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生活哲理小故事

2023/09/08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生活哲理小故事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生活哲理小故事(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要学会优雅地老去

文/位晓磊

应该说,人都会变老,除非在成为老年人之前就离开人世。成为了老年人之后,迎接老年人的就是死亡了。人很奇怪,在年轻的时候,说起死来,没有一个怕的,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不变的真理,人活年龄再大,早晚会有一死,可是,到了老年之后,就真的怕死了。从古到今,这类怕死的老年人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成为笑柄。

秦始皇完成一统天下和建造长城的伟业,便开始憧憬长生不老。据说,徐福在公元前219年来到秦始皇的宫廷,声称《山海经》上面记载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就在东方海中,他愿为秦始皇取来不死之药。第一次东渡,徐福并没有带回长生之药,他告诉秦始皇,东方的确有神药,但神仙要三千童男童女及各种人间礼物。同时,海上航行有鲸鱼拦路,他要强弓劲弩射退大鱼。秦始皇答应所有的条件,助他再次东渡。结果,徐福一去不返,在东方"平原广泽之地"自立为王,成立了日本国。秦始皇的梦想成为千古笑柄。更为可笑的是,唐太宗为了长生不老,竟然把一硫二硝三木炭混在一块吃,这是一种火药的配方,可以想象,吃这种东西,不死也会加快死亡的到来。这些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想要生命不断延续,又不懂得科学道理造成的。

在今天,人们是不会干出这种荒唐之事的,是因为大家都懂得了这世界上就没有长生不老药。可是,有些老人仍然犯傻,就相信一些假冒的医疗保健药品,觉得自己有几个退休工资,看到大街上有人宣传什么保健药品,就不惜重金购回,没吃几次,感觉没什么疗效,才知道上当了,可不出几天,又碰上这类情况,他还是没有记性,又倾囊而出,买回来一堆废品甚至毒品。结果闹得儿女都很生气。这种做法实在是让后辈们有苦难言。

我有一个邻居,年已八十,整日胡思乱想,本来自己能够自理,吃饭睡觉都很好,可是突然有一天,他要让儿女们轮流伺候他,否则要绝食。自然,孩子们都不理解,可又拗不过,只得听从。这老人越来越得寸进尺,晚上还要求有人陪同他,说是自己常常做恶梦,身边没有人会吓出个好歹的。儿女们一个比一个繁忙,看着他身体根本达不到让人护理的状况,大家都不同意,可是他倚老卖老,张口就骂,骂得人人都很讨厌他。他骂人骂上了瘾,不骂就不说话,一说话就骂人,结果弄得大家都远离他,越是远离他,他倒越来劲了,一天到晚地坐在门前骂,这样恶性循环,大家越来越不愿关心他了。

无独有偶,我一个远门亲戚家里,有一个常年瘫痪在床的老人,她已经87岁的高龄了,儿女很是孝顺,她躺在床上三年多了,身上没有一点地方溃烂,只要一有时间就替她翻身擦身,饭是一天三顿地喂着,可是她同样是嫌弃这个伺候不好,嫌弃那个不如意,谁去就骂谁。有时候,她尿床了,不让家里人给她换褥子,非要她儿媳妇用身子给她暖干不可,气得儿媳妇都有自杀的想法……

再说公交车上,年轻人都上一天班了,下班后疲劳困倦,多想休息一会,可是,有些老头老太太就仗着有老年乘车证,没事就去挤公交,且不讲究时间观念,这个时候还去挤公交车,理直气壮地让年轻人让座,好像他身边的人是他的儿子。其实,要真是他的儿子,他一定不会坐下来。年轻人不让座就会背上不道德的罪名,让吧,自己的确是累得不行。这样的老人,真的是让人好难理解!

人人都会变老,老人更应该有老人的范儿,关心一下晚辈生活,关心一下社会的发展,做一个阳光老人,做一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人,那该是何等的优雅呀!

懂得,是一种幸福

文/性淡如菊

爱如手中沙,抓太紧反而会从指缝间流失;情如是水中月,试图捞起反而愈觉虚幻;红尘如镜里花,几场花开花谢就是一片水云。想一个人,就是把水变成泪;爱一个人,就是把泪变成血;恨一个人,就是把血泪凝固成美丽的玫瑰。忘记一个人,是撕开胸膛,打开血管,把玫瑰一朵一朵地从里面掏出来,碾碎,踩烂,还原成血,成泪,成水。随着时光的流逝,有的伤口愈合了,有的永远也无法痊愈,春风秋雨走过,依然会开出大片大片的繁花,长出无边的青草苍苔。

风懂得云的忧伤,云懂得月的寂寞,月懂得水的爱恋,水懂得花的心事,花懂得蝶的呢喃,蝶懂得风的温柔。一个人可以爱很多次,才可以做到无伤?心可以伤多少次,才能够做到无痕?年少时不懂爱,却那样执着地追逐与被追。年长时懂得了爱,却失去了爱与被爱的自由。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错过了,才懂得一次擦肩,往往就是一生。但错过的,都不是懂你的那个人,懂你的,永远都会默默地为你祝福,为你守候,一辈子。

懂得可遇而不可求,也许你苦苦寻了一辈子也找不到,也许你不经意的一个回眸,便发现了那么一个人。他是那么的懂你,而你也是那么懂他,水乳交融,没有一点罅隙,仿佛就为你单个儿打造的一般。

这世间所有最深的真情,都源自懂得。有缘相知,真心相伴,灵魂便有了交集。懂得,是心灵的交汇,是一种心语;相知的两个人,在彼此默默无语间,因懂得让心有了贴近,那份柔情有了所系,心有灵犀。懂得,是一种牵念,让相遇的两个人心中彼此珍惜。世间成熟的爱情,也需要一种懂得,互相依存。不能相守的人们,心里懂得,有一种爱是看不见的容颜,却深深在脑海里;触不到的爱意,却浓情在两心之中。懂得,默默陪伴,无需海誓山盟,却也能相伴永远;有一种懂得,即使不言不语,却总会暖到落泪。懂得,是一种幸福。默默相伴,寂然不语,静静温暖,悄悄落泪。人的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知音,一个与自己拥有着一模一样灵魂的人。高山流水,一曲相知。魂交集,心贴近,情相系,爱皈依。看不见,摸不着,却浓浓牵挂。不言不语,即已心灵相通。没有誓言,不要承诺,却日日相伴,静静相守。

人生的缘分,或许是早已注定的。白落梅说:"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也许,每一个红尘路口,都有一个人在等你,默默的,用一生的年华,为你守候,只为一次倾心的相遇。如开满桃花的山野,不早也不晚,就那么遇见了,一个桃花面,猛然惊了心,艳了眼。你的眼,你的眉,你的酒窝,你的下巴,一颦一笑,一喜一乐,深深藏在心底,为你梦牵魂绕,心随你动。茫茫人海,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慢慢读懂了你,把你当成知己,彼此理解,彼此懂得,那便是尘世最美的缘,即使千里万里,心也紧紧贴在一起,天涯咫尺。

你的梦里有她,她的梦里有你,常在梦里相聚,心里便幸福满满,春暖花开。即使独处,即使感觉所有的人都背叛了你,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个人,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因为总有一颗心与你在一起,有一双眼默默注视着你,为你牵念,为你祝福,爱你胜过一切。如父亲母亲,如兄长姊妹,比爱人更了解你,比情人更懂得你,比朋友更亲近,比亲人更贴紧心灵。也许你会说,这就是蓝颜红颜吧,有点暧昧,却比世间所有的情感更纯净。如金岳霖与林徽因,一辈子。

你若安好,就是晴天。风雨时,他会在你心头撑一把伞;黑暗时,他会在你心里点一盏灯;难过时,他会不厌其烦安慰你;哭泣时,他会给你一个胸怀;累时,他会把肩膀凑过来。他在的时候,你会感到温暖,体会到深深的爱意。他不在时,你会牵挂,为他担心:"这人怎么了?不会有事儿吧?"过马路,你会嘱咐他:"注意安全!"天冷了,你会叮嘱他"多穿衣!"他也常常这样叮嘱你,一样的深情。

懂得,如一个童话,纯真,清静,不沾尘世半点尘埃。也许你认为它太过唯美,感觉有那么一点儿不现实,甚至有点害怕,怕缘分很浅,幸福很短暂,怕有受伤和遗憾。把这份迟来的缘,深深藏在心底,不与任何人提起,不想任何人知道,只藏在心中最圣洁的地方,生怕有人惊扰了它。常在无人之处,偷偷拿出来独享,感受两颗心交融的幸福和快乐。

爱上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文/春之飞燕

生活一点点的教会我们爱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和不完美的自己。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做数学题错了一道,老师不满地摇了摇头,回到座位上我的眼泪就一滴一滴的流下来,越流越多,以至小声抽泣,引得同学们诧异不解的眼神频频投向我。老师也是满脸的疑惑。现在想想挺可笑,哭着哭着还不好意思停下来,一直到放学站队,眼睛跟两个小桃子似的,低着头回家了。那种对自己的苛求让我记忆犹新,这种病态的心理一直伴随我,让我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然后弥补。仔细想想,其实是一种逃避的心理。

老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们一辈一辈总结出来的生活的经验其实就是真理。但是每一个人必得在生活中经历一件一件的教训方能明白。年轻的时候,对人对己都做不到宽容,自己什么事情没做好,后悔不已,别人什么没错好,怒目相向,环境不好,怨声载道,事事都要追求完美,这是跟真理较劲,跟自己较劲。这么拧巴的活着,对自己容易自卑,对环境和他人,又容易生出自傲。

小时候常听妈妈唠叨,世上不搁无事人。这里的"事"不是事情而是烦恼的意思。这句话是自我安慰有时也安慰亲戚、朋友。

妈妈安慰最多的是大妈,大妈四个儿子,1993年的时候,大儿子、二儿子娶了媳妇,大儿子是农民,两口子勤勤勉勉日子也过得去。二儿子大专毕业在县城工作,小儿子正上高中,三儿子生下来就不大聪明伶俐,给别人家招上门女婿人家不要了。大妈是个要强的人,而大伯因为在西藏叛乱打仗中受了伤,双腿截肢是个残疾人,大伯和大妈性格完全不同,大妈急,大伯慢,大妈要强,大伯什么事都无所谓,大伯写得一手好毛笔,大妈一字不识。因为有大伯的残疾津贴,大妈一家的日子在当时的农村很不错。可是,那年收麦时节,能干的二儿子给单位请了假,领着大哥和两个弟弟帮大妈把麦子收到了场里,然后回单位上班了。大儿媳、大儿子和大妈闹别扭,小儿子回学校上课了,三儿子和大伯嫌天太热,在场院里不好好摊麦子。这边大妈一个人忙着摊麦子,那边别人家也在摊,本来应该大妈家用的场院被人家占了一半,本来今天可以碾打出来的麦子得留一半到明天。夏收时节龙口夺食,可能晚上一场大雨,几天碾不出来,可能几天连着下雨麦子就长芽了。大妈一个人摊着麦子,那边父子两个在说着风凉话:"天太热,你要把人逼死,那你就一个人干。"要不今天咱不碾麦子了,让给人家。"听着这爷俩的蠢话,看着别人家摊开的麦子,大妈们越想越生气,恨着不争气的父子两。把手里的摊麦的叉一扔,转身风一样一路跑回家,关上大门,从门缝里扔出来一个敌敌畏的农药瓶,村里有人看见了,赶忙张罗着把门别开赶紧救人,可是大妈喝的是纯敌敌畏,没救。大妈走了,小儿子辍学了出去打工了。

20多年过去了,三儿子在我们村头的庙里出家当了和尚,小儿子在省城先开始打工、慢慢做起建材生意,有了自己的房子、店铺、媳妇、孩子。大伯的残废金越长越多,每年五六万,三个儿子抢着养。大妈却没活到这样的好日子。

大妈没女儿,小时候很疼我,现在想起来,我的眼泪会禁不住涌上眼眶。如果大妈那时候一气之下出门打工,凭着她的能干,在哪儿找不到一口饭吃。三五年不回家,自己挣些钱逍遥自在,到如今多好的日子。一气之下自己寻了死,家里的人不都活得好好的。

常常想起小时候妈妈和邻居婶娘说笑话,两人见了面,妈妈笑着说:"哎,这两天不想活了,想死五天,五天后再活过来。"这一定是生活中遇到了自己感觉过不去的坎或者因什么事生气郁闷。婶娘也会笑着说,那你就死么,五天后咱两个再见。第二天两人一见,婶娘哈哈一笑:" 你咋没死?"妈妈笑着说:"可舍不得死了,还没有吃上嫁姑娘的酒席呢?"过几天,婶娘见了妈妈又说她想死上两天。在艰难的生活中,两个女人相互取暖,自我安慰,自我减压,她们是有生活智慧的人。

别怕吃读书的苦,那是你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文/卓源

1

这几天,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95后"博导冯磊在网络上引发关注。

今年1月,冯磊加入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入职时仅25岁。这是重大计算机学院目前年龄最小的引进人才,也是学院有史以来首次直接给应届博士毕业生正高/博导岗位。

但看看冯磊的履历,就知道他能胜任这一岗位,靠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学。在读博期间,冯磊就高质量完成了全部学习并提前毕业。近三年来,他在各类高级别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今年,冯磊的论文还在第38届国际机器学习会议上发表,这是重大计算机学院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这一顶级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难怪网友会说:原来,你以为的天花板只是别人的起点,同样25岁的我只能流下羡慕的眼泪。

读书改变命运,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只有你今天的日积月累,才会换来明天别人的望尘莫及。越喜欢读书的人,越有实力去到更广阔的平台,越有机会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2

网上看过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一条高赞回答是:"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和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这让我想起自己15岁的堂弟,初中二年级没读完就辍学了。他给出的理由是:知识学不会,上学没意思。游荡荒废了大半年后,在家人的劝导下,堂弟去一所中专学校开始学习护理。最近见面,得知他正在复习,准备参加高考,考一所大专提升自己,这让我意外又惊喜。

我问他为什么又想通了要重新去读书。堂弟说:"在县里医院实习时,科室里的医生都是大学毕业,很多护士的学历都比我高。看着别人专业的技术和扎实的基础,我觉得自己很丢人。我觉得,如果不好好读书深造,以后根本无法立足。"

听了堂弟的话,我很庆幸他还没有被生活的苦所麻痹,他还愿意在尖锐的学习痛苦中勇敢前进。他还明白,在应该奋斗的年纪不能选择安逸。他给了自己一个新的机会,去奋力拼搏一把,改变自己未来的人生。

3

读书这条路,为许多人打开了一扇机遇的大门。虽然也会面对艰难困苦,但相比起来,年轻时吃读书的苦,不算苦,那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

那些成长的磨砺、奋斗的汗水,都将化作你的底气和格局,累积成你向上攀爬的阶梯,支撑着你看到更高更远处的风景。

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永远抢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读进大脑里的书。那些读进脑袋里的书,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标。你能够走向哪里、走多远,你读过的书知道答案。

读书学习是我们一生要做的事。别怕吃读书的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通向广阔世界最好的路。

悦纳 是一种人生修养

文/孟祥海

很喜欢"悦纳"这个词,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总能愉快地接纳,这是一种人生的修养。

悦纳快乐,更要悦纳痛苦。悦纳快乐,这很容易做到;可是如果痛苦找上门来,我们还能"悦纳"吗?但仔细想来,就是我们不想接纳,可它已经来了,自己烦恼,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愉快接受,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烦恼就减少了!

在这点上,星云大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星云大师身患糖尿病已经50多年了。当年,医生说他活不到80岁,然而他已经88岁高龄了,依然精神矍铄。他的秘诀是什么?就是"悦纳":"与病为友,乐知天命。"如果没有一种"悦纳"的心态,岂不是更糟糕?

悦纳成功,更要悦纳失败。渴望成功,拒绝失败,这是一般人的追求。但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你越渴望成功,失败却越如影随形,你踢都踢不开;与其烦恼,还不如坦然接受现实,积极准备下一次的努力!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向香港着名电影导演许鞍华学习,她的人生追求就是,"让自己永远与失败为伴".结果这位让自己永远失败的人,却屡屡创造人生传奇。

悦纳失败,才会接近于成功;拒绝失败,你将离成功越来越远!

悦纳赞美,更要悦纳批判。赞美的话,人人都爱听,批判的话,一般人都会唯恐避之不及。而事实上,只有悦纳批判的人,才能赢得更多赞美。《增广贤文》中说:"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西方谚语也说:"恭维是盖着鲜花的深渊,批评是防止你跌倒的拐杖。"都说明了虚心悦纳的重要性,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说的就是这个理。

悦纳,是一种生命的坦然,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更是一种人生修养;生命里的所有遭遇,不管是好是坏,都能以平和的心态悦纳,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学会悦纳,我们才会有优雅的人生!

不攀比,才快乐

文/刘泽安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不比,行吗?人不比,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人要比,特别是年轻气盛的时候。真要比的时候,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那是为什么?刚当教师时,为一节课的评比,要想尽办法,使出吃奶的力气,上下窜动与学生结成联盟,在课堂上讲得风声水起,课当然成功了,心里也释然了,可心里也不算是那么高兴,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后来又为评职称,与学校领导顶嘴,又要为拉选票测评跟老师们喝酒吃肉,特别是针对竞争的老师针锋相对,一点得理不饶人的派头,最终结果是有时评上了,有时也没评上,评上的工资倒是涨了,数量也不多,没评上的是人已得罪了,一点好处也没捞着,不管评上和没评上心里都不是很舒畅,心里感觉有一种得不偿失的味道。

后来出道,去了机关,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往上串,心里没想法是假的,但也不敢表现出来。随着一年一年的过去,心里有些想法起了茧子,茧子也开始萌芽,终于有了萌芽的机会。那时候比的是年龄,同年龄的人当中,有的职位更高,有的职位还属于没有起步的阶段,但比的绝对不是比自己差的,比好的心中不顺,比差的又不想去比,自己找气来受。

人生走到一定阶段,再要去比的又不一样。身边的人看得差不多了,转来转去就是那个样子,也不去想那么多了。但从另一个层次看,那是更大的落差,自己的年龄是大了,还没有完全到老的感觉,别人就完全不同的,已经是更高更远的境界,远远的拉开了距离,想想是有点气人,可仔仔细细地想,别人的起点不同,背景更不一样,有那么高的志向也是正常的,关我何事呢?

人的一生本身就是说不清楚的,都要去比的话,没法比得明白。天将大任于斯人,那些重担是要有人挑的,自己从一个古老的山村走出来,靠苦读书跳出龙门,家庭没有任何的人脉关系,在单位认认真真埋头苦干,有了机会上升,组织也给了机会上升,走了一步又上升了一步。

人的欲望是没有停止的,都一步一步想往上走,哪能有个尽头呢?

人要比,是年轻之时。年轻之时,不能不比,但不要攀比,攀比就苦的是自已。要比,比的是什么?嫉贤妒能,那是万万不能的。年轻之时比一比犯下了一些错误,那没什么,毕竟年轻是可以原谅的。安安心心,顺其自然,都去比,为了什么?谁又能够说得清楚、道得明白。

不攀比,才有快乐,即使是简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