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美文游记

2023/09/11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美文游记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美文游记(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西安行记

文/曾习

前几日,怀着对古都的向往,我和同事背上行囊,踏上前往陕西西安的旅途。第一站我们到大雁塔看了夜景,7层高的白塔,在灯光的装点下、在石榴花和国槐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美不胜收。西安的天气,就如我们心一样热情,热浪阵阵袭来,晚上9点都不算凉快。沿路走来,大唐不夜城的繁华尽收眼底,音乐喷泉随着节奏的高低起伏改变着形状,偶尔有家长带着孩子,打着赤脚走在喷泉中间的台阶上,撒欢地手舞足蹈。

第二站是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的气势磅礴、兵马俑的活灵活现,仿佛把我们带回了秦朝。兵马俑的神态、发式、胖瘦、服饰、官阶各不相同,经过考古学家的精心修复、还原,我们置身其中,体会到了秦朝的繁华和一统天下的霸气。三号坑,放眼望去满地散落的全是兵马俑的残碎片,听说他们都是被项羽带兵起义和盗墓者破坏的,不能重新修复,让人心痛不已。二号坑的保存完整,让我们震惊。兵马俑的色彩会随着挖掘暴露在空气中,因而各种用植物提炼的染料就会慢慢氧化,最后艳丽的色彩就会逐渐消失,变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陶土色。唯一保护兵马俑的措施就是让他长埋地下。据说,兵马俑都是单眼皮,只要你是单眼皮人士,在这里一定能找到一个和你很像的兵马俑。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华清池,观赏了皇家园林,了解了李隆基、杨玉环的生活起居,聆听了长恨歌中描写的凄美爱情故事。

百鸟朝凤的景象,我只在书中领略过,但是在第四站钟鼓楼周围,成千上万的燕子围着富丽堂皇的宫楼飞翔,欢快地歌唱,好不壮观。钟楼和鼓楼遥相呼应,在钟鼓楼不远处,西安各色现代建筑物拔地而起,为我们展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吃货的眼里,除了美景就是美食,第五站网红回民街,这里聚集了各色的美食小吃,有火爆鱿鱼、柳枝烤肉、肉夹馍、凉皮、羊血饸饹、胡辣汤、羊肉烩馍等脍炙人口的陕西名小吃,让你大快朵颐,停都停不下来。

2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虽然这次没能去城墙、博物馆等地,但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安怎能一下就被我们了解透呢。心怀遗憾才能记住这次旅程,不虚此行。

遨游大草原

文/顾雪莲

那年八月,我们一行十人,由上海经通辽转机抵达海拉尔机场。因呼伦湖、贝尔湖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牧草王国"之称,是中国保存完好的草原,也是世界着名的三大草原之一。

海拉尔的天蓝得像满溢出来的海水,慢慢渗透我们的心田。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长江南北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不是白云不够干净,也不是我们的眼睛过于模糊,而是手艺高超的裁缝师傅,将所有的天空蓝都剪贴到了内蒙古。

大巴驰出机场,映入眼帘的便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蓝天、白云、青草、牛羊,这是一副印象派油画,只不过画里的房舍不是童话里的欧洲城堡,而是大雪球般的蒙古包。我像一匹从城市水泥柱上解救出来的马儿,碰到柔软的牧草,直想在上面打几个滚,再肆无忌惮地驰骋千里。

蛇形的公路像步入天庭的阶梯,曲折蜿蜒,把草原一分为二。绿得一望无垠,汽车一直开,仿佛永远开不到草原尽头。公路两侧,奶牛像星星散落在草原上。第一次看见成群结对的奶牛野餐,我们兴致盎然地央求司机停车,与奶牛来个亲密接触。花衣服的奶牛不怕生,慢慢靠近,它会友好地冲你叫上两声。这些大个子憨态可掬,或迈着碎步,或打着小盹,或咀嚼着青草,无人看管,也无须看管,它们才是草原的主人。远处,牧羊人手持皮鞭跨着骏马,见我们要奔向羊群,就挥手呼喊:"别过来,别过来!"牧羊犬也大声犬吠,提醒我们别误入是非之地。绵羊虽成群簇拥,但天性胆小,奔跑或是大声喊叫都会让它们慌不择路,四处逃窜,群体踩踏事件是牧羊人不想看到的。所以,羊群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草原是牛羊的,马路也是牛羊的。沿途总有一小群驴或奶牛喜欢中国式过马路,它们对车辆熟视无睹,像跛脚的老太太彳亍而行。地面上没有像杭州马路上标的"车让人"的字样,但"车让动物"在这里是默认的交通规则。

八月,在江南是盛夏,知了不厌其烦复读同一个语音。在草原还是春天,白天24度,夜晚14度,蜜蜂嗡嗡按响格桑花的门铃。当数万朵油菜花铺成金黄的地毯,辽阔的绿色夹杂着大块耀眼的金色,我们的视觉又一次被自然的绚烂捕获。

白天我们遨游大草原,策马奔腾。夜晚我们宿蒙古包,喝马奶酒,载歌载舞,不亦乐乎。呼伦湖、贝尔湖如同洁白的哈达披在大草原宽阔的肩膀上……没人跟一匹马计较疆域的大小,也没人跟一棵牧草计较阳光的得失,遨游在草原,看得见广阔,心也变得广阔……

游——十里荷廊

文/若愚

周末,与姐妹相约游"十里荷廊"."十里荷廊"是近年来经开区乡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十里荷廊"景城一体、景色秀美、山水相连,以长长的荷廊、宜人的气候吸引了许多外来的游客。

走进荷廊,一条长长的、平整的石路直通向荷廊尽头,路的左边有村居房屋,也是荷廊管理中心所在。右面则是望眼十里开外的荷池,荷叶清清,荷花朵朵,微风轻拂,花香扑鼻,一片景致诱人的荷塘盛景。通过一条小径直入荷池深处,真可谓身临其境、身入仙境,美哉!妙哉!参差不齐的、硕大的伞伞荷叶肩并肩紧紧相依,展开叶面,似乎要用尽全力护住叶下含苞未放的花骨朵,片片荷叶沐浴在阳光下珠光闪闪;盛开的花朵,红的、白的、粉的、红白相间的,色彩斑斓,折射出迷离的彩光。阳光下,每一朵荷花都那样娇艳夺目,直逼游客眼球,美不胜收。

荷廊中段,便是一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缓缓下流,几个孩童正在玩水嬉闹。每见此景,总有抑制不住的冲动,说时迟那时快,我还没反应过来,其他几个姐妹已经手提裙摆,下到了水里,相互打起了水仗,还摆起了各种玩水的、惊艳的boss,场面一下热闹了起来,而我这个临时聘用的摄影师则忙得不亦乐乎。

忽然,天空骤然浓云密布,一阵风起,荷叶、荷花随风不停的摇摆。路上游人一阵喧闹,急匆匆地、蜂拥似的朝着亭子的方向跑去。瞬间,雨滴星星点点地落下,我急忙撑起雨伞,在雨中急行。雨滴落在伞上,滑落到地上,荡起塔塔的响声。不一会,雨大了起来,线条似的直扑向期待已久的土地。呼呼呼、哗哗哗……约莫半小时,雨,落下帷幕,碧空又白云朵朵,蔚蓝的天空被阵雨擦拭得更加明亮。久违的清凉,陡然间将我包围,神清气爽。举目远眺,山峦青葱,勃勃生机,神采奕奕。满池荷花,犹如刚出浴的仙子,随风摇曳,翩翩起舞,恰似在向游客展示它特有的神韵。

荷花,葱绿欲滴,清雅脱俗,碧水涤心,确是"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廊之游,舒心,开怀。

骊山行记

文/孙辉

许久不爬山了,与年少时的无知无畏相比,进入中年后还多了一些矫情,每每乘索道或电瓶车上山,虽然看到的是一样的风景,却少了爬山的乐趣,总觉得欠大山些什么,心里空荡荡的。再看那些登山的人,用脚步丈量着脚下的路,眼里全是羡慕的神色。春暖花开时,正是登山的季节,看风景也好,挖野菜也罢,舒展舒展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展开双臂拥抱春天,开始一年新的征程。

单位组织爬骊山,我便踊跃报了名,虽然去过好几次,却总觉得意犹未尽,像在留恋些什么。是山底的园林,是山顶上早已散尽的烽火,还是那里的故事?自己也说不清楚。从西安出发,一群人有说有笑,男男女女,打趣逗乐,尽管都过了狂放不羁的年龄,却一个个都像十多岁的青年,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放在城里,眼前尽是冬去春来发着新绿的杨柳,脚下踩着新鲜的略带湿润的泥土,心里萌发着春天的希冀,脚步也随之变得轻快起来。

华清池不大不小,不肥不瘦,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桃花杨柳,游人如织,加上春节里彩灯的衬托,每一处都是风景。那些熟悉或者陌生的故事,通过导游的讲解,变成了飞霜殿屋檐上的冰花,和着海棠汤里的氤氲,成就了《长恨歌》的凄美。五间厅墙壁上的弹孔,被历史的霞光映衬着,和《12·12》一起,让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更加的鲜活。历史和现实交相辉映,让人从心底感动,又难免生出许多感叹,尘埃早已落定,却永远也不会逝去。

进入嬛园,脚下的台阶多了起来,体力开始加速消耗,到达瑶光剧场,身上便有了微微的汗意,正好抵消了早春空气中残留的寒气,一切都显得刚刚好。继续拾阶而上,一群人说说笑笑,走走停停,低头看看脚下的路,抬头看看湛蓝的天,又回头望望山下的华清宫,心底是快活的,嘴里也不说累,每一个小目标,便是半山腰的兵谏亭。

兵谏亭位于半山腰,方形的亭台还是原来的样子,敦厚结实,据说名字经过几次变化,但"捉蒋亭"的称呼在当地仍然口口相传,似乎更能表达些什么。石壁上有许多红色的题字,流露出的是不同的情感,蒋介石当年的藏身之所,已被游人的衣物摩擦出青石一样的光泽,是在述说着历史。

骊山爬到这里,也算有了个交代,继续往上,便是少数人的事了。我几次爬山,都是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次也没有什么信心。朋友问我还爬不爬,我说不想爬了,却又流露出不甘心的神色,走在前面的同事已经看不见背影,于是试探性地问朋友"要不要试试?"

"那就试试!"达成共识,说走就走。山路十八弯,台阶一阶接着一阶,脚步开始沉重起来,没有多久,心里便开始打退堂鼓,"行百里者半九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抬头望去,烽火台遥不可及,问问下来的行人,大约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更加没了信心。

停下来休息一会,又稍微有了一点精神,互相鼓动着,"再往前走一会儿?""到老母殿也好。"目标没有那么远,压力也就没那么大,劲头似乎也足了起来。

台阶一阶接着一阶,在树林里盘旋着伸向山顶。春日的树枝,有的顶着苞芽跃跃欲试,有的还是沉睡的样子,但是他们早已闻到了阳光和泥土的气息,心里早已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只等着东风吹得再劲一些,便会盛开成一个夏天的风景。

一旦行动起来,路就没有想象中那么远,困难也没想象中那么大,没一会功夫,老母殿便出现在眼前。翠柏掩映着古老的建筑,香火缭绕出一片祥和的氛围,这是盛世里特有的惬意。抬头望去,山势陡峭了起来,烽火台高高在上,却又近在咫尺,清晰可见,怎么能错过呢?"不能错过。""加油!""加油!"

依然是走走停停,却是信心满满;依然是汗流浃背,却是心旷神怡。成功的喜悦让脚步更加轻快,也没有费很大的劲,就到了那个向往了很久的地方——骊山烽火台。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美人一笑天下哭,却成就了骊山顶上的这座烽火台,成为人们吸取历史教训的生动教材。历史的印记早已烟消云散,复建的烽火台成了人们登高望远的好地方。阳光明媚的下午,轻风拂面,极目远望发展中的临潼城区,到处都是繁华的景象。一个下午,就穿越了近两个世纪的战火和盛唐的繁华,又拜访了周幽王千年的烽火,怎能让人不感慨当今盛世的欢腾!

登临山顶,是个意外的收获,有跃跃欲试的坚持,更离不开友人的鼓励,下山时也有了些王者归来的姿态,自信地告诉想要登顶却又徘徊不定的路人,"不远,一会儿就到了,坚持。"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骊山不高,但有故事!

南山漫笔

文/付老末

这次出游有些任性,小车加了油,已经出城了,还没有确定目的地。

车已上了石西线,就去南山吧,那里有几处好玩的地方,走到哪儿算哪儿。

经过一四三团大名鼎鼎的蟠桃园上了石南公路,与卡子湾水库桃源旅游区擦肩而过直奔南山,公路两边的几处景象唤醒了模糊的记忆。

三十多年前的绿洲新城石河子,自己折腾一年就成了万元户的有几个了,马路市场上满是低档商品种类也丰富了。

节假日里,西公园内游人爆满,戴着太阳镜留着长发猛不丁难辨雌雄的新新人类,提着笨重的双卡录音机在人群里乱窜,摇滚、爵士、重金属震得地皮颤动,这也成了一道风景。

绿洲新城的马路上骑国产轻便摩托车的人多了,也有骑着小巧玲珑日本原装的N手走私车满街跑的,车都破旧得脱了原型,一轰油门噗噗噗冒黑烟。

衣食无忧了就会有更高级一些的追求。那时这座新城没有旅游产业链,正是出城踏青时节,有条件的一些小单位就自发组织了春游。

看见有人已经先行一步了,班里的学生们猴急,有的说南山有个好玩的地方谁谁都去过了。耐不住他们软磨硬泡,我请示校长同意五一假期春游,顺便去后勤把学校才买的一辆卡车租用一天只交汽油钱。

那是一辆本该报废却又在大修厂主要换了发动机、翻新轮胎及一些小件,重新喷涂了墨绿油漆的解放牌卡车,学校想买新车门儿都没有。

班干部们组织的南山春游走的就是这条石南公路,虽然当时一条简易的砂石路变成了如今的沥青公路,但是路两旁的一些景观——山丘、河床、野生丛林、自然村落的分布大体还是老样子。

到了紫泥泉镇,一拐弯甘老师把小车开到了路边的商业点,先买了几根嫩黄瓜,再往里开又去买几个烤馕以备路途不时之需——饱带干粮嘛。紫泥泉是石南和S101两条公路的交叉点,本来要上S101东去观景,不想前面翻修公路断了交通,回头再上石南公路朝南前行。

黑麋峰记——立秋

文/海燕

阳光正好,它们懒懒地依在大地上,又斜斜地拢上人的臂膀,抚上人的脸颊,影子也随它们摆布,一点点地移动时光的距离。风是流动的细微的凉,立秋节虽到了,却尚未改变山中风景的颜色,叶子们还是绿得那么深沉,可能秋刚有点意思,冒出一点头,还来得不够烈的缘故!天空却完全与平日不一样,白色的云朵像蘑菇一样层层叠叠地从蓝色的坯布里冒出来,它们快速地变换身形,并如水般流动着,从此处到彼处,像被风推着往前跑一样迅速。光从云朵中透出来时,仿佛也有了蓝天的色调,这样它变得更柔更暖,但光也只是凑一时之兴,没过多久它就闪开了,任由云朵积聚又飘散,等风缓过劲来时,云朵就不大动身子了,它们慵懒地挂在天空中,明净而清纯,在蓝竹布的底色里,像一位女子般安静而空灵。

车在山路上约走了四分之一的样子时,右边有一块木牌,木牌由两根木杆子支撑着,罗汉坝三个字凑在这一块牌子上,字笨拙却有特别的意味。这块牌子边,有一条路的分支,它的宽度足够一辆车往里开。你不要以为罗汉坝就真是坝,它是这里的地名,有一户农家借着这地名,这依山傍水的好优势,办起了农家乐。这名字挺美气的,罗汉坝农家乐的主人并不知道这名字的来历,我问了好几个人,一概不知情。我想这里应该是有故事的,就冲这个美气的名字也应该有故事,特别是一个山腰处的岩石旁,有居民在那里供奉着供品,这里应该是罗汉神仙来过的,为地方办了好事,所以大家记着他,供奉他。这一供奉就成了家族的传承,子子孙孙都这么供奉着。

去年来罗汉坝时,这里还只是农家常住房子,一幢白色的砖瓦房,没想到仅几月未到,这幢房子竟被改造得古香古色,还加修了长长的廊道。前面一个小池塘依附在廊道的底下,支撑起廊道的几根红柱子倒映在水面上,随微风而打着隐约的马赛克。房子在这里虽然是新改造的,却依然与自然融合着,特别是后山的树,蓬勃地将房子掩映了,像母鸡护住孩子般地护住这些房子,大山的养分太足了,连雾都像营养剂一样被大山中的树吸收了,现在它们绿得那么强势,那么热烈,特别是那些老树的叶子,像掺了胆汁般浓郁。

池塘里的水也绿起来,与池岸边的草相连,其色泽像是打翻的绿彩,在末端搅和些水质,使其淋漓成池塘一样。亭子内的石凳石桌比我早到,等我坐下时,光阴似乎垮下一大截,周围全在暗影里,我的顶子上,也就是凉亭的顶子上,盖的全是棕树皮,一层一层地叠加上去,假山和石头,就像原来就长在那里,并且已有亿万年,因为绿苔与攀爬植物已在上面砌上了窝,而流水也已经将石头腐蚀,流水是从石头中间冒出来的,它不停地涌出泉水,朝石头低矮的一边流去,这就是传说中的石头泉,泉水将整块石头上的植物浸润,使它们成为了石头的一部分,一点也不突兀,并在上面成家、生子,侵略了岩石原本的色泽,现在岩石是黯绿的。等阳光从树缝里打出来细细的几束,投在亭子间时,亭子瞬间就亮了,连里面的人物似乎也一下子更美起来。

亭子边上,有一个小菜园,瓜架上的菜叶,已逐渐枯黄萎糜,藤蔓失去了原有的生气,瓜架上的几个小瓜,孤伶伶地挂在枯藤上,已没人愿意去望上它们几眼。唯有肥水坑的边上,一个男人正在用木瓢舀着坑内的粪水往木桶内倒,木瓢的木把长长的,男人用完后将瓢随意丢在粪坑边,瓢悠闲自在地浮在上面,晃荡了几下归于平静,一点也没有嫌弃粪坑的样子。菜地里的空心菜倒是长得茂盛,莫非是伴着粪坑的缘故?男人施肥过于顺手,就多施了肥,将菜叶子养得肥嫩嫩的,前向的雨水过后,这些叶子又鲜绿又肥美,至于将它们催肥的养料是什么,倒没人去计较了。

一群灰鸭子嘎嘎叫唤着从溪的对岸往这边赶过来了,它们的姿态憨厚而笨拙,跟着头鸭义无反顾地往前赶,几只小黄鸭毛茸茸的,也急匆匆的往前赶,速度却明显慢了好几拍,溪流中突出的石子使它们走得并不平稳,其中一只随着石子的倾倒翻下了溪水,可它仅只扑腾几下翅膀,又若无其事地追前面的伙伴们去了。溪流并不宽,也就四五米的样子,鸭子过溪流实在是太任性了,不需要架桥搭木条什么的,可人就不行了,幸好这溪上有一座石头桥,桥的那边有一个大菜园子,种了各式各样的菜,刚舀粪水的男人正在往菜兜子上泼肥,他很专注,完全无视于我们的存在。

别开菜园子往山上走时,一大群鸡子们向我涌过来,似乎是看中了我的红丝巾,又或者是想向我讨食,见我手中空空如也,不过是发出逗引它们的声音而已,失望的鸡子们才慢慢地四周散去。几只黑母鸡,温吞吞的,它们在我身边叽叽咕咕地转来转去,或许是想我变戏法似的拿出谷粒来,莫非它们的主人也是这样逗引过它们?它们是没有人类的思想,要知道,当它们的主人引逗它们时,可能正是想将其宰杀呢!要知道,党参、人参切片,加上红枣、枸杞炖黑母鸡,那可是大补的鸡汤,山上的妇女怀孕,家人最喜欢给她们食补的就是老母鸡炖汤了。鸡棚的后面,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它们的叶子阔大而招摇,在微风中嗦嗦地响,树冠底下到底有几片叶子是黄了,正处于将落未落的状态,或许一场大风,就能将这梧叶吹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的就是这梧桐叶,它总要比别的树的叶子预知秋的到来,为了应应景,也该在这天被风吹落几片叶子,让人知道"立秋至,梧叶落",可不是古人随便说说的。

正好在溪岸边转累了时,罗汉坝农家乐的姑娘们喊我们进去喝茶,顺了她们这份心意走进去,端上来的正是我最喜欢的芝麻茶,茶未入口,已闻茶香,等我将芝麻与黑麋峰的云雾茶叶吃个干净,又溜到厨房,点了韭菜煎蛋、辣椒炒肉、红烧丝瓜与青椒苦瓜,再加一个酸菜猪肉汤,午餐简朴,却令我们胃口大开,吃了两大碗山上自产的晚稻米煮的饭,每个菜都是它们原有的味,像小时候,在奶奶的灶下,等着吃她端上桌的菜,连白菜叶子都被我们风卷残云,就像现在这样,连汤汁都不留,一律拌进米饭中吃光了。

市里的帐蓬节也赶节气,在立秋这天组织,当我们傍晚时分来到潇湘天池下时,正有近百顶帐蓬准备在假日宾馆前搭建,毕竟是立秋至,傍晚风鼓起帐蓬往一边倒,有很多游客担心晚上去参加晚会时帐蓬被吹翻,搭建好的帐蓬他们又开始收拢,等近晚七点时,帐蓬就被拆得只余下几顶了,它们的色泽非常鲜艳,开放得像一朵朵花。夜很快击退了所有日光,冷包裹着黑从天边袭卷而来,晚会不在假日宾馆,等我绕过五陵酒店,寻到森林宾馆时,只见那里正张灯结彩,自助餐也已准备完毕,参加帐蓬节的旅客们正三五成群闲聊着,晚会在几个姑娘小伙的带动下,嗨翻了天,黑麋峰的夜几乎被他们唱亮。孩子们兴奋极了,端着自助餐上配送的饮料与瓜果,在交错的霓虹灯中穿梭,偶尔霓虹灯打亮他们的脸,照见他们欢快的面孔,这些城市中生活的孩子,他们何尝享受过这种自由自在的乐趣,这种与大自然相拥,与大地相吻合的回归,将孩子们的童趣点燃,或许这就是帐蓬节组织者的用心用意!

已深夜,晚会的欢乐还未结束,我顺着黑麋峰的黑一路下山,在这薄凉的秋夜里,风中的湿雾扑面而来,一片黄色的梧桐叶终究是被风吹落,在山风里打了个卷儿又朝车子的挡风玻璃袭来,再顺着山风不知飘落至哪里,它们在山里凋零,在山里化泥,在山里养育了几棵不知名的小草,它的一生,没有尽头,无限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