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章
丽江文章(精选20篇)
那座美丽的石头城
文/陈洪金
在丽江古城里,我看到的总是如潮的人群。从他们陶醉的目光里,我知道,他们在鲜花的簇拥中,注定要错失一个更加令人沉迷的地方。我在丽江的行走,在最初的时候也和他们一样,往往借助于古城的邻近,在石板路上聆听古城里的流水在诉说远古的往事,却没有发现在群山的环抱里藏着的一座石头城。
仿佛是为了完成一个约定,我独自一人,带着一种探秘的心情,离开了在丽江古城里徘徊的人们,隐入山野,乘车进入了丽江的腹地,向着丽江的一个叫做宝山的地方出发。其实,丽江把它最美好的东西都一直保存着,绝少示人,石头城在这个叫做宝山的地方,那天的阳光照得天上的云朵比往日更加洁白。 从丽江古城往北出了城,100多公里的行程中,一路的田园正笼罩在春天的气息里,弥漫着正在开垦的泥土和野花的香气。车上的纳西族老乡们,世世代代置身于这种环境里,看惯了这样的美景,早已见惯不怪了。而我,静静地往车窗外把目光放飞出去,想要把古城外的丽江,全部记到我的内心深处,作为一种珍藏。
石头城是一处沉寂了数百年的地方。也许正是因为它的封闭,石头城才会把这里的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原封不动地在今天呈现在我的眼前,告诉我一段久远的往事。
最能体现纳西族人原生态生活的地方,应该是石头城。早在唐朝的时候,纳西族的先民们从北方迁徙到这里,开始了他们在丽江这片宁静的土地上的生活。在元代的时候,云南设立了中书省,这里便设立了宝山州府。到了清代,宝山州撤销了,这里便逐渐地由州不断地降格,最后成了一个自然村。石头城却保存了纳西族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他们特有的桃源生活。数百年来,只有赶马人才会经过这里,目睹了他们在石头城里的生活,再通过他们的足迹,把石头城里的种种传扬到四面八方。
我在上午到达石头城的时候,金沙江的涛声正在暖暖的春风里,隐隐地传到耳畔来。湛蓝色的江水平静地流淌着,如同一条碧玉失落在群山峡谷之间。但是,随着目光的移动,我见到了南面剑削斧凿的岩可渡口,有人赶着马匹,肩上挑着刚刚从田里收获回来的庄稼,往我站立的这里走来,这让我又感觉到,这确是置身于人间,我还是一个普通的凡人。而西边黑绿色的森林与黑红色的岩石相掩映的牦牛岭,北面名震滇西北的太子关,又在告诉我,这里还是丽江,离这里一百多公里之外的丽江古城里,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们,正在流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去。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石头城里的石头还要更富有人性的石头了。当泰山、黄山、峨眉山的石头因为造型奇特、因为圣贤题字而名扬天下的时候,当雨花石、木鱼石因为感人的传说而倍受青睐的时候,我眼前的这一块巨大的石头,用它整个身躯容纳远道而来的纳西族先民,给了他们实实在在的生活和梦想,让他们在这里凿石为家,围石成城。数百年以来遮风挡雨,坚硬的石头显露了极不寻常的慈母情怀。
我在石头城里的行走,随处可见的是石屋。石屋里的陈设,与石头城也是浑然一体的。石头城里的人们,在每一天的清晨醒来,在石灶上做饭,往石头的水缸里舀水,在石头桌子上摆满了早餐,开始一天的生活。
滇西的阳光总是很温暖的,太阳渐渐地升向头顶,我在石头城的行走,使我的额头上冒出了一层微汗。于是,我便在城边屋檐下阴影里坐下来,把自己隐藏在石头城里,注视着村人的劳作。
因为石头的存在,城外的梯田如同一篇随意写就的散文,字句纷乱,却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那些零零星星的田块,点缀在石头丛中,那些田埂、沟渠、小道,都是石头砌成的,零零星星的桃树,正开着粉红的桃花,浓浓淡淡的粉红,仿佛一首抒情的歌谣,温暖了一颗因为尘世的困扰而渐渐疲惫的心。而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应该算是很幸福的。数百年以来,他们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与世无争、无忧无虑。石头的屋子盛满了他们所有的日子,石头围成的庄稼,支撑着他们的饱暖,石头的床,使他们的梦想在深夜里展开。
在石头城,眼前所有的一切,不能不使人在内心深处感叹。距石头城一百多公里远的丽江古城,因为世人的向往,每一年要接受数百万游客的打扰,而这座石头城,却因为它往日的与世隔绝,直到四年前才修通了公路。因而,村人的生活,还是像石头上的纹路那样,不动声色地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境界里,在初春里播种,在深秋时收获,在节日里舞蹈。只有那些有心人,才会在丽江古城里人潮汹涌的时候,抽身出来,悄悄地走到这里来,把自己的心灵贴在丽江的胸膛上,倾听丽江的心跳。
到达丽江后,只有能够进入石头城的人,才收获到最完美的快乐。
享受丽江
文/施崇伟
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1922年2月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就被丽江吸引住了。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25年。不!他一生都在这里!在他生命即使结束的时候,仍旧怀念着这座古城。他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要回到那里完成我的工作,我宁愿死在那风景优美的山上,也不愿孤独地呆在四面白壁的病房里,等待上帝的召唤。”
丽江,让洛克魂牵梦绕。丽江,在疫情之后刚刚打开,我就毫不犹豫来此安放自己的浮躁。放松、愉悦,我与之共享受,这已成我多年的习惯。
滇西横断山脉与滇西高原交界处的这座古城,我很熟悉。即使子夜到达且没有往日灯光烛火,我也轻松找到居住的客栈。三方一照壁的庭院里,木楼、老树、青藤相伴着,隔着浓黑夜幕,我能明辨出金沙江和玉龙雪山的方向。
醒来,掀开窗帘,有雨在滴答!收拾停当,出门了。玉龙雪山来的溪水引路,弯弯拐拐,桥来桥往,就到了四方街。从没见过如此清静、空旷的四方街。恰好,雨停了,阳光缓缓打开通往四面八方的每一条石板街,轻柔的柳丝下,洗菜和浣衣的女子叽叽喳喳,像树杈上蹦跳的鸟雀……
这才是丽江本真的模样。这个模样,曾在百年前洛克的画中,终于也回到抗过了新冠之后的今天。
隔了阵子才见到四方街有了三三两两的当地老人,散坐在广场边的石凳上。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但快乐的颜容和嗤嗤的笑声没有地域与民族之分。“披星戴月”,依然那么漂亮,只是脸上多出层淡蓝的口罩。
轻风徐来,掀起老人头上的装饰,也拂动着柳条的飘扬。沿着柳丝飘动的方向,我往万古楼所在的狮子山而去。那里可以看到玉龙雪山下的古城全貌。
狮子山的观景台空荡荡。干干净净的木凳茶座泛着普洱的淡香。轻漫的音乐很轻,落在一位少女的红衣。她是观景台上除我之外唯一的客人,独自安静在靠近玉龙雪山的角上。面前,一个发黄的东巴纸笔记本上,一定书写着圣山脚下的一米阳光。我轻轻地移步到另一个角上,生怕把她打扰,也生怕把另一个角上的古城景象打扰——通透的视野,让一片黛瓦和黛瓦间拔起的古树翠枝妩媚呈现。
四方街通四方,大研古城开八面。自古以来,古城就没有城门、城墙的封锁。不建城墙的另一个原因与当年古城的建设者有关。土司制度是存在于古丽江的统治方式。明代时统治着丽江的土司首领姓木,“木”被城墙一围,那不成了“困”?所以他当然不要城墙了。过了官门口,就过了达官贵人与穷人的分界线,里面是富,外面是穷。进入木府,进入到一段风云岁月,一个不凡的纳西“王朝”。从这个视角认识丽江,才知道,它的过去,既有过血雨腥风的权力争夺,也历经艰苦创业的悲喜历程。
有人说,来丽江的人通常会有两种境遇:找不到回去的路和找不回自己。丽江柔软的时光,天生具有打动人心的气质,就像温柔的刀,带着妩媚瞬间击中人们不设防的心灵。走过街道,看过风情,品过酒吧……岁月静好是丽江。
今来丽江,恰逢旨在为遗产保护的代际传承而设立的“国际古迹遗址日”。文化遗产蕴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1997年12月,丽江古城就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丽江以其古朴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东方文明的神秘和魅力,加上又正在经历新冠对生命的拷问,我相信,丽江,会让我们更懂得去珍惜!
漫步丽江
文/沉香红
来丽江住在大研古镇,听着雪山融化的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看着路人阳光下抽着香烟调情,生活在某一瞬间成了一种享受。
这样柔软、温暖的时光,似乎更有生活的味道。在丽江,你看到了每一个人头顶的光环,他们大部分都有梦想,也有大部分在努力追梦。
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像虚度光阴,没有目的。除了踩着光影走在五一街,听水声,晒太阳,发呆,不知道还愿意做些什么。漫步丽江,遐思万千。
夜里,匆忙吃过晚饭,去大冰小屋喝酒。一瓶风花雪月啤酒,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与路人拥挤地坐到凌晨三点,只为听民谣歌手的故事,听他们的歌声。
我想过要在丽江碰到大冰,因为多年后这个少年心里的哥哥,早已成了多数人梦里的男神。
我从不曾觉得自己幸运,也不相信会偶遇他。可是沿着市一中那条昏黑的路,走了很远,看着姑娘敲着非洲鼓唱歌,看着店家邀请你喝茶,看着那些迷人的民族风服饰,踩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我一次又一次抵达这个小小的酒吧大冰小屋。
当你收获了早已渴望的相逢,内心除了喜悦,便是知足。
有的人,你以为很遥远,很难遇到,当你万水千山走来,恰好他也在等山河故人。
人生总是有各种重要的事情牵绊,并不得不为此停留,可是,如果做好了准备与选择,那些看似捆绑我们的事情,也会在回首往事里,成为新的记忆。
有一天我们一定会老,老到走在这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气喘吁吁,老到站在海拔4500米的玉龙雪山上头昏脑涨,老到坐在丽江千古情的大厅看不清台上姑娘的模样,听不清她们的歌声。
怕老的人,无比珍惜现有的青春。无论是旅行,还是追梦,趁着年轻,趁着还有大把光阴,给自己一些可以出发去看风景的理由。
岁月蹉跎,待我们只有力气翻相片,没有身体再出行时,我们一定不会感到失落与后怕。
我忽而想起那句:愿你出行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或许旅行没有直接赐予你青春年少,然而它可以让你收获许多平坦中难以预见的惊喜和城市感受不到的亲切。
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去一次丽江。除了去喝那里的风花雪月,听丽江大街小巷欢快的手鼓音乐,吹着温风、感受细雨。我想看着路过丽江的行人面颊的轻松与愉悦。想再次目睹《丽江千古情》的震撼场面。
丽江 还去吗?
文/王力
正值七月,又刚好是暑期,天气是越来越燥热了,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出游的好时机,解暑散心。于是,旅游这个词很是应景应时。话说,你去过丽江吗?
之所以会想到丽江,是因为最近一直在单曲循环赵雷的一首歌――《再也不会去丽江》。“再也不会去丽江,再也不会走在那路上;梦中又回到了丽江,你是我未能遗忘的地方;再也别给我讲那里的故事,再也别带我踏上那片土地;别问我丽江在何方,是谁践踏着那颗安静的心脏。”质朴无华的歌词,清澈纯净的嗓音,再加上一点历经风霜饱满浑厚的情感,这首歌总能扣人心弦。说真的,我被这首歌打动了,心中万缕思绪一触即发,有故事有曲调,这种民谣最是撼人心灵。
虽然我不曾去过丽江,但自认为那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从太多的渠道听说过“她”的故事,那是一个具有古风和现代风格的魅力小城。那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有风格各异酒吧的张扬、有白天阳光洒满道路的悠闲、有夜晚月光笼罩酒肆的狂欢。“她”会带给你自由和洒脱,你可以放空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忘记过去,遇见未来。
记得大冰在书中对丽江的赞美描写,以及对“她”的情有独钟,甚至自己在丽江开了间酒吧,取名为“大冰的小屋”,那是一个集结很多流浪民谣音乐人的地方,被民谣和文艺捧起,我还是很想进去坐坐的。不久前,我的一个朋友从云南旅游回来,告诉我大冰的小屋真的存在,并且她们找到了,无奈门紧锁着,只能拍照留念后离去,感叹人生就是这样有喜有惊有遗憾。
丽江,我还去吗?在如今到处充斥着经济概念和商业气息的城市,我害怕丽江的古朴被市侩取代,文艺被伪文艺取代,或许还会遇见伪背包客和伪民谣爱好者,就像人生虽有方向,却还是迷茫。
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去,那你可以和我聊聊么!来来来,我有酒,你可愿道给我听?你呢,和心爱的他(她)一起去的吗?我呢,陪我去的她又何时会出现?
丽江,还是要去的!
跟随心意,往丽江深处退
不必思考,也不需要目标,脚想往哪去,心跟着去就好。
古城是许多条小巷编出的网,迷宫一般,从这个小巷又通往另外一个小巷,走对了,再拐到其他小巷。走不通了,回到原点继续。
雪山上下来的水,明的能见鱼,暗的能听声,不得不佩服起当初建城时采纳的河水先行的规划。
小巷罗布着无数和旅游相关的小店,只要打开门的,都可以进入。店主多半忙于手头的活计,多半晒太阳发呆,毫不在意有人在店里进出。每个在丽江古城有店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不管是土着还是异乡客,不管店里的东西是自己做的,还是从尼泊尔、印度、马来西亚淘来的。他们总是固执着自己的风格,买不买随便,自在地欣赏既是。
看见感兴趣的,可以翻看;碰上投缘的人,可以聊。
丽江的魅力就是能使人慢的下来,随意的退得到生命应当享受的日子里。等各位退网古城深处、退到丽江传统生活方式上了,都会感激着这地方让自己找到闲适生活中的G点。其实,“退”也是丽江人生活方式,恒古不变。只是世人如今遇上了,接受了,感动了,想念了…
樱花浪漫
文/wlh浪子心
引言----樱花是一种植物,蔷薇科,落叶乔木,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樱花花语:热烈、纯洁、高尚,它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
自从那年春天,妻去重庆南山游玩以后,就美丽的樱花向我吹嘘了很久,我不屑一顾,从小看樱花长大,我还亲手种过樱花树呢,可妻一指我脑袋说:“此樱花非彼樱花啦”!为此我还特地上网去查看了樱花的种类,才知道妻指的是那种多层花瓣的很美很美的欣赏樱花,这还不多见。
我们居住的县城正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个美丽的小区点缀着日渐繁华的都市,也让我第一次有机会欣赏到真实的樱花。那是2005年,初春的一个傍晚,我和妻一起散步。我们沿着桂溪河旁的小区大道走着。映入眼帘的可不正是樱花树?那一簇簇的,粉粉的甚是好看,虽然小区星星点点的樱花树不如樱花林那么有规模,可重叠起那娇艳的樱花也能丰富我的想象,让我想起《浪漫樱花》电影的情景,“樱花绽放的季节,樱花林中,纷纷扬扬的樱花花瓣随风飘落,郭富城、张柏芝等一群人在美景下大跳PAPA PAPA舞”,多么的浪漫。妻围着樱花树笑着,拿出手机叫我给她拍照。妻对樱花的喜爱让我萌发了想给妻一个浪漫的家的念头,希望有一天,我能寻找到一个开满樱花的地方来养老,延续我们的浪漫。
转眼到了2009年的春节,也许是冥冥中的牵引,一向不太关注房产信息的我,被重庆一个滨江楼盘的广告吸引了。“龙湖郦江,600米的樱花大道……”常常在问自己,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云南丽江?是因为巍峨的玉龙雪山?湛蓝的天空?葱茏的森林?还是因为古城的沉静、茶香的惬意、梦境的迷离。或者,只是想在一个最舒服的地方呆着,证明自己,还想柔软的生活下去。一如妻所说的“此樱花非彼樱花”,我也知道“此郦江也非彼丽江”,但我还是忍不住把她们联系在了一起,因为在这里,有我喜欢的古城丽江般的沉静和美丽。600米樱花大道上的绚烂,尽管只是短短一个花期,却有如丽江惊鸿一瞥的娇艳;千米静谧江面,洗去滚滚红尘的浮躁,让生活,有了一份坐看云卷云舒的淡定……这不正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上重庆实地考察,所言非虚。于是在那年的2月14日拿出所有的积蓄付首付,在这浪漫的日子、浪漫的春天,下单,无怨无悔。也是那年给妻最大的“情人节”礼物。从那以后,每年社区举办的樱花节活动都是我们的期盼,那是我和妻专享的一份浪漫。
有人曾经把爱情分两种,一种是松柏型的,细水长流,绿树常青;一种是樱花型的,璀璨至极但瞬间即逝。那么你会选哪一种?我想即使你选择了樱花型的也不错,正如樱花花语所说:热烈、纯洁、高尚。至少说明我们“曾爱过,且激烈而无悔”。
梦见却也是忘记,平原才是我的家
文/小鱼外传
我终于带着妈妈,和那个女孩一样,又到了丽江。站在七一街巷口的那一刻,这个小城就像久别的恋人。这一次,我要将你好好拥抱,好好看清。我告诉妈妈,这里有条叫五一街的巷子,那里有很多会写歌、写诗的奇人,他们的每一个故事都比我们精彩十倍,他们敢和雪山天神叫板,寒冬的半夜在聂拉木山路的车里抱团取暖;他们可以躺在印度的荒漠,任凭冰雹把他们埋掉半截;他们也可以在丽江,在这里,抱着吉他,守着火塘混吃混喝。我告诉妈妈,上一次,我们错过了,没有能找到他们,于是刚安顿好住处,我便在街上打听五一街那个火塘在哪里。但奇怪的一幕发生了,丽江的青石板路,怎么像极了青浦朱家角的小街,街边没有打着手鼓卖CD的,也没有长裙披肩飘飘的服装店,我却看到了有妇人在街边包粽子,烧扎肉,看到了卖千层糕的。我迫不及待地问一个妇人,五一街怎么走,她却指着古城外面的路。我明明认得五一街,却还是走了她指的路。一路小跑,我早已不在古城……
我醒了,我应该是在3月16日凌晨三、四点的光景,做了这样一个梦,这是一个记忆中最为真实的有关旅行的梦,真的我完全感觉不到我的身份。梦里那么真切地感受到,我爱丽江,甚至莫名其妙地为离开而哭泣。看完大冰2014的那本作品,原本已喜欢上滇西北的我,似乎疯狂爱上了高原和藏地,而丽江就是所有故事的汇聚地,鱼龙混杂,充满古龙笔下江湖的味道。在滇西北的时候,漫天风雪和朗朗晴空,让我在马背上情不自禁地哼唱起额尔古纳乐队的鸿雁,似乎只有在那里,天空才是遥远的,理想才是年轻的。2015年,农历甲午年尾,就在我最心爱的这片土地上,我念完了他2013年的另一部如出一辙的作品,但作品过半后,我却越读越疏远了某些感情。
无论哪一种生活经历与方式,都不该轻视自己。即使你笔下的高原有那么多死里逃生、撼人心脾的经历,即使你笔下的奇人,有那么多颠沛流离、匪夷所思的过往,其实,都在逃离,都在体验。时至今日,我终于平和了许多,一场梦后,反而不再如此思念那个地方,我没有料到的是,梦境里那个真正的本我,惦记的竟依然是近在咫尺的身边古镇。佛祖像是开了个玩笑,但又似乎让人开悟,高原与平原,喝茶与喝酒,东边与西边,佛法中,不应该都是同一个道理吗?它们之间,本没有区别,而是我们的心让它们有了区别。
舍近求远,心的解脱,其实不用绕道而行。回想起另一个我凝望良久的城市,倒觉得那里到有一种真正的前世今生的缘分。我希望有天,我真的在那个地方工作,真的可以亲近那一世你说的”雨过天青“的颜色。我生在平原,在平原筑巢,也终将守护这片土地。
有天偶尔回头,再过丽江,我会说:谢谢你,我们曾是擦肩而过的两条鱼。
立冬,在丽江相思我的爱情
文/子非鱼
冬天,就这样静悄悄的来了…
初冬的阳光格外娇显明媚,那样的柔和诱人,诱发着人的欲望,让人想在这个季节放荡而矜持。我们在期待着这个季节的阳光,就像十月怀胎的孕妇在今天分娩,久违而惧怕。
于是,我在相思,相思我的爱情。
也不知曾是哪个季节,我也是这样的相思,还把我一同带进了梦里,那时的我很快乐。
爱情,这首久唱不衰的歌,世间又有谁不为他高歌、低吟,悲痛和绝望。它是那么的触情,就像这冬季的阳光让人期待而不敢奢侈,让人平静而又浮躁。
这个季节我很想闻到花香,还是夹杂在空气里的那种香,可是,在这个季节还有比梅花绽放得美丽,更让人敬畏的花吗?没有,这好比我的爱情在寒冷的冬天早已悄然离去,但我还是沉侵那个爱的季节,倘祥在爱能给我这个阳光的季节。
我的丽江
文/Mr Child
2013年2月15号,踏上了丽江之旅。之前对于这个假期的安排一直飘忽不定,终于在某个下午做了一个决定,去千里之外的丽江。丽江,这个名子对我并不陌生,十多年前,我已经来过一次,印象中的丽江是一个流水从家中过,围水而建的一个城市,清秀而不失安静,当时那种流水从家中过,家家门前有流水的情况吸引着我,使我久久不能释怀,终于,间隔将近十多年后,我又再次拜访丽江。
现在,通往丽江的方式越来越方便快捷,高速公路,飞机,铁路,现代化交通工具一应俱全,无不宣告着丽江这座高原小城的热闹与喧嚣。临近傍晚,终于抵达丽江,走出丽江现代而不失本地特色的火车站,一阵阵风吹过,昏昏沉沉的头脑为之一振,看着远处的点点星光,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丽江,我来了。
到丽江已经是夜晚了,听说丽江的夜晚是很漂亮的,那么就乘着夜色,逛一逛这个小镇,沿街商家的灯光把这个古老的小镇照的分外的明亮,加上古镇上特有的装饰灯光的作用,恍惚有种穿越的感觉。游客如梭,穿行于丽江的各个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人群出现于各种各样的商店中,脚下的青石板路已经被岁月磨得光滑,就这样一边走边感受,终于来到了着名的四方街,因其四周有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故名四方街。据说这里曾是茶马古道重要的枢纽,是南来北往的商人们交换商品的集市,热闹非凡;现在的四方街熙熙攘攘,想必一点不亚于过去,沿着四方街往上走,就到了着名的酒吧一条街,大大小小的酒吧沿河而建,鳞次栉比,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样子。沿着石板路拾级而上,到了山顶,就可以一览丽江古城的全貌,纳西明清的建筑与现代灯光艺术相结合,造就了一种宁静而安详的美感。
相较于夜晚的喧嚣,我更喜欢丽江的清晨。没有那么多的游人,也没有那么多的声音的喧嚣,一切是那么的安宁,丽江的小巷四通发达,好像蜘蛛网一般,随意的走入一条小巷里,弯弯曲曲好像没有尽头一般,在丽江几乎家家都养着狗,走在巷子里,都会看见一只或是数只狗趴在那或嬉戏,或安静的晒太阳一切是那么的安静,周遭的一切都构成了中国式的田园生活,给人以安静,祥和。沿着小巷就这样弯弯曲曲的走着,前方的路看不见尽头,看似没有路,等走到近头才给人以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脚下的青石板路又弯弯曲曲的不知延生至何处。
人们都说,丽江是一个适合发呆,晒太阳的地方。的确,丽江的天是那么的蓝,阳光是那么的强烈,随意找一个地,安静的享受阳光所带来的温暖,在这和煦的下午,耳边回想起当地的民谣歌曲,感觉是那么的美好,就让我融入到这和煦的阳光中吧。
读耕文林
文/v
在“天晴好个秋”的时节,我走进了云南丽江古城的文林村,先欣赏本土文化人士杨陆老先生为文林村恢复重建魁星阁撰写的门楼长联,随后入院坝读反映纳西先祖对国家认同的《白狼王歌》碑,再往上走,读到白庚胜先生题词:“藏金藏银不如藏书,知天知地最好知理”,最后入藏书楼拜了魁星。
转入魁星阁,文林古乐会演绎的纳西古乐白沙细乐、洞经音乐悠扬悦耳,纳西族民间舞蹈勒巴舞、热美蹉热情奔放,“乐舞之乡”名符其实。时逢重阳节,村里正给40多位80岁以上的老寿星过节,寿星们戴上大红花、领上寿碗,唱不完的《阿丽丽》,赞不尽今天的美好生活。
入村,一栋栋古藤古木环绕的古纳西院落分布东河两岸,古老的东巴文随处可见,恰逢国庆节期间,到处彩旗猎猎作响,飞檐画壁中透着喜庆,现代气息中保存着传统,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在其间走动,他们或许是奔着盛名的“长街宴”而来,或为“文林文化之夜”而去。可我还是想往老街走走,穿过鳞次栉比的纳西院落,去寻找曾经建鸡足山悉檀寺、筑黑龙潭五凤楼的文林木匠。还有,曾经缝制羊皮佩带的旧时手工艺皮匠人哪里去寻?赫赫有名的竹编草帽哪里去找?我还想品尝名噪一时的“三吉”水加石磨磨出的豆腐、鸡豆凉粉,用“丽江头醋”调味的手工纳西粑粑,那些都是我儿时进城午饭的标配。所有的记忆,依稀还在。
再往上走,一条五彩石铺成的古老石板路,由南向北穿村而过,虽说不上年代,但上百年历史的土墙碧瓦犹在,青苔苍苍显着古村落的古意。村里尽管商铺林立、客栈夹道,但这条古道保存得还比较完好,两边幸存着一百多院明清建筑。抬头望,天空是一抹丽江蓝;低头看,马蹄印深深。瞬时唤醒了我往昔的记忆:没有赶上茶马古道最繁华时出生的我,在50多年前踏上了文林古道。我的爷爷牵着一匹高头大马,我雄纠纠地骑在马背上进城,把马栓于村头表叔老屋背后那棵百年祭天柏树下,然后小憩,品尝面慈目祥的姑奶给的糖果。如今,表叔家尚义文林村70号老屋的位置上,开了一家名叫“知音”的客栈,物是人非,马蹄声已经远去,唯有老屋后一棵上百年的古漆树还在吐着新枝,留下了点儿念想。
陪我的几位老者说,这条街两边,曾经开过十多家马店,最有名的是当地人杨石金开的永宁驿,他的马店专门接待宁蒗人,把马帮生意做到了永宁和木里,还把永宁的贵族公主娶来为妻,一时成为美谈,尽管他后来命运坎坷,但也是游走在丽江茶马古道上的骄傲者。
古道寻古,当然还有去处,表叔与几位老者都不约而同地要领我去造访五一街文生巷35号。推开书有“集福·凝祥”的大门,里边是一个三坊一照壁明清建筑院落,苔藓碧瓦的正屋檐下挂着一块匾,题写道:恭贺李义宇老师从教六十周年桃李满天下,落款为丽江县教育学会。李义宇为纳西前辈文化人,一家四代人从教百余年,其父李献延自1877年设私塾,李义宇从教60年,其三儿五侄都曾从教多年,是真正的“教育世家”。我心生敬佩,想见见他的后代。一个操外省口音的人走来说,这里已是他租的客栈了,客气地问我找什么?我说找李义宇后人,还有找匾。他就领我往屋旮旯里走,并指给我说,这角落里还有一块遗留下来的匾。我如获至宝,抱出来拂拭尘埃,匾题的是 “一代师表”四个大字。
逝者如斯!逝去的岂止是茶马古道东线入城马铃铛的声音,还有盛及一时的丽江“骡马会”。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农历三月和七月,当时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在文林村口的金虹山麓举办骡马会,丽江、永胜、宁蒗、迪庆、大理等地上万马匹在村里安营扎寨,人声马嘶入耳,喧哗一时。而且,骡马会不仅是牲畜和物资交易大会,也是年青人谈情说爱的好去处。
毕竟是一个茶马古道上的古村落,仅仅是来打卡就有些枉来文林了,这是一个需要把脚步停下来的地方。在“知音”客栈里体验慢生活,用纳西人的瓦罐煨茶,再听古乐会的一曲纳西音乐,然后,骑一匹马暮归。
文林故事多,可我听村长讲得最多的是一代又一代村民信而不失、勤俭持家、始终不渝、砥砺奋进,谱写新时代美好篇章的故事,以及当地尊师重教、助人为乐,优秀家风家训传承不息,孝老敬老节节庆活动连续举办的故事。
站在金虹山麓,鸟瞰茶马古道东门的文林村,我更看到一个朵朵花儿一样向着东方的古寨子,正徐徐拉开新时代的画轴。
丽江的客栈
文/杨国军
带着长久的憧憬,我来到云南,朝着丽江奔去,心中早已融入丽江的古朴、典雅、温婉、多情、端庄。
我们入住的是一家纳西族人开的旅社。简单收拾好行李,就兴冲冲跨进热闹的四方街。入夜,各式灯盏立时汇成灯的海洋。大红灯、纸盒灯、彩色灯,湛蓝色的、橘黄色的、粉红色的,一起交织,此时丽江的夜空宛若高原上的明珠。
我更感兴趣的是,丽江客栈里蕴藏的那些故事。千百年来,丽江是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驿镇,这里的客栈都盛行请“幺师”招徕客人。我根据当地人提供的文献资料,还原出这样一幅画面:日落西山,暮色降临,丽江客栈的幺师便披着月色,站在门口吆喝,凭他三寸不烂之舌招揽生意。“过去在丽江,人们相信,身上银两带得多的人,走路的时候脚上沾的灰也多。机灵的幺师看到这样的客商就格外殷勤。”客栈美女老板小青这样说。这个漂亮姑娘不过二十六七岁,却跟男朋友开了十多年的客栈了。
小青说,好的幺师是客栈的摇钱树,幺师招揽客商的吆喝很是讲究。他们嘴皮子一动,就滔滔不绝,多是夸奖自家店的舒适,像是铺盖齐整整,窗子亮闪闪,但等你进去,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多少有点忽悠的成分。
无论古今,丽江人开客栈很精明,好多茶旅店带有多种功能:白天卖茶,晚上把条桌拼起来当大通铺,马帮人就齐齐睡在上面。除了提供人的食宿,茶旅店还要提供马的草料、豆料等。虽然条件艰苦些,但对马帮人来说,人有住,马有食,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今天丽江的许多客栈,仍然沿袭了这种茶马古道的历史遗韵。无论客栈是什么样式,有一样不会变,大门口都要高挂一串灯笼,意为此处可住宿;有些则挂酒旗,意为此处可吃饭。这些灯笼,多采用方形木头架,结实耐用,用白油纸糊上,上书店名。远远看去很是醒目。
我们下榻的这家客栈处在曲径幽长、弯弯折折的巷子深处,门前流淌的溪水清亮闪烁,淙淙作响。我惊喜地发现,丽江的水是甜润的,水流缓缓漫过,那纯净映照人影的清泉水,令我忍不住喝上几口,杯中装满。我哪里是在喝水,我是想把丽江的历史古韵也装在口里,吞下喉咙,慢慢回味……
心乡宁静
文/金权
一
喜欢沈从文,喜欢汪曾祺,喜欢吴冠中。
喜欢宁静,喜欢偏远,喜欢文字的娓娓道来,喜欢中国山水画的空灵缥缈,喜欢乡村的遗世独立。
二
吾心安处是吾乡。
秋天。东坞村。阳光是黄色的。柿子是黄色的。土坯房年代久远,是黄色的。
枧底镇。东坞村。应该是一次偶遇。
在此之前,当地人把它说成是古村落,我一点好奇心都没有。在中国,古村落太多,如果有一二幢明清或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无论官舍,还是商宅,亦或普通民居,这个地方就被炒成了“古村落”或者“古镇”,继而便是没完没了的商业开发和红红火火的农家乐。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仿佛就是当下纠结不清的两大主题。
中国的许多村庄都在模仿城市,接近城市,东坞村不是。
沉寂,安宁,像一个被遗忘的孤寡老人,简单,贫瘠,卑微,无人惊扰。
三
东坞村不是“古村落”, 是童年的记忆,是历史的标签,是被粗心的读者忽略的简略前言,是……是被经济时代遗忘的乡村角落。(很不忍心说出这句定义)
七八幢不到百年的简陋民居,隐藏在枧底镇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心安理得地偏于一隅。如果没有当地人向导,至今,我还是找不到这个地方。
不喜欢矫情。
看过那么多的古镇和古村落,一开始这里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刚进村,老远就能看见几幢陈旧的土坯房,简单,朴素,无艺术的粉饰,无考古的标榜,更无传说和故事的渲染,倒是有些贫穷、破败、颓废之感。生长自农村,我从不认为这些是美。
倒是村口的一小爿水塘吸引了我。水是死水,碧绿碧绿的,却也平静,周围几棵古树的树枝稀稀落落的伸向水面,树后便是一二幢土坯房。土坯房不大,偎依在几棵硕果累累的高大的柿子树下。墙体曾用石灰粉刷过,年代久远,雨水冲刷,已经面目全非,石灰的斑驳和脱落和泥土的黄混为一体。木门,黑瓦,门窗紧锁,无人居住,和屋后金黄的柿子一同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简洁而浓烈,很有吴冠中江南山水的意境,只是缺少了空蒙的江南烟雨作背景。
四
村庄依山傍水,依山势次第而上。
和中国后工业时代的乡村一样,年轻力壮的人都出去了,有钱的也早已搬离,所以村庄显得特别安静,很少看到人影。时至中午,也没有看到几缕炊烟袅袅升起,也没闻到菜香四溢。在大山里,村庄仿佛一直在沉睡,还好有午后的阳光,可以蒸腾起热火朝天的生气;还好有偶尔的羊咩数声,让你知道这里是有人群居住的;还好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泥路穿村而过,稍显时代气息。
一层一层的旧民居,绿树掩映下,光阴斑驳,一个人走,容易时光恍惚。
这种沉寂很适合文人的调调,也适合我。所以无可遏制地喜欢上了沈从文、汪曾祺,喜欢他们笔下民国时期战乱和灾难之外的中国乡村和虚幻的恬适。我固执地认为,这是人性最真实的部分,是对真生活不可剥夺的爱和沉湎,是生命之中最高尚的情操,一个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必须拥有,必须情比金坚。
我爱着我的生命。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喜欢上了这种安静,已至中年,无可厚非。喜欢一个人傻傻地窝在家里,不交友不交流;喜欢一个人出走他乡,随遇而安;喜欢柴米油盐的琐碎;喜欢被生活烟熏火燎;喜欢一个人在月色之下翻洗前半生……
五
有一年,去丽江。总想着,彩云之南,遥远;丽江,更远。
到丽江时,已傍晚。灯火辉煌的丽江,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鱼贯的人群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都不未过。酒吧像菜市场的摊位,沿街排开,一条街叠着一条街,贯穿大街小巷,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嘈杂得你根本分不清音乐是从哪一间酒吧飘出来的。
兴味索然。
之后去大家推荐的束河古镇,依旧。
还好有白沙。这是个很小的古镇,游人经过丽江、束河的过滤,最后能到达这里的,寥寥无几。
古镇成片的古老民居,祥和、安宁,还保留有七八十年代乡村公社的生活气息。街道就一条,两头还是石子路,更远处是乡野。没有菜市场,几个卖菜的纳西族老人坐在街头围成一圈,就算一个“市场”,简单得有点像是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我很好奇。老人卖的都是当地的山货,几朵山里的菌子还藏在潮湿的松针和苔藓里鲜嫩欲滴,几棵白菜根部还沾着湿漉漉的泥土,我猜那几个鸡蛋或许还有母鸡的体温。
那个下午,云南的阳光很好,一个人,静静地走,静静地看,偶尔在一幢老房子里停下来,主人来自宝岛台湾,他指着头顶的阳台告诉:“上去坐坐,可以看到玉龙雪山。”
我不知道,此刻,在东坞村,自己怎么会突然想起这些。
在东坞村,可以看到连绵的青山和鳞次栉比的稻田,可以看到阳光从屋檐移到沟渠的轨迹,可以看到散落山坡上的羊和牧归的牛,以及静静晒着太阳的大黄狗……时光竟如此慵懒,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慢下来、静下来?如风平浪静的塘水,掀不起一丁点涟漪;如矗立风雨几十年的土坯房,岿然不动;如守着土坯房几十年如一日的老人,坐在门前,看家、剥手指,打盹,做生前身后的飘渺梦……
六
还是丽江。我知道,夜色下的丽江并非真的丽江,非我所想的丽江。
云南的清晨醒得很晚,早上七八点,喧嚣了一夜的丽江,此刻静得让人怜爱、心醉,打个喷嚏都很奢侈,是罪过。古朴的木门,光滑的彩石街道,深邃的巷子,高耸的楼阁,写着纳西族文字的墙壁和旗帜、木牌……除了环卫工人,这个小城此刻还在酣眠,还在做着沉积了千年的春秋大梦。
原来,丽江的最美是清晨。
这样的清晨清澈如水,如玉龙雪山流下的雪水,环绕丽江古城汩汩流淌,冰凉、净洁,没有一丝的喧哗、嘈杂、无序。
东坞村当然不比丽江。但愿不似丽江。
它的安静是细沙中的泉眼,细小、完整、无声、延绵,是无边佛法中的一个小小的偈语,可道,可不道,最好无道。
入我眼者,入我心;入心者,即吾乡。
语言凌乱,思绪万千,不知所云,心安即家。
酒喝光了,艳遇黄了
文/田慧敏
去年底,部门经营业绩名冠全公司,老板大手一挥:奖励,国内游。
小伙们趴在地图上游走半天,兴奋地选出桂林或丽江。毛子站出来嚷嚷:丽江,丽江好啊。
我知道毛子是耗子别左轮——起了打猫儿心肠。他一直向往丽江的艳遇,尽管他的儿子都会打酱油了。
读大学时喜欢没头没脑写情诗的毛子,曾多次分享他的美梦:夜色中的丽江,是魔兽世界脱胎换骨的部落,好似天空之城,它的神秘和诱惑把形形色色的男人女人吸引到一起,于是,丽江这座不设防的古城没有城墙,没有城门,女人一去,心灵更不设防。用股评家的话说,遍地是黄金。
作为资深驴友,我提醒说丽江平均海拔2500米,高原反应常写在人的脸上,与异性会面,几句话下来容易面红心跳,白骨精都成妩媚少女,“艳遇之城”是个误区。
被荷尔蒙鼓荡出勇敢的心,十来号人直扑丽江。
当晚八点过,古城的红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来,倒映在溪水里柔柔软软。沿河而开的酒吧火力全开,不时传来潮人击鼓而歌的声音……天上一弯明月,幽冷地俯瞰古城在酝酿什么幺蛾子。
毛子们当然对街头身挂“一夜情,管饭”纸条的女孩不屑一顾,他们很快发现,小溪对面那家装饰着大牛头的酒吧里,有一群声音软糯的靓女对起歌来格外劲爆。酒精的发酵,让她们脸庞红彤彤的,醉眼一帘幽梦。
搭讪是从对歌开始的,雄赳赳的号子振荡在水道上,一浪高过一浪。
毛子从楼窗里探出身,挥动V型手势,他吼出一句“压索,压索,压压索!”对面一杀马特黄发女马上唱和“压索,压索,压压索!”听上去怎么像是“压死我,压死我,压啊压死我”。
几首歌对下来,毛子血脉贲张。郭子、军子也起身尖叫:过来嘛妹妹,一起喝。
杀马特笑着甩个飞吻,玉臂一挥,大声招呼同伴说咱过去当压寨夫人吧。入伙后继续唱,继续喝。旮旯里,杀马特一边跟毛子猜骰一边喝酒,她张口就来,一口一瓶,时而轻声娇嗔:不嘛我不嘛。
我不知道那晚喝了多少瓶啤酒,我只知道毛子不停地喊老板抱酒来,像个说一不二的巴顿将军,我更知道他心里一定在想女人不醉男人没机会。到凌晨一点,空酒瓶箱堆得半人高。
酒喝光了,艳遇黄了。那群后来听说是江苏某幼儿园的美女小阿姨,软糯糯地挥手道别:好喜欢成都的哥哥哦,掰掰,下次再来。
在丽江,能把持住自己的是神,今晚来的是一群女神。埋单时,毛子的手像美尼尔氏综合征。
第二天在四方街,郭子陪一名偶遇的东北美女瞎转了两小时,帮她提大包小袋,好人好事做完就被“掰”掉,他沮丧的样子比重庆“棒棒”(搬运工)还无助。军子在酒吧搭讪一扎俩小辫的女子,刚喝得人生美好,结账时发现乖乖女是个酒托女。
离开丽江的那晚,月光在这群残兵败将的身后留下一道阴影,我忽然想起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月夜》:马尼央神父听说外甥女在跟人幽会,他手握木棍要去教训她。当他踏着蓝莹莹的月光来到河边,透过树丛看到外甥女偎依在一小伙的肩头,右手轻抚着爱人的卷发,嘴里呢喃,如痴如醉。如水月华中,神父头一回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他悄然转身……
月光下的丽江,没机会和莫泊桑大师偶遇;一样的月光,照着不一样的世界。声色犬马年代,在处处论斤按两的商业“古城”,我想,毛子兄弟们指望靠灌醉女人去艳遇一场“爱”,是件很掉链子的事。一如周立波所说:你会流泪,并不代表真的慈悲;我会微笑,并不代表一切都好。
艳遇丽江
文/张力峰
一个偶然的机会到了昆明,朋友推荐到丽江去游玩。说是到了那里感觉就是不一样,甚至观念都会有所改变。我们三人是摄影爱好者,倒不指望去改变观念,只是想在领略古城风采和纳西族风情的同时,能拍出一些沙龙作品。
丽江古城果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天色清淡高远,空气纯净爽朗。脚下的石板天然五彩,身傍的渠水清澈见底,空明得水草游鱼犹在悬飘。古城主街傍河小巷临水家家流水户户垂柳。古色古香的平房,配上早春的嫩绿鹅黄,古城不是故城,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古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美丽壮观的玉龙雪山不仅为她挡住了西北寒流,更为她提供了鲜美纯净的水源。四周宽阔的盆地使马肥粮足,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而新城在古城的周围,古城像蚕宝宝一样安睡在其中。
古城没有围墙,不需要买门票。我们到达时已经是上午九时了,临街商铺还在慢慢腾腾的搬开木板门,准备开张。导游说,丽江的特色就是休闲,游客和本地人都是慢节奏。这里到处悬挂着“发呆、泡吧、品茶、上网、看女人”的招牌。发呆,让时间慢慢流淌,减轻感情、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因此而谓在丽江“时间最充裕,阳光最值钱”。泡吧是丽江旅游的主要方式,暧暧的午后,打开一瓶红酒,守着两个高脚杯,听着歌手唱着伊伊呀呀的少数民族歌嗂。你自己会情不自禁地上台高歌一曲或者乱舞一阵。然后,在昏昏欲睡中飘来柔柔的声音,我可以坐在这里吗?请你喝一杯可以吗?你会发现对面来的也许是你梦中情人。然后,你们一起起哄、尖叫、拍桌呐喊,不知夕阳西沉街灯昏暗,尽情狂欢到天明。
纳西是古代的走婚之族,丽江是今日艳遇之都。说到艳遇,我们这些年纪的人觉很得敏感,是一个叫人脸红心跳的词,与偷欢一样,有种道德上的负罪。丽江的旅游文化以艳遇为招晃,不想艳遇,你到丽江来干什么?所以我也要晒一晒我的艳遇。
在美丽的古城,我有三次“艳遇”。起初是在四方街广场,一群身着民族服装的老人在跳舞,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边上矜持地观看。手工编织的红色格子大披肩,图案艳丽的统裙,飘逸而婀娜。在当地人蓝色八角帽、土布衣衫及低矮身材衬托下,更显时髦和美丽。我请她配合我的拍摄,拍完后我们交谈了几句。她说在古城一个星期了。我说呆这么久看什么啊。她说是就这么静静的呆着,这里是心灵最好的休息处。古城是一座移民城镇,创造了休闲的移民文化。古城是我们游客自我创造的生活啊,你们只是来寻幽探古,猎奇采风,那就错了。我打算把刚才拍的照片传给她,她笑着说:丽江有个规矩,就是不问对方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相逢是缘,彼此相逢如相识,这样就很好了。第二次艳遇和第一次有关,她说到在丽江的一个特殊消遣“淘牒”。我们走到一个门口标着“淘牒”的小店铺里,正好有两个姑娘在听歌选歌,然后将喜欢的歌曲要店主刻录下来。她们也是大披肩、统裙着装,还吊着硕大的银耳环。她们说是在丽江旅行,第一件事就是换个行头,人的精神状态就与这里协调了,进入了角色。我说,你们穿着这头重脚轻的行头,行走时像门前的杨柳,是丽江的一道风景呢。她们两人是做营销的,工作压力大,而最近刚好小赚了一笔。她们这些白领金领粉领,平时职业套装高跟鞋笑不露齿,高傲得像是公主,既是工作的要求,也是保护自己的需要。而来到了这里,就成了不设防的可人,只要是绅士,那怕是假装的绅士,就可以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我说,绅士就是提包、领路、义务拍照、聆听和买单吧?她们说,那是你们成功男士喜欢做的啊。是啊,与年轻漂亮的你们在一起,如入芝兰之室,如沐春风,自己都觉得年轻了。有闲钱替别人的女人买单感觉可能不错,可惜我还没有成功到这一步。还是梅妻鹤子,明月清风无价。第三次就是在酒吧了。这是一个疯狂的地方,我们三个男人在一个角落里显得不大靠谱,服务生一次次过来要我们给女士献花,都被拒绝了。快到晚十一时,有位女士匆匆进来,说是刚下飞机直奔酒吧而来,虽然精心化了妆,眼睛还有红肿。她与老丈夫吵架了,就自我放逐到丽江,来到她多次来过的丽江酒吧。这里宛如天籁的边地音乐,迷离变幻的灯光,使人忘却俗尘的烦恼。她自顾着讲述她俩的爱情和金钱故事,我们说明早要赶飞机,就离开了。
这就是艳遇,未免太吊人胃口了吧?其实,艳遇的本质,是放下已有的一切,再去拥抱新的一切。你是否想过:除了艳遇美人,还可以艳遇山、艳遇水、艳遇自己?当艳遇成为社会的羡慕时,我们何妨作如是解。古城艳遇美女,质朴苍桑上点缀着时尚和高雅;游人艳遇美女,平静得一潭死水的生活多了些许涟漪。国人以含蓄着称,男人相遇,谈的是生活和生意。不是在此地此时,会有白领金领粉领向你坦露她的感悟和生活情趣?我们以感恩的心欣赏艳遇,使我们的生活新美如画。
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情。
柔软时光
这里有一种空气叫暧昧,这里有一束阳光叫柔软,因为你除了被那份宁静与雅致所吸引,还会毫不避免地被那些,只在梦里才能沐浴着的快乐所牵绊。
------题记
部队上终于给假了,时间是一周,虽少了点,可也不能浪费,何况又是上面特批的。于是,背上轻轻的行囊,渐离城市的喧哗,来到了还未沾染“世间污秽”的丽江。
初识丽江,似乎很久远的事了,那年部队有任务去云龙雪山附近,夜里住扎在一个,由青黑的瓦片、褐色的土墙、斑驳的门窗屋檐组成的迷宫般小镇。由于职务的原因,我每天早上出任务,晚上回小镇,直至部队开跋,才无意中听到一个士官说那个小镇是--丽江古城。故,丽江对我来说,一直是遥远的纳西古乐。
来到古城的街头,脚踩着纳西东巴文化的足迹,一缕幽远古老的韵味与淡淡的似着墨的画卷缠绕在一起。曾经的征尘和劳顿,渐次地融化在小桥的雅致与流水的清净里,和着青苔水车,旋转成一首舒缓的长歌。高原之风布泽给她灵性,出脱得翩若惊鸿;纳西人织就她绚丽,宛如“灼若芙蕖出渌波”款款走来,婀娜多姿般的书写着她的绝代风华。
拐到石径旁的一间茶馆,在楼上的邻窗找到一个座位。茶馆里陈设简洁温馨,清一色的木头结构,飘荡着古老、热情和婉约,木质或藤编的桌椅,只能供三五人小聚。每张桌子上面都摆着一盆可爱的花草,门旁窗畔悬挂着大大小小的灯笼,一串接一串,被一盆盆藤蔓植物簇拥着,直坠入溪面,颇有情调。
坐下来,不是为了获得一次心灵深处的洗炼,而是在漫无目的行走的过程中找个身心休整的驿站。有人说,到丽江古镇,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是静静的站一下,发发呆就已经是难得的惬意了。谁说不是呢?我不在乎这里的风景是否那样地独好,也没有那种,令我陶醉和流连忘返的思潮起伏。只想轻喝一口略带甜味的红茶,然后懒洋洋的点上一支烟。
环视着茶馆内怪诞古拙,不伦不类的装饰物,令我了无兴致。而窗外的古城,却清丽隽永而又有十足的韵味。延望过去,琉瓦雕窗俏,迷宫曲巷幽。古镇的屋宇空灵俊秀,或色调素雅,或色彩繁复,结构错落如古筝曲般的跌宕。穿墙过宇的小溪,玉带般舞动游弋着小巷的清幽,安逸的悬浮于水墨丹青的背景里。琉瓦的棱角屈服于水的柔骨,如你我一般,那一份尖锐之性轻而易举的幻化成一种,窗外芭蕉窗里人,叶叶舒卷有馀情的遥想。
秀水清如许,花石淡若诗。流淌的韵律,石板道的斑痕,是风的轻拂,雨的滋润,还是阳光的摩挲,月光的抚弄,才造就了这温润的羞色? “娴雅”一词已不能涵盖她,唐风古乐的她,感觉似久远、古典而又分明很清晰的梦,她的每一分宁静、每一分妩媚、每一分柔情,和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独特的清丽和淡雅,都有足够的魅力,足够的理由,让我心生醉客笙弦里,仍思曲未终的留恋。
夜幕渐垂,上灯了,串串古式的红灯笼,垂到潺潺的流水焕发着朦胧的流光溢彩,微醺的感觉。风格各样的酒吧,开始疯狂地搅扰着古城的宁静,与静如处子的茶肄小吃相比,喧闹的酒吧虽显得有点浑浊不堪,但各种各样的民族歌舞表演,独特的对歌拉客,却又很合时宜地与古城融洽在一起,没有丝毫低俗的成份。各色各样的人,在这里抛开那些缠绕在灵魂中的纷扰,放下羁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本色的自我。
溪畔,一些穿着红白相间的特色服装的纳西族少女,点起一盏盏小巧玲珑的溪灯,纤巧明亮地辉映着濯濯清流,随波漂漾,伴着那韵味悠长的纳西古乐,穿越时空飘逝在那宛然世外的幽雅净土。就象,从不同的地方汇聚而来人群一样,不知消失在哪条巷陌里。
“谁给了我翅膀,飞越到这美丽的地方,谁穿上七色的衣裳,带我回到遥远的故乡,大石桥下流淌着我儿时的梦想……”。高原特有的唱声,有一种久违的清新、干净和真实,恰似遥远的天边,飘来的一曲纳西天籁。我浑然忘却在这个茶馆里座了近一天。在这里,我与现实拉开了距离,感受不到生活的节奏和时间的快慢,更没有白天和黑夜。在这里,只有聆听、只有凝视、只有感悟。
丽江的夜晚象是被无限延伸的时光,这是个只能做梦的地方。喧闹渐无,古城依旧,客栈门口的红灯笼也在亮着,而我,依然在这坐着……
带着玫瑰去旅行
文/四月
曾经有一次带着玫瑰的旅行,让我永远铭记。那是去年的情人节,我在云南,刚好结束西双版纳州的行程,坐了一天的大巴回到了昆明。天色擦黑儿的昆明街头,夜灯刚刚挑亮。橘色的光线下,看到了街边许多卖玫瑰花的摊儿,红的、黄的、粉的,一朵朵拥挤着,分色放在塑料桶里。
我对身边的爱人说:“今天是情人节,你应该送玫瑰给我。”
爱人说:“别买了,一会儿要赶火车去大理,带着花多麻烦。”“不行,我就要昆明的玫瑰。一辈子说不定就这一次呢。”我执拗地说。“那你自己去买吧,我出钱。”自己买就自己买,只要是我想要的。
卖花人是个中年男人,问我:“要一枝啊还是一束?”“一束吧。”“要什么颜色?”“粉色。”他没有从桶里拿,却从旁边停着的自行车后架筐里抽出了一束,后架筐里还满满的。天呢,有这样卖玫瑰的?跟我们那里的农民卖青菜一样。“多少钱?”“5元。”哇,这么便宜!一束9枝呢。果然是生长鲜花的王国啊。
坐在开往大理的火车上,我抚摸着玫瑰丝绒般的花瓣,嗅着幽幽的花香,心里满是柔情。第一次有了鲜花相伴的旅程,而且是玫瑰。一块游完蝴蝶泉和洱海,我们来到了预订的宾馆。进了房间我忙打开了洗面池上的水管,一天了,玫瑰外边的花瓣因为缺水已经有些打皱了。把花和叶子一块浸在一池清水里,然后寻了房间里的玻璃花瓶,洗净了插上。玫瑰如沐浴后的女子,在黑色的大理石面板上粉嫩娇媚,每每推门看见它,便不由得微笑。
去丽江的时候,它外边的几层花瓣已经剥去,但里边依然细腻光洁,气息幽幽。爱人说:“别拿了,就让它留在大理吧。”“不,我要带它去丽江,让它也看看丽江。”四五个小时后,它和我就站在了丽江的马路上,头顶苍苍白雪的玉龙雪山。
进了宾馆,还是首先找水,浸泡了一会儿,再次剥去它外层的花衣,它明显单薄了,但依然生动顽强,放在临街的窗台上,玉龙雪山就晃动在它的花影后。
离开丽江的时候,它还在窗台上,望着雪山。
一个有玫瑰相伴的旅程,注定是难忘的。深深地怀念它,在又一个情人节到来的时候。
三城纪·丽江
文/苏暖巷
人生若只如初见。
那年我五岁,古维费开始实施的前一年,古城、黑龙潭曾被我赤脚走过,街边服装店用来撑服装的那只大手记忆犹新。
那年,我不知道你存在了多少个年头,在古城依稀可以看到远处的玉龙雪山,那些街上贩卖的雪莲花成了我回家后乃至现在常常念叨的物事。
2000年,我还跟在父亲身后,跑过大半的丽江,我还记得那年跟着妈妈一起去看了来此的当时国家领导人,隔着熙攘的人群,时刻警戒的护卫队,人生第一次近距离地看那群人。
我还记得脑袋里久久未能抹去的夏西双,那个领着我满院子疯跑的邻家女孩,还有那群儿时尚能说出名字,现在只能以“一群”带过的玩伴。我也知道,出了门左拐是我常常光顾的小卖部,再往前走就到了当时住房所在街道的尽头,在那里,长满了向阳花,我在回到家乡后的很多个夜晚都曾梦到过它。隔年回家到现在,这座城市已经成了我快要醒不来的梦。
十五个年头过去,我遇上自己在乎的那个人,巧合也好,缘分也罢,她今天来看你。
我不知道这十多载你已经变成什么样子,变到几近让我陌生,那个院子里的房东是否故去,那些房屋又是否因为风景区的规划而被拆除,我的记忆还在,我想自己在你的世界里已经老去。人们都说自己错过了风景,现在看来也有可能是它们忘记了你。
好了,写到最后,也许是应了多年前的那句话,记得自己曾写过给你,那个蓝色本子里,同样的标题。
相见不如怀念。
醉了丽江
文/悠悠白云
醉了丽江
初春的暖阳让人感觉到新的希望,终于有了闲暇,带着读初二的表妹,游了一遍古城。
才走到古城口,耳边响起那“醉了丽江”的深情歌声。眼中却看到狮子山上的樱花,已经是开得漫山遍野的了,粉红的,雪白的,灿烂若霞。古城口的木椅上满是穿着民族服装的妇女,有藏族的,有白族的,有纳西族的,不是一个人,是一群群,一丛丛,欢声笑语。看着她们沧桑但是微笑的脸庞,我心想,她们是曾经的格桑,曾经的金花,曾经的胖金妹,那年,她们是如花的少女,也是易安笔下“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女子。如今,历经了苦难,脸上已经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在这难得的节日里,她们终于有机会出来走走,一游这一片净土。
今天的古城异常的热闹,人山人海,我看着那些拿着相机抓拍着的游客们,又看看那些跳着民族舞蹈的各族妇女,真正感受到了丽江魅力之所在,民族文化是丽江不朽的财富。
穿过人潮涌动的广场,走过喧闹的四方街,终于没有那么的拥挤了,我也终于可以欣赏青石路两旁的轻轻杨柳,轻吟东晋才女谢道韫的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抚摸着这些初生的柳絮,感叹生命的惊奇。《红楼梦》中曾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的感伤,柳树是多情的,自古与多少红颜紧密相联,又与多少别离藕断丝连,古有汉元帝灞桥折柳送昭君,今有柳条嫩绿祭先人。我遥望看到了“天雨流芳”的牌匾,在柳树的映衬下,更显厚重。欢喜的我不由加快了脚步,因为今天丽江木府向丽江妇女免费开放,所以可以很顺利的进入这一座徐霞客所叹的“宫室之丽,拟于王室”的丽江木氏土司府,自看了《木府风云》,我对本民族的这座土司府就更加得神往。
近了,近了,终于走进了木府的大门,举目望去,木府建筑群绵延起伏,背靠狮子山,显得气派非凡。
园中,亭台楼阁,流水环绕,柳条翠绿,樱花火红,眼前这景,竟丝毫不亚于江南水乡。我抚摸这已经有了岁月痕迹的石狮雕刻,遥想着木府当年的繁华,纳西先祖当年的英勇,如今却已经是“英雄安在?”的悲伤了。
木府的一个别院了,依然还有纳西王妃阿勒邱的画像,她是第十九代土司木增的夫人,勤劳美丽善良,是纳西族妇女的楷模,韩国明星秋瓷炫演绎的阿勒邱也是那么的美丽善良。走在幽静的竹林边,心却不禁神往,当年的美景若能再现那是何等的奇观啊。
走出木府,心却久久未能平静,连妹妹也说“今天真是大开眼界啊!”
又来到了古城口,长得很有民族特色穿着民族服装的导游正在向游客介绍着丽江,我又看到了那灿烂若霞的樱花了,真不知道是世人醉了丽江,还是丽江醉了世人?
总是因为时间
总觉得时间不是简单的东西。时间拉长了距离,时间改变了某些关系,时间让我们越走越远。
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在丽江,所有的时光都是属于我们的。那时候我们在丽江的酒吧听那位叫依米的女歌手唱着 三十年 五十年七十年/一生眷恋,后来与你告别了丽江,与你走到了今天,我才知道那是怎样的眷恋。然而丽江,我们的丽江。早已停留在去年的那个夏天,再也不复返。我多想能与你回到从前,回到丽江的小客栈,每夜都被你拥着入眠,有时清晨被屋外的雨声吵醒,有时被人们的谈话声吵醒,睁开眼睛看到的依旧是你安睡的脸,然后抱着你,继续入睡。那些夜晚我们聊很多东西,关于学习,关于朋友,关于我和你。那些话题从不让我们感到疲倦。那时候我就告诉过你,我有多爱你。现在,也是这样的爱你。可是24小时都有你在身边的日子只能停留在去年夏天。一切都是去年夏天。虽然你常常会和我提起那些属于我们的日子,可是你并没有似我这般地想念。
前段时间去找你的时候,日子好像又回到了从前。依然可以拥着你入睡,清晨醒来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到你的脸。可是相处的时间那么短暂,一转眼,我已在另外的城市,离你很远的城市。那天和你打电话说我在这边好累,每天醒来就马上去画室,每天闭上眼睛躺在床上脑海浮现的还是那些线条和光影,你说坚持。于是我依旧提起笔,小心翼翼地用线条勾画那些图案。因为你说要坚持。
现在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你忙着学习,我忙着画画。我常常想不通为什么我们的距离我们的想法会改变,最后我只能把这一切归咎于时间。而我试图要改变的时候,面对的是时间,我不只是束手无策,我根本就是无能为力。
如果明年,我能考上我中意的大学,而你也在我的帮助和你的努力之下考上了大学,这才是我最大的心愿。等我们忙完了,彻底解放了,我依旧会回到丽江,你知道的,我在丽江等你。
丽江行
文/张和发
丽江行
巧家二中张和发
一
大理寺庙多,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无论在任何地方,本人是不爱逛寺庙的,所以连那闻名遐迩的大雄宝殿都没进去一趟。
只是在脑海中,一直以为那里的人皮肤一定非常白皙,如欧美世界的白色人种一样。但这次所见,他们的身材、皮肤和汉族也没什么两样。
不过,那大理古国、苍山与洱海三处美景,倒是让我如痴如醉,神魂颠倒。
二
同样都有古城区,如同喜欢整个城市一样,我更钟情于丽江的古城区。
不用多说别的景点,单是这里的古城区,每年出出进进的海内外游客便达七百多万人次,比丽江整个四县一区的总人口还要多上十余倍。
丽江古城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又名“大研镇”,坐落于玉龙雪山下,处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
讲述丽江木氏土司风云故事的电视剧《木府风云》的拍摄地木府就在这里。2011年7月6日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
古城区有若干个入口,但每个入口都有小桥流水,流水的两边,全是生意店:小吃的,服饰的,娱乐的……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让你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古街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玉河水上,数百座古桥飞架。登高揽胜,你可看古城形势。临河就水,你可观古城水情:小桥流水人家,潺潺溪水从雪山积雪融化而来,如此清澈,清凉;
因为水,古城更显灵性,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净而充满生机。走街入院,你可欣赏古城建筑。入市过桥,你可一览古城独具魅力的布局。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诗歌舞三者合一的纳西古乐;看到饱经沧桑、历经无数朝代洗礼的古城建筑;感受到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东巴仪式。
三
大理美女不叫美女,帅哥也不叫帅哥。当地人说,你称呼美女得叫金花,帅哥得叫阿鹏。不过,我是没去欣赏这里美女的。因为说到美女,丽江的,才是我情有独钟的。
也许各地少数民族都会有自己的习俗,一样的道理,在丽江,你若叫某人为美女或帅哥,对方一定会对你嗤之以鼻、愠怒有加的。
因为在这里,你称美女得叫胖金妹,帅哥得叫胖金哥。初听来,不以为然,后来终于弄明白了,原来在丽江,那西族人的审美观念:何为帅哥?须得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得胖一些,有时似乎越胖越增值;其二,得肤色黑一点,这样看来,那些所谓的白马王子,到了丽江,自然是不受青睐了;其三,得嘴巴甜一点,也许丽江的胖金妹们大多喜欢男人的甜言蜜语吧。
也许这世间啊,大多美女都喜欢听男人们的甜言蜜语吧。即便知道那些出自男人之口的美丽的诺言是假的,但依然还是百听不厌;仿佛一个人吃惯了大鱼大肉,忽的某一天改为吃素食,那些个清淡呀,反倒什么滋味也没了一样。
所以今后,看来我是得练练口才了。即便练不了,倘若见了喜欢甜言蜜语的美女,也得让嘴里多含上几颗糖,哪怕是口香糖。
说到这里帅哥美女的增值,他们一般是不用人民币来衡量的,而以当地的牦牛头数来衡量。
所以来到丽江,说到小吃之类的,是一定要去吃一吃牦牛肉的,吃够了,还得大包小包的带上几袋回家的。当然价格也不斐,熟肉一般200元一斤,不赊账,也不会缺斤短两。
四
男主内,女主外,一直是我国那西族的文化传统之一。导游告诉我们,在丽江,基本上是女人挣钱养活男人;如果有点文化品味的男人,下班后,可以来点琴棋书画、吟诗作赋之类的。她还告诉我们,老公便是一个那西族人,大学毕业后分至国土资源局,每月工资4000来元,但每个月都要向老婆要钱花。
我们问她,你当导游每月能挣多少钱?她爽快地告诉我们,自己从事的是兼职,在丽江,仅专职的导游便有6000多人,自己平均每月能挣上10000元左右吧。难怪在丽江,店铺里基本看不到男性老板。看看那一间间小店,店铺不算很大,有的甚至小得里面只有一个那西族的美女,端坐其中,面带着那迷人的微笑,敲着小鼓,等着顾客的光临。据说,大多店铺,每年的租金就要100多万元,但除了各种支出,店主依然能赚上她个几十万元。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个地方的旅游业了。
五
到丽江,如果不去玉龙雪山走一趟,那便如同没到丽江一般,人生总有些许的遗憾。所以不管它门票有多贵,我们一行24人还是去了。夏秋之交,听导游说,都快一个月了,这里的老天爷一直绷着个脸,所以难以看到雪。不过,我们运气真不赖,这天早上,老天爷露出了笑脸,大老远,我们就看到了玉龙雪山上皑皑之白雪,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其实,那里的雪,比起我们老家冬天的积雪,简直不值得一提,但难能可贵的:玉龙雪山是离地球赤道最近的海拔最高的终年积雪的唯一一座山峰。但让人感到担心的,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升高,有人断言,不久的将来,玉龙雪山将会变成一座无雪之山,那样跟普通的山便没什么两样了。所以当地政府想尽了各种办法来保护她,例如把丽江机场建得离城区几十公里便是其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尾声
如果下一世生在丽江,我一定要当男的,因为在这里,是胖金妹挣钱养活胖金哥啊,哈哈……要离开美丽的丽江了,心情难以形容,但绝不是来之前的那种兴奋。还是用白落梅女士的一段文字来形容一下吧--“给我一段老时光,独坐在绿苔滋长的木窗下,泡一壶闲茶。不去管,那南飞燕子,何日才可以返家。不去问,那一叶小舟,又会放逐到哪里的天涯。不去想,那些走过的岁月,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如果可以,我只想做一株遗世的梅花,守着寂寞的年华,在老去的渡口,和某个归人,一起静看日落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