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家乡的味道散文

2023/08/28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8篇家乡的味道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家乡的味道散文(精选8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家乡的味道

文/张喜财

家乡,多么平凡的字眼,却有着很深的含义。家乡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着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亲切感,让人怀着浓浓的眷恋。

我的家乡是一个普通的东北村庄,那里没有城市里的五彩缤纷、车水马龙,却有着独特的味道,朴素而不失美丽。家乡的味道伴随着我成长。

春天,家乡的味道是柔和的。春风拂过每一个角落,好似乘务员在逐个叫醒熟睡的旅客:"醒醒吧,春天到了!"春天的使者——燕子也从遥远的南方飞来。太阳暖暖的光照射着大地,那么温柔,好像一位年轻的母亲在轻抚孩子的脸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青青的。微风吹拂,阵阵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渐渐地,各种植物、动物都恢复了往日生机,满怀喜悦地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也忙碌起来,在田地里热火朝天地播种庄稼。

夏天,家乡的味道是火热的。太阳就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精力和热情。阳光炙烤着大地,就连风都是热的。花朵在烈日下忘记了争奇斗艳,小草也弯下了身板,人们在树阴下乘凉、畅谈,一切都在等待一场雨水的滋润。有时候,上午还是晴空万里,下午却乌云密布,接着就是一场滂沱大雨。人们都盼望着下雨,因为有了雨水的灌溉,庄稼才能长势更旺,秋天才会有个好收成。

秋天,家乡的味道是馨香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们经过辛勤的劳作过后,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每个人都露出灿烂的笑容,在田地里愉快地忙碌着。风轻云淡,原野一片丰收景色。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带着花的扑鼻香气,夹杂着果的诱人味道,还有稻谷沉甸甸的香、玉米金灿灿的香、花生带着泥土的香,再加上红薯脆甜的香,混合成了秋天特有的馨香。

冬天,家乡的味道是恬淡的。寒冷的冬天来临,大雪飘落,给大地披上一层白色的棉毯,到处是银装素裹的景象。道路上少了奔波忙碌的身影,只有孩子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在打雪仗、堆雪人。我喜欢冬天,因为冬天是一个纯洁的季节,寒冷的天气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只有经过寒冬的洗礼,一个人才能变得更加坚强,只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家乡一年四季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任岁月变迁,时光流逝,这味道依然还是那样熟悉。我想,以后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家乡的味道。从家乡的味道里,能嗅出我儿时的记忆!不管怎么走,都走不出家人牵挂的目光;不管未来怎样漂泊,都有个地方,将我的灵魂安放。家乡,是我不用搜寻记忆就可以回到的地方。

我爱我的家乡!

面线糊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文/傅海峰

今日大寒,离过年还有大半个月,也只有我们这些大学生早早地放假回家过年了。以前我总觉得,二十出头的年纪,应当是有着仗剑走天涯的豪情,漂泊四方。现在,我也没漂泊去哪里,一艘小船不过是换了个港口停靠,也就是一停啊,停着停着,倒开始怀念家的港湾了。

好多的文人墨客写着他们的乡愁,令人心动,可我总觉得这不是我的乡愁。突然一天,我第一次发现了我的乡愁。2014年的春夏之交,我去南平考驾照,在一个清晨,看到一家小店的早餐菜单上写着"面线糊"三个字,突然想起,好久没吃过面线糊了,于是便点了份面线糊。眼前闽江水汹涌地奔向前方,正如我那情绪汹涌地奔向故乡。想起面线糊的味道,回忆之中充满着期待。激动的思绪,很快被老板打断了,一份"面线糊"摆在我眼前——这全然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吃下一口,更是绝望,除了名字是一样,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哪里是一样的。吃了几口,实在是无法下咽,匆匆结账离去。走在江边上,看着滚滚的江水,不断地想起家乡的面线糊。

后来回到学校,去周边的小吃店吃过不同的面线糊,可不管怎样,我总觉得,它们就只有名字是一样的。大概是因为想得而不可得,也就变成一种"贪欲"了吧。于是,十分怀念家乡的面线糊,怀念着家乡的味道。前年回家过年时,回到家第一天,就一个人跑去街上吃了一碗面线糊。今天,我又跑去了。这面线糊讲究个"糊而不烂、糊得清楚",而很多"面线糊",应当说是要么干脆不糊,要么就是糊烂了。更别提家乡的味道了,那是十万八千里之远,东西南北都没找对方向来着。老家的面线糊就是不一样,加了番薯粉,正宗地道之味立显。再放点配料,像大肠啊,醋肉什么的,那滋味别提有多好了。这大冬天的,一碗下肚,不仅温暖,还有那浓情四溢的故乡味道。

在我小时候,电视里放着纪录片,说是一个商人去日本工作生活,每年都要从家乡带走很多冷冻的面线糊,然后一年之中慢慢地吃,因为那是家乡的味道。那时我还小,不能体会。现在终于明白了,一碗面线糊,真的是家乡的味道。这世上有很多面线糊,但只有一种是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文/铁凝

小时候只知道待在家乡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她总能使不成样的哭脸变成一副可爱的笑脸;她总能使一颗跳动不安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家乡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而那时的我对她的了解仿佛披上了一层面纱——朦胧而清淡。

对于一个追逐世俗的人来说,家乡只是一块不值钱的土地。她没有城市的一小块地那么值钱,但对于我,家乡则是一块藏着金矿的沃土。她让我懂得一个人的价值,生命的真正内涵。

最喜欢在春天时躺在翠绿的草地上,那里充满着草的芬芳。那是家乡的体味,让我留念与陶醉。在这时到处都是放牲口的孩子,看他们的表情,准是被这芬芳给乐坏了。这让我想起许多草的珍贵。如薰衣草可用来装饰,车前草可以做药,这些草早已被药农视为掌上明珠。

虽然家乡的草没有沁人心脾的香味也无他用之处,但那种淡淡的香使你觉得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了。所以每当春天时我都要在草的怀里躺一会——那是一种享受。

蔚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它有水一样的清澈却不乏色彩之美,没有红那样让人眼花缭乱,它是一种饱览沧桑的色彩。当你睁大眼睛注视着它时,你会感到一种伟大并几分崇敬之情溶于你的血液。所以每当仰望家乡的天空时,这种激情燃烧了我。在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几件或许多件事让其充满激情。如未上学的你对书本的渴望,青春期的你对异性的渴求,青年的你对理想的追逐等这些曾让你付出许多精力与时间,但当激情之后又是怎样的生活。就像老年人一样,渐渐被时间磨去了壮志的棱角,没有了太多的激情,只有回忆已去的往事。我正年轻,喜欢家乡那种激情,我不想看到我将激情丢失时是怎样地痛苦,所以我加倍地努力,去捕捉时间的馈赠。

时间可以使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瞧,东边的小树已蔚然成林了。还不时有燕雀的叫声。这给家乡添了一些生气。那翠绿的树叶尽情地欢唱,引起我无尽的遐想。我想几十年之后家乡便笼罩在一片翠绿之中了。我们又能歌颂大自然的美,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了。那时人们就真的会去珍惜这些,而不去做违背自然的丑事了。

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往日的喧哗也已经被宁静所代替。每次进入树林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感觉。鸟语花香的日子赶快回来吧。

故乡哺育了我,故乡的变迁牵着我的心。愿故乡慢慢地沉睡在寂静的夜空下,不要被时间所吞噬。

家乡的味道

文/鄢丹萍

对家乡的难忘,也许是那山,那水,那沟,那壑,那一草,一木,那老屋。还有那些一起长大的玩伴,看着我们成长的老一辈,给我们关怀的隔壁邻居,等等,充满了无尽的回忆。

家乡牵绊着游子而难以忘记深入骨髓的就是家乡的美味,小吃,菜肴,特别是老祖母,母亲的家常菜是想起都馋涎欲滴。曾经读过芋老人传,大意是说人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吃芋头也好香,后来升官发达了,一直怀念躲雨那家老人煮的芋头,遂让人请来再煮,然而没有当年的味道。究其原因,是锦衣玉食已经难以有当年那香味。于是明白一个道理,饥饿最好吃,最美味。

随着离开家乡越久,年纪的增长,人生的脚步在开始放缓,怀旧的思绪常常泛起,有些经过岁月的流逝变得淡淡的了。回到家乡山河依旧在,故人无踪迹,老屋已垮塌,往昔如云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于是家乡变成了永远的回忆在心头。于是家乡也只是心里寂寞孤独时候心灵的栖息地,唯一解乡愁,解思念故人情的也就只有山珍海味也比不了的家乡菜肴……

儿时物质匮乏,新鲜蔬菜稀缺。每家必备几个簸箕那么大的泡菜坛,有的泡菜坛三二十年,里面五花八门的泡菜,姜,葱,蒜,芹菜,每家人都有一溜自留地,种的时令蔬菜吃不完的全部就洗净凉干入坛。泡菜是特别讲究的,起盐水需要盐巴,花椒,白酒,黄糖,姜蒜。而且泡菜坛是不能随便去碰的,首先洗净手,用专门的长筷子捞。一家人一年到头的希望就在这坛子里,凉拌菜用泡菜水,吃肉用泡菜熬肉,偶尔吃鱼,一把泡菜,泡姜,葱,辣椒一起煮上,那鲜,那香,飘过村庄,令多少人,舌头都要吞下。那是下饭的必须菜也是调料品,不用鸡精味精,酱油醋盐,多好……

还有就是豆瓣酱,那是祖母做得最好的一道拿手菜,选好胡豆,几天的水泡,然后用两片瓦将泡胀的胡豆来去磨,于是壳自然出来,我们小儿也就只是挑捡豆壳,豆米放好生霉,需要洒些面粉,用斑蝥秆和叶垫起盖上在大簸箕里的胡豆米上,让其发霉,霉越好做出来越香,总之工序繁多,时日很长。要用水红辣椒一大桶用刀慢慢剁,一家人轮流剁一天,剁好后,由祖母亲自操作,与发霉的豆瓣儿混上,需要花椒叶熬的水,酒,姜,盐巴。然后密封坛子,得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开坛,那香味弥漫整个院子,以后我们上学每周的菜便是清油煎至冒烟以后马上倒入一碗豆瓣酱里看着红红的油烟翻滚,扑鼻的香味让口水情不自禁的翻涌而出,另外一道菜便是,泡菜细细碎碎的切,然后油锅里跑一下,起锅以后撒把葱花,待到第二天返校后带上,就在泡菜,豆瓣里我们成长着,我们感受着生命,我们走出家乡……

少小离家,异乡已经成故乡,早已入乡随俗,可是家乡已经情不自禁深入心灵。走遍了天下的路,尝遍了南北菜系,怎么也忘不了家乡,以及家乡的味道,每到一个地方吃饭,点菜完毕总会来一句,加碟泡菜。有时候吃了,有时候没有吃,其实只为闻闻家乡的味道,让心不感觉在流浪。

无论我走多远,无论吃什么山珍海味,我是断然离不了豆瓣,泡菜。如今已经没有饥饿,也没有稀缺菜品,有时候觉得是习惯,有时候觉得有这两样菜,桌上才完整有个心里交代,有时候又觉得是怀念祖母和母亲,有时候又觉得让孩子们知道这才是家乡的菜,家乡的味道,其实都是,其实都不是,因为家乡的味道已经深深植根在心里,直到我的生命停止……

家乡味道

文/周潘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苏州,这里水清鱼肥,美丽富饶,所以苏州人总是想尽法子来做各色各样花哨的吃食。

苏式糕点可谓是名扬天下,我尤其喜爱着名的经典款——船点。它的造型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生动逼真。我曾有幸在得月楼吃过几个船点,记得是香韭猪肉馅,这馅香浓饱满,鲜美多汁,面皮酥软脆嫩,筋道弹牙,至今难忘。当然除了船点,还有苏式小方糕,枣泥拉糕,蟹黄烧卖,杏花楼月饼等,既满足眼球,又饱了口腹之欲。

苏式甜点是古镇游玩的最佳食物,而苏州正宗的粽子糖是我的最爱。粽子形状,个头小巧,甜美的味道和脆脆的口感,令人心醉。在飘着丝丝细雨的午后,踏着挂满泪痕的青石板路,吃着粽子糖,再登上船上的茶楼,泡上一壶新绿茶解腻,看雨中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寂静孤独的小巷子,行色匆匆的行人,听雨水敲打窗棂的空灵声响,乃人生一大美事。

饿了?没事,苏帮菜不会让你失望。苏州城里哪儿都有清淡爽口的阳春面。将面放入沸水焯一下,捞出晾干,下油汤,撒葱花,煮个蛋,把面和蛋放在碗里,将葱花油汤浇淋于面上,水汽氤氲,葱香油香,直扑面颊。而松鹤楼的松鼠鳜鱼更是苏州的名菜,选用二斤左右的鳜鱼,用秘制刀法开片,过油,上桌时用番茄酱汁淋在鳜鱼上面,它便发出"吱吱"的声音,活像一只松鼠,故得名松鼠鳜鱼。松鼠鳜鱼酸甜开胃,外皮香脆,肉质松软鲜嫩,令人回味无穷。

苏州人一代代地传承着这古老的手艺,这些或甜美或温暖的苏式味道也像苏州人勤劳专注,委婉安静的性格。而这就是苏州味道,我的家乡味道。

忘不了家乡酥菜的味道

文/秋风中的三叶草

过去每逢过年的时候,母亲都要做一大锅家乡口味的酥菜,近些年来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孩子们觉得准备的年货了够多了,做酥菜太费事了了,母亲就没再做了。有些年没有吃到母亲做的酥菜,我们还是很想念酥菜的味道。今年过年弟弟又想吃酥菜了,便和母亲一起不辞辛苦的为我们做了一大锅香喷喷的酥菜。又吃到了多年没吃到的家乡口味的酥菜,一家人大饱口福,都吃的很惬意,家里过年的气氛更浓了,母亲虽然很累,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春节,却感到很高兴。

过年做酥菜是家乡的传统习俗,记得小时候在家乡的时候,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酥菜。酥菜就是把很多的荤素食材放进一口大锅里焖煮,酥出来的菜酥软可口,入口即化,味道好极了。酥菜好吃,可做一次酥菜是很麻烦的,记得母亲和奶奶是这样做酥菜的,先要准备好做酥菜的原料,首先要准备好一些半肥半瘦的猪肉,五花肉、猪肘子、带皮的排骨等都可以,如果有鸡就准备一只整鸡,大白菜数棵,海带一捆,莲藕数块,冻豆腐数块,大葱数根,香菜一捆和一些生姜。把所有的食材摘洗干净,把猪肉切成豆腐块那么大小的大块,大白菜剥开,海带发好切成大块,大葱掰成大段,鸡、莲藕、豆腐和香菜不用切,整个烹调;然后把蒸馒头的大铁锅放到炉子上,依次一层一层的放进食材,码放一层撒上适量的盐和酱油。锅底好像是先放一些猪骨头防止糊锅,然后依次放入莲藕、海带、豆腐、猪肉和鸡最上层放大白菜和香菜,大葱每层都放一些;然后满满的加入适量的水,盖上一个盆当锅盖慢慢地酥煮。酥菜的过程中要一直有人看着,要当估计放进的白菜塌下去就掀开锅盖再放一层,要续加好几次白菜,汤汁多了要撇出来。酥菜时间比较长,要好几个小时,中间要把锅端下来给炉子添煤。满满一大锅酥菜很重,端起来是需要很大力气,一般人端起来是很吃力的。

奶奶的屋里炕前盘有一个烧煤的土炉子,到了冬天的时候就生起来取暖和做饭。那种炉子没有烟囱,也许烧的是无烟煤吧,虽然有时候有点呛,但并没有人煤气中毒。过年做酥菜都是在奶奶的屋里做,大酥菜锅就礅在炕前的炉子上。记得奶奶和母亲好像都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炖酥菜,边炖酥菜边准备大年初一起五更吃的饺子。我躺在炕上看着奶奶和母亲忙活着做年夜饭,闻着酥菜的香味儿入睡,睡得迷迷瞪瞪的时候酥菜酥好了,母亲就会一会儿撕一块肉,一会儿拿一块菜往我的嘴里塞,我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嘴里嚼着美味的酥菜,那是多么的的幸福啊!

那么多食材炖煮在一起,酥出来的酥菜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每一种食材里都混合有其它食材的味道,菜里有肉味,肉里有各种蔬菜的味道,好吃极了。平时无味的大白菜,这时酥成了美味佳肴,酥酥软软的,入口即化,那种味道好极了,没法形容,太好吃了!酥出来的海带也特别好吃,不但味道好,口感也好,酥而不烂,嚼在嘴里特别香醇!酥出来的冻豆腐和着含有浓浓的肉香味的汤汁,满口香味,嚼好久才舍得咽下去。酥出来的肉和鸡,热的时候好吃,凉下来更好吃,肥猪肉肥而不腻,软软糯糯,像罐头肉一般,香极了!酥出来的菜样样都是那么好吃,真真是人间美味啊,多少人终生难忘。酥好的菜要夹出来放到瓦盆里晾凉,放在凉的地方存放,随吃随取,热一热就可以吃,可以吃很多天。酥出来的几样主菜菜晾凉后都可以单独装盘摆上桌,可以摆好几道菜,家人一般喜欢把酥出来肉、鸡、藕和豆腐单独装盘。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得口味也变了。今年过年每顿正餐都热一大碗酥菜端上桌,碗里的蔬菜都能被吃光,猪肉和鸡肉大家嫌腻没人动筷子夹,放凉了的酥菜也不再单独装盘了,酥出的五花肉用来做扣肉了,吃不完的鸡肉只好在早餐时做米粉吃掉了。

做一次酥菜要准备很多食材,量很大,也很麻烦,人少的时候做了吃不完,所以现在过年做酥菜的机会不多了,但酥菜那香醇的味道却忘不了,那是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文/展开

也许,美食的味道让你回味无穷,美景的味道让你流连忘返,而我,独爱家乡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南丰,风韵江南,人和民丰。虽然我7岁时就离开了南丰到市区就读,平时也就是双休日或节假日到老家走走,但家乡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有过年时放烟花爆竹的欢乐,有钓龙虾时收获的乐趣,有小伙伴相聚时玩耍的快乐……最让我铭记的,就是祭拜祖先的风俗。

至今清晰记得五岁时有一次祭拜祖先的情景。那时候我还小,懵懵懂懂地,便有了我记忆中第一次祭拜祖先的场景。

上午10点,全家人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到了将近11点,一股浓郁的菜香味从厨房间里飘出来,纸钱等祭品也堆在一旁,一切准备就绪。奶奶和爷爷先将一张好大的桌子搬了出来,又搬了三张长凳各放一边。再把一盘盘烧好的菜肴端了出来,依次放在桌上。接着,把两支蜡烛拿了出来,点燃,插到香炉里,一会儿一股淡淡的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

看着那些菜,我口水直流,爬上凳想拿一个吃,结果被奶奶打了一记屁股。年幼的我号啕大哭,奶奶只好抱着我跪在桌前祷告,至今还能依稀回忆起奶奶的脸:是那么的虔诚,又仿佛带着一股思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长大了,对家乡、对风俗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刚开始,我认为这是封建迷信,是不屑一顾的,可每次看到奶奶虔诚的脸,我总是不愿忤逆她的意思。再后来,我认可了这种风俗——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独特的文化。

家乡的味道

文/厚夫

人的味觉是有记忆的,童年时代培养出来的味觉,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无法忘掉。这不,我这个地道的陕北延川人,竟然让延安城里的一家小小的"延川泼汤面馆"勾引得神魂颠倒,老想隔三岔五地跑过去,吃一碗热乎乎的"泼汤面"才算心甘。

陕西的地域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理板块,这三大地域板块的百姓有着迥然不同的生活习性与文化特点。

陕北高原纬度较高,介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宜于种植五谷杂粮,因此在吃食上主要体现"杂粮细做"的特点,如油糕、油馍、黄米馍馍、黄米饭、荞面饸饹等就体现出这一特点。陕北北部宜于放牧,没有退耕还林之前,几乎村村都养羊放牧。这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也是陕北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陕北人爱唱信天游。陕北民歌中就有:"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荞面圪坨与羊肉汤,那可是陕北面食文化中的绝配。

关中地区那平展展的八百里秦川,可是中国的大粮仓。八百里秦川上优质的小麦面,激发了关中人无穷的面食文化创造力。因此,关中地区的面食种类很多,有biángbiang面、箸头面、乾县清汤面、岐山臊子面、武功旗花面、杨凌蘸水面、户县软面等上百种面食。许多外地人以为西安的名优小吃只是"羊肉泡馍"一种,其实关中的面条那才叫个好吃。关中农村人每天能咥着大碗的biángbiang面,呷一口西凤酒,吼两嗓子秦腔,那日子才叫舒坦!

秦岭以南的陕西地域,就是陕南了,即当今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地域。这里多山、多水,主产水稻,因此类似"汉中大米皮"之类的小吃,就是当地有名的小吃了。

说来有趣,"延川泼汤面"既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珍馐美馔,仅仅是一碗普普通通、热热乎乎的面条而已。它在陕北的面食中就排不上名号,更遑论在陕西的面食种类中寻个座次了。它严格意义上就是当地寻常百姓的家常饭,恐怕只有延川人才晓得"泼汤面"的真正含义。

一提起这"延川泼汤面",我的思绪马上飞回到童年时代。那是盛夏的麦收时节,母亲在柴灶上做出的一碗泼汤面,自然能让我们兄妹几人兴奋好几天。做这泼汤面的工序很简单,面就是一般的手擀面。如果要说秘诀,就在这个"泼汤"里。其实,"泼汤"的工艺也挺简单的,无外乎给做汤的铁锅里倒点清油,油热后炝点类似韭菜花的"泽蒙花",再浇水,再倒进陕北人自己晒制的面酱;锅开了,再刷点蛋花,放点生葱丁。这样,漂几朵蛋花的酱汤浇在面条上,就是所谓的"泼汤面"了。当然,条件好的人家再给汤锅里打进几个荷包蛋,那可就是最高配置了。"泼汤面"之所以好吃,关键是炝那丁点的"泽蒙花"."泽蒙"是陕北山地里的一种宿根小草,有点像韭菜的菜薹,但比韭菜的菜薹要细很多,顶多像缝衣服的细针,头顶着的一撮小花,就是"泽蒙花"了。这种"泽蒙花"看似平常,其貌不扬,但晒干后在铁锅中一炝,那可是香味扑鼻啊。我少年时代经常带着弟弟妹妹们上山刨"泽蒙",刨来之后整整齐齐地移栽到窑畔上,等开花后将其捋下晒干,就能交给母亲炝锅炒菜了。事实上,在那个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艰苦年代,这朵小小的"泽蒙花"在我们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只是扮演了一个"提味者"的角色。

延安向东是延川。延川在陕北古代虽说是靠近黄河的三等小县,但交通条件却相对方便,连接长安城和塞外的古驿道纵贯延川县的南北;而秦晋峡谷的延川清水关、延水关渡口,在古代是陕北高原与三晋大地联系的重要渡口。这较为便利的道路,使得延川人有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驿路上马蹄声碎,驼铃不断;渡口上旗幌招展,橹声欸乃。这一切,对于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也就使延川人形成了相对宽广的文化视野。陕北人多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性格急躁、暴烈,做事果敢、勇猛。相对这些特点而言,延川人的性格中又多了一些心平气和、做事稳重的特点。我记得《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的房东刘金莲老人一个劲地夸青年习近平"气平(心平气和、做事稳妥之意)",编辑注释时搞成"慈平"了。延川方言把"气"念"慈",可惜中央党校出版社的图书编辑们听不懂。当然,这也是个小小的花絮吧。事实上,延川人做事平和而不急躁的性格,也体现在这碗热乎乎的"泼汤面"中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培育一方文化。这平淡无奇、清汤寡味的"延川泼汤面",某种意义上成为延川百姓文化性格的饮食佐证。延川虽是延安市一个不到二十万人口的普通小县,但却是陕北的文化大县。陕北有句口耳相传的谚语:"武看三边,文出两川。""文"指文人,"武"指武将,意思是陕北的武将多出自长城沿线的定边、安边、靖边一带,陕北的文人多出自延川、宜川一带。史料记载,唐代大和元年延川籍士子李邰考中朝廷的"文状元";明清时期,延川籍的举人进士屡见不鲜;特别是"秦西闺中不多见"的"陕北才女"——清代女诗人李娓娓,更是古代延川文人的典型代表。陕甘宁边区时期,延川县涌现出杨醉乡等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新中国成立以后,延川的县级文艺小报《山花》,先后培养了以路遥、谷溪、史铁生、陶正、海波、远村等为代表的三代"山花作家群",这使延川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罕见的"作家县"了。

再说延安的这家"延川泼汤面馆"吧。它虽在延安双拥大道旁一个不起眼的小巷里,门脸很小,房间不大,但生意却一直很好。因为经常来,我与老板也相熟起来。来这里吃一碗"泼汤面",既是过个嘴瘾,更是在寻找童年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朋友,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