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美到心碎的散文

2023/09/03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8篇美到心碎的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美到心碎的散文(精选8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四月的雨

文/东方笑笑笑

近年来尤其关心天气,比当年乡下的父辈们更甚。每天用手机查天气预报,已成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昨晚因顶替平儿,回到家时已过零点。她还未睡,说是等我,等我查天气。且云:"听说明天有雨。"我苦笑。但还是查了查。

雨果然下了。在我们还未吃晌午饭的时候。确切地说,平儿还未回来,而我正利用做饭的间隙翻几页《圣经》。是小雨。细细的,如发丝;沙沙的,若蚕食。但只一会儿,廊外的露天地上已湿漉漉的,升起一股子尘土气。但平儿回来时,雨已止了,烟灰色的天空,像一张重症病人的脸。可是也只一顿饭的功夫,雨又下了起来。而我,正骑着电瓶车在上班的路上。雨,依然轻柔。落在我的头脸上,钻进我的心里头。似曾相识的感觉。说实话,很是舒爽。可我日渐麻木了的末梢神经,只一味的感到点点凉意罢了。但这并未妨碍闯进我视线里的美:雨洒进柳林,柳更翠了;雨落入水面,水就笑了;雨给了每一个人,人就急了,愈发的匆匆。

四月的雨,就是这样,下下停停,来来去去,若即若离。忽然想到,这是年轻的雨么?是为吸引另一颗年轻的心么?如果我问了一万遍,哪怕只有一遍回答"是",我也欣喜。是的,一年四季,春天的一切仿佛都是新生的,而这四月的雨,大约是个少男或者少女吧?呵,这情窦初开的年纪!这如花似玉的季节!

倘若果真如此,你再看这四月的雨,就自是另一种感觉了。无论你看哪里,无论你在哪里看,这雨都是美的。比如说吧,你看那街心,白色护栏就像新画的,黑色的柏油路面仿佛新铺上去,甚至连过往的每一辆车都是新的。还有,每一根电线绳上,都挂着一串串珍珠般的小水珠,它可能随时会掉下,但随时又会重新凝结。而如此般的小珠子,又几乎遍地都是。杏的、桃的青果上,松的、杨的叶片上,每一棵草上,每一朵花上……

至于郊外,更是一幅难得的天然之画。远远望去,碧绿的麦田接向天边,点缀其间的村庄总让人眼前一亮。而所有的这些,都展现出一种烟雨朦胧的盛况。是烟笼罩着雨,还是雨编织出烟,怕是无人能说的清道的明。站着,站着;望着,望着。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你还不被这功利的生活练铁了心,只要你还心存一点原始的柔软,自会有一种古今交替穿越之感。至少,你也会想起去年今日,或者你的童年,你的青年,你的中年……是的,这烟雨朦朦之景象,如梦似幻;这清新出奇的场景,如诗若画。只是,倘若呆久了,那遥远的孤独来到你面前,怕是难免的。而再往下去,那同样遥远的伤感也会钻到你的心里去。所以这郊外的景色再好,也不适宜久留的。

四月的雨,并非都是如此温柔缠绵的。有的时候,她也有非常大的脾气哩!那年四月,我还在城西的一所大学门口摆夜摊。突然的一声炸雷,我赶紧收摊,手忙脚乱的忙活了一阵子,那倾盆大雨就来了。幸好我已将所有货物装上三轮车且盖在防雨布里了。即便如此,就在我找雨披穿上的短短一瞬,还是被淋成落汤鸡。而地上的雨一时又淌不出去,已漫过脚裸了,在风中滚来滚去,感觉自己就是飘在汪洋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稍感欣慰的是,这四月的暴雨毕竟还是少的。但也正因其有,才愈发让人觉得细雨淅淅沥沥的可爱。

山上,那一抹秋色

文/九哥

秋天到了时,我总幻想着我站在树下,风过落叶下时的那种瑟瑟风景,于是便想着到心怡已久的桂林去秋游一次,不为感受那风过叶落,只想领略一番秋色。

在一个秋日的下午我来到了桂林的龙脊梯田,车到了山下,提前预约的店家特意到山下接我们上山,一座一座山坡上的梯田层次分明,细长细长,水稻在暖阳下成长着,山路很弯很陡很细,偶尔还会碰到牵着马儿从山上下来的人,马是运送山顶日常用品的交通工具。有条绢绢细流从山上流下,水特别的清澈。爬了一个多小时到达观景楼,这里是最高的住处,也是看日出的最佳地点。山中所有的楼房都是木搭建的,走动声稍重,说话声稍大,都会影响到隔壁。晚上吃的是农家菜,这里的一荤一素都是店家自种自养的,虽不及阳朔的啤酒鱼让我回味无穷,舌尖为之颤动不己,但也有农家菜特有的纯天然风味。不知道是不是季节天气的原因,想像中的繁星密布没有出现,夜空中一片漆黑,吃过晚饭,山上没什么娱乐节目,我很早便伴随着虫鸣声入睡了。

次日凌晨五点多,楼下便已有嚷嚷人声,大家都拿着相机在等日出。六点半了太阳才从东方的云层中出来,若隐若现,在云层中慢慢的行走着。大家都随着它若隐若现的身影发出惊叹,我的心也随着它一隐一现的刹那光茫而起伏。到了八点多,人群渐渐趋少,很多人都下山赶车了,最后只剩下寥寥几人。我坐在龙脊梯田的观景楼前,看着那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耳边听着店家大厅里传来的老歌,间或夹杂着附近的几声马叫和鸡鸣,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微风轻拂着我的脸颊,心里一阵感动,不禁泪下。深圳的四季变化不大,除了可以从偶尔吹来的风中闻到四季的更替,可说四季如春。花四季都绽开,绿叶四季更替,但不会看到那一片黄灿灿,貌似永远都一样的翠荫。在车辆的急驶,行人的匆匆中,有着都市特有的浮躁。而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的平和、宁静,遥望着远处矗立不动的大山,体味着早晨旭日东升的美景,在这里可以倾听到自己的心跳,感受到思想的脉动,反观到生命的博大和奇妙。在这里不会有为食而忙的压力及岁月递增的恐慌,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生命回归到了朴实。世说儒家修入世、道家修出世、佛家修来世,其实都抵不过一坯土一粒稻穗的真实。这里远看有峭拔劲健的群山围绕,近看是连绵起伏的轻俏梯田。虽然都市和乡间都是一样的绿,但梯田上的绿却特别的干净嫩翠。如果说城市的压力是对身心的磨练,那么这里的宁静致远便是对灵魂的一种提升。

回到深圳就像从一个世界遁入另一个世界,山上的那一抹秋色成了记忆。"相思始今夜,相望已经年;别后无限情,相逢心相说。"或许,我们都应该偶尔让灵魂沉淀一下,以便洗涤世俗生活留下的浑浊。

秋天印象

文/八万里兴安

很多时候我对秋天的印象大致是这样的:大片大片油腻腻的金黄色裹挟着夏天残留的气质在阳光中裸奔,直到撞向大地,归于泥土,然后在一场寂静的白色中悄然落幕。

一进入深秋,到处都是降温的消息,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见面打招呼时必须讨论的话题。住在山上的秋天既聪明又懂事。你只需抬起眼睛,随便朝一个方向轻轻一望,那里便是一幅秋天的油画,被秋天过分夸张和渲染的色彩有着庄严、肃穆、浓重、热烈而又冷艳的气质。村庄的秋天有时心不在焉,有时决无旁骛,有时委婉含蓄,有时直截了当。

如果你错过了层林尽染、五彩缤纷的时机,你将看到的是一个更真实、更辽阔的秋天,同时你学会了经得起荒凉、萧瑟与衰败的打击,甚至是被那些无尽的荒野无礼貌的奚落与嘲讽也并不在意,你会有一种远离秋天的中心,脱离色彩的诱惑,在秋天的郊区收获不一样的感受。尽管你不在指望这个错过的季节还能给你带来你所期待的那些惊喜的内容,也不指望它们破例单独出来照顾你的好心情。

如果说落在地上的叶子给人一种刚刚闯过生命的终点,有一种如卸负重、了无牵挂的解脱与自由,那么树上的叶子还在为了却秋天的心愿而苦苦期待、耿耿于怀,等候一场沉重的果断的了解。我看到一路上不断有风在为树叶送行,对于这样长来长往的情景虽然经历频繁,但是总是一开始有礼貌地伤感一下,视为对自然规律的尊敬和爱戴。

飘落的树叶看起来很慌乱,很纠结,似乎还有些委屈。尽管是跟着自然规律回家,但还是不情愿地给秋天倒地方。光秃秃的树枝赤裸裸地暴露在空中,像一根根灰突突的枝条直挺挺地戳着天空和太阳,似乎对秋天的专制、坚定和不容质疑保持着适当的抗挣与妥协的策略。如果还需要对它们做更深刻的解读,那么我认为树和叶塑造和承载的美对文字的启发和贡献远远敌过了它们本身。其实不论我怎样赞美这多资多彩的秋天,归根结底都是在向自然法则致敬。

白鹤东南飞

文/段飞鹏

赤石,是湘南宜章县的一个地理名称。倘若没有厦蓉高速公路赤石特大桥的命名,外人或许并不知晓五盖山脚下这个偏僻乡村。譬如,桥下那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发源于狮子口大山,迄今流淌亿万年,孕育无数生命,滋养万物生灵……

许多事,许多人,司空见惯了,往往容易被忽略,甚至遗忘。只有刻骨铭心了,才会留下深深印记。

是的,郴州人以前很纠结赤石特大桥。不不!严格意义上说,是汝城、桂东的百姓很纠结。你看,平汝高速通了,厦蓉高速江西、福建段通了,到了家门口,却卡在了赤石特大桥,需绕道而行,走一段弯路。

平常百姓,烟火生活,他们要的是路通人和,便捷出行,不太关心赤石特大桥的N个世界第一。大桥通了,心气就顺了,通往明天的道路也更流畅了。

业缘使然,我更关注赤石特大桥。建设阶段,我看过摄影师张顺仰拍、俯拍的赤石特大桥,那桥墩如定海神针,穿云拔雾,镶嵌沃野,与山共舞,大气恢弘。

大国工匠,一直让世界叹为观止。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中国的造桥技巧就已经蜚声世界。不说不惧地震的赵州桥,即便是烟雨江南苏杭、林邑古村,你触及到的风雨石桥,哪一座不是屹立千年?

桥,在国人的心中是济世修福,普度众生,积德积善的象征。先人架桥,苛刻设计,精准计算,从不曾偷工减料。永州江永上甘棠那座建于宋代的古青石板桥,即便桥面塌陷了三分之一,仍屹立不倒,就是明证。

精益求精是种传承。赤石特大桥的建设者们,秉承了这种美德,追求完美、卓越,经过二千三百四十多个日日夜夜的忍辱负重,最终破蛹化蝶,展翅飞翔。

一桥横跨东西,天堑变通途。凌空而渡的赤石特大桥,给人带来直观上的视角盛宴,感知中国的富强、建设者的匠心独具。许多人将过去的埋怨、猜忌、流言,统统置于脑后。它应验了一句俗语:谣言止于智者。大国工匠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其实,赤石特大桥,说大很大,说小很小。从郴州出发,20分钟车程,穿越五盖山隧道,到朝田村,进田牛坳,过牛栏山,便到了赤石大桥。在远处眺望它,那只是一座桥。

而诗画赤石特大桥,是桥非桥。悬空遥望,它是流畅的线条。这条线,似游龙,穿越山壑,隐蔽于青山绿水,若隐若现,若有似无,向东向西游弋。如果伫立于五盖山之巅,鸟瞰赤石特大桥,朝霞映衬下,大桥熠熠生辉,钢索白练若羽,极像一只向东南飞翔的白鹤,引颈浅吟,灵动悠然,典雅万千。

伴随一轮暖阳,从郴州出发,因为有这只白鹤凌空飞渡,赣州通天岩、梦幻鼓浪屿,不再是远方。

过往无痕

文/今若曦

天气变得很热,感觉夏天已经来到。在这个春夏交接的季节,突然觉得,过来这么多年,好多记忆已经不复存在。

回想去年的四月,我在哪里,在做什么,只记得一个大概,细细碎碎的经历都已经不记得,那么,前年、大前年……多少年前呢?那个时候的我,在哪里?在做什么?在经历着写什么,是快乐亦或忧心?往前回想居然是大部分记忆都已经模糊。

原来,记忆也是会被覆盖的,记得最清楚的是今天,这个星期,这个月,这一年,至于一年以前的经历,只会留下印象特别深刻的,其它的就被一年以后的经历覆盖了,如水过无痕,记忆也无痕。

记不得的事情和经历,就跟没有存在过一样,想想有点怕怕的。泰戈尔有句诗"天空没有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这日子一天天的过下来,大部分也没有痕迹,而我们也经历过!

想深了,生活犹如在梦中,梦醒了,有些历历在目,有些模模糊糊,那些历历在目的,过很长时间也变得模模糊糊,然后彻底不再记得。 就像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电视,也是慢慢的变得模模糊糊,只记得一个大概的框架和一点点印象深刻的细节。

时间真的是个奇妙的东西,小时候觉得日子好漫长,盼着长大,长大后感觉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就到中年,马上到老年,什么都还没有来得及做一生就过完了。觉得时间过得快,是不是就因为成人的日子每一天都是重复的,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一切都像设定好的,沿着既定的轨迹,不偏不倚,几十年若一日,所以,生命无形的缩短了,不见了。这就是时间让人可怕的地方。

有没有一种方法,让我们都能记住所过的每一天每一年,记得所有经历过的种种,不管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只要记得。最可怕的就是,什么都不再记得,就像过往只是一场梦,而不是自己的经历。

如果还有方法记住所有的日子,那只有记录,不管用什么形式记录,文字、摄影、录像……如果要感觉曾经也有过长长的一生,只有丰富自己的生命,多去一些地方,多一些不同的经历,多一些感悟,不要让每一天都重复,拓展生命的宽度,才算不辜负今生。

难忘家乡小土窖

文/郭树清

旧时的崇明岛上,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要挖几个小土窖,用来储存冬天容易冻坏或腐烂的越冬食品。那时候人们挖的土窖分为屋内的和屋外的两种,屋内的土窖一般都挖在厨房的灶门口,那里是给灶头添柴烧火的地方,也是屋里最暖和的地方。这种挖在屋内的土窖底座大,上口小,约二尺多深,围圆大小根据所藏食品多少而定,这种土窖像陶瓷坛子,主要用于储藏山芋、芋艿之类的食品。土窖挖好后,为了确保有保暖效果,土窖的底部和四周铺上一层稻草或高粱秸、玉米秸之类的柴草,并在顶端插上几根芦苇作为透气孔。这样,就能确保冬天容易冻坏或腐烂的山芋、芋艿等安全过冬,这些食品大多用作过年时的年贷,以及留一部分作为来年的种子。

还有一种土窖是挖在屋外的,一般选择在朝阳避风的地方,如挖在房前屋后或是靠近宅边的自留地里,这种土窖要挖到两三米长,一米左右宽,一米来深,主要用以储存甜芦粟。储存的方法,到了秋末初冬时节,将田间成熟的甜芦粟,砍下后,连根带叶放进土窖里越冬,乡间俗称填芦穄,并用泥土盖实后,再在上面堆成一个小小的土丘包状,以确保遇雨雪天气时不进水、不积水,以便安全过冬。

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正是开窖的日子,一家人围在土窖旁喜出望外地等待着打开土窖。那些刚从土窖里挖出来的山芋、芋艿,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与刚从田间收出来时的一样新鲜滋润,放进锅里烧出来的味道也一样清香可口。山芋还可生吃,经过土窖储存之后,变得又脆又嫩,汁水也更多,吃起来味道不亚于脆梨的鲜美。还有就是甜芦粟,经过三个多月的土窖储藏之后,其表皮更青嫩,水分更丰富,肉质更松脆,味道更鲜甜,成为冬天里的稀有佳果。

此时,对于那些留作种子的山芋和芋艿,从窖中挖出后,先是移栽到田间一段时间,待到开春天气暖和长出嫩芽时挖出,再进行栽种,很快就会长出绿嫩的苗叶来。随着春风和雨露的滋润,那翠玉般的叶片,袅娜地开放,铺满田间,令人赏心悦目。

有道是"事在人为",这种利用土窖来进行储藏食品保鲜的办法,是海岛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计,这里更是蕴含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海岛乡间,农人们也有将咸菜(乡间称草头腌齑)装入坛子密封后,倒扣在河沟水底进行储存,这一方法,少则数月,多则可存放一年,同样能达到保鲜的效果,而且色泽更鲜美,味道更爽口。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市场上的时令蔬菜,品种繁多,随时供应,十分丰富,即使到了冬天,塑料大棚内生产的各类蔬菜,更是不分季节,应有尽有,确保新鲜,而且家家都有电冰箱,人们根本不需要再用土窖来进行储藏。然而,那农家自制小土窖的情景深深地留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更是丝丝温润萦绕心间,定格在童年的美好记忆里。

模糊之美

文/草籽

擦一个窗户,八九块儿玻璃,需要多少时间?做会计工作的何女士给出的答案是起码半个小时,擦干净家里全部七个窗户往往把她折磨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

其实她的程序跟大部分人差不多,先用湿抹布擦一遍,再用旧报纸擦一遍,不到10分钟时间,玻璃就已经比较干净了。问题在于老是放心不下,爱从不同角度检查自己的劳动成果。一检查总能挑出两三处小瑕疵,于是用嘴哈气再擦,不满意,直至用上洗衣粉、洗洁精,让她闹心的是折腾半天自己仍是个不满意。一天,到好友家串门,对人家窗户玻璃的洁净度大加赞赏。好友说,如果仔细看,其实有很多的死角不干净,"但是我有个懒人的想法,"好友说,"反正再过一两个月它还要脏,还要擦,何必毕其功于一役呢?放窗户一马,自己不也落个轻松自在?"一时间何女士的心结全部打开,笑骂自己太苛刻了。

好友所谓"懒人的想法""放窗户一马",似都可归纳到看待事物的模糊概念中来。模糊概念,说的是看待、打理生活中许多事情,往往用不着分辨得一清二楚,用不着费时费力去寸土必争。灵活一点儿,艺术一些,摆脱鸡毛蒜皮的纠缠,立马会感到眼前一亮,春暖花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是古人探索模糊概念的心得体会: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周围就没有朋友。不如宽容一些,模糊一些,人与人、自然与人,就都有了和睦相处的空间。

但是有时候眼前真的模糊了,我们却怨声载道,不懂得珍惜。20多年前到漓江旅游,天下小雨,两岸的山峰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有一种梦幻般的模糊之美。只可惜整个游船上的人,包括我,却一致认为倒了霉,碰上糟糕天气,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正是自然界给大家上美学课。

李白就很善于用诗句来描写模糊之美。比如"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是说用模模糊糊的醉眼看秋景,不知道要比往日妖娆多少倍。再看他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千尺"也是模糊概念,如果真的去测量一番,改成"飞流直下2463尺",后人就会感到索然无味,怀疑他不是诗人,而是一个修水库的工程师了。

正是因为模糊里看不真切,所以蕴藏着更广阔的空间,更多的想象、发挥的空间。唢呐曲目《百鸟朝凤》模仿森林中多种鸟叫声音,惟妙惟肖,听众一看标题就知道里面尽是庆典般的热闹。然而也有许多曲目没有标题,而用编号替代,就好像商店没有门头没有挂牌子,只有门牌号码。例如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肖邦的《夜曲——作品第九号之二》等,正是借助了标题指向的不明确,作曲家可以恣意表达自己的情感,观众也可以在倾听时自由地展开自己的想象。

实际上我们在交往中经常使用模糊概念,只是没有特别留意罢了。比如"高个子""打两下""很多""接近"等等,都不是精确的描述,但都表达得相对清楚,不误事没有歧义即可。再比如数学里的圆周率,后边的小数点无穷无尽,中学生做题、工匠下料该有多难?一模糊,约等于3.14,一般的计算就足够用了。

如此看来模糊之美,在于其中蕴含有达观的元素,闪耀着理性的火花。掌握运用模糊概念,便有可能删繁就简,从刻板狭隘的旋涡中解救自己,进而插上翅膀,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自在飞翔。

看似模糊了,实际上眼睛更亮了,眼界更宽了,可以腾出精力去观察体验更多的事物。看似妥协了,抹稀泥了,失去了十全十美,却获得了驾驭事物的潇洒和从容。

夜微凉,一纸回忆泛香

文/雪年

窗外幽静的夜色汩汩流淌而过,漫过一地飘零的落叶,同样漫过我的指尖,这一季的时光,微凉……

--题记

耳边单曲循环着一首轻音乐,柔曼无比,便任窗外的夜色独自缱绻,与风缠绵交织,谱就一首深秋的恋歌。天空湛蓝无比,星子寥寥无几,在广袤银河里诉说着孤独凄苦,风过,了无痕迹,只有一只鸟儿飞过天空,没再回头,划痕也消失在身后。

从街上回来后便怅然所失,来来往往的人流拥挤着喧闹的大街,却没有一个我熟悉的镜头。我曾对一个好友说,当我置身于人流如潮的大街,会有种想要逃跑的强烈想法。友没有说话,我也沉默了,沉默的认同。很多时候便是如此,一个人拥着大大小小的事,在空荡寂寥的空间里,与时间作手无缚鸡的对抗。当走到人流间,才发现竟是那么格格不入,甚至怪异。

"静以修身"难道不是如此吗?一个人,一壶茶水,独坐于闲暇时光,翻读一部时光册,安静由己,从容有致。骨子里便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闲翻书卷,淡写年华,虽然也曾锣鼓喧天的热闹过,绚烂过,但心却从未属于过那里。走过,那一站便成了记忆里的风景;路过,两岸华丽便沉淀进了岁月。唯有那一轮明月,依旧照着窗前人,诉说着几千年来天上人间的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的变换,天上人间的聚聚散散,一场宴席上宾客也好,坐守年华的不辞人也罢,在岁月面前终归是弱小的。也许,很多缘分一旦错过就成了永远,就像这茫茫夜色埋葬了多少白日的尘烟,而又有谁能明了天亮后它们还能否再现?

毫无疑问,再这样写下去,秋就会很深了,而丝丝凉意穿梭于有限的空间,同样,染凉的还有那一纸未及老去的芳华。

捧读一本书卷,把夜读的很深很深,也有些凉潮。这个秋,终归卷着一些离愁别绪走到深处,戚戚然,却有着难以摆脱的宿命,任由黑暗争夺厮杀。站在风中,有种透心的凉,原来我也走到了深秋,只是一枚叶子的提醒而已,便知了时令。

黑色浓雾不断蔓延,覆过天空,高山,树林,还有白天时那一江惆怅的流水,在一片安静里渐入梦境。而今夜,我注定是无眠的,思绪不断的拉长,丝丝缕缕缠绕在有百年之久的榕树上,接受露水的喂养和寒风的欺凌。

蓦地,想起了黛玉葬花的情景,时光便跟着倒流了,流成了一抹眼底的闲愁。那阙残章,最终没能写完,一段故事却草草画上了句号,没有丝毫余地,把我还给了这个薄凉的秋天。所以,今夜我也只能借着微弱的星光,将所有的思念和愁绪寄出,用一杯月光酒祭奠逝去的春秋,还有未及遗忘的故事。

翻来一本散文集,目光停在一封淡蓝色的信纸上,薰衣草安静地盛开着,撑起一首意境唯美的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把它存放在书里的,应该是有些日子了,因为时光已经落上薄薄的尘埃。在尘埃的落脚处,秀气的笔迹将梦轻柔打开:

记忆分岔长出两个花瓣

一瓣向着阳光开出美丽的花朵

一瓣在阴郁里用黑色将时光涂鸦

我乘着阳光慢慢靠近

薰衣草已经开出最美的盛夏

你还在流浪吗

……

背对红尘的孤影让一颗心牵挂

若是你愿意,可否把心交给我

舍去烟火璀璨带你走

自此无论天涯海角随你挑

俊逸的钢笔字盛开在薰衣草上,氤氲出一个美丽梦境。泪水再次划落,晕染了蓝色信笺,濡湿时光中少年的容颜。我站在深秋的路口,回头,多少年华都已老去,多少人,多少事都已沧海桑田。而今,我再度路过曾经的画面,却惊讶一切未改,只是我们都已不是那时青涩单纯的自己,转身后,在各自的世界续写人生片段。

多少文字祭,多少眼迷离,在时光的疏忽里,一切都慢慢随季节的步履轮转。当回头时,才发现曾经的执念不过一缕烟云,风轻云淡时,仿佛一切从未发生,只是我们都多了些平淡,安然。宁静的秋夜,落叶纷飞的心事已无需再去捡拾,风有风的故事,叶有叶的追求,在无怨无葛里时光也是沉默的,任由人间百态俱全。有时也只想做一过客,将一切悲欢看尽,静坐时光的狭缝里,将一片龙井放进滚烫的水杯,浸泡出一程清香年华。

花开花落,不过一段距离,悲欢离合,也只是时光里的流沙,握住的,便珍惜;散落的,便不再去沾惹。秋夜,一纸旧章,拉开回忆的序幕,原来时光册里收藏的并非全是灰色,也有一些明朗的颜色。一些过去,记住就好;一些回忆,收好安放,流年清浅,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