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作文 > 优秀作文 > 正文

习俗的优秀作文

2024/02/03优秀作文

倚栏轩整理的习俗的优秀作文(精选5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各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传说,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为国忠诚。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在过端午节时,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等许多习俗。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驱邪或纪念屈原的死。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与五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2

在12月31号,元旦前夕,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包馄饨活动。

肉馅,馄饨皮已皆备好,各位“妈妈团”的专业人士准备就绪。同学各个也跃跃欲试,等待着专业人士的“在线教学”。贺子瑜的妈妈首先示范:只见她麻利地拿过一张馄饨皮, 左手快速接过,右手就操起一双筷子,拔出一团馅, 往皮上一放。然后放下筷子,用手就像燕子掠过,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将馄饨皮周边一抹。随后,连着馅卷了两卷,再轻轻把馅压到中间,两边起一捏,一只美仑美奂的馄饨便完成了。整套动作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纰漏可言。同学们看得嘴巴“○”大,简直像看一场表演。

示范教学结束,接下来是同学们亲自动手的时间了。我笨手笨脚地拿出一张馄饨皮,用筷子夹了一点儿手指头大小的馅,小心翼翼地放到馄饨皮上。再沾了一点儿水,吝啬地抹在馄饨周边上,卷了又卷。直到一只春卷儿在我面前显现,我才开始捏。于是,一只馄饨不像馄饨,春卷不像春卷的“二不像”便诞生了。虽说第一个不咋地,但毕竟是第一次嘛,情有可原。第二次,我的手有了些把握,不像第一次那么生疏了。经过了n次的努力后,我包的馄饨终于有点儿像了。

再将视角转向其他人,冷志国正煞费苦心地包着馄饨。可惜,他似乎既不熟练又不专心,一会儿来个创新的双层馄饨,一会儿又故意包几个春卷馄饨……总之他面前的馄饨都花样百出。刘倩呢,则努力钻研着包馄饨的技巧,而她的努力似乎得到回报,越来越像样,不再那么“丑八怪”。

在这元旦前夕,欢声笑语响彻天空!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3

今天是春节,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在北方包饺子却是最重要的习俗。这个春节我是在姥姥家过的。姥姥一家是地道的北方人,年三十夜里包饺子,午夜十二点吃饺子是东北人的习俗。没错姥姥家是东北人,尽管他们现在住在陕西,但还保持着东北人的`过年习俗。

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客厅看春晚,嗑瓜子, 吃零食,闲唠嗑。9点左右姥姥就开始张罗包饺子了。大姨擀饺子皮,姥姥包饺子,我也想包饺子,于是我包了一个挺着“将军肚”的饺子,但它的肚子破了。在姥姥耐心的指导下,我终于包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饺子,步骤是:1、在饺子皮上放一块儿馅儿。2、把饺子皮对折。3、捏紧边缘的地方。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做好了!我开心的向大姨展示着我的成果。

饺子包完了,就要放烟花了。我抱着一大袋烟花走出门口,拿着打火机点燃引线,“嗖”的一声,烟花一朵朵飞上天空绽放开来,绚丽多彩。

美味的饺子、绚丽的烟花……伴随我度过了这个美好的春节。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4

我的老家坐落在张家口的一个小山村,别看这个村子小,春节过得可格外热闹呢!

老家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在腊月初八,家家都要熬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各种米、豆熬成的。

到了腊月三十,家家都要大扫除,贴对联,“福”字要倒着贴,意思是福到了。到了晚上,大家都要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团团圆圆。吃完了团圆饭之后,大家还要一起去放鞭炮:只听“咻咻”几声,那烟花就到了天空中,再听“叭叭”几声响,烟花就“开花了”。放完了鞭炮,大家要挂上灯笼,才能进屋看春晚。这天晚上,大家还要守岁,老年人守岁代表珍惜光阴,青年人守岁是代表给父母延寿。

到初一,小孩子要给父母拜年,然后,父母给小孩子红包,也就是压岁钱。压岁钱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个叫“祟”的'怪物,它在这天会来害小孩,被它摸过的小孩全都会生病,变成傻子。有一对夫妇,他们怕祟来,于是,就在孩子的枕边放了八个铜钱,祟一来,就被吓走了,因为这钱是八个大仙变的。于是此后,家家都给小孩压岁钱。

看,我们老家春节热闹吧!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5

“过年”是中国人经几千年流传演变、积累丰富的年俗文化,被人们视为一年中所有节令中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各个地方过年的习俗、讲究各不相同。

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开始筹备过年的东西,家家户户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家里变得焕然一新;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到年三十(除夕),清晨时,在门口挂上红红的大灯笼,贴上新的对联。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将至新年的钟声,每家每户把挂着的衣服都折好,免得日挂夜挂。然后赶着熬糖水,每条小巷都飘着糖水的香味,让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点时,鞭炮声逐渐响起,人们争先恐后地去寺庙,看舞狮表演。每个小孩争着摸龙头,象征在新的一年里龙精虎马。大人拿着美味佳肴,诚心拜祭庙里的大王,托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个寺庙人山人海,拥拥挤挤,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不许扫去鞭炮纸。以免扫去财气,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人们从外面扫到里面,把财气扫进屋来。我去衣柜拿新衣服准备换上去拜年,因为新衣服肯定有线,所以我拿剪刀,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因为年初一不能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去亲戚家拜年时,要说一些吉利的话,千万别说“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正月初二,人们买一条鲤鱼,用来拜神后,就带鲤鱼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们放鞭炮迎接财神爷。正月十五,是春节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长寿面。闹元宵,吃元宵,骨肉团聚满欢喜!

结尾:喜气洋洋的春节,虽然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但是中国的五十六个朵争奇斗艳的鲜花,心连心,开心度过一个有一个的春节。因为春节正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6

云南的春节习俗

大家都知道,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外国人的圣诞节。中国各个地区的春节习俗都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的传统色彩。今天我将要与大家说说关于我的故乡——彩云之南的春节习俗。

云南的春节习俗与北京的春节截然不同,从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间才是春节,元宵过了,春节也便完结了。云南没有腊月之分,也不吃腊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没有尝过北京的腊八粥和腊八蒜的味道。

先来说说大年三十这天吧!这天早上我们必须去集市赶集,购买年货和做团圆饭的食材。小孩去山上捡松叶。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还有把浑身上下都洗干净,因为我们那里有个禁忌——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这是过春节的高潮。大家忙做团圆饭,家家户户的烟囱直冒白烟。团圆饭做好后,大人把孩子们捡的松叶铺在地上,当孩子们看见自己的战利品被大人夸奖时,总是要骄傲地手舞足蹈。吃团圆饭前我们还得烧纸钱祭祖,饭后才把纸灰倒掉。等这一切准备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节的团圆饭。吃完后,大人忙着捡碗,收桌子。小孩子欢欢喜喜的开始他们的“鞭炮大战”,大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守着春节联欢晚会,不想看春晚的大人就摆桌子打麻将。这其乐融融的景象持续到深夜十二点,昏昏沉沉的人们点燃爆竹,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迎来新的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倒床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点时,人们又得陆陆续续从床上爬起来,做饭吃饭。这是四点钟的“迎春饭”,因为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所以要吃饭迎接。吃完饭人们又回到被窝,一觉睡到大天亮……

正月初一不能去别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这也是云南一大奇怪习俗。初二我们就去逛县城,就跟逛北京的庙会一样,县城里琳琅满目的商铺和千奇百怪的玩意儿让我们留恋不已。元宵节大家不吃汤圆,照样好酒好菜,不挂灯,但照样热闹,一家人去山上跳脚,也看别人跳脚。

春节过后,该干活的干活,该回深圳的回深圳。热闹过后的乡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谐。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7

春节时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热闹的日子了。

俗话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虽是在濮阳过年,但是我们很快乐。

“二十三 ,祭灶官”是因为传说二十三这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人间情况的日子,要买来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了以后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让灶王爷只说好,不说坏。

“二十四,扫房子”新年快到了,房间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打扫了,得快点打扫干净利落才行,快点行动吧。

过了二十四,大人们都忙了起来,就连我们小孩子也忙了起来,大人们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炖肉肉,贴花花、蒸馒头……我们小孩子就去买鞭炮、放鞭炮 。有的时候还帮帮大人在家里装饰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来了,更使人们激动人心了,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充满了爱地气息,大人们把早就准备好了地地年夜饭端出来,门外地鞭炮声声响震耳欲聋。吃完饭,好看地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这一夜,每家每户地灯都亮着,都还没有睡,钟表一分一秒地走动着,12点了,响起了一声声地鞭炮声……大年初一,大家早早地就起了床,吃完饭,就去串门了,“噔噔噔”

家里又来了一位客人,一进门,就互相说:“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们就回家了……过了这几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学生们就应该上学了,我们也该忙碌地生活了!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8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过春节是一件大事,可有意思了!我们会去超市购年货,穿新衣服梳妆自己,大年三十包饺子,放鞭炮,拜年……让我来给你们先容一下我家是怎样过春节吧!

超市购年货

今天是农历二旬日,我和老妈一起来到大润发超市购年货。一走进大门只见人隐士海,看来大家都是来购年货的。我和老妈不收留易才找到一辆购物车,购物架上摆着各式各样的东西。我问老妈:“过年了,我们买点啥?”老妈笑着说:“过年了,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听了兴奋极了!我先给外婆买了一盒麦片,外婆在忙碌的时候用开水一泡早餐就解决了,好利便。我还给外公买了一壶米酒,又给爸爸买了一袋香瓜子,给自己买了一盒巧克力。另外老妈还买了许多年货,又买了包饺子用的特一粉,肉馅、茴香苗等等。买完了东西我还参加了抽奖流动,我抽到了一今日历,上面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金猪起舞贺新年,下联是:鸿运亨通拱福门。

过大年

今天是大年节。吃完午饭,我和我的伙伴们一起是拜年,只要对他们谁一声:“请拜年啰!”他们就会给我们零食或一元钱,来表示他们的欢乐。大人们也不例外,他们就来到邻居家聊聊天,喝喝茶,走之前说声:“新年快乐!”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春晚,其中出色的节目把全家人都逗乐了。看完春晚,我和一群小伙伴在外面的平地上玩烟花,首先我先把火点燃,“啪”地一声闪出了五颜六色的火花,有的.像树木、有的像花、有的像爱心……漂亮极了!就这样,我们渡过了欢快的大年节。

我太爱过春节了!我太爱过寒假了!由于我又长大了一岁!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9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与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与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与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与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有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与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与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哦!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10

春节,是农历地岁首,也是我国古老地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腊日”,既后来地“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盛大、最热闹地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楞,正月实一古称无日、元辰、元、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地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开始。开始来了,万象更新,愚意着新一轮地播种收获时节又要到来。人们没有什么理由不来欢欢乐乐地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日来临之前就早早地在门帘上贴上红纸黄字地新年寄语,期待着节日地来临。

春节地另一个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给人们带来灾难地想象中地怪物。“年”一来。树木凋谢,百草不生,但“年”一“过”却恰恰相反,会万物生长,鲜花遍地,生机勃勃。“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用红纸照,于是有了燃鞭炮,贴春联地习俗。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地节日,这一点和西方地圣诞节很相似,离家地孩子这是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地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地庆祝则以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放鞭炮,除夕“守发”等仪式,正月初一晚辈要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等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地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11

今年的春节,有三天是我特别难忘的。除夕夜做汤团,正月初一爬山,正月初三放烟花。

除夕夜,我们在家做汤团。姨父先把面粉做好,再把面粉捏成一小块一小块,最后由我们捏成一个饼,放进馅,包成一个个小汤团。汤团有桃子形的,有圆形的,还有露馅的,虽然样子很难看,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做的。

正月初一的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边慢慢升起,我们一家八个人去爬有名的保俶山。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感到很饿,就找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把带来的水果都吃完了。

接着我们一口气爬到了山顶——初阳台,站在山顶上往下看,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景,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小呀,小得像蚂蚁一样看也看不清;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多呀,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最后我们继续往前走,走了一会儿,就拍了一张合照。外婆笔直地站着,妈妈看着我,我在想我的作业,阿姨在想单位里的公事,阿舅在看别的游客,姨父在欣赏周围的`美景,姐姐在拍苏堤和白堤。我觉得我们一家人的表情真丰富!

正月初三,我回到了我向往的老家——新昌。一走进爷爷家,就看到了门口放着很多大箱子。爷爷说:“这是晚上准备放的烟花。”

我等呀等,等呀等,终于把天等黑了。只见爷爷先把烟花搬到了室外,接着叫我们躲到一旁,最后拿起打火机,果断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嘭”的一声,烟花从地上飞快地飞到空中。有的烟花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有的烟花化身成“蝴蝶”在空中盘旋;还有的烟花划出不同的颜色形成了美丽的彩虹。我们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烟花竟然这么神奇,能够变化出这么多的花样。

通过吃汤团、爬山和放烟花这三个过年习俗,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让我渡过了一个快乐的寒假。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12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与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与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与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与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有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与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与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哦!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13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所以因地而异各地春节习俗也各有千秋,就北京地区来说。

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如果那年我能在北京过春节那该多爽啊。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14

每个国家,每个地方,每个乡镇,都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习俗。然而,我的家乡,然而我的家乡也有着,与众不同的习俗。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习俗。

我们家乡的春节从除夕就开始啦!一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儿时学的,腊八歌。是这样唱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过年是每个小孩都喜欢的一个习俗。因为过年有很多好吃的,还有很多压岁钱,在外打工的父母们也会回来过年,除非万不得已,小孩们,一年只能见上一次在外打工的父母,那一次也就是春节的时候,不仅这样,而且小孩们都不用早起晚归的去上学了,在家里面和小伙伴们玩,吃好吃的,玩自己喜欢玩的,或者和小伙伴们做游戏,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超市,一起买炮,买玩具,买吃的`,因为那时我们都有压岁钱,还会有新衣服穿。

过年是要吃饺子的,吃饺子要四顿,一顿在中午,一顿在晚上,另一对是在凌晨,还有一顿是在初一的早晨,中午的那一顿饭,待先放一盘炮才能吃,到了正午,你就会听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能从中午十一点多到下午3点多,间结不断,到了晚上才是最热闹的时候,那时我们每个小孩都要提前买三个孔明灯,晚上大点的小孩自己放,小点的让父母放,并写上心愿,放飞它们,放灯的环节一过,就开始放烟花了,那时你会看见,五彩缤纷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再比美貌,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烟花掺杂着雷鸣般的鞭炮声,整个夜晚炮声不断,也没有几个人能睡着,一般男人们都是打牌,或者和家人一起看联欢晚会,一直看到去拜年的时候,那就是第三顿了,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地方,那就是去拜年,不过压岁钱也不是好拿的,要磕头如捣蒜。

这第四顿基本没人吃,一般都在睡觉,只有耶稣教徒们,早起吃过饭去教堂,迎接新春,我爷爷奶奶就是耶稣教徒,除此之外,所有的门都紧闭着,全村的人都在休息。门外还堆放着燃过的爆竹皮,和除夕的景色截然不同,一切都平静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呢?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15

新年终于来了,我十分快乐,这个新年让我记起了春节的传统。

有一个鬼叫“祟”,这个鬼在三十晚上等上孩子入睡后,就摸他(她)的头,这样,孩子就会发高烧,若是治好了,这个孩子也就成了呆子。于是,就有了守祟这个传统。但有一次,一个人家夜里没守好,孩子睡着了,他睡前的玩具——几元钱放在了床边。祟来了,准备摸他头,床边的'那几元钱发出了光,祟怕极了,赶忙逃离了这间让它害怕的屋子。因祟同音岁,所以就有了大人要给孩子包压岁钱的传统。

这次,我也要守一次祟。没到十一点,我的眼皮就开始上下打架了。我在心中暗暗得想:坚持,坚持就能熬过这漫长的时间。为了打发时间,我和爸爸、妈妈就陪我打牌起来,终于,终于新年的钟声缓缓但有节奏的响了起来,直到那时我知道守岁那么难,那么让人觉得度秒如年,但为了坚持,一定要坚持。这两股力量,二总会打败一!

过年还有很多传统,比如,过年不能用小刀之类工具,怕伤到财神,不能用扫帚,怕把财神扫走了……

我爱过年和它的传统。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16

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化,博大精神”!确实是这样的。从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就可以看出那种精神!

“春节”是每年都会过的节日,也是大家喜欢过的节日。因为每年春节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年夜饭。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晚上还有更好的春节晚会。

春节也是有许多习俗的,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

第一种:贴春联。这是春节必定要做的事。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组成,对联上、下字数相同,横批均为四个字。如果你的脑袋够丰富,自己也可以创造噢!

第二种:贴福字。这就是个十分有趣的字。一般贴福字都是正这贴,而许多家都是倒这贴,据说这里隐藏的意思是“福倒了(福到了)”就这样,它也是重要的环节。

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吃饺子。这就是全家人都喜欢的事,光包饺子可不行,还要在饺子里放入特殊的东西,例如:硬币、花生、枣等。每种食材都蕴含不同的意思,也让家人在吃饺子的时候分享自己的喜悦!

“春节”的习俗还有好多,我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六年级:纪康平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17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口中,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伴随着一声声的“恭喜恭喜”,春节来到了我们身边,它带来的不仅是这一声声的道礼,而且还带来了人们日夜思念的远方亲人,更带来了那熟悉的味道。

要说到春节,那必然联想到美食,美食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东西。春节前几天,人们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年夜饭当中一定要有鱼的,这预示这今年会“年年有余”,象征吉祥,象征喜庆。然而,这第二选就是饺子,春节的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面条,这象征着“金丝穿元宝。”大人们在家里忙着,孩子们也没闲着,一会儿去买个糖葫芦,一会儿去买个麻糖,山楂裹了一层薄薄的糖衣,晶莹剔透。咬下一口,糖霜的甜腻和山楂的酸涩完美结合,简直是绝配,让人赞不绝口。麦芽糖很黏牙,但配上鲜香的芝麻,好像黏牙也是一种享受,甜香的美味久久在口中回味。

要说到春节的重头戏,那当然非烟花莫属,这是小孩子们在春节最爱玩的,女孩们一般都喜欢玩“仙女棒”之类的,“嗞”的一声点燃它后,就可以拿着它在空中挥舞,就好似仙女在用自己的魔法棒施法,让女孩子们也过了一把“仙女”瘾。男孩子们可就不这么想了,他们认为那些都太小儿科了,声音响亮,猛烈的火炮是他们的最爱。说起玩火炮,这些男孩子们可有经验了,把火炮放进石子堆里,沙堆里,井盖里,甚至是谷堆里,可以说你能想到的地方,他们都想到过,并实践过。最美的还是亮空中的大礼炮,一点燃,礼花就像炮弹一样直冲云霄,然后变成一朵朵花,好像一只只蝴蝶纷纷扬扬的飘洒下来,美得让人移不开眼。春节的'味道也蕴含在这一声声炮响中。

走亲戚和看春节联欢晚会是春节的必要活动。还没等吃完饭,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坐到电视机前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开始了,“开始了!”,不知是哪个孩子叫了一声,人们就开始围到电视机旁,看晚会。幽默的相声,小品让孩子们捧腹大笑,大人们则在一旁嗑着瓜子,聊着家常,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正月里家家户户都要走亲戚,每个人都穿着新衣服,开开心心的拜年。孩子们则对大人们伸出手,嘴里说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然后和同伴们比比,看谁的压岁钱比较多。老人们忙着拜年,孩子们忙着要红包,年轻人也忙着用手机上的“摇一摇”来摇自己的红包,这就拼的是运气了。如果运气好,摇个几十元,如果运气不好,摇到的就只有几分钱了。摇到钱多的姐姐总是嘲笑摇几分钱的哥哥。哥哥气得脸都绿了。春节的味道就在这欢声笑语中弥漫开来。

春节的味道是多种多样,它需要你细细地去品味,但是不论身在何处,春节的味道总会深深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18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六,俺老李讲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俺老李讲腊月二十六炖大肉相信这一天是所有孩子们的节日,终于可以吃到年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个腊月二十六炖大肉的汉族民俗,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好点的,也不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因此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同时由于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见钟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肉本来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一碗热气腾腾肉香红烧肉是多少人在腊月二十六这天期盼的。即使到了今天,家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在腊月26置办点大肉也成了许多人都没有忘记的老传统,

看着那一碗碗喷热乎的炖大肉,就算是肚里不缺油水的人,也准能掉下一串哈喇子,挑块儿瘦点的就酒,拣块肥点的解馋。这一锅炖肉便是人们心中最朴实的吃肉。比山珍海味更过瘾、更实惠,也更有家的感觉,吃着吃着,年味也渐渐浓了。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19

家乡的春节与别地方不大一样,无论贫富,都讲究团圆,重视年夜饭,之后串门探亲,隆重又随意,没有什么条条框框。但在外的人都会回家过年,感受年味。

挂礼灯

腊月二十九就开始挂礼灯了,礼灯其实就是红灯笼。那些礼灯都是每家每户自己做的,就是用红纸,竹条织成笼状就成了。做礼灯是有规定的,只得让辈份最大的来做,我们这些小辈并不得参与。这是一种习俗,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

放小炮

从挂礼灯这天开始,小孩儿们也开始放小炮儿了,这个时候不是放那种开年用的红鞭炮,是放那种玩具小炮,炸起来“啪啪"响的那种。我们把它叫作蜘蛛炮。晚上呢,就用那种喷出来的小烟花,喷出来有一米来高,但持续不了多久,那“呲呲……”的声音,就好像小小的火花在呢喃细语,孩子们都想投入到这美丽的对话中,享受这绽放的快乐。

年夜饭

大年三十一到,早上七点钟每家每户都醒了。大人们要做的就是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每个人都是笑着的,忙着的。小孩儿们早就把大红色新衣披在身上了,他们今天不到别处去玩,在家里守着。大人们一直忙活到晚上,小孩儿们也在一边守到晚上。团圆饭对于每家来说都很重要,而中国人过年是必吃鸡的。叔叔嫂嫂早已把鸡烹好了,手撕鸡,香菇焖鸡,板栗焖鸭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全家人吃着团年饭,道着今年的总结和明年的计划。这时无需什么华丽的词藻,就是平朴无奇的话也能嵌进心窝。大人和小孩们开心地吃着桌上的菜,笑语里都是爱,眼睛里都是欣悦。

守岁

团圆年饭从七点吃到九点左右,算结束了。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喝茶聊天吃点心,其乐融融。之后的时间就是守岁了。伴着央视春晚的欢歌笑语,十一点后鞭炮声一阵一阵噼里啪啦地响着,这是送旧迎新的鞭炮。放鞭炮是老规矩,谁家炮声响,谁家来年旺。整个县城充满了鞭炮的爆响声,弥漫着火药的香味。每家每户老人孩子都走出屋子,来到院落的空地上,燃放起烟花。一朵又一朵五彩缤纷的礼花盛开在天空中,璀璨美丽。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传递着迎新的快乐氛围。

零点以后,夜终于安静下来,欢乐了一天的人们终于静下来。有些老人们会一直坐守到凌晨两三点,说这样守岁,可以守财远,守福运。

新年第一天,当人们打开房门,迎面扑来的是清新舒爽的新年的气息。走出去,看见地面上铺满了红彤彤的绒地毯——那是除夕迎新燃放的鞭炮烟花的碎屑。踩着厚厚的“红地毯”,一种别样的喜悦在心头荡漾。

家乡的除夕就是热闹,我不禁想起几句话:千门万户庆团圆,送旧迎新贺新年。误把红灯作红脸,明年福运又当头。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20

春节,一个集万千文化与活动于一身的盛事佳节,总是占据着我回忆的一角。

母亲是内蒙人,我过年也自然会去内蒙待上几日。屋内总是充满着牛羊肉的淳香,令人费解的方言和欢声笑语,而我会懒懒地陷在沙发中,等待着那一丝沁人心脾的清香--奶茶。喝多了市面上丧心病狂的添加剂奶茶和甜到崩溃的饮料,便越发喜爱家里的蒙古奶茶。它很特别,味道是咸的,颜色也不那么鲜亮,令外地人无法接受的风味却是我的心头大好。大清早,家里没有大棒骨的肉香,相反,是清茶与鲜奶。舅舅分筛着砖茶叶,锅里煮着牛奶,姥姥端着茶杯,与正在切糖饼的舅妈小声聊着新一天的菜谱。清晨的阳光洒进窗棂,温柔而不刺眼。我常没有耐心注视大人们干活,于是去桌边坐好,刚掏出手机就听到一句清亮的'“开饭了”。

咸奶茶泡上奶酪饼、油饼,是最棒的早餐选择了。有人说内蒙人吃饭太“硬核”,连早饭也有牛羊肉,这点我不否认,不过这份“硬核”也硬得恰到好处。白水煮肉不用加任何佐料,大概是因为质量到位,不会有腥味。沾上酱汁,与奶香四溢的馍搭配,满足感就是如此产生的。盛奶茶的大锅摆在正中央,母亲拿着木勺为每个人盛上一碗奶茶,锅中的面制品上下漂浮着,大家围坐在木桌前,用我永远也学不会的语言快乐地交谈着。

看春晚最大的快乐并不是看节目,反而是有奶茶分享,早、中、晚,每一年都一样。

在内蒙的春节,没有那么多火红的热闹,取而代之的是古茶色的淳香。在那样的蒙古文化--云漫长空、万千锋芒、铁血滚烫的草原外,是砖茶与鲜奶最纯真的融合。如今,我依旧在等待着那弥散在空中的清香。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21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22

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最喜欢在这一天去赏花灯、猜灯谜。去年元宵节的早上,我一起床就吃到了一碗妈妈煮的汤圆,有花生馅的、紫薯馅的、还有黑芝麻馅的又香又糯,甜滋滋的。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来到欢乐海岸赏花灯。我蹦蹦跳跳地进了花灯展,瞬间仿佛进入了灯的海洋,各种各样的.灯,把我的眼光牢牢地吸引住了。看,孙悟空来了!腾云驾雾,手持金箍棒,另外一只手搭在眉毛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我还看到了栩栩如生的荷花,荷花一开一合,像一位小姑娘在忘我地跳舞呢!逛着逛着,咱们来到了灯谜长廊,这里围着很多的人,老的少的都在积极地参与着,我也取下了一张灯谜,上面写着:光光亮,亮光光,干干净净放桌上,每天都要看看它,瞧你脸上脏不脏(打一生活用品)。

我绞尽脑汁,突然灵光一闪便拿着纸条奔向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说出谜底是镜子后,工作人员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份奖品,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大写的福字。我赶紧把福气收藏好,乐呵呵地和爸妈又去猜其他的灯谜了。

元宵节的习俗还有很多,舞狮子、放烟花、扭秧歌等等,总之都离不开一个闹字。我喜欢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元宵节。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23

春节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回爷爷奶奶家过年。那天奶奶正在包饺子,我看到后感觉很有意思就去和奶奶学习包饺子了。

包饺子先要准备好各种口味的馅,把馅剁碎。然后要和面,面和好后,把面团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擀成饺子皮,接着把馅放到饺子皮上,再把饺子皮两边合上包起来就好了。我按照这个方法包起了饺子。结果,我包的饺子要么馅放太多,包不紧散架了,要么馅放太少包得像包子。看见我怎么包也包不好,奶奶又重复了一遍动作要领并耐心地教我。看完以后,我鼓足信心继续包起来。前几次仍然失败了,但经过多次练习后,最终我还是包出了挺像样的饺子——成功啦。饺子包完了以后,奶奶就把饺子下到锅里,煮上10分钟,香喷喷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可以出锅了。

春节吃饺子是我们老家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当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一家人围坐在桌边美美地吃着饺子,开心地交谈着,脸上详溢着笑容,这就是一年全家团圆的写照。

吃完饺子后,奶奶为我们每人煮了一杯别具本地特色的“姜盐豆子茶”和一碗“甜酒冲”蛋。爸爸教了我贴春联,爷爷则在准备晚饭,有蛋卷、肉丸子、炸虾等。

晚上,爸爸带我去放烟花,有天女散花、冲天炮和降落伞等好多花炮,那绚丽多彩的烟花,预示着新一年的生活红红火火。

在家乡过春节真快乐啊!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24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4月4日或5日(以当年二月平或闰而差异),太阳到达了黄经15度时,清明就开始了。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两字,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改变冬季寒冷枯黄景象,大地一片清净明洁。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写到:“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这里说的“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所以有“三月节”之称。《岁时百问》一书也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清明节是由它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所以,国家通过立法,将清明节纳入法定的节假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25

大年初一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一天。我不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和新年礼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我一睁开眼,就往枕头下面摸,哇!我摸到了两个红包。原来是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给我的压岁钱。我打开一看,啊,里面有这么多压岁钱呀!我高兴极了,大声喊道:“祝父亲母亲工作顺利,永远幸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全家人都高兴地笑了。

吃完早饭,我就和父亲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们来到了大伯伯大母亲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伯伯在一旁和父亲说话,而我就和大母亲在一起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母亲起身走进书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纳闷。不一会儿,大母亲出来了,原来大母亲是去拿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和压岁钱了呢!我打开礼物一看,原来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长着一头柔美的秀发,身穿一件洁白的`粉色纱裙,真是漂亮极了!我非常高兴,连声说:“谢谢大母亲。”……

离开了大伯伯大母亲家,我又准备和父亲母亲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当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喽!

有了这么多的压岁钱,今年我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元宵灯会义卖”活动,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压岁钱为学校里生病的同学献上一份爱心。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26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小贩们也挂出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过年前夕,许多人都十分忙。许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向家走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就在厨房做着香喷喷的年夜饭。而我却守候着电视机前,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

我喜爱的春晚终于开始了,妈妈的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哇!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们立刻开始吃饭了。我先夹了一个白菜馅的饺子,特别好吃,接着妈妈给我夹了一个海鲜味的`,我摇摇头:“妈妈,我不喜欢这个味道!”妈妈非让我吃,还笑着说:“这个饺子最甜!”我咬了一口,见一块水果糖在口中,酸甜可口,好吃极了!原来如果吃到了带糖的饺子,这一年都会幸福甜蜜的。在不知不觉中新年到了,我们欢呼起来。

初一的一大早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 鞭炮四响,礼花冲天,大家的欢声笑语增添了过年的气氛,这本是热闹的街道变得冷清,传统的春节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代人传一代人的延续着……

最值得我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家人给的压岁钱,而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灯火通明的居民区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请来了门神和财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春节都是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

春节的前几天,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张罗这张罗那,但是,却是我们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候。然后爸爸妈妈给买了许多好吃的,而卧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节的到来。

除夕那一天晚上,当然也是我家最开心的时候,全家三口人一齐静静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偶尔外面传来几声鞭炮声,也会觉得特别有趣。电视里搞笑的小品,优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这笑声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显得气氛愈加欢乐。

终于要正式过年了,拜年就是我们一家首要的任务了而。每到一家,我都要说上一句吉祥话,如:“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等,而爸爸妈妈则送上一份拜年时必备的礼品,主人则会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这就是我最高兴的事了,于是心里盘算着这钱该怎么用,买些零食?或是文具?买点玩的也不错,谁知一回到家就被“无情”的妈妈给收了去,我只好无奈地把这些个幻想的泡泡给吹灭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到处做客,丰盛的饭菜,炫丽的灯光,大人们喝酒时的祝福包围住了我,而我呢?则和哥哥一人拿来一大瓶饮料,东东快快地喝了个够,哪晓得一会儿我的肚子便疼的厉害,难受极了,后悔埃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已经上学了,新学年的开始,将意味着春节的结束,但在这一天,我们家还是要吃元宵的,过年的气氛丝毫没有减弱,照旧的笑声,照旧的喜庆,照旧的开心。

就这样,快乐的春节过去了,每当细细回想是,总会不禁笑出声来……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27

这人面容慈善,但是脸色不好看,此乃吾家之最长者,奶奶是也。后来经过询问,我才知道,春节是不允许扫地的,而我却在这天扫了地,这就是不吉利,因为这代表把财,富扫出去了,对于人们来说,这是不吉利的。切记不要像我一样在春节(大年初一)把垃圾扫出门外。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28

清明习俗中,流传的最广的就是清明扫墓了。扫墓,就需要人们带来一些相应的祭品去上山前往祖先的墓地。

清明节这一天,很多人都会捧着鲜花去往祭拜我们的祖先。这一天里墓地里的人很多,每个人的穿着都较为肃穆,脸上的神情也都带着一种淡淡的悲伤。清明节原本就是一个最容易勾起人们心底思念的日子。大多数的情况下,清明节这天多是阴雨霏霏,整个大地都带着一种润意的。

那些种植在墓地里柏树上都汇聚了不少的雨丝,一棵一棵的柏树挺立在墓地里,那一排一排的并列的坟墓前,已经有不少的墓地上都摆上了鲜花。这些鲜花就是后人们表达的对先人的一种敬意,也是一种思念。

清明节的习俗中,清明扫墓似乎是必做的一件事。在清明扫完墓后,也有着很多其他的习俗,比如踏青、放风筝、还有插柳等等。我家在清明扫墓之后,会去郊外踏青。会走进自然界里,去品味一番春天里希望的味道。

清明踏青也能很好的舒缓一些后人对先人的不舍与思念,看着这一片欣欣向荣的世界,看着自然界里的新生命,要知道,明天是美好的,也是带着新希望的。

在今年的清明节里,家人头一次的带着我去放了风筝。在清明最后一天,天空出了点点阳光的影子,又因着春风不断吹拂,这一天,是放风筝的好天气。所以当父母带着我来到广场上的时候,天上彩色的风筝飘飘扬扬,甚是好看。

那天,我随着父母一人手中一个风筝,然后就在广场上比起赛来,看谁的风筝率先飞起来,也看谁的风筝飞得最高。我们一起在广场上奔跑着,还引来了不少人的观看。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29

春节快到了,大家也都回家探望家人并吃一顿快快乐乐的年夜饭,而我也匆匆的,回家去看看奶奶爷爷。

春节的那天中午,大家喜聚一堂,准备吃年夜饭,大家都坐在椅子上聊,天南地北的事,突然,一阵啪啪声响过,这可把我吓了一跳,哦,原来是爷爷放鞭炮了。这时就正式开始吃饭了。桌上的菜不计其数,而且每个菜都很美味,大家之间变得更亲切起来,而我吃饱了饭,准备跟我的小伙伴儿去玩儿鞭炮。我们买了几盒,准备放,“呲——”鞭炮被划响了,“轰”一声巨响,震耳欲聋。我们一直玩到天黑为止。我们刚才回去看春节联欢晚会了,里面的节目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大家也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这时,我最期待的时候到了那就是收压岁钱的时候,收爷爷一个,奶奶一个,舅舅一个……。总算熬到十二点了。午夜的烟花马上就要发射了。“轰”第一个礼炮打响了,紧接着又有许多炮都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每一家的屋檐上挂满了灯笼,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和到十二点,真没白费,真是太壮观了……

怎么样?这就是我家的春节蛮热闹的吧!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30

元宵节前的饭桌上总有几分不同:糯米粉、铁盆、木板、水杯——开始做元宵了!妈妈总是那一句“揉一点面放一点水,揉到元宵的感觉时,停水续揉。”在我面前的铁盆里。装着白沙般的面粉。在我左手指间乱摇一阵,掌心缓缓向面粉拍去,无论怎么用力掌心都不能压到盆底。随手一捧粉屑,立刻如流沙般从指尖划过,用另一只手轻抚一下,才明白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这难办。我想。“倒一点水”我自言自语,一边专注地看着妈妈那双泛黄的手。只见十只手指干净利落地一推,一揉,手指从四面八方向面粉挤去。她平缓的气息一呼,一吸,把看似易散的面粉都听话地掌握在手中。

我也不闲着。雪白的右手紧紧握住杯子的腰杆,左手更是小心谨慎地托住杯口,紧皱的眉头似乎能随着上扬地手移动着,多倒那么一滴也要狠狠滴骂自己一下。此时,杯中的水好比生命的源泉。沐浴了水的面粉好像活了起来,几下轻推慢揉,几次“雨水”滋润,那如沙般的面粉仿佛让那魔棍轻挥几下,竟变成了一堆巨大的庞然大物——这就是元宵的稚型。“再把面团揉几下,记得要往一个点揉,用力!”妈妈两手互相摩擦着,细声细气地提醒,马上就好了。

我双手合并着,坚定的眼神自动锁定了方位,腮帮如警示般股三股,雪白的掌心“刷‘地朝面团的白肚皮上刺去,只感觉得血管像打了气般“快要炸了”,没想到,面团软而富有弹性,推在上面跟抹在脸蛋上没什么两样!此时此刻,我的手指好比牙齿,而面团已经有了元宵的味道。紧接着,妈妈如鹰爪般的手抓在面粉的.一点,捏出了一两个白的深的深洞。轻而不急的一撕二撕,刹那面团一分二,而分四,八个白团静卧不动——最乐的一刻“揉元宵”来了。

这时,可谓“全家动员”,五个人、八个面球,球在两手之中左游右逛,无头苍蝇般前扑后退,时而扁圆时而细长,在这千揉百磨之中,圆形的元宵完成了。八个“雪球”在木板之上排成一线,有谁能想到,再“推”、“揉”的锻铸下,竟会如此美丽‘和谐。许久后,厨房里的铁锅脚踩火焰之上,在里面蠢蠢欲动、不停翻滚的热水下,鹅卵石块般的元宵静静在水底围成一圈,只为等待浮出水面的那一刻。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31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转眼间春节又到了,在春节里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收压岁钱……,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贴春联这几乎是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的,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是用以辟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于桃木土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意味着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随着环境的污染、很多地方已经禁止放鞭炮了,估计以后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也就见不到了。

过年收压岁钱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事了,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压岁钱就可以压住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32

金鸡辞旧岁,旺犬踏春来,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我的家乡有许多春节习俗,比如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守岁、拜年……等等许多习俗,我实在数不清了。

大年三十我们要贴春联,挂灯笼,还要上供。除夕夜我们都要守岁,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热闹极了。我一直守岁到零时,放完鞭炮,上完供我才去睡觉。正月初一我们要早起拜年,小孩子在这一天还会收到红包。我早晨5:30就起了床,跟着妈妈去拜年,当然我也收到了不少红包。

春节当然还要放烟花,放鞭炮。晚上,爸爸和爷爷一起放烟花、爆竹,我用平板把烟花都拍了下来,拍了好多小视频,烟花都特别美,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

春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饺子。我们家包饺子最厉害的是我爷爷,他每次包饺子都参与,而且包得是最快的,包出来的'饺子一个个的像小小的元宝一样,好看极了。可惜今年包饺子我没有参与,因为我要照顾两个弟弟。不过,今年的饺子非常好吃,我一连吃了好多。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你的家乡的春节习俗还有什么?快到我的留言区告诉我吧!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33

在我的家乡,春节热闹非凡。按照家乡的风俗,春节舞龙,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大人们舞黄龙、青龙,小孩舞草龙。今年,我们几个小孩就来个“孙悟空带领小猴舞草龙”。

正月初二上午,我们几个小伙伴分工,有的用稻草做龙身,有的用彩色纸糊龙头、龙须,有的用旧日历贴龙珠,最后还安上矿灯,一条精致的草龙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初二晚上,夜幕降临,小明穿着孙悟空的衣服握住龙头神气地说:“俺齐天大圣带领猴子来舞龙了。”我们几个扮演猴子的小伙伴披着黄衣服跟在孙悟空的后面舞草龙,在大街上游动着。刚走到军属张大妈的家门口,张大伯马上点燃鞭炮,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孙悟空舞着草龙龙腾虎跃,小猴东东举着“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引逗龙头,孙悟空舞的龙身不停地扭动、翻腾,像海上的波浪翻滚着。看的.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围得水泄不通。“齐天大圣的草龙舞得真妙!”喝彩声响彻夜空。

孙悟空唱起了“军属张大妈,送儿参军保国家,立功受奖戴红花,光荣军属人人夸”的顺口溜。张大妈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忽然,青年们舞来了一条青龙,草龙和青龙在一块空坪上比舞,一个像腾云驾雾,一个似兴风作浪,各显神通。一位老大爷跷起大拇指夸奖说:“孙悟空的草龙与青龙比舞,真不赖。”孙悟空眨眨火眼金睛,高兴地说:“谢谢乡亲们的夸奖。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34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35

【第1篇】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按照我们这的规矩,春节是从腊月开始的。

腊月初,春节的喜庆气氛就开始荡漾开了:大街上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店铺里也挂上了灯笼。

到了腊月中旬,家家都忙活了起来:炸馃子,做馍馍,还要置办很多年货:买牛肉,杀鸡宰羊,买些瓜子和糖,就像是北京的“杂拌儿”。

腊月末,大家就更忙了:要把家里里里外外地打扫一遍,还要做年菜,整个大街上都是一股酒肉的香味,还得把过年的东西都准备好。

除夕这天,无论在哪,都要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还要在家门上贴福字。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小辈要给长辈磕头,大人们要给孩子压岁钱。这天晚上还要守岁,只有过了十二点放完炮后,才可以睡觉。

初一至初五这段时间,家家都要走亲访友,向亲戚朋友说些祝福的话,祝愿生活能更加美好,一派喜气洋洋。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这天,人们都挂上花灯,观灯,猜灯谜,还要吃元宵。尤其是晚上,五颜六色的花灯发出的那耀眼光芒,令人陶醉其中。

正月十五一过去,年就过完了,一切都又恢复平静。孩子们去上学,大人们去工作。但是,这段喜庆,团圆的日子还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

【第2篇】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如:对联、剪纸、图画、刺绣等。还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端午后、重阳节……

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春节。我的外婆老家住在浙江仙居,家乡有好多亲人,还有一个年过一百岁的老阿太。所以每年春节我总是跟着外婆到家乡过年。

在外婆的家乡过春节最热闹了。各家各户早就忙着准备年货,做年糕、包粽子、买各种各样的炒货、水果等。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贴上大红对联,杀鸡、杀鸭的老板忙都忙不过来。在这一天,在外地工作或求学的亲人们千里迢迢都要尽力赶回来与家人团聚,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大家有说有笑,谈新闻、谈工作、谈理想,真是开心极了!

年夜饭吃完后,就给小孩分发压岁钱。除夕之夜,每家每户灯火通明,这叫“守岁”。大人们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们玩小鞭泡。转眼到了12点钟,整个小县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新的一年开始了。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最漂亮的新衣服和亲人们一起逛公园。公园里人山人海,节目五花八门,真是热闹极了!

我爱家乡的春节!我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36

今年,我在菇城外婆家过春节,耳闻目睹了菇城的部分春节习俗。

腊月初十,菇城黄粿加工厂开机做黄粿,前来加工黄粿的市民络绎不绝。外婆家在第一时间做了100多斤黄粿。年味初露端倪,拉开了过节的序幕。黄粿的原料是粳米,做法并不复杂。先把粳米用特定的柴灰汁浸泡一天一夜后入笼蒸熟,再入机器碾压、挤压成形,一条条圆柱形、金黄色的黄粿就新鲜出炉了。黄粿韧性足,有嚼头,清香爽口,是菇城的美味小吃,是妈妈馈赠朋友的不二选择。

腊月廿六,外婆开始做肉丸、蒸肉糕。肉丸的.配料有糯米饭、肉丁、香菇丁、黑木耳丁和胡萝卜丁等。外婆把这些食材搅拌均匀后,捏成一个个小圆球,上笼屉蒸熟,就变成色彩丰富、香气四溢的肉丸了。肉糕是用糯米粉、肉丁、芝麻等上笼蒸熟做成的。从这天开始,外婆天天忙忙碌碌,杀鸡宰鸭为过年准备很多好吃的。

大年三十,外婆、外公一大早就忙开了。外公约上大舅在大门口和厨房便门口贴上大红的对联,又在很多门上贴上烫金的“福”字。外公张灯结彩把房子装扮一新,年味满满四处横溢。我们中华民族最看重团圆,在外谋生的人们,春节千里迢迢、风雨无阻都要回家与亲人团聚。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外婆把准备了几天的好吃的一股脑儿全搬上桌。一家人边吃边聊,其乐融融。除夕守岁的习俗现在不常见了,一般看完《春晚》电视节目也就赶紧去守热被窝了。除夕0时前后大放鞭炮,可能各地都少不了。菇城百姓人家除夕年夜饭动筷前,得先放一挂鞭炮,似乎是在宣示“我家过年大宴开席啦!”正月初一到初三,每天早晨打开大门,要先放一挂鞭炮,讨个开门红的好彩头。

正月初一上午,舅舅、姨妈拉家带口来给外公外婆拜年。这一天人们见面时要说祝福、吉祥的话。一般是后辈给长辈拜年。拜年要带一些礼品。走亲戚拜年要连续几天。大人要给前来拜年的小孩子分发压岁钱,这几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

春节习俗菇城和缙云相比有一些不同点。菇城人家在年夜饭和正月待客的餐桌上,最大特点是吃火锅,菜品以蒸、煮、炖为主,腌制、油炸的食品很少见,饮食习惯比较健康;缙云过春节除了在家门口贴对联和“福”字外,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比较喜气。而菇城春节挂红灯笼不多见;缙云民间过年过节有“做庚饭”的习俗,即节日一桌好菜上桌后,要先焚香燃烛请故人前来吃喝,以示节日不忘先人之意。而在菇城,年节与故人无关。

今年春节除了收获压岁钱外,还了解了菇城的一些习俗,得益匪浅。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37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风而来了。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有:浴兰节、女儿节、五五节、端阳节等等……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38

我们家乡的春节和北方大多数人家一样,通常的习俗就是吃饺子、拜年和放鞭炮。但是,却很有意义。

在吃饺子时,我们总是会包很多很多的饺子,有韭菜鸡蛋粉条馅儿的、有韭菜猪肉馅儿的、还有羊肉萝卜馅儿的,其中我最喜欢吃韭菜鸡蛋粉条馅儿的了。在吃饺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总会说说笑笑的,说一说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与收获,谈一谈新年的美好与未来。

大年初一拜年是过年的重头戏。我们常常一大早吃完饺子,就去姥姥家,给太姥姥、姥姥和姥爷分别磕头,祝她(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太姥姥今年已经95岁了,最喜欢过年,在这个时候也是她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属她的辈分最高,给她磕头拜年的人也就最多。这时候我还不忘给姥姥家院子里的小狗打个招呼,扔给它个肉饺子作为一年辛苦的奖励。

放鞭炮,是个很危险的活,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因为没有它仿佛就没有了过年的气氛。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家乡的春节就是在这样喜庆、团圆、祥和的声音中过去了。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39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怎样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

扫尘

每到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子窗帘。到处充满着欢欢笑笑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它以工整、简洁、精美的文字表达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就是美好的春节习俗,我期待着春节的到来。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40

我的家乡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地区,聚焦着回汉560万人口,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塞上江南”之乡。在这里过春节可热闹了,对于孩子的我是乐趣无穷的。我们穿着新衣,与家人共同分享新年的快乐。家家都挂着红灯笼,贴着喜庆的春联,把福神请到家,处处都洋溢着节日带给我们的欢快气息。

大年三十,是我最喜欢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到处玩了。和哥哥、妹妹在楼下放着各式各样的烟花炮竹,欢快地奔跑着。而家人呢?这时,都在忙忙碌碌地准备着年夜饭。今晚的年夜饭特别丰富:有我爱吃的腰果、鱼、大螃蟹和香味十足的烤鸭,中意还有一盆家乡的特色菜肴——清炖羊肉,真是美味极了!这可是奶奶和大舅的功劳啊!我们边吃边聊着,开心地互相与家人举杯拜年,真是其乐融融,幸福极了!晚上8点,春节晚会开始了,全家人目不转睛地观看电视节目。春节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相声、小品、歌曲大联唱……每个节目都博得大家的欢声笑语。不知不觉,晚会接近了尾声,主持人高呼:“十、九、八……二、一”。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开始了,而外面的礼花这时也在空中随处飞舞,星光灿烂,整个天空被照耀地如白昼一样。

新年是家人欢聚一堂的日子,我们共同祝福新年好,家家幸福、快乐!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41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新年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民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民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42

自古以来,中国都有非常多的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国庆等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家乡的一个传统风俗——赛龙舟。

赛龙舟不仅仅是端午节的习俗,还是我们家乡的习俗。至今为止,我还非常清晰地记得那一场激动人心的龙舟赛。

那是一个在别的地方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端午节,在我们那,可是热闹翻了。那天天公也作美,把坏天气收拾得远远的,把云朵排成了一个个巨大的笑脸,仿佛它们也想观看这场比赛。一大早,我就被妈妈拉了起来,虽说到底还是有些不情愿,但想到马上就要举行的`龙舟赛,心中便欣喜万分,毫无一丝怨念。

我们乘车赶到赛场上时,发现场地上的人已经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了,他们全都兴奋地大声叫着,喊着,仿佛他们的激动是释放不完的。我妈妈拉着我往里挤,过了好半天,才能看到完整情况:龙舟已经准备就绪了,舟上的那些选手们全部对着我们招手。此时,我也按捺不住我的激动,大声尖叫起来。

在这里,我有必要跟你提一下,这里的龙舟真的是各式各样,可以说,几乎没有相同风格的龙舟了:你看!这条龙舟的龙嘴里衔着一颗珍珠,仿佛珍珠就是冠军,他们已把冠军牢牢掌握;你再看!那条龙舟上的龙正“腾云驾雾”,仿佛一会儿比赛开始时,他们就直接飞走了!……

终于,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到来了。裁判一声“预备”,选手们就做好准备,打鼓的准备打鼓,划船的准备划船,指挥的准备指挥……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开始!!!”裁判的声音映入每个人的耳膜,选手们顿时如狂牛一样:“预备,划!”“一!二!三!四!”一句句有力的话语,一声声嘹亮的口号,甚至是一曲曲令人兴奋不已的号子,无一不体现出了这些“战士”们的倔强。他们你追上我,我又追上你,不亦乐乎。

慢慢地,龙舟远去了,群众们都追过去看,我也不例外,那阵阵鼓声如惊雷一般,震撼着我。

终于,在终点线,我看到有一条龙舟正极速前进。队员们喊着“嘿!哈!嘿!哈!”鼓声“咚咚”地响,它风一般地冲过了终点线。顿时,人群中欢呼了起来。我一看,这不正是那条“腾云驾雾”的龙舟吗?没想到它还真“飞”过来了!

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习俗,赛龙舟。我现在还在纳闷:要是我们平时也能像赛龙舟那样团结,那么,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43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每当听到炮竹的交奏曲,你是否沉浸在春节的喜悦里。快乐洋溢在自己的脸上,开心洋溢在自己的心里。可你是否注意到那放完爆竹的夜里早上变得一尘不染。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因为每当我们放完炮竹后回到自己的家里,勤劳的清洁工们亲自用自己的双手打扫那被炮竹点缀的街道。看到这里,你是否心里不舒服。因为我们只图高兴,而无视那些清洁工们为我们收拾残局。清洁工们有的是些为人父母,有的是些做人儿女,他们也有亲人,难道他们不希望早日回到他们的身边去吗?也许你会同情他们,但不知如何去做。我想告诉你,你不需做些分外的事,你可以放炮在指定的地方,这样,清洁工们扫起就方便些,效率就会提高很多,他们就会早早和亲人团聚了。

希望大家为城市做一点贡献,使它变得更漂亮。也让清洁工们能早早回到家里,与自己的家人度过这一年一度的春节。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44

又是一年清明时,又是一年扫墓时.就像那句:"微微低首忆昔人,轻轻叩动九冥门",的确,一样的

清晨,薄雾未散.那一座土敦,提示着光阴再次流走一年了.太公的骨灰静静安放在这里,一片青青的草地,有一丝暗香浮动.已经和太公分别好几年了,无从数起,因为又是一年清明.

风呼啸着,抛起一捧黄土,心情渐渐滑向低谷.一幕幕的记忆,历久弥香,因为永久逝去而更为珍贵和痛彻心扉.

很久以前,我太小,他太老,往事模糊一片;一叩首,二叩首,往事却如潮水般涌来.圆脸,花白的头发,一身整洁的中山装,这是我对太公最后的印象.在老屋里,东西很少,有人探望,太公频频点头,伸手或摆手,表示要或不要.太公喜欢晒太阳,那只独眼老狗静静卧在他的脚旁,这是我对太公最后的记忆.

我有时依稀回想起当我对那只老狗充满兴趣时,我将手伸出,但回答我的是底声的咆哮,眼泪顿时在眼眶里打转,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是太公,他递给我半块馒头,把我推到前面,呢喃着:"它不咬的,不挑吃的,是好狗啊"我看着老狗把馒头吃掉,然后躲到太公身后.

记忆仅此而已,哀思是无声的,黑白的,不知太公是否可以知道?

三叩首,该离开了,火光徐徐,模糊了一切.太公,又是一年清明时,下次,我也不会记得和太公分开多少年.又是一年清明时,远望,土坟带着思念。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45

今年春节,村里禁止燃放烟花和爆竹,整个春节期间,村里没有一处燃放烟花和爆竹,相比以前确实缺少了一点过年的气氛,但是整个乡村依然喜庆不减,而且,今年春节还给我们还带来了有史以来春节期间最清洁环保的空气。

除夕当天,各家各户按传统习俗都在自家门上帖上了春联、福字和年画。街口、大圣庙等地方仍是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大圣庙早早就上了鲜艳的'彩灯,为整个春节奉献了浓浓的年味。春节过大年的喜庆气氛不减往年。

往年春节,到处是烟花爆竹声,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硝烟味和浓浓的黑烟,整个村庄好象被厚厚的烟雾所笼罩,时不时传来大小爆竹和礼彩炮的轰鸣声。无论是道路还是家里,到处都是礼炮和爆竹的残渣,一片狼籍,不堪目睹,留给环卫工人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清扫。但今年春节却大不一样,整个乡村在春节期间的空气清新,天空蔚蓝,从道路到各家各户,没有了往年遍地硝烟、浓雾和爆竹残渣,又清洁又环保,给人一种全新春节气氛。另外还为我们了巨大的烟花爆竹费用。

这不邻居大爷正月初六过八十大寿,本来是要请戏班做戏,而且准备大摆筵席请乡里乡亲和亲戚朋友过来吃饭,打算买上万元鞭炮回来放,他那上大学的孙子过年在家,他给全家人做思想工作,最后把这些钱省下来,捐给村里老年人活动中心。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46

随着老师说完最后一句话:“预祝同学们新年快乐,多拿红包,回家的时候注意安全哈!”教室里立马沸腾了,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算盘,有点是多拿红包,有的是新年要领游戏礼包,有的是到哪儿疯玩,一些品学兼优的是利用放假好好预习新内容,我同桌说:“lol要到30级。”而我的心思,却在于又过年了,哥哥们打工也快回来了,今年又会换什么新发型,或者染什么颜色的头发。

联系好车子,装载行李,回家,便这么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我安静的坐在车上,沿途的风景千篇一律:连绵起伏的青山,稀稀疏疏的房屋,田间不时还传来牛的哞叫。见惯了这样的风景,正如城里的孩子见惯了高楼大厦,越看越是烦躁,越是想要迫不及待的.回家,如果有空间玉简,我定会马上捏碎它,开启空间通道,几个瞬息便是回到家,但现实中没有,也不存在这种东西。我索性塞上耳塞,闭上眼,在黑暗中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可是我可以根据播放每一首歌的时间累加起来判断已过时间,再根据已过时间与回家所需时间之比来推算出距离家大概还有多远,于是我索性把耳塞摘下。

闭上眼寻找光明的结果是……睡着了。司机将我叫醒,我猛地一睁眼,一道极为不弱的光线让我难以适应,慢慢的适应下来,聚焦一看,逆光的尽头,赫然是此行终点站——天堂,呃,不,是家。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47

正月初一是我感到最开心的一天。我不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红包和春节礼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我一睁开眼,就往枕头下面摸,哇!我摸到了两个红包。原来是爷爷奶奶和老爸老妈给我的压岁红包。我打开一看,啊,里面有这么多压岁红包呀!我开心极了,大声喊道:“祝老爸老妈工作顺利,永远幸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全家人都开心地笑了。

吃完早饭,我就和老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们来到了大伯伯大伯母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伯伯在一旁和老爸说话,而我就和大伯母在一起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伯母起身走进书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纳闷。不一会儿,大伯母出来了,原来大伯母是去拿送给我的春节礼物和压岁红包了呢!我打开礼物一看,原来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长着一头柔美的秀发,身穿一件洁白的粉色纱裙,真是漂亮极了!我非常开心,连声说:“谢谢大伯母。”……

离开了大伯伯大伯母家,我又准备和老爸老妈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当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压岁红包喽!

有了这么多的压岁红包,今年我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元宵灯会义卖”活动,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压岁红包为学校里生病的同学献上一份爱心。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48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人民勤劳而善良,很早就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工作,杀鸡宰猪,热闹非凡。而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欢欢喜喜迎接新年的到来。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四川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初一初二,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健康康,开心每一天。长辈也会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塞满我们的口袋,更塞满了满满的幸福。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街上挂满了喜庆的灯笼,热气腾腾的汤圆也端上了桌,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家乡的春节习俗就是这么有趣,这么热闹,这么让人满怀期待!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49

春节有哪些习俗大家中的吗?让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有扫尘,有贴春联,有贴年画,有倒贴福字,有吃年夜饭,有放爆竹,有在家门口挂中国结......春节的习俗还真丰富啊!有一个叫“除夕守岁踩岁”,这个名字真奇怪,除夕干吗要守岁踩岁呢?原来,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吃饮椒柏酒,以驱邪祛病,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句诗:春风送暖入屠苏。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聚宝盆”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到兴旺。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50

新年终于来了,我十分快乐,这个新年让我记起了春节的传统。

有一个鬼叫“祟”,这个鬼在三十晚上等上孩子入睡后,就摸他(她)的头,这样,孩子就会发高烧,若是治好了,这个孩子也就成了呆子。于是,就有了守祟这个传统。但有一次,一个人家夜里没守好,孩子睡着了,他睡前的玩具——几元钱放在了床边。祟来了,准备摸他头,床边的那几元钱发出了光,祟怕极了,赶忙逃离了这间让它害怕的屋子。因祟同音岁,所以就有了大人要给孩子包压岁钱的传统。

这次,我也要守一次祟。没到十一点,我的眼皮就开始上下打架了。我在心中暗暗得想:坚持,坚持就能熬过这漫长的时间。为了打发时间,我和爸爸、妈妈就陪我打牌起来,终于,终于新年的'钟声缓缓但有节奏的响了起来,直到那时我知道守岁那么难,那么让人觉得度秒如年,但为了坚持,一定要坚持。这两股力量,二总会打败一!

过年还有很多传统,比如,过年不能用小刀之类工具,怕伤到财神,不能用扫帚,怕把财神扫走了……

我爱过年和它的传统。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51

十月初一送寒衣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的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春夏秋冬往复循环,农历十月为孟冬。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焚烧,只有烧得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初一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

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换穿常服。

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农历十月初一进行。

民间在十月初一,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十月初一这一天,我省部分地区妇女忌出行。大部分地区民间要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52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啊,在春节的夜晚,人们总是会放绚丽多姿的烟花。在家、大酒店吃着美味可口的团圆饭。

中国本是以农业立国的。人们把一岁的时间称为“年”,因此,把庄稼的收成称“年成”,五谷丰登叫做“丰年”、“有年”、“好年成”。

过春节,名间俗称“过年”。关于过年,名间流行着不少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古时候,有一种名字叫“年”的.凶猛的怪物,体大如牛,独角长尾。每到腊月,这个叫“年”的怪物便出来伤害人畜。后来,人们就把食物放早门外,好让“年”吃饱了离去,不再伤人。有一次,“年”来到一个村庄,它被一家门口晒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年”到另一处,又被灯光吓跑了。人们终于发现,原来“年”是怕红色、火光和响声的。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在大门上红对联,挂红灯,燃放爆竹。

每到一年的腊月十五后,人们就忙碌起来:打扫屋内外卫生,写春联、贴窗花、挂年画、买鞭炮、做新衣、制年糕、包饺子等等。节日期间,还要举行各种文化娱乐节目。这些风俗体现出了中国人勤劳、重传统的美德。

春节正好是在农历立春前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们满怀希望和信心进入下一年。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53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团圆的节日,而在我们中国,每到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亲人团聚、全家团圆的好日子--中秋节。

中秋节的时候要吃:石榴、板栗、煮毛豆……其中最不能少的就是月饼,我知道月饼是圆的'表示着“大家一起团聚“的意思。我吃过:火腿月饼、水果月饼、蛋黄月饼、豆沙月饼、五仁月饼……我最爱吃的是蛋黄月饼,它不像水果月饼那么甜,也不像火腿月饼那么腻,它有点咸,又香又软。我听妈妈讲过一个故事,在妈妈小的时候,她和姨妈把外婆为中秋节准备的月饼翻了出来,结果老妈馋不住,把月饼偷吃了一点,过节的时候外婆发现月饼被偷吃了一些,问是谁偷吃的,可一个也不承认,结果害的姨妈也被外婆收拾了一顿。我们现在倒好,不像以前愁吃愁穿,也请大家过节别吃太多的月饼,不然很容易拉肚子。

中秋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赏月,可是玉溪那天天阴,没有看到月亮,真是遗憾哪!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54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有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但是我最爱春节,因为春节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可以得到压岁红包,男孩子还可以放鞭炮呢!

春节是我们国家人民最重视的节日。关于春节的来历是这样的: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这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里的'人们都要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有一位老人,告诉我们。“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的家乡,人们在除夕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人们会买鞭炮、买春联、准备年货、买新衣服,人们还要彻底打扫卫生。除夕之夜,我们还要吃饺子,每年包饺子的时候,老妈会在一些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有硬币的饺子,就代表着谁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的。吃完饺子后,我们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春节那天,我很开心,因为我可以穿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很多压岁红包,另外我发现别人也都很精神,也很开心,到处都充满了欢快的笑声!

我爱春节!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55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帐、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已不吉利。因此对躲帐、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帐、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百孔千疮债主来,毫无打算又难回。我今只好登台避,躲过今晓就甩开。”

不过除了上述那样的贫困者之外,从总体来说,新年来临,大家不免都异常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在经过前述的种种准备以后,天天盼望的除夕终于来到眼前,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又必请吃酒饭。其时长辈凡见幼辈皆要送压岁钱,这对经济拮据者来说,不免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此类拜年之风,至清末上海已见简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进门内,仅投一名刺,权作已来贺年,这样便可省却应酬和开销:“换得桃符样色新,衣袍短套到门前。何人最怕腰频折,投刺匆忙当贺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相连的西园(即豫园):“新年无事快逍遥,行过园中九曲桥。忽听儿童齐拍手,谁家鹞子半天摇。”不过自近代租界辟设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魅力无限,也成了新年的一个游乐好去处,特别是对住在洋场外面的人:“城中人爱洋场去,城外人争入庙园。同时一般看乐意,大家相喻在无言”;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开埠后上海洋场内外淫风很盛,还有一些人便借此期作艳游,于是忙坏了各处的烟花场:“新年气象镜新磨,掷得金钱疾似梭。楚馆秦楼千百所,果盘开处笑声多”;当然,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鲜衣乐岁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闭户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声即鼓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早在街巷 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终于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是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是日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日落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灯彩造型五花八门,有各色花灯,各种植物灯、动物灯、人物灯、故事灯等,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春节之庆到此落下帷幕。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56

(一)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二)

说到我家乡的春节习俗,那可真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欢的就是除夕了。

因为我喜欢听那个传说,我给大家讲讲吧!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的习俗,才知道各地习俗没多大差别吧!

(三)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各个节日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来把家乡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杀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我们四川的风俗都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57

童年就像一个五味瓶,童年的东西,就像五味瓶里的调料,有酸的,有甜的,有苦的,有辣的,有咸的…

小时候特别爱哭。有一次我家一只鸟从笼门的缝隙里逃出来,逃命去了。当我从学校回到家,想和这只鸟玩的`时候,我找遍了整个笼子,但没有找到。我哭着哭着说:“蓝,我再也不会欺负你了。快回来!”最后我才破涕为笑,直到妈妈答应再给我买一只小蓝鸟。

我八岁的时候,妈妈又给我买了一只小鸟。我很照顾它,给它水和吃的。但最后新鸟飞走了。我又哭了,一边哭一边抹眼泪。直到妈妈来安慰我,我才止住眼泪。我告诉我父亲那只鸟飞走了。结果父亲笑着说:“孩子,鸟出去了会学会生存的能力,这样才能活得更好。”我听完开心的笑了。

看,我小时候多么爱哭啊!哭着要一只鸟,现在想想还是珍贵的回忆!

习俗的优秀作文 篇58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同。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的脸上多少添了一些愁容。不过,人们依旧欢欢喜喜,迎接新春的到来。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是我们家最欢喜的一晚了。妈妈把姥姥接到我们家一起吃年夜饭。我的姥姥是个勤快人,还没聊几句,就去帮着奶奶准备年夜饭了。在我们家的'年夜饭里,饺子是最特殊的。奶奶每次都会下一大锅饺子,这些饺子里只有十个是有钱的,其它饺子里放的要么是年糕,要么是栗子……只要吃到一枚钱币,就会奖给这个人一百块钱。因此,全家人都充满期待。今年,爸爸很幸运,第一个吃到了钱币。接着,我也吃到了,妈妈也吃到了……在家人的欢声笑语中,这一年的年夜饭就吃完了。

接着,我们一家人会围在一起观看春晚。我们时而聊起家长里短,时而品评精彩节目,时而转发着手机里的祝福。

这时,妈妈突然问我:“你知道为什么每年都要看春晚到很晚吗?”我摇摇头说:“不知道,为什么呀?”妈妈说:“因为呀,古时候有一只大怪物‘岁’,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出来找吃的,一开始,他还只吃动物,渐渐地,他开始吃人了!人们为了不变成他的盘中餐,就家家户户聚在一起,晚上不睡觉,有时几个人还一起去放鞭炮,吓吓他。直到他走了,人们才散了。”“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是‘爆竹声中一岁除呢’。”我笑着说。

是啊,“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欢喜的年夜饭后,在一阵阵的爆竹声响后,曾经的一年也就离开了。

一年又一年,每一个新年也会变成旧的而离开。而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这份欢喜的年夜饭不会变,这说笑着的家人不会变,永远团圆在一起。

作者:姜玥暄,青岛市天山小学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