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小伙伴散文

2022/12/30经典文章

小伙伴散文(精选20篇)

腊月里的雪

又在一年腊月里,雪依约而来。

记忆里的雪,每每是在夜里下的。当我还是三、四的孩童时候,同样是腊月的一天,下了满满一夜的雪,清晨可以在院子里踏来踏去,总是跌倒了啃上一嘴的雪仍然欢喜得不得了。

在我上小学二、三年级时,村里面“响当当”的熊孩子,咱也能排得上号的。尤是寒假腊月里的一天,下了整整一夜的雪,次日一大清早,小伙伴们都会不约而同的集结一起,在最宽阔的打谷场上,组织打雪仗,采用最令伙伴们信服的猜拳分开阵营。依稀记得好一片热闹景象。在和十分要好小伙伴在追逐打闹的时候,遇到坑坑洼洼的地方,装作有新发现似得叫停满满好奇心的小伙伴,经常会坏坏地猛一踩,雪水溅向四周,知错了,时而一脚不慎,哈哈哈,还是做了“损人不利己”的事,之后不仅湿透了鞋,且弄得自己身上邋邋遢遢的。事后屡屡想来,再与伙伴们说起,着实令人喜笑颜开。

腊月里的雪,是为即将到来的新年暖场的,腊月的末尾,除夕夜当天若能飘下小雪,不仅能引出丰年的好兆头,风雪跨年夜,紧紧围坐在一起的一大家子人更是倍感温暖。

稍稍年长,到了中学,再说起雪,不在乎于寒冬腊月,时时令人联想到飘摇在文字间的雪花最是浪漫的,惹人怜爱不已。不再是腊月,雪总是能挑起他们青春的诗心萌动。

进入大学之后,腊月里的某一天下起了雪,似乎又成了我热切的期待,雪只是依约而来,像极了这一年尾准时回家的最好礼物,我也乐得享受上天的给予。我多希望在每一个回到家里的腊月与你相遇,相约在夜里,陪伴着我酣然入梦去,款款地飘落在我的脑海里。

那天以后,我记忆里的雪,每每都是在夜里下的,梦幻般的美妙,美妙不可言的美妙,如梦方醒……

那晚,你是雪,是最美的。

比皎洁的月光温柔,

比纯洁的阳光温婉。

我随你飘落的轨迹,

呼吸,舞起。

到底还是夜?还是夜的身影?

从前我只是无形的风,

一年四季日日夜夜不停的吹。

在等雪,吹入了夜,

我们一起呼吸,一起舞起,

风与雪,不顾时令

练摊

文/毕辉

2015年暑假,快到一年一度的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了,我心想用什么方式来娱乐和纪念一下,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突然脑海中出现了买一些小玩意的想法。做买卖,同学们可能认为那是大人的专利,小孩们靠边稍息,其实不然,我就是想自己做点事获得点快乐,自己亲自去体验一下生活。一想到这个“计划”,让我激动不已,经过向父母“汇报”,他们认为我也长大了,应该做点社会实践。

我的“计划”得到父母同意后,我就从爸妈那里拿了些“工作经费”邀约上姐夫上昆明进货去了!到了昆明新螺蛳湾儿童玩具区,我们走走这儿,绕绕哪儿,俗话说货比三家,我们先去A家看看,又去B家转转,又去了C家绕绕,琳琅满目的商品在我们的眼里晃来晃去,来来回回折返了好几次,最后根据商品价格和质量的比较我相中了B家。我们挑选了以往火把节人们常买的和常玩的玩具,就选了荧光棒、面具、雪花、直筒光、许愿灯等商品。费用支出一共800多元,进货单价什么的,这是“商业机密”我就不一一透露了。进货回来,父母要求“投资成本”还要上交“组织”,如果赚到的钱还没有成本多我就要自己贴钱还给爸妈,为了不把自己第一次生意搞砸,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开卖之前,我先积极做好广告,赶紧联系好小伙伴们来买,也约来了我的“小工”。第一天我选择的地点是民族体育场门口,因为晚上是火把节演出节目彩排,人还很多呢。找好地点摆好位置,小伙伴们也如约而至,刚开始我还担心怎么买出去,我们抬头又低头,又不好意思大声叫买,后来还是厚着脸皮招揽一下顾客吧,但是不管我们怎样宣传,过往的人们还是不理不睬,冷漠地走了,有些人却只是瞟一下我们精心准备的商品,还是走了。经过和小伙伴们一起联合行动,不知过了多久,在茫茫人海中我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顾客,此时我们内心真是激动不已,经过我的大力推销,售出了第一个小黄人灯具,还有两个直光棒,我们终于做成了第一单生意。就这样我们一直喊啊,一直推销呐,小伙伴们也很热情,可是老天不给脸,下起了小雨,我们抱着“家当”东跑西躲,到处避雨,狼狈不堪,在雨中躲躲藏藏,努力工作,一天晚上的买卖活动就这样过去了,可热情不减,依然很兴奋。

第二天,我们提前准备了一个帐篷,“妈妈再也不担心下雨了”,还能增加一点买卖的气势,我们还让出了位置给另一个小伙伴摆了一个民族首饰妆扮小摊,又增加了许多小伙伴,团队阵容又强大了许多。人山人海,这时一个阿姨带着一个小弟弟过来了,我迫不及待地问:“弟弟,你买什么?”可他选了这样又选那样,结果什么也没买,唉,失落不少。又过了好久,一个小哥哥来了,他看上了一个小徽章,就问:“这个几元?”我说:“5元。”突然后面冒出个阿姨,不满意地说:“太贵了,我以前卖过,才卖2元。”我连忙说:“阿姨,人家都是5元的,如果你喜欢我就少你点,4元行不,开张生意,便宜了。你不满意可以去其他家看看。”在口舌之争中,阿姨无奈,只好给了我4元钱。很累的一晚上又过去了,虽然买卖收获极少但已很满足了。

第三天是火把节的最高潮,我们早早把位置选定在石林中路在紫金玉石林之光售楼部旁边,这里可是交通要道,人流不断,位置极佳,我想今夜会有许多顾客。前几天的所有小伙伴也一起都来了,还增加了不少新力量,大家一起摆摊支起商品,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一起宣传、一起推销,在宣传推销我们的商品时,我发现我的普通话竟然被训练得标准流利了许多,脱口而出都是普通话。到了稍晚一些,还遇到了卖玫瑰花不知所措的兄弟班的小伙伴,她把所有玫瑰花送给我们就“落花而逃”了。我们就借这个机会让这些花成为了吸引顾客的工具,来一个想要买的人就送一朵玫瑰,就是不买我们商品走过的人也送,就这样有了大量的客源,没多久,东西都快买完了。最后把买不掉的玩具也都送人了,竟然还有人以为我们是在骗人,还不要这些“天上掉下的馅饼”。这时,突然发现身后有一个“可疑人物”,原来是我们的物理老师,小伙伴们一拥而上和她进行了推销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也不忘火把节的风俗给她的脸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再想起这件事也还很有意义呢。那是我第一次做买卖。这次做买卖钱没挣到,但让我体验到了挣钱的辛苦,体验到了先苦后甜,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是我第一次品尝酸甜苦辣的味道。让我懂得做事就必须要努力,就必须付出。

荷塘

文/萨卡尔

堂姑妈家附近有一个荷塘,从院坝到荷塘慢走少说也需要二十五分钟的时程,中途还需要爬一道平而缓的坡,过几根田坎。最初这个荷塘没引起我的注意,每每到堂姑妈家,都是和小伙伴们到院坝外石坝上玩耍,那里有一个很大的草树(稻草绕着树堆积而成的草垛),可以躲迷藏,那里有很多颜色的沙石、花草、树木,可以玩过家家。最惬意的是晚上,当西边的太阳落山的时候,从堂姑妈家拿上两根高板凳,扛上一捆凉铺(斑竹棍用麻绳捆扎而成),将凉铺在高板凳上慢慢展开,人懒懒的躺在上面,山风徐徐吹来,一天的疲劳就会烟消云散,倘若闭上眼睛,放开思绪,让思绪在思想的空间自由飞翔,还真有神仙般的逍遥。最好玩的是深夜,独自一人平躺在凉铺上,望着天上忽隐现,瞬息万变的薄云,它们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与天空中娇艳无比的明月争奇斗艳,心里生发出无限的感慨。不过这个时候是很难得到的,父辈们是不会将自己的子女留在荒郊野外过夜的。

我们到塘里去吧,一个刚耍不到半天的小伙伴提议说。“啊!到塘里去?”表哥惊慌失措。他的脸唰地一下变得雪白:“我妈不让我去,说是那里有……”未等表哥把话说完,他怒吼道:“有什么?我不知道。”表哥双手抱着头大叫,“我妈不让我去。”“胆小鬼﹗你去吗?”他不耐烦了,回过头来,愤愤的望着我。我瘆得慌,大叫:“不去﹗”“你可别后悔。”“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吗?”我底气不足,象泄了气的气球,问道。“好玩的可多了,抓鱼捕虾掘藕,荷花塘里藏猫,完了还可以游泳,要怎么耍,就怎么耍。去吗?”“我去﹗”我响亮的回答。“你敢!”表哥大吼道:“我告诉我妈去。”

离开堂姑妈家,缓缓的上一道斜坡,踏着一地散碎的月光,再过几根田坎,就到了一个山凹,山凹下是一个很大的水塘,长约一百多米,宽约五六十米。水塘的四周,是一溜一溜的荒草路,荒草路连着高而缓的山顶。漫山的荒草,漫山的杂木,满目的苍凉。荷塘处在山凹中,像一个长形的水盆,沐浴着山中的景色。水是死的,纹丝不动。月亮软软的趴伏在水上,泛出惨白的白光。荷花呢?不是说有荷花吗?荷花在哪里?我回过头去,质问身后的小伙伴,似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他抛下我,低着头,慌慌的向对面半山腰跑去。

“大妈,大妈,您在吗?”对面半山腰,闪一星灯光,时有时无,若隐若现。沿着灯光寻去,半山腰有个石洞,原来那灯光是从石洞口照出来的。石洞不大,顺山边有一张单人木床,木床上衣服被褥虽显破烂,码放也还整齐。洞中一方方桌,可供四人围坐吃饭,方桌正中,点着半截蜡烛,烛光昏暗,烛泪长流。方桌四周各摆放着一副碗筷,桌边各放着一礅独登高的石头,整个情形看着像是有四个人用完餐刚离去的样子。洞口左沿壁上,一排红字鲜艳欲滴:荷花塘,荷花场,荷花塘中无荷床,何日有荷床,幸福万年长。耳畔,小伙伴仍在呼叫:“大妈,大妈,您在哪里?”声音近乎凄凉。

老家寝室墙壁上贴着一幅画,那是我初中毕业时一位女同学赠送给我的,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山坳里,有一个荷塘,绿绿的山,碧绿的水,起伏的荷叶,粉红的荷花,给人以无限遐想。我常看着那幅画发呆,不知这幅匠心独具的工艺品出自哪位大师之手。倘若任何事情都象他画中表现的一样,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那人人都会欢欢喜喜,事事都不会留下遗憾,那这个世上就不会有任何悲剧发生。

这是一个很悲剧的故事,那个中年女人,为了乡邻们体面的生活,独自一人,来到荒郊野岭,养鱼栽藕,虽是离群索居,但挣钱光明,在那个阴霾重重,天空浑浊不清的年代。在一次捉“鬼”运动中,她被“天兵天将”打入红尘。临行前,她提笔在洞壁上愤笔疾书:荷花塘,荷花场,荷花塘里无荷床,何日有荷床,幸福万年长。后拖着被打残的躯体,步入塘中,成为永恒,成为她与贫穷抗争的壮举。她的女子,出污泥一尘不染,继承事业,毅然放弃与男友进城谋职的机遇,忍痛割爱,积劳成疾,坠入塘中,与母团聚。讲这个故事的不是别人,他就是我儿时带我到荷塘去的小伙伴。我流着眼泪听完了这个故事。

今夜月光明亮,万里无云,我又一次来到荷塘边,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荷塘。这次我不是来看荷塘风景,而是来祭悼我的两个亲人。她们为了山民们的种荷事业,她们为了山民们体面而幸福的生活,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一阵夜风袭来,肥大的荷叶,如女人的裙裾,上下左右翻飞,摇动。密密麻麻的荷叶,在水波中,争相飞舞摆动。她们是美丽的荷花仙女,她们是美丽的荷花仙女,在广阔的荷花剧场展露山村人民勤劳致富的美丽丰姿,这烟波浩渺的满塘荷莲是山村人民的致富粮仓。

事不忘

文/赵刚

小英雄“复活”记

抗战小英雄机智勇敢的斗争故事,就像强力磁铁,牢牢地吸引着我和小伙伴们的心。牧笛悠悠,吟唱着王二小为了掩护干部群众,诱敌进入包围圈的故事;羊群咩咩,讲述着海娃巧妙摆脱敌人束缚,将鸡毛信及时送达张连长的故事;渭水潺潺,回味着雨来机智周旋、逃离魔爪的智慧;寒风猎猎,讴歌着刘胡兰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壮举……小伙伴们歌唱关于小英雄的儿歌,讲述关于小英雄的故事,描绘关于小英雄的图画,使我深深地感到,小英雄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彼此共享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

一天,小胖突然神秘兮兮地告诉大伙儿:“知道吗?王二小并没有死!”

“你骗人!如果王二小没有死,怎么会有《歌唱二小放牛郎》那首歌?”小伙伴们异口同声地反驳,并深情地唱道:“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小胖眨巴着忽闪闪的大眼睛,狡黠道:“我可以让王二小复活呀。”言罢,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烧光、杀光、抢光的残酷扫荡。身为儿童团员的王二小,恨透了这些恶贯满盈的侵略者,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他们。他常常以放牛为幌子,给八路军放哨。这天,日本鬼子气势汹汹大举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抓住王二小,就叫他带路。王二小佯装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掩护转移躲藏的干部和乡亲,把敌人带进埋伏圈。四面八方响起八路军的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起王二小,恶狠狠地甩下山坡。山坡下怪石林立,如果摔下去必死无疑。王二小强忍腹部深深的刺刀伤痛,在身体急剧滚落的瞬间,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一根青藤,这才避过粉身碎骨的险境。由于刀伤太深,王二小只剩下半条命,怎么办呢?王二小忽然想起以前爷爷带他上山采集过一种对治愈刀伤有奇效的草药,于是,他挣扎着就近采摘了一束草药,按照记忆中爷爷的样子,使尽最后一丝力气,咀嚼成碎末儿,敷在伤口上,便昏迷过去。三天后,当王二小奇迹般从鬼门关捡回性命的时候,他的英雄事迹已经传遍晋察冀革命根据地乃至全国……

小胖讲到这里戛然而止,笑嘻嘻地盯着小伙伴们那一张张张得大大的嘴巴,得意扬扬道:“请问,王二小复活了吗?”

“复活了!咱们的王二小真的复活了!”

虽然小胖绘声绘色讲述的小英雄“复活”故事存在着诸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但是大伙儿却听得津津有味,深深地感到,小英雄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彼此共享着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

熟透的樱桃

文/魏子

那天,天阴沉沉的,山雨随时要来。他在果园里看护刚刚泛红的樱桃,头顶上的草帽随着风势,起起伏伏。他满脸忧色地望着乌云压境的天空,却不敢离去。他为人憨厚、老实,在十里八乡很有人缘,平时谁家相邀帮忙,只要得空他定会应邀,干活很卖力气,绝不偷懒耍滑。

在我和小伙伴眼中,他却是个实打实的小气鬼,将自家果园看得严丝密缝,谁也别想占得半点便宜。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他转头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没有人会来,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果园。他前脚刚走,我和小伙伴从猫着的灌木丛中跳出来,像扑食的饿虎“嗖嗖”几下就连蹦带蹿地跑到了樱桃树底下。看着那些掩映在绿叶中青中泛红的樱桃,我跟小伙伴满脸都是压抑不住的激动与兴奋。

从时间上算来,我们盯着他家的樱桃已经有些日子了。但这些樱桃刚有变色的迹象时,他每天就在我们放学的点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果园里。他仔细看护着这些樱桃,是要等它们成熟后摘下来,拿到城里去卖,为他那个常年卧床的病妻换些买药的钱。

扯过树枝,我将那颗晃动在枝头的半熟樱桃塞进嘴里,还没咬破尝到滋味,他的脚步声就从远处传了过来。慌乱中,我囫囵吞下樱桃,随手折下一段四五十厘米长的樱桃树枝,扛在肩头就想逃离现场。他似乎算准了我们奔逃的路线,双手叉腰站在那里,黑着脸等着我们迎上去自投罗网。

我冲着小伙伴撇了撇嘴,准备分头逃走,他却会意地抢先一步,伸出长胳膊像老鹰赶小鸡一般将我俩围拢到了樱桃树下。他眼含心疼的泪水,手打着哆嗦将我们扛在肩头的樱桃树枝一一夺了去。不等我和小伙伴惭愧地低下脑袋,他发了疯一样,随手将樱桃树枝掷到地上,接连踩踏着发泄内心的愤怒。

那些挂在枝上的樱桃顷刻间破裂并沾上泥土,埋进他不时落下的脚印中。我和小伙伴吓得号啕大哭出声。听到我们的哭声,他再次抬起的脚突然僵在了半空,原本阴沉的脸色也缓和了下来。他挥了挥手,示意我们离去,自己却抱头蹲在地上,看着那些碎烂在地里的半熟樱桃,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一周后,我正在院子里的杏树底下写作业,他用半个褂子兜着红得发紫的熟樱桃来到我家门口。他没有进家,站在院子门口朝我招手,并轻声喊着我的乳名。我怯怯地抬起头看了看,担心他告我的状,坐在凳子上迟疑着未动。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没等我起身就径直来到院子,将兜来的樱桃一股脑倒在了我眼前的方桌上。我有些惊恐地抬头看了他一眼,旋即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那些樱桃一个个水灵灵的,发出红湛湛的诱人光泽,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却不敢伸手去拿。

“前些日子,大爷吓着你们了吧?那天你们摘的樱桃不熟,吃多了会拉肚子。现在都熟透了,给你一点解解馋。”他憨笑着伸手摸了摸我的头,脸上是慈爱的表情。

在他转身要走时,听到声音的母亲从屋内走了出来。看到桌子上的樱桃,母亲下意识地掏出了包钱的手帕。他看着母亲,着急地摆了摆手:“乡里乡亲的,一点吃的又没多少,就是送给孩子尝尝鲜,可不敢拿钱笑话我。”等母亲拿出两张十元的钱,他竟然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逃也似地离开了。

那天下午,吃着那些熟透的樱桃,我眼前始终晃动着他憨笑时的样子。那种笑容一直伴随着我,时至今日的樱桃时节。

童年往事

文/曹含清.

童年的时候,每当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像是一群脱缰的小马似的无拘无束。我们到小树林里掏鸟蛋,到溪流边捏泥人,到沙岗上堆沙土城堡……随着时光推移,许多往事渐渐被淡忘,犹如被海水淹没的贝壳。有一些往事却难以忘记,在脑海里犹如一座座郁郁葱葱岛屿。

我时常想起一件往事,像车轮似的来来回回碾压记忆。那是我上小学的一天,一个小伙伴说村里老姚家的杏树上长满了果子。我们听后垂涎欲滴,放学后摩拳擦掌向老姚家跑去。老姚家在小学附近,他家的那棵杏树紧临一条巷子,每天会有一些小学生从树下走过。我们仰头望着那棵绿油油的老杏树,只见它树干粗壮,树冠像是一把硕大的绿伞。一缕缕阳光透过叶隙照在青杏上。青杏闪闪发光,宛如一颗颗绿宝石,洋溢着淡淡的清香。

有个小伙伴偷偷跑到老姚家门前,向里面贼头贼脑地张望几下跑了回来。他对我们说老姚家没有人,估计着老姚和他的老婆正在麦田里干活儿。一个胖乎乎的小伙伴主动蹲在墙角,一个手脚麻利的瘦子踏在胖子的肩头,我们一起用劲向上推着瘦子。瘦子双手用力攀墙,顺着墙头敏捷地爬到杏树上。他爬到树上之后,像是孙猴子在蟠桃园偷仙桃,拣大个儿的摘了一些向口袋里塞,又摘了几个抛下来。我们用衣角擦了擦青杏,咬了一口只觉得满口酸涩,极其难吃,立刻吐了出来,露出呲牙咧嘴的表情。瘦子顺着树干滑下来,满脸失望。他将口袋里的杏子扔在地上。他盯着青杏,灵机一动说这些杏子可以当乒乓球玩。大家都夸他聪明,于是我们捡起那些青杏到学校的操场上玩耍。

次日上午老姚气势汹汹地到学校告发了我们。老师听后火冒三丈。他脸色铁青地站在讲台上问谁偷了老姚家的杏。我们都不敢承认,战战兢兢地坐在课桌前。我低着头,听着自己砰砰的心跳。我真想做一只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逃过一劫。老师质问的声音似乎穿云裂石,撞击我们的心坎。他大声倒数十声,假如没人承认被追查出来便会变本加厉。当他数到三的时候瘦子站了起来,随后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都站了起来,等待着惩罚——那一周我们站在教室后面听课。

那是一个晴日的下午,我和小伙伴们放学回家,到巷口的时候望到老姚站在杏树下。他面前放着一只荆条篮,篮子里装着一些熟透的杏子。一些小学生从杏树下穿过,他便每个人送三个杏子。我们走到他跟前的时候,揣测着他可能会因为我们糟蹋过他的杏子而对我们冷眼相待,然而他微笑着看着我们,也递给我们杏子。

我拿着杏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抬头望了一下那棵老杏树,树枝上镶满金色的余晖。

很多年过去了,这件往事所蕴藏的道理在我的脑海里日益凸显,它提醒我要勇于承认错误,善于宽容别人。

童年的冬天

文/谢文娟

走在冬天的路上,踩着庭院满地的落叶,听着北风狂妄的肆虐,思绪会不自觉地回到故乡,回到童年。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的冬天特别冷,冰也结得厚,记忆最深的是“打琉璃”。早晨温度零度以下或是化雪时,屋檐下挂满了“琉璃棒”,晶莹剔透,用竹竿打下来,清脆的断裂声像一种打击乐,动听极了。小伙伴们赶忙脱下棉袄接住,通红的小手争相拿着冰凌往嘴里填。那时的我们,是不怕冷的。大概是因为幼时朝气逢勃,才勇于在恶劣的天气自得其乐吧。

刚入冬至,雪就来了,常常是一场接一场地下。在闭塞的乡村里,只有冬雪才能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儿时的我也喜欢冬天飞雪的景致,感觉漫天飞雪就像一个个天宫里下凡的仙女,飘到我身上,任凭雪花亲吻着我的脸庞。待雪下得多了,堆积起来,厚厚的、白茫茫的一片,就成了我们游戏的开场白。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飞雪中飞跑,堆雪人、打雪仗,不管雪人堆得有多么好或是多么糟,都会引来大人、孩子们的嬉笑。雪人也就成了我和小伙伴游戏的中心,围着雪人打起了雪仗,追逐着、奔跑着、欢笑着……有时还会在雪堆里滚骨碌子,还有的大人在旁边鼓励着、吆喝着,就更热闹了。雪总是让人言犹未尽,那时候总是冻肿了小手才回家,冷,并快乐着。

鲁迅先生笔下的“逮麻雀”也时常上演。待雪停初晴时,我和小伙伴们扫出一块雪地,将竹筐倒扣,短木棍支起筐沿,木棍上系着一条细绳远远地牵着。再在筐底撒点稻谷,等麻雀飞来觅食。当它刚进去吃稻谷时,猛一拉木棍,麻雀便扣在筐中了,那是童年雪中的趣事。如今真怀念儿时那单纯的欢乐,现在再也没了那份纯粹的快乐,都随岁月远去了,远去了。

晴朗的日子,收割后的田野虽显得空阔,但并不寂静。儿时常常和小伙伴们到山坡上割草,天冷的时候,就用火柴点起篝火,围着篝火取暖,感到饿了的时候,就捡拾田野里遗失的花生、红薯、芋头,用火烤着吃,整个冬日里的生活都很充实。

那时的我们都能吃苦,也不怕冷,穿着也没有现在暖和;那时的我们都很快乐,一点也没感觉到苦;那时的我们思想上没什么压力,成天就知道疯玩,不像现在的孩子,沉重的书包过早地压弯了他们的脊梁。

一晃三十几年逝去,每次想起冬天玩耍的趣事,会心一笑后常常感慨和遗憾。现在的冬天不是童年的冬天了,村子旁边的河道夏日没有水了,冬天结不了冰,雪也下得少了,那些童年的趣事只能在回忆中相遇了。

岁月如梭,童年不再,但童年的冬天却永远留在了记忆的深处。

夏日,快乐在河中

文/宋子伟

六月六,猫狗淴冷浴。

孩提时代,每逢六月初六,大人就准许小孩下河淴冷浴。那时,夏日的许许多多欢乐是泡在河里玩出来的。村上的小伙伴都光着屁股,晒得黑不溜秋,像一条条小泥鳅。

环村的一条小河,每到太阳偏西,就成了小孩的“游乐场”。

到处是人,到处是飞溅的浪花。村里有了个不成文的规矩,家长有责任教会自家的孩子游水。开始是托着小肚皮,让孩子的一双小脚扑通扑通地把河水击得老高;接着是托住小下巴,让孩子双手拼命拍击。大人慢慢后退,趁其不备,突然间一松手,孩子满口灌水,呛得满脸通红,小胸膛鼓得一抖一抖的。据说,这样可以锻炼胆量,也可以促成小孩独立游水。最后是学闷头游水,先吸足气,把头闷在水里,一口气游出丈把远。

刚露出头,大人就势托住,让你重复闷头游水。一、二天下来便会游水了。大人完成了义务,小伙伴就成了小河的主人,常常凭借一块木板,人伏在木板上,双脚拍打河水,游出小桥,游到大河里,在大河里尽情玩耍。

最好玩的是“猫捉老虫”,“老鼠”,乡下人叫“老虫”。一人当猫,十多个小伙伴当老虫,齐声叫“一、二、三”,猫就要追捕“老虫”; “老虫”四散逃窜,有的扎个猛子,躲在水下一动不动;有的则被追得筋疲力尽,在水里束手就擒,就“老虫”变猫了。如果是只 “笨猫”,东追西追,一个也追不到,惹得这儿叫,那儿喊,一片喧闹,一片兴高采烈。变猫的小伙伴继续追捕“老虫”,循环往复,乐此不彼。 孩子们的兴趣是多样的。大河边停着一只只大船。众伙伴湿淋淋地爬上船帮,光屁股一溜排开,一声令下,齐刷刷地在空中划了个漂亮的弧线,“嘣”地入水,水中溅起一簇簇浪花。大家最佩服大黑哥,他能走上村头的大石桥,再登上2米高的石柱,把燃着的香烟倒咬在嘴里,从8、9米的高处跳入河中,好长一会儿,从老远的地方冒出头来,嘴角一鼓一鼓,烟头一红一红。 最令人兴奋的是游泳时能得到大鱼。一群小伙伴在桥下淴冷浴,飞珠溅玉的。河里有一大群鱼逆水而上,群鱼受到惊吓,纷纷从水中跃出,有一丈多高。有的落在岸上,大部分又掉在水里。水里的人对岸上的人大声喊叫:“快,快把蚕匾丢下来。”蚕匾浮在水面,那从水中跃出的一条条鱼就落在蚕匾上,水里的人马上把鱼抛到岸上。也有小伙伴在水中捉到大鱼,高兴得光着屁股就往家里奔。 最有刺激的是吊轮船。听到马达声,众伙伴兴奋得热血沸腾,按耐不住地靠上去。先搭住船沿,再慢慢移到船尾,一下子拉住大铁锚,身体被呼呼的浪花簇拥着进行,非常舒畅。等轮船驶出五百多米时,才依依不舍地把手松开。 不知不觉,童年悄然而逝变成了少年的小伙伴不再光屁股了,不玩“猫捉老虫”了,不吊轮船了。开始为父母分忧解难,到大塘河里摸鱼摸蚌摸螺丝。一扇厚厚的大门板,上面放了一只只木脚盆,在水流比较急的河面上,潜水到深深的河底,当头冒出水面时,手上高高地举着一只大河蚌。如果有谁在水底摸到了河蚌窠,就会大声招呼同伴,于是,一只只河蚌被瓜分了。大脚盆里的河蚌渐渐多起来了,人也越来越疲倦了,就游到塘河边,在石岸的缝隙里摸鱼摸虾摸螺丝,螺丝,有时一摸就是一大把;鱼,已经摸到了,可惜常常一不小心就逃之夭夭了;虾,摸到了以后,它会用双钳钳你的手,一点也不痛,但大蟹钳你的手,很痛,手还会流血。 夕阳西下,满载而归。大门板上面一只只木脚盆都是满满的。 那时的河水好清好清,河里的人好多好多,河里的鱼也好多好多。摸鱼摸蚌摸螺丝,驱走了夏日的酷热,给予了少年实实在在的快乐,也留下了特别美好的记忆,以至老年的我,写这篇小文的时候,依然神往。

怀念我的小伙伴L

文/空中人

很多时候,人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某个人,某件事,或曾有过的某个瞬间,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就会想起来……

我经常想起我的童年玩伴L,二十年过去了,他的容貌在我记忆中已渐渐模糊,但他笑起来的样子似乎格外真实而清晰,或许,这是我对他容貌仅存的一点印象。想起他,我总觉得脑海里有很多记忆,很多情感,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也不知道那些深埋在老杏树下的陈年往事,我还能想起多少。

他大我一岁,那时候我俩都很小,我们两家就隔着一条路,算是邻居。不知道是从几岁开始,我们就在一起玩耍了,我觉得至少是打记事起。他虽然比我大,但印象中我更像个哥哥,在一起玩耍他总愿意听我的意见,到哪儿都跟着我。那时候没有玩具,除了家门口的砖头瓦块,就是村头垃圾堆里捡来的瓶瓶罐罐,那时的村头,垃圾也很少,除了瓶瓶罐罐好像再没捡到过其他好玩的东西,就是这些简单的“玩具”,足以让我们忙忙碌碌地玩上一整天。在老杏树下“盖房子”、“修水渠”、“种树苗”,和所有的农村孩子一样,玩泥巴是我们的拿手好活。L有个哥哥比他大好几岁,每到饭点,他哥哥会来找他吃饭,我妈妈也会来喊我吃饭,每次吃饭前我们总要先藏好玩具,我还要提示妈妈,不让她毁坏我们的劳动成果,然后各自回家吃饭。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这样的日子似乎也过得很快,后来我们上学了。

学校在离我们不远的邻村,我和L从玩伴又成为了同学,每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我们的学校是只有两个年级的小学堂,全校不过几十个学生,只有一位老师。在学校里,我俩或许属于最胆小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我和L似乎从小就有一点绘画天赋,别的同学在玩游戏,我们俩经常蹲在一个角落,用手指在地上画画,有时候会有几个同学围上来,用好奇的目光看我们画在地上的作品。

小时候好像对上学没有什么概念,只觉得是换了一种玩耍的环境。所以,放学路上也经常因贪玩而忘了回家。有一年夏天,一次中午放学时,在路上看到了壁虎,我和L便丢下铅笔盒和书包,一直追到田里去捉壁虎,大中午一人抓了一只壁虎就兴奋地回了家,到家里才发现我连铅笔盒都丢了……

关于L,有太多的记忆,都停留在了那个回不去的童年。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生活就是一首歌。小学毕业后我和L就很少在一起了,再后来便各奔东西,连碰面的机会都没有了。有一年,我好像是在苏州的时候,听说他去了南方某个城市,那时我已经几年没见过L了,我常常想起我俩小时候一起玩耍的情景。那年,有一次给家里打电话,和妈妈聊完快要挂电话的时候,妈妈告诉我:L没了……挂了电话,我愣了。我知道这个“没了”的含义有多沉重!

没了的永远没了,走了的也回不去了。与其说是生命的脆弱,不如说是岁月的无情!

在平淡的日子里,我们总在追寻“不平凡”的生活,甚至为了那份“不平凡”而放弃了最平凡的人与事,直到有一天,我们甘于平凡了,却发现那些熟悉的人已渐行渐远。我从来都认为日出日落是最平凡不过的事,可谁曾想过,与你看过日出的人,有几个还能与你在夕阳里并行。

我的小伙伴

文/杨森源

我的小伙伴是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它身上背着一个椭圆形的外壳,像古时候士兵穿的盔甲。尖尖的脑袋上镶嵌着珍珠一样的眼睛。尾巴从粗到细,最后像针尖一样细。

我们家的这只小乌龟可贪吃了!记得有一次,我把一块肉扔到水盆里,它以为有危险,就把全身缩进壳里。过了一会儿,它感觉周围没动静,才把头伸出来,抬头乞求我:“小主人,我饿了!”然后慢吞吞地爬过去,把肉吞了。

小乌龟也很贪睡。有一次,我发现小乌龟不见了,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见门口有一道水痕,我灵机一动,心想:沿着水痕一定能找到小乌龟。水痕到沙发前就消失了,我趴下一看,小乌龟竟然藏在沙发下呼呼大睡呢!

我爱我家的小乌龟,它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大山,我爱你

文/李钰青

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最让我离不开的就是大山。在大山的怀抱中,是那么的舒服,那么的惬意,对我而言大山是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它的存在是一种精神的可贵,因为它从来不畏惧风雨。

在农村里最常见的就是山环水绕,满眼尽是绿。小小的我总会和朋友成群结伴到山上玩耍,站在远处我们放眼望去,山顶和山腰被洁白的雾气围绕着。我兴奋地对着伙伴大叫:“看!那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小伙伴们如同长颈鹿般伸长脖子向山上望去。

刚上山,我用鼻子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哇!山上的空气真好!有一股甜甜的味道!”小伙伴们也使劲地呼吸着,好像要把整座山的空气吸进肚子里。小伙伴门气喘吁吁地说:“好累好累,休息一下吧。”可我想快点登上山顶。要想个办法才行。对了,“望梅止渴”。我对大家喊道:“前面有一片苹果树,我们到那里休息!”小伙伴们听到苹果,口水都流了出来,立刻变得精神抖擞继续向山顶进攻。

终于来到了半山腰,果然有一大片果树,我们也来到了云住的地方。小伙伴们忙着采摘又红又大苹果,我去跟云玩。我第一次摸云,心里还有些胆怯,但我还是摸了。我的手轻轻地碰到云,云就害羞的飘散了。我左抓一把云右抓一把云,云儿一缕一缕的四散升腾。我更加放肆了,在云中地奔跑了起来,兴奋的大叫:“看我腾云驾雾,我成神仙啦!”我的惊叫引来了小伙伴的兴趣,我们一同在云中奔跑着,打闹着……累了,我们静静地躺在草地上,听着风吟;听着虫鸣;听着叶落;听着内心的呼喊:大山,我爱你!

近几年,当我再想去山上玩,爸爸妈妈总会拦住我。不让我去,总说山上危险,到处都是洞,不小心就会掉进洞里。看我一脸疑惑,爸爸决定带我上山。

来到山上,我欢呼雀跃的扑向大山。爸爸一把拉住我疾呼:“小心脚下。”我低下头,一个大大的洞。我吓的一头冷汗,要不是爸爸及时拉住我,我早就踏进洞里了。我和爸爸小心翼翼的往山林走去,一棵棵大树东倒西歪,有的四脚朝天枯死了。一个个巨洞、大坑,像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仿佛要把我们一口吞下去。来到一片开阔地,眼前的景象更是惨不忍睹,植被全被破坏了,红泥裸露着,红得刺眼。这哪是泥,分明就是大树的血、大山的眼泪。“怎么会变成这样?”我喃喃自语。“唉,这几年,村民们为了一己私利,私自上山采矿。没有节制,没有合理开发。让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大山变得千穿百孔。”爸爸痛心地说。原来是这样,村民们的“富裕”就是以大山的代价换来的。愚昧的村民。

我和爸爸一言不发回到公路边。“儿子,想不想为我们的大山做点事。”“想啊!怎么做?”爸爸神秘一笑,从后备箱中拿出了一捆树苗。“走,我们植树去,让大山再披上绿袍。”我和爸爸把一棵棵小树苗细心的栽下,浇上水。“小树苗啊,你可要争气啊!你是大山的孩子,不要让大山妈妈再伤心了。”要走了,我对小树苗千叮万嘱。

我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我坚信,村民会醒悟的,会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和我一起来植树。大山,会快乐!大山,我爱你!

东山镇忆情

文/刘跃进

还没有忘记父母们给我讲故事的情感阶段,岁月一晃,我也成了讲故事的花甲人。

儿时的东山镇,与小伙伴们吆喝着疯玩着比赛滚铁环,从大街东到大街西,也就是大人们抽一根烟的功夫。大街东头就是当年路东北面的江苏省财政学校(即现秦淮中学)和生产酱油小菜糕点的食品厂,供居民生活用的煤基厂(煤基厂最早在原实验小学西面,今万达公馆处),路东南面是江宁县商业局与半机械半人工加工木材的锯木厂。大街西头北面就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江宁县老县政府机关大院,院外西边两间红砖房就是南京城区到江宁县往返的公交站,县政府对面西南角,是中前牙医、中前眼镜之类的私营诊所和门店。

儿时记忆中的大市口,其热闹繁华就如南京的新街口,就如上海的大世界。大市口的西南矗立着东山镇鹤立鸡群的像天安门城楼一样的三层楼建筑,斜对东北面是国营菜场、肉店(即生猪屠宰销售场)、豆制品店等。路东南是房管所的一排小平房提供给居民居住,与江宁县武装部家属院结邻,现在的工商银行为后来所建,也有些年代的了。

大市口往西到县政府大院,除了文化馆、县医院、老邮政局等少数单位和行业,街两边寸金之店基本都为国营商业和供销社所有。百货、副食、五金、杂货、药房、修配门锁、白铁制作、文体用品、生活日用品,应有尽有。新宁春饭店、阳春面馆、人民旅社、大众澡堂等等,满足了当年东山镇数万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大市口向北数百米,是东山镇的人民大礼堂暨电影院。每当傍晚路灯亮起,人们便三两成群,不急不慌地持单位发的福利电影票对号入座,观看《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等电影,江宁县锡剧团也常常有传统戏剧《穆桂英挂帅》《岳母刺字》等。我们小伙伴没票,就悄悄地拎着不知道有“尾巴”大人们的衣角,检票常常善意地放我们进去观看。

记忆犹深的,是民国时期完美无缺保留下来的老江宁县政府机关大院。院内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外观仍以中国檐口翘角、走道回廊为美,以东山中轴线平列布局,掩隐在古柏青松之间,极尽庄重与肃静。每当秋冬之际,夜幕降临之时,儿时小伙伴们约定好之后,三两分钟进入大院林间,各司其职,有照电筒的,有发现树枝上麻雀的,而武艺最强的弹弓手,必定是百发百中。随着弹出雀落,早已经是几个小伙伴抢着去捡了。当然啦,现在知道麻雀也是益鸟了。只是心里仍耿耿于怀当年的老县政府大院没有了原样,不然肯定是全国稀有的民国时期优秀的建筑文化典范。

儿时我就住在二马路(现东山商业步行街与万达广场)现区武装部地址,当年的二马路主要是印刷厂、鞋帽厂、广播站、居民粮油供应站,民居与私宅大院。记忆中的趣事多多,不觉已白发搔首,今已成了难忘的回忆。那时春节的物资供应虽然没有今天这么丰富,有糖果、花生、瓜子就心满意足了。更开心地是有时间与小伙伴们开心的打弹弓、打火药枪、打玻璃弹子、滚铁环、掼四角、扔空子弹壳、踢毽子、跳橡皮筋、划地盖房子等游戏,真的是尽性尽情地玩过来的儿时。

20世纪60年代的东山镇,在我的记忆之中,概貌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但毕竟时代的变迁阻挡不了变化的脚步,一切都在高速发展中。此文回忆如略有不详之处,还望读者和“老东山”们原谅。

文/易辰辰

这个冬天,雪来得尤其晚。虽然晚,却让人心生喜悦,那雪白雪白的可爱世界,我们真的很期待看到呢!

早上一出门就感觉到阵阵寒风袭来,那夹杂着雪花的寒风刮在脸上生疼,很快大地变成白茫茫一片,我被雪花装点世界的能力给震惊了。多么美好的世界啊!那亮晶晶的白雪看起来真的好可爱。我抓起一抔雪,爱不释手,尽管它放在手里冰凉冰凉,但是我就是不想扔掉。“我们来堆雪人吧!”我高兴地对小伙伴们说,小伙伴们听了我的建议,兴高采烈地开始了堆雪人。

我突然听见“嘭”的一声,原来是有个小伙伴调皮地把雪球扔到了另一个小伙伴身上,于是,我们又在雪地里打起了雪仗。

冬天的雪,我好喜欢你呀!

我的小伙伴

文/陈香霖

我家养了两只小金鱼,一只是黑色的,叫“小黑”,还有一只是红色的,我给它取名叫做“贝贝”。

它们俩可漂亮了,眼睛圆圆的,鼓鼓的,像两颗黑色的珍珠,闪闪发亮。身子椭圆椭圆的,像一个橄榄球,金鱼的尾巴是最漂亮的,尤其是“贝贝”,像是小姑娘身上的花裙子。

它们俩有个“特异功能”,那就是睁着眼睛睡觉。瞧,一般的小动物不行吧!它们俩也可有趣了!有一次,“小黑”和“贝贝”浮出水面,保持身子的平衡,然后争先恐后地吐出一串串泡泡,好像在比赛谁吐的泡泡更多……

“小黑”和“贝贝”是我的好朋友,我爱它们!

桑椹树下

文/陈彬源

我的如花似梦的童年时光,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桑椹树下度过的。尽管有许多事和物在今天已记不起,或已渐渐模糊,但桑椹树却十分清晰地铭刻在我的心坎里。

故居门前有一棵好浓好浓的大桑椹树,那是祖辈栽种的。树杆足有大碗口粗。炎夏,它给我们遮出一方绿荫来。雨天,它又给我们撑起一块避雨亭。除了冬天外,春夏秋三季,桑椹树都成了我儿时寻求欢乐的地方。春天,百花盛开,鸟语啁啾,桑椹树的叶子长得嫩绿嫩绿,树干也一改冬天干涩的面貌,变得光滑起来。我们兄弟姊妹以及邻居小朋友就在树下玩游戏,什么捉猫猫啦,抓鸡仔啦,朦猪眼啦等等,玩得不亦乐乎。到了夏天,桑树不但是孩子们的玩处,而且还是大人们纳凉的好地方。每当黄昏暮临,大人小孩都会搬张小凳子,端着饭碗,坐在桑树下,边吃边聊,以此打发一天的劳累。同时,大人们往往在这时交流白天劳作的信息,商讨明天的工作。讲完了正经的事儿,便是天南海北的闲扯。什么邻村的阿财发了,黄家的人病了,张三见鬼,李四撞邪等等,甚至还有谁家的媳妇偷情的绝密事儿,全都在这一小块绿荫下传开来。我们小孩听不懂大人的事儿,就只好在祖母的膝下听故事。

炎热的夏夜,祖母一边给我抓痱子痒,摇扇,一边给我们唱那家喻户晓的《月光光》:

月光光,照地堂,拗竹笋,摘槟榔。

槟榔香,嫁二娘,二娘细,嫁阿髻。

阿髻冇在屋,出去跟皇叔。

皇叔织黄笼,织倒好鬼重。

担去边处卖,担去高州梅碌卖。

买到乜野回,买到一只黄牛回。

赶得公爹门口过,食佐公爹三棵禾。

公爹骂我王八仔,我骂公爹冇老婆。

有钱找个威威个,冇钱找个崩鼻婆。

崩鼻婆,闹阿哥。贪威扮靓睡食屙。

食饱冇去揾工做,村头村尾乱唱歌

……

祖母的声音非常优美,有似佛语纶音般,又似远处高楼传来的渺茫歌声。假如她年轻几十年,一定是一名出色的歌唱家呢。随着祖母的低吟浅唱,我在淡淡的月色下,在萧萧的夜风里,在祖母抓痱子痒的舒坦和美妙的吟唱中不知不觉地睡去。祖母的吟唱什么时候结束,大家的聊天什么时候散场,而我又是怎样回到床上,都全然不知道。整个夏天,故事一直延续下去,聚会也周而复始,我也每晚都成为祖母的膝下的宠孙。所不同的是,只有故事每晚都是新的,传闻每晚都变更着。哦,那是怎样的一个漫长而有趣的夏夜啊。

转眼又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桑椹树又成了我们荡秋千的好地方。桑树向东南面伸出一臂大树桠,足有胳膊儿粗,而且几乎是横着一字儿伸出去。我和小朋友们便找来一些旧绳子,绑一条木棍吊在树上,做成一只简陋的“秋千”来。这时,小伙伴们可乐了。我们轮流坐秋千,轮流推荡,有时几个小伙伴一齐用力推,将秋千荡得高高的,那是一种怎样的惬意呀!小伙伴们一边推,一边唱:“蝴蝶飞,高高起,飞上天,跌冇死……”那年秋天,一场秋雨将秋千给淋了,而且淋得好湿好湿。雨过天晴,小伙伴又去荡秋千。荡着荡着,突然,秋千一边的绳子断了,只听得沉重一声,弟弟从秋千上摔下来,后脑碰起了一个大肿包。弟弟放声大哭,而小伙伴们却不识痛滋味,一边拍手,一边大叫:“跌冇死,跌冇死。”打那以后,父母再不准我们在那儿荡秋千。因而,我们便又少了一个乐趣。

童年离我远去三十多年。如今,我弟弟的儿子也到了我们那时的年龄。但那大桑椹树早已没了影子,他们更无法享受到桑树下的乐趣。他们现在的活动,除了看书、做作业,就是看电视、玩游戏机。这是文明的进步呢,抑或是童年的悲哀?我不知道。但桑椹树给我童年带来的欢乐,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

桑椹树,感谢你给我童年带来的许许多多的欢乐。

夏夜童趣

文/崔忠华

盛夏已至,蝉声四起,每到这时我便想到小时候家乡的夏夜,那里有我的趣味童年。每当夜幕降临,大人们便提着马扎、小板凳,聚集在村东口空旷的打麦场上聊天纳凉。有小孩的人家带一张凉席,平铺在场地上,供儿童玩耍或伴着蛙声小憩;父母一边不停地用蒲扇为孩子驱赶着蚊虫,一边同邻居们拉着家常。

大一点的孩子们早已在打麦场上活蹦乱跳的捉迷藏了,他们有的藏于麦秸垛的后面、有的躲在打麦场边的深沟里、有的爬到路边的树冠中、有的钻进麦根堆里……月朗星稀的时候还容易找到藏匿的小伙伴,夜色阴沉之时不但找不到他们,还容易被小伙伴的突然“窜出”吓一大跳,那时总会伴随着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有一次,一个叫“球球”小伙伴为不被同伴“捉到”,他悄悄的跳进了距离打麦场半里地的枯井里,枯井将近两米深,能跳进出他却爬不出来。夜深人静,大人们都各自招呼着自己的孩子回家,“球球”拼命的呼喊却没人听见。“球球”的父母发现孩子没有回家,以为他去了小伙伴家并没在意。可是左等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便着急了,又伙同邻居们去寻找,终于把“球球”从枯井里拉上来,大家虚惊一场。

有时我们去与打麦场相邻的海子岸边的树林里捉幼蝉,我和哥哥四节干电池的手电筒,让同伴们很是羡慕,那是我和哥哥卖了很长时间的印模买来专门捉幼蝉的。灯光顺着树干从下向上照去,发现有小突起的地方就仔细辨认,有时能捉到幼蝉,有时它只是一只蝉蜕。我们将捉到的幼蝉放入乘有水的罐头瓶里,幼蝉遇水会佯死,回家控干水分后幼蝉又复活了。妈妈用盐将它们腌渍三四天,放入油中炸制焦黄,做成让人垂涎欲滴的“炸金蝉”。

当我们听到蝉声密集的时候,就从打麦场里带一些麦秸,在海子的树林里燃起篝火,小伙伴们脚踹大树,受到惊吓的群蝉因有“趋光性”,嘶吼着拼命地钻进篝火里,那场景特别壮观。不一会儿,烤肉的香味从火堆里散发出来。我们围着篝火,用树枝拨出烤蝉,去掉头尾,只吃胸部的红丝子肉,软弹可口,味道焦香。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又是一个暑气薰蒸、繁星点点的夏夜。打开窗户,从高楼向远方望去,我仿佛又看到了从树上飞下来的童年趣事,听到了家乡打麦场上儿时的欢声笑语……

沉雨轩·再见小时候

文/幸运的贝壳

窗外,雨一直下,想起了很多往事。

我读书的地方,有一扇朱红色的窗户,曾美其名曰“沉雨轩”,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小时候,喜欢望着窗外蓝天白云,偶尔还有几只飞鸟掠过,他们嬉笑着穿梭,最常见的就是小燕子和麻雀了,他们可是常客,还有各种花儿开在窗前,有些藤蔓已经缠附着呢,似乎邀请我一起盛开。当时,也总会练习书法,备好笔墨纸砚,临摹研磨,一本正经地练字。家里有一本陈旧的毛笔字贴,当时可喜欢练字,不知道是怎么强大的动力, 一暑假全扑在读书练字上。虽然家里没有书可以读,但是反而借到了不少,童年时,读书是一件乐事,偶尔累了也会看看蓝天白云。小时候,也经常被反锁家里,不是因为不听话,或者没有完成作业,只是家里农忙,爸妈也不舍得我下地,只好让我和弟弟留在家里。小伙伴们,有时会找我玩,妈妈也很乐意,只是玩天黑了,要早点回家,也不要在人家吃东西。所以最开心的就是上学,放学,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窗外的雨一直下,雨珠晶亮,晶亮,如同那美好的童年往事,而我的故事刚刚开始。

小学时放学回家,有几块糖小伙伴们分开尝,有画册小伙伴们一起读。互相追逐的嬉戏与玩耍,逍遥自在,记得小时候我们放学回家,几个小伙伴下雨天一同看漫画《龙珠》,几个人躲在雨伞下,看得可起劲了!

当时,学校里流行跳房子,跳皮筋,然后全校下课后,场面特别的壮观,热闹。

小时候,村里没有多少电视,如果晚上放电影,那么就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会在广播里高声通知,全村的老老少少吃过晚饭,早早地聚在村口。 一起放电影的时候,当时虽然只有一个帷幕,但是大伙看的津津有味,甚至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的美好。

当时,我曾今做过一件很疯狂而有趣的事情,由于连续几天下雨, 学校与村委会联系,开学时间推迟,然后通过广播的形式通知小伙伴们,而我听到后,居然一口气跑了好几个小伙伴家里,他们都很兴奋,虽然也早早知道了,但是我们特别开心,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多一天玩耍,其实,还有一个很充分的理由,我们又有一天可以拿出来补习作业。一颗心也落地了。

有时候夏天的时候,大家一起坐在小巷的门口乘凉,伙伴们搬着小板凳,看月亮,数星星,有的在那里听爷爷讲故事,记得那时候星星很亮,月亮姐姐很美。我和小弟托着腮帮,听那些久远的故事。

有时候,我们绕着石头玩,而奶奶就坐在大的石头块上,那么慈祥地抚摸着我们,想起来很甜很甜。

夏天,我们喜欢满山坡的追逐着彩蝶和蜻蜓,有时候上学的路上,我们就在菜园里拔点水萝卜,跑到小河边洗洗,水灵灵的萝卜,一路啃起来,吃起来很甜。现在当然不会跑到菜园里了。钓鱼也有时候失手,池塘的伯伯有时很坏,居然远远见到我们,乘我们没注意,从后门来个措手不及,小伙伴们有的慌张,抛开鱼竿撒手就跑,我们跑,伯伯在后面追,连小鱼儿我们都懒得回去找了,立马飞跑起来,哪里会顾忌小鱼儿。

夜晚,老年人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聊起了家长里短,有时谁家里有多做了水饺,然后小院里的人们全都沸腾起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品尝,当然也是特别的鲜美。

有时候,我们在山坡里寻找那些飞鹰,还有野兔, 家里面的阿黄,就一直追逐着在我们背后 .当时夕阳云霞,真的好美。

放学回家,虽然我们小伙伴们当时也没有多少的零花钱,而我们买了一小包零食,也足够让我们快乐一下午。

洋溢在眼底,有你汩汩的温暖,藏在心窝里的甜滋滋的,有一种美好的,棉花糖般的美好。

故乡的小河

文/江柳

老家东面一里路远的地方,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小河。小河十来米宽,四五米深,不知其起,也不知其终,地图上看不到它的影子,也不知其名字。后来在地方地图旮旯处,看到有一条蜿蜓曲折,细如发丝的蓝线,才知它叫东排子河,那是多年以后的事了。这条河发源于河南淅川,途径故乡,最终汇入汉江,流向大海。但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河,对家乡人来说,既是生命之河,母亲之河,也是家乡人的骄傲。

河岸上土地肥沃,比岗地更能多打粮食。大集体时,因为得天独厚,全大队,只有我们生产队最先修有抬水渠,最先种水稻,河水用它源远流长和宽广无私的甘泉之水,灌溉了生产队几百亩良田。春麦秋稻,细米白面,产量又高,交的公粮最多,让其他生产队的社员羡慕不已。小伙子也找好媳妇。有些搬迁户,下放户,通过关系,落户到我们队。

我对小河的最初印象,还是懵懵懂懂的时候。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隐隐约约记得,小河下游落差大的地方,西面堤壁悬崖旁边,有一架高大的木质水车,利用高处落下的水头冲动车轮,磨面、轧棉花。方圆四邻来此磨面、轧花的百姓,排队等待。磨房西边几百米的地方,曾有一座石头牌坊,我记事的时候,只剩下几块青石,卧在地头。牌坊跟前,还有一座发掘的春秋战国遗址。

春天来了,河坡上绿草如茵,五颜六色的花朵似金片银箔洒在上面。野枣村,剌槐,巴茅,灌木郁郁葱葱。河滩河湾有一大片茂盛柳树林,那是鸟儿栖息和欢乐的天堂。岸边垂柳,婀娜多姿,长长柳条拂动着翠绿的河水。河水静静地流淌。只有下游河坎处,河水翻卷着浪花,发出哗哗流水声。水中的各种春草刚窜出水面,蜻蜓们就站在草尖歇脚。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清澈的河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游动。小伙伴,中午放学了,经常拎上竹篮,来到河边,割猪草,剜野菜。肥嫩的青草,散发醉人的清香。割累了,小伙伴躺在暖洋洋的绿地毯似的河岸上,蜜蜂飞,彩蝶舞,看着青莹莹的迷离天空,听云雀在高空鸣叫,心中溢满快乐。

夏天的小河,是小伙伴们,另一喜爱和游玩的地方。插完了稻秧,浑身是泥浆的小伙伴们,迫不及待来到抽水泵房旁的平台上,一个个前赴后继地跳进的河水,激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刚才一个个还是泥人,太阳一晒,身上像裹护了一层塑料布似的难受,清亮的河水一洗,一个个又神采奕奕,光彩照人。炎热的中午饭后,小伙伴们带割牛草猪草的竹筐,镰刀,早早来到抽水泵房,东西一放,裤头一脱,学电影上的,从高台处,跳水,看谁跳的姿势优美,动作轻盈,击起的浪花最小。这个玩够,又爬到水边歪身老柳上,向水下跳。有时几个人,把柳枝压得如弓浸在河水里,当一个滑掉水里,树枝弹起,把一个弹到河中。被河水冲刷的老柳的根须,如长长的红色胡子,在水里摆动。

小伙伴在河里,比扎猛子,一个个像水鸭子一样,扎进水里,半天后,从远处的水里冒出头来,手把脸上水一抹,扭头看伙伴们谁得游最远,谁游的最近。游得差的,大家撩水击他,以示惩罚。玩累了,大家躺在长有水草紫泥滩上,浑身清凉,爽快无比。岗坡上沟汊流下来的水,使这里的水草异常丰美,是牛猪的美味,我们经常割给牛猪吃。要不了几天,水草像割了一茬韭菜一样,又葱绿一片。水草中紫泥像豆腐那样细嫩滑腻,脚踏下去,发出响声,冒出水泡。水草边是鱼虾,泥鳅,河蚌经常觅食地方。小伙伴也常在这里逮小鱼小虾,泥中摸泥鳅。有时,得小心河蚌壳。曾有伙伴脚让蚌壳割破流血。但这不妨碍小伴摸拣河蚌。又肥大大的河蚌,是猪的美味佳肴。那时奇怪,河蚌没有脚步,怎么在河底到处乱跑乱动的呢?

割了草,捉了小鱼,摸了河蚌后,夕阳西下,清风一吹,河面上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渐渐地升起水雾,像一幅飘动的白纱。水中的红花,紫花,在水面晃动身影。小伙伴,踏着落日余晖,向暮色降临,饮烟升起村庄归去。晚饭后,睡在门前的凉床,透过树荫,数着满天亮晶晶的星斗,听听小河哗哗流水声,还有田野上无边的蛙鼓虫唱,进入甜蜜的梦乡。

有年夏天,下连雨,河水暴涨,混浊的河水漫过河岸,淹没了低处田地,翻滚着浪花,滚滚南去。打着漩涡的混黄的水中,飘浮着从上游飘流下来黑色瓜棚,绿色瓜秧,禾苗,枯黄柴草,甚至还有淹死的猪崽,有水性好的,跳进水里,在人们的担心中,捞上岸来,拾掇后,打打牙祭。这时的小河,一改往日的温顺善良,让小伙伴的感到惊讶:小河也有发怒的时候?

秋天,两岸金色的稻田,一望无际。河里的鱼儿经过春夏的滋养,正是肥美的时候。人们白天下田干活,只有夜里打着手电筒逮鱼,改善下生活。冬天,河坡的树木落叶,小草枯黄。砍回的灌木,割回的杂草,成了人们烧灶和取暖的好柴禾。结了冰的河面,像一块琉璃长带那样明亮。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就是这条让在外的游子梦魂萦绕的美丽小河,如今变得篷头垢面,污秽不堪。河水水量变小,常年混浊,发臭,河面经常飘浮着垃圾,小鱼小虾河蚌已难寻觅,茂密的柳林消失。春夏河坡上绿草野花,也被丛生的野蒿杂草取代。这条哺育滋养了两岸世世代人们的小河,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最初时的生机盎然,清纯自然的美丽面貌呢?只有天知道。

又是一年杨梅红

文/台州未央

雨是六月的常客,从杨梅挂上枝头,到夏日的红晕染上枝头,雨缠缠绵绵地相随。雨中的杨梅似江南少女,水生生地立在枝头,迎风而笑,若闻得人来,羞涩的红了一片。雨中杨梅美则美,只是苦了摘梅卖梅人,细雨中一早摘梅,不能带斗笠蓑衣,攀着湿滑的树干上树摘杨梅。细微的动作就会引得豆大的水滴往身淋,刚仰着头摘头顶上乌黑的杨梅,一不小心,水就滴到了仰望的眼里,一时间难受得睁不开眼睛,一次摘梅,必得湿透了一身衣衫而归。

密密绸绸的江南雨浪漫而多情,“又是一个梅雨天,山上的杨梅又落了一地。”母亲眼里的雨没有那么的多愁善感,只有一个农人的感慨。

小的时候,我家里就种有七八棵杨梅树,那个物质贫困的年代,零食寥寥无几,一到六月杨梅红,红艳艳的杨梅一挂上枝头,只引得一帮人眼里馋味十足,喉咙里只听得咽口水的声音。由于贫,引得杨梅树下不时有偷摘之人,或是解馋或也有贪心之人偷摘几篮子,卖钱补家用。所以每到杨梅一红透,暑期一放假,清晨母亲必早早地叫醒贪睡得我,带上一张带补丁的旧草席,牵上家里那头“哞哞”叫的老黄牛上杨梅山看守杨梅。

我家杨梅山座落在一个小山坳里,山坳外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脉脉地流淌。看梅时在村里东家西家唤上几个梅山相近的小伙伴,一到梅山,扔下手中东西,赶着老黄牛往山中一放,牛晃着笨重的身躯悠悠在踏入青草丛中,梅山上小溪边就是我们年少时快乐的天堂。长在水乡的小伙伴小美、阿勇都是游泳的好手,我却是个旱鸭子,抓鱼捉螃蟹也不在行,常常是他们抓到好几条了,我鱼鳞也没摸到一片,不过这也没有减少小溪带给我的乐趣,几次抓螃蟹未果,得出了偏道的办法,拍被螃蟹的前脚夹到,找一块平扁的石头从背上快速地压住它,再用食指压上背部,大拇指从后面伸到螃蟹的肚子抓住它。有时一不小心摔了个大马哈,惹来小伙伴们的一阵大笑,也乐得我忘了痛。

玩得累了,铺上旧草席,趴在席上数着地上忙碌的蚂蚁,逗一逗草丛里的蚂蚱,说一说悄悄话。抬头看山上,看看老黄牛还在不在?忽地发觉牛儿不见了,慌得几个小伙伴漫山遍野地找,不想老黄牛吃饱了躺在大树下悠闲自在地反刍,气得我想踹它几脚,可一对上老牛水汪汪的大眼睛又让我心生爱怜,只摸了摸老牛的头算是惩罚。

馋了,个个似小猴子三下二下就爬到了树上,脚一点,手轻轻地一掂,一个个乌黑诱人的杨梅就落到了篮子里,再与小伙伴们聚在小溪边,比比谁家的杨梅个大,谁家的好,谁家的胜出就先品尝,在小伙伴羡慕的眼光中,满口都是杨梅的酸甜。我们的中午饭一般都是大人托同村的大人带到梅山的,要是谁家中午饭带的是烙得麦饼,谁就倒霉了,由于贪吃杨梅多了,牙齿都吃酸麻酸麻的,那还咬得动麦饼,只能啃一点点,再含在嘴里软化了再慢慢咀嚼。小伙伴们拍着手在一边起哄,一顿饭也能吃出乐趣来。

时近下午,我们得完成大人们交给我们的任务,捡杨梅树下的落地杨梅,卖给收落地梅的小贩,所得的钱大多交给大人,留下几分作我们的零用钱。夕阳西下,余辉洒满了梅山与小溪,鳞鳞的波光荡漾,闪动着串串夕阳,杨梅叶都似渡了一层金边,微风拂过,频频点头向我们说再见。落日下,我们牵着老牛,牵着夕阳,夕阳又将我们的影子拉长。

杨梅青了又红了,我们告别了童年,青春年少的我望着儿时的伙伴阿勇,心中涌动着不一样的情愫,我也在他的眼中看到了温柔。大大咧咧的我不在放开嗓子对着他所在的梅山喊他,也不再肆无忌惮地在水中摸鱼抓虾,而是喜欢捧一本书,静静地坐在小溪,偶尔朝着他所在地方,羞涩地看上几眼。若是一不小心撞上他寻问的眼神,又心慌意乱地避开。

梅山上,我们彼此似在捉迷藏,有意无意地躲着对方,正着着书,阿勇冷不丁伸手过来:“唉,给你我家的白杨梅。”

抬头一看,阿勇手里托着十几枚白玉般通透的白杨梅,那是他家所特有的白杨梅,(杨梅中再甜的品种)我脸一红,接过他的白梅,转过身来细细品尝。

“阿勇,白杨梅怎么没有我的份呢。”小美在一边起哄,一边对着我做羞羞脸状。

“都给你,都给你。”脸红的我把手中的杨梅塞到小美的手中,拿起书遮住红红的脸。

“哈哈,害羞了。”小美见我举手作打状,忙跑开了,只留下我和傻笑的阿勇。

那一年,梅山也似多情,风也轻云也淡,小溪更温柔了,清清地影印我们的身影,在书中我读懂了少女情怀总是诗,在他的眼中我读懂了青梅竹马。

一年又一年,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地富裕了,我们各别了看杨梅的岁月,走出了学校,走向了不同的生活。

又是一年杨梅红,品尝着酸酸甜甜的家乡杨梅,想起那段纯纯的初恋,祝福远方的阿勇平安快乐!

小伙伴

文/姚鑫萍

缘分,让我们相聚在玉龙中学。

她刚进学校时,扎着一个乌黑的辫子,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不知是谁给予了我力量,让我主动和她说起了话。从那以后,我们成了好朋友,并且成为了同桌。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我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她一起度过的。她给予我快乐,给予我独立,帮我改掉坏习惯,她是值得让我去学习的一个人。

那次刚刚入学,我知道独立这个词,但是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是她教会我独立,在独立完成事情。我在睡觉的时候,感冒发烧,那时已经很晚,大家都睡了。我头疼得受不了,我便叫了她。她起来后,冲了药让我喝了;我跑步时跑不动,她便陪着我慢慢地走到了终点;我不会写的数学作业,她都会仔细地给我讲……

这一件件事都让我难以忘怀,虽然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我们对彼此的了解却是很多很多。她可以读懂我的心。我高兴时,她会和我一起高兴;难过时,她会放下所有的快乐,陪我一起伤心。

感谢你对我的关心、帮助、支持。我会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