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夜读文章

2022/12/16经典文章

夜读文章(精选12篇)

清秋夜读

文/徐学平

白天的喧嚣渐渐远去,窗外夜色如铁,而我的心境却在此刻淡定如水了。在这寂寥的清秋,独自拧亮书桌上的台灯,给自己泡上一杯热茶,捧一本厚厚的小说来读,已成了我无法摆脱的喜好。

清秋夜读,一轮金秋的皓月映着书房淡蓝的纱窗,柔和得一如仙界的幻曲,弥散在轻轻的夜风里。风悄悄的吹过,虫儿在聒噪,那金铃子、蝈蝈儿嘤嘤唧唧地鸣声也忽远忽近了,如舒伯特的小夜曲轻柔、悠长而又凄美,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呢!翻开散发着墨香的书页,任思绪在字里行间神游。既可以与司汤达屈膝交流,又可以与福楼拜娓娓而谈,可以去体味曹雪芹笔端的盛世浮华,也可以去感受张爱玲描述的爱恨情愁。

就季节而言,如果说春天适合读清新的散文,夏天适合读火热的诗歌,那么秋天则最适合读些厚重的小说了。清秋夜读,心境是清澄而又透明的,这也就让人不难读出书中三昧来。读《巴黎圣母院》,我从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貌中读出了美丽与善良;读《包法利夫人》,我从爱玛的经历中读懂了理想与现实;读《红与黑》,我从于连的命运中思索着追求与取舍;读《平凡的世界》,我从孙少平的成长中感知到了信念与坚强;读《亮剑》,我从李云龙的人格中领悟到了正义与勇气。

秋夜是个适合读书的好辰光,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物我两忘中,也许此刻的灵魂不再属于自我,而是在书页间徜徉、跃然于纸上了。如此说来,这还真是应了陆游的那首“青灯照空廊,重露滴高林。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帘外初斜河,屋头已横参。人生每如此,利欲安能侵!”

夜读

文/陌上桑

夜读,是一件美妙的事,尤其是在冬夜。

夜深人静时,拿起一本书,随心所欲地读起来,难得的宁静、安心。不必担心有人来打扰——他们都已睡熟了;也不再经受手机的诱惑,网络好友也都下了线。这个时间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

蓦然有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豪迈。是啊,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大可以任意驰骋,纵情文字。

也许,你翻开的是一本看了许久没有看完的小说,精美的纸张、清晰的字迹、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一切都那么舒心,一页页看下去,不觉已至深夜。也许你翻开的,只是一本薄薄的杂志,有青春校园故事,有明星访谈,有励志文章,甚至还有心理测试,杂七杂八,可同样觉得很好。也许你翻开的,是孩子的绘本,却也不觉得乏味,饶有兴趣地看一个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霎时你觉得自己也成了童话里的人,纯洁,美好。

靠在床头,就着橘色的灯光,也许还有偷偷溜进来的月光,有滋有味地读书。当你翻书的时候,那些文字一个个生了翅膀,开出花儿,从书上飞起来,嘤嘤嗡嗡包围了你,似春风、夏雨、秋云、冬雪,把紧迫感、压力、懊恼一点点洗去,把善良、从容、快乐和美的种子种在了你的心里。

夜深了,周围静悄悄的。当睡意袭来时,合上书,梦境也一定甘甜美丽,它映照在你恬静的笑容里。谁也不知道,这些书,在不经意间,带给了你那么美妙的体验。

夜读

文/断柳

读了一夜的词,直读到晓色朦胧。

东风未至,峨眉低弦,枝杈勾不住滑落的月光只由她静幽幽的轻躺在晕黄的纸卷上,一筹莫展;风扇轻转,微风徐送,指尖夹不住如翼的薄纸只凭它急切切的踉跄在左去的半途上,一时难敌。我无心看笑,便一指将它推去,不想正遇纳兰词。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聊聊几字,一段酸楚,读着读着便读出了字里的情,情里的伤;"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浅浅数笔,一片痴情,念着念着又念出了心中的苦,苦中的楚。心碎了倒也罢了,却又洒了一地,连捡都捡拾不起。倘若不语,谁又能想到这位有着显赫身世、天生秉赋的男子会对富贵如此轻视,对仕途这般不削,反而只对世间的真情流连向往?他用他伤感的背影告诉后人,人世间最重要的唯有家与真情。我不忍伤情,垂目翻纸,奈何又见李煜词。

也似这如钩的月夜里,独自默默登上西楼的后主感慨着"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的愁苦,疏笔勾勒出的景象将心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写的悲凉凄婉,叫人读之不免心生酸楚。可细细一想:为何这无限的江山,大好的山河非要等到"别时容易见时难"处才幡然醒悟而垂泪对宫娥呢?这又怎是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可以释怀的呢?我暗自怜惜,闭目合卷,无心再读。

辗转反侧的不能入眠。忽想起《唐鉴》有记:"国之将兴,必用谏臣。国之将亡,必杀谏臣。"滚滚红尘,浩浩长河,任多少经明行修之士都没能阻挡往复更替的宿命。非谏者无言,非言者无理,不纳也。《论衡》亦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旧制不理,贤良不举,公序不端,良俗不正,到头来也只剩得个不堪回首月明中了。

举目望窗外,月渐东,晨星欲散,不觉晓色已朦胧。对镜望,睡眼惺忪,朦胧中只剩得个锦样的年华水样的流了。奈何?掬一捧水,洗尽残梦。问远方,何处能起平沙雁?

夜读

文/周玉荣

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中,阅读,几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只有在夜晚,当一切的琐琐碎碎都暂时放下,一切的嘈嘈杂杂都暂时归隐。此时,天地宽柔,人烟俱净,在床头橘黄色的光影里,择一本书,享受一段阅读时光,让身心舒展。

一位友人曾经算过,每天睡前阅读30分钟,一个月900分钟,就能读上一至两本书,一年下来就能读20本书,一生就有可能读千本以上的书。计算的多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 也曾提倡读书“三上法”,马上、枕上、厕上。由此看来,无论是快节奏的当下,还是以前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要想看点书,零碎的时间都是要用起来的,细流成河,跬步千里。

这几年,陆续在网上买了一些书,大部分都是在睡前读完的。今日复明日,新年接旧年,原本随性而为的阅读,在时间的土壤里,不知不觉长成为一种习惯。现在每天睡觉,无论都晚,总要翻上几页书,才能安心地关灯睡觉。

床头对面墙上,挂着一幅画。一个身着浅黄色衣裙的少女,正盘腿坐在地毯上,读着一本书。当初,在一位女友家看到这幅画,一眼就喜欢上了,或许这就是眼缘吧。向女友要了网址,上网买了一幅一模一样的,挂在床头对面。女孩一袭浅黄色的衣裙,一如床头橘黄色的灯光,有一种让人心安的力量。而阅读,恰好需要这样的心安,沉下去,再沉下去。

作家陈村在《躺着读书》中说:“读书的最佳姿势不是在课桌前,而是枕上。凡读书人都知此诀窍。身体安静了,脑瓜才活跃得起来。初读此句,暗暗叫好,无疑写出了枕上读书的精髓,真味也。

关于阅读,与心境是紧密相连的。年华正好时,手里有大把的时间,涉世未深,心里干净透明,尤其喜欢读大部头的书,刀光剑影的江湖里,缠绵悱恻的爱情里,睥睨人生,快意恩仇。人到中年,像一壶煮沸后冷却的茶,经历了翻滚腾挪的人生,舒展了,沉稳了。这时候的阅读,更多的是一些札记、随笔、杂文,还有一些中短篇小说,一般文字简短,内容独立,一晚上少则两篇,多则十几篇,非常适合睡前阅读。

偶尔心血来潮,也会埋首长篇。最近,又读起了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是念师范时,老师开出的必读书单。彼时,书是买了,只是二八年华,少女情怀,怎么都读不进去,一本书翻了几页就被搁浅了。而今再读,就像走对了路,找到了门似的,一头就扎进去了。或许,这就是格雷亨﹒格林所说的“通常的人生回声”吧。一个在生活里过活的人,阅读另一个在生活里过活的人,关于生活的文字,如有一座天然的桥,引渡读者走进作者的文字,阅读因此更容易引起内心的共鸣了。

“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夜半央时,灯半明时,一书在手,于阅读中安抚身体,慰藉心灵;于阅读中寻得一处桃花源,觅得一方水云间。

我那夜读的女儿

文/刘春宇

昨夜下夜班后,行至小区时,看到自家的灯还亮着,便抬手看了看表,正好零点整。匆匆忙忙上楼,开门,掀起门帘的一瞬间,看到甜宝坐在沙发上,扭过脸来睁着朦胧的睡眼轻轻地叫了声“爸爸”。我知道开门声惊醒了她。

她的身边照常放着几本书,一旁的桌子上摆放着课本、试题卷和草稿纸。这样的场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已经不知多少次了。完成作业和自学的任务后,往往时间不早了,甜宝肯定想在睡前再阅读几页书籍。不承想,太困了,一挨沙发便睡着了。作为父亲,每到此时,除了心痛孩子外,就是在心中不断地督促自己加倍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做一个让女儿骄傲的父亲,否则,连孩子的那点刻苦都对不住。

没想到在深夜里迎来凌晨的,除了我,还有我亲爱的甜宝。“甜甜,到里屋睡吧!”心头不落忍的我轻轻地说道。孩子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起身进了里屋……

想想从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取得好成绩,就像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样。上小学以来,孩子大考从未下过班里前三名。我见过因丢了一分回到家里哭得哇哇的甜宝,见过一道题翻来覆去一定要弄明白的甜宝,见过错了不该错的题挨父母训斥的甜宝,也见过做了不对的事不敢告诉爸爸而悄悄打电话给妈妈的甜宝……有时,孩子真的是父母的老师,让我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的成长。

清晨,睡得昏昏沉沉的我,听到了甜宝的晨读和甜妈的嘱咐声。过了一会儿,开门,关门。随即,楼道里响起了母女俩熟悉而急促的脚步声,由近及远……

我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家的夜读时光

文/邓丽敏

最近在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人间有味是清欢》,跟着他的笔触,走进那些微不足道却似曾相识的场景……

那是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只要不是农忙季节,每天晚上,煤油灯点亮后,我家的夜读时光便开始了……昏黄摇曳的灯火照亮着并不算宽敞的屋子,微弱却温馨……

煤油灯右侧是借着灯光纺线的母亲。母亲坐在纺车前,右手转动纺车的轮柄,左手捻着棉筒,随着胳膊慢慢上扬,棉线也在不断延长。当左手伸展到不能再伸的高度,右手摇动轮柄的速度便慢了下来,拉线的左手开始往回收缩,将拉出的线缠绕在锭子上的缠筒上,如此循环往复……

灯的左侧,我的父亲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书,或是《三侠五义》,或是《薛刚反唐》,凑着那昏黄的灯光,为我和哥哥讲述着那书中的侠肝义胆、铁血柔情……

煤油灯的后面是一个小角门,门的右侧靠墙放着一张小床,那便是我和哥哥的“栖身之所”。我和哥哥趴在床上的被窝里,双手捧着下巴,聚精会神地听着,直至听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束语。我俩总会不约而同地嚷嚷:“再读一章,再读一章……”父亲总会用宠溺的语气“威胁”我俩说:“听话儿,明天你们还要早起上学呢!不听话就没有下回分解啦!”两只小脑袋才恋恋不舍地缩进被窝里,满怀期待进入梦乡,续写书中的精彩……

这样的日子总是值得怀念的。那一天天的美好显得格外缓慢,正如母亲纺的线,在那昏黄的灯光下循环往复,随着我的童年慢慢拉长;亦如父亲那一次次的“且听下回分解”,次次相合,一片片地拼成我难以忘怀的童年拼图。30多年过去了,每忆及这个场景,幸福的感觉仍在……

小城夜读

文/唐宝民

最喜欢的读书时间,就是夜里,当白昼的一切喧嚣都隐去之后,只留下夜的宁静。在这种氛围中展卷阅读,从文字中感受生命的有限、宇宙的无涯;感受春花秋叶、生命轮回,一种苍茫的意象便浮现在脑海中,使人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慨和体悟。

白天是忙碌的,心也静不下来。但晚上就不同了,晚饭后的时光,完全可以自由支配,用来读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我在冀东的一座小县城居住,我家是顶楼,紧邻着一条街道,书房的那扇窗子就对着街道。窗下放着一张书桌,书桌旁边放着一把木椅,每天晚上,我就临窗而坐,静静地读书。

夜间,街上的车流虽然不似白天那样多,但还是会有一些车开着照明灯驶过。也会有一些路人在街上行走或散步。读上一段时间后,我就会向窗外望去,看街上的车来车往、人聚人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我的生活方式,就是守住一盏孤灯,静静地读唐诗的博大、宋词的精深,读哲学家的理性和诗人的浪漫……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独守书斋让我守住一份清静,在清静中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

夜渐渐地深了,街上已几乎不见了车流,行人也都回家了,整条街空旷而安静。我坐在书桌前,沉浸在夜读中。夜风轻轻吹过,送来一阵清爽,令人心旷神怡。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月落乌啼,带来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留不住西去的斜阳。书籍承载了人类文明的轨迹,使流逝的岁月定格为一种永恒。当我们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收获的是会心的欣喜。前人的智慧之光,在我们眼前组成了一幅无比灿烂的画卷,不但令我们倾倒,更丰富我们的身心。

街道两旁的路灯都熄灭了,整个街道漆黑一片。对面那些楼宇中家家户户的灯光,也一盏一盏地依次熄灭了,当最后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小城进入了深夜,我知道,此刻的小城,已经睡着了。

我仍在读书,书桌上的灯仍然亮着,亮闪在宁静的夜晚。阅读是心灵通往精神家园的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在阅读中抵达智慧的境界。

小城睡了,沉睡在一片黑暗中。我抬头望向苍茫的夜空,夜空中银河灿烂、星月交辉。这样的圣地,我们注定无法到达,但阅读却能使我们穿越时空,在类似的圣地中享受世界文明之光的照耀。夜已经很深了,月影已经西斜。熟睡的小城中,有我书房的窗口亮着一盏灯。望着遥远夜空中的星光月色,我忽然想到了康德的那句名言:这世间惟有两样东西使我们感动: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灯下闻书香

文/刘超

“竹窗影月夜阑珊,闭户读书忘睡眠。”这是灯下阅读的一种境界。

夜深人静,灯光显得格外温暖,有书相伴,显得夜色斑斓更富情调。把夜晚完整地交给书籍,双眼留恋于书页上的文字,任思绪自在地飞扬。夜读让我习惯了夜的安静,对夜的书香也就有了依赖。

早在学生时代,我便养成了灯下夜读的习惯,白天要苦于功课,惟独深夜是属于自己的。借着灯光,畅游在阅读的世界里,那时读金庸的武侠,读琼瑶的爱情故事,读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如痴如醉。灯下夜读让我的求学时光充满了乐趣,也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厚实的基础。陆放翁有诗云:“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这是一位古时的老者对童年灯下读书的深切忆念。正合我的心境。

灯下读书,虽有些枯燥,但并不寂寞。白炽灯光下,文字开始生动起来,你仿佛在和书本里的文字对话,在交流思想,和作者面对面地聊天。参加工作后,夜里依然飘着书香,而我的阅读更广泛了,从美食类到收藏类,从休闲书籍到专业文化,夜读的况味是那么亲切温暖,那样有情趣,丰富着我的生活,让我从中收获更多。

灯下读书,我最爱阅读一些经典之作。夜里,我的思维会更加开阔和清晰,可以让我沉湎于文字堆中,打开思绪,让我有了更多领悟和见解。翻开尘封已久的《红楼梦》,书中人物再度鲜活了,在灯下一一放大,变得清晰。记得多年前初读的时候,关注的是书中凄美爱情的情节,总觉得黛玉的命运太悲惨了,有情人难成眷属。而今夜灯下再读,读到的却是作者深挚的爱意、悲悯的同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构造力,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饱蘸着血与泪,为我们描绘了一段段动人的世间情缘。

灯下书卷长,夜读似品茗,越品滋味越浓。那些发黄的书,那些大师们的睿智,在灯光下更加明亮。

灯下闻书香,让生活充满了温馨和美好,装点着那长长的夜,点亮了我的人生旅程。

夜读

文/潘玉毅

我最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抱一本书,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翻书做做笔记,有时写写文章。

不光是我,很多人都有夜读的习惯,因为相比于白天,晚上要安静许多。到了晚上,马路上的车流少了,院子里只有几只野猫偶尔出来活动一下。夜静了,心也更安静,可以通过书中的文字与作者更好地进行交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好,“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也罢,共鸣是读书的妙趣之一。当文字发笑时,我们多半也在笑着,当文字流泪时,我们估计也已掩面难忍了吧。

其实,夜里读书和白昼读书没有本质的差别,因为不管什么时候读,书中的文字不曾变化,读书的人也不曾变化。所谓的不同,无非是前者需借着灯光阅读而后者不必费电。

夜里读书,有时只为求一个痛快。白天,学生要上学,成人要上班,饭后或有片刻闲暇,但常常被一些琐事干扰。虽然忙里偷闲读书也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情,但遇着自己喜欢的书,总是被打断,难免会觉得不过瘾。如果将读书时间放在夜里,则可避免白昼的许多干扰。

白日里忙了一天,还甘愿拖着疲惫的身体将夜晚的时间交给书籍,这无疑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读书是很有意思的。书由人写就,藏着思想和智慧,所以对于读者来说,读书就是学习,是汲取营养的过程。倦了,累了,拿着书看上一眼,内心里无比满足。

读书又好像整容,能将人的眼界打开。未读书时,世界就只有平素的见闻一般大,而读了书,世界的疆域就拓宽了,增加了许多好玩的我们先前未知的东西。书读得愈多,我们的世界也就愈大。

读书灯

文/陆曼玲

爱书之人大多喜欢夜间阅读,较之白天,夜间心更静,更容易进入书本里。

在散散逸逸的灯光下读书,不及凑着灯阅读有趣。散逸的光再明亮也不专注,读书的灯是要专注的,灯光专注,人的精神自然也专注了。读书最好是独处一屋,细细地品味美文佳句,看到精彩处,可大声朗诵,可手舞足蹈,可击节称赞。

读书的时间最好是夜深人静,周围无人喧车驶,纵有几声虫鸣蛙叫,也如临睡前的催眠曲一样,不是噪音而是和谐的伴奏。

说起读书灯,现时的台灯又不及古时的桐油灯有味,“一碗读书灯”的“碗”,总叫人浮想联翩:用来盛饭盛菜盛汤的碗,却盛着“读书灯”,岂不趣味无穷!

最喜欢那个飘着雪的黄昏,郑板桥“烹茶扫雪”后,用碗装着豆油,点燃卧在油中的灯芯 。窗外雪花飘飘,屋里一杯热茶,一卷书籍,一碗读书灯,伴着一个亦书亦画亦诗的书生,这是 雪夜读书的最美图画。

中国文化的神韵,亦隐藏在这些古老的物件中。品茶最宜“瓦屋纸窗”,修禅最当“青灯古佛”,夜读则最合“一碗读书灯”。卧在碗里的灯芯悠悠地燃着,微风吹过火苗轻轻摇曳,燃着燃着结了灯花,正给你一个稍事休息的时机。你用针挑去灯花,喝口茶,甩甩手,在斗室里走上几步,再坐下来读书,就更心无旁骛了。

当然,如有红袖添香,这书就读得浪漫了,温馨了,甜蜜了。像李清照赵明诚夫妇,“赌书消得泼茶香”,书香之中有茶香,还有俏皮的闺阁之乐,该是多么的清雅精致又韵味无穷。

“夜深衣薄露华凝,屡欲催眠恐未应。恰有天风解人意,窗前吹灭读书灯。”这诗,是清代女诗人席佩兰所作,描绘的正是娇媚的妻子和迟钝的丈夫夜读的情景。夜深露重,添香红袖已有几分寒意,丈夫的书却读得专心致志,妻子多次想催促丈夫上床睡觉又恐丈夫不悦,正在郁闷之际,一阵好风解人意,吹灭了窗前的读书灯。这是一幅多么生趣盎然的夜读图啊,妻子的娇羞妩媚,丈夫的不解风情,“窗前吹灭读书灯”的天公作美,多么鲜活生动,叫人怎能不羡慕这种诗意的夜读呢?

又想起儿时,因听过古人“囊萤映雪”的故事,便于夏天傍晚来到资江河边的镇南廓,一只一只地捉萤火虫,捉了满满一玻璃瓶,回家后拿纱布包着,做了个“萤火虫灯”,意欲学古人用这灯照着读书。不想几百只萤火虫挤在一起,光亮并未聚集,而是互相遮挡,用它来照着读书委实太暗了。一边惊叹古人视力的超常,“囊萤”尚能苦读;一边可怜这些提着小灯笼的昆虫挤在纱布里的难受。于是解开结口,让这些虫子带着它们的光亮飞向夏夜的草丛和天空。这也是最诗意的“读书灯”,现在回忆起来,似乎还看见那些尾翼放着光的可爱的小精灵。

由“一碗读书灯”进化到一盏煤油灯、一座台灯、一屋灯光,光照的亮度在逐渐增加,读书的乐趣却似乎减少了。太多的功名,太多的利禄,赋予了读书太多的辛苦,太多的目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时读书人悬梁刺股追求的功利现在更变本加厉了。莘莘学子挑灯夜读,只是为了应对小升初、中考、高考;在职之人苦读通宵,只是为了第二天的面试、竞选或就职的演说。通过阅读明晓事理、增长知识、提升气质,已不是读书的主要目的了。而不读书的人则更多地聚集在电视机、游戏机前或握着手机,看着冗长的电视剧,玩着疯狂的游戏,聊着一地鸡毛的家常乐此不疲。读书灯呢,早就随着学业的结束与书本一起被丢进了杂物间。

一个没有阅读的民族就没有未来。当文学廉价地嫁给了电视,当美妙的文字变成粗浅的迎合感官的镜头,思想就在快餐文化的泛滥中板滞,精神就在感官刺激的作用下物化,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彩也消散大半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无论怎样的镜头都难以体现其精练之美、意境之美、音韵之美;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任何的二度创作都无法表现其精髓。文学的最好载体是纸质书,一页一页地翻,一行一行地读,一字一字地琢磨,这中间跳动着阅读者的思维和领悟,是一种站在别人思想上的思想,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眺望。人类的发展,就是在书籍承载的经验和教训中创新前行。由此看来,读书灯照耀的不仅是卷卷书页,更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社会发展的历史。

夜幕降临时,真希望家家都亮着读书灯。不仅为考个学校求个前程,不仅为谋一官半职养家糊口,也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也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就像莎士比亚说的那样:“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悲哉金莲——夜读《水浒》

文/云淡风渡

田歌

1、

此时,我在粉色的衿帷里,透过这层纱,看着帷幔外边蹉跎的大郎,并未感到夫君就是这阳谷县的千万百姓所形容的“三寸丁古树皮”。看他笨拙的弄着炊饼,衿帷里的我竟然笑了,并且笑出了声。

但笑声却是娇柔。也有一丝知足掺杂在里面,夫君回头惬意的看我,我挪开眼睛去看窗外,千树万树的梨花。

春雨如泪,梨花似雪,阳谷县的春天里,荡净了金莲在清河县时的屈辱。虽夫君矬砣,但仍能解金莲三千愁丝。虽夫君枯似三寸丁古树皮,也会解我风情给我清明。

我是金莲,虽不比芙蓉清出于污泥,但是在大郎的眼里我仍是青莲。

我本是清河县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年方二十余岁,姿色尽荡,却并非妖淫之人。正所以被那干瘪老员外纠缠,金莲然拒,二十芳龄的楚楚少女水嫩华韵,怎的会委身于耄耋之人。小女无一能够自保,只能求救员外婆,意下不肯依从。大户于是记恨于心,遍寻清河县丑怪男人为我择夫。却也倒赔了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的嫁于了他。

只可惜了我水嫩华韵的金莲,无父无母之女又怎能逃脱藩篱。我于是从此便害怕黑夜,害怕在烛影摇晃之下或隐或暗的武大。我连续好几夜在梦中惊醒,武大的影子在电闪中附着在我的躯体上,像鬼。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我认了。金莲认了这一生的命运。只要安息,我还能有别的索求么?

我哭了,躲在武大盘好的火炉的角落里,时常的独自的流着本应该是幸福的泪。

所幸大郎的本分,从清河到阳谷的炊饼叫卖声里,让我从没感受到饥饿和寒冷。

大郎也是人,大郎是我的男人。

我本不是淫荡之人,大郎和清河县大户相比,能够丰富了什么?倘若金莲从了员外,不等十年员外归西,那大片家产还不是金莲的么?可我毕竟不以华美厌弃大郎,勤俭节省着尚是能挨的过去的生计。

然而,两个男人突然掉进我这原本平静的洗浴池塘,让我这水嫩女人的原欲从幻梦走向真实。

百年水嫩身躯,千年淫荡骂名,万年窦娥冤屈。谁又能解我心中千千结?

2、

芙蓉青莲般女子,变成妖淫之人,原罪还不是二哥你武二郎么?

二哥,曾记得你第一次来我家推开我的房门的那一刹么?我虽是柔弱女子,但也会些许察颜阅色,读懂你心里的说想。名垂青史的打虎英雄二哥,但你一眼见到奴家时,还记得你心里说的话么?

你悄悄的对奴家说: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的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如果当时二哥你没有这些个腹中言语,我金莲又岂能暗忖春香,勾引的蜂狂蝶乱。我梦里所追寻的花样姻缘,难道不是就在这里,是你二郎么?你与武大嫡亲一母兄弟,你怎的就生的这么长大?我嫁的你等一个,也不枉为人一世啊!

“叔叔,来这里几日了?”

“到此间十数日了。”

不曾想这般打虎武威的英雄,在我金莲面前说起话来却如此委婉悠长。待我寻求二哥就来嫂嫂家住时,你不也认从了像金莲所说“人无钢骨,安身不牢”么?

阳谷县华俊男子不见得少见,也还有纨绔子弟趁大哥外卖炊饼之际来的诱惑,可我心静如止水,安得红杏过墙?但只你武二在我金莲面前时,却打乱了我的一切,让我心旌荡漾?

我的原欲复活了。

二哥,英雄只念连枝树,淫妇偏思并蒂莲。之所以如水金莲成了千古淫妇,你便是我的原罪。还记得你给嫂嫂的一匹彩色缎子么?你当然不会忘记。此后,金莲常把些言语来撩拨你,你只是硬心直汉,也不见得你怪罪。

这天,雪下的很大,一直到一更天,却似银铺世界,玉碾乾坤。一早,金莲央了大哥出去买卖,便置办了酒菜,为武二添了炭火,一直等到过午。

“这大的雪,哥哥去了哪里?”

“你哥哥每日自出去买卖,我和叔叔自饮三杯。”

二哥,我这等投怀送抱,又把前门后门上了栓的举动,你都没有质疑,那是在迁就我对你的蠢蠢欲动吧?

你竟然没有从我,你成了千年英雄,我成了万古淫妇。

你竟然如此无情无义,让金莲蒙羞。难道你忿忿的离去,就能使我和大哥平静如初了?我越来越感到武大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

3、

冬已将残,天色回阳微暖。

这天,注定是我金莲留名百世的机会。这个机会却是一根叉杆引发的奇案。既然你武二撩起了我的春心,便不能怪我金莲篱不牢时犬会钻了。也该当你家大哥命短了。

他对着我竟然笑了,更没有理会那把叉杆打在了他的头上。

“奴家一时失手,官人休怪。”

“不碍事,娘子请尊便。”

就只这两句言语,金莲的心便彭动起来,似乎有点血脉喷张。

也亏了王婆的撮合。王婆的一席酒菜,引来了一段孽缘。这也成就了多少文人历久的话题。

须知酒色本相连,饮食能成男女缘。

“不敢动问娘子的青春多少?”

“奴家虚度二十三岁。”

“小人痴长五岁。”

“官人将天比地。”

原来这就是西门大人,也不比的二哥差了哪里去了。一钟酒落肚,便哄了我;又自两个言来语去,都有意了。

……,……

4、

我做了二十三年的水莲之身,起意于二哥,终于于西门官人。

二哥,你说要我遵从妇道,然而如果,你怀揣的也是一棵将要枯死的三寸丁谷树皮,是否还会苛求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走出篱笆,难道就要金莲***?我虽有命罪,但二哥却是根源。

大宋的王法最终凌迟了我的追求。

乌鸦声破,月落丛蒿。

终究我的命还是还给了二哥。

二哥,你最后还是来扯开了我的胸脯,但是却是来挖我的心肝五脏。肐查一刀,你便割下了我的头颅,我瞬间看见我的血流了满地。二哥,死在你的手上,我不恨你。

但你把我供奉在武大灵前的头颅,却终究未能瞑目。

夜读《阿Q正传》

文/云淡风渡

我瞅着那个圈,却无论的都不能画圆。

这是我生平的第一次手里拿笔,也是我生平的第一次面对着一张纸。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想象,我先前没有做了革命党,却从容的能够拿起笔来,这可是我一辈子都不能想到的事情,当穿长衫的递给我纸笔的时候,我真的有点“魂飞魄散”了。

大堂上光着头的老头子,台阶下的那一排兵,旁边那一长串穿长衫的人……似乎都在关注着我,我斜乜了一眼,他们的确在关注着我。

这令我神气得很。

似乎我这一生,就是在这个时候会让我感觉到如此的风光,我拿着笔,看了看周围,使我感觉到非常沮丧,甚或是不安的是,小D和王胡竟然不在,赵太爷和假洋鬼子也不在。不然,我还会更神气。整个未庄的人如果看到我阿Q居然能拿笔,我还能怕谁?我想捏小尼姑的脸,我就捏小尼姑的脸。我想和吴妈困觉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我恨不得这个大堂立马就能搬了未庄去。可是终然没有。

只恨我纵然从没有使过笔,早知道今日,我在土谷祠的时光竟然也算是一种荒废,不然我可以在酒醉以后,或是在被窝里想着吴妈那个想入非非之前,练一练如何才能够把这个圆圈画的圆一点,也不会今日在这排兵和穿长衫的和光头的老头子面前让我自己难堪了。幸好,我有自己精神的胜利法:“你老子我画的不圆,未必这帮穿长衫的儿子们就画的圆。妈妈的……”

我竟然还上了车,是一辆没有敞篷的车。这也是我从来没有的事情。几个短衣人物也和我同坐在一处。这比我刚才画圈时更是“魂飞魄散”、更是神气。更令我魂飞魄散的是,两边的人们里竟然有吴妈。伊偶尔看我一眼,我立即竟然感觉到自己瞬间高大了起来。我本能的想对伊挥挥手,才发现我的手反绑着。我不明白这一切,既然让我坐在车上,却又不让我挥手。我离吴妈越来越远,我才后悔刚才竟然不能唱上两句,《小孤孀上坟》虽然欠堂皇,《龙虎斗》里的“悔不该……”虽然也太乏。竟然在我的初恋的吴妈面前不能露上一手,真是遗憾。

我不明白这车究竟要拉着我去哪里,头上飞过的几只乌黑乌黑的老鸹,除了丢下来几滴鸟屎在我的头上,随后就是那呱呱的叫声,让我感到心烦。

其实我真的姓赵。如若说我没有姓,我便当急。

我姓赵的说辞并不是我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也并不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去攀个亲近,至于赵太爷把我叫了去非要我不能姓赵,我更不是胆怯了他给我的嘴巴。如果说我是攀亲才姓了赵,那城里白举人的官势岂不比赵太爷儿子进了秀才的强,我何不以为然的说我自己姓了白。未庄离远了城里,也不会讨得了白举人的嘴巴。

周先生给我的立的正传里,居然因了我受了赵太爷的嘴巴,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我的氏族来,所以终于不知道我究竟什么姓,来权当周先生的一种脱辞。

其实周先生也本就知道我真的姓赵。不管你的信不信我能姓赵,然我太祖太祖赵匡胤的血遗里,是真的有那么一份定是传于我了的。至于我的未庄的人不以我的姓来对我称谓,皆因是我已经不再在乎他们知道我究竟何姓,还皆因是我也即不以和赵太爷同姓为荣。苟活了几十年,当且听顺了阿Q对我的称呼好听于赵Q了。

至于周先生的不能考证我的确姓赵,也是我不为其生气的。然使我感到愤愤不平的是,居然他们说即使我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有赵太爷在,我就不能姓赵,我却实在想不起这是哪朝的律例来了。

其实周先生也本就知道我真的姓赵。周先生给我的正传里,一直也都是按照我姓赵来做笔的,不然先生也倘不会把我顺到“陇西天水人也”哪里去了。考证下来,我当的确是姓赵了的。

可惜,周先生已古,不然我的正传当是正典。

精神上的胜利,不是从我开始的。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里,从那种渺茫里赚取优胜的先祖,我数不来。单单就凭“儿子打老子”,就栽赃于我而成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总会是曲冤了我去。

我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这时的我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我很喜欢。这本不也能够算上是精神胜利法的,只是我这样的本能和下意识里,谁个不与我同样的想法。但凡今天的社会,立于人前的,屈身于人后的,都懂的颂扬褒贬。无论是在娓娓街巷,无论是在高雅大堂,得一句颂扬便很喜欢的都归了我的名下,岂不是当下的社会成了我阿Q的社会,岂不是当下的子孙成了我阿Q的子孙?但不能有一个老头子说了一句:“阿Q真能做!”我就会和他翻脸了去?果真这样,是不是又说了我是一个孬好不分的人了?就便我昂着头颅当作什么也没有事情的不理会的走过去,我当想,留在我身后的也定会说我是:“没见的阿Q一个打短工的,还真的这么绝傲!”

回到土谷祠,我便绝望的躺下,那二两黄酒渐渐起了效力,我思想着我的经历,吓得立即起了身,不敢再睡,如若就这样睡过去了,小D、王胡他们还不戳着我的脊梁说我是一个如何麻木不仁的人了?我坐起来身子,就是不睡!

还有的冤屈,当是打架。小D 、王胡我当是不怕。势均力敌,有所对抗。至于碰上一个拼命的硬汉,不只我一个,都会躲了去。有点身份的躲了,是不是可以说那是退守。而对于我呢?是不是我只能硬冲而不懂得回避,就算是了真的绿林汉子?恐怕不然。这当子便又是说我阿Q自不量力、螳臂当车、拿了鸡蛋碰石头的说?我进退均是不是。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我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就是这样的社会,以强欺弱,我硬自还手,便不会是让我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那样的简单,“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在于我,成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鼻祖,在于那个连自己的妃子都献了别的人的,那便是“卧薪尝胆”。世界之于我阿Q,当真不公。更有不公的便是自尊了。最恼人的是在我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我身上,而看我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我的癞疮疤,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自尊是我的权利,秀才都讳皇帝刘秀改称“茂才”了,我讳一个“癞”字便又成了我的不是。追着我打、撵着我骂。当有地缝,我可以钻进去,可是现世却真的没有。

当然,我承认我有一种无赖的习气,但人都有无赖的一面,就连圣人。圣人孔丘也会能把人家的灌汤包一文一个,改成一文十个,何况是我劣性满盈的阿Q?我把一切的不顺都怨怒在碰到了带来晦气的小尼姑身上。我扭伊的脸,而至于让我两手滑腻的总感觉到夜里睡不着觉的感觉。这小尼姑,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即使我动了,捏了你的脸了,却害得我在这土谷祠的一个人的世界里,净是让我难以入睡了的感觉。“这断子绝孙的阿Q!”突然让我想起了远远地听得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以后,便又浑然的做起来身子,也并不是那二两黄酒的缘故,是突然让我感觉到我该有个女人,不然小尼姑的“断子绝孙的阿Q!”咋会如此的刺耳?

不错,应该有一个女人,断子绝孙便没有人供一碗饭,……应该有一个女人。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若敖之鬼馁而”,也是一件人生的大哀,所以我那思想,其实是样样合于圣经贤传的,只可惜后来有些“不能收其放心”了。

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刘志军被女人害了,季建业不也是被女人害了么?

我本来也是正人,虽然不知道我曾蒙什么明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我一直认为的学说是: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为惩治他们起见,所以我往往怒目而视,或者大声说几句“诛心”话,或者在冷僻处,便从后面掷一块小石头。

谁知道我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这飘飘然的精神,在礼教上是不应该有的,——所以女人真可恶,假使小尼姑的脸上不滑腻,我便不至于被蛊,又假使小尼姑的脸上盖一层布,我便也不至于被蛊了,——我五六年前,曾在戏台下的人丛中拧过一个女人的大腿,但因为隔一层裤,所以此后并不飘飘然,——而小尼姑并不然,这也足见异端之可恶。

我初次的恋爱,还在于是和吴妈。权当是我的初恋,仅一次初恋,便险些丢了性命,到最后连布衫也搭了进去,才算成事。

这一天,我在赵太爷家里舂了一天米,吃过晚饭,便坐在厨房里吸旱烟。吴妈,是赵太爷家里唯一的女仆,洗完了碗碟,也就在长凳上坐下了,而且还和我谈闲天。我正捏了小尼姑的脸油腻腻的才不几天,便见到了吴妈,那双受蛊的手还在滑腻着:

“太太两天没有吃饭哩,因为老爷要买一个小的……”

“女人……吴妈……这小孤孀……”我便没有听见吴妈在说什么,我满脑子想。

“我们的少奶奶是八月里要生孩子了……”

“女人……”我便没有听见吴妈在说什么,我满脑子想。

我终于情不自禁的放下烟管,站了起来。

“我们的少奶奶……”吴妈还唠叨说。

“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我忽然抢上去,对伊跪下了。

一刹时中很寂然。

现在想来,这算不算是我的初恋?结果很简单,吴妈便要寻死寻活的说。赵太爷当然是成了关公的脸,赵少爷的哭丧棒成就了我的大脑……

一切都在一种风险之中演变了许多的事情。

没成想在我眼里的吴妈这样个不正经的,却是那样的正经了起来。但是在于我来讲,我差点毁在吴妈身上,但我仍是认为这是我的一次恋爱了。然而,我的这次恋爱,却有了深刻的代价:一用一斤重的一对红烛,香一封,到赵府上去赔罪。二赵府上请道士祓除缢鬼,费用由我负担。三我从此不准踏进赵府的门槛。四吴妈此后倘有不测,惟我是问。五我不准再去索取工钱。

红烛倒是值不了几个钱的,然而祓除缢鬼的费用那还不是由赵太爷的说价?赵家的门我倒是可以的不进。至于吴妈,又有谁能保证她没有个闪失……这些个条件,对于我现实的我来说,不啻于霹雷炸在我的头顶。若搁在现在,……我委屈的不行。

出了这样的掌故,之于我的生计,当然受到了影响。之于我的生计,当然出了问题。从此以后,我的短工的生计也被所有雇家解除了。没有生计,当会饿死。

我别无了选择。我选择了革命,投降了革命党。

然而,让我真正投降革命党的并不是我没有了生计。

我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在我进城的时候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我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还有赵白眼这样的人有这样怕,于是我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我更快意。

使我更快意得是,居然白举人怕革命党怕到把所有的家当都搬到了赵太爷家里去了。赵太爷怕的连同自家的东西也都藏进了床底下。这不正是表明了我以前所惧怕的人现在都惧怕了革命党了么?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投降革命党呢?

革命党,想要啥有啥!想欢喜谁就欢喜谁!

由此,我决定投降革命党。

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快,一面想一面走,便又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我自己,未庄人却都是我的俘虏了。我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的嚷道:“造反了!造反了!”

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我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我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我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我飘飘然的自己以为成了革命党了,就连平日里对我盛气凌人的赵老太爷都以另一种口吻对我相称,不再叫我阿Q,而是叫我老Q了。

我在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以后,飘飘然的我便成了革命党。

对于赵老太爷一改常态的表现,我并没有放进心里了去,我是革命党,赵太爷总不能也是我的同志了,他算老几呢?

我是革命党了,先杀一批人,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然后,东西,全搬进土谷祠,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也搬到土谷祠,我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对还有女人。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对了,我都是革命党了,那么的关于不让我和吴妈困觉的那几个条件也得作废了吧?

这天夜里,我照例很晚的回土谷祠的路上。在赵家大院外竟然碰到了小D。

“赵……赵家遭抢了!”小D气喘吁吁的说。我真的似乎看到许多白盔白甲的人,络绎的将箱子抬出了,器具抬出了,秀才娘子的宁式床也抬出了,但是不分明,我想我也是革命党了,还想上前,两只脚却没有动。我慢慢的回到土谷祠,躺在床上,愤愤不平。眼看着赵老太爷家里被抢走的东西,那分明是我所要要的东西,我也是革命党的,我的革命党也是要造反的,你们这些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也没有我的份,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我正在纠结了造反的东西没有我的份,我也正在就结了怎样的去告他们一状。然而,让我更纠结的我便被抓紧了县大衙。

四天以后,我被抓进了县衙。

对我一切的盘问可能有点出乎意料的顺利,关于我的革命党的意旨是造反的说辞我也毫不回避……

我仍然瞅着那个圈,却无论的都不能画圆。

我不明白这车究竟要拉着我去哪里,头上飞过的几只乌黑乌黑的老鸹,除了丢下来几滴鸟屎在我的头上,随后就是那呱呱的叫声,让我感到心烦。

但我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我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喤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我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我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我还认得路,于是有些诧异了:怎么不向着法场走呢?我不知道这是在游街,在示众。但即使知道也一样,我不过便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游街要示众罢了。

只可惜,我在看见吴妈的时候,我怎么没有唱上几句?“手拿钢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