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少年的优美散文

2023/08/27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关于少年的优美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少年的优美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少年读书时

文/葛亚夫

月光下,父亲嘴里源源不断地吐着故事:那些书生,不用干活,整日背着书包游山玩水……我羡慕得眼睛直发光,央求父亲讲一个,又一个。

母亲被扰醒,一声断喝:睡觉!明天不干活了?父子俩相视一笑,潜入被窝。

与其说我爱读书,不如说我懒,不想干活,想像书生一样整日游山玩水。上学后,很快便不再满足波澜不惊的课本。父亲的"藏宝"成为新大陆——《西游记》《封神榜》《聊斋》……怪不得他偷偷摸摸,晚上不睡觉,原来背着母亲看书。我要打小报告,他赶紧认输,和我定下君子之盟:要做完作业再看,要防火防盗防母亲。

母亲虽目不识丁,但对读书这事,生就一双火眼金睛,容不下一点瑕疵。

学有余力则读书。那晚,我看得正酣,母亲如从天降:看的啥?我临危不乱:书。啥书?语文。她点着封面的两个大字,愣是分不出"聊斋"和"语文".她喊来父亲:你那天也看娃的语文书?父亲说,给娃辅导嘛!母亲哦一声,翻开书:怎么有古人打架的图呢?

我心中一凛。父亲面不改色:这是文言文。他指着《画皮》道:春晓,唐,孟浩然。

心有灵犀,我接着背诵起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骗走母亲,我和父亲钻进被窝,打起手电筒,接着看。一个快,一个慢,我们很快有了争执,声音和动作越来越大。忽然,被子凌空飞去,母亲凌厉的目光下,我们现出原形。

家里读书举步维艰,就在学校读。上课时,把《聊斋》夹进课本,鱼目混珠。老师的法眼更犀利,看我聚精会神,就知暗渡陈仓。我只能很认真地装不认真的模样。这样太累了,匡衡凿壁借光,我也在书桌上凿个洞,隔桌观书。老师一来,以书遮洞,掩饰了证据。

可惜我太贪心,桌面的洞越挖越大,当课本再也遮不住洞,真相也大白于天下。

老师来家访,把《聊斋》往母亲面前一摔:不好好读书,看啥子妖魔鬼怪?也不怕让妖精给吃了!母亲小心翼翼拿起书:这不是语文吗?老师一怔:也算语文吧,但这是闲书,耽误学习!

送走老师,我和父亲被母亲教育一顿。但这次,她破天荒没用武力,用的是眼泪。

如今,我也有了孩子,也给他讲妖魔鬼怪。他瞪大眼睛,悄悄说:你讲的是妈妈吗?我哑然失笑。这话,我也对父亲说过。现在想,是我误解了母亲。

少年时 消逝

文/忻卡巴斯基

那些年,日记本满满的都是一个人,他的喜怒哀乐,隔着日记本,好似笑颜相对。许多没办法面对面说的话,许多无法倾诉的衷肠,都一字一句承载在那些小小的本子里,如尘封的记忆,被深深埋藏。

倾心于他的那些日子里,满载着自己的忧伤。

他对每一个喜欢他的女孩都保留着一份幻想,像好朋友一样可以聊天可以谈心,以为自己于他是特别的,其实不然,他对每一个朋友都是这样的。那时候自己除了学习之外,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想念他,和日记本里面的他对话。心里藏着一个人,许下好多愿望。记得那时候还给他编过一个粉色的风铃,送给自己喜欢的他,那真的是放下一个小女孩所有的尊严,去讨好他。想用最直接最勇敢的方式告诉他,我所有的喜欢。他那时候装傻,他那时候只是笑笑。

即使是那样,我还是以为他收了风铃就是明白了心意,其实那些自以为是的两情相悦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我如他许多爱慕者中最普通并不特别的一个,被他很随意的遗忘了。他的世界,有他的所爱,而这一切都与我无关。

一直到高中,在真的面对另一个对自己温暖的男孩子,心里突然很黯然。假如这个他是那个他就好了,假如他也喜欢我就好了,假如所有的幻想是真的就好了。那些一意孤行甘愿付出的内心里,多么希望他对我,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喜欢。 这个温暖的他说,你和他表白吧,他如果拒绝你,那你给我个机会吧。我鼓起勇气给他写了信,我终于大声的告诉他,是的,我是那么那么喜欢你。回信只有一页,我保留了很久才打开,他很委婉的拒绝了,理由是怕影响我学习。我捧着信纸泪如雨下,我整个青春承载的这个美好的他,简单几句话,将一切可能都付之东流。

回头想那段中二的时期,满满的忧郁。

后来我尝试着忘记,也或许是绝望,更多的可能是不甘心,我接受了温暖的他,可是我努力许久都喜欢不起来,我们争吵,我们愤怒,当我意识到不对味的时候,我告诉他,一切都是负气而为,内心的那个他一直在争抢。他愤怒,他报复,他绝望,他背叛。我努力的学习,期盼逃离这一切,随着高考,一切都淡淡的流逝。人生最美好最自由的时光,就在自己不识愁滋味的年少轻狂中,戛然而止!

后来的后来,我明白,他不曾属于我,他不曾喜欢我。他说的怕耽误我学习,只是在告诉我,我不喜欢你。只是自己一直不愿意接受,不愿意承认。再后来,自己收拾起所有欢喜的心境,不再轻易的喜欢,享受着一个人的快乐,变优秀变强大,等待着那个两情相悦的人。

时光捉弄,大学的时候,居然和他一街之隔,距离那么近,我却觉得那么远。蓦然回首,才发现,在那些我只有他的日子,他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他也许有她,或者很多个她。保持着一个朋友的距离,不想触碰他所有的生活,只是想念的时候想见见他,看看他是否快乐,听听他有多少为难,那些欲言又止的冲动,都好好的收藏。那些凝望着他的眼眸想说出喜欢的紧张,想起曾经的拒绝,都乖乖的假装不在意。那段虚伪的日子,可以和他想见就见的快乐,让自己对于他,不抱过多的苛求。也许是年少的时候把所有的激情都耗尽了,后来碰到老公的时候,就简单许多,简单的相处,相爱的也很淡然,最后的结合也不单单是看感情,无论是经济,还是孝顺,还是感情,都是自己权衡的重点。

三十而立,如今自己不再是年轻的小女孩,爱与不爱都不再那么重要,老公孝顺双亲,女儿活泼可爱,共同面对生活的各个难题,携手享受每一面快乐,珍惜着各自的喜欢。曾经的往事,都消失在我也不再想回去的尽头。

花儿与少年

文/侯发山

说起木匠张,方圆几十里没有人不知道的,提到他的本名,怕是知道的人没有几个。

行内的人都晓得,木匠有圆木匠和方木匠之分。圆木匠,指专门制作圆形木桶的木作,就是人们常说的箍桶匠;方木匠,就是制作桌子、柜子等方形的木作。木匠张属于圆木匠。在过去,各式各样的圆木桶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工具和用具,如水桶、粪桶、马桶、饭桶、洗面桶、洗脚桶等。木匠张跟其他圆木匠不一样,不是什么都做,他只做洗脚桶。

当初拜师时,师傅问过木匠张,问他为啥要当圆木匠。他没说圆木匠技术比方木匠高,却说圆形的东西没棱没角,即使小孩儿或老人碰到,也伤不到哪儿去,圆形寓意团圆、圆满,吉祥。师傅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师傅又问他为啥只做洗脚盆,他说手艺人不能贪多,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师傅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木匠张,把平生所学悉心传授给了他。

圆作要讲究质量,木匠张在选择木料时非常挑剔,一般选用质地比较软的杉木,而且还得没有虫洞、树结。买回来的木料要在阳光下晒一个月,做成后还要晒上两天再出手。他说,这样做出来好看,也不容易漏水。他做的洗脚桶都是腰鼓形状的,上下一般大,中间是凸起的,不但精致,还结实。他不用笔计算,全靠脑子,每一块木板的制作都是一次到位。他制作时会根据不同的顾客做出不同的产品。如果是给孩子做的,他会做得浅一些,外面刻上动物的图案,如小鱼;如果是女孩,图案就是花卉一类的,如牡丹;如果是个子高的人,他会把盆做得深一些。别人做一个洗脚桶,一天就好了,他少则三到五天,多则十天半月。尽管如此,并不影响他的生意。当时,其他木匠大都是挑着一副装满工具的担子,走村串巷。木匠张呢,不出门生意就来了。

木匠张的老父亲死后,亲戚朋友,包括左邻右舍,都以为他会亲手做个寿材(即棺材)。他没有,而是请了他两个小师弟过来。两个小师弟是方木匠,专做寿材的。自然,寿材做得无可挑剔。尽管师弟不愿意,木匠张还是塞给了人家一个大红包。事后,木匠张无意间说起这事,说请方木匠是对父亲的尊重,给人家报酬是对手艺人的尊重。

木匠张还真有眼光,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好多木匠都失业了。他的那两个做寿材的小师弟也改行了。唯独木匠张,营生依然红火,因为是纯手工,不使用合成板,也不用气枪钉、木胶、油漆之类的玩意,连接木条依然用的是竹钉,很环保,而且,现在的人更注重养生,知道了洗脚的好处。

那天,本村的大奎找上门来,定做一个洗脚盆。大奎搞建筑,在省城玩了几个楼盘,发了点小财。

大奎说,张叔,这是送人用的,好好做。这话还用你说?木匠张脸一沉。

大奎说,张叔,我还有个条件,能不能在桶外面刻个贵妃出浴图?

木匠张皱了一下眉头。

价钱好说,我给您双倍的价钱。大奎说着要从口袋里掏钱。凭啥?就凭你有钱?木匠张乜斜了大奎一眼,很是不屑。

大奎讪笑了一下,手又从口袋里出来了。刻啥图案,关键看这桶你给啥人送的,若是老人就不合适了。木匠张也不看大奎,自顾说道。

看到木匠张松口了,大奎心里一喜,忙说,这盆是给小丽送的。

小丽?小丽是谁?你家媳妇不是叫孙娟吗?木匠张虽然上了年纪,眼睛亮闪闪的,聚光着呢。

大奎知道自己说漏了嘴,忙解释说,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张叔,这事您别给孙娟说。

好事不避人,避人没好事。木匠张不紧不慢地说道。

大奎没再犹豫,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晃了晃,说张叔,这是1000块。1000块,一个洗脚桶!当时,洗脚桶的价格是200元。

我不稀罕!你走吧。这个桶我做不了。木匠张变了脸色。大奎清楚木匠张的脾气,知道说得再多也是自取其辱,转身灰溜溜地走了。大约两个月后,大奎的楼盘因质量问题出事了,他进了监狱。

木匠张听说后,便花了八天时间制作了一个洗脚桶,外面刻上一个大肚子、笑眯眯的弥勒佛,然后来到大奎的老家,把洗脚桶送给了大奎的老娘。临走,他要了老人家两个鸡蛋。他说,这是规矩,不能破。

跑步少年

文/阿成

在学校念书的时候,经常莫名其妙地跑步。

学校在郊区,是住宿学校,只有星期六下午才能回家,星期日晚上返校。从家里到学校,首先要坐市内的公共汽车,正常行驶需要半个小时左右(那是个不堵车的年代),然后再等郊区车。这时已经有些同学等在那儿了。由于是交通学校,乘车不用花钱,凭学生证即可。坐上郊区车,要在仁和屯站下车,这一路要行驶二十分钟左右。可到现在我也回忆不起来,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开始跑步的,而且是跑得很远。

和我一起跑步的还有两个来自乡下的同学。我同样记不起来是怎样把他们召集起来一起跑步的。我记得第一次跑步是在冬季,室外温度至少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郊区这一带就更冷了,大约在零下二十四五摄氏度的样子。我们三个人都穿着球衣、球裤和球鞋,戴着手套。从学校出发,开始往市内跑,三个人排成一个纵队。很快,球衣、手套和胸部、口罩,着满白色冷霜,连眼睫毛和露出的头发也全是白色的了。我们就这种样子不紧不慢地往市里跑。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城市,人没有这么多,车也很少,但我们能明显地感到,无论是车上的人,还是地上的行人,包括赶马车的老板,都向我们投以惊讶或羡慕的眼神。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眼神鼓励和滋润下精神抖擞地一直往前跑。尽管事先并没有设计从哪儿转回来,但是只要跑进了市区,就不由自主地按照回家的路线一直跑下去了。

进了城,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的人站在那里议论我们。我们三个人仍旧排成一队,一直往前跑。一直跑到返校乘车的地方,再转回来,再一直往回跑,中间没有歇过一次。天开始下小雪了,我们在雪下继续跑。为什么这样跑呢?如果说这是为了锻炼身体,似乎还不足以说服我自己。既没有固定的目标,也没有预想的目的,近似于冲动又并非冲动,我想,这大约就是青春的力量吧。

是啊,没有目标的跑步是青春的缩影。到今天我还在怀念那些跑步的日子,特别是在严寒中跑步的滋味。

而今,我曾坐车重走过一次当年跑步的路线,发现这条路竟是那么远,到了汽车的终点站,还要转乘出租车才能到达,即便如此,人已经很疲劳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青春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而唯其远,青春才显得愈发珍贵。

少年

文/阿皓

每当那整齐的动作夹杂着令人振奋的音乐,我总是不禁感叹:"多么有活力的少年,多么磅礴的场面!"

晨,原就是一天的开始,这群?在操场上做操的少年,亦就是那旭日东升的太阳,二者相得益彰,为这萧瑟的秋日平添了生机。

音乐响起,数百号人迈着整齐的军步,仿佛?人人都是战场上的士兵和将军。这广阔??的军队,象征着中国未来的蓬勃。那动作时刻变化着,远远望去,像是花草的海洋,感染着人们去奋进,让人心中也踊跃出兴奋和激动之情。

我们的国家遭受了多少伤痛,或许我早已经记不清了?,但我们终究会从伤痛中走出。中国曾衰败过,但我已不想叹惋,这只会让所念之苦痛愈甚。

放眼整个操场,全都是充满朝气的青年与姑娘们。我们将从我们的长辈手中接下中国,接下未来?,我们将会是新时代的领导人。我们之中,会有人成为作家,老师,这是代与代之间的更换,我不知,我们将来的中国会变化什么,会改变什么,但无论如何,我们将会把中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音乐停了,只有风声,几百个少年凝视前方,一如当年守护国家的战士。"少年强,则国强"我将这句话当作真理,一直如此。

你曾是少年

文/毛莉颍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此生最美的风景,除你,都不过尔尔。

这一生做过最正确的事情,应该就是来到了这个家,成为了你的宝贝孙女。像所有爷爷一样,你对我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

佝偻的脊背,并不十分强壮有力的胳膊,再加上明明已经白了却偷偷染黑的头发,和一双大长腿,你站在那里,像一幅隽永的图画。彩色影画里闪烁着的,是你对我无尽的宠爱。初三那年,你每天骑着那辆老式摩托车,穿越大半个城市给我送饭,风雨无阻。周围的热闹喧嚣你不明白,你只想早点把饭送给我,回去和院里的老爷爷下两盘棋。我常常飞奔到你身旁,小心翼翼地接过盒饭,直到你渐行渐远,我才走进学校。

很多的印象总是和你的座驾离不开,自行车前杠,后座,摩托车后座,抱着你宽厚的背,我就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小时候你带我在阳光下穿梭,指缝间漏下来的点点碎光是光阴流走的声音。你把我扛在肩上,那时候你一米八零,我站在你的肩上,"狐假虎威"以为自己很厉害。长大了,你带我在微风间穿梭,空气里留下来的缕缕气息是岁月流走的味道。我站在你身旁,你老了,我长大了,我再也站不到你的肩头。

好像一夜之间,你穿过时光风尘仆仆而来,我有时候喊你你也听不到了,手机铃声跳到最大你还嫌小,今天你去买了老年机,你是怀着怎样的无奈接受时光残忍的刻印。你说你看不清了,再也不能在灯火昏黄里穿越街道,你害怕摔倒,害怕在人头攒动的人潮里找不到我,你像个孩子一样,需要保护。

庆幸你守护了我这么久,像一位优秀的骑士。现在骑士老了,他仍旧是一位优秀的老骑士。那么,换我来守护你吧。

你曾是少年,穿过微风轻笛,款款而来。

我正当少年,爱这江河湖海,我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