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善良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善良文章(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做个善良正直的好人
文/何卫平
我来自鲁西南平原上的一个小镇,我的父母都有工作,但我一直是在农村长大。我们家没有很深刻的家训,都是朴素的为人之本。从小父母最强调的就是"做个好人,要善良,要正直,做事要对得起良心。"
我出生的时候,奶奶已去世好几年了。周围的邻居常常会提起她老人家,说起她的善良仁慈,一只蚂蚁的命她都怜惜,走路也时时小心别踩着它们。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有几年挨饿,家家户户都没有吃的。有一天,一个讨饭的趔趄着进了我们家的院子,说话有气无力的,讨点吃的。奶奶挪着小脚进屋,把仅有的半块蒸馍拿出来给了他。邻居说:"你给了他你家这几个娃吃啥!"奶奶没听见似地呐呐自语:"有这半块馍,他兴许就能活条命。"
我五六岁的时候,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在家门口的路边上玩泥巴。村东头中心小学旁边住着一个瞎子二爷,每天都要经过这个路口。有一天看到他拄着拐棍远远地来了,几个孩子从旁边搬了几块青砖,横着堵在路的中央,然后哄笑着散开躲到一旁,等着瞎子过来。
正巧父亲下班回家,看到这一幕,赶紧把路上的砖全都踢到一边,再搬开。厉声斥责几个大点的孩子,谁也不准再做这样的事。父亲把我拉回家,罚我面壁,不准吃饭,问我到底为什么这样做。我辩解说我没做,是他们做的,我只是在旁边看了。父亲声音越来越高:"他们这样做对不对?瞎二爷看不见路,他们用砖故意挡他的路,这样做对不对?!"我不敢回答。"说!到底对不对?!"我把头垂得低低的,小声说:"不对。""明知道不对,你为什么不说他们?为什么还让他们这么做?"
父亲拿个木棍使劲敲着桌子,我哭了,一是害怕,二是委屈,我又没做,只是在那里看了。父亲铁青着脸问:"你长这么大,我打过你吗?""没有。""这次必须打你!必须让你记住,做好人,不只是自己不做坏事就够了,还得敢说话,当别人做坏事的时候,必须得敢站出来!"
父亲拿木棍在我的手上狠敲了两下,我嚎啕大哭。手很痛,更痛的是心里。父亲从来没打过我,我在他眼里一直是最听话最懂事的孩子。我没有想到这件事让他这么生气,更没想到会挨打。我倚在泥墙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直到哭得头痛,被母亲拉进屋里昏昏睡去。
这么多年过去,每当内心面临抉择,耳边总会响起父亲那怒声的咆哮。在检察院工作多年,我庆幸我心里牢牢记住了上辈老人给我传下的教训、立下的规矩,让我在工作中能坚守底线,不忘初心;让我在生活与人为善,正直诚恳。
永葆善良的童心
文/刘谕晓
妈妈说,小孩子的心是单纯、天真的。确实,发生在学校门口的这件事便可以证明。
叮铃铃……,放学了,同学们一蹦一跳地走出校门。我也随着人流欢快地跳着、走着。突然,在校门西侧的不远处,我看见一个老乞丐跪在那里乞讨。同学们也都陆续看到了,我们有钱的给钱,有牛奶的给牛奶,什么都没有的,也会向他投去怜悯而友善的目光……
在大街上,一个繁华街道的路口,也有一个乞丐在乞讨。可是他那脏破的瓷缸里,连一个钢镚儿都没有。身边来来回回的那么多人,要么低头走路,装作看不见;要么与同行的朋友说说笑笑;要么自娱自乐地滑着手机……,总之,看都不看乞丐一眼,就当他不存在一样。
而我每一次跟爸爸妈妈一起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们都会给我钱,让我放到乞讨者面前的瓷缸里。在听到硬币落入瓷缸叮当响的那一刻,我觉得非常高兴!
同样是乞丐,只是乞讨的地方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的境遇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会变得冷漠,但我仍然希望自己可以永葆天真善良的童心,去温暖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善良的回报
文/杨静梅
看了那么多房子,被人追着要卖房子给自己,还是头一次。一次,两次,竟然还有第三次。电话里执着要卖房给他的那位房主,语气已近乎低声下气地恳求。见他一直犹豫不决,房主再表真心,果断降价,两万!
其实房子很不错。地段、格局、朝向、尤其价格已很实惠了。有购买意向的人不少。想不到,为了卖给自己,房主不但放低身段,还自动降价。
"为什么非要卖给我呢?买房的人那么多,完全用不着降价也有人要啊!"小伙子很纳闷。房主提醒他,还记得你帮一个老太拎菜的事吗?
哦,想起来了。那天他去看房,在楼下,碰见一位老妈妈,吃力地拎着一大篮子菜上楼。他没多想,顺手就帮老人提了菜,一直送到家门口。后来才发现,老妈妈的家与他看的房子,恰巧是对门。
"那个老太太是我妈。她跟我说你人勤快又善良,和你做邻居,安心也放心!"
只不过是一个举手之劳的小事,为此竟然降价两万?他还是疑惑。房主耐心解释,这套房是拆迁安置房,他们家分了两套,一套父母住。一套就是要卖的这套。因为开餐馆,以这套做抵押向银行贷了50万,结果经营不善倒闭了。银行向法院起诉要拍卖这套房还款。他向法院争取了一个月时间,自己出售这套房,以期多卖点钱。卖了房,就要去外地工作,担心父母无人照顾,恰好遇到看房的他,让人觉得是位心地善良有事可以托付的人。
他询问了在法院工作的朋友,答复与房主说法一致。
他放下了心,准备好了银行卡,随即拨通了房主电话:"大哥,谢谢你的信任,房子我决定原价买下!"
善良,就是后路
文/王云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
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当时,荒漠中随处可见逝者的骸骨,队长总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竖个简易的墓碑。
但是沙漠中骸骨实在太多,掩埋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队员们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替死人收尸的。"队长固执地说:"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们的同行,怎能忍心让他们曝尸荒野呢?"
一个星期后,考古队在沙漠中发现了许多古人遗迹和足以震惊世界的文物。但当他们离开时,突然刮起风暴,几天几夜不见天日。接着,指南针都失灵了,考古队完全迷失方向,食物和淡水开始匮乏,他们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从前那些同行没能走出来。
危难之时,队长突然说:"不要绝望,我们来时在路上留下了路标!"他们沿着来时一路掩埋骸骨竖起的墓碑,最终走出了死亡之海。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考古队的队员们都感慨:"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在沙漠中,是善良为我们留下了路标,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在人生道路上,善良,是心灵的指南针,让我们永远不迷失方向。不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你都是伤害到你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沉默,是一种善良
文/洞见Autumn
有时一句轻飘飘的评价,比暴力更伤人。
看过一句话:"你对我的评价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自己。"
轻易评价别人,不仅不能彰显一个人的优越感,反而会暴露了浅薄和狭隘。
永远不要轻易地论断他人,因为我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很难获得随意评价他人所拥有的全部信息。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这世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被拿来讨论。
别人的生活,可以不了解,但不该指手画脚;别人的选择,可以不赞同,但起码要保持尊重。
不轻言,不妄评,不在别人的世界里指点江山,是人性中最难得的修养。
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
有人说:"成长,就是不再轻易责备任何人。因为开始明白,这世上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而我们不一定懂他们的生活。"
有网友讲过自己的亲身经历。
工作后,她和两个姑娘合租。有天大半夜,其中一个室友在客厅噼里啪啦地收拾东西,吵得她怎么都睡不着。
第二天她在厨房烤面包,那个室友却突然跑过来,情绪激动地指责她总是占用厨房。
本来就攒了一肚子气的她,气冲冲地跟对方吵了起来,还说了许多难听的话。
室友双眼通红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没多久就搬出去了。
不久后,女孩在另一个室友处得知,原来那个姑娘的父亲上个月去世了。而那天夜里,她急匆匆收拾,是为了赶回家见父亲。
得知原委的她后悔不已,想去道歉,却再也没有联系到对方。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懂得心怀悲悯,不责于人。
不责备,既是约束自我的涵养,也是一份推己及人的包容。
在网上看过一个提问:你曾经被别人哪句无心的话伤害过?
有人说自己从小牙齿不整齐,被班上的男生嘲笑"龅牙妹",至今十几年不敢张嘴大笑;
有人认识多年的老友,竟然在公开场合宣扬她的糗事,她为此难过了好几个月。
经历得越多,就越认同一句话:"口无遮拦的人,要么是涉世未深,要么是未经风雨。"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适时沉默。
不揭穿别人的难堪,不追问别人的难过,不打扰别人的幸福,是将心比心的情商,更是不动声色的善良。
不乱评价别人,不轻易对人下判断,不在人后说闲话,少去想别人如何,就是好人的做法。
成长不是学会表达,而是懂得咽下。
管住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心,就是一个人顶级的善良。
有一种善良叫不要你帮助
文/李晓燕
朋友的脚崴了,作为她的"资深闺蜜",上下班时,我成了她的护花使者。这些日子,经常与她同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乘坐公交车,还是在站点候车,朋友都装作很健康的样子,不是一瘸一拐地走路。
有时候,看她有些吃力的样子,我禁不住打趣她:"早过了被人追求的年龄了,何必这么在乎自己的形象?"朋友却哈哈一笑说:"你想哪去了!我就是觉得在公共场所,如果我一瘸一拐的,准会有人给我让座,大家都是上班族,怪累的。我伤得又不是很严重,坐了人家的座位,不好意思呢!"
朋友的话犹如一缕满载芬芳的春风,吹进我的心里,丝丝暖意伴着淡雅的馨香。朋友是个很善良的人,此时此刻,她撒播的善良之花,便是"我还好,不要你的帮助".
这让我的记忆一下子回到三十年前。那时,我们经常被饥饿困扰。尤其是春天,新粮还未有,旧粮却所剩不多,而那个季节,广袤的田野上也还是萧索一片,找不到可以充饥的东西。我们兄妹的肚子常饿得"咕咕"叫唤,无精打采。可是,母亲却告诉我们,在家里怎样都行,只要出门去,便要打起精神,装作吃饱的样子。一开始,我们以为母亲是想让我们做有骨气的人,不能因为饥饿就不顾形象。后来,我们才知道并不是这个原因,在善良的左邻右里面前,我们根本不需要装模作样。母亲让我们那样做,是因为,她怕善良的邻居看到我们饿得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便把自家的粮食拿给我们。那个年代,每家的粮食都很少,我们吃了,人家就得少吃!
忍着饥饿,也不能让邻居帮忙,母亲把善良的光芒悄悄洒向邻里。
我们总以为,关键时刻,伸手相助,是善良的表现。可是,有时候,为了不影响别人,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在自己遇到问题,抑或困难时,自食其力,想方设法躲避别人的帮助,不也是一种大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