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故事
倚栏轩精选6篇西瓜故事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西瓜故事(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吃西瓜
文/冷清秋
不了,真不了。打个嗝,全是西瓜味。
你不好意思说你撑得弯不下腰,够不着地上的工具。这怎么说得出口。
可怎么能怪自己嘛。大热的天,恰又口渴。也不是没吃过,只是没今儿这般敞怀罢了。最主要还是心里舒畅。做这行,形形色色啥人没见过,可这么热情善良,见面就递西瓜和笑脸的还是头一遭。
原本是拒绝的。组里也规定维修人员到客户家不许吃东西,可眼瞅着那堆积的笑意从皱纹里一圈圈漾出来,托西瓜的手不停颤抖,总觉得不接过来吃掉,就对不住人家。好在吃进肚子里,组长也看不见,他也不能扒开嘴检查不是。违规就违规吧。
当然是喜欢的。能不喜欢吗?那么甜,那么爽口。但天地良心,大口解决的原因绝不是贪图好吃。是想快点结束好干活。组长给定的计分制。上门维修一户一张积分卡,月底按劳付酬。这耽搁下去的可都是自己的钱。三两口吃完,你抹下嘴去找工具。
可对方显然误解了你的意思,又一块西瓜递了过来。你说不吃,伸出的手一挡,西瓜就掉在了地板上。正尴尬,对方却拾了起来,掌心蹭蹭再次递给你。盯着地板上的印迹,你的心里直犯嘀咕,接与不接都不是。得亏斜过来的那只手夺了去放在一边。
"扑哧"一声儿你忍不住笑了,想起乡下的娘。娘就这样。小时候你吃饺子掉地上,娘忙捡起来在围裙上蹭蹭继续朝你嘴里塞。小么,也不知嫌弃,仍大口大口嚼得起劲儿。
又想起昨天那户。当时就要脱鞋进门来着,怕弄脏了地板,但是人家皱眉掩鼻连连摆手,并递过来塑料袋,示意你套脚上。你想说经常洗呢不臭。
可终究没说,说那干啥,没意思。
都吃啊。你憋半天说出来的却绕了道。你总是不会拒绝。
你吃,你吃。年纪大了吃不得这些呢。眯着眼,蜷在那儿的他温情地望,让你想起幼时经常放牧的那只老绵羊。
递过来的瓜瓤都快触到了鼻子尖。你寻思,放回去谁还会吃啊。就这样"为难"着自己一块接一块。
眼瞅着就快吃完了,她居然一弯腰从桌下又抱一个来"咔嚓"成了两半。
我脑子里"嗡"一声,腿就软了。搁谁顶得住啊?自进门嘴就没让闲。就是再盛情难却,可毕竟肚子的需求有限啊,它已经在向你告饶了。难不成还要继续"为难"我。
不了,真不了,你摆着手。头发花白的她还不及你的肩膀高,像孩子般扁着嘴,盈着泪,和你对视。
你不自在。求救似的扭头望向屋里的另一个主人——那只老绵羊。他正卖力地摆弄着那风扇,颠过来倒过去地研究。你觉得好笑,说实在的若不是怕擅自脱岗会被投诉,你一刻都不想再待下去了。
你踢踢脚下的工具箱。"咔咔"两声,老绵羊惊醒般地站起来。你个蠢婆娘,老让人家吃什么西瓜啊,去,去端碗绿豆汤。老太婆哦哦地应答着去了厨房,你吐了口气。
要抓紧时间了,不然这么久还没回去,被组长扣分可就糟了。
然而,你却发现其实已经不需你动手维修了——那风扇分明已经转了起来。可不是吗,这呼呼飘来的风。你骤然想起刚才一直默不作声摆弄的他。真是笑话,来就吃西瓜,啥也没干,被人家抢了"生意"了。
这是个阴谋!不然干吗一直拖延时间骗人吃西瓜。
啊啊,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吗?跳着脚涨红着脸的你无限惶恐。你不知道为什么惶恐,似乎是为了积分卡又似乎不是。但可以明确,你愤怒了,发火了。
汗津津的钞票就是在这时递过来的。
被烫了似的你一下子跳开,嚷嚷着问做什么?做什么?这算什么?
哦哦,脑子上的啊,每年都买西瓜啊……儿子像你这般大,会修电扇,都是那地震……他语无伦次地说着,去掰她拽着你衣襟的手。
她却不管不顾地念叨着伸出一只手来抚你的脸。指尖碰触那刻,整个世界都静止了。风,柔柔的,手糙糙的,徐徐拂来,整个心尖都颤巍巍地疼。
又仿佛回到幼时,躺在田野里,蓝天下。酸酸涩涩的泪水涌出来之前,你抓起了工具箱。
不就是吃西瓜吗,明天我再来。
赔西瓜
文/吴静
我昨天正在一辆三轮车前买瓜,就见小区里赵大叔托着一个打开的西瓜找了过来。我有些纳闷,看这瓜瓤口不错啊,你咋好意思找人家麻烦?
可我正要开口劝说,就见赵大叔冲着卖西瓜的妇女怒气冲冲地说:"刚才我说要你套两个袋子,你就是不听,还说没事,绝对没事,如果袋子断了你负责,结果你看,我没走到家,半路上袋子断了!给!你负责吧!"
卖瓜的妇女倒是通情达理,二话不说抱起一个大西瓜就放到了赵大叔面前:"对不起!都怪我,让你又多跑了一趟,再送给你一个西瓜吧!"
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赵大叔突然语气缓和了下来说:"算啦!你们也不容易,我咋能真的让你赔呢?其实我跑回来就是想告诉你,一个塑料袋子拎小西瓜可以,拎大西瓜绝对不行!"说罢,赵大叔抱着那个摔烂的西瓜转身走了。
看着赵大叔远去的背影,旁边一位老太太笑着嘟哝道:"这老头,真有意思……"
西瓜
文/周萌
西瓜实在是上苍赐予人间的消暑佳品,它好吃又不贵,是最平民化的水果之一。在吃西瓜时,你有没有想过,西瓜还有没有别的名字?
西瓜其实有很多别名,如水瓜、寒瓜、夏瓜,顾名思义,因其含水量大、性寒、生于夏季。有人说西瓜是在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的,因其水多肉稀,故名"稀瓜",后讹传为西瓜。也有人说西瓜原产于非洲,自西域传入,故有此名。
其实西瓜还有个雅致而鲜为人知的别名,叫"青门绿玉房".明瞿佑《红瓤瓜》诗云"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说的就是西瓜。诗中所谓"青门",不是说它的"门面"是青色的,"青门"实为地名。"汉初,故秦东陵侯召平种瓜于长安城东青门,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三辅黄图》卷一)。然而,李时珍却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若李时珍的说法是对的,那么汉初召平种的就不一定是西瓜了。如此看来,西瓜何时传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但无论如何,"青门绿玉房"这么雅致的名字终究是落在西瓜的身上了。
因为召平的原因,"青门"在后世中有退隐、隐逸之意,如沈砺《感怀》诗之八:"忘机白社闲挥麈,息影青门学种瓜。"翠绿的夏天,翠绿的瓜地,身在远处,没点眼力,还真不易察觉出那些个同样翠绿的瓜来,细细一想,这岂不是暗合青门"隐逸"之意?"绿玉房"也是个别致的名字,并且容易让人产生遐想:除了黑籽红瓤,这个"房子"里还有些啥呢?对此,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我看来,那里面有人们云淡风轻的童年,有客居他乡的人们对故土深深的眷念,有身在水泥森林中的人们对大自然热情的向往,有你我许许多多甘甜难忘的回忆。
怡红快绿说西瓜
文/胡竹峰
一天天热了,早晚也不见凉。正午时分,烈日高悬,三五只鸣蝉叫个不休,十分燥意。西瓜上市了,以前大抵是用平板车,现在则变成拖拉机或者农用车了,装得满满的。
我在江南很少吃西瓜。江南有冬瓜,江南有南瓜,江南有北瓜,江南无西瓜。不是说江南没有西瓜,而是江南的西瓜品质不高,口味寡。江南沙地少,雨水多,空气太潮,种出来的西瓜不够甜。偶尔遇见一个甜的,三口两口下肚,水汽却又突然袭来,甘之如饴的甜丝丝变成水汪汪一团。
小时候,夏天热,父母偶尔从村口小店抱回两个西瓜。回来后,将瓜装进尼龙袋或者用网兜套住,沉到古井里,用井水冰镇一下午,晚饭后全家人坐而分食。现在偶一回忆,我还记得这样的场景: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平坦的稻场。乘凉的人睡在竹床上,或仰着,或趴着,或侧着。顽皮的小孩翘起双脚临空挥动,数不清的萤火虫星星点点闪着光亮。老妪摇着轱辘,从井深处拽起西瓜,放在椅子上,用菜刀打开来。刀锋过时,隐隐如布匹撕裂之声,绯红色的瓜汁流在椅面上。顽童嘴馋,以手指轻濡,吮指而食。老妪嗔骂道:"你这个好吃鬼。"反手一刀,切下一大片瓜递给顽童。那顽童是我,老妪是祖母。
前几天去郊区朋友家,他老岳父也把西瓜沉到井底,让我想起童年往事。现在祖母已故去好几年,再也不能切瓜给我吃了。祖母喜欢西瓜,到了晚年,十来斤重的还能吃掉半个。
一个大西瓜,三个好朋友,在漫天星斗下静坐,不必把酒也能闲话。
西瓜是真正的怡红快绿。怡红是瓜瓤,瓜瓤入嘴,心旷神怡;快绿是瓜皮,瓜皮入眼,快意无限。瓜皮的绿,像翡翠,也像碧玉,虽没有翡翠和碧玉的高贵。朴素,更多的是朴素,绿原本是朴素的。
好久没有回郑州了。中原西瓜,以中牟所产者最佳。在郑州生活了六七年,没吃几次中牟的西瓜。现在身在南方,哪里能吃到中牟的西瓜呢?
日本作家永井荷风不喜欢西瓜。有年夏天,朋友从邮局寄来个大西瓜,口占一首俳句道:"如此大西瓜,一人难吃下。"
我爱吃西瓜
文/毕金福
炎热的夏天到了,水果摊上有水灵灵的葡萄,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夏日圣果"——西瓜。
成熟的西瓜形状各不相同,有椭圆形、橄榄形、球形和圆形,而且大小不一。走近一看,碧绿的外皮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条纹,犹如穿上了花外衣。摸一摸,细腻光滑,敲一敲,还会发出清脆的"咚咚"声。我喜欢把它抱在怀里玩。只要你切开它,马上露出一大片鲜红的果肉,让你垂涎欲滴。走近一看,咦,红红的果肉上怎么有许多小黑点呢?哈哈,原来是西瓜籽呀!难怪人们说:"看起来是绿色,吃起来是红的,吐出来是黑的。"
每次放学回来,我就迫不及待地把西瓜从冰箱里拿出来,切一大块,大吃大口地吃起来,甜甜的汁液顿时溢满了我的心窝,真是舒服极了!
听妈妈说:"西瓜全身都是宝。"西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直接吃可以解暑。西瓜还可做成各种美食,连西瓜皮都可以做成美味佳肴。妈妈还用西瓜皮做面膜呢。因为西瓜有那么多的优点,所以我特别爱吃西瓜。
夏日趣赏西瓜联
文/聂难
西瓜号称夏季瓜之王,是夏天消暑解渴的佳品,营养丰富,清凉甘甜,爽口清心,深得人们的喜爱。古代文人墨客撰写了不少咏瓜的名联佳对,来表达人们对西瓜的喜爱之情。
"堂中摆满翡翠玉;弯刀辟成月牙天。"这是古时一家西瓜店的对联,类似今天的广告,西瓜的鲜活水灵和色香味呼之欲出,写得活灵活现,使人看后不禁流涎,引得买西瓜之人络绎不绝。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思前想后观《左传》,书往右翻。"据说,此联出自宋朝大文豪自苏东坡之手。苏东坡一生喜欢吃西瓜,在宋代文人中,最会吃瓜并能吃出道理来的,不少人说是苏东坡。在他的心目中,西瓜是"冰浆仙液".这副对联写得幽默轻松,妙趣横生,寥寥几个字就把吃西瓜时的洒脱情态生动有趣地描绘出来,语言简单,却颇有情趣,这应该是作为性情中人的苏东坡自己吃西瓜时的自画像。
据说明代大学士张居正幼时聪明过人。一天,一位巡抚微服私访,路过一座寺庙,庙里的老和尚摘来几个西瓜让他解渴。巡抚触景生情,脱口吟诵:"东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老和尚苦思良久,对不出下联,恰好张居正路过,当他得知上联后不假思索便对出了下联:"南极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此句一出,全联东西南北,便成完壁。对仗工整,自然天成,在场之人听罢都赞赏,惊叹不已。
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明朝名士唐伯虎自幼才思敏捷。有一次陪父亲会客,父亲端出炒豆和西瓜待客。他先抓了一把炒豆放进兜里,然后又拣了一大块西瓜正要吃。父亲欲批评他,客人替他解围说"我出个上联若能对出,这西瓜、炒豆你就拿去吃吧!"唐怕虎满口答应。于是,客人捻开一粒炒豆道:"炒豆捻开,抛下一双金龟甲。"唐伯虎立即对道:"西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唐伯虎用"玉玻璃"比喻西瓜切开的样子,用"玉玻璃"对"金龟甲",从颜色形状都对得十分贴切,客人听后大加赞赏。
明朝有一个才子叫蒋焘,少年聪慧,能诗善对。有一年炎夏的一天父亲不在家时,几位客人前来登门拜访,窗外刚下起小雨,一个客人即兴出了上联考他:"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蒋焘想,"冻"字拆开是"东二点","洒"字拆开是"西三点",出句非常巧妙、相当刁巧,颇难应对。他并未立即回答,而是从屋里抱出个大西瓜,切成两半,一半切了七刀,一半切了八刀,对客人说:"我的下联还得向先生请教。"客人一愣,蒋补充说,我对的是"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客人为之惊叹。下联蒋焘用的也是拆字格,关键字眼是"切"、"分"二字,"切"字拆开,正好是"七"、"刀",而"分"字拆开,就是"八"、"刀",而且和正在吃西瓜的情景非常吻合,对仗工整,语言生动,情趣盎然。因此,他的话音刚落,就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此副对联上下联中的后两句都是对联首句里两个字的解释,而皆严实切合,丝毫不见拆字之痕、刻意雕琢之迹,可谓自然巧成。
炎热的夏天,吃着怡人的西瓜,悠闲地品咂文人墨客留下的这些西瓜联,更是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