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优美的文章推荐

2023/09/09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优美的文章推荐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优美的文章推荐(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汉江清流润芦苇

文/张朝林

从汉江一桥到汉江四桥,沿汉江边生长着一种茂盛的植物,仿佛给清澈的汉江绣上绿色的玉带。它就是生命力极强的水生或者湿地植物——芦苇。

初春的汉江,宛如恬静的少女,轻轻流淌,陪伴汉江身边的芦苇,从看似枯黄的茎上,努力爆出绿芽,吸收春天的精华。盛夏,它把茂盛的叶片、虔诚的花穗奉献给汉江。你看一片一片的芦苇,匍匐在汉江边,江风吹拂,轻轻摇摆,细长似剑的叶子,在江风里欢笑,野鸭、鸳鸯、白鹭,还有白天鹅、朱鹮,从一片片芦苇里起飞,飞到一桥下游不远的江渚上,此时的江渚,麻柳树丛生,芦苇荡漾,更是它们栖息、觅食、繁衍、生息的好家园。几十只白鹭,栖息在绿柳树上,万绿丛中点点白。三五只野鸭、白天鹅在芦苇边,踏着浅流觅食。几只黄斑鸭子,在芦苇上空飞旋,芦苇荡漾着绿浪。

安康人爱汉江,也爱芦苇。芦苇,因水质好而茂盛,因茂盛更能够涵养出好的水质。因此,芦苇恋上了汉江,汉江的清流滋润着芦苇,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链。清晨,安康人喜欢走汉江公园,一浪一浪的安康人,行走在步行道上,听听公园里的鸟鸣,看看清澈奔流的汉水,瞧瞧江边翠色欲流的芦苇,沐浴透过芦苇荡的朝霞,这一天的心情就像江风一样爽。晚上走汉江公园,江风习习,夕阳影照,年轻的歌手们,背靠护栏,让汉水和芦苇陪伴歌声流向远方。拍抖音的少女们,总要把芦苇当做背景,把甜甜的声音、翠绿的芦苇传递给远方的朋友。爱水的小朋友,总要在芦苇边戏水,撩起汉水,撩起一道道银链,撩起半江的欢笑声。老柳树下,也有生长的芦苇,老人们提着鸟笼,挂在树枝上,在浅浅的芦苇下聊天。鸟笼里的画眉、树上的画眉一起鸣叫,几只小艇停靠在汉江边,小艇的影子和芦苇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晚风吹过,芦苇婆娑,芦苇中间传来少男少女窸窣窣的说话声,这不就是孙犁笔下的荷花淀吗?这些幸福的少男少女们,在和平的阳光下,享受着安宁康泰的生活。

草本植物的王国里,除了竹子最高大就是芦苇了,芦苇最高可达3米,是草中的佼佼者,它将修长的身材,弯弯的绿叶,长长的花穗,展现给大地,展现给观赏者。芦苇的生命力极强,只要拥有一片湿地,便会给湿地、给湖泊、给江域派生一片绿洲,净化着这方天空,调节着这方气候,涵养着这方水源,给鸟类、鱼类、昆虫类长出一片绿色家园。

芦苇是谦虚的。一生总是匍匐状态,它向大地弯腰、向脚下的水域弯腰、向驻足观赏的人们弯腰,火热的阳光烧不焦它,飓风狂浪压不倒它,宁肯折腰、宁肯让风浪剥光叶子,依然匍匐着谦虚的身子,守护这方水域。

芦苇是无私的。它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疆域,春天萌芽,给予希望;夏天流绿,奉献清凉;秋耀金色,装点大地;冬蓄力量,逢春而生。特别是万物萧条的秋天,一片一片的芦苇,吸收了一个夏天金灿灿的阳光,这时,它把金色返还给大地,金色的茎、金色的叶、金色的花,在绿水间格外耀眼,一片片立在水边或湿地的芦苇,就是一片片燃烧的火焰,把秋天照耀得多了几许温暖。严寒的冬天,芦苇似乎干枯,其实它在孕育生命,在来年的春天里绽放。

成熟的芦苇,它的根、花、叶、茎都可入药,清水里滋润出来的芦苇,具有利尿、解毒、清凉的作用,将芦苇的根冲洗干净,泡水饮服,淡淡清香,袅袅升腾,喝一口,甜甜的、凉簌簌的。芦苇的叶、茎、花等可以编织各种农具和工艺品,可以插花,三五片金黄的芦苇叶,簇拥一支金黄的芦苇花,插在花瓶里,给小屋营造出一隅秋天。

童年的时候,家乡的月河岸也有整片整片的芦苇,巧手的爷爷,把碧绿的芦苇叶子编织成蟋蟀、螳螂、铁牛、蜻蜓等惟妙惟肖的小动物,陪伴着我的童年。爷爷又把芦苇茎,划成细篾,编织成芦苇席子兜售,每个炎热的夏天,有芦苇席子相伴,梦也是清香的。爷爷编织的芦苇亭、楼、阁、船、车等玩具,在集市上成了抢手货。芦苇啊,它把一切都奉献出来。

余晖在芦苇上荡漾,好几只野鸟从芦苇荡里飞起来,鸟影凌乱,乱了夕阳,这些恋着汉江、恋着芦苇、恋着山城的水鸟们,朝着四桥下游的奠安塔飞去。

感恩是住在心灵的天使

文/寒星

毕业那年,我远赴苏北支教,心情也像那逼仄的小镇,灰暗、抑郁。直到那天,她敲开我的门。

她的手只有婴儿一般大,五指蜷缩一团,牵引着身体,步履蹒跚地向前倾斜。哪怕再平整的路,在她脚下都崎岖不平。她是一名送报人,挨家挨户送报,几乎是她生活的全部。每天,她起得都很早,尽管很努力,晨报送到我手里,已是傍晚。

我从没说过她,接过她颤巍巍小手抱送过来的报纸,我总有份惭愧和内疚。她身患残疾,还要楼上楼下送报。一份报纸,对我也就是几张消遣的纸,对她,却是一抱沉甸甸的铅,以及如铅的人生。我的怜悯表面而肤浅,只属于我,与她无关。 她对所有人,即使一个人走在路上,脸上也微笑着。没错,那是最美的微笑!她的脸是扭曲的,但微笑却明媚、灿烂、温暖。

难以置信,一个身体畸形的人,有什么可开心的呢?我想,她一定是个弱智,对疼和痛都没了知觉!这样,无论如何,也算上帝给她的一点安慰。只是,我不是上帝。命运给她一个畸形的身体,又给她一份正常的智力,让她茁壮地活着。

她颤巍巍地流着口水,递报纸,寒暄……如果闭上眼,除了语速慢、含混些,她和我并无区别。应该,在她的意识里,她也是正常人,是我世俗的眼光和意识残疾了!

她和这里的人很熟,除了我。我只是暂时寄居在这里,对这里的人事,如同她手里的报纸,显得漠不关心,只作为生活的一次休憩或滞留。我们之间,也就接、递报纸,我说声谢谢,她微笑。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对我,她只是一份迟到的晨报,一份从没缺席的感动。对她,我也只是泯然众人的一个收件人吧。

那天,参加扶贫慰问。老城区,绕很久,才找到。见了面,才认出是她!房子很老了,蜷在高楼间,像个驼背的老人,幽暗地坐着。她很开心,里外张罗着,让我们进屋坐。屋里阴暗、凌乱,没有插脚的地方,一行人又退了出来。我站住,看一个孩子在墙上画画。

孩子画的是窗户。南墙、东墙和西墙,每面墙都画一扇窗、一轮太阳。这让屋里似乎明亮了很多。

我问他,画窗户干嘛?他说,屋里暗,妈妈看不清东西,有了窗户,太阳进来,屋里就亮了!他兴冲冲地对外喊:妈妈,快来看,咱家有窗户了!太阳照进来了!

她颠簸进屋,快乐得像个孩子,打开窗,放进阳光。我悄悄退出来,怕打扰他们的幸福。

她坚决不收慰问金:把钱给需要的人吧!我有儿子、有家——还有窗户,什么都不缺。孩子说:以后妈妈要什么,宝宝就给妈妈画什么……她亲孩子一口,笑着说,孩子就是她的天使。的确,她心里住着一位天使,还会缺什么呢?

我赧然。感恩是住在心灵的天使,而我习惯了抱怨,忘记了感恩和爱。或许,该慰问的不是她,而是我。

家园

文/萨卡尔

我的家座落在重庆市长江边一个叫忠县的小山村,那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我家的院子叫核桃树院子,由于在我出生前那棵树被砍掉,所以一直没见到那棵树的尊容,树虽被砍掉,然而院名却被永远的留了下来。为了呼叫方便,人们仍然叫它核桃树院子。

我家的房子是木板房,不知是哪个朝代修的,很古老,歪歪斜斜地依立在那里,仿佛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得发抖。有一年春天,山里刮起大风,房子被风摇得吱吱嘎嘎响,为了保证一家人安全,父母带着四个子女躲到屋外一棵很大的杏子树下,那晚,房子在狂风暴雨中被吹枯拉朽,永远地趴下了。我们一家人像落汤鸡一样在狂风暴雨中瑟瑟的过了一夜。那晚,母亲在风雨中拉着父亲的衣角哭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呀,下辈子就是当牛做马也不嫁你这样的人家了。父亲的脸黑得象天空中漆黑的夜幕,一言不发。

一个月后,我们家在政府的帮助下修起了三间土墙瓦房,那房子当时很时髦。为了绿化环境,父亲从很远的地方移来竹子栽在屋后,不几年,那竹子长成了一遍翠绿的竹林,绿绿葱葱,甚是好看,时不时有斑鸠、喜鹊、山雀翻飞着从很远的地方飞来,悠然落到竹上,在晨风摇曳着的竹林中,翩翩起舞,叽叽喳喳,不亦乐乎,有的则悄悄溶入竹海,鸦雀无声。此时的院落恰似一幅丹青泼画,美不胜收。

我家屋后有一座美丽的大山,人们叫它柴山。墨绿的树林在夕阳或朝霞的映照下显得很幽静,給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山大,我们从不敢去探秘。听老年人说,那山中有老虎、豺狼、毒蛇一类的凶猛动物。小时候,常听父辈们吓唬哭啼的小娃娃:哭嘛!哭嘛!山上的野猫下来了哈!野猫背上背了个板板,谁家孩子哭,就把板板往跟前一甩,背起娃娃就走。于是哭得再凶的小孩也立即止住哭声,在抽泣中睡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屋后的柴山象病妇的长发一样变得稀疏起来,后来竟像和尚的脑壳—秃了。人们拿着斧子、锯子蜂拥而上,不几天满山遍野的树都被砍光了。为了国家增加钢铁产量,山里的土炉如雨后春笋般的生了起来。人们从家里收来锅铁,用山上砍下的树木做燃料,在土炉里疯狂的锻炼。经过几天几夜的煎熬,人们欢天喜地地将火熄掉,原以为会给国家交出优质钢材,却失望地捡到一些废弃铁疙瘩。可人们并不气馁,继续熬炼,得到的仍然是一些废弃铁砣。后来,这场疯狂的炼钢铁风波在党中央的制止下才偃旗息鼓了。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这场钢铁风波除了造成资源被破坏以外,一无所得。

那一年夏天,一连半月的大雨在山中缠绵,山洪裹着泥石流在山下肆虐,遭灾最严重的是我堂叔家,一夜之间家毁人亡。那晚,堂叔和堂弟在一个床上睡觉。半夜,泥石流轰轰隆隆地从山上砸下来,泥石流砸坏土墙,直扑堂叔而去,睡得迷迷糊糊的堂弟只觉有人使劲地蹬了一脚便滚下床去。家人拿来油灯查看,见堂弟趴在地下吓得说不出话来。堂叔已在泥石流中咽了气。据说那次山洪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

一九七四年秋天,大队成立林场,柴山划归林场管,林工们在山上栽下了一些松树苗……那树苗随着季节的转移,不几年长到了小碗那么粗。我读书的时候,常在炎炎烈日的正午,独自带着教课书,坐在凉幽幽的树林里思考问题,很是惬意。

今年回家过春节,我到山上去转了转,看到山上的树木茂盛葱茏。山风吹来,绿波起伏,松涛声声。半山上,一排排粉刷着石灰浆的桑树,恰似一队队排列有序的士兵,威严地守着自己的阵地。我独自思想,如果到了它们长满绿叶的季节,那这方土地一定是很美丽的。

晚上吃饭,我向母亲说起了柴山的变化,母亲说,你别看那些桑树,它一年产下的桑叶要喂好多张蚕子呢!人们将蚕茧摘下来拿到蚕茧收购站去卖,那人平收入不比你们一年在外挣的工资低,不信,你看乡邻们修的高楼大厦,都是这些年卖蚕茧攒下的钱呢!

想着母亲的话,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柴山,你不仅仅是供人们取柴烧火煮饭、取暖的柴山,而是一条人们通向发家致富的财山。家乡人民正因为有了一座座像你这样的财山,家乡的发展才变得如此辉煌。

桂子

文/谢辉

国庆,我们一家搭车去泸定。一路上进出州的车比平常增多,不时会遇上堵车,车速比正常慢二十多分钟才到达泸定城。

温暖的秋日,使我一下就捕捉到了一种甜丝丝的味道,香味雅致悠远,略带一点遗世的味道。顺着香味找寻,是人行道植了一排桂花树。浓密的深绿叶子有蜡一般含蓄柔和的光,绿叶丛中,一簇簇黄色的花朵细小如米粒,总是十几朵或更多簇拥在一起,像缀在绿色天幕下的繁星点点。地上有许多被风吹落的花瓣,我拿出一张纸巾,捡拾起没被踩踏的花朵,小心包起来放入背包。一路都有桂花清甜的香味陪伴,心情格外舒畅。

对桂花,我有着特别的情愫。老家新都的桂花可是大名鼎鼎的,明朝著名学者杨升庵被贬谪后回到故里新都,在其居处"沿堤遍栽桂树",兴建园林,于是有了"升庵桂湖".桂湖后经多次修葺和保护,如今已被辟为公园,以其独特的园林风貌成为西蜀名园。每到桂花盛开时,满城飘香,新都因此被称为香城。桂花的花朵小,香味却有穿透力,称为九里香。桂花做成的食物更是浓香醇厚,家乡的桂花糕很有名。桂花糕被做成如桂花一样精巧细致的模样:粉白色如方糖大小的一块糕,细致如小米粒的桂花隐隐包裹其中,拈起一块先深深的吸一口桂花香气,再小心咬一小口,舌尖体会糯米粉的松软糍实,唇舌轻碰让桂花糕在口里慢慢化开,缓缓吞咽,浓郁的花香在脏腑间散开。小时候,桂花的味道是幸福的滋味。

长大后,我知道桂花不是平凡的花,"人间植物月中根".神话里嫦娥奔月后住在月宫,月宫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月圆之夜皎洁的月亮会隐约映出桂树的影子,桂花天香隐约飘出,人们总祈盼月中桂子落入凡间生根开花。白居易居杭州,游灵隐寺,看见有很多桂树,忙向寺僧打听来历,寺僧告知:"这是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嗅着桂花的芳香,诗人也浪漫满怀地试图一寻桂子。数年后,白居易回忆起寺中的桂花:"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桂花,落入凡间的精灵。总引人月夜仰望,祈祷美满。

我们随意在城中走走看看。在铁索桥头,平日安静的索桥上游客摩肩接踵,街市一样闹热。避而不去,挑清静路走。街边有几处水果摊,摆着个大、颜色诱人的仙桃,仙桃是野生仙人掌的果实,仙人掌长在悬崖边的石头缝里,果实美味,但采摘十分艰辛。如今来泸城的游客增多,仙桃成了为百姓增加收入的鲜果之一。此处,仙桃最大最水灵的摊子是一位细眉大眼的姑娘经营着,我蹲下,姑娘赶紧劝我:不要用手摸哦,用夹子。用夹子挑好仙桃放进专用的水盆里,她戴上塑胶手套左手轻托仙桃,右手一把小刀很快在仙桃上划开一道口子,两手的大拇指一推,碧绿的桃肉剥离浑身细刺的果皮落进了洁净的食品袋,不到五分钟十个仙桃剥好了。我付给她钱,她微笑致谢。咬一口仙桃慢慢咀嚼,清香甘甜。

接着,来了一位年轻游客,与卖鲜桃的姑娘商量:我是游客,要向朋友直播购买仙桃,请姑娘配合。姑娘大方地同意了。然她脱下胶手套,细心地整理了头发,再戴好手套……小伙将自拍杆伸向合适距离,姑娘又开始娴熟地剥仙桃,一颗晶亮莹绿的果肉小心地放到小伙的手上,小伙开始品尝,对着镜头,小伙开心地笑,品着这独特的美味,表情是陶醉的。无处不在的网络,把小城写实的一幕传递给远在千里之外小伙的朋友,他们感受着仙桃的甜蜜,也感染了小城的美好。

粼粼波光里大渡河水奔流不息,人潮涌动的广场上传来音乐:"八月桂花遍地开……"我包里的桂花正缓缓地散发淡淡的幽香……

一抹难忘的乡愁

文/李龙

粮站,一个渐趋陌生的字眼儿。

这个汉语大词典里的普通语汇在我们农家子弟眼里却蕴藏着巨大的信息量。粮站是乡村里高、大、上的光鲜所在,是粮食流通的重要机构,存储着关乎国计民生的收储粮、返销粮、"救命粮".那时,几乎每个乡镇都有粮站,它往往位于中心行政村的边缘,交通便利,融贯商农。一个粮站占地十七八亩,水泥砌地面,整洁平整,不染纤尘,四面红砖围墙,坚固而庄严。

在大竹园镇的粮茶村,每每路过老粮站,都会看见公路边一幢幢与众不同的房子,它曾经是大竹园镇粮管所的仓库,那个特殊年代,为响应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全民支持"三线"建设的伟大任务,为"三线"建设中的铁道兵部队和民兵连、学兵连等三万余人服务,有过辉煌而热闹的曾经。

时间倒带,回到当年,五月麦熟和八月秋收之后,成千上万朴实的农民,驾着牛车、驴车或人力车以至后来的拖拉机,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在粮站外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争相把自己亲手种植的最好的粮食送到这里,而往往把质量差些的留做口粮。粮站内工作人员一边和四里八乡的乡亲打着招呼,一边验粮、称重、开票、交粮,忙得不亦乐乎!场面何其壮观,这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成就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粮站最为热闹的50-70年代,正是计划经济如火如荼的时候。由于物资匮乏管控严格。在漫长的"票证经济"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吃穿用度全部用票划分,就算是一点白糖、几两茶叶,也得一手交钱,一手交票。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那个时代依然远去。对于不曾经历过的年轻人而言,只是历史的一个片段、一个节点。从祖辈们顽固的记忆中闪过一些画面,尽管有些时空是错乱的。总是愿意通过一些场景拼凑当时的生活。

那时的人们,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虽然没有物质条件却努力地活着。在明媚的早晨,或是蓄势待发的雨天,粮食一到,人们争先恐后从四面八方汇聚粮站,排起长长的队伍。打一点儿油、买几斤面或是一些荞面和豆类。拎着买到的食材,街坊邻里热情地打招呼,聊着当餐吃面条还是蒸馒头之类,细细碎碎间都是令人感动的烟火人气。

储粮千日,用粮一时。用这句话来形容储备粮最合适不过,这座粮站便是一个时代的见证。由于襄渝铁路的贯通,粮站于1974年又迁建于大竹园铁路旁,完成了它应有的历史使命。由于当时交通条件落后,随着后来的联产到户,粮站便被人们淡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大竹园镇党委政府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运用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等"六化"改造理念,在支持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组织发动周边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清理残墙断壁、建筑垃圾、土堆石堆等障碍物和面源污染,并通过砌石护岸、疏通水渠、配置护栏、增设篱笆、建设公厕、改造旧房、花果点缀和栽花种草等措施,进行园区、河岸、路边美化,保留自然村原始风情面貌。让老粮站,换发新活力。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的住乡愁。大竹园政府着力打造铁匠铺、粮仓、幸福亭、小型活动广场、农耕文化墙、生态菜园等富有老粮站传统特色的地理标志,以此弘扬农耕文化,挖掘乡愁记忆,如今的老粮站生态文明,已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永恒的回忆。

面对失去,不愿回看,是人们习惯性的做法。在看到它的瞬间,记起某年某月的一段往事。实际上,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不自觉想起了木心的那首《从前慢》,粮站似乎凝聚了从前车马、邮件都慢的旧岁月。

手掐豇豆

文/董改正

因为忙碌,中午做豇豆时我先掐掉两头,然后大致捋齐了,拿菜刀很快切好,省了不少时间。做好后端上来,一盘暗绿,长短一致,非常养眼,试尝了觉得味道差得很远,我没声张,但女儿吃了一口就说味道不如先前。我有点心虚,直道奇了怪了,一样的食材,一样的做法,怎么就不一样呢?

在偷减豇豆制作程序之前,也发生过同类事件,那是蒸茄子。我们这里蒸茄子,先将茄子切成花朵状,浸泡一会,沥水,然后直接摆在刚刚烧开的米饭上,与饭一起焖熟后,淋以熟香油,拌以蒜泥、盐、酱油,美味的蒸茄子就做成了。这道菜也一直是我的拿手菜,深受她们母女俩的好评。那一次饭都熟了,我忘记及时放入,只好放在蒸笼里蒸,后面的工序一样,但那一次,茄子几乎没怎么吃。

豇豆一般是要坐下来,一根根地掐头去尾,掐成长短差不多的小段。遇到有虫眼的,要把虫眼处掐掉不要;看到老的、掐不动的,也要去掉,或者剥了皮,只要豆子。对于全部是嫩的、没虫眼的豇豆来说,切和手掐应该是没区别的,但是因何味觉会有差异呢?为了避免形而上的"感悟",我问了几个科学工作者,几天之后,赵君告诉我说,豇豆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蒸茄子的味道差异,可以肯定绝非心理感觉。米汤中含有一种成分,可以与茄子中的花青素起化学反应,不但去掉了茄子的异味,还能使它绵软、味鲜。谚语中有这么一句:"一行服一行,茄子服米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刀切豇豆呢?生活中有许多科学不能解释的事,这也算得其中一个吧。科学的探索者是人,想象力、逻辑力、思维力都是人的精神活动,所以探索人心理的科学是最艰难的,因为所用的一切工具和方法,都来自于精神本身——— 不借助外力,自己提起自己是困难的。所以对于刀切豇豆,科学却步了。但也许很简单,就在我的草率中,就已经注定了味道的差异。

因为仪式感绝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暗示,还会带来实质上的趋向完美。譬如说古人读经史,须要沐浴更衣,甚至斋戒,看上去繁琐、可笑,但在精神上,它做到了敛其神、静其心、理其气;在身体上,它剔除了躁动、安抚了疲惫、放松了肌体,对于读书来说,这样的仪式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如古人的祭天,今天看来着实可笑,但那种敬天畏神的敬畏感,由人心到人事,所起到的作用绝非科学家所能估算。

直奔主题的粗糙带来的是快节奏,比如说做豇豆吧,刀切是快节奏的,在后面的操作中,"快"成了主旋律,也许它就是豇豆变味的罪魁祸首吧。古人尤其重视婚丧嫁娶的仪式,今天它们都被简化了,或者被斥为糟粕,对比一下生命质地,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的存在感,其实都在这些生命节点上的仪式感中。

人的幸福感绝非"多"、"大"、"高"之类所能体现,就像一道豇豆的制作一样,它需要一些不可忽视的程序。味觉也绝非舌尖上的熨帖那么简单,视觉、听觉、触觉,都绝非是孤立的感觉,在不同的背景音下,在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光色中,在不同的情绪中,同样的动作带给心灵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我们无能为力的客观中,精神的力量和科学的精神同样重要,它们一同拱卫着心灵的城堡。

在众多的表情中,宝相庄严是吓退外敌喝止心魔的一种,它带来的是精神和实质上的肃穆。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就有这样的表情,比如说需要你坐下来,安心地掐一碗豇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