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吸烟散文

2023/01/14经典文章

吸烟散文(精选7篇)

一根烟的距离

文/徐加凤

熙熙攘攘的火车站里,人们或休息或聊天,都在等待着检票的那一刻。突然一缕刺鼻的烟味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侧目一看,一个面容凶悍的中年男人正在自顾自地吸烟,一根接一根。

一位孕妇咳嗽着,旁边的丈夫想上前阻止,却被她拦下,示意到外面走走算了,还有的实在坐不住,就掩着鼻离开了座位。

这时坐在男人对面的,一个约摸十来岁的小女孩朝吸烟男子走了过来,男人本能地瞟了她一眼,但很快就回避了,继续抽着烟。女孩慢慢走近了,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棒棒糖,举到男子面前,微笑着对他说:“叔叔,你吃糖吗?比吸烟好。”男人怔住了,随即露出了尴尬的微笑,向她点了点头,接过棒棒糖,掐灭了香烟头。

那一刻,拥挤嘈杂的候车室仿佛春天般灿烂,撒满了温暖的阳光。

有时候,因为陌生像鸿沟,使我们无法跨越,进而演变成无法忍受的敌意。其实只是我们对善意太过吝惜,只要我们释放一点善意,陌生的敌意便会冰释。

无烟人生

文/钟伟

一日,正端坐电脑前写稿,一文友登门造访。他信手递上一根烟,我摇摇头说:“不会。”文友惊呼:“文人必精力美满,意到神飞,胸襟豁达,锋发韵流,方有好文……此种境地,不吸烟岂可达到?”我笑着说:“一手执笔,一手夹烟,交互做奋笔疾书和吸烟沉思状——乃古典的文人姿态。试想,现代的文人与电脑为伴,如腾出一只手夹烟,打字岂不成了‘一指禅’?”

时下,“士不吸烟饮酒,其人必无风味”之言盛行,从审时度势的高级领导人,到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满腹经纶的学者,到稚气未脱的少年……吞云吐雾者,比比皆是。对此,我始终固守着对妻子的承诺——无烟人生。

这事得差不多从20年前说起。那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乡镇工作。承蒙领导看重,原本学理工的我要担当起写材料的“角色”。“万事开头难”,在写第一个材料的那天晚上,我记忆犹新:呆呆地望着一大堆资料,却感到无从下手。茫然无助中,我想到了吸烟。原本指望烟能够提神醒脑,解除疲劳,不想吸了一根又一根,精神反而恍惚起来。第二天醒来,浑身无力,咳嗽连连,难受得连头都抬不起来。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妻子看了心疼,哄着我立下了“永不吸烟”的誓言。如今,写文章对我来说已经是“信手拈来”,每年见诸报端的文章近千篇,但我一直恪守着自己的诺言。

如果说,以前我的无烟人生是被动的话,那7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烟产生了莫大的恐惧。我的岳父是一位有着50年烟龄的“老烟枪”,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头部受重伤。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然而,令我们始料不及的是,岳父最终因为抽烟引起的气管发炎、咳嗽等呼吸器官并发症,离开了我们。事情虽然过去7年多了,但岳父戴着呼吸机、吸痰时露出的痛苦表情,令我永远难忘。在医院进出长达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我的“无烟人生”,活得健康,无愧自己和家人。

公交车上

文/若冰

行进中的公交车突然停了下来,既不是靠站也不是堵车或遇到红灯,大家都诧异地抬起头来。

原来在靠近车门处,有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正气定神闲地吸着烟。司机劝阻:请灭掉你的烟!男子如若无视无闻。前面座位上的几位老者也纷纷指责:这是公共场所,是全封闭空调公交……这回男子有反应了,嘴里吐出一连串脏话,同时挑衅似的对着说话的人重重喷出一口烟。

局面僵持了一小会儿,司机一脸无奈的开车继续前行。吸烟的男子仿佛取得了某种胜利,之前抗议的人继续发声,他一边和大家一一对骂,一边还做势要拉开自己的包,仿佛包里就摆着什么张牙舞爪的凶器……

车停靠至下一个站点,上来一位戴眼镜的男子,他一上车便径直对着吸烟男子说:“公交车上咋吸烟呢?从哪上来的?吸了多久了……”语气平和,却有一种颇具震慑的力量。吸烟的这位一反常态没有吭声。男子拍拍他的肩,“快把烟灭了。”吸烟男子故伎重演,满口脏话还挥动着拳头,却被对方一把抓住胳膊往车下拽,“要动手咱下车来。”

之前还吼骂不止的吸烟男子突然面露惧色直往后缩,这时车上的几位乘客纷纷起身在后面推,直接把他推了下去。

随着车门关上,全车的人长长舒了一口气。司机满含歉意地回头:麻烦几位留个电话号码和姓名在意见本上,万一人家投诉我了,帮我做个证……

父亲戒烟

文/冷江

十几岁开始,父亲就成为了一个标准烟民,一抽就是三十多年。

那时农村纸质的卷烟还很稀罕,主要是抽自制的黄烟。抽黄烟比抽纸烟烟味重、呛人,而且也费事的多。必备的工具至少有两个,一是盛烟丝的笸箩,二是装填烟丝的烟袋或烟斗。父亲的烟袋是自己用一根上好的乌木制的杆,一头装上铁质烟锅,一头安上玉制的烟嘴。这杆烟袋可是父亲的宝贝,每天不离手。出门可以不带钱,不带干粮,但不能不带烟袋。山村的无数个夜里,幼小的我就是靠在母亲的膝上,一边看着母亲借着微明的煤油灯纳鞋底,一边在父亲吞云吐雾的黄烟烟圈中沉沉进入梦乡。

八十年代农村搞承包到户后,家家户户的日子渐渐好起来。这时候纸烟开始在农村里流行。最早父亲买的是八分钱一盒的丰收,后来是一毛五的金鱼,一毛九的金菊,两毛的小蜜蜂,三毛的梅花。大前门要五毛一包,太贵买不起,偶尔有下乡干部给递上一支,父亲往往不舍得抽,别在耳朵上要别好几天。只有心情特别好的时候才拿下来抽。算是给自己艰苦的农村劳动后的一个小小的奖赏。

父亲抽纸烟后,那杆他钟爱的烟袋就被逐渐冷落,起初还并行了一两年,一天一包纸烟抽完后,父亲往往用黄烟再续上。后来干脆把烟袋扔到床底下,一天改成两包纸烟了。这时红梅成为主力烟了,偶尔来客人,蝴蝶泉也开始出现。我们兄妹三个都已经读书,哥哥进了高中,我读初中,妹妹读小学。三人的学费成了每年九月全家的大事。

好几回,开学了还没筹齐学费,我们兄妹三人到了学校都躲着班主任和校长。父亲也明显感觉到了,在抽烟这个问题上,我们兄妹和母亲形成了天然的联盟,坚决反对父亲抽烟。理由很明确,一是对身体不好,容易得支气管炎,甚至肺病;二是费钱。对此,父亲一直很强硬,坚决捍卫自己资深烟民的地位。我们反对吸烟大联盟则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长达数年的斗争。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不停地宣传吸烟的危害。每一次,父亲都不予理睬,逼急了就甩出一句狠话,烟是我的命!让我戒烟就是要我的命!

一直到哥哥考上了省财校,我则考上了农校,这种局面也没有改变。

眼看反对吸烟的行动遭遇强硬反抗,联盟面临无所作为的窘境。我们都干着急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时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整个战局。那年冬天父亲的咳嗽越发严重,无论哪儿,人未到咳嗽声先到。白天咳夜里万籁俱寂时依然咳,咳嗽声声声入耳,我们反吸烟联盟每个成员都越发感觉事态的严重。找了医生来看,医生说:你这是抽烟抽的!这样下去,不只是支气管炎发作,严重的很可能得肺癌!你们家现在可以说是苦尽甘来,孩子们都吃公粮了,有出息了,生活好了,保身体保健康是头等大事,多活几年,享享清福!

没想到医生成了我们反吸烟联盟最大的外援。这次父亲不但没有做出激烈的反对,相反认真地听着,还不停点头。看来医生的话还是蛮有杀伤力的!

一周后奇迹出现了!父亲郑重宣布:从此我只吃瓜子不吸烟啦。

父亲作为一个烟民的生涯终于结束了,我们反吸烟大联盟正式解体。后来,我和哥哥上班了,妹妹也出去打工,我们家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闲话吸烟

文/冯兴东

很小的时候,我一直好奇父亲的吞云吐雾。因为这位伟大的吸客,我一直想写写关于吸烟的那些事,于是便有了这篇“闲话吸烟”。

吸烟,是一个令多少人魂牵梦绕,而又是一个令多少人避而远之的特殊现象。有的人嗜烟如命,比如我的父亲;有的人嗤之以鼻,比如我的姐姐;有的人熟视无睹,比如我。姐姐们总是拿烟盒上“吸烟有害健康”来反驳父亲,而父亲总是叫家里最有文化的我来做评判,以增加他每天大量吸烟的“正当合理性”,并且父亲总能够当众在我这儿获得他继续吸烟的理由以及他最期望的结果;至于因为吸烟不小心烧点衣裤棉被什么的,在父亲眼里是不足挂齿的,以至于他来我的小家吸烟比较放肆而在姐姐家却谨小慎微,这也恰好因为这点芝麻小事在我眼里也是不足挂齿的,哪怕私下里被老婆站在姐姐们立场“整顿教育”。

要说吸烟,还真不能全盘否定。3500年前,美洲印第安人无意识采摘下那片很强刺激性的植物叶子,放在嘴里咀嚼,香气迷人而如痴如醉,恰好它还可以恢复体力和提神打劲,甚至能治疗疾病,于是慢慢就有了吸烟。由印第安人、玛雅人咀嚼烟叶而演变到人类的吸烟,与原始社会的祭祀有关;他们把烟草作为一种圣洁之物,在召开部落会议时,酋长往往要举行一种喷烟仪式。原始社会初期美洲土著人就有崇拜太阳和吸烟的习俗,烟雾缭绕、袅袅直上,烟成为人与神交流的一个“工具与通道”。

航海家哥伦布的两个船员杰雷兹和托瑞斯发现古巴人点燃干烟并吸其冒出的烟,杰雷兹试着吸了起来,他成为欧洲第一吸烟者。1843年,法国烟草经营商开始生产烟卷,并以法文正式命名为“cigarette”,英文香烟一词由此而来。慢慢地,吸烟在全球大行其道,男人女人,甚至青少年儿童……

香烟可以缓解疲劳,醒脑提神,所以很多的体力劳动者都有吸烟的习惯。古时候交通不便,马儿就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有时马儿累得很够呛,连路都走不稳了,于是马夫将烟草的烟吹入马的鼻腔,这样马就精神多了,不过现在马也不再受这样的苦了,大多是在旅游景区驮个人,为主人挣些银子。据说日本鹿岛县一农场的一匹马,跟随主人多年染上了烟瘾,不吸烟不干活呢。

现代科学的研究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但我并不觉得它直接影响人的寿命。有个曾经非常流行的段子:生性浪漫的张汉卿又吃烟(大烟和香烟)又喝酒活了101岁……如果又去科学研究,他不喝酒不吃烟,可能活多少岁呢?——天知道,其实,生活有时是不能太“科学”的。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对于不吸烟的人来说,他是没有办法理解烟客的,所以就不难理解很多烟客下了无数次戒烟的决心最后都无功而返,重操旧业。香烟更有镇静而使人深入思考的效益,大哲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石舫和鱼藻轩时,吸了最后一口烟,才纵身一跃跳入水中淤泥窒息而死;所以我相信他的死是他自己仔细思考后追求精神与灵魂自由的结果。而我父亲总是烟不离手,甚至宁可少吃一顿饭也要多抽几根烟,这我也就慢慢理解了。

在改革开放春秋之交的一个夜晚,父亲主动聊起了他的吸烟史。临近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人心思变,法币飞速贬值,青年的父亲迷茫而彷徨,家里三人(爷爷、奶奶、父亲)的生活过得一天不如一天,爷爷正愁刚买来的几十亩地的未来;在奶奶煮饭的一个夜晚,两个不善言谈的男人坐着一言不发,突然爷爷说:“幺儿,来整一杆。”这样父亲开始了他的第一支烟。随后家道中落,而父亲在孤儿的状态中选择了吸烟,选择了思考,选择了老老实实地劳动,于是活了下来,从此烟不离手。所以,父亲总是告诫我说:“任何时候,都不要随便张开你的嘴巴,除非吸烟。”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生命的终点有些人得到了他们毕生追求的东西,有些人却失去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东西。

渐渐地,父亲老了,却越来越钟爱他的烟;而且什么烟都抽,从不挑剔,叶子烟,纸烟,果袋烟,旱烟……他抽烟也绝不浪费,每次一定将烟抽完,接近熄火为止;任何价格昂贵的纸烟,都不及他自己买来的叶子烟过瘾,自己除埂,自己包裹,自己的烟斗,活似一个神仙;父亲抽烟的那份认真,那份专注,活像一个少年把玩心爱的玩具,入迷,享受,尽情;有时还不免自言自语地说,那时同我们一起不嗜烟酒的某某,都死去好多年了。慢慢地我们姊妹几个,也就顺应了父亲的这个嗜好,特别是我,常常以香烟表示我对父亲的“孝敬”,也常常坐在父亲身旁,一言不发地帮忙裹叶子烟——像父亲帮忙给爷爷裹叶子烟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父亲边裹边吸,我是只裹不吸。大学毕业暑假那阵,父亲从老家盐亭县给我带钱来,我去成都火车北站接他,他习惯性地递给我一支烟,并且给我点燃火,我接过来吸了几口,忽然才想起到附近商店给父亲买了一包“红塔山”——也许这也是我对中国吸烟习俗和敬烟文化的一份继承,传递了烟友间善良、美好、和谐的初愿。

中国烟民达350000000人左右,这相当于整个南美洲或者北美洲的总人口,烟草业对中国财政作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中国烟草税收就过万亿元,想想我父亲这些烟客做了多大的“努力”啊。不禁想起清代《昭代丛书·烟谱》提出的吸烟“八宜”“七忌”。烟有宜口吃者八事:睡起宜吃,饭后宜吃,作文宜吃,观书欲倦宜吃,待好友不至宜吃,胸有烦闷宜吃,案无酒肴宜吃等。烟忌吃者七事:听琴忌吃,饲鹤忌吃,对兰忌吃,看梅花忌吃,祭祀忌吃,朝会忌吃,与美人昵枕忌吃。大致可以概括为忧愁遐思时宜吃,春光好事时忌吃。

有时我在想,父亲吸了那么多烟,健康该是多么的糟糕?事实上他一生基本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在他81岁那年的一个初秋,吸了最后一口烟就不知不觉地升仙了。有时我又想,烟是父亲辈那个时代很多人的命根子,传递了多少真善美,成就了多少人“独立思考”。再也见不着父亲吞云吐雾了,只有回想两股烟流从他鼻子里滚出来的那份心安理得,耳畔不时传来他吸着烟经常淡然自若地说的那句话:“少说话,多看书!”难怪美国里根先生还没有当总统的时候,他嘴里叼一支烟,悠闲自得地说:“The taste is great!”

小小一支烟 危害万万千

文/曾红娇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吗?大量的科学研究资料早就证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尽人皆知。

据有关资料报道,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所有烟草中均含有可导致人体发生多种致死性和致残性的毒素;吸烟者患癌症,尤其是肺癌、心脏病、肺气肿及其他致死性疾病的危险会明显增加。

现在有许多人都在吸烟,在公共场合,如酒楼、公园等许多地方吸烟者大有人在,自己吸烟危害自身健康,同时也危害别人的健康。像我爸爸也有吸烟的习惯,每天上班要吸烟、晚饭后要吸烟、散步要吸烟,他的烟瘾不小,坐在他旁边真有点受不了。我对爸爸说:“你看看,烟盒上明明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还要吸呢?”听爸爸说,他在我出生前就已经开始吸烟了,烟龄应该有十几年了吧,如果要戒烟的话,还真是有点难。总之,家中有一人吸烟,全家人都受害。

无论烟龄是否长短,我也要告诫广大吸烟者早日戒烟,不要再让香烟危害自己的健康。同时我也希望爸爸下点决心,真心实意地赶紧戒烟。如果有些吸烟者真的戒不了烟,也要做一个文明的吸烟者。吸烟时要在人少的地方吸。一人吸烟,大家爱害;家人吸烟,其他人、尤其是小孩受害。创造无烟环境对你、对我、对他人都有好处。

吸烟有害健康,多么熟悉的一句话啊。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生活习惯,创造无烟环境,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吸烟对自己、对他人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当代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我们一定要提高对自己及他人健康的责任意识,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杜绝吸烟,自觉抵制“二手烟”,积极创建无烟校园,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文明、清洁、无烟的良好社会环境。

烟酒无奈

文/王纪民

每逢社交场合,面对人们习惯性地掏出烟相互递上一支的开场礼节,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回避,实在躲避不开,便只好实言相告“对不起,我不会抽烟。”

一般情况下,敬烟者便不再强求,但是,遇到不明真相的极热情者,便会感觉奇怪,以为我瞧不起人,仿佛这个世界不该有不会吸烟的男人。于是,一个劲地“抽吧,抽吧,别客气!”“我真的不会,的确不吸烟!”待我一本正经地如禁毒似地拒烟后,人家也就死了那份敬烟的心。能坦言两句的便会顺便道“不抽烟,省钱了……”是褒是贬管他呢。我一概报以微笑;相逢何必总敬烟?!

禁烟我是标兵;不贪酒咱更是模范。在家里别说喝酒,一年下来买几瓶酒都能数过来,而且都是为十分要好的朋友破例准备的“意思酒”。平时如此,逢年过节也是如此。与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各家相聚我尽量不沾酒。父母无怨;兄弟姐妹不干涉。即便在岳父岳母家,我也是饭桌旁只认饭不识酒。无奈连襟以及大舅子时常违背岳父岳母旨意,暗地里让我“仅此一杯,意思,意思。”无奈中一“呷”,我立时显出“苦恼人的笑”。犹如品药。幸得总有岳母解围“算了,算了。别让他喝了。”

同事,朋友有机会坐在一起聚餐,我一见酒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心头。总认为,好端端的一桌子丰盛的饭菜,硬是在人们习惯势力的“无酒不成席”的客套中,由痛痛快快地“吃”变成了马拉松式的“品”。既浪费钱,又耗费时间。饮多了酒还伤身体,何苦?故,尽管不少男子爱烟酒爱到骨头里了,可我生性无情于烟酒尽量不沾酒。烟酒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