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散文
心境散文(精选20篇)
淡然心境下的秋
文/冰心无尘
秋季,是我最喜欢的季节。
虽然那片片落叶多少有些让人伤感,但落入尘泥的枯叶,也意味着来年的再生。
正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所言,秋的婉约凄美并不亚于暖意阑珊的春季。
无论是春天的绚丽多姿,夏天的阳光明媚,还是冬季的白雪皑皑,皆没有秋天的金色映天更能从心底唤起思绪的畅想。那斑驳陆离的斜阳,秋雨绵绵的黄昏,总能将无序的萦思梳理到极致,让人怀想,让人沉醉!
每当这个时候,总想无羁地尽情咏颂,印染群山的红枫,落叶铺就的黄金大道,麦穗衬托的田园风光,还有那粮满陈仓的农舍与硕果盈枝的园林,无不叫人愉悦与酣畅。
无论如何的高歌与渲染,呈现在眼前的都是一种绝美的丰收景象,是如诗如画的秋意与爽朗。
一幅幅的美景,或许携拥着清愁飘摇,或许释放着秋高气爽,或许凝重着新陈代谢,或许……
无论是什么样的景致,如果用心去体味,用心去感悟,都会发现隐含在秋风扫落叶中的不止是萧飒的冷意,更是一种生的气息。
尘埃中的落叶,正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亲吻与抚慰着浩瀚的大地,并在这种亲吻与抚慰中将未来与希望悄悄地播撒,冥冥中祈盼着来年的相聚与灿烂!
回眸那万卉由翠绿变成的金黄,便会领悟这本质的轮回,又何尝不是上苍的馈赠?
喧嚣浮躁的尘世,万家灯火的闪烁,都无法让人享受到一份安宁与惬意,唯有秋雨中的那份缠绵,才让我领略到了那一份久违的清凉与宁静。
置身于绵绵深秋夜色中,一杯香茗入手,心灯一盏,倚窗远眺,颜面掠过一缕清风,顿觉心旷神怡。不由想起了王维的《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思绪犹如秋水,丝丝牵挂萦绕,一草一木焉能触景生情,寄托那红尘不舍的情缘。何况是血肉之躯的人,无疑会更加滋生对秋的喜爱和眷恋。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凝望着飘隐在浮萍之间被揉碎的一池秋月,一池残荷,让人浮想联翩,脑海中的思绪便赋予了无尽的遐想与期盼……
夜已沉睡,唯有小区远处的几盏路灯与弯月还在与我交流。
盏盏路灯眯着谜语般的眼睛,在树影中忽明忽暗地闪烁着,似乎在向我讲述着一天来尽收眼中的动人故事。无论是车水马龙,还是喃喃细语;也无论是冷漠无情,还是温暖相助,都在朦胧的树影下娓娓道来。
举头凝望苍穹,皓月依然高悬,洒落的月光,似乎在涤荡着世间的尘埃,充满着哲理般的神韵。星月呢喃,遐想联翩。就着枫香弥漫的月光,十指轻敲,字里行间沁透着温情脉脉的诗句,向心倾诉,独自沉醉。
静静的秋夜,蛰音四起,几声虫鸣入耳,几声寒蝉梦呓,伴着微微的心跳,亦如一丝洗涤灵魂的梵音,穿透沉睡的黑幕,袅袅飘浮在这氤氲的夜色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天地合一的唯美与神秘……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禅定无烦恼,心如莲花开。”或许正是这种坐亦禅,行亦禅的心境更能让人舒展与惬意,更能体悟到一种禅定打坐于秋的空灵。
此时的我,已是心静如水,胸无杂念,一切浮躁的思绪皆渐趋明净与淡定,遁于无形。
喜欢这种与佛陀如此贴近的感觉,渴望在佛陀的普度众生中得以大彻大悟,洗尽铅华,超越自我。
垂钓心境
文/雪松
垂 钓 心 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也许,这是描写初冬垂钓时的景象,也许,这是描写垂钓者的心境,也许两者都不是。不过,总的看来这四句诗让人感到苍凉,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
我也喜欢垂钓,从春天一直到深秋,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约上我的钓友去野外垂钓。
为了能钓到又多又大的鱼,我想尽招术,用尽办法。可是,最终的收获还是不尽我意。尽管有的时候收获很大。或许,这就是人的贪婪的欲望,但愿这不是人的本性。
不过,我在垂钓的时候,还是喜欢垂钓一种心境,垂钓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被雨洗过的青山,滴着满山的翠绿。各种各样的小鸟,边飞边唱着欢快的情歌。山坡上的小径,牧童甩着清脆的鞭声,抖落了小草身上的露珠。
春天,我看到农夫在田间辛勤的播种希望。到了秋天,就会看到金灿灿,沉甸甸的收获。
当细雨朦朦,湖面上泛起烟波的时候,我就垂钓一湖朦胧中的浩渺,垂钓一湖湿湿的宁静。当艳阳高照,原野上绿波荡漾的时候,我就垂钓一种无比开阔的心胸,垂钓一种清澈无比的心情。
这大自然美好的景色,往往让我在垂钓的湖边流连忘返。那垂钓时的心境,让我忘掉了工作中的不如意,忘掉了生活中的烦恼。
我垂钓多年,没有一次感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苍凉,更没有感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种寂寞而又孤独的心境。
我每次外出垂钓,都会忘掉自我,把自己深深的溶进大自然中。因此,我对垂钓情有独钟。或许,在我这一生当中。除了看书和垂钓以外,可能不会再有别的爱好了。
心境
文/瑞雪颂
放不下,就是放不下,其实这些原本已经发生了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琐碎事儿,明知这些事儿无伤大雅,正确的处理方法就是一笑而过,可在实际的行动中就是挥之不去,割舍不掉,压在心里头弄得所有的事情都染上了不悦的色彩。
事实上,有多少人又真正的放得下呢?曾经接受过的那么多的谆谆教诲,那么多的名言启示,在现实中在柴米油盐酱腊茶面前是那么的踪迹难寻,那么样的无济于事,似乎所有的圣人轶事只是为了读书与考试,更好像是说给别人听的一种演说,都在过眼云烟后起不到半点的生活作用,不觉有些可叹可悲!
小时候,随父练了点花拳绣腿,只知道照葫芦画瓢的,看起来还是虎虎生风蛮像样的,但在实际用途上,却连门外汉也不如,连连吃败且心力受挫,挖空脑筋也不知其究,又是一阵的长吁短叹,什么功夫门派,都是装模作样,杂耍混饭吃的营生,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
真实果真如此吗?后来,在不断为生活而奔波的人生旅途里,容不得你每天都把时间花在这个上面去长时思考与探秘,不知不觉中,那些或那样的情形也就抛之脑后随风而去了。但世界就存在这样的妙哉,有些事情你忘记但不等于忘掉,你不去深究他也不等于从些就烟消云散,在某年某月的某一日说不定在某一个吉利的时辰,这个谜底便会在不自觉中轻松破解,原来那就是道,那就是功到自然成的凤凰涅槃,哦,原来如此。
字里的圣贤,古人的伟业,那只是别人的体验与总结,将它做成记载供后来者去捷径去超越,但就凭那几个字那若干本书,他的本身并不能为你产生如何的价值与受用,只是让你见识过有这么一回事而已,而书中的故事在你本人的生活中真实再现的时候,一次二次甚至是若干次,你在招架之余已是应接不暇方寸大乱,那里还有心情去吸收与借鉴什么古诗床词,能面红耳赤的蒙混过关那就是阿弥陀佛了,甚会,甚幸!
所谓乱打三年成教头,多了,你遇事就冷静了,自然就各种招式应运而生了,在潇洒的挥发中你灵机闪现应对自如,终于不再摇头也不再感叹,自有另一番领悟在心头,哦,原来如此,若想不挨打,只有多被打,打多了就自然打不着了。
那么,如何才能放得下呢?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什么电子眼呀,什么老板批评呀,什么生意亏本,情场失意呀!多了,淡定一笑泰然自若。该来的自然会来,该去的也一定会去,即便是放在心里含在嘴里那也不能改变丝毫,只能凭添烦恼,滋生更多的痛苦!弄不好将身体憋出个肿瘤什么的那才是更加的冤枉。
放下吧,世界上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不幸,你又关注了几多,到自己身上,为何丁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让你如此魂不守舍心神不宁呢?一切原本都是深藏在心中的那个小的自我舍弃不得即得的蝇头微利而自作出来痛不欲生的乞怜罢了,只能索取不可付出的切骨之痛,那怕是再小的损失也会放大成惊涛骇浪,震得整体身躯摇摇欲坠,一根稻草的压迫倒下的是穿越时空来之不易的宝贵身躯,放不下小不值就会有一连串的大不该,我们都在犯着这样低智能的小错误,每天都在发生着,并自命不凡的装腔作势地表演着无限的痛苦状,以博得理解与同情,但问题不会因为痛苦与放不下而自行撤退,最终还是得面对,还是得解决!与其放在心里揢着,不如早点去处理吧!
放下吧,就当是在茶余饭后说着别人的故事,一笑大方,心境如水,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回归自然。
2013年9月29日星期日
春华万千,独守一湾如水心境
文/柔水灵石
如水的心境,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恬适;是淡然于眼前得失、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洒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随遇而安;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镇定泰然;是粗茶淡饭着布衣,也小桥风雪赏梅花的矢志不渝;是人生易老情难老,且惜红尘一缕香的浪漫情怀;是红尘妖娆三千,只取心香一瓣的情有独钟。
——题记
迎一缕春风拂面,挽一抹流云从容,纵情山水,放牧心灵,于春华万千处,掬一捧淡雅清婉,守一湾如水心境,不为名利所移,不为权势所屈,不为荣辱所惊,不为得失所累,不为妖冶所惑,与岁月安然相处,静候一季灯火阑珊。
粗茶淡饭着布衣,小桥风雪赏梅花。仰高山松柏之挺拔,冲霜斗寒;慕深谷幽兰之清雅,怡然孤芳。晨起,从一滴清露里启程,暮归,在一抹晚霞中清欢。芸窗墨香书为伴,不惹尘世一缕骚。
在一弯小桥轻逸踱步,吟诗作赋;荡一叶轻舟千里泛波,横笛弄月,感受一份清雅绝尘的怡然自得。动若春风,静如秋水,心容世事而不争,意纳万物且自明。
拥一份如水的心境,摇落一身的惆怅,把人生的风雨沧桑收藏在自己的半亩桃源中,织三千锦瑟,绣一米阳光;织小桥流水,绣江南烟雨;织长河落日,绣大漠孤烟;织一笔温婉,绣三笺心语,让岁月的每一寸光阴,都在一弯如水的心境中,带着一针一线的勤勉和温婉;快乐用心地烹调精致的粗茶淡饭,活色生香;让生活婉约如明媚的花开,在生命的枝头独自妖娆,悄然暗香。在盛开与凋零的轮回中觉悟自己,体谅他人,喜怒哀乐,一笑如禅。
一颗禅心一尊佛,一念如水是清欢。种一朵花在心中,无论开成欢乐还是忧伤,无论开成浓艳还是淡雅,无论常开不败还是朝花夕拾,都无需刻意隐藏,刻意张杨,不悲不喜,不惊不惧。只要心里有春光,那朵花就会在如水的心境中永远芬芳。
一湾清澈,一曲梵音,一盏清茗,一卷书韵,浅看流年,听风读雨。把红尘深处那些云水飘渺和繁华都市的灯红酒绿,遗忘在十里长亭之外。于悠悠白云中拈一份禅意,风生水起。
轻倚南窗,翻两页闲书,听一曲唯美,看晚风拂竹,醉斜阳霓裳。花间一壶酒,独酌也惬意。把那些所有的恩恩怨怨、缘聚缘散的往事,妥帖在斑驳流离的光影里,定格成一幅淡淡的水墨烟雨,收藏于心灵之陌。坚信:无论经历怎样的离别错过,无论走过怎样的沉浮荆棘,总有一个人,会在死水微澜中为你潋滟出生命的激情,总有一条路在峰回路转时,柳暗花明。
明媚着心的明媚,阳光着心的阳光。循着心境的轨迹,游走于万千春华的红尘陌上,把人生的起伏梳理成一朵朵妩媚,嫣然在一湖碧水清韵中,开出一朵荷的静美清丽;把朝夕流淌在心中的念想婉约成诗行,浅吟低唱。在一弯如水的心境中,修一株菩提,燃一盏心灯,清水研墨,酿心煮字,将一缕莞尔植入流年的平仄,在平淡的生命中笑靥如花,静静地倾听流淌的时光。
春华万千处,独守一湾如水心境,并非如神仙般不食人间烟火。人非圣贤,谁也免不了一个俗字;人非草木,七情六欲,人皆有之。那些百转千回的念,那些飞舞的心花,那些相惜的暖意,那些朦胧的爱恋,那些缱绻情长,那些红尘旖旎,无不渲染着一怀情思,婉约着流年的花开花落,月缺月圆。
以一颗蒙尘的梵心,用时光之笔,将最美的遇见写在心间,将初识的芬芳藏于心底。任年华荏苒,始终在心中为爱留一帘水霓云裳,谱一曲红尘天籁,浅吟低唱。
人生易老情难老,且惜红尘一缕香。在一弯水湄,伴萋萋蒹葭,等一场前世的风吹,待鸿雁传来佳音时,拥抱一场今生的约定。在小桥流水畔的荷花间,渲染那份珍藏在心中的缘,为爱泼墨一幅盈盈素裹白衣半剪、纤纤柔指端然抚弦、月映窗阁倩影翩翩的惊艳。
红尘妖娆三千,只取心香一瓣。春华万千处,独守一湾如水心境,等待一场前世约定的邂逅。从此,或春风小楼,抱梅而酣;或江渚水湄,青梅煮酒;或水榭曲栏,琴瑟悠悠。晨钟暮鼓,相依相伴,在袅袅炊烟中掬朝露,煮斜阳,旖旎一场倾心的爱恋;在一弯水湄,用一生的挚爱相互取暖。
时间的远方
文/朱金华
一转眼,丁酉年已过去十多天。鞭炮零星炸响,见面拱手祝福,随处飘散浓浓年味儿,透着春的气息,就连滨河路林荫小道一抹参差不齐的枝头,也绽放出簇簇花蕾。静止的河水泛着泠泠波光,青苔铺满河道,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轻柔流淌。
总在抱怨时光荏苒。掀开日历,能有几页留下充实呢。就拿翻过的新春时光,完全沉浸在节日氛围里,模糊了昼与夜的界线,酒后的语无伦次,闲侃时的海阔天空,哪管年前豪迈规划——闲暇里读书心静时书画,即便偶尔想起宏图大略,常籍“待到明天再开始吧”以塞责,孰料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年一年,不见果实,唯闻叹息。这便是庸者的悲哀处。
生活里,每个人都有一股英雄气慨,现实却让人顾忌太多,隐迹豪情,磨平棱角,躲在角落里静观世事,无关家长里短,不论风云变幻,盖棺论定,落得个“好人”称谓,窝囊一世,惘然人间一遭,岂不痛哉?!
常临窗沉思,感受夜色静美。仰望苍穹,星河璀璨,一颗流星划过,悄然陨落在漫无边际的夜里。遥远处传来咿呀叫声,侧耳细听,是大雁从上空越过,静谧里有了些微生气。俯瞰街景,早已归于沉静,同人群一道步入梦乡,褪去繁华热闹,唯有绿绿的叶片在微风中摇曳,听,那声长长嘶鸣,是火车发出的轻叹,透着这座山城现代气息……
每当孤独来袭,抿一口家乡苞谷酿制的老酒,暖一暖温馨记忆,心情便豁然开朗。浅望幸福,满眼里春华秋实,淡泊了迷茫失意,吼一嗓《信天游》,柴门外虽寒风凛冽,雪花飞舞着在半空打旋,全然不觉丝毫冷酷,此乃心境所致。
人活一世,不过活个心境。然则境由心造,非物力所能左右,黄金万两,对于贪婪者不一定心满意足;三餐饱暖,已达平民之所愿。
在时间的远方,离昨日渐行渐远,与明天越来越近。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美好季节里规划未来,隐约看到远方精致……
欢愉的心境
文/翔鹰
那是母亲留给我的,无尽的欢愉。
欢畅的小溪里,那些闪着粼光的鱼儿,跃出水面。
翻起的浪花,笑吟吟地,挑逗着刻板的太阳。
浸湿衣襟,浸透肌肤。
我将自己,抛入欢愉的海中,不停地扎着猛子欢畅淋漓。
我以一条鱼的灵魂,越过一道道的闸口,越过生活的海岸。
那笑,那串珠似的的晶莹。
洗去我一身的征尘,洗去心灵倦怠的疲惫,与网布的纷呈。
拍碎那些尘埃的碎屑,让一颗心,在净沉中怀抱一片澄澈。
明镜似的心思,映出一片天空的蓝。
将那些悬吊的云影,湿润的雾气与阴霾的潮湿,统统抹去。
只留一缕清风,漾起微波的涟漪,梦幻似地植出莲步的轻移。
藕花残,却风骨犹存。
一池清莲,一阕荷塘夜色,梦里轻摇。
我怀抱着那一把琴弦,光华如水,笑意盈盈。
世上的美食
文/刘远贵
如果问什么是美食,不同的人,他们给出的答案必定是不同的。先不说面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山上长的、水里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单就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基本味道来说,张三李四和王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已经是大相径庭。这就好像有人说“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不过,虽然人之看法各有不同,但稍加归纳便不难发现,这里其实都还是有着可供把握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看重食材和做工。认为不管什么东西,首要的是要食材好,好的食材加上好的做工,做出来的饭菜才香喷喷,食材和做工是美食形成的基本要素。美食家们坐而论道,很多情况下,其实也都是围绕着食材和做工来谈色、香、味和形、意、养。
由此不难看出,在以美食家为代表的多数人眼里,美食绝对是做出来的。
我承认美食是做出来的。再好的食材,如果没有“巧媳妇”蒸、煮、炖、炸,最终都只能算是一盘食物,毫无生气。但我同时又要强调,美食更是吃出来的。做出来的东西,是用来吃,而不是摆着让人看的。只有人们张开嘴巴去吃,吃过之后还赞不绝口,进而大家都能从中获得物质力量和精神安慰,这样的食物,方能称得上美食。
因此可以说,食物美不美,不单取决于胃口,还取决于心境和情感,从某种程度上说,心境和情感是我们进食时分享老天给我们亮出来的日和月、光与影。心境不好,再好的食物也食不甘味,吃进嘴里味同嚼蜡;心境好,粗茶淡饭也能把人吃得余味无穷、意味深长,吃得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所以人们都喜欢在良好的心境下进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不喜欢独食,而是喜欢共享。友人是生活里的一缕阳光,遇着好东西,与友人一起品尝,觥筹交错间,再无聊的日子也光芒四射了。可以想见,无论是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是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无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渴望,在他们眼里,没有友人的出现,再好的美酒也是白水一碗。
而亲情,更是胃口开合的总闸门。因此只要说到美食,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母亲做出来的饭菜,自然要把渴望的眼神深情地投向大年三十那个大家围坐一起、热气腾腾的晚上;而当亲人忧郁落泪,尤其是当父母老了,牙掉光了,再好的东西也不想吃的时候,过去那些我们津津乐道的美食,也都会化为云烟,变得索然无味。
过年是一种心境(外一篇)
文/胡竹峰
好(hào)闲,谁不喜欢闲情逸致?好(hǎo)闲,谁不喜欢无所事事?当然,也有人是劳作命。我有个邻居,三天不下地干活,腰酸背痛。我自己三天不读书写作,心烦气躁。读书让人心静,写作让人气顺。但我还是好(hào)闲,喜好的好。闲得发困最好,近来睡眠不好,就希望昏沉沉大睡。
春节里我好(hǎo)闲。闲得无所事事,每一年的春节我都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双手互插在袖筒中取暖,游手差不多是抄手了,走在乡下的路上,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像个老人。倘或在古代,别人还以为我走路都不忘施礼。
母亲说我回家经常失礼,不懂得敬烟,不懂得劝酒,不懂得奉茶。唐人张保嗣有诗说道:“抄手向前咨大使,这回不敢恼儿郎。 ”古小说中的酒店,有客人进门,酒保总要抄手问好:“官人要甚东西,吩咐买来” 、“客官,您里面请” 、“客官有何吩咐? ”
抄手是真,但没这么恭敬,我很少小心翼翼。做人上总是随性得很,抄手的时候少,摆手的时候多,和很多人只是拱拱手,客气一下。做人上客客气气,呵呵一笑,这样很好。呵呵一笑的格调,在金刚怒目之上。我想。那握手呢?握手是现代社交礼仪,古人差不多就是作揖。作揖比握手格调来得高,我想。在交往上,今人不如古人,古人客气是真客气,客气得人情脉脉,今人客气是应酬,不过面子帐耳。
这些年春节,越发没有年味了。年味是心境,不是年味寡淡了,而是心境变了。过年是一种心境。其实也蛮好,读书喝茶饮酒烧菜写字散步,人来人往,觥筹交错,能得闲趣。春节的好,不过好(hǎo)闲,可惜拜年太多短信太多电话太多祝福太多。祝福太多也是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年纪大了,越来越好(hào)闲,精力不够,到底比不得少年人。这些年春节,特别迷恋一个人的茶时光。尤其在乡村,夜深人静,对着炉火,昏昏沉沉,木炭燃烧的气息在四周飘飘浮浮。火炉上放几颗花生、板栗,茶一开开喝下去,额头与脚心沁出汗来,须臾,背心也出汗了。炉火慢慢黯淡了,只有手心近触才能感觉微弱的暖,寒意渐渐围拢上来,睡意也渐渐围拢上来。
年食录
腊月八日吃腊八粥,基本已拉开了春节的幕帘。讲究的人家,用杂粮做成“腊八粥” ,红豆绿豆黑豆白豆麦仁苞谷小米山药,差不多就是八宝粥的样子。在乡下,还有农民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祭祀五谷之神。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人们提前一天就将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早上起床,陈设糖点果品之类敬供“灶神” 。灶神原是天庭的厨师,因为偷吃饭菜,受罚坐在民间的灶台上。一个嘴馋的厨子,经年累月看人家烧菜做饭,大咽口水的同时,怀恨在心,心里多少有些想法,每年腊月二十三返天时,总要对凡间的事指指点点。老百姓知道了,就在这个日子里制一些糯米糕和饴糖之类供在那里,有将灶神嘴巴粘上之意。另一方面,吃人家的嘴短,灶神上了天庭也不好意思再说三道四。
在安徽农村,或者小年这天的上午、除夕那天的上午,家家户户都会上祖坟,给去世的先人送肉送点心水果送纸钱,邀请他们一起过年。
鲁迅小说《祝福》的开头,写了绍兴腊月二十五举行的祭祀活动,报一年平安,求来年幸福。绍兴人家忙着祝福的时候,安徽大地差不多正在做年糕。将糯米浸泡以后蒸熟,再放在石槽里捣烂,拍打成一块块“米砖” ,这是最初的年糕。年糕种类多,吃法不一。
祭过灶神,祭过祖先,人们开始忙着置备年货。年底的日子似乎比往常更快一些,在外工作的无论多远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里。一家大小忙着备年货,平日的冷清都被热闹代替。
转眼就到了除夕。
除夕的夜宴,无论是在家里做一顿大餐,还是去饭店定一桌好饭,饺子都是永恒的主角。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和乐趣,过去人们还经常在饺子里包上铜钱,现在基本换成硬币了,亦或包上蜜糖,有些类似中彩的意思。
除了水饺,除夕这天,乡下人还蒸馒头(小馍) 、大馍(里面放几颗枣) 、小花(用花模子或用筷子盘做,用手捏,刻上花纹,上面放一颗枣) ,配点果脯,长辈们一人送一个。然后做团圆饼(一张圆饼上摆满小花,留待正月初五全家吃) ,再将各种大小的小花摆在团圆饼上,层层叠叠,摞得像小山。
吃年夜饭的时候,全家人务必到齐,有人不能回家,作为家长的也要留一个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落座时,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白酒啤酒红酒果酒,会喝不会喝都会多少喝上一点。吃年夜饭,要关上大门,寓意关门发财。不仅如此,吃饭还重视“口彩” ,称饺子为“万万顺” 、年糕为“步步高” 、酒水为“长流水” 、鸡蛋为“大元宝” ,鱼则叫“年年有余” ;过去有些地方无鱼,就刻条木头鱼替代,这条鱼能看不能吃,名为“看余” 。
走出朦胧的夜色
文/雨至
夜色,悄悄地画上了翅膀,飞临而下。
远处,偶尔依稀的几声鞭炮的脆响,划破了长长的夜空。节日的盛装还未卸去,而春的足音己在耳畔渐渐地清晰起来:那么地柔和,那么地稚嫩,那么地热烈。
我再也不能把自己蜗留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沿袭着以往散步的习惯,和娘亲道了一声,下了楼,走出门去。
节后的街道,依然延续着以往的喧哗。霓虹灯光闪烁,商家的巨幅广告,折射出迷人的流光溢彩。人们三五成群地漫不经心的踏着轻盈的步子,在熙熙攘攘的主街道汇成人流。
自从和母亲在一起过完春节之后,就一直听说滨江大道的河边公园,夜晚的景色迷人。我正想找一个宁谧去处倘徉,让怅然的心绪不再在浮躁与平和中游离。于是,我漫踱着步,穿过了步行街,来到了信江桥头。
沿河一溜弯道,就是淹没在这迷茫的夜色中,充满了神秘色彩的静谧的滨江公园。来时一颗浮躁而绎动的心境,瞬间被这里的夜色所感染。我信步踏上砌有花岗岩阑杆的小路,悠然前行。
腑首向下望去,一条宽泛的澄碧的溪流,蜿蜒着朦胧的夜色飘然而至。横贯南北的桥侧和沿河两岸一片灯火阑珊。成排成排五彩缤纷的灯光倒影在水中——碧波潋滟,彩光摇曳,构成一幅美妙的绚丽多彩的水中仙境。和着月华如练的夜色,璀璨夺目,异彩纷呈。身临其境,浮想翩翩,仿佛在水天连接中,走进了瑶池宫殿——一个梦幻般的璀璨斑斓的世界里。
我迷离与其中,流连忘返。静静地徜徉在这宁谧的月夜,真切地感受着宇宙的空灵。
许久,我才回过头来。路旁一簇簇一方方排列整齐的花草,齐刷刷地扭着窈窕的身段,仿佛正接受着风的检阅。心中的那一个春天尚未抵达彼岸,而一颗破土而出的稚嫩的尖草,己怯怯地探出头来,窥视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一株,二株……分明听见了它们疯长的拨节声。
对岸几溜几溜黑黑的影子,是影影绰绰的山木。此时,它们在静谧的月华下,或许正在演绎着浪漫。延绵这溪流而伫立在岸的远山,蜿蜒起伏的线条与沿岸柔和的曲线交错缠绵,画面在动静中交融。
此时我遥望着天空,一轮皎洁的盈月挂在空中,正穿梭在几丝羽毛般的浮云里,闪动着深情的目光,一路洒泻下来。蓦回首,身上己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衣。满天璀璨的星星,婉婉地向我眨着眼睛。此刻我心境如洗,随着缓缓流动的江水,沿着恍然的心路走去……
柔和的风轻拂着我的脸,温情的眼眸还在闪烁。
心中的一个念头不竟跃然涌起:那不是春意吗?盎然春意:泊泊而动的溪水,正等待着春潮涌动的那一刻;萋萋的草木正期待着百花绽放的那一天;远处的山林正期盼着让春风来吹绿;细细密密的春雨,把呢喃的燕子来迎回……
所有的一切一切,世间万物都在等待着那一刻——在绿色的希冀里,一展自已一生之中最靓丽的风采……
盘点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让过去的已经过去,我的心境豁然开朗。不论生活是多么的平淡,抑或是多么的热烈,都己成往事云烟。在爱的真实的内涵里感受着生命的真谛,让思念去填满所有的空白。像山冈,像田野,像草木,像流水……它们不都是在默默地守望着、等待着、期望着、奉献着的吗?只要平平淡淡地过好每一天,在忙忙碌碌中做好每一件事。让生活中多一份快乐,少一些忧愁;多一份牵挂,少一丝无奈;多一份期盼,少一点失意……也许平淡的生活,就会平添一份斑斓的色彩。就象那,在平凡的岗位上又喜欢文字的人儿一样,还要继续编织着一个文字的梦……
于是,我斟满了一身的春意,踏着渐渐被思绪充实的步子,走出这片朦胧的夜色。
心境
文/性淡如菊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读罢这篇小故事,渐渐悟出心明则世界明的禅理。透过心灵看世界,我们看见的永远只是我们的心灵世界。善良的心,看得见善良;美丽的心,看得见美丽;慈悲的心,看得见慈悲;充满爱的心灵,看得见爱;纯净的心,看得见纯净;天真的心,看得见天真。
我有一颗什么样的心?世界就是我的镜子。我看到的东西太多了,贪婪,自私,偏见,暴力,残忍,爱恨情仇……我知道,我被这一切污染了。我的心里装满了这些东西,所以我看得见。孩子是看不见这些东西的,因为他们有一颗纯真的心。我要洗去这些污染,清除这些垃圾,回归婴儿般的纯净。今年你几岁啦?我会回答:“两岁。”我希望自己返璞归真,回到那种净的状态,并努力朝半岁,0岁奋斗。我想0岁,是不是一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
你有一颗怎样的心?世界就是你的镜子,照一照吧。
剪窗竹影画心境
文/雪域莲花
一剪窗影,我是你的景。
一笔画心,我是你的影。
是你,捧来幼小的我种于窗前,呵护有加,长大后便成了你窗前的竹景,你窗里的竹影。
日日见你绘着窗前的景,把窗里的影,捕落于纸上,只为画,只为赏。
至此,日夜与你朝夕相伴,见识了你的待人接物,见识了你的言辞哲语,也见识了你的侠骨丹心。
至此,才知,你之所以爱竹,之所以爱画竹,只因你骨子里就是一棵竹,让我为你而心倾。
读风读雨读竹音,画枝画叶画竹心。
也曾画得繁复,几经磨砺,便晓得取舍,独留这简约的影,盈在案头,与窗影相映。
调好水与墨的比例,铺开温润的萱纸。一起一顿,三两刷,一竹枝;一起一泻,三两撇,一组叶。
晕染水墨,窗影竹韵便在你的笔下琴瑟合鸣。
画的是晴空万里下耿直通透的直爽,画的是风雨交加中刚柔并济的柔韧。
画的是我沐雨擎风的形、贴窗摇曳的影,描是的你淡泊人生的心、直面于世的境。
一生浓淡,相知于心。浓的,是情意;淡的,是禅铭。
今生有缘,相遇于窗。
今生有情,相识于笔。
枯,我依旧是你窗里的竹影,剪了风,剪了雨,剪碎了相伴窗前流逝的时光。
凋,我宁愿落在你的笔下,和着水,和着墨,和着你心底的泪滴,定格在你明净的心窗。
剪窗竹影画心境,梳水淋墨付云清。
幸福是一种心境
文/王德敏
怎样才幸福?
其实,幸福缘于一种心境。一个人的内心认知层次,观察思维角度,常常会影响他对幸福的体验。
当你百无聊赖时,可独自出门去野外溜达。行进中,没有目的,没有羁绊,甚至没有方向。一切都是宁静的,就连树叶掉落,风吹草动也在克制着响声,犹如世外桃源的意境。
若是融入人流街景,悄悄地审视一张张或匆忙或散漫或欢喜或凝重的脸,常会思量,在这一副副表情的背后,是否有与我曾经一样的身心疲惫?是否有与我曾经一样寂寞的心境?我的同事和朋友,能否像我一样漫步在某条街道?他们是否也像芸芸众生一样忙碌或悠闲?是否就像我思念他们一样,也在那边思念着我?
闲暇在家,不愿等候牌友的电话邀请,不愿留恋酒桌的推杯换盏,能够倚靠窗口,端详夕阳余晖,扑向居室阴暗的角落,呈现出的别样情景,也是添设了亮丽的心境。当你微闭双目,便会觉得远离了尘嚣,品尝着雅人深致的心境。做个温馨的短梦,让毫不张扬的幸福弥漫在你身体的各个部位。
周末假日,到郊外农家乐游玩,看看潺潺的流水,瞧瞧丛生的藤蔓,钓钓小溪的鱼儿;沟边路旁翠绿的斑竹,随风摇曳的欢乐;席间灶台传统的豆花、草草粑的芳香,都在增添与世无争的心境,勾起童年故居喜悦的回味。斜斜的暖阳照映脸庞,潺潺河水洗刷脚丫,当你略显迷离时,也许会联想到徐志摩笔下那条恋人般的康河,进而诱出些许并不完满尽意的浪漫情感。进而懂得:原来缺憾也是一种美,没有曾经的缺憾,怎有今天的自己?!
即使面对见惯不惊的景象,能否有深层的感知:滴滴晨露,透澈淡然,悠悠地徜徉在树草间,在那随风摇曳露滴飞溅的场景里,能否领悟叶下的期盼?缕缕春风,如影随形,轻轻地游离于轮回的季节,在那掠过面颊吹向山野的情形里,能否洞察季节的循环?簇簇雪花,洁白淳朴,悄悄地绽放在弯曲的枝头,在那依恋不舍悉数坠落的画面里,能否品味丰收的预言?
如此等等,营建心境的方法多着呢!
我为类似的心理调整、闲暇方式,取了个名字叫放牧心境。有了这样的心境,还不能感悟什么是幸福么?!
欣赏者最美的心境
文/聂鑫
心境的美好不取决你生存在哪一种环境,而是取决于你是否将残酷的现实转化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自己的心境高踞起来,永远昂首挺胸,不向任何世俗低头。
人的苦乐。尽管来自客观的尺度,但只要你不要困扰于一时的得失,精神世界里便不会缺乏力量和充实,就会营造一种崭新的环境,让自己的一切都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懂得欣赏的人,才会有新发现。心胸有多宽,你的视野就会有多宽。善于欣赏的人,都拥有着一颗不凡的匠心,都会善于观察一花一世界的奥妙,见小草就会见到大精神。
欣赏是一种高调的生活,是心灵的及时雨,它可以洗涤已久的污垢,知道什么是生活的高雅,什么是生活的糟粕。欣赏是欣赏者真实心灵放飞的足迹,嘴嚼生活的味道,生成源源不断灵感的源泉。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
今天很快过去,明天又将到来。时光像是海岸上奔腾吼啸的海水,漫过来,流过去,大浪淘沙,所有活着的挣扎着的生灵都将被卷走,那些暂时的阴云和不愉快,更不会因为生活的挽留而停留,所有的一切都将被岁月这条洪流所吞噬。
到最后被生活真正挽留下来的只有你奋起的斗志,和你那一颗不甘堕落的心,在向着一条充满阳光的绿茵之路蜿蜒而行,一生一世永不停息。
心境,并蒂花开
文/钻石彩宝百科
累了的时候,心就会向往宁静,向往那种没有黄昏的路灯,没有汽车的的鸣笛,只有一条青石小道,和两旁微风摇曳的葱绿,在这样祥和安静的环境中,偶然与一本书相遇,忆起里面的词句,感同身受的同时就像是知己。原来在自己都快忘了自己的时候,还能有一本值得我去阅读的,去深思,去审视,然后猛然间发现自己在做什么,后又痛心疾首的去遗憾自己所失去的那些最纯粹的东西。
这几日,白天忙碌着工作,倒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去多想什么, 晚上回家时,就顺道买点小菜回去,吃完饭时间还早的话,便会看会儿书,虽然偶尔有时候会觉得很无助,但也只是一瞬间的感觉,悲之乐之,也不期许,有谁能理解,就这样安于自己的世界,日子倒也无波无澜。有闲情的时候,品品茶,听听音乐,忙碌中透着安逸,花开花落,岁岁年年,于时光的琴弦外,听一缕清音,于花海深处安眠,只愿流光不负岁月静好。
喜欢这种淡淡的季节,宁静的小道,微风习习,独自一人漫步,三千烦恼丝,在这样出尘脱俗的景色中,都被潜移默化掉。素净的画面如这平静的生活,如这淡淡的人生。草木无言,生命里太多的起承转合,潮起潮落,我们总在时间与空间里错过,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不完美和遗憾才让我们懂得生命里的美好和厚重。在这个寂寥而单调的日子,不被人理解、不被人认可这些都已不重要,也不想再去解释什么了,唯愿,心安则安,而沉默也许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即使孤芳自赏也不负了流年给予的美好时光。
曾期许过,有一位温厚的男子,无需过多的言语,便能识得我的心思。在他面前不用隐藏我的心情,甚至可以发一下小脾气,最后还会说,心情好了吗,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都会与你同在。我们是知己,也是爱人。我不贪婪,只要这样就好。
冬日晴好,广袤的大地,在那绿色与灰色相间的田野,若是行走在其中一定别有一番思量,一个是新生一个是衰败,像你你我我,曾经的我们,后来的现在,说好了一路行走的,都到了各自的站台临时下车了,最后也许只剩下我独自一人,还在向那个终点前行。也无所谓得失了,都是生命正常的蜕变。碌碌红尘,很多质朴的品质和精神都在以一种看不见的速度在人群里消失,怕在这尘世中待久了会被事物的表面盅惑了眼睛,迷了心智,也时常提醒自己, 要用心去明示,用眼睛去看看不到的东西,那才是事物的本质。
很多朋友包括家人都说,别什么事都发表到网上,心情好与不好都被别人看到了,若是成熟的人,是会很好的将自己的心情隐藏起来的,你会永远也猜不到她在想些什么。仔细想想,的确如此,一个人的悲喜,一个人的苦乐自己知道就好。然而此生注定和文字有着不解之缘,文字是我释放心情,释放灵魂的一个出口;也是我唯一能发泄情绪的方式。我自知,人眼睛看穿的不过是表面的文字,许多未说出的心事只独自妖娆。
安静的生活,以一种不得不沉思的静默禅定,始信终有一日会开悟。日子就这样浓了淡了,聚了散了,走着走着便累了,倦了,泡一杯清茶,写一句心语,听一曲旋律,让心境独自沉静开花。
一种零碎的美
文/刘清风
这个秋姗姗来迟,出乎意料的是只到了秋的月份,而未见秋的风景,一如年初的春天让人等得有些漫长。然,在这漫长的等待里,虽弥漫着些许焦急的期盼,甚至浓浓的感伤,却因为在这等待的过程里注入了太多的期待与感情,而不失为一种零碎的美。
美常见,然零碎的美却并非人人可得,这需要一个时机,一个地点,更重要的是一种特殊的心境。俗话有云,“十全九美”。这里的美都近乎完美,换句话说,这些美都是人们心底的期望乃至向往,它诠释着一种幸福。可纵有十全,也难得十美,这所缺少的一份美又从何而生呢?
翻开尘封的历史画册,我们在春夏秋冬的轮回间,在白昼黑夜的交替间,在沧海桑田的变迁间,都不难找寻到一份份古人乃至今人心目中的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此明月,安静恬淡,让人叹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又倍显亲近,让人心暖。月儿虽美却也难得完美,于是便有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中那让人感伤让人无奈的月儿。似乎再美的事物都有那么一丁点儿的不足,这些零碎着的,往往在不经意间让人心伤。然,月儿终究是那唯一的月儿,变了的只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下那赏月的人。心境不同,所见所感也就大不相同了。如此看来,原本美一直都客观存在,那些被认为不美的只是受某些主观因素影响罢了。
再拿东坡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来说吧,到了秦观手里,便成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原先不美的悲欢离合此时却也散发出一种让人心醉的美。虽谈不上完美,但也堪称一种零碎的美了,这也正如他时的落花无情也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大爱。这样的一种零碎美来得悄悄,却也不失韵味。
如今,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美时常存在,只是往往因为我们的心境不佳而将其忽略掉了。譬如身处逆境,有的人觉得自己倒霉,命运多舛,从而丧失斗志一败涂地;然而有的人却乐观进取,将克服不幸认为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勇往直前扭转局势,从而让原本的不美演变成了美。
所以,不美的往往是我们的心境,我们要做的就是美化心境,懂得感受,懂得欣赏,从而发现出更多尚未发现的正匆匆逝去的零碎美。
心境如莲
文/雨中的海棠
那日,沿着公园静静走着,耳边一如既往的是我的音乐陪伴。
忽见池塘里一朵莲花盛开,白色的莲花在并不清澈的池塘里开得安静自在。我驻足,坐下来静静看她。这个小小的池塘,浅浅的水,人们很少会走到这偏僻的地方。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她自在开放,原本和别人无关,你看和不看,她都一如既往的开放,为自己为有缘人开放。
这一生也许只有这短暂的日子。天冷了花落了,根却在池塘深处,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待来年再开放。
莲花本是具有灵性的花,有着给人启迪的力量,给人顿悟的佛性,而我总会觉得莲花就像一盏灯,在茫茫黑夜里照亮心中的黑暗,照亮前行的路。
蓝黑色的背景下,一朵白色的莲花静静开放。
这 莲花并非开在池塘,而是就在我心里。在我看来,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平静安静的精神生活状态,如莲花一般,我享受这种安静的生活。心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很多人去修行,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在修行什么?我也不懂宗教,可我喜欢这种心静的感觉,世间万物在这种状态下,会变得异乎寻常的美好。从来都是喜欢安静的 人,不愿嘈杂与繁琐打乱我平静的日子。
有朋友说,她怕这种安静,她希望日子乱一点儿热闹一点儿,她不喜欢一个人外出游玩,不喜欢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在外面吃饭,在她看来,一个人会让自己手足无措,而我恰恰喜欢这样的状态。并非我不喜欢与朋友相处,我也有很多朋友,和朋友一起时也会疯闹。
可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处,独处时的状态才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检验。
我们尝试享受一个人安静下来的幸福,当我们一个人站在海边,海浪轻吟怒吼,我只看远处的大海海天一色,辽阔无际。我喜欢走在公园的小路上,花开花谢叶舒叶落,我悟生命意义,自舒畅开怀。我喜欢走在人群中,时而融入时而游离,看人生百相,从中体验生活真谛。
当我自己安静平静时,我知道自己原本是一朵莲花,别人苦修的境界,于我就是本性,虽然也会被繁琐打扰苦恼,可我终会回归,回归心境如莲。
享受悠闲
文/雨兰
这几年,经常有熟人、朋友说起我日子过得悠闲、自在,言语中也露出不无羡慕之意。
确乎,从表面看来,我的日子过得比较悠闲自在。休息日,闲闲地泡上一壶热茶,闲闲地打开音响,闲闲地阅读、上网,闲闲地在毛边纸、宣纸上涂抹几笔,也时不常地,带孩子到小公园、郊外野地闲闲地看山看水;或者与文朋书友相聚,品茗说画,诗酒闲谈,忘情于山水美景之中……
也自问,我真的如一些朋友们所羡慕的悠闲自在吗?好像又不是。因为毕业十几年来,我几乎一直是每天早晨7时前起床,晚上11时后入睡。忙碌的工作之余,大部分的时间里是读书,写作,习帖,画画……可以说,一直没有懈怠过。
而我的悠闲,重要的还是心态,是心境吧。
说起悠闲,不由得想起捷克的谚语。他们说,悠闲的人是在凝视上帝的窗口。凝视上帝的窗口?多么浪漫可爱的捷克人民!多么可爱的悠闲!英国作家杰罗姆当是一个最懂得悠闲、最会享受悠闲的人,并且他还把他的“悠闲”写成一本书,让大家分享他的悠闲,就是那本着名的书——《闲人遐思录》。有多少次,我读着里面的文字,心里总是充满着轻松的喜悦。他幽默地说,悠闲好比接吻,一定要偷来的才香。自然,杰罗姆崇尚的悠闲是“忙中偷闲”,在《谈悠闲》一文里,他如此说,“没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就不可能充分享受悠闲。假如无事可做,那么不干事就并无乐趣可言”。这话实在是耐品,富有思辨味,也道出了悠闲的“三昧”。
悠闲与忙碌,也是相对而言的。清人张潮《幽梦影》上言,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着书。天下之乐,孰在于是!张潮的话,颇契合我的心。张潮与杰罗姆所说的悠闲,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这是悠闲的境界。我所熟悉的江南才子王稼句,也是深得悠闲三昧的人。他编撰、着写作品几十种,可谓着作等身,为编撰而阅读的书籍更是无以计数,你能说他不忙碌?但你读他的文字,又会感觉得到他的闲,闲雅,娴静,闲适。他的文字是从闲处来。没有悠闲的心境,怎能写出如此雅净、如此可爱的文字?
佛家常讲境由心造。境由心造。我最喜欢。佛教的一些观念观点,虽然唯心了些,但于人生于世事却是大有益处。心境悠闲,才能事事从容。或者说,从容,才能悠闲。此中,关键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心态。心态从容了,便可以在工作做事中时时保持淡定从容,便可以如张潮所言“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着书……”
这几年,自己时常也颇觉得日子过得悠闲,也是应了佛家的那句话——境由心造。虽然,也曾为稻梁而辛苦奔波过;也曾为改善生活困境而加班加点地工作过、奋斗过。但工作之余,大部分的时间里是读书,写作,习帖,画画,……这样十几年的坚持和保持,我不仅一点也没有觉得苦和累,反而还觉得乐此不疲,甘之若饴。关键还是心态。我是一直以悠闲自在的心境、平和恬淡的心态来做这些的,没有人逼迫,只是喜欢,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乐之者”也。而且,读书、习字的好处是一天里零散的时间都可以收集起来,有效地利用,所谓自适其适,得悠闲之趣,得生命的大自在之境。
悠闲是一种心境。享受悠闲,就是享受一种美丽淡定的心境。芸芸众生,大都为忙所累,为忙所苦,没有了悠闲的情趣,失去了悠闲的心境,实在是可惜。不妨学学我们的古人。我们的古人最会享受悠闲,善于体会让生活、生命的节拍慢下来的境界。着名将军岳飞懂得享受悠闲之趣,戎马倥偬之际,他还能够写下壮怀激烈或忧思缠绵的长歌短调;宋代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贬谪,但他于颠沛流离之中仍不失赤子之心,常处逆若顺,于苦境中享受闲适之趣,体味悠闲之深味,他一生写下的大量的诗词文章、书法等作品,实在也是他善于享受悠闲的产物。
悠闲是一种生活态度,享受悠闲,就是细细体味、珍爱生活中的枝枝节节。虽然网上购书已经非常方便、快捷,但是我还是愿意每个月抽出半下午的时间,坐了公交车去文化市场购书,我喜欢一个人在书店里悠然闲逛的感觉,人们常讲起“人场”,“气场”,那么书店里众书云集是不是也有一种“书场”?反正我是喜欢书店里的那种“书场”,在里面看看这本,翻翻那本,摸摸那本,选中喜欢的,放在腋下;已经买回家的读过的,在书架上遇见了,那是老友相逢的亲切;没有阅读过的、陌生作家的书籍,那是新朋友,有一种期待相识的吸引;向往已久的作家的书籍,偶然在书架上撞见,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惊喜!
悠闲是一种人生境界,享受悠闲,就是享受一种从容自若、宠辱不惊的自然自在之境。启功先生曾写有一联,内容为: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能将忙事做成闲事的人,当是人生的大境界,好境界。也非一般人所能修炼得到的吧。写此联的启功先生当是一个。
惟愿我等,在平常的日子里慢慢修炼,品味悠闲,享受悠闲,享受生命的大境界,好境界。
优雅的心境
文/空灵心
和芝姐姐相识是在一个读书群里,听到她乡音浓重地朗诵诗词,向来胆怯的我特别羡慕她的勇气,于是,申请加她为好友。就这样,我们慢慢地熟识了。
她喜欢写文章,且习惯于随时随地记录灵感,期待笔下的文字能变成铅字。她从十六岁开始写日记,迄今用过的本子都一大摞了,却从来没有习作发表,哪怕是小豆腐块儿,但她依然笔耕不辍,用我手写我心。
我经常在她的空间里,看到花花草草的照片,看到她们一家开心的笑颜,看到她散碎的心情文字。她花了三年的时间学习跳舞,花了两年的时间学习唱歌。甚至于,去年春节,她撒娇要求老公陪她到电影院看大片,由女儿买票,并全程接送。她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像一场精致的表演,从容不迫,绚烂多姿。
我一度以为她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丈夫精心呵护的掌中宝,却没料到,她才是一家人的支柱。当年,父母出事,没有能力照顾家庭,哥哥从小残疾,妹妹刚上小学。她无奈之下早早结婚,担起家的重担。生活的残酷,让她一度想结束生命,但上天终究给了她一根救命稻草。这根救命稻草是电台播音员的一句话:“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怕活着吗?”
一档原本播给残疾人看的节目改变了她的人生。她有了一群特殊的朋友,坐着轮椅的,拄着拐杖的,摸着盲文的,身处各种磨难之中,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着一颗坚强活下去的心。她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
重生后的她决定,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开心了就开怀大笑,伤心了就号啕大哭,每日都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人生在世,不仅需要承担责任,更要学会爱自己。只有自己活得优雅自在,才能给家人、给社会减轻负担,带来价值。优雅的心境,会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会吸引幸福之泉奔流而来。
而今的她,如洛城名动天下的牡丹,经烈火焚烧,仍生机勃勃,明艳动人。
落雪听禅 心境无尘
文/谈笑在指尖
喜欢在飘雪的时候,踏进远山处那座庙宇,盈一眸恬静,书一抹情怀,静看那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入红尘的最深处里。暂离喧嚣的尘世,放空自己的心灵,尽情的去体会那份旷达与纯净。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旅途中,都会有彻入心扉的疼痛,也会有不期而遇的欣喜,一地落红,氤氲了冷暖,一树梅开,缱绻着浮华,清净的内心,得到的是禅悟和觉醒。雪则如拂尘,能掸去俗世的无奈,也能将滞留尘世已久的灵魂净洗。
古寺里,佛是主基调,古刹里充满了佛光,悠悠禅意。我虽不信佛,也不懂佛说,但在古寺内走行,分明会觉得有种别样的气氛在身边围绕。那种佛光四射,梵音穿行,环境清幽,庄严肃穆的氛围,顿时会让你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那间间禅房,更让人有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这大概是深陷俗世之人的一种幽清之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当初对繁华追舍不止,为情感执著不悔,到最后,却发觉所有欲生欲死的情深和追求都不值一提。
我们每天过着的日子,是送走了今天,怀想着昨天,又期待着明天。我想寺庙内的许多僧者,最开始的修炼坐禅,也许只是为寻求自我的解脱,才会离尘避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修行,最后,可能会被经文中的禅理所感化,便达到了忘却自我的境地。修炼让他们感到了,任何的眷念、难舍、不放,都是在自寻烦恼,所谓因果自偿,便是这个道理。我们这些尘世之人何尝不也是这样?尘网之中,处处皆是荆棘,你若不动,则不会受伤,你若挣扎,则伤痕累累。静,可以摒除一切执念;淡,可以将世事看空,善,可以化解一切恶源。
我常想,并非一定是要佛门中人,才可以参禅悟道的。人生原本就是一册禅书,每个简单的章节里,都蕴藏着深刻的玄机,而每段繁复的过程,也不过是一些简洁的组合。平日里我们总喜欢抱怨自己的庸常和无为,总喜欢感叹世事的艰难与不平,却不知,有一颗平常之心才能参透深邃难懂的人生。真正的禅书,是众生都可以读懂它的,一个平淡的词句,就可以启发出深刻的道理。生活若禅,用禅心来宽容一切,苦闷必然会随之消去,闲淡则会萦绕于身。“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种甚因,结甚果。”
有时我在想,究竟是什么能让禅者有这般的信任和依恋,把自己完全沉浸在禅中?我曾不辞辛劳地做着大半生的努力,却发觉,兜兜转转,还是抵不过上天安排的宿命。由于经历过太多的喧嚣,太多的浮华,深感现实真的有点沉重,沉重到一枚落叶,都足以将自己砸伤。时光飞逝,季节更迭仓促,一晃大半生就这么过去,让我再也不敢一意孤行了,考虑着要冷静面对人生,于是将落叶偷偷收藏起,把那记忆折叠,开始爱上了平静,爱上了淡寂,爱上了恬淡走岁月,恬淡过生活。恬淡,不是禅,而是禅里开出的花一朵。
时间飞逝,一年又将过去,站在岁末的渡口,打开心灵的窗户,静看时光旖旎着一曲花开花落。一路走来,曾走过山坡,走过小径,走过断桥,走过笔直与曲折,一路上的故事有很多,挥袖向昨日告别,所看到的都不过是镜花水月。站立于古寺中,听着梵音,虽无法道明佛祖的笑意,心中却努力想着如何把今后的日子安安静静的去过。人迂回了一世,一条路到底要走过多少坎坷?一份爱能承受多少的离别?一颗心能容下多少的悲喜?一个故事能演绎多少个轮回?一段光阴能包容多少的曾经?一眼回眸里能书写出多少的沧桑?一个转身又能带走多少的过往?我想,这一切终究都会凋零成泥,最要紧的是要珍惜当下。红尘是修炼身心的一个道场,人生本就是清净生命心性的一个过程,禅悟之道,贵在明心。
落雪听禅,心境无尘。
难忘那份童话般的心境
世间美好的事物,是我一辈子也爱不完的,不论时光如何变迁,我却永远不会丧失,属于我的那份心境。只要心中有爱和希望,我们都会从平凡的生活里看到童话的颜色。
小时候沿河而居,对岸有人家扎了篱笆,种了一大片粉红色的花。春风拂过,花就火一般蔓延开来,拖曳到绿色的河面上,美丽得让人心生恍惚。还有宽宽的草地,夕阳下的河水波光鳞鳞,软缎一样随风变幻着色彩,有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那感觉惬意浪漫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几年的黄昏,我和哥哥最喜欢来这里写生。哥哥最崇拜的偶像是齐白石和徐悲鸿。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是他向往和追求的艺术境界;中央美术学院,是他奋斗的目标。他的工笔画《金陵十二钗》栩栩如生,水彩倒影画更是维妙维肖,行云如水的书法让我羡慕好久。
云生雨,土生田,时光生流年。生命与光阴的故事,真的能改变一个人。记忆中的那份纯真美好,把我带回这里。如今岸已挪移,家已搬迁,白衣蓝裤年轻帅气的哥哥也步入中年。旧日狂热的梦想和追求也早已搁浅,哥哥就职于报社做了一名摄影记者,曾经钟爱的画夹也变为数码相机。
所谓的成长,就是不断获得和舍弃。梦想与现实似隔一步之遥,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年少轻狂的向往和追求。努力过,感受过就不应言后悔。
或许时间带走一切,但我们会永远记得,那段阳光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