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散文
天然散文(精选9篇)
天然雪雕
文/静水
冬日里,常到小区公园散步。那满园的雪,是少不了的美景。
晴朗的日子,明媚的阳光灿灿烂烂的映在雪上,是那样明亮,是那样耀眼夺目,是那样温暖。由不得自己,心中涌动着诗意。
腊月里,松柏树丛上的积雪,还未被熔化尽。因为没有人为的缘故,纯粹的自然形态。每次散步于此,都要多看上几眼,似乎有些迷恋。前几天散步,按耐不住用手机拍了几张,与微友们分享。
忘言斎在我发的微信照片中,留言说:“雪飞雪舞雪满天。吾喜吾忧吾慨然。 大哥的佳句。于此情此景可相互印证。”沧海一粟微友说:爱生活的智者,才会发现平时无人问津的雪景如此天然之美,这些雪娃娃们太幸福了。是啊,生活中的美无时无处不在,只要不缺少发现。掬荷听雨微友说:所谓雪花,雪亦如花,有着自己的生命与魅力,淡极始知花更艳。
在北国,冬天里如果没有雪的装扮 ,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其为冬天,这样的冬天也不可想像。
看,那小树丛上面的雪是纯粹的自然态,可谓天工之作,吸引了我。再仔细瞧,形态各异,变化多端。这是白玉般的世界,雪的雕塑,雪的花蕾,雪的绽放。阳光下,晶莹剔透,纯净无瑕,仪态万方,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是北国冬天独有的景色,特有的美丽。
那雪团在雪中突兀着,美滋滋,亮晶晶,羞答答,似花蕾,如绒花,小巧玲珑,形态娇柔;雪中凹陷,线条自然流畅,表面光滑柔润,那一个个小小的黑洞, 如雪儿深邃美丽的眼睛,好奇的欣赏着这个美丽世界。她们给冬天带来了活力,一种生命力的感觉。最感兴趣的,就是她们无任何人工雕琢的自然之态,美得自然,美得大方,美得洒脱任性,美得南起凡脱俗,如诗,如画,如歌。
我爱北国的冬天,更爱北国冬天里的雪。
草原丝路上的“石头村”
文/亚斌
据目前文献信息及考古资料证明,在中国的北方连接东西方的天然通道——草原丝绸之路有一个节点,康熙四十五年称“四台”解放前叫“思仁洼”后因盛产石头改称东山。
这是一个石头砌成的世界,房屋的墙体石头砌的,水渠是石头筑,庄稼地的垄基是石头垒、石门墩、石院墙、石鸡笼、石厕所、石畜圈不胜枚举。石槽、石凳、石桌、石碾、石磨、石臼琳琅满目……
那里的石头伴我走过童年、少年直至成人。石头是东山村的财富。这里产的石头如果找见一个石头窝子,用撬杠一撬一层一层像千层油饼,用大锤一敲,敲成大小合适,就随意取用。村民们建房就到上山找一个地方,揭去覆土,取出一层一层的石头运回村里,石材的地基,石材的墙体,石材被匠人们巧夺天工的利用,一层层叠起,不用半点水泥黏合,石墙垒起后用泥把石头缝灌严实,抹光后宛如铜墙,实乃冬暖夏凉,这些天然的材料被故乡人巧妙利用,筑屋造房,建宅修舍。
故乡人深知才尽其用,物尽其能之理,对于石头来说,再不规则的长相,东山村的人都能给它们找到最为恰当的位置。你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里面别有洞天,在大大的天井里,有石头砌成的猪圈、鸡窝,院里有长石条搭的凳子,地面用的石头铺就,下雨渗水且在雨、雪天不打滑,不像城里的水泥地。猪圈里喂猪的槽子是石凿的,洗衣服的搓板是石头的,捣蒜用的也是石锤、石臼。小院里向日葵,南瓜花招蜂引蝶。
石头不仅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儿童不可缺的玩具,在缺少机器人,变形金刚的童年里,石头成为乐此不疲的玩具。夏天在水塘边几个小伙伴,捡一些小石片比赛打水漂,而忘了回家吃饭。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水塘冻得结结实实,我和小伙伴们每人找一个平平整整的石板,当作冰车溜来溜去,以至于浑身冒汗,那可能也是我们的御寒方式吧。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东山村民风淳朴,村民憨厚,热情好客。如客人到家准是倾其所有,变着花样为你烹制坝上的特产莜面、山药、羊肉等。在夏天的东山村没有酷暑,你可以吃到光吃虫子、野草散养鸡的鸡蛋。天然无污染的苦菜。秋时,品尝到坝上草原的野生口蘑,降血脂的胡麻油。冬日,大雪纷飞,冰封千里,你可以一睹白色的世界,坐在热乎乎的石板炕上吃着降“三高”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莜面。如果想滋补一下身体现宰一头天然牧场的羊,铁锅炖上,既滋补了身体也放纵了食欲,真是乐哉!悠哉!
在“石头村”,没有水泥森林,远离都市喧嚣,放松身心,品清新空气,赏花香鸟鸣……
清秋深呼吸
文/诸蕾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座位于天目山北麓的龙王山虽山名显赫,却仿佛一条正在沉睡的苍龙,至今养在深闺人未识。可见人总还是喜欢往那热闹处去。
这座尚未开化的山地,就像一位青涩的村姑,有着一种壮硕而朴野的美。远望,天淡云闲,是层次各异的绿,绒绒的、密密的,一路从嫩到翠,从翠到碧,再从碧到墨的铺染着,间有橙黄山石相衬,时有飞瀑跌宕而下,可谓是野趣天成,尘味顿消。
盘旋而上到一千三百多米海拔处竟是一路的惊魂,因山道是新开,所以还在不断地完善中,途中不时能见落石横亘,最险处,路的一半已成塌方的悬空状态,崖下即是万丈深渊,车行其上不得不紧贴峰壁小心而过。有道是:无限风光在险境。就在这样的一惊一乍之中,回报我们的是一弯一景。
至山顶,回首来时路,已渺若丝带,“我就是这样地走了过来?”也许,人在回首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是的,不管路途曾是多么的险恶,只要走过了,便就“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然起来了。
很长一段路虽都是泥泞,倒也并不险恶,身旁不时有黄山松、野山栗等各色植物擦身而过,花果累累、郁郁葱葱。
但凡名山好水总难免僧尼多、骚人墨客多,因此常可见一些散落的巨擘石刻,然在这里你却找不到丝毫的痕迹,山野荒蛮得一如处子。
到达一处峰顶,有地平坦如毯,俗称千亩田。据路遇的山人指点,在其西侧有一片野生杜鹃林,枝壮冠粗,一树花开数以千计,春天时,花开漫山遍野,蔚为壮观。只可惜眼下已是初秋,很多的良辰美景都是可遇而不可求。
在这片千亩田之中又有一片天然沼泽之地,深不可测,最神奇的是,这片位于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沼泽地据说正是亿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口,哪怕百日无雨,也依然是不干不旱。湿地有着地球之肺的美誉,那么,在此天然氧吧又岂能错过了深呼吸呢?
就在往回走的路上,一处茂密的丛林吸引了我们,顺便就绕了进去,又一反刚才的坦荡,幽深而曲奇,林间小道极窄,周遭蔓藤绕树、盘山越岭,好一派原始的天然气象。于古木异草间穿行,颇有些披荆斩棘之豪气。许是我们本已处于高势,因此,不知不觉间居然就登上了另一座峰顶,环望群山巍巍,碧色苍茫,不远处的对岸却是一片绝壁,壁势峥嵘,不着一草一木,唯见峰巅松木傲立。可惜只能远望,且无奈折返。
就在返途中却又发现了一条极隐蔽的羊肠小道,顺势而行,或上或下,有人开始担忧:还是走老路安全。于是,原路折返。再遇山人,一问才知,道都是相通的。于是再从另一条幽僻小路上行,途中发现才刚竟是功亏一篑,就差那么一点点,便可攀至才刚远望的绝壁,可见人之信心尤为重要,成功也许就在再坚持一下的时候。
攀上峰巅,俯瞰尘世苍茫,顿生“山如绝顶我如峰”之气概,可谓是“上观碧落星辰远,下审红尘世界遥”,安坐于绝壁边的松下,不管壁下就是深渊万丈,人已有了物我两忘、羽化成仙的超然。
数棵黄山松散布崖壁,松姿卓然,丝毫不比黄山上的逊色。想那黄山松不过也只胜在黄山之名上罢了,其实很多地方、很多的人也都是这样,名与不名,不过只是个表象。能不为名气所累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夜的山里又是一番别样风景,于浑暗山色里,明月一钩,清风数缕,两样悠闲物,不用一钱买,人仿佛占得了一个天大的便宜,还有什么可以再计较的呢?
不甘心就此入眠的我们,茶喝毕,凉乘尽,拿起手电又跳进了溪间捕虾捉蟹的,趁机把自己浸透在了这冰清的山泉之中。不多会儿工夫已是战果累累——小蟹七只,小虾半碗,还有极袖珍的石斑鱼十数条……
临水而居,枕溪而眠,在天籁之音的催眠之下竟是一夜无梦。
只是第二天的雨将新的登山计划打破。
醒来已是秋雨潇潇,早起的房客已在廊下读书,狗儿静伏檐下,神色祥和,一眼瞥去感慨万端,原来这就是超凡脱俗了吧?归去来兮,在这里,我们看到荒芜的心底那一丝绿意的滋生。
透过霭霭雨雾,但见群山在云缠雾绕间连绵起伏,磅礴而迤逦,因了雨势,石缝间喷涌的清泉,拍岸击石,发出了更为嘹亮的声响,甚是悦耳。溪石、枝叶,木屋、水车,屋檐、砖瓦,凡被雨淋处,皆现出油亮之色,尘埃浊垢早被荡涤一尽。
临溪吃茶。茶,是野生;泉,是天然,以山泉泡野茶,滋味清甘,尽管这茶还被炒过了头,有了些焦意。而其实真正沁入心底、润进肺腑的还是这山泉水。后来将带回的一瓶山泉水煮后冲泡冻顶乌龙,品出滋味甚妙,可见我们平时喝茶都是在糟蹋茶叶了。
喝茶、望风,其实,每种气候自有每种气候的美,东边的日出西边的雨,只要存有一颗顺应自然的心,那么,一切便都是美的了。学会欣赏,懂得感恩,心自轻闲。
凭窗倚立,且让润湿的空气侵袭进每一寸肌肤,于是,肌肤也像做了一回SPA,连着我们的心和我们的魂灵,一时之间仿佛回归到了最初的纯静,心里面便有一种纯粹的快乐源源涌出,如这山泉一般欢腾、跌宕。
空灵绝尘、心若止水,在山里,让身心都作一回深呼吸。
养生宴
文/王绍忠
春从柔嫩柳枝的苞蕾中钻出来,从山丘岩层的石缝里拱出来,从冰雪融化的歌韵中淌出来。当南归梁燕的呢喃催醒山屯黎明的时候,油绿鲜亮的野菜已悄然给山丘堰坎、河滩渠岸、大野阡陌披上了仲春的时装。
溪边畦脊上互相簇拥的是闪着油光的嫩荠菜;乡野沟下迎风嬉闹的是长满绒毛的马兰墩;河滩上一身素白飘散着幽香的是翻白草;山包上一株株支愣着细腻厚实叶片的是琉璃嘴;柳林畔一簇簇扯绿拖青的是大夫苗;还有那阳坡上茂密丛生的灰灰菜、婆婆丁……瞥见这些野生的鲜嫩,我就像看见了久违的故交挚友一般。思绪立时在野菜的清芬中游弋,心境的惊喜顿然舒展、蔓延开来。
不要再说山里人秉性直筒筒、说话土腥味,而今,祖辈世袭的传统提法都注入了时尚的文化元素。譬如荷锄耘田叫“踏青”;去山野沟坎剜菜称“采春”,那么食野生的嫩芽鲜叶则顺理成章的叫“品春”了……
平素,在宅院中爱和吱喳欢唱的鸡仔啦家常、专和温顺柔情的兔崽说笑话的三嫂,为“犒劳”归乡探亲的我和侄女,特意去村郊“采春”。她穿着合身可体的花色衣裤,仿佛是从《诗经·吴睢》“参差荇草,左右流之”走出的俊朗村妇,每发现一簇野菜,便立时弯腰曲背、一如在施鞠躬礼,似在感谢乡间大野慷慨无私地大方馈赠,用山乡野味来盛情款待我这故里会亲的游子。不足两个时辰,沾着天地灵气、吮饱甘霖精华的野菜,就在三嫂的竹篮里冒头外溢了。
分类、掐根、洗涮、入锅,手脚麻利的三嫂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忙碌,色香味俱佳的八菜一汤渐次摆满了餐桌。清鲜爽口的苦菜蘸大酱、柔软醇芳的苜蓿烙鸡蛋、外酥里嫩的油烹山菊芽、脆甜青嫩的砂糖拌扁扁叶、鲜香四溢的荠菜木耳汤……
“全是清一色的山珍野味,”三嫂自语:“开桌吧!”立时杯盘“协奏曲”响起来了,甜笑伴着蜜语在堂屋里飞扬、激荡。任你挥箸伸勺,随意品尝那一盘都会让你味蕾留春、滋唇润舌、消馋解饿。女儿仰脸问:‘三婶,野菜不施化肥、不喷农药能长么?”“傻丫头,这才是地道的天然原生态。野菜跟咱庄户人一样,属‘穷家子’脾性,撂到哪里哪里生,不光不挪不移、还安家落户,繁衍子孙。“三嫂快人快语。”一种野菜一种药性,马齿苋煮熟炖烂可防老寒胃,苦碟子生吃凉拌都能治咽喉炎。“我插话补充道。
我自少在乡下长大,对立春后的野菜情有独钟,这顿饭就吃出了那种返璞归真的天然味道;三嫂却吃出了忆苦思甜的质朴感情。她对侄女说:“灾荒那年三月里,你奶奶不能看着你爷爷空瘪着肚子推车运粪,蒸了一锅灰灰菜面野菜团。晌午,你爷爷收工后,正“骑”着大门槛啃着,从村西头窜来一只饿狗,跳起来就叼跑了菜团子,还扯断了你爷爷半截小拇指。你奶奶是又疼干粮又疼人,坐在地上嚎天哭地的直抹眼泪……”
女儿是90后,她对三婶说:“我从小说里看到,解放前,乡下庄户人说野菜都是救命菜。”“野菜对老百姓有恩德呀,舍了自己的身子骨,也要保全山民的性命。“文革”以前,咱山里社员都夸野菜为度荒菜……”三嫂是个“小广播”,也跟侄女说起那陈年往事。“眼下日子好过了,是不是也该为野菜‘正名’了?”女儿笑着问。
我思忖半天随口说:“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而今吃饭都讲究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吃原生态天然食品。我看野菜无半点污染该当首选。人们都希望吃饭能吃出健康来,叫它‘养生菜’咋样?”三嫂一听满意的直拍巴掌,全桌的人也齐呼啦的“全员”通过。谈笑声、鼓掌声钻出窗棂,惊飞了门外檐下的报春燕……
江南的茭白
文/翁俊安
江南的茭白,叶翠茎直,实体洁白如玉,无山珍之气,却饱清爽本色;无湖鲜之味,却富水性真味。因其生于水泽汀田,与嫩嫩藕茎菜一样,出落得天使般鲜嫩水灵。茭白脆嫩略甘,底蕴着一股水粼粼清爽气息,为江南水乡天然本味上品。清李渔赞曰:“蔬食之美,一在清,二在洁,茭白形质,堪担其美”。
初秋时节,是茭白上市季节。这时茭白脆嫩味甘,口感清雅,因其价格实惠,是江南寻常人家食尚领鲜味道首选。茭白与莼菜、鲈鱼同享盛誉,号称“江南水中三珍”。据说有一画家,将茭白和莼菜、鲈鱼放在一起,朦胧中看出“青草碧水中,鱼戏莲叶间”诗情画卷来。
早年,不悉茭白和瓜之间有否关系,因老家百姓把茭白称“高瓜”,加上茭白吃起来有着瓜一样水润润脆嫩嫩甘滋滋,但比“瓜”清醇甘润脆嫩些,估计叫“高瓜”的“高”理由,实在是高。后来知道,茭者,乃水生植物也,与瓜,沾点亲带不了故。
瑟瑟秋风中寓意思乡情的莼羹、鲈鱼脍鲜美异常滋味,在人工养殖中慢慢消遁;惟茭白,在江南水乡川川细流、夏季雨水冲刷所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滩涂圩田里,吸取天然水土之养分,味依旧,享有江南水中人参、原生态绿色珍蔬美誉,当之无愧。
茭白因水而生,因水而白,和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灵韵仙气,吸取着江南水乡雨露朝气,骨子里充盈着江南水乡的真味,之所以,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撰写了不少茭白的清丽优美诗句,举不胜举。每年的入秋季节,菜市场满是茭白的影子,那淡香甘润的滋味不仅能让人吃出鲈鱼的嫩盈感,舌尖稍一咂吧,还能触觉到水乡江南湿润润的秋天味道。
有一种美丽叫自然
文/性淡如菊
有一种美丽叫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化妆的最高境界是素颜,美丽的最高境界是天然。
何为自然,三国魏王弼《老子注·五章》:“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自然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自然就是天然,非人为的。是因果有定,得失随缘。
自然就象一块晶莹剔透的玉,天然雕琢,质朴高雅;自然就象刚出清水的芙蓉花,高洁明媚,毫无修饰,给人清新脱俗、赏心悦目的感觉。自然是一米阳光,可以给人无限温暖;自然是一阵清风,可以给人无限清凉;自然是一缕月色,可以给人无限的冷艳。自然是蓝天高远缘无雨,白云出岫本无心。自然是青山绿水平常事,落花飞蝶随时见。自然是清纯可爱的小姑娘在田野里奔跑,率真质朴的小伙子在小河里沐浴。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可爱,是人的本性。生下来时,人人都是可爱的。那粉嘟嘟的脸,胖呼呼的手,短而粗的腿,人见人爱。儿童的心是纯真的,善良的,想哭就苦,想笑就笑,率真,率性。童言无忌,总说真话,那是真的不染尘埃,天真无暇。现实中皇帝的新装,只有儿童的心才发现得了。人生本来就很简单,本来就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洒脱地来,洒脱地走,原是生活的本真,没必要为名利财富呕心沥血,没必要被名缰利锁套一辈子。
自然,生命是为本真的纯粹;自然,是一颗赤子之心历经尘世纷扰却依然能出淤泥而不染。每一个人生来就是自然的,大自然就是自然的本色。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喜欢到一些没有人开发或者人为雕琢过的景点去欣赏纯大自然的风光。只有自然的东西,我觉得它才是最美的,最贴近生活的,最让人感动的。兴起而去,兴尽则返,不需要任何事物的约束。天空高远,草原辽阔,田野空旷,大海浩瀚,高山峻峭,雪峰神圣。草儿碧绿,花儿娇艳,古树苍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一切都如此美好动人。溪水潺潺,曲折自然;野花野草,没有人采;村姑山妹,纯朴美丽……一切都自然而然。自然界总是以万千的姿态呈现给我们,让我们体会无尽的真美;而现实中,带给我们惊艳和感动的总是那些不加装饰,不假雕琢,流露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的事物。
顺其自然,不要强求,有些时候,顺其自然便是一种人生的洒脱。无论貌美还是丑陋,只要他保持本色,返璞归真。保持自己那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就是真我。
王维的诗是自然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没有华丽的修辞,没有刻意地雕琢。
怀素的字是自然的。笔法随性,如白云出岫,自在,洒脱;如清风拂水,灵动,飘逸。
渊明的品格是自然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寄情田园,超然物外,洒脱随性。
诗仙的飘逸是自然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飘逸,豪迈,洒脱,那份醉意带着太白最本真的锐气,最自然的美丽。
辽阔的草原是自然的。一望无际的草海,自由自在的云朵,自生自灭的野花,悠然闲适的羊群······美得纯粹而生动,没有一丝人工的痕迹,原始天然、宁静祥和、清新安逸。
浩瀚的沙漠是自然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的沙海,无边的寂静,没有人烟的污染,没有世俗的尘埃,一切都那么静,那么天然。静得只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天然的只有上帝的足迹。
野外绽放的野花是自然的。人迹罕至的深谷,无人攀登的悬崖是自然的。几丛小野花静静地开放,不在意有没有人观赏,不在意尘世喧嚣的浮华。只把阳光融进心灵,只把风雨融进生命里,在寂然里绽放最美的刹那······
蒙山雨后
文/张照准
自过了年后就一直忙,工作、家庭整天繁重的事物缠身,筋疲力尽,好在终于忙完,暂告一段落。星期天为自己放了天假,忙偷得浮生半日闲,远离城市的喧嚣,去呼吸清新空气;想寻觅一清净游玩之地。蒙山号称天然氧吧,也是一个避暑之处,不正是自己理想的去处吗?急忙带着老婆、孩子直奔蒙山而去。
刚进蒙山,原来晴朗的天,突然就变了脸,乌云密布下起雨来,无奈只得等雨停后再登山。好在雨下得急,停得也快,只一个多小时雨停天晴,于是儿子撒着欢的向山上奔去,我们也紧随其后。
雨后的山里空气特别清新,不愧是天然氧吧,吸一口特别畅快。在山下,远远望去,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我。由于刚下过雨,山中云雾缭绕,袅袅娜娜,缭绕山腰,凝而不散,高峰、巨石、青松若隐若现,远远望去,仿佛人间仙境,又将是另一番滋味。在雨水的洗礼下,整个山景犹如添墨增釉一般,呈现出崭新、艳丽的色彩。那飘渺梦幻般的雨后的山景,令我不禁感叹,真是美到了极致!
走入林间,晶莹剔透的水珠隐藏在树叶上、草丛里,恰如幼童们淘气地做着游戏,又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晶项链。两边植物经过水洗就显得更绿了。山路上青青的石板、石子干净明亮。
继续前行,转过山,前面出现一条瀑布,瀑布从崖壁倾泻而下,哗哗声不绝于耳,飞泄时如银河倒挂,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瀑布急下,水落石上,水珠四散如急雨,有如银珠落盘,飞花四溅。石下一清潭,潭中水草如丝,青色的小鱼儿在水里嬉戏。还有不知名的小鸟在上空翱翔。
再往上走,青松翠柏,松涛阵阵。满眼苍翠。迎客松伸展枝叶欢迎我们这些来访者。登高远眺,蒙山寿星危坐山顶,正微笑着看着自己庇护的山川大地。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晚,不得不踏上归程,却又不时止步回望,虽有不舍,但我已尽情地享用了这大自然所赐予的心灵盛宴。在每天行色匆匆的生活之余,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让心灵跟上。忘却所有的烦躁和忙碌,认识到自己只需在这多彩的世界中做好自我就足够了。
天然雪雕
文/静水
冬日里,常到小区公园散步。那满园的雪,是少不了的美景。
晴朗的日子,明媚的阳光灿灿烂烂的映在雪上,是那样明亮,是那样耀眼夺目,是那样温暖。由不得自己,心中涌动着诗意。
腊月里,松柏树丛上的积雪,还未被熔化尽。因为没有人为的缘故,纯粹的自然形态。每次散步于此,都要多看上几眼,似乎有些迷恋。前几天散步,按耐不住用手机拍了几张,与微友们分享。
忘言斎在我发的微信照片中,留言说:“雪飞雪舞雪满天。吾喜吾忧吾慨然。 大哥的佳句。于此情此景可相互印证。”沧海一粟微友说:爱生活的智者,才会发现平时无人问津的雪景如此天然之美,这些雪娃娃们太幸福了。是啊,生活中的美无时无处不在,只要不缺少发现。掬荷听雨微友说:所谓雪花,雪亦如花,有着自己的生命与魅力,淡极始知花更艳。
在北国,冬天里如果没有雪的装扮 ,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其为冬天,这样的冬天也不可想像。
看,那小树丛上面的雪是纯粹的自然态,可谓天工之作,吸引了我。再仔细瞧,形态各异,变化多端。这是白玉般的世界,雪的雕塑,雪的花蕾,雪的绽放。阳光下,晶莹剔透,纯净无瑕,仪态万方,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是北国冬天独有的景色,特有的美丽。
那雪团在雪中突兀着,美滋滋,亮晶晶,羞答答,似花蕾,如绒花,小巧玲珑,形态娇柔;雪中凹陷,线条自然流畅,表面光滑柔润,那一个个小小的黑洞, 如雪儿深邃美丽的眼睛,好奇的欣赏着这个美丽世界。她们给冬天带来了活力,一种生命力的感觉。最感兴趣的,就是她们无任何人工雕琢的自然之态,美得自然,美得大方,美得洒脱任性,美得南起凡脱俗,如诗,如画,如歌。
我爱北国的冬天,更爱北国冬天里的雪。
养生宴
文/王绍忠
春从柔嫩柳枝的苞蕾中钻出来,从山丘岩层的石缝里拱出来,从冰雪融化的歌韵中淌出来。当南归梁燕的呢喃催醒山屯黎明的时候,油绿鲜亮的野菜已悄然给山丘堰坎、河滩渠岸、大野阡陌披上了仲春的时装。
溪边畦脊上互相簇拥的是闪着油光的嫩荠菜;乡野沟下迎风嬉闹的是长满绒毛的马兰墩;河滩上一身素白飘散着幽香的是翻白草;山包上一株株支愣着细腻厚实叶片的是琉璃嘴;柳林畔一簇簇扯绿拖青的是大夫苗;还有那阳坡上茂密丛生的灰灰菜、婆婆丁……瞥见这些野生的鲜嫩,我就像看见了久违的故交挚友一般。思绪立时在野菜的清芬中游弋,心境的惊喜顿然舒展、蔓延开来。
不要再说山里人秉性直筒筒、说话土腥味,而今,祖辈世袭的传统提法都注入了时尚的文化元素。譬如荷锄耘田叫“踏青”;去山野沟坎剜菜称“采春”,那么食野生的嫩芽鲜叶则顺理成章的叫“品春”了……
平素,在宅院中爱和吱喳欢唱的鸡仔啦家常、专和温顺柔情的兔崽说笑话的三嫂,为“犒劳”归乡探亲的我和侄女,特意去村郊“采春”。她穿着合身可体的花色衣裤,仿佛是从《诗经·吴睢》“参差荇草,左右流之”走出的俊朗村妇,每发现一簇野菜,便立时弯腰曲背、一如在施鞠躬礼,似在感谢乡间大野慷慨无私地大方馈赠,用山乡野味来盛情款待我这故里会亲的游子。不足两个时辰,沾着天地灵气、吮饱甘霖精华的野菜,就在三嫂的竹篮里冒头外溢了。
分类、掐根、洗涮、入锅,手脚麻利的三嫂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忙碌,色香味俱佳的八菜一汤渐次摆满了餐桌。清鲜爽口的苦菜蘸大酱、柔软醇芳的苜蓿烙鸡蛋、外酥里嫩的油烹山菊芽、脆甜青嫩的砂糖拌扁扁叶、鲜香四溢的荠菜木耳汤……
“全是清一色的山珍野味,”三嫂自语:“开桌吧!”立时杯盘“协奏曲”响起来了,甜笑伴着蜜语在堂屋里飞扬、激荡。任你挥箸伸勺,随意品尝那一盘都会让你味蕾留春、滋唇润舌、消馋解饿。女儿仰脸问:‘三婶,野菜不施化肥、不喷农药能长么?”“傻丫头,这才是地道的天然原生态。野菜跟咱庄户人一样,属‘穷家子’脾性,撂到哪里哪里生,不光不挪不移、还安家落户,繁衍子孙。“三嫂快人快语。”一种野菜一种药性,马齿苋煮熟炖烂可防老寒胃,苦碟子生吃凉拌都能治咽喉炎。“我插话补充道。
我自少在乡下长大,对立春后的野菜情有独钟,这顿饭就吃出了那种返璞归真的天然味道;三嫂却吃出了忆苦思甜的质朴感情。她对侄女说:“灾荒那年三月里,你奶奶不能看着你爷爷空瘪着肚子推车运粪,蒸了一锅灰灰菜面野菜团。晌午,你爷爷收工后,正“骑”着大门槛啃着,从村西头窜来一只饿狗,跳起来就叼跑了菜团子,还扯断了你爷爷半截小拇指。你奶奶是又疼干粮又疼人,坐在地上嚎天哭地的直抹眼泪……”
女儿是90后,她对三婶说:“我从小说里看到,解放前,乡下庄户人说野菜都是救命菜。”“野菜对老百姓有恩德呀,舍了自己的身子骨,也要保全山民的性命。“文革”以前,咱山里社员都夸野菜为度荒菜……”三嫂是个“小广播”,也跟侄女说起那陈年往事。“眼下日子好过了,是不是也该为野菜‘正名’了?”女儿笑着问。
我思忖半天随口说:“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而今吃饭都讲究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吃原生态天然食品。我看野菜无半点污染该当首选。人们都希望吃饭能吃出健康来,叫它‘养生菜’咋样?”三嫂一听满意的直拍巴掌,全桌的人也齐呼啦的“全员”通过。谈笑声、鼓掌声钻出窗棂,惊飞了门外檐下的报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