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
父亲曾经是部队的炊事兵,练就一手好手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凭着一双巧手,寻常食材也能做出美美的味道来。
比如烩面片,土豆切厚片用猪油略炒加水煮开,面粉揉成团用刀削入汤中,出锅前加入小白菜或者西红柿片,看着赏心悦目,吃着让人畅快淋漓。还有那碗看着很寡淡的鸡蛋挂面,做法很简单,鸡蛋煎至金黄拨到一边,加姜蒜爆出香味后加水煮开,放一把面条,胡椒面、盐调味,出锅前撒葱花,短短十来分钟就可以上桌,热热暖暖的使饥肠辘辘的胃立刻被熨烫的服服帖帖,那滋味简直美极了。
我喜欢看书,父亲书柜一堆专业书籍我能看懂的并不多,其中《川菜大全》牢牢吸引着我,确切的说是前几页彩印着各种美食图片吸引着我的味觉。每道菜做法只有短短十几行字,这让我觉得很简单,然而,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有多难。
先说调料,书上没有图片作为参考,3克、5克究竟是多少,"少许"该怎样来计量,对我来说还不如攻克一道数学题容易。再说材料处理,切成段、丝、沫很好理解,但是菱形片、象眼片如何来切,书中没有答案。还有叫"青蒜"的蔬菜,问遍身边所有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直到多年后,电视节目增多,某期生活栏目一位胖胖厨师很轻快地说:"青蒜就是青色的蒜苗。"解决了困扰许久的问题,瞠目结舌的我总算认识到自己的悟性真不是当大厨的那块料。
后来,我工作了,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工作地点离家较远,而家庭和单位都是责任和牵挂,我在两点一线之间忙碌奔波着,总想着能像父亲一样能给家人做出寻常而美味菜肴。
单位有集体食堂,这也就让我基本失去了打磨厨艺的机会。孩子在一天天成长,内疚自己不能时刻陪他在身边,每次休假卯足了劲给他做顿好吃的,让小小的他记住妈妈的味道,可结果总是差强人意。虽然饭菜味道并没有达到预期,但孩子吃的倒是很开心,给足了我面子,却全然不知自己当了"小白鼠".我在愧疚中越战越勇,尽管每次都很努力,依旧逃不过"刀工凌乱、调味怪异、火候太过"的怪圈。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我的磨砺下,孩子从不挑食,身高一直是同龄孩子中的翘楚,蹩脚的厨艺成就另类收获,这也让我得瑟不已。
如今,父母身体不如从前,厨房自然是我接管过来。在父亲的指点下,我掌握了生抽调味、老抽上色的诀窍,知道了哪些食材只用少许盐就能勾勒出本身的鲜味,也掌握了在去除食物腥味时需要配合使用辛香料的技巧,更是电视栏目"天天饮食""回家吃饭""好管家"的忠实观众,偶尔也能做出美美味道来。
我的厨艺没有传承到父亲的精华,但每餐饭菜皆是用心烹饪。陪伴在父母身边,听妈妈的琐碎唠叨着过去和现在,父亲脑出血后遗症,语言不利索,简单的补充,安乐、祥和氛围萦绕身边。其实,家的味道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醋,调和出酸甜苦辣咸鲜香,各种滋味共存相生,百味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