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
倚栏轩精选6篇原创文字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原创文字(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那酒里有荷花的香味
文/吴文兰
南宋林洪所撰的《山家清供》里,有好多菜,不仅名字好听,观之清雅如画,且制作过程十分有趣。
书中写道:暑天,和客人一起泛舟莲荡之中,摘来一把荷叶,先把酒倒入荷叶,将其扎好,又把腌鱼包裹在另一张荷叶里烹制。等一群人游玩回来,酒香鱼熟,各自取酒吃鱼。可以想象,那是一场多么丰美的水泽佳宴,荷叶田田,鱼香酒醇,绿荫花色将酷暑远远阻隔在尘世的喧嚣之外。
很想知道这种酒是怎么饮用的,书中却没有找到答案。正巧,读到欧阳修的《渔家傲》,里面写得恰恰是采莲女用荷叶作杯饮酒的事:
花底忽闻敲两桨,梭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浪,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荫眠一晌,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
这首清新活泼的小词后面有详细的注解:荷叶作杯,是把荷叶连茎摘下,在叶心凹处,用针刺破,然后注酒入荷叶凹处,喝的时候从茎端处直接吸取。荷叶柄起到了吸管的作用,纯正,绿色,自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的塑料吸管哦。
据唐《酉阳杂俎》记载,从魏晋时代开始,人们就在用荷叶当做酒杯了。隋殷英童《采莲曲》云"荷叶捧成杯",唐戴叔伦《南野》云:酒吸荷杯绿。白居易曾写过"寂寥荷叶杯",大文豪兼美食家苏东坡也写下"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的诗句,将当时饮酒的情形描绘得形象而生动。我们的古人,曾经多么风雅啊。
那酒经过丝丝缕缕的叶脉,再从叶柄的一端缓缓流出,逶逶迤迤的一路行来,荷叶的青气和荷花的香味一定已经含蕴其中了,滋味一定妙不可言吧!
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雅致的名字:碧筒酒。
平凡之路——追索
文/王丹慧
吸一口混杂着泥土芬芳的空气,环顾四周的大山,颠一颠即将滑落肩膀的背包,故乡,我回来了。
迈着轻快地步伐朝着家的方向奔去。是的,那颗归心和那种向往如同往常一样,不曾改变。
回家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清明时节,家人早早出发回老家祭祖,我也该返程了,匆匆出门去买票,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思绪却弥漫开来,挥之不去。或许是这阴沉的天气在作祟,或许它本身就是罪魁祸首。
我想到儿时的我,挑了院子里最顺眼的一个地方,放把椅子,坐在小板凳上,小手有力道地写着"abcd",努力地练习着,就为了老师检查作业时那寥寥的表扬。
我又想到了高中时候的我,每天都走着熟悉却从不生厌的上学路,下午听着校园广播里周杰伦那首欢快的七里香,凝望着句句鼓舞人心的高考标语,那一刻是美好的,内心充满了力量,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这个有着特殊符号的日子里,我赋予了它新的情怀。我没有祭祖,却祭奠了一个姑娘的零碎过往,它是平凡的,也是真实的。平凡才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福。我不由得唱起了这首歌——"我曾经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脚下的路,时而顺直,时而蜿蜒,这般匪夷所思。有人到达了终点,有人在中途跋涉,有人在徘徊,也有人退却了回来。当我离开时,我不舍,不由得回望故乡的大山,他那么巍峨厚重,给人以安全、给人以守护、给人以无限遐思,如同父爱一般。前方的路很远,望不到尽头,我目光坚毅,内心莫名的涌起一股力量,我大步走向远方。
忽然嗅到桂花的芬芳
文/贾载明
成都龙泉驿区有个沫若艺术院,离我的住居很近很近,常常散步路过那里,也曾经到里面参观过。最近想写点关于郭沫若先生的文字,于是又想进去看看。
沫若艺术院左侧紧邻巴金文学院,门前林木成荫,并有驿马河缓缓经过,出大门斜行100余米,就是跨越驿马河的董家桥,右侧有龙泉驿城区最宽阔的"马路"—北干道经过,"马路"与艺术院中间隔有人行道和花草、树木。而对面,就是花团锦族、热闹非凡的驿马河公园。假如在沫若艺术院和巴金文学院前面的过道上架一座通往公园的人行桥,不仅更方便人们往来参观,也会把两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艺术院大门的横匾就是"沫若艺术院"几个"郭体"大字,褐色的底子,绿色的字。两边的对联是:"德艺双馨与天地同在;才技并绝共日月争辉。"顶部盖着琉璃瓦。大门不是很气派,但略有古朴味。
院内有坝,可容数百人,四周亦植有花草、树木。
艺术院正厅,正在展览"中国画",为周鼎等五位画家的作品。走马看了画作,上得二楼,有会议室,门开着;上得三楼,有数人在办公。
名之曰"艺术院",可能看不到关于郭沫若先生的更多内容。于是下楼,走出画展厅,正准备走过院坝出门,忽然闻到一股浓郁的芳香。
寻找,蓬勃一簇夹杂着小白点的绿茵进入我的眼帘,走拢,把近视的眼睛贴近,这就是桂花嘛!把脸凑近,鼻子对着细细珍珍的花朵,深深地吸,让花香进入肺腑,再入心脏血管,流布四肢百骸,使花香在全身流淌。
桂花的特点,就是香的很幽,来时缓缓地,悠悠地,在你的嗅觉器官里,也是缓缓地、悠悠地浸润着,就像春天的夜雨,慢慢浸入泥土的心里。
细瞧一朵一朵桂花,很珍小,每一朵都是对称的四瓣,着附在无数细小的枝条上,像着附的洁白的雪。看看地下,铺满了一层凋谢的桂花,也如铺了一层雪。
这些年,流行银杏树和桂花树,很多地方都把这两种树搬到城市绿化建设中来。为啥呢?我想都是因为他们的美吧。秋天,银杏满树金黄的叶子,灿烂夺目。叶子在秋风中飘散,像蝴蝶翻飞。而桂花,不仅那香沁人心脾,绵绵缠缠,还有那名也取得很好,"桂"象征着"贵".
看来,沫若艺术院植配桂花树非常贴切,郭沫若先生不就是一个大贵人吗?先生尽管逝世了多年,但他的精神还散发着桂花般幽幽的香。
这些年,受到某种风潮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贬低郭沫若先生的现象,并没有从历史、艺术、学术、民族贡献等社会影响的角度评价郭沫若先生,而是从"势利"的心态臧否大师,听说学界研究郭沫若的人也鲜见。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政府将进行隆重纪念,在9月3日进行盛大阅兵,有近50个外国政要前来中国参观或参加阅兵仪式。由此联想到郭沫若先生,他无疑是中华民族坚强脊梁中的优秀分子,是二战时抵抗日寇侵略中国的优秀分子。他曾在日本留学,回到中国宣扬革命思想,受到蒋介石的追杀避难到日本,还讨了日本女人作妻子,可是当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毅然离开在日本,"别妇抛雏",回到中国,加入抗战洪流。在途中写诗云:
又当投笔请缨时,
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
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
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
同心同德一戎衣。
(见《归国杂吟》之二)
此诗充分体现了郭沫若先生的祖国情怀与民族情怀。诗的结尾很有气势和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同心同德抵抗日本侵略者。
眼看近年来,日本军国主义日渐复活,不断挑衅中国。种种迹象表明,现任首相安倍之流侵华之心未死,他们不断在打再次入侵中国的算盘。所以,中华民族精神不能弃,坚决抵抗日寇侵略中国的意志不能丢。特别是没有经过那个时代后来人,当见贤思齐,继承和弘扬前人的精神,在祖国和民族需要的时候,拿出抛头颅、洒热血的气概,奋起抗御外辱。
郭沫若先生有很多可贵的成果和精神,例如研究历史的学术精神,通过文学艺术唤起民众觉醒的艺术精神,但我觉得最为可贵的是他为了祖国和民族,不怕牺牲,勇于奋起抗御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斗精神。
郭沫若先生是一棵散发着芬芳的桂花树,是祖国和民族的贵人。惟愿沫若艺术院里的桂花树得到更多护花人的浇灌,让她长成耸入云霄的祖国和民族的富贵树、富强树。
喜欢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喜欢是种感觉,是种微妙的感觉,当喜欢一旦升华,那就成了爱。喜欢是爱最初的感觉,可以是种欣赏,也是一种好感,更是一种爱慕。
同性之间可以喜欢,异性之间就成了爱恋。都说是异性相吸,就是这个道理。男人对爱是理性的,女人对爱是感性的。喜欢可以三观一致,也可以有共同的语言和爱好。喜欢的感觉是妙不可言的,只要拉个小手,就会有触电的感觉。爱更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因为喜欢,所以才有了爱情。女生总是想问男生,你喜欢我什么,男生总是那样难以回答。喜欢总是不言而喻,有的时侯爱在心里口难开,有的时侯却尽在不言中。女生的爱,比较直接,男生偶尔有些含蓄。喜欢和爱,就差了一点,至于感情深不深,就看爱得有多深了,不然就会患得患失,害怕失去对方。
喜欢上一个人,就会思念成灾,几天见不到就会辗转难眠,我爱的他有你的影子,为了你,男人也会掉眼泪,天知道,是不是你的温柔让我脆弱,还是因为你是我的梦中情人,让我一个人无言以对,还是因为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我们是不是分不开的两个人,有一颗等你的心,让我觉得有你在身旁,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
情歌都这样唱了,只有爱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苦和乐。喜欢的情绪总是这样挥之不去,当失恋了, 男人会为女人而伤感,女人也会男人而伤神。爱情故事有悲也有喜,有喜结良缘的,也有风道扬镳的。所以人和人之间,要的就是珍惜二字,无论什么情感,只有珍惜对方,才是最好的。
喜欢是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只有在一起的时侯,才会有。这就是一种默契,不管是男男,还是女女,还是男男女女,因为喜欢对方,才会真心的付出一切,或者是一种牺牲。爱情之所以伟大,因为他的利他,所以才变得美好!
喜欢一个人不用说出来,用行动表达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要问我,你在我的心中有多重,或者什么价位,你是无价之宝 ,比千金还要重。
这就是喜欢,这就是爱!
割柴记忆
文/周吉福
现在的厨房里,不管是使用煤气罐还是天然气,只要用手指轻轻扭动旋钮,湛蓝色的火焰便从燃气灶孔喷薄而出。望着那闪动的蓝色火焰,感叹现代厨房生活的先进与方便的同时,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时"通过割柴来生火做饭的情景来。
"那时"是在农村,也是在生产队当社员的时候。那时生火做饭、烧炕取暖都是用的柴禾,我们农村都把柴禾叫做柴火,就是现在,老家还这样叫着呢。
那时一到九月上旬,庄稼收割前夕,生产队都要放十天左右的假,目的就是让社员利用放假这段时间上山割柴火,以备好一年的柴火供家庭使用,我们都把那段割柴时间叫做割"秋板柴火".
我们那里是半山区,割柴都要进到山里去。早在生产队放假前夕,就有的社员早早地进到山里,在沟塘或山梁处,用镰刀间隔几米的距离割出一趟趟柴火铺子来,那意思就是这块沟塘或山梁的柴火归我割了,换句话就是这个地方我占了。那时的老百姓都很大量,也知道有个先来后到的规矩,于是自己再另寻割柴的去处。好在那时山很大,割柴的地方很多,大家也就不太计较谁抢先占领割柴的领地了。
割柴真是个辛苦活儿。想起当时割柴火的情景,仿佛那种劳累与艰辛又来到了自己的身上。那时割柴,上级(主要是林业部门)也是有要求的,不准砍大树、不准割幼树、不准砍树丫。只准割蒿草和荆棘以及榛子秸柳条之类的灌木。老百姓不愿意割蒿草,不抗烧,火苗又不硬,都愿意寻找带有木质性质的灌木来割,抗烧火苗还硬。
为了利用生产队放假这段时间多割些柴火,老百姓拉家带口真是起早贪黑地干。有的人家早早吃完早饭,带上中午饭就来到了山里,来到自己的割柴领地,头不抬眼不眨地割起柴来。割柴是很累的体力劳动,总是弯着腰,时间长了腰酸背痛的,只有磨刀的时候才能歇上一小会儿。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话一点不假,镰刀不快了,割柴费劲还不出活儿,所以,上山割柴的人都要把刀磨得快快的。当感到镰刀不快的时候,就会拽过一捆柴火,一屁股坐下,拿过镰刀,往磨石上吐上一口唾沫,在镰刀刃上磨起来,磨到一定的时候,用手指肚刮刮刀刃,或者用手指甲贴在刀刃上挡一挡,还可能用草叶在刀刃上"走一走",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试验判断是否把镰刀磨快了,也就是镰刀刃是否锋利了。
割柴的过程是伴随着危险的,有时候一不注意就会被镰刀割破了手指,或者被荆棘的尖刺扎得手掌血迹斑斑。还有那些来自自然界的小动物,也会对人造成伤害。有一种昆虫我们管它叫"洋拉子",身上长满刺儿,就潜伏在灌木叶子的正面或者背面,一旦皮肤碰到它,就会被蜇到,被蜇到的地方立马隆起一片疙瘩,又痒又疼,这种痛痒要持续很长时间才能慢慢消失。还有一种马蜂,躲在草丛中,它们不飞起来,你很难发现,一旦不注意惊扰了它们,它们就会嗡嗡地叫着,围着你轮番攻击,不把你蜇得脸上身上挂点彩是不会罢休的。我就被马蜂袭击过。那天快到中午了,我正用镰刀一刀一刀地划拉着,突然碰到了一个马蜂窝,马蜂顿时嗡嗡乱叫着团团飞舞,好在我有预防,穿着长衣长裤,袖口裤脚都用小绳系着,马蜂钻不进去。我用上衣把头紧紧地裹了起来,心想,除了脑袋别的地方你随便蜇去吧,只要不破相就行。结果,脸是保住了,胳臂和小腿还是被马蜂蜇了几个大包,又红又肿,疼了好几天。我的邻居也在那一天被马蜂蜇了,而且蜇在了脸上,脑袋大了一圈,彻底地脱相了。
除了"洋拉子"和马蜂,还有蛇。蛇是我最怕的,都说蛇怕抽烟的人,我不会抽烟,在割柴的时候,也会卷上叶子烟抽几口,尽管呛得涕泪横流,也是照抽不误,为的就是驱赶蛇。可是不灵,我在割柴时发现蒿草中蜷曲着一条蛇,慢慢地蠕动就是不走。没办法,蛇不走我走,我离开了有蛇的地方,去别的地方割柴。
割柴虽然有累有苦有危险,但是也有乐趣。那时山货很多,割柴闲暇小憩时,我们会摘取山葡萄,把一串串珍珠般的山葡萄摘下来装在草帽里,连洗都不洗,坐在草地上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有时还能摘到青绿色、圆溜溜的圆枣,吃上一口,涩中有酸,酸中有甜。中午时分,到了开饭时间,大家会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玉米面大饼子和咸菜疙瘩,就着山泉水,吃得津津有味儿。有时我们会捡些枯木干枝,升上一堆火,把从家里带来的玉米棒子插上一根木棍放在火上烧烤,不大功夫,玉米的香味便出来了,放在嘴边一啃,又香又解饿,啃得嘴唇一圈黝黑。
遇上下雨天,我们会用割下来的柴火搭起一个小窝儿,蜷缩在里面,听雷声轰鸣、闻雨点滴答、看彩虹横空、瞧绿叶挂珠儿……那情那景,好不惬意。
傍晚时分,大家会把一天割的柴火一捆捆地码起来,一堆堆地在各自的"领地"排列开来。当我们披着晚霞走下山的时候,回望着那一排排码好的柴火堆,一天的劳累与艰辛早被收获的喜悦与惬意代替了。
割柴留给我的记忆是辛苦的,更是美好的。
消失的围寨墙
文/秋月无限
从我记事起,就感觉到老家与其他村庄不一样,远看我们的村庄,被一条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包围着,那屏障就是村子的围寨墙。围寨墙厚厚的,高高的,呈梯形状,周边设有北门、西门、东门,以及东南门和西南门。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北寨门,两扇大门,红色油漆,当开启它的时候,需要几个人才会徐徐转动。围寨墙坡面上栽种着密密麻麻的刺槐,其外围有壕沟进行保护,形成易守难攻之势,可以想象得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围寨墙为保护村民的生命安全,将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关于围寨墙是哪个年代建设的,村里人并不十分清楚,为何而建却有一个传说。据传,当年村前有个土丘山,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位南方先生,他围绕村庄子看了一遍说,村前的土丘山挡住了子孙后代的财路,应将土山移走筑寨为堡(宝)。村里人听信了他的话,把"移山筑寨"工程交他办理。当土丘山搬运一半的时候,这位南方人趁深夜不辞而别。第二天,村里人到处寻找不见他的踪影,仔细到土山现场一看,大家发现了秘密。原来,这个土山里面藏有宝贝,南方人发现后偷偷地运走了,其周围散落一些不值钱的盆盆罐罐。接下来怎么办?村里人商量,事已至此只有继续干下去。
于是,大家接着开挖,土山削平之后继续向地下开挖,后来,这个地方就成为"黄连坑".此处土方不够,又在村内其它地方开挖土塘,终于筑起了坚固严密的围寨墙。小时候,村内七八个坑塘分布在东、北、西、南等处,这些坑塘估计就是当年修围寨墙时开挖留下的。坑塘内常年水波粼粼,芦苇起伏,鸭鹅成群。其中最有名的是村东的"团坑",因为它是村里的天然洗浴中心,每年夏秋炎热时分,大家都来这里洗澡。在晚上,大人和孩子一直戏水玩耍到九点多才散去。
围寨墙不仅是村子历史的见证,也是村民回忆的骄傲。围寨墙已融入了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讲述一个父子赛跑的往事。父子俩都是军人出身,父亲脾气暴燥,三句话说不好,就会对儿子动武,儿子只好躲避他。有一次,他俩又发生争执,儿子见事不妙,拔腿绕着围寨墙跑,父亲手拿棍棒在后面追赶,五十多岁的老父亲怎么能追得上年轻的儿子呢?儿子在前面保持军人姿态跑上一段距离,就回头看看老父亲,担心他跌倒摔伤身体,儿子心中那份孝心可见一斑。
跑着跑着,父亲累了,放慢了脚步,儿子也随着放慢脚步,当父亲缓过劲再跑,儿子也再加速,他们之间始终保持二十多米的距离。就这样父子俩僵持了一个多小时,父亲对着前面的儿子说,兔崽子,今天老子算是给你上了一堂军训课,若有下次老子还是照样揍你的。儿子听到父亲的话,心中明白险情己经解除,他立马收住了脚步。旁边的村民问儿子跑得累不累,儿子说,父打子不还手,在部队时我呈拿过赛跑冠军,跑步就当自己锻炼身体呗。这件往事很有意思,父子之间靠跑步解决问题,既健身又消了气,真不失为处理家庭矛盾的创新方法,一时间也成为村里的一段佳话相传。
写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村里老辈人的聪明智慧,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不受侵害,想到了积极防御,筑寨为堡,可谓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很可惜,在"四清"运动时期,围寨墙西南和西北部陆续遭到破坏,围寨墙的东北、东南及正南面保存完好。到了1976年,因村庄扩建的需要,把剩余的围寨墙也拆除掉了,用围寨墙的土方填平了当年的坑塘,前人留下的建筑遗产永远消失了,不然的话,也像邹城的上九村一样,每天会迎来八方客人,前来领略村寨墙的风貌了。
在为村寨墙命运叹息之余,不由联想到曲阜古城墙的苦难遭遇。
曲阜古城墙始建于明武宗正德七年,为保护孔庙、孔府而修筑,距今已有500年历史。在历次的战乱和文化大革命中,城墙没有遭到一砖一瓦的破坏。反而在1977年,毁在了当时父母官的手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悲哀和讽刺。曲阜市情网大事记中记载:"1977年7 月,为规划城市建设,经国家文物管理局批准,拆除曲阜明故城桓,仅保留南北2城门及东北、西北2城角。"对于这样的描述,当年分管文物管理工作的魏老并不认同,他在《一件历史性的错误决议》一文中指出,他当时向县委会议建议保留城墙,却得到一些人的反对与围攻,最后还是县委决策拆除城墙。多年之后,他对这件事情仍然不能释怀,几百年的老城墙,说没有就没有了,这让一个视保护文物为生命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事情。
城墙被拆除的20多年后,为了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2002年曲阜市委决策开始恢复重建原城墙,经过2年多的建设,于2004年9月完工,并在当年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日举行开城仪式。重建后的城墙,严格上说不算恢复,因为城墙比例发生了改变,其高度和宽度都比1977年之前相比缩小了。对于重建城墙尺寸为什么缩小,这又是一个谜团,随着历史的沉淀,该谜团早晚会有一天揭开其中原委。
以物载史,文物古迹需要保护。不论是村寨墙的消失,还是古城墙的磨难经历,都折射出国家发展的曲折与坎坷,以及考验着时政者们决策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做好发展与保护的新课题。非常庆幸的是,现在国家对文物古迹进行了立法保护,凡是一切新建工程,都必须先进行文物勘探,工程建设要服从于文物古迹的保护,但愿这些措施如实执行,杜绝以上历史悲剧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