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散文
倚栏轩精选7篇惊蛰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惊蛰散文(精选7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惊蛰 是春天的心跳
文/管淑平
如果说,雨水时节是春天来临的前奏,那么,紧跟而来的惊蛰节气则更像是一声号角,在风雨之中一鸣,春天就鲜活了起来。
惊蛰,是春天的心跳。当雨水渐渐充沛,春天的花草树木便在雨水的润泽下醒了过来,破土、发芽、生长,生机焕发。然而,对于在秋冬季节进行冬眠的鸟兽虫鱼来说,则需要一种有力量的东西来唤醒,它们才能告别漫长的寒日深深,感知春天的气息。春雨里的一声雷鸣,无疑就是最好的方式。
雨水,是柔的,是静的;惊蛰,则是动态的,动态中还带着一种刚劲的力量。惊蛰二字,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在于此。"一声春雷震天响, 动物纷纷出来忙。"这种动态之美,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从初春至仲春,然后恰到好处地一声春雷作响,万物憨然醒来,尽情尽力地展现自己的活力。
惊蛰,古称"启蛰",一个"启"字,就揭示出这种节令的特殊,既是对雨水时节的铺垫,又是对此后的春分时节的序幕。"蛰",尽可以单纯地理解为蛰居的动物。当看到沉睡了一冬的动物们从梦中醒来,重新为大地带来朝气,又怎能不为之感到欣喜呢?如果没有惊蛰节令的酝酿,那么春天的韵律想来就较为平淡,这就仿佛我们的人生中没有了与苦痛忧悲为伴的起伏经历,没有了这起伏的经历,我们的人生也就削减了一大半,这样人生也是不完整的。而春天也是一样,需要惊蛰的惊动,惊喜和惊叹,春天才足以完整。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这是《易经》中"解"卦的彖辞,每每读来总有一种耐人寻味之感。一声惊雷唤醒了乾坤,刹那间,天地更新,万物化生。这种气势是何等的恢宏,这不正是惊蛰时节的物候变化的真实写照吗?雨水和雷鸣,蛰虫和土地,它们之间似乎总有一种恰到好处的默契。雨来了,雷响了,睡了一冬的虫子就醒了;而虫子从泥土里钻出来,也说明此时已是莺飞草长的春天,而不是朔风寒冬里,因为冬天冰封河冻,土地不会是松松软软的,生命的气息也是静态的。
北方素来少雨,听到雷鸣的日子也同样鲜有。置身于北方,心里自然也就不知不觉地多了一份真实的期待,期待着春天的雨滴,期待着春天的雷声。而在我的家乡四川,惊蛰时节的确是可以听到雷声的。当春风带春雨润泽万物的时候,雷声就像学校里的起床铃一样,准时而来,应景而去。
其实,我小时候并不喜欢下雨,也不喜欢打雷的日子。下雨的时候,那些压抑与烦忧就会不请自来。长辈们时常会在我们调皮或不听话的时候用打雷来吓唬我们,那春雨伴雷鸣的日子则更像是一种警醒。上学后,渐渐懂事,雨滴和雷鸣也亲切起来。而如今,阔别了家乡,才明白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温柔,不论是下雨,还是雷鸣。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时节,是仲春的开端,其实不管这个节令中是否下雨,有无雷声,我们都应该保持着一份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迎接,如同我们欣然接受我们生命中的快乐与难过一样地接受惊蛰时节的一切。更何况,不久后,春风花草香,春天的美好也同样会不期而遇。
春光乍泄话惊蛰
文/李素华
久寒盼春归,盼着盼着,惊蛰就来了。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当代诗人左河水的这首吟诵惊蛰的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春光乍泄、春回大地的动人图景。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便进入"惊蛰".元代吴澄所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说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的昆虫被惊起活动,故名"惊蛰".当然,蛰虫们是听不到雷声的,它们拱腰抖腿、跃跃欲试地醒来,是因为大地回春,气温上升,是震颤的地脉和涌动的阳气把它们催醒的。
然而,岁时惊蛰,雷声依然是天地间最动人的鼓点。"秋分一候雷始收",自去岁秋分开始,乾坤上下阴气升腾,暴脾气的雷公便缄口不语了。经过近半年的沉寂,忽一日,霹雳一声天边响,炸亮了灰蒙蒙的天,炸醒了黑黝黝的地。仿佛只一瞬间,春天的帷幕被"呼啦"一声拉开了。于是,山青了,水绿了,桃花红了,柳丝翠了。蛰伏了一冬的虫蛙草树们也都不甘寂寞,争着拥抱春天。"春雷响,万物长",是惊蛰的雷声唤醒了春天,为人间安排了一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盛大春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相信好多人都是唱着这首节气歌长大的。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它始于立春,终于大寒,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我总以为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美的一个。
惊蛰之美,美在凛冬散尽,万物一新。惊蛰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迅速回升。春风春雨弄春晖,一场细雨,涤净了蒙尘的万物。雨过天晴,白云白,蓝天蓝,桃花红,麦苗儿鲜。春色如酒,春光烂漫。"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被束缚了一冬的孩子们奔跑着,欢叫着,清脆的笑声化作了这九九艳阳天最美的诗行。
惊蛰之美,美在文人墨客诗韵流芳。也许是这段时光太过惊艳,千百年来每至惊蛰,多少文人便情思袅袅,酿字成诗。据统计,仅《全唐诗》中即收录惊蛰诗48首。百度"惊蛰诗词",佳音妙韵更是美不胜收。"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刘长卿的《惊蛰》诗生动描绘了万物复苏、蛰虫初醒的场面。"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的《观田家》表现的是惊蛰时节农人们开始辛苦春耕的情景。"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同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这首诗不仅再现了惊蛰时节鸟语花香的明媚春景,而且劝告人们要珍惜春光,辛勤耕耘。这些发轫于中华民族悠远历史深处的惊蛰诗词文化,为这个特殊的节令增添了浓浓的诗韵。
惊蛰之美,还美在蛰惊人醒,奋起追梦。春雷滚滚,是战鼓,擂响我们拼搏的热望;是警钟,警示我们珍惜春光、不负韶华;是号角,催促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惊蛰已至,春意正浓,春色正好。
惊蛰之韵
文/钱续坤
不知是我的错觉还是由于爱屋及乌的缘故,我总觉得春天的真正到来,实际上是在于惊蛰的那一声醒雷。
那雷不能再早,也不能太迟,仿佛一辆准点的列车,轰隆隆地自南方呼啸而来;而下车的,就是那些淅淅沥沥的春雨。
那雨似乎就是客居他乡的游子,经过漫长的等待,一旦回到久别而热恋的故土,一个个闪烁着亮晶晶的眸子,喜不自胜地连蹦带跳,纷纷涌着奔下云的车厢,各自寻找幸福的归宿。于是,家家户户的窗棂上,都噼噼啪啪地响起了欢快又热情的叩击声。于是,沉睡了整整一个隆冬的乡村,在今夜,彻底地失眠了。
我也是在睡梦中,被那轰然而至的春雷唤醒的。——— 那雷,明快嘹亮,亢奋高昂;那雷,最懂得农人的心境和时令的金贵,每次都是来匆匆,去匆匆,只奔放地响过三五声便戛然而止;它所带来的春雨,也倏忽而短暂,落到半宿便突然打住,全没有夏雨的喜怒无常,秋雨的缠绵悱恻。
和着那雷声的,还有我的懒腰和一个哈欠。臃肿的冬衣不再穿了,皮暖鞋也收进了柜子里,这使身体一下子轻松了许多,精神立刻焕发出来,同时心里蓦地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快到野外踏青去!
田野里除了返青的麦苗,绿色还没有成为大地的主宰。不过和煦的阳光,让我油然生起许多新鲜的感受。首先是觉得那扑面而来的空气,比昨天的要清新温馨许多;还有氤氲而升的地气,如烟似雾,袅袅娜娜的,似乎想给刚刚睡醒的村庄,轻轻地擦把脸,或者淡淡地梳个妆。
推开柴门远眺,先前光秃秃的树枝,竟然在一夜之间,披上了一层茸茸的新绿;沟堑和道路两旁,小草们争相破土而出,连片的青色像报纸的头条一样醒目;当然,这里还有点睛之作,那就是枝头鸟雀的啁啾、村旁公鸡的雄啼、身边黄犬的高吠……
尤其是那田畴的油菜,早已把所有的苞和蕾,呼啦啦地绽开了,它们摆弄着婀娜的身姿,举着杏黄的小旗,摇摇地站在山坡上,河岸边,不时地询问过路的微风:"你们看见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其实它们还不知道,自己就在那可爱的春天里!
有人说,惊蛰不仅仅是雷声的事情。的确如此,雷声响了,蠢蠢欲动的还有蛰伏了一个寒冬的虫子。在泥土里穿梭的蚯蚓,在池塘边鸣叫的青蛙,在树林中觅食的松鼠,全都精神抖擞,使春天这张报纸的版面顿时鲜活起来。无怪乎作家苇岸这样感叹:"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由于远眺的时间长了,我突然感到自己的双脚,已经植入到大地的深处,并且长出了粗壮的根来。——— 有了惊蛰友善的提醒和春雨酥绵的润泽,我想总有一天,我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雷鸣惊蛰
文/郭增吉
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的名字很特别,它不像小暑、大暑、小雪、大雪、雨水那样赤裸,也不像春分、秋分、清明、芒种、白露那样柔美。它的字面含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极具穿透力,震撼力,让人有一种发憷而颤栗的感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那些越冬的小动物钻到泥土里,称为"蛰".它们虽然在地底下、在洞穴中冬眠,不饮不食很省事,但时间太久了也会瘦瘪饿死。古人对气象的认知很独特,他们认为"惊蛰"时天气转暖,雷神以打雷的方式,来惊醒蛰居的小东西们,让它们睁开惺忪的睡眼,出来活动筋骨,觅食进补,这正是上天的好生之德,怜悯之情。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正是《封神榜》一书中描述的大英雄雷震子的模样,但雷震子肉身成圣,并没有被姜子牙封神。不管谁是雷神,人们也不去深究,只是想象着惊蛰这天,雷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天鼓,发出惊天动地的雷声,以惊醒尘世万物:醒醒吧,该出来奋斗了。
作家苇岸对中国的节气有过非常精辟的总结,他说了一句颇为幽默而经典的话:"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是的,春天醒了,也是在冬眠了许久之后醒来的。她的苏醒,带来了她江山的稳固,也带来了万千个沉睡的精灵的觉醒,这些精灵都是她的臣民。
说到惊蛰,说到雷声,我想到了《三国演义》里张飞在长坂桥头的厉声大喝,声如巨雷。还想到了《水浒传》里景阳岗上的老虎,怒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岗也动。人喝声,虎吼声,尚且如雷,何况天上真正的雷鸣呢?轰隆轰隆,谁能不感到恐惧和敬畏?其实,除了雷声,还有许多声音,如牛鞭声、敲门声、闹铃声、柳笛声、布谷鸟的鸣叫声,过去公堂上的惊堂木声,还有凌晨大人呼唤孩子的起床声,虽然微弱,却无不具有警醒和鞭策的作用。
韦应物在《观田家》一诗中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中国地方大,温差大,但到了惊蛰节气,大部分地区都进入春耕季节。公公婆婆们背着锄头在田间侍弄着心爱的土地。年轻媳妇们在苗圃里挖坑栽种花草树木。中青年男人和一些健壮的姑娘们聚在一起,正商议着到何处去打工挣钱。不用天公发威,他们也会自觉地行动,人活着不易,需要时刻为生存而奔波。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候,一个行动的时候,一个有所作为的时候。中国有句古话叫顺天应时,意思就是适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人和物类,概莫能外。你看,就连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在村边的健身器材上弯腰圈腿,锻炼身体。河滩的开阔地带,小孩子们还没有开学,正欢呼跳跃着放风筝呢。
麦苗开始返青,荒草发出了新芽,白杨树上结满了等待飞舞的毛茸茸的花絮,翠绿的柳芽刚刚冒出米粒似的小尖尖。几头黄牛拴在山坡下的大石块上,悠闲地啃噬着残留的荒草。花翎鸡在开始松软的土壤里两爪交替着刨食,一大群灰色、白色或灰白相间的鸽子排列在几条并列平行的五线谱似的电线上,以蔚蓝的天空为壁纸,谱写出一行行人们读不懂的音符。
"吹面不寒杨柳风",已经是九九艳阳天了。
惊蛰漫话
文/张光恒
当滚滚春雷从天空中划过时,蛰伏于地下的小动物定会纷纷出巢,眠于地下的虫卵也开始孵化,此时节气,谓之惊蛰,就是春雷惊醒蛰伏在土壤中冬眠动物的意思。
这时候大地明显开始回春,雨水增多,农民出门开始劳作,农事开始了。而在中国古代,是将惊蛰分为三候的:"一候桃始华;二候仓(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惊蛰时期桃红李白、黄莺鸣叫、垂柳飘拂的美好春景。这个时候,无论南疆北国,还是东西边陲,大部分地区都已开始进入了春耕、春种时期。经过一冬的休养生息后,一年农事重新开始,田野中,劳力男子已开始进行劳动。
古诗词中,对惊蛰这一节气描写颇多。此时天气乍暖还寒,春天景象才刚显露,不甚明显,诗人苏辙说:"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道出了初春惊蛰时节料峭的情形;韦应物作诗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却又写出了经春雨洗刷后百花鲜艳的清新景象;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说明这个时节气温回升,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开始苏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而关于惊蛰的农谚,更是数不胜数,它是乡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时期,雨水渐多,气温回升,草长莺飞,万物甫发,一派春和景明之景象;"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祖国华北地区,土壤据天气变化时冻时融化,所种小麦开始返旺生长,及时锄地能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达到保墒目的;而另一句农谚"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春雷惊百虫",是说温暖的气候条件令多种病虫开始生长繁殖,应注意害虫对庄稼的侵害。"桃花开,猪瘟来",随着气温回升,牲畜病毒开始肆虐,提醒人们家畜防疫也要引起重视。
惊蛰过后,人容易春困,常感困乏无力、昏沉欲睡,这是因为春回大地天气渐暖,人体皮肤的血管和毛孔逐渐舒张,需要血液供应量增多,而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的缘故。《黄帝内经》给出了解决良方,其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志生。"意思就是说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消除"春困".
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惊蛰,只意味着季节,从此进入多雨期,影响不大,人们不甚注意;但在乡村,惊蛰却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开始农业生产,让我们牢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迎接惊蛰这一美好节气的到来。
惊蛰吃梨
文/朱凌
惊蛰吃梨这还是奶奶在世的时候,家里的习俗。在这一天,奶奶会为我蒸上一碗梨,当热腾腾的梨端上来的时候,奶奶会笑眯眯地对我说:"快吃了吧,别凉了,吃了这梨,就不会咳嗽了。"自小我的体质就不是很好,以至于每到春季来临的时候,总是会咳上一段时间。而家里的梨,是准备最多的,奶奶认为,药补不如食补,从饮食上去调理身体,远比吃药要强得多。
奶奶蒸梨很是用心,她将皮剥掉后切成块,配以川贝和冰糖。蒸的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短,水开后10到15分钟即可。因为时间短了,功效就差了一些,时间长了,梨又蒸得太熟,吃在嘴里口感就要差一些,也只有把握好时间,才能够让梨吃在嘴里更有味道。
看似普通的一碗梨,可却包含着奶奶的爱在其中。还记得奶奶说过,任何食物都有它的作用在其中,而人们在食用的时候,不能多,也不能少。奶奶曾说,这食物和做人有着一定的关系,那就是凡事恰到好处就好,不能太过于强求。她所说的这些,对于儿时的我来说,又怎能体会?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再细品她所说过的话,的确还是有一番道理在其中。
那年冬天,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她的音容笑貌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间。转眼又到了春天,又是惊蛰,年年都吃她为我做的梨,可是在那之后,我却再也吃不到她亲手为我蒸的冰糖梨了。
时光飞逝,如今我已为人之母。每到惊蛰时分,我也会为女儿蒸一碗梨。我会学着奶奶的样子,将梨剥皮切块,再配以川贝和冰糖。女儿吃后,笑着对我说:"妈妈,好甜。"是啊,好甜,儿时的我,不同她一样,笑着对奶奶说甜吗?
我在那一瞬间,深切地体会到,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吧,有些人,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留下的唯有回忆。就像这个春季,就像这个惊蛰,过去了也永远地过去了。
惊蛰
文/朱韬
太阳到达黄经345度,仲春时节开始。天气转暖,渐有春雷。
北方的惊蛰似乎格外娇羞一些,总是半遮半掩的到来,乍暖还寒是常有的事。但是野外军事训练还是按部就班的展开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上山,寒气入骨,常常是冻得不知脸在何方,才想起回眸跟冬日话别,发现它还没有走远。脚下的路是一定要走的再远一点的,每日两万步的记录,只有身边的战友有机会刷新。踩着惊蛰节气后的每一步山路,都格外的充满力量,那是奔向春天的步伐。虽然山里的树木还是干黄的,紧闭着双眼不愿醒来,但是急促的行军步子,也是充当了春雷的前奏,催得枯黄的树皮下隐隐透出一抹春绿。你深深的吸上一口气,那种泥土下松动后飘散出的香味,带着芬芳,十分洗肺。慨叹,这就是大自然的味道,这就是惊蛰的力量。
惊蛰,古称"启蛰".在军校学员看来,古称更有韵味。这一个"启"字,牵绊出多少岁月的老茧。路在脚下,目光定格在远方,"启程"就是当下的事。这是毕业前夕的最后一个惊蛰,这也是笔者为之撒汗流血,却又不忍舍手的大学生所要迎来的最后一个春天。它就是那样细腻的到来了,从指尖渐柔的风里到来;从鼻管嗅到的微甜里到来;从脚下开裂的软土里到来。"
惊蛰,"惊"的是又一届毕业青年的"梦醒时分",充满力量的军校生活充盈下的理想的"启"点。从这个早春"启"飞,一路军歌,唱响山间的第一声春雷、叫醒枝头的第一尖翠芽、逗红桃树的第一苞花蕾。嘹亮在战友的伤口,搀扶你继续远行;嘹亮在祖国的远方,筑牢你铜墙铁壁;嘹亮在当兵人的心头。那是无论军装是否傍身后的淡定和果敢,只要一声口令、一个转体、一步跃出,就足以催泪的经历。泥泞的路不是同一条,山间的花落花开不同时,肩章的颜色有更改。但是,"启"梦的心境是一样的,"绿色"的憧憬是一样的。
这就是惊蛰,一个军校生的惊蛰,更是当兵人的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