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同事文章

2022/12/22经典文章

同事文章(精选20篇)

七月的雨

文/听雨疏影

关于雨不知道已经写了多少次,但还是喜欢,喜欢下雨的天气,喜欢在雨中漫步,喜欢一边淋雨一边任思想天马行空。

七月的雨像是个调皮的孩子,淘气了就来一场,或大或小全凭他的心情,任谁都不能把握更不能猜透,就像是浩瀚的星空,神秘莫测,摸不到,抓不住。

窗外始终有阴云密布,整个城市都氤氲着一层灰色的雾气,不时有雨飘落,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心里想着的却是窗外的小雨,几分钟就要眺望一下窗外或者用心的倾听一下雨滴落的声音,很美,莫名的喜欢,喜欢到一种痴狂,如同一些人对烟酒的痴迷。

下班的时间到了,恨不得立刻就到楼下与细细的雨丝来一个亲密接触,外面的雨不是很大,与同事一起把撑起的小伞合上,缓缓的走在雨中,惬意,说不出的一种轻松,张开手臂仰望天空,让自己完全的投入雨的怀抱,酣畅淋漓。公交车站牌有早到的同事,看着我说干嘛啊,不打伞,我和同行的同事相视一笑说,多浪漫啊。呵呵。要乘坐的公交车久久也不来,雨却越来越大,不得已撑起了小伞,却不像其他人一样期待公交车的到来,这样慢慢的等多好,可以好好的享受一下雨带给身心的那份快乐。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不可避免。公交车上有着拥挤的人群,仿佛是沙丁鱼的罐头,坐在靠后紧挨着窗户的位置,不为别的,只是想看看窗外的雨,于是乎期盼快点到站,和同事在车上心不在焉的聊着一些单位的话题,心早就飞到了下车的那个公园里面,想象着公园的湖面有无数雨滴滴落,想着那些泛起的一圈圈涟淤,想着池塘里的荷花,想着河边的不知名的花,不觉得竟有了一些急迫的心情,人在这种时候就会忽略很多事情,甚至于到了该下车得车站竟然发呆的不知所云。同事笑着提醒我,嗨,该下车了,你不下车吗?于是乎幡然醒悟,拎着包急速冲下公交车,其中的尴尬只有自己知晓。呵呵。

雨,不算狂暴,也不算柔和,撑起我的蓝色小伞径直朝公园走去,偌大的公园此时却很少遇到人,难得游人如织的公园如此安静。慢慢的走在湖边,细碎的步伐,轻轻的迈动双脚,怕惊了雨的梦,怕扰了湖水与雨滴的依恋,置身在茫茫的雨中,孤独的站在湖边,好像自己就是千丝万缕雨丝中的一滴,天地之间,我是那么的渺小,却有着无限的满足和快乐。

地面经了雨水的冲刷变得很滑,偶尔经过的一个帅哥,小心翼翼的走着也险些摔倒,很想脱下鞋子光脚走在大理石的地面上,但最终忍住了这种冲动,太多放肆等同于放纵,可是在这雨中的湖边又为何不能放肆,放纵一次呢?前面是曲折的建在湖中的木桥,暖黄色的木板,在经年的岁月中变得有些许厚重,仿佛逝去的时光都一点不少的印刻在了木桥的边上,脱下鞋,终于还是光着脚丫走在了上面,质感的黄色木桥,每一根木板都很厚实,踩上去很舒服,我故意踩在那些有点存水的洼处,好像站在过去的某一个点上,所有的点都是过去的祭奠,它们彼此相连一直连到现在,连到这个雨天,就在脚下的点上,一个女子有着落寞的身影,孤独的站在木桥上,她撑着蓝色的小伞,穿着褶皱的牛仔,乳白色的T恤上有一颗大树,很粗壮,让后这个女子光着脚丫站在木桥上眺望远处的湖面,仿佛是一个失意的女子,脸上却有着儿童般天真的脸,她喜欢在雨中嬉戏,她喜欢在湖边眺望,好像远处的湖面有她的梦想,她在一点点的靠近,靠近,再靠近。

七月的雨有时候是狂暴的,瞬间可以让白昼变为黑夜,让公路成为河流;有时候七月的雨也是柔和的,她慢慢的飘落,在空中尽情的舞蹈,她轻轻的拥抱和亲吻万物,滋润花草树木,带给人一缕清凉,像是情人,每个人都向往的梦中的情人一样,让人欢喜让人忧。

喜欢雨,喜欢这样漫步在雨中,轻轻的走在柳荫下,看着柳枝从伞面划过,有清晰的柳叶的纹路滑过,很美。想起白天一个朋友问我,从起点到零点会有什么感受,我回答恍然大悟,但很“心”苦。朋友说她正在经历,一时无语,真不希望朋友有这样的心路历程,因为我明白那是一场心灵的苦旅,相对于身体的苦要难受千百倍,其实起点及时零点,零点既是起点,零与所有只在一线之间,但要想跨越那一线却需要一番“心”苦。

都说爱文字的女子必是命运多舛,但,即便不喜爱文字就可以保证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吗?我想答案每个人都知晓,无需我多言。只是,我希望朋友可以安好!如果那条艰辛的路是必走的,是无从选择的,我希望朋友可以勇敢的上路,直面杂草与荆棘,风雨过后的彩虹才是最美。

七月马上就要过去,七月的雨也无法多做停留,但来年还会再来,无论是命运多舛,还是人在囧途,都不要忘记了做好自己,梦想或许离自己很遥远,但是只要不放弃,就会越来越清晰,在某一个清晨醒来,或许你会发现原来曾经的梦想就在眼前。

苹果园里写风采

文/一老碗面LP

劳动节那天,我终于见到了本县农民女作家魏巧艳。

初次听到她的名字,是县电视台的朋友告诉我的,说是他们台知道她的事迹后,专门做了一期采访她的专题片。记得那日正好我们去游东庄水库,于是我提议顺路去拜访她,但因中途有事打搅,未能成行,心中留下遗憾!

前段时间与同事聊天时,又偶然提到她,同事说他们以前共过事很熟悉,并随即拨通了她的电话,说是有人想拜访她,她已成了名人要请客什么的云云。等他们神谝完毕后,我与同事约好,有时间一定要去她家看看。

至于为什么要拜访她?这与我日益浮躁的心性有关。

对于大半辈子喜欢文学创作的我来说,假如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说他喜欢文学创作,我会“呵呵”的予以一笑。青春年少,谁没有梦想呢?假如一个年过半百的人仍在时不时的写一些东西,不管成就大小,已无所谓了,单就那个一如既往的精神,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曾经的文学青年大军,如今在哪里呢?

我青年时认识一位农村妇女,靠发表了几篇作品博得周围人的尊敬,县上特别照顾,安排工作,使她跳出农门。再后来呢?她热衷于当官发财,把全部精力用在人际关系的纠葛中,文学于她死亡了,随之死亡的是她的家庭及事业,人到中年时几乎一无所有,更没有任何让人值得称道的地方。

另外,作为从农村走出且长期工作于基层的我来说,深知农民创作者的不易。首先,她们为了生存就要长年累月的在土地上劳作,不被艰辛磨灭灵性,不被世俗同化才华,挥汗之余,吟诗作赋,描绘生活,确实需要很淡泊的心性和意志的坚韧;其次,她们缺少创作交流的圈子,要忍受巨大的孤独。有时候,促使人走向麻将桌或村口的大槐树,说东家长西家短的恰恰是孤独。

我曾经拜访过一个书画名人,像流俗人一样,也想讨一幅字画满足虚荣。他在他装裱高档的工作室巨幅桌案前,跷二郎腿,吸高档烟,品高档茶,一副居高临下的模样,使我话在嘴边住了口。心情变了,霎时感觉他的书画狗屁不如!我还列席过所谓的作协活动,就是为省上某人开座谈会的那种。满堂白发,少了青春年少,一味的歌功颂德,少了批评指正。不由感叹,作协的正经活动没几个!会员们交流倒多见于,谁家乔迁生意开张,谁家婚丧嫁娶的宴席上了。至于散落民间的会员,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参与活动。

因此,高手在民间,接地气的艺术在孤独者的追思里。进入魏巧艳的世界,感受她的创作氛围,体悟她的创作孤独,也是我日渐庸俗的心灵对土地的回归,对素朴的渴望。

终于,这个劳动者的节日,同事带我去她家了。

叱干镇魏北村,礼泉北山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与周围村庄一样,被一望无际的苹果园包围着。同事在这一带工作过,他一路给我讲述这里的果农是多么的勤劳,苹果是多么的能卖钱。这些我都知道,36岁以前,我一直也做务苹果园,那卖来的一分一厘钱,无不浸透着汗水。对于懒汉来说,想在土地上一劳永逸,过衣食无忧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的。

说话间,到了她家,因提前打过招呼,她正在灶房里炒菜,准备招待我们。她的形象与我想象中的反差不大,很普通的一个农村中年妇女。那种普通,让你绝对看不出有任何的斯文,也与艺术家没有任何的关联。如果你没读过她的作品,听说过她的故事,你绝对想不到这是一个写文章的人。

她家前后盖的不错,足以说明主人的勤俭持家。除干农活外,她也是村里的乡村医师,并承担计划生育专干的工作,这些也反映了她的社会交往,属于村里的“能行人”。

我在她家的院子前后,所有房间都转了,从她生活的环境里,我想尽可能的感受她的文学世界。院子是普通的农家院,灶房很小很简陋,几个房间,工作用品,生活用品,农具的摆放,稍显凌乱,不过这是我见过的非常正常的农家情景,过于整洁倒显得不是农家了。唯一与其他农家不同的就是书报,这边一堆,那边几本,说明这是个爱书的家庭。

初进房门,我听到了一阵收音机或电视的声音,放眼一望,并没电视和收音机,我问她,她说是收音机,且说她最爱听广播了。她的收音机在哪儿?怕影响谈话,她又是怎样关闭的?我一时也没注意到。从后来阅读她的书中,我知道广播确实影响了她。试想,一个爱好文学创作的高中毕业生,回到农村成为人妇后,怎样在日常的生活中,超越平庸,发挥天性,实现价值,平台在哪儿?于是听广播,与主持人互动,在电波中结交爱好者,成了她唯一的平台。在这里,我亦想起了自己曾经幽居农村的一段时间,每日里也与戏曲广播为伴,在互动中彰显存在感的往事。那种于万般寂寞中得到的快乐,又有几人能懂?另外,我们也应当理解,那些在苹果树枝头挂着广播,边劳作边听戏的农民,或那些在大街上把商芳会秦腔声音放得很大的独行者。他们外在的宁静,包裹着内心多少渴望?

没看到她的广播,我想象,那在她家一个神圣的地方吧?

那天饭后我的同事说,这些年,她得了不少奖呢。于是我们都让她拿出来看看,她很不好意思的拿出一个塑料袋,里边成摞的获奖证书,确实使我感到震撼,太不可思议了!职业习惯,我连忙用手机拍摄,想在文章中引用。见我拍照,她急忙说,不好意思,都是以前的,羞死人了,谁老拿这些东西在人面前显耀啊!她边说边收拾袋子,我和同事都拦她,几次她几乎用身子遮挡我的相机,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她的不自然。那一刻我也立马联想到了,现在许多的写作者,有一些小成绩,恨不得通过各种平台宣扬,唯恐别人不知道似的。

通过与她的谈话,我知道她近年的创作环境不太好!娘家婆家老人们都年迈多病,她要两边跑前跑后照顾;一双儿女长大成人,教育开支也挺大。而更让她熬煎的是,爱人的身体也罹患痼疾,需要长期用药治疗。虽然地里的苹果爱人的工资是收入,但大笔开销常常使入不敷出。我们去的那天,她家里的苹果还没卖完,而在这天越来越热的时候,苹果的滞销,价格的暴跌,忧愁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果区。这些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她的创作。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是时代的发展,传统纸媒到网络的过度,我们大多人一时还不适应。她家的2G网络极不稳定,更谈不上3G.4G及有线宽带了。这些使她建立不了个人空间,博客,限制了与圈里人更深入的交流,使她的才华得到埋没,创作激情受到影响。

然尽管许多问题困扰着她,使她不能安心于创作,但她的激情并未泯灭,她亦兴致勃勃的给我介绍她的文学圈子和写作计划,且找来U盘,说是许多文稿都变成电子文档了,随时可在网上发表。我给她介绍了一些文学爱好者群后,她都及时的添加进她的QQ里。

岁月不饶人!作为与她年龄相近的我来说,常常发感叹与心底莫名的涌出忧郁。与她谈话时我就说,论阅历与创作经验,我们这个年龄正是丰收的时候了,再往后,身体因素及创作激情,说不定刹那间就让我们丧失才情,从此人生就走下坡路了。说话间,我的心情就有些忧郁,但随即我为自己的急功近利而羞愧了。问题是,在她的安详里,一切是那样的自自然然。她的家庭环境里,看不出阴郁,她的神情里没有阴郁,她的所有作品里几乎找不出忧郁。反而在她的作品中,无论是诗歌到散文,流露出的是坚强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她歌颂国家的好政策,描绘农村的巨变,赞美田间地头的无名小花,抒发对文友及老师的崇敬心情,处处都是正能量。

她写到:“极目瞧望西面,蓝天白云下的五凤山被淡青色的薄雾笼罩着,似与天连一体,地接一片,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收回目光再看近处,沟对面是一片柿子园,树上刚绽出淡黄微绿的嫩芽,一眼望过去,柿子树活像一个个披着黄绿色纱巾的少女般婀娜多姿。回过头来,南面还有更吸引人的层层梯田,一层金黄灿烂,另一层碧波荡漾,再一层果花飘香……”,瞧!这就是她笔下我们美丽的黄土高坡故乡。而写出这般秀美的文字,她是白天一有空坐在炕头,放在膝盖上写,苹果树地里灵感来了蹲在地下写,晚上爬在被窝里偷偷地写,有时做着饭也在想,炒菜时常忘了放盐。

说实话,读她文字的许多处,我都激动得眼眶湿润。不由想到了那些领着国家工资福利,坐在空调电脑办公室里的各种职业的、业余的作家、记者、宣传干事、信息播报员、通讯员、秘书们等,单就对故乡的对外宣传上,有几人能写出她这样干净淳朴的文字?而在他们抱怨不得提拨升职,工资奖金不够花,沉湎于蝇营狗苟,人事倾轧的时候,有几人能拿得出她那样块头的文学专辑来?

说多了都是激愤,但在魏巧艳的心中,不抱怨是美德,她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和谐与自足。在与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主持人秋月的对话中,她说:我是一个其貌不扬,身材矮小,长得丑陋的普通农村妇女。我白天没功夫看书,主要在晚上看。我和邻居的关系处理得也挺好,我为人处事都是实实在在的,我说话也从不咬文嚼字,也从来不对别人说我看过什么书?写过什么?当谈到写作时,她说,我要用心去写,无论发表与否?无论有无读者?我也要写,为我自己这一个读者而写,只有这样,我才无愧于我自己,无愧于我终生的恋人——书。

还说什么呢?一切都在文字里。

那天走时,当我让她在书上签名题字时,她连连摆手拒绝了,并一直说叨这个薄薄的书真不好意思送人。那一刻她真的脸都红了,这让我更加感慨万端!同时亦感觉莫大的幸福,那幸福就是:我热爱文学,并以这个爱好结交了天下许许多多的有心人,而这些天下的许许多多的有心人,通过他们的点点滴滴的人格力量在分分秒秒的鼓励及净化我的灵魂。虽世事无常,欲望横流,人生有她们为伴,何以孤独?

恩,记得就好

文/吴昌仲

我曾经在完小的路口摆过地摊。对面的门店是棋牌室,总是挂着布帘子,与学校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管事的妇人叫阿爱,经常到我的摊位照顾生意,十块、二十块地买,还算大方。后来才知道,我曾经帮过她眼有残疾的弟弟的忙,难怪她如此记情。

相比阿爱,我欠的情,其实很多。

当年外出求学,曾经借住在二叔家中。隔壁的肖伯父与二叔是同事,肖伯母与二婶曾合伙开过蛋糕店,两家特别要好。为了不耽误明天赶车赶路,我早早就睡下了。半夜,肖家的厨房咣当一声响,似乎掉落了锅盖,将我从浅眠中惊醒。我烦躁地闷了一句“干吗呢” ,翻过身继续睡。次日清晨,洗漱收拾妥当,告别二叔二婶,打开门,发现肖伯母早已等候在过道里:“仲,把这带上,路上吃。 ”细看,竟是满满一篮煮熟的鸡蛋!原来,伯母听说我要出远门上学,需辗转几道车,怕我饿着,就连夜煮了一窝鸡蛋。那一刻,怀里的余温暖遍全身,满眼的鸡蛋一片模糊。后来听说,因为良好的产品质量、良善的品牌形象,短短几年,肖伯母的小店就发展成为当地最大的一家连锁企业。

那年在湖南师大学习,考试后从长沙乘长途汽车夜回,我抱着行李不敢睡觉,到了凌晨四点多,车从雪峰山盘旋而下,实在撑不住了,才迷迷糊糊打了个盹。到中转站转车时,我才发现,钱不知何时被小偷扒光了。我六神无主,公用电话都没钱打,看来只能流浪街头了。“你也回通道是吧?碰到难处了? ”身边一位高个子中年男子注意到我那张苦而不哭的脸。“倒八辈子霉,回不去了。 ”熟悉的乡音,落难的表情,激发了这位老乡的恻隐之心。他慷慨解囊,帮我买了车票。一路上,我诚惶诚恐、坐立不安,很少跟他搭话,只知道他姓王,瘦高个。出站的时候,没等我说声谢谢,他已匆匆离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非常惭愧,时至今日,我们都不曾再见面;就算见面,也记不清他的模样了。这个心结,一直在我心里,久久不开。

某次喝茶闲聊,听好友讲一位前辈对他的知遇之恩。

好友谦虚地说,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更不是所谓的特殊人才,来自农村、毫无背景,仅仅只是编了一本小内刊而已。但同事们都说,这位前辈是因为惜才爱才,力排众议把他调到身边来的。幸运的这位好友却“不知好歹” ,第二年就给前辈出了一道大难题:将爱人跨省调动过来或者将他调往女方所在地。对下属的“过分要求” ,前辈非常上心,创造机会把女方那边的主官邀请过来,只带好友一人全程陪同,为外调做铺垫,尽管最终没有办成,但那份无私的情意,足够影响好友的一生;最后,前辈费尽周折,将好友的爱人调过这边的对口部门,妥善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好友说,若不是这位前辈,他的婚姻状况不敢想象。他说,他会一辈子记得这位前辈留给他的十二个字:珍惜缘分、尽心工作、好好做人。

我又想起另一位同事的故事。那天和同事散步,一对安徽夫妇带着两个小孩,将我们当街拦住,说是寻找走失的亲人到此,没钱又不熟路,看你们面善想给孩子讨碗饭吃。同事过意不去,穷秀才充胖子,带他们到小餐馆点了几道家常菜,饭后还打发十元钱路费。看着他们点头致谢匆忙离去,我冲着同事哈哈大笑:“你人傻钱多呀,这些人真真假假满大街都是,上当受骗啦! ”他很不以为然:“举手之劳,管他真假,如果他们真遇到困难,那就帮对了;如若哄我老实人吃亏,没关系,老天在看着呢。 ”

恩有很多种,养育之恩、救命之恩、解难之恩、知遇之恩……于我而言,我帮过的人,不需他记得我,帮过我的人,我总想感谢他。我想的是,知恩要图报,报不了,记得就好。

做一个温和的人

文/周小北

理发师细心地打量我这一头枯萎的稻草,极其温柔地一根根理顺那些打了结的发团。每次来这里,都让他为我做头发,因为他足够安静,可以让我舒服地在那里待一会儿。他从不劝人办卡消费,工作时不多言语。你若与他交流,他会认真地听你的意见。关于造型,他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遇到顾客不理解的地方,就细心地解释整个工艺流程。

有一次,我修理头发的程序复杂些,需要来回地涂发剂和洗吹。他忙不过来,就叫了一个同事来帮忙。同事一上手就“啪”地把我的上层头发狠狠地扭起来,用夹子夹住,发尾直接甩过来拍在我的脸上。整个涂抹发剂的过程充满了激情饱满、猝不及防的啪啪声……中途不定弄断多少根发丝,我不满地想。

同事把我的头发吹干后,就火急火燎地跑去干别的活儿了。终于,世界清静了,他又走过来慢悠悠地开始修剪我的头发。

以前,他帮我理发的时候,我不会留心他的动作,今天我意识到,他在夹每一绺头发的时候都是轻轻的,完全不拉扯发根,头发夹起之后,把发尾再轻轻地拿起来放到另一侧,绝对不会直接拍在顾客的脸上。

我习惯了戴眼镜,他很少要求我摘眼镜,但是这样的话,在处理我耳侧的头发时,就需要他格外地用心和费时间。而那名同事刚才为我吹头发时,我一早就麻溜儿地自己把眼镜摘了,我觉得以他的勇猛,镜腿被扯断是迟早的事。他俩年龄差不多,可是来店的顾客为什么都点名要他服务?如果他在忙,顾客就痴心不悔地守候一旁。再多的人排队等候,他也会把眼前的顾客服务好,就连剪个刘海这种小活儿,都要精雕细琢半天,直到顾客满意。

虽然店里经常忙得跟火锅店似的,但他挑起一缕发丝、挽起一个发髻的动作丝毫不会凌乱,我甚至能感受到他的呼吸始终平稳,不被外物所扰,亦不起波澜,那么温和。

言多必失

文/杨浩

同事小珊时不时会把手机遗忘在办公室里,而且“屡教不改”。一天,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冲口而出:“小珊,你把手机丢在办公室里,门又大开着,危险!那天不小心被顺手牵羊了,岂不可惜啦,管好几千呢!”

“不会的,我相信同事们的素质,这种事肯定不会发生的。”小珊不假思索地说。

其实,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可说出去的话,一如泼出去的水,那里收得回来哟!瞥了一眼当时在场的几位同事诧异的表情,我知道,我在无意中多半是得罪人了——尽管我是对事不对人。

又一天,应邀去赴一个朋友的饭局。八九个人聚成一大桌,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酒过三巡,我已是“三杯两盏刚下肚,两朵红霞脸上飞”。不经意间,我说道:“县里一干部开公车去办私事,被上级通报批评了。现在咱们办事情,都得依规依矩才是。”正当我说得眉飞色舞间,忽然看到同桌一叫不出名字的妙龄女士面露不悦之色。身边的朋友轻轻扯了扯我的衣角,凑近我的耳朵悄悄说:“别再说了,那个被通报的干部,是她大伯!”天呐,我那晓得竟然有这么巧的事呢,看我这张嘴,真该死。

生活中,如此这般或大或小的失误于我而言,总不能完全避免。俗话说“言多必失”,实践证明,这话是何等的正确,几近于真理。只是,活在芸芸众生中,必须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说话是不可能的,再说啦,不说话,那不成哑巴了么。只是,如何说,怎么说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对我这等智商的人来说,真是个难题。

一个电话的思考

文/人物小小

前些天,不知怎的有一卖保险的给我打电话推销保险,也不知道是怎样搞到我的号码。我是最烦这类事情的,直接挂了觉得对不住人家,毕竟是人主动打过来,而且还是个女的。以为随便应付两句就完了,结果她滔滔不绝、没完没了,似乎有一种不到南墙不回头的勇气,我被她的意志所打败,终于没有挂下去,手机交由同事去应付。同事们的话题广阔之极(真是佩服我的同事们),大到人生理想,小到私人生活,终于女推销员自己挂了下去。同志们很是自豪,终于把卖保险的说倒了。

隔了几日,当我在办公室忙的不可开交时,那位女推销员的电话又响起来了,环顾四周办公室只我一人,出于礼貌勉强拿起电话,她还是些喋喋不休的老话题。我实在忍无可忍,就很随意的说自己是挖煤的,希望她能不再纠缠,确实,当听到我的职业时那边沉默了半秒,女保险员非常委婉拒绝与我再聊下去。虽说目的达到,却非常的失落,于是变主动为被动了,好声好气的给人解释起来,说自己是国有重点煤矿的正式员工,矿井如何的先进,如何的现代化,人耐心的听完后还是拒绝。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工作都抱着与普通工作者对自己工作一样的看法,那位保险员使我改变了我对自己工作的认识,原来自己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不可或缺。

向矿工同志们致敬!

明知不问

文/苏心

有一段时间,我的同事娟子每天工作都不在状态,早上来时,总是眼圈发黑,一脸倦容,整理文件也丢三落四。我提醒过她几次,说如果家里有困难,可以和我说。娟子一直说没事,我就没追问。一天早上,上班半小时了,娟子还没来,我问其他人:娟子怎么还没到?大家都低头不语,只有一位女同事说:她老公外面有人了,两口子正闹离婚呢。正说着,娟子一溜小跑着进来了。她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对不起,我车子出了点小毛病,忙着找人修,以为不会迟到,没想到还是晚了。我点点头不再多问,却听到刚才那位说娟子正闹离婚的女同事问:娟子,你老公和那狐狸精还没断吗?你可千万别认怂,就是离婚也要让他净身出户。娟子瞪大眼睛盯着那位女同事说不出话来,那位女同事还在继续说:那女的是哪个单位的,要不要同事们帮你一起去打她一顿,给你出出气?娟子终于发飙了:你管好自己家的事就行了!女同事一脸委屈地看着我,我示意她不要再说话。中午休息时,女同事和我嘀咕:我好心好意地待她,你看她,那是什么态度?我不客气地说:人家不想让咱们知道的事,就不要问,你这不是为她好,你是对人家不尊重。

每个人这一生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人家不愿意说,而你又帮不上人家,就最好不要问东问西了。明知故问,有时并不是关心,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已。

我和老公曾有一段感情紧张的时期,那段日子,我的心情很差,偶尔看到一句有关感情的话,或者听到一首伤感的歌,泪水就会控制不住地流下来。有一天上班,对面宿舍楼里有人放歌,办公室开着窗户,歌声清晰地传了进来。好像是林忆莲的一首歌,唱得凄凄婉婉,缠绵悱恻,我的眼泪扑簌簌落下。坐我对面的同事看到后说:把窗户关上吧,你是风泪眼吧,一吹风又该流泪了。我起身关上窗户,心里暖暖的,很感激同事帮我避免了可能会令我难堪的场景。感谢当年的同事,他们知道我的生活可能发生了事情,但我不愿意说,他们便选择了不问。

人生旅程中,谁都难免有败走麦城的时候,难免有陷入低谷的时段。有些人需要你的关心和安慰,而有些人却只是需要别人假装不知道。他需要帮忙时,自然会和你说。如果人家不愿意说,周围人装作一无所知,也是对他的一种尊重。明知不问,也是一种维护和成全。

我是有单位的人

文/李晓

有天,朋友老王说,看你走路的步态吧,像鹅,前后甩手摇摆,有时还背着双手来回踱步,哲人一样皱眉沉思。我在一个机关单位二十多年了,好比一块在模子里出窑的砖,举手投足都成一种固化形态了。

刚进单位时,仿佛还奶气未脱。有单位老同志谆谆教诲,年轻人,虚心点哦,多向老同志学习。那时还理想充血,幻觉中天空中常响起闷雷,但我还是暗暗做了一个狡猾的软体动物,把坚硬与锋芒默默藏在壳中。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燃烧过的壁炉,早呈现出灰色的疲惫。当初进单位和我一同喝酒的人,退休的退休了,掉牙的掉牙了,患绝症撒手而去的突然就去了,有英年早逝的人,在最后混沌中留下了遗言:“老韩,帮忙把我起草的那文件改一改哦,谢谢!”所以当我一头撞入中年的大门,一旦听到有人说夕阳无限好,我也跟着附和了,黄昏也不错,黄昏也有苍茫风景。

一个人在单位这些年,单位就像一张网,无形地把你罩住了。即使喜怒哀乐藏在心中,但单位也似一个巨大掩体,你往外面投弹,单位就如一面古老坚固的城墙,护佑着你。有时,觉得孤独了,无助了,想起还有一个单位,一个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单位,回暖的春水足已融化心头坚冰。有天深夜,大概是失眠了,我看到窗前月光比霜还白,一个人下楼溜到单位,在办公室看到一叠叠整齐的文件、报表,我陡然明白,人生完全不需要那么多愁善感。在单位的人,要像文件里行文那样,理性、逻辑、严谨。你无须起早摸黑、跌跌撞撞想去发财,抽奖,洽谈项目,琢磨风险,好比这一辈子还有一个和你睡在被窝里的女人,只要没发生啥大事,绝不要轻易嚷着要离婚,单位也一样,单位并没亏待你,往俗里说,单位给了你一个饭碗。你和亲人相守的时光,往往还没有你和单位同事守在一起的日子多。

这样想时,单位就会温暖你孱弱的心。有个假日我去办公室,看见同事老严一双破了几个洞的拖鞋,心里感到特亲切可爱,那是老严午睡时穿的,老严睡觉时呼噜声特大,有好几次我想写几句纯情诗,都被他的呼噜声搅得心烦意乱,哪还有什么纯情,我都开始咒骂了,有一次我还绝情地差点用臭袜子塞住他鼻孔。老严在单位也嘀咕过我的小话,大意是说我在厕所墙上写领导的丑话被他及时涂去了。但有一件事让我对老严的印象发生了改变,我老奶奶去世后,他和我一同在灵堂守到黎明。还有一天,他午睡起来后突然问我一句:“你父亲的痔疮好了么?”让我感觉,老严其实是一个很家常的同事。

在我家里,有一把早掉了漆的老算盘,那是妻子当年下岗后,作为单位财务人员的她出于留念,拿回家做纪念的。我还记得她下岗后最初那些日子,常偷偷到她那单位楼下徘徊,有天我跑过去一把抱住她说:“老婆,我不会嫌弃你的,我还有单位嘛,还有稿费嘛,能养活你的!”在我楼上,有一个千万富翁,有天我扛着一口袋绿豆上楼,在电梯上,大腹便便其实肠子里全是屎的老板问道:“哪儿来的啊?”我得意地回答,单位发的降温品。我看见他脸上奇怪的表情纠结在一起,不是羡慕,就是嫉妒。我终于在他面前乐了一回,我是一个有单位的人啊。

谢谢单位,有单位的人,不孤单。也谢谢我单位的同事们,我人生的圈子,除了亲人,或许你们就是我核心的部分。

哭着也要咬牙坚持

文/唤醒沉睡的猪

工作6年,我从事过几份工作,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阿谀逢迎喜欢拍马屁的,有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也有雷厉风行敢说敢做的,而遇到过的领导,也是各种类型都有,有很关心下属的,有漠不关心的,也有过百般刁难的……总之,工作6年的经历,远比我读十几二十年书对这个社会了解要多得多。

刚刚毕业之初,总觉得能够遇到一个好领导一帮好同事真是件幸福的事情,后来慢慢发现,在这个世界这样的事情是难得一遇的。我算是幸运的,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团队,领导非常开明,同事之间相处很愉快,工作效率非常高,但是,好景不长,没多久的一次领导格局变动,搅乱了整个局面,确切的说是后来加入的一两个领导和新进来的几个同事把原本美好时光和融洽的团队化解得支离破碎了。

很多同事开始对这样的大环境极不适应,尤其是团队里面有几个害群之马,经常喜欢打小报告给人穿小鞋之类的,而那些默默无闻的人总是整天只能埋头苦干加班加点,干活多的自然都会愤愤不平,很多人就是适应不了这样的现状,陆陆续续走了,可是,也有几个和我一样的同事因为谋生的原因,不得不咬牙坚持。

那些日子,我们这些没有什么关系背景的年轻人,就是人家领导之间斗争的炮灰,往往这个领导刚刚叫我们干活,那个又压一堆任务,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更要紧的是,当我们没日没夜做出来成果时,往往一句话就被否定了,这个领导通过了那个通不过,那个同意了这个又直说“no”,有些时候,大家都干脆不管,我们是碰得鼻青脸肿,哪边都得罪不起。很多时候,为了发泄情绪,我们只能一边强装微笑接过任务,一边关起门来就爆粗口,可就算这样,为了生活,我们还得继续坚持。

庆幸的是,正是在那里我们的无数次隐忍和坚持,后来我们留下来的那几个同事一个个都在职场华丽转身了。我跳巢之后成功竞聘到了一个开发区做土地开发,很快我也得到了提拔做主管的职位,而另外两个一个后来去做了她梦寐以求的记者,还有一个进了银行。每一次谈起这些经历,我们几个依然还是觉得十分感谢那段咬牙坚持的经历,感谢那个糟糕的工作环境。而我也是在那里学会了职场的第一课,后来,我把她总结成了一句勉励自己的话:“如此糟糕的环境你都可以生存,这么难搞的人你都能够搞定,你到哪里都不会丢了饭碗。”

有时候,我们必须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单纯的觉得一个很好的环境能够塑造一个人,让这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长大后,我们却发现,职场里不是每个地方都是一片沃土,很多时候,越是贫瘠的土地,我们越要学会顽强的与环境抗争,最后在贫瘠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明白了这一个道理,我们便也少了很多抱怨,多了很多坚持的勇气和信念,而每一次的咬牙坚持,甚至是哭着咬牙坚持,就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迎来希望的曙光。

用困难来磨砺自己

文/许扣锁

单位里的一位同事,刚刚拿到驾照没几天,便买了辆新车开着上班来了。大家都欣赏他够胆大,因为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很少有这么快就单独上路驾驶的。更让我们称奇不解的是,到我们单位有两条路,远近也差不多,但一条是新竣工的路,开阔平坦笔直,另一条是早前的老路,狭窄坑洼弯曲,而我们的这个同事却硬是放着新路不走,偏偏选择老路去闯。

一段时间后,我们都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故作神秘了一会后,笑着解释说:“小汽车,你在新路上能开,不一定在老路上能开,但在老路上你如果能开,那在新路上一定也能开,而且会更得心应手。”

我们都恍然大悟,心悦诚服。原来,同事一直是在用困难磨砺自己。是啊,做任何事,一味处于顺境并非就好。很多时候,只有经历些困难,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拒绝了,失去了,但不可惜

我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尤其对自己的朋友。而且我也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对朋友或者同事遇到的为难事总也是感同身受,真心地为他们着急,只要我能做到,只要能为他们解忧,不管是精力上还是金钱上,我都没有犹豫过,所以还是有几个真心待自己的友人,甚感欣慰。可是这些都建立在我的做人原则不变之下的。

一位同事,待我也算是很好,从毕业便在一起工作了,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青梅竹马的朋友了吧,虽然她的许多做法我也看不惯,但也算相安无事吧。最近的一件事,让我们彼此的距离远了许多,可能这个距离早就存在了吧,只是没有显现而已。她办了暑期辅导班,做为一所学校的负责人,我曾经劝过,甚至急过,因为教育局有明文规定的,不许在职教师办班的。我只是为她担心而已,也不知她心里怎么想。最近没什么动静,我以为我的劝说有了效果,心里还挺高兴。可是今天中午快放学的时候,她和我要我办公室的钥匙,说中午孩子要上网查点东西,办公室里文件很多,我是不想给她的,但她信誓旦旦的样子让我无法拒绝,于是答应了。她走后,在三楼办公的主任告诉我,那位同事刚才要在他那里打印辅导班的宣传材料,可能要打200多张,主任当时就拒绝了。我知道,用A4纸打成本太高了,小小的打印机也承受不了呀。我一边赞同地说他做得对,一边马上联想到,刚才的一幕。明白了。这是碰了钉子后,才到我这儿来的。

学校这么多人,都这样绝对不行。于是,我做了一件从来没做过的暗事。走之前,把所有打印纸都锁进了文件柜。

下午,我只看到了一脸的阴郁。我们多次默默地擦肩而过,没法说,但是心里都明镜似的。我从来都不屑沾公家的光,对这样的人也从心里鄙视。可能这样会让我失去她,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并没感到十分可惜。

回望我的2017

文/周玉荣

生活急管繁弦,删掉所有的合并项后,这一年最深刻的感受是忙碌。单位里,从年初制定各项计划方案,拉开一年的工作大幕开始,到科室的业务工作,各项专题教育活动,年底各项考核检查,一年365天,像一个大陀螺,被工作赶着转。家里面,一日三餐虽不要操持,卫生家务却要打扫,还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还要时时关注青春期孩子的思想动态。工作生活的战鼓擂的咚咚直响,直催得双脚步步紧跟。欣慰的是,到底还是跟上了节奏,踏准了鼓点。一年说不上圆满,也没留下什么遗憾。

这一年,湍急的生活流里,时不时因为一些人、一些事被感动。有的当时感动了,过后就忘了;有的当时感动了,过后想起来,依然那么感动。立冬那一晚,轮到我值班。晚上八点左右,队长紧急召集,县城派出所一名出警同事遭到暴力袭警,被打昏迷。来到派出所,夜色里大楼灯火通明,又一个不眠之夜。

在派出所了解到,两名同事接110指令出警,到现场发现有十几人在聚众赌博。参赌人员依仗人多,趁同事呼叫增援警力时,开始冲击闹事。一名参赌人员混乱中拿起茶杯击打一名同事。同事昏迷倒在大门口。这时增援警力及时赶到,将14名参赌人员全部抓获。那一晚,询问谈话,制作笔录,固定证据,大家一直忙到凌晨,看着一个个因为熬夜忙碌异常疲惫,又因为出警战友被袭而气愤担忧的同事们,内心时时掀起波澜。第二天听说,被打同事从昏迷中醒来,问的第一句是“人抓到没有?”内心再次掀起波澜,感动地无以言说。从昏迷中醒来,他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伤情,而是“人都抓到没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这一年,依然坚持的是看书和写字。一直觉得,写作是一件很严肃很庄重,具备深刻社会意义的事。对于充其量只是“文青”的我的这种活动,只敢说是写字。从一个生命的个体经验出发,关照生活,书写人事见闻,风物奇趣,内心波澜,一写就是七八年。现在它们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翻翻书,几天不写写字,心里就会慌张发急。我享受这发自内心的慌张发急。这样,当我有时间能坐在书房里,翻几页书,或者写几行字,心底里除了安静自喜,还生长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力量。

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盘点这一点,有忙碌,有感动、有收获。我珍惜着,双手捧着,走在向前的路上。

一局无缘的牌

文/鹤唳云端88

晚饭后,我和女儿一起去河边散步,河边的空气比街道清新许多,散步的人群络绎不绝。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伫立一望,哦,是王组长回来了。她离开学校调到湘钢一中六年了,每次回来,我们语文组的同事们都要聚在一起吃吃饭、叙叙旧、打打牌。我天性不喜欢玩牌,对那些玩牌的规则和技巧更是一窍不通,故每次饭后匆匆离去,同事们的欢声笑语便在牌桌上荡漾开来。

第二天的饭局设在红星酒楼,饭局结束时,天空霎时乌云密布,暴雨紧跟而来,狂风怒吼,击打着玻璃窗发出沙沙的响声,马路上一会儿就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水流,行人躲进了屋檐,车辆开进了弄堂,马路边的摊位也瞬间迁移。同事们对我说:“阿彩,外面下这么大的雨,今天下午你走不了了,坐下来,教你玩牌吧。”天公留人,我只好在桌边坐下,学校里那位被戏称“陈一扯”的高手在身后指点我:要抓多少张牌,怎么集牌,哪几张组合是多少胡牌,每次抓了牌先要怎么样,再怎么样……她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完全是机械般运动,根本没动脑筋思考。打了两盘,我都赢了。都说生手手气好,还真应验了这句话,每回我都抓到了两张“王”,加之又是最高手指点,赢,便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在洗第三盘牌的时候,同事荣说:“你不喜欢玩就别玩算了,集牌、出牌那么慢,我急的肠子都痒痒”。终于有了离开的理由,望望窗外,风停了,雨也小了,我满心欢喜站起身来,跟大家打过招呼后,便下楼离去。

不是玩牌的学问太深,是我自己玩得实在太勉强。

“不喜欢玩就别玩好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不明白呢?

坐在回家的车上,我突然醒悟:如坐针毡地在牌桌边呆着这是何苦?茫茫人海中总有一局牌是我不能坚持到最后的。与其辛辛苦苦为难自己,不如坦然面对:这是一局与我无缘的牌!无论它多么精彩,多么有趣,我都无法乐在其中,这是注定的擦肩而过。

于是,我又想起了两年前在湖南文理学院学习时同宿舍的那个女孩。她性格外向,忒爱表现自己,为人处事少了点真诚,可她又非常渴望我能把她当好朋友,很想听听我的人生故事,走近我的心里世界。可终究性格差异太大,到学习结束,我也没向她透露半点秘密,沮丧踏上归途。

承认距离比强扭结瓜更容易接近幸福。坦然面对差异,也就是坦然面对自己。

漫长人生,究竟有多少人,多少事就像这一局无缘的牌?明明不喜欢,明明没兴趣,明明很勉强,明明是一种折磨,偏偏不肯放弃,偏偏强迫自己为之,哪能不自寻烦恼呢?所以得体的取舍才是人生至高的智慧。

当走进困惑或遭遇冷漠时,我们不妨认真问一声:这是不是一局与我无缘的牌?

感慨万千

文/丶乚丶丿醉ㄋ碎ㄋ

今晚的晚餐喝了不少酒,还好心里清醒着。他们都觉得我喝多了,可朋友们,你们都错了,我可心里清楚得不得了。你们的一举一动我都清清楚楚的记得,你们说的每句我都会铭记于心。

我不懂你们为啥会说我,为啥会把我摆上这个台面。同事嘛,你们想说我勤力也不用再你们的老板面前说我那好这好,老板嘛你也不要当着我那么多同事间的说当我是你的兄弟。其实我就是我,我只做好我应该的本分,同事啊,我跟你们公事是一种缘,配合你们把工作做好是我的本分,因为这是一个团队,我是里面的一员。老板啊,我只是把你安排的,我该做的做还而已。虽然你们年纪都比我大,虽然你们都成家立室,但请不要把话题都放在我的“人生大事”--婚姻上面好吗。你们都不懂我的压力,其实我也想成家立室,我也想在奔三的年纪找个伴,我也想想你们有个家,我也想……拥有你们所用的一切。其实你们都不懂我。

心里的压抑只有自己知道,心里的苦自有自己知道。从小我家不富裕,我家穷,我在我家人的表现很差。虽然我是有父母,他们不懂我想要什么,他们不会给我温暖,他们只会顾着他们的感受。他们只懂他们每天的吵骂谁对谁错。天质很笨的我,我的人生只由任他们摆布。如我苦苦打拼的读书年代,我高中三年的汗水他们说没有下文就没有我有机会参加高考。成长的历史,有记不清一个人夜晚偷偷流泪的夜晚,直到我发现我不再流泪不再欢笑不再有喜怒哀乐的时候,我改变了,我变成一个对一切都很无所谓的人,这包括我有没有亲情、爱情。

我是一个心灵上有某种因数残缺的人。我想我从小就没有父母真正的关心过,况且我从小就没有了亲生母亲。刚才在晚餐上说我的同事老板也是朋友吧,他们都不知到我过去的和现在的一切。我的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人在掯着。以前我什么都没有,不懂什么事父爱母爱。现在还是什么都没有,不懂选择观念,汗水能否=努力,爱情是否真=面包。我也想最求,而且还是用汗水默默的努力追求这房子、车子还有以后娘子。可我笨,可我蠢,或许永远永远得不到我追求的……

人生的过程为啥就这么残忍,不想面对的总迎来。餐桌上的我虽然嘻嘻哈哈,装着一副跟隔理同事谈天文论地理的样子。你们一个二个都谈论我说我问我,你们可知道我内心不是啥滋味感慨啊,我只能牵强的一杯一杯把酒杯的就不停的喝,或许这样我才能当做你们说的都不是一回事,或许真的是心醉了碎了……;

过去的岁月

文/山涧流水

那一天,伴着我撕心裂肺的哭喊,45岁的父亲永远地走了,再也不会回来。在父亲的灵柩旁,我跪在全村人的面前,用哭得沙哑的嗓子,对乡邻们说着拜托以后关照家人的话语,善良的乡亲们无不为之落泪。家没有了脊梁,没有了父亲,家徒四壁的房间,除了孤苦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充满的就是空荡荡悲寂的气氛。

夜晚灯下,舅舅们全部聚拢来,共同商讨着家里的生活问题。弟弟脑后束着一条长尾巴,妹妹也才上初中,亲友们建议给妹妹停学,让弟弟继续读书。母亲说:不管生活怎样地难,孩子们的书也要念下去。我从母亲的眼里读出了坚强两个字,从此,那一份愁苦被母亲深深包在了心的深处。

母亲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当黎明尚沉睡在早晨的梦乡里,母亲就扛着锄头下了地,夜晚,当弯弯山路被黑暗吞噬了身影,母亲才走在回家的夜幕下。乡间路上母亲挑着重担日复一日的步伐,如一首岁月的歌,留在了过去的记忆里,也沉在我心灵深处的海里。她和男人一样在田间劳作,再苦,用牙咬着,再累,也不吭声。唯有暗夜里那轻轻的呻吟,写满了母亲所有的苦和痛。

那时我刚分配工作,工资少得可怜,除了日常零用,我把钱全部拿回了家,虽是花季年龄却没有买过新衣服。母亲拿到钱,总是默默地流眼泪,问我钱是哪来的。我笑着说放心吧发的。如果母亲知道那是我每天吃咸菜节省下的钱,她一定会心痛。然而能给家里一点点的帮助,对于我这个长女,都是莫大的欣慰!

一次回家看望母亲,望着母亲消瘦的身体和菜色的脸,看着母亲马不停蹄地操劳,我偷偷拿了两个鸡蛋在锅中烧好,端给了母亲。哪知母亲大发脾气,看着原本能换成钱的鸡蛋变成了碗中食品,她心痛地红了眼睛,生气地数落着我不该浪费金钱,并拒绝吃它。我央求母亲:吃了它吧,女儿心痛你,你不能倒下,你身体好好的才是我们的福呀。望着我的眼神,母亲心软了,只得勉强吃下了碗中的鸡蛋。弟弟告诉我,前几天母亲生病发烧,母亲把鼠药毒死的老鼠烧着吃了,我心中一阵抽搐,母亲肯定是十分地难受,才吃了不能食用的毒老鼠,可怜的母亲,就是这样在艰难的岁月里,让自已永远站着不倒下。

弟妹的学费要按时上交,仅靠家里的农田收入已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向村人学着做起了鞭炮。说是做,其实是自己完成一部分工序,另外请村人完成一部分工序。有时拿来别人的半成品再加工,做好后自已拿去卖,可以赚一点差价。夜深了,山村沉睡在梦乡里一片静寂,母亲手中小铁锤叩钉鞭引的声音,常常划破了夜的黑幕,轻轻地飘到空中,一声两声,像在夜的琴弦上拨动的音符。那窗前的一点灯火,闪烁在夜的黑暗中,总是陪伴着母亲到夜半更深。

鞭炮做好后,卖要自已寻找买家,母亲于是用蓝子提着鞭炮到很远的地方去卖,有时走五六里路到街镇,有时乘车到几十里外的其它乡镇去卖,甚至到了我所在城市的郊外。也许是母亲天性里的善良感动着别人,母亲拿出去的鞭炮每次都会碰到买家,很少失望而返的。有的人家认准了东西但赊账,把鞭炮留下了,等有了钱再让母亲去拿,这虽不是好办法,但总比卖不出要好。

记得每年年底,母亲要自已加工近仟元的鞭炮,可每个客户要的只是十几元的货。零售,那要多少个客户才能销售完一年做的鞭炮,便可想而知。而获利只有几佰元,勉强交纳弟妹的学费和日常开支。仅读了小学四年级的母亲,足迹踏遍了远远近近无数个地方,我无法用言语形容母亲的伟大,我只知道我的母亲,为孩子能有书念能有饭吃,日夜操劳呕心沥血。

于是那年的年关,母亲手拿一帆布袋的鞭炮站在了我单位宿舍前。刚出校门不久从没有做过生意的我,心里真的发怵,可为了家,为了读书的弟妹,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我准备豁出去。我壮一壮自己的胆,一家一家叩开了单位同事的门,有认识的面孔,也有不认识的面孔。我露出一张笑脸,礼貌地称呼着他们,然后王婆卖瓜似地介绍起自己的鞭炮。

也许天生就爱笑,看起来给人一种讨人喜欢的样子,大家竟纷纷要了我的鞭炮。我高兴坏了,为母亲解了忧,也为自已“首战告捷”而自喜。事后还有别的同事绘声绘色地描述给我听:某某说哟,那个新来的小妹真能,见人就笑,甜甜的,一张口你就不好意思不要她的鞭炮了。感谢我这张天生会笑的脸,关键时刻帮了我的大忙。自那以后,年年同事们就成了我的主顾。

做鞭炮需要报纸,我于是帮着母亲在一些熟悉的单位收买废报纸。记得冬日的一个星期天,单位正巧发了两篓炭,加上我收的俩佰斤报纸,科里两个年轻的同事帮我送到了汽车站,那两个同事送到后即有事离开了。等我爬上回家的车好远,才想起两篓炭丢了,我频频向车站的方向望过去,可车是不会为我的两篓炭回头的,我在心中难过了好久好久。

上车后那个胖胖的面像很凶的售票人,要收我报纸运费二块三毛钱,我急了,冲他又哭又叫,眼里溢满了酸涩的泪水,一车人全都面对着我,天生胆小的我为了这二块三毛钱却是什么也不顾了。哪知竟起了作用,他看我这个小姑娘有点不好对付,无奈地没好气说好好算了不收了,也许是本镇的车,还有点同情心在起作用吧。后来想起来还为自已庆幸,节省了那年月难得的二块三毛钱。那两篓炭和报纸,那两个好心的同事,那车上自己无助的哭喊,永远定格在记忆里,再也不能忘记。

随着弟妹学费增加,渐渐地母亲的鞭炮越做越多,后来到了每年可做俩仨仟元的鞭炮。仅靠单位同事是销不完的,我又用自行车推着鞭炮到熟人的单位推销。这样往往要跑五六个单位才把母亲带来的鞭炮售完。等把所有的东西卖完我才长舒一口气。可有一年出问题了,我成了罪人。

那年年底我把鞭炮售完,回家陪母亲过年。大年三十,我点燃了自家的鞭炮,刚放着一会鞭炮就停了,点着了又出现这样的情况,放一节断一节,我突然心一沉,想到了那些用鞭炮迎接新年的同事们。我问母亲是否早先知道这情况,母亲说是鞭引厂的引线出问题了,她也不知情。

我心里暗暗叫苦,不好埋怨母亲,又不知回单位后该向同事们怎样解释。那些该死的鞭引子会扫了他们过年的好心情,那个春节我觉不出任何的喜气,只觉得有一份沉重压在心头,心想以后同事们再也不会要我的东西了。正月初四,我如履薄冰似的回到了单位,见一个同事解释一遍再道一声歉。

虽然同事们用笑脸回答了我,但我仍从部分人眼里读到了不快,有人甚至认为我早就知道鞭炮质量不好还故意卖出去,尽管心里感到很委屈,但同事不管怎样理解我都该承受。当年有一同事夫妻俩分道扬镳,还有传言说是鞭炮放的不吉利,为此我内疚了好长时间。

又到年底了,母亲依旧送来了许多的鞭炮,怎么办?无论如何我得把它卖出去。我只好想了一个办法,下班时就在单位回市里班车边,点燃了一挂鞭炮,鞭炮噼里啪啦发出爆裂的响声,大家从大客车上伸出了头,我于是硬着头皮又向大家推销起自已的产品来。那些同事听鞭炮很响,不计前嫌,竟又纷纷买了我的鞭炮。那不仅仅是买进和卖出的关系,那也是他们用善良和宽容,在我困难时期送给我的温暖和关爱,至今我对他们仍存着深深的感激。

就这样我卖了多年的鞭炮,然后害怕过年,害怕那一板车等着我的产品卖不完,害怕弟妹的学费没有着落。直到后来母亲不再做鞭炮了,我才放下心里的那一份焦虑。

俗话说祸不单行。冬天的一个下午,起风了,母亲站在登子上用塑料布钉窗帘,不小心摔下来,左手粉碎性骨折,而我正怀着八个月的身孕。当钢钉被医生用铁锤强打进母亲的身体,母亲被悬吊着手臂固定在床上时,在病房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我,用手捂住自已的眼和嘴,拼命不让眼睛里的泪水流出来。母亲,那铁锤打在你的身上,也是打在女儿的心上呀。

那一个月里,我从家和医院之间往返着。看到我挺着大肚子,这样地辛苦,丈夫眼里有了一丝隐忧。家里熬的有限的肉汤盛在送给母亲的碗里,又被丈夫倒进一部分在我碗里,我知道他是心痛我,可我怎么咽得下那汤水。我可怜的母亲正躺在病床上,没有一丝血色的脸上正缺着营养,他的这种爱让我心酸,我于是又将肉汤倒在了母亲的碗中。

由于身体的不便,照顾起母亲来不够细心,有时心烦了就对着母亲大声,母亲不理解地用泪眼看着我,我把眼泪偷偷往肚里吞。一想起母亲病床上的眼神,我就在心里无数次骂自已,不该把情绪表露在孤苦的母亲面前。母亲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当医生取出她身上牵引的钢锭时,母亲已不能站立,身子就像一片树叶,在空中晃荡着。后来当街头响起《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时,我的眼睛就悄悄湿润了。母亲,你太苦了,女儿虽然没有尽到孝心,可女儿是爱你的。

儿子周岁,乡下的风俗外婆要送来周岁粑。母亲的手尚未痊愈,我叫母亲不要送米粑了,可母亲说一定要送。那一天,天公不作美,天下起了好大的雨,望着密急的雨点,我迟疑了,侥幸地猜想母亲肯定不会来了,于是就打消了到车站接母亲的念头。当母亲吊着打石膏的膀子,用另一手提着一蓝子米粑,湿淋淋地站在我门口时,我惊呆了,我真想狠狠抽自已一个耳光,我把眼泪含在眼中,心里直骂自已的糊涂和不孝。我无法想像,母亲是怎样一步一个脚印,在风雨中蹒跚,走了好几里的路程,纵然有一百个理由,也不能减轻我内心的愧疚。

想到母亲手残做农活不方便,我把母亲接到了城里。为她办了一个服装摊位,向同事借钱批发了一些廉价服装,面向农村销售。哪知不幸的事又来了。母亲生意刚做一个月,乡下的舅舅来看她,他们俩走在街上,母亲又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了,一只手臂被划了个洞。到医院缝了十几针,那个肇事者丢下二十元钱,就在老实的兄妹面前溜之大吉。

事后带母亲检查才发现那只手臂被撞成了线型骨折,我多灾多难的母亲,命运注定要这样地折磨她,就只有面对和接受。就这样休养了两个月,母亲的手臂尚未完全恢复,生意又接着开始了。小本经营又是面向农村,服装生意的收入少得可怜,可不管怎样都得让它继续下去,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当人们头脑中有了生意两字时,街上的生意人就渐渐多起来了。记得不知是哪一年,下班后满大街都是摆地摊的,那时没有城管,人们安份守已。政策鼓励人们自主经营,也不必多想这行为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也就少了现在的管理和约束。

记得晚饭后,繁华的主街道人流如潮涌,尤其是夏天,人们穿着薄衣短衫,趿拉着拖鞋,悠闲地行走在街头,那一份热闹真是一种盛况。 生意人则就地铺上了一块塑料布,上面摆上各种各样要销售的物品,如各类女孩子喜欢的头花、发卡等装饰,价钱便意的皮带,夏天的衣服等等,有的把服装挂在简易的衣架上,还可以不停地挪动地方。一条宽阔的马路中间仅留下窄窄的仅容一辆车通过的距离。

母亲当然也不例外,进入了这夜市的生意场中,把白天摊位上的衣服拿来一部分摆在夜市上。尽管街上人群川流不息,可真正买东西的人不多,许多是看客。还有许多人把你的东西价钱杀了又杀,降了又降,最好是叫你陪本卖给她,结果生意最终以告吹而结束,所以晚上生意也不好做。

想到母亲白天忙了一天,为了帮母亲减轻负担,我于是也走上了街头。开始是和母亲一道摆摊,在旁边帮忙看衣服,有人询问时偶尔插一两句话。记得一天,母亲进了好看的夏天的短袖衫,我就想让自己也独单一面。那天我早早吃了晚饭,独自一人抱着衣服出了门。

我把衣服摆在地上,静静地守候着,面对大街上各种各样的人,有时可能还会碰到熟悉的面孔,开始真的有丑媳妇见不得公婆的尴尬,我总是低着头,如果有人来问时,就耐心地介绍衣服是如何便宜又质量好,尽管带着夸张也要这样反复地说。

第一天一件衣服也没卖出去,我有点扫兴。第二天我又出门了,还是像第一天那样地守着。终于有人看上我的衣服了,只是把价钱砍得好低,我急于和她成交,结果一件衣服卖出去只赚了三块钱,可这三块钱对于我来说是多么地难得。收获的不仅仅是几元钱,收获的其实是一份我正需要的信心。那街头的夜景,那攒动的人头,那地摊上的衣服,那赚的第一个三元钱,像墨痕永久留在了我记忆的纸上。

母亲进的夏衣还真是价钱便意又好看,如大脚裤头,针织的短衫。母亲日日守着摊位,卖出的衣服还是有限,卖不出的衣服积压下来就成了陈品。因面向农村,衣服本身就利润微薄,生意很难做。于是有一天,我用拎包拿了一包衣服,带到单位去帮母亲卖。单位大客车刚停靠,我就打开了拎包,故意在许多人面前亮开了衣服,同事们纷纷围拢来。如有谁要,我就以很低的价钱卖出去,薄利多销也是一种很好的销售方式,在同事面前是不能虚抬价钱的。结果许多同事买了我的衣服,一包衣服快售完了。我让装钱的小背包随意张着开口,快乐地装进递来的钞票,无法形容自己当时那一份愉悦。

当最后一位同事等我找给她余钱时,我傻眼了,包里钱没有了,被人伸了黑手,一包衣服钱就这样让人偷走了。俩佰多元在那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怔在那里,说不出话,泪水夺眶而出。有热心的同事抱不平,生气地帮着我骂小偷,还叫我也狠狠地骂,我苦笑了一声,说:算了钱已没了,骂了能回来么,又何必让自己成为泼妇。有同事说看到某某一直跟在我后面,他平日看到同事的钱掉在桌子下面,就会悄悄用脚勾了去,对这样的人还能说什么呢!

我向同事借了钱回家糊弄着母亲,发奖金时悄悄分次还了同事的钱。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可那一天的经历,我怎么能忘记?如刀子刻在脑袋里,是一条不深不浅的沟,沉下了岁月的风霜,沉下了世事的繁杂。

这样的日子如小河静静地流着,时时有溅起的浪花,也有风平浪静的守候。只到妹妹上了中专学校,只到弟弟上了大学,直到他们都有了稳定的工作,直到年老的母亲不再守着摊子,心才彻底放下了。

向过去回望是苦的,然而又是甜的,生活的苦教会了我坚强,教会了我一切。生活的风和雨,让我领略到雨后彩虹是多么地可喜。淋雨了衣服湿了,我会想着明天会出太阳。起风了落叶遍地,我会想着风过后空中更干净。生活的艰难,让我在困境中摇摆着前行,前进中我又一路捡拾着生活的柴火,那一点星火的点燃,如希望不停地导引着行路的我。

今天的鱼肉要烹出水准才能下咽时,想起那粗茶淡饭的年月,还有什么理由有咽不下的抱怨。剩饭剩菜我总是舍不得倒掉,都吃到自己的胃里,哪怕买一件自己最喜爱的衣服也十分地慎重。有人不理解地说我“算小”,我笑笑说“舍不得”。过去的岁月,教会了我该怎么生活。

母亲年老了,免不了唠叨,当我表露出心烦的情绪时,想起母亲走过的风风雨雨,就会在心里把自己狠狠地骂一顿。当生活中遇到困扰自己的事情心情烦闷时,我会在心里轻轻地告诉自己,别急别难受,过去那么困难都挺过来了,现在这一点困难又算什么。当别的同事埋怨奖金少工作没劲时,与过去相比现在吃穿不愁,我很知足又怎么能再有怨言。

生活中有了苦,才知有了甜是多么地幸福。苦是生活给人的考验,接住它,把它在高温发酵中酿成美的醇浆,人生就会张开臂膀,把热爱坚强执着投入你的怀抱。苦是生活的历验,苦也是一笔财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在《真实的高贵》一文中所言“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

岁月里的桩桩件件,生活引着我前行的脚步,如斑斑点点落在记忆的河中,任风浪淘洗着,任流沙洗刷着,最后化成沉淀的人生阅历存留在了心上。

活着,真好

文/徐春

今天早上进办公室,刚坐下,见桌上一堆老鼠屎,气得我皱眉大叫:“好讨厌的老鼠……”低下头来见桌下地板上也有一大堆,如此看来,老鼠昨晚在我们办公室里聚会了。

“这些小家伙真不懂事,前些天我还专门大扫除了的。”和我同室办公的顶头上司郝主任倒是安然自若:“应该是老鼠太爱我们这个办公室了!”在打扫了老鼠屎后我突然开悟:“老鼠要是有文化就好了,咱们就写一个牌子放桌上。”主任很默契地配合说:“亲,请勿在桌上随意大小便!”办公室里一阵哈哈大笑,刚见老鼠屎的郁闷心情也烟消云散……

秋雨绵绵,不想出门,中午便叫了两个盒饭,见主任吃得津津有味,我却没有胃口:“我想到昨晚成群结队的老鼠在桌上跑来跑去的,都吃不下饭了。”他一边吃一边说:“这有啥子哇,这样反而能增加我们的免疫力。”我一听哈哈大笑,然后跟他一起开心地吃起午饭。

这个曾得过淋巴癌的帅哥,面对一切都是这么乐观开怀。不然怎么能打败癌细胞成为抗癌英雄呢?当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被诊断为癌症时,人生事业刚有起色,孩子也才两岁多,那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常人难以想象。得病之前,他是记者部副主任,骑着摩托风风火火穿行在达城的大街小巷。带着记者奔赴在采访的最前线,采访回来常常是吃碗方便面或盒饭充饥,然后伏案赶写稿子。他从不关心自己写了多少稿分,也不关心是否完成了写稿任务,但每月考核都名列前茅。

还记得有年记者节单位举行的“爱岗敬业,爱社如家”演讲比赛,他说:“无论爱岗敬业,还是爱家人和朋友,首先要爱好自己!所谓爱自己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感恩生命,感恩工作带来的快乐。”感人至深的演讲,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同事,也让我泪湿眼眶。

回想起他刚从医院化疗回来,头戴鸭舌帽,遮住因放化疗而掉光了头发的秃顶,一张年轻而又苍白的脸上还留着放疗时的黑色印记,但是他的眼神里却透露出坚毅和顽强。同事和好友来看他,都避讳说到“癌症”二字,反倒是他经常哈哈大笑着拿自己的癌症来开涮,“莫和我挨近了哈,小心癌细胞转移给你们!”那一年夏天,蚊子将他手臂叮了好几个包,他边擦风油精边自言自语道:“你吸我的血,胆子大哈,也不怕被传染上癌症。”旁人一点看不出他经受的那些痛苦和伤痛。

他热爱记者职业,曾经在“非典”时期深入疾病防护区采访,曾接到乡亲求助穿行大山,差点被突然垮塌的巨石砸中,曾冒着大雨在洪水抢险的第一线采访……在肿瘤医院配合医生治疗大半年后,他回到单位,一边工作一边接受后续治疗。领导把他调到总编室主任的位置上,工作相对轻松一些。但总编室也算是报社的一个窗口,每天都会接到许多读者来电,提出诸多问题,更有各种倾诉者,他都一一耐心解答,像心理医生一样引导抚慰倾诉者,对来访的读者更是热情友好,总是用自己的快乐来感染身边的人。年终评选先进工作者,同事们投票选举了他。因名额有限,领导找到他希望能将先进个人让给一线的同事,他没有丝毫怨言,欣然相让,经历过生死之人早已淡泊名利,看透一切。他说,每天清晨醒来看见窗外的亮光,就庆幸自己还活着,活着,多好的一件事啊,如果再背负着过多的身外之物负重前行,岂不太傻太笨!

有一天我对他说:“你是中文系的才子,文字功底那么深厚,别丢了你所学,现在不写新闻稿件了,你可以像秀品老总那样写文章出书吧!”“出书倒没啥必要,不过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倒是可以的。”他的文章文风纯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感人至深,让人感受到文字的特有魅力。那一年,随心而写的他竟然不知不觉出了两本书。一本散文集《雀鸣啾啾》,一本小说《尘世》。《尘世》以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癌症记者和几个命运不济的盲人按摩师为题材,深入到盲人的情感世界,他们为生存艰辛卑微地活着,但他们同样有尊严,也生活在爱恨情仇和人情世故中。小说先后在《达州晚报》、《自贡晚报》和《巴山文学》上连载,读者对这部半纪实文学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赞赏。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有爱,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相对而坐几年,在他的潜移默化中,饱受疾病困扰和琐事烦忧的我也学会了“放下”与“接受”。如同《尘世》序中写的一样,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一花一佛,一叶一秋,一人一世界。学会接受命中注定的一切,家庭、事业、友情、亲情、爱情,也包括坎坷与疾病。该来的欣然接受,该走的释然放下。那些喧闹和嘈杂离心越来越远,名利和成败都是虚妄的东西,活着就是幸福。

是啊,同一件事,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乐观豁达的人,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能把苦难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爱与被爱都是幸福,唯有好好活着才能去爱,而活着就要简单随心快乐地活!由老鼠屎引发出来的这篇显得有些唠唠叨叨的文字,也算是一次小小的感悟,随笔记之。

思乡“毒”

文/游玲玉

思乡,我害怕这两个字,可它又深深地浸入我的骨髓,挥之不去。

以前上学的时候,家乡对于我来说只有冬夏,无春秋。现在再次远离家乡,来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家乡只能成为内心深处最执着的怀念。

来到兴义三个月了,新的工作,新的同事,新的生活,全新的一切仿佛让我忘记自己已经离家千里之外。然而每天下班之后,家里只有我孤身一人的时候,思家的情绪还是开始蔓延开来。

大学毕业我就回家乡工作,那个时候,身边的一切都是熟悉的,有亲人的陪伴,有同学的关心,有朋友的问候,我就像是被宠溺的小孩,安稳快乐。

曾经以为,这样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样子。但后来渐渐发现,熟悉安稳的生活让我变得有些懈怠,忘记了去全力奋斗,忘记了去结识新的朋友,忘记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于是我离开家,来到了新的城市,进了新的单位。

兴义是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会址,“天人合一、山水贵客”的文化理念和这里的自然人文环境一脉相承,好山好水好人家,就是对这里最典型的描述。我爱上了这里的山,这是万峰林的美誉,这样的山,少了一份刻板,多了几许灵气;我爱上了这里的水,碧水微澜,湖光山色,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柔情;我爱上了这里的人,他们勤劳、热情、淳朴,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其乐融融,颇有“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意境。

除了城市环境让我欣喜之外,单位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更是让我倍感温暖。我忘不了,那天深夜我突发疾病,发了一条朋友圈,单位里的一个老大姐看到了,她没有我的电话,就通过微信问我是什么病,是否严重,是否需要帮助。不见我回复,打听到我的手机号码后,天一亮就赶紧打电话给我。后来我打开微信,才看到她发的消息,从凌晨四点一直到七点,每一条消息都是情真意切的问候和担心,冰冷的手机,在那一刻突然充满了暖意,就如同我的心,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我忘不了,在我生病的时候,单位工会和部门领导在百忙之中来看我,他们对我说:“你一个人在外地不容易,单位就像一个家,我们都是你的家人。”满满的关心让我几乎忘记了疼痛,也驱走了这冬日的严寒。我忘不了,我的车被别人撞坏之后,同事们都来安慰我,了解情况,给我最中肯的建议,提供切实的帮助。单位的同事们让我感受到来自异乡浓浓的温情,即使只身在外,我也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一个大家庭在我身后,支持我,关心我,帮助我。

家,梦开始的地方,思乡的情愫与生俱来地生长在每一个离家的游子心里。但若不是离开了家,我们又怎么能接触更多外面世界的美好?又怎么能去体会更多的人间温情?又怎么能知道,只要敞开胸怀去接纳,在哪都有美,在哪都是家?

于我,这思乡的“毒”,正在慢慢变淡。

母亲待客

文/无垠

大学刚毕业时,我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城市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说“离家不远”其实是比较而言,当时与我同时进入公司的几个同事都是外省的,我离家最近,也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坐车来回需要好几个小时。于是和几个新来的同事一样,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周末的时候才回家。

记得第一次发工资后,母亲要我邀请同事来家里吃饭,我以“不是太熟”为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母亲大概不懂,同事之间其实不必太过亲密的。母亲却坚持说:“正因为不熟,大家才应该聚聚,多了解一下吗。他们也和你一样都是孩子,回家不方便,来咱这里就当回家了。”最后,我拗不过母亲,只好邀请了几个同事。

请客那天,母亲简单准备了几个家常菜,然后开始剁肉馅儿。“妈,你打算请人家吃饺子?”我吃惊地说,“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吃饺子了。”母亲笑了笑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如饺子。饺子里有肉有菜有面,又好吃又实惠。你们小时候,哪个亲戚来咱家不是嚷着要吃饺子呀!”

母亲的话倒勾起了我的回忆。也许是母亲有自己的秘诀,她做出来的饺子格外好吃,小时候,不仅我们全家喜欢,亲朋好友也都很喜欢吃。每次来家里做客,大人们不好意思说什么,孩子们可是毫不客气地要求吃母亲做的饺子。母亲笑着连连点头,然后一边不疾不徐地剁馅儿,一边和亲友们唠家常。调好馅儿、和好面后,亲友们都挽起袖子,围在一起擀面皮、包饺子,每每这时候,家里其乐融融、一片欢声笑语。

既如此,我也就随了母亲的意,帮她洗葱剁姜,打起了下手。同事们如约而至,母亲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喝茶。“姑娘,你老家是哪里的?”“山东章丘?那里的大葱最好,个大葱白也多,好吃。”“小伙子你看起来太瘦了,应该多吃一点,以后有空就来,阿姨给你做好吃的。”……母亲亲热地和同事们聊着天,手上的活也没耽搁,一手托饺子皮一手放馅儿,眨眼功夫就捏出了小巧玲珑的饺子。

等饺子煮好端上桌子时,母亲早就和同事们熟络起来,甚至比我对同事的了解还多,这个不爱吃蒜,那个喜欢吃醋,这个的蒜汁里要多放点辣椒……一顿饭吃下来,同事们初来时的拘谨早就不见了。

后来只要有空闲,大家都会来我家里玩,吃母亲包的饺子。大家都说,看到母亲就会想起自己的妈妈,吃着母亲包的饺子,更有一种家的感觉,很亲切很温暖。而我和同事们的关系自然也相处得非常融洽,极少有一般意义上的钩心斗角,工作起来特别舒心。

一次读到汪曾祺先生的《家常酒菜》,里面有一段話:“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偶有客来,酒渴思饮。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姜,调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突然想起母亲平日里的待客之道,不觉拍手叫好,深以为然。

钝感生活

文/汪亭

近些日子,偶感身体有些不适,但又说不上细致,于是找一个中医朋友咨询。他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给出一句“没事儿,你就是闲得慌,活得太敏感。”

我将信将疑。他一脸无奈,只好与我讲起他遇到的一个病人。朋友早上开诊,那人第一个就医。还没坐定,他就焦虑地告诉朋友,自己时常感觉胸口烦闷气短,还隐隐作痛。朋友询问望诊一番后,让其做心电图和心肺彩超。检查结果什么毛病也没有。他不相信,继续追问,是不是仪器有误差。朋友哭笑不得。

朋友告诉我,这样的病人,他经常碰到。他们往往身体没有问题,时感不适的原因大都出在心理上。由于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迫使神经过度紧张。其实,就是太敏感。朋友如此一说,也点醒了我。虽然对于疾病,我们应该防微杜渐,但有时也不能太过敏感,草木皆兵了。钝感一点地对待身体,可能更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我的一个朋友,为人激进、刚强,喜欢活在别人的嘴里,他人的评价对她影响甚大。在公司里,她的工作能力不错,但就是与同事间的交流太少。长此以往,难免有一些同事在背后说她的闲话。一次,她听说一个男同事在其他同事面前讲她争强好胜,爱出风头,不顾他人感受。这下可气坏了我这朋友。为此她郁郁寡欢了好几天,碰到该男子更是横眉冷对。

时隔多日之后,朋友不但没有消气,反而越想越火,于是找到该男子当面理论。结果,对方尴尬不已,连忙解释只是随便说说。古人有云:“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同事间闲聊,可能是玩笑。纵然有所指,被指者也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工作之中,无须太较劲。用钝感的心态处理人际,反而能让复杂的人事关系变得舒畅和谐。

生活有时就像一片沼泽,充满了纠葛、麻烦、失意和痛苦。如果事事上心,时时敏感,我们便深陷其中,不得自拔。钝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是左右生活状态的强大而持久的力量。爱情钝感一点,相互宽容,不必斤斤计较,婚姻会更加美好。工作钝感一点,做好本职,对周遭的嫉妒、刁难不过于敏感,事业会更加腾达。

钝感是一种超脱的态度,心境平和,宁静致远。钝感更是一种豁达的智慧,不计得失,宽心过日。钝感地生活,放牧心灵,自得其乐。

爱,她的心痛

文/神秘过客

那是一年冬天,我的朋友马给我打电话,他说,我们又来新同事了,好几个女孩,你快点回单位看看,要不然后悔别怪哥们没告诉你。

我和会相识了,她天真无暇,清纯可爱,气质高雅。我带着她和两个新来的同事,一起打扫寝室,一起打扫教室,她总是很积极主动,不怕脏,不怕累,她以前很少干这种活,她很轻松的面对这些。

我会故意给他安排的尽量少工作,她觉得她能干,她很随和,和两个新来的同事打成了一片。而后,我给她们讲解关于工作的事宜,她听的很入神,好像是想很快了解所有,能够更加轻松的投入工作中。

一个寒假的时间很长,虽然才20多天的时间,我已经深深的对她有了好感,她的一切深深吸引了我。

我想找个机会和她聊几句,又怕吓到她,机会来了,过年发个祝福的语言不会过分吧,正赶上冬奥会,我跟她找到了话题,她是很爱体育运动的,我也很喜欢看体育节目,我开始谈谈自己喜欢的项目,让它去看,我感受着那份甜蜜。

马上就要到上班的日期了,我欣喜若狂,我的第一次爱将要开始了,我的心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寒假上班的第一天,我的目光会经常落到她的身上,还不能让她有所察觉,不然她会以为我是色狼。她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她喜欢这个新的集体。每天我都能看到她的笑容,我的心跳的更加剧烈,她的气质,她的笑容,她的一切,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此刻我就像在梦里,得到了白雪公主般的纯洁的爱。我沉浸其中。?

她在我们办公室,我座位的旁边,她此时还感觉不到我的心。我们聊天,看视频。我会给她介绍一些令我感动的视频,看看我们是否有心灵的共鸣。

她的职务是要求住校的。很快的她带着行李走进了宿舍生活。当天给她拿行李的是以前和她一起应聘的那两个已经辞退的小同事中的一个,这让我开始怀疑她们的关系。不过,我又一想不会吧,后来证实了我的判断是对的,我已经深深的陷入爱中,她成了爱河里游着的鱼,我要了解她,呵护她,我成了她的影子。她的背后有我的存在。

此后,我要了她QQ号,经常在网上和她聊天,了解着她在学校的衣食住行,去关心她,帮她了解一些电脑知识,帮助挑寝室,让她感受到这个集体的温暖。

有一次,她说寝室特别冷,我就说,我的热宝你用吧,我们寝室也有好多。她的被子很薄,我就在半夜的时候给她送去海绵垫子。

她也深深的接受了我给她的温暖,她慢慢的适应了艰苦环境带给她的冷,她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她工作有板有眼,细致入微,开朗大方,能力超群,得到了同事的肯定,当然有些事情她会来主动问我,我会主动的告诉她。爱在一天天加深,我的心灵也开了一扇窗,是她带给我的。

我每天开始忙碌我的事和她的事,我也变成了我们。同事们会介意我对其他人的关注少了,帮助其他人变成了,等一会,一会我去,我忙着那等。慢慢的同事们也很少让我帮忙,变成了理解我忙。我深深的沉浸在爱的忙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