香更是完美留存,现在的我似乎都能嗅到那冒着白雾的锅里飘出的味道……
我最爱吃的是外公包的粽子,没有馅儿,口感却更加醇厚自然。或许是粽子也沾染了外公的气息吧。在家里外公常沉默,不太表露情感,他一生似乎只留恋于那片黄土地,却事事明白于心。外公最得意的,或许是自己的青年时代。他出生贫寒,排行老三,好不容易有了读书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最后是连跳几级,读完了小学,后来凭着这仅有的一些知识,当起了工会的会计。他常跟我说当时自己是如何渴求知识,也毫不谦虚地说自己学业如何优秀,后来想,大概是那一代人才有的情结。物质的匮乏、知识的贫瘠和求知的渴望,塑造了他们的一生。然后,最终,他还是将自己交给了黄土地,或许,多少代表了那代人挥之不去的命运。
但外公也常出乎我的意料,在我上中学学到世界历史的时候,开始有些炫耀,外公却十分熟练地跟我聊起瓦特和蒸汽机。他爱看历史和地理,常常借着我的书来看,偶尔向我要书,我随手给一本,他总有些嫌弃地说"这个我看过了".外公看书要戴老花镜,这个时候最可爱了。镜架的一边被他的小孙女摔断了,只剩另一边,外公却舍不得扔,据说这眼镜买得早,那时候还得好几十块呢。为了继续使这副有着革命情谊的眼镜,外公在另一端镜架上套上绳子,挂在耳朵上,看书时却常常一松一紧,甚至滑下耳朵,好不滑稽。
外公跟外婆不一样,他爱吃粽子,也爱吃自己包的粽子。却常常遭到外婆的训斥,说是要留给孩子们,可每年,给这个孩子捎,那个孩子捎,锅里的粽子总不会少。
可今年,我怕是吃不到外婆的甜酒和外公的粽子了,不知道老人在家里会不会念叨。再想下去,怕是肚子呱呱叫,眼泪哇哇流了。趁早做个好梦吧,说不定梦里粽叶飘香,甜酒醉人。
端午节情思
文/张翅翔天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站在过山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里眺望远处的田野时,到处是一片夏收农忙的景象。几处早收的田块里,已栽满新秧了,同环抱村庄的树影一起,涂抹成一幅淡淡的农村田园风景画,我的身体里一时也沉静下来,思绪飘飞到儿时的记忆里。
童年的时候,这样的季节,在我的家乡,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村庄里、河堤上、堰塘边,树草都拥来满目肥厚的绿色,同远山一起,勾勒出村庄的轮廓。田野中,待收的麦子,成熟得羞下了头,宛然一位即将出嫁的新娘,只等心仪的人来掀起她头盖,顽皮的风儿却等不及了,提早来撩开真容,她们便含情脉脉闪眼滚动起一道道长睫麦芒的金光,欢跃向前,惹人满眼的欢悦和怜爱。不久之后,麦子收尽,勤恳的农民就魔法般很快地变换出遍布的秧苗嫩绿了,漠漠水田的上方时而还翔来几只闲逛的鹭鸟,播下声声悠啼;村舍中,四处溢满着童趣,红黄的蜻蜓穿梭飞来禾场的上空,追跑得伙伴措手不及,彩蝶停歇在墙角的草丛里,蹑足静守起几处好奇的孩子们;菜地里,各色蔬菜滋滋竟长,红苋绿蕹伸展出手掌似的叶片,紫茄青椒藏掖着叶底下不断膨胀的果实,黄瓜藤攀爬到高端,金银花缠绕篱墙,绽出满鼻馥郁的幽香…,无处不是令人欣喜的田园景象。
最欣喜的还是我们孩子。陶醉在这无限美景中的孩子们早掐指算好,一日后,端午节就要到了,那时自然就有很多口腹的享受,甜软的糯米粽子,喷香的新麦馒头,醇浓的米酒,泛光的油条…然而我那时最难忘却是随母亲到自家竹园里采摘新鲜的粽叶来包粽子,母亲便给我重复讲述她所知道的这端午节来历:屈子和他的行吟泽畔,昏聩的楚君,以及奸佞的小人等等,我却不能理解这么美好的世界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险恶的事情,于是小心眼里又生发出许多悲天怀古的忧思。
在屋旁的蒿草地里拔起青艾时,我看到欢快的鸟儿叽喳蹦跳在高枝,碎碎散散的阳光从葱茏的树叶里筛下来,林下幻出缕缕七彩的光丝,这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啊,千古里的忠臣为什么要悲凄地赴死呢,为什么有那么多只有用艾叶才能插门避趋的鬼魅呢,那该是多么不可理解啊,我惘然了,许多个黄昏,我就一个人仰着小脸呆看天空,疑惑这世界的纷繁复杂,在吃着端午节殷殷母亲做的蛋汤油条时,在慈爱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当中,在兄弟互勉的温暖里,在父爱如山的关爱下,我终于深信这绚丽世界没有理由也不应该不美好。
在这个充满欢乐的端午节,忆起幼稚童年的端午节,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愿望,将是我一生回味不尽的根源。
又是一年端午节
文/徐春
儿时的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炸麻花,门前挂上艾蒿叶,进门时一股香味扑鼻。大人带着孩子早早等在州河岸边,一声号角,龙船上响起有节奏的击鼓声,几只龙船像离开弦的箭,船上的汉子穿着背心,胳膊上的肌肉在阳光下展示着阳刚之气,众人划桨,气势恢宏。看热闹的女孩们兴奋的挥手呐喊助威,河里的鸭子欢快的扑腾着翅膀,岸上观众扯开嗓子喊着加油。
不知从哪年开始,端午节没有划龙船、抢鸭子的活动了,端午节的州河变得冷清了。
今年端午节,我和妈妈慕名去了凤凰西村的"温馨港湾",一个浪漫又诗意的名字,那里客人爆满。我和妈妈只好另找农家乐,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又步行了1.3公里,被晒得眼冒金花时,到了王家山。看见路边的广告牌,是"庭院农庄"的路标,顺着路标往里走,进了农庄,与"温馨港湾"相比,这里生意冷清了许多,但是这安静的庭院,却正是我想要的。
院坝边上的核桃树吸引了我,来到核桃树下,不自觉的朝屋子里张望,似乎在期待什么。一位70多岁的老人身系围裙从屋里出来,她用围裙角擦着脸上的汗水,我一下愣住了,这画面和铭刻在我脑海深处的那幅场景是如此相似!熟悉又遥远的记忆瞬间越来越清晰,一个顽皮的小丫头和表姐放学后蹦蹦跳跳回家,还在院坝边上就大声朝屋里喊:"外婆,外婆,我回来啦!"外婆听见喊声,笑盈盈的从屋子里出来,用围裙擦拭着被柴火烟熏得泪水直流而睁不开的眼睛……
年轻老板娘热情的招呼我们,我才回过神来,说了我们的订餐需求,然后坐在院坝里悠闲的喝茶聊天,享受山顶的清新空气。院坝里还有一家人,带着一个呀呀学语的小女孩,她时不时回头对我笑,表示她的友好,样子可爱极了。妈妈看着那小女孩,想起我小时侯的事情,说那时候的我学爬、学走路、学说话都比同龄孩子早,是附近出了名的小精灵。"那我后来咋个就变得这么笨呢?语言表达能力也这么差呢?"我小小地怼了一下妈妈。
农庄还真不错,午餐可口,于是又订了晚餐,老板给我们加了一个"面鱼儿",面粉里加了鲜茴香,用油炸成小鱼儿的形状,吃着茴香味的"面鱼儿",童年时过端午节的味道又在记忆中活泛开来。
那时候,爸爸一早去菜市场把食材采购回来,妈妈和几个邻居阿姨坐在各自的门前包粽子,大家住的是通走廊的房子。她们一边包一边分享着自己包粽子的技巧,然后比谁的方法包得快,谁包的形状好看,交流完之后就各自进屋,开火煮粽子。不一会儿,满走廊飘散着粽叶香,馋得我直流口水,小伙伴文儿和她妹妹端着一盘油炸"面鱼儿"大快朵颐,我盯着盘子里那金黄色的"面鱼儿"移不开眼睛。文儿妈妈和段阿姨知道我们家孩子多,经济拮据,她们给我们家送来自己炸的"面鱼儿"和麻花,我迫不及待的抓起"面鱼儿",放进嘴里,外脆里软,油炸的香加上清新茴香,刺激着我的味蕾,慢慢地咀嚼好久,想让香味在嘴里多停留一阵。
吃过晚饭,我们沿着公路下山,晚风拂面,身染余晖,妈妈开心地采摘路边的树叶,辨认着各种植物……我脱口而出吹起了轻松的口哨,那一刻我的心情是轻松的,妈妈也是快乐的。
时间一年年过去,大脑记忆内存有限,忘记了许多人和事,而有的人和事,却永远保留在记忆的深处,舍不得删除,总会在某些时候或某些环境想起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妈妈互换了角色,照顾着渐渐老去而多病的她,想着法子陪她,让她快乐开心。仰望天空,一抹晚霞似乎幻化成了外婆的模样,默默地对着我和母亲笑。
端午节的符号
文/汪金友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符号,这是约定俗成的标识,也是文化传承的艺术。有了这些符号,我们的节日才过得充实快乐,有滋有味。
要说端午节的符号,每个人都可能会想到粽子。有一个谜语,是这样讲的:"三角四棱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还有,"珍珠白姑娘,许配笔叶郎,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不知是谁这么有文采,把粽子比作"珍珠"和"新娘",给人带来无限美好的遐想。
粽子起源于春秋时期,是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起初的时候,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的,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称"筒粽".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其中讲:"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后来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又在《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愿意相信这个传说。有时候,"死也是另一种生".屈原在不该死的时候死了,但他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却得到了永生。唐代诗人殷尧藩在《端午日》一诗中说:"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端午节的另一个符号是赛龙舟。相传楚国百姓发现屈原投江之后,很多人都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岳阳洞庭湖时,不见了屈原的踪迹。但每年五月五日的龙舟竞渡,却流传下来,并成为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因为出生在北方,我一直没有机会亲眼观看龙舟比赛。但听老家的人说,去年的端午节,我们县也举办了一场赛龙舟活动,而且今年还要举办。我听了备受鼓舞,这项在我国南方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现在也能在我们这样的北方小县上演。可以想象那种场面,鼓槌擂响箭离弦,振臂齐声斩浪尖;万缕雪侵挥手过,九龙破水勇争先。
我们的人生,其实也如赛龙舟。再多的人,再多的舟,最后获得第一的,都只有一个。不是规则不公平,也不是我们不努力。因为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规律,有第一,就得有第末。如果有谁心理不平衡,就想一想河边的那些看客。人家没有机会上船,没有机会表演,反倒非常的开心和快乐。
端午节还有一个符号,就是菖蒲和艾叶。在我们家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为此每到端午这一天,大人小孩耳朵上都要戴一片艾叶。为了这片艾叶,爷爷奶奶们专门在院子里留出一块土地,让艾草自然地生长。到端午节这一天早晨,孩子们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大人便将艾叶放在了他们的枕边,并把艾枝插在门上。还有的人家,把艾叶放在米饭或黏饽饽里,味道很清香。
菖蒲和艾草一样,也是一种中药。不仅叶丛翠绿,端庄秀丽,而且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还可开窍醒神、化食消胀等。五月初五,酷暑将至,邪气袭人,所以用菖蒲、艾草和黄酒等物驱邪,既有文化意味,又有科学道理。
端午是一个节日,也是一种景色。有人细细咀嚼这些符号,也有人寓情于景或寓景于情。其实,无论赏景、恋景、应景,都是文化的传承。美在其中,乐在其中,责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