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散文
净土散文(精选10篇)
读书即是净土
文/耿艳菊
爱上一座城总有些原因的。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了城里的这个人,这座城也跟着沾了光,所有的都美好起来。爱情终究是飘渺短暂的,原本的美好也许会变成一把把伤人的利刃,逼着你逃离。年轻的时候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这般的傻事。
后来,身心俱疲,我们迫切地希冀着桃花源似的一方净土,来安放躯体和灵魂,或修篱种菊,悠然南山,或塞外牛羊,自由放浪。这些只能是过一把想象的瘾,最终要回到车水马龙滚滚红尘中,与俗世烟火生活纠缠不休。曾辗转反侧地打算过离开轰轰隆隆的闹市,回老家,守一方庭院,两亩薄田,过诗意田园生活。这到底是一时的遁世妄想。没有离开,反而更坚定地留在了这座物质文化最繁盛的城市。渐渐,也爱上了这繁盛的城市。这城里并没有让我寤寐三服的人,却有两处让我留恋的清净之地——居住附近的野生公园和闹市区的图书馆。
这两处看似毫无关联的地方却因为读书而串成了生活的主线。不过在发现它们的美好之前颇历了一些周折。
五年前搬到此地时是冬天,冷肃萧条。野生公园里光秃秃的,清旷幽寂。那时候,刚从校园里走出来不久,一腔热烈激荡高远的心。这样的风物是如何也入不了年轻的法眼,匆匆转了半圈便急急走了。
闹市区的图书馆则是我对这个城市充满好感的第一站。初衷都是美好的,欢欣地办了图书证,抱回去一堆书,搁置到生尘过期,却不曾细细翻阅。每天都在忙忙叨叨,却不知自己在忙什么。忽一日发现,呀,都过期该还了,才手忙脚乱着急忙慌地翻翻,失却了原本读书的清静之心。渐渐荒废了,后来干脆就退了卡,彻底成了一个远离书本的人。
可这样无我地决绝扎入熙攘的红尘深处,活得并没有预料中的那样自得潇洒。反而越来越抓不住自己。时光是乏味的,日升日落,混混就过去了。几年后,当经历过一些世事,初尝人世的酸甜苦辣,爱和怨后,我再一次踏进了图书馆,那熟悉的清静气氛和微妙的书香顿时袭击了浮躁的内心。那一刻,特别清醒,觉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不过如此简单。
从那时,我开始了与书相伴的日子,遵从自己的内心,辞去了貌合神离备受煎熬的工作,捡起多年前喜欢的文字,一心一意读书,煮字。心,渐渐沉下来,静下来。浑浑沌沌的日子变得像山谷里的溪水,清澈见底,照得见周围的世界美好。
也就是在这样看起来从心而活的日子,眼底又照见了另一处美好——居所附近的野生公园。那是万物生长葱茏的夏季,我抱着书慢悠悠在树荫匝地的公园闲晃,环顾四周,被翠生生的绿意裹挟,仿佛也成了一株自由生长着的植物。
很多时候,从图书馆里抱回的那些书被我一本本又抱到公园里,找一个土坡,读书,看云,听鸟。野生公园的栅栏外就是滚滚而来的车流人群,尾气,噪音,尘土,喧闹。而栅栏上的藤蔓植物却活得坦然自适,用强盛的生命力包容着外界,而不是选择枯萎和逃离。
我庆幸并永远感激读书,让我最终明白,要从心而活,寻找美好。“读书即是净土”,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其实隐于市隐于野没什么区别。那强大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柔韧的情怀总能铺展出来另一个不同的世界。不是不美好,而是没有被发现。俗套的话语,总是被证明的确如此。事实上,所有的真理都是如此简单。
一片净土的青苞米
文/陈文学
这是很久很久没有吃到的青苞米了。
那天,乡间的亲戚送来一兜苞米,说这是自己家特意开的一块地种的,一点没有上化肥和农药。我客气地说:“我们这儿市场上有的是卖的,那么远的路带来多不容易。”亲戚笑笑,一派指点迷津地说:“你们城里市场上那是啥苞米呀,那都是上了化肥农药的高产苞米,看着又大又好看,吃起来根本没有苞米味。”
长途跋涉拿来的苞米,尚未扒开,青青的叶,暗红的须,看上去,的确不像市场上的苞米那么硕大整齐。多年来,我们在市场和超市里,目睹的食物都是规范的、标致的、精美的,已经不知道我们吃的东西还有良莠之分了。譬如,西瓜不用挑选了,一律是红瓤酷甜的;柿子是整齐划一的,要红有红,要黄有黄,要绿有绿。这就像时下没有丑女一样,都能成为加工的美女。
但是,眼前的青苞米,很快让我和妻找回了分辨的眼力,也勾起了我们远逝的记忆。扒苞米的时候,有小虫子从苞米穗里爬出,这是市场上的苞米从没有的现象。见此,妻顿时惊喜不止,激动地说:“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小时候扒苞米,就是这样的虫子到处爬!”我也惊喜感叹:这才是纯粹的苞米,才是从最干净的土地里长出来的苞米!
小虫子,是因为没有农药化肥而有生命,它们蠕蠕爬动的样子,令人兴奋。
苞米下锅后,渐渐地,似乎是从天外来的芳香,如仙气一般激活了我们迟钝的嗅觉。多少年了,我们闻惯了人为的、精制的味道,我们的嗅觉一直处在优越的环境中,已经高贵得不知味道是何物了。此刻,这沁人心脾的味道,让我和妻享受得迷醉幸福,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烀的青苞米,那时从大铁锅里冒出来的苞米味,总是把我们清贫的日子熏得清香温暖……
现在,小时候的苞米芳香,又回到我们身边,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快点把这香味吃进嘴里。终于,妻激动地喊:“苞米出锅啰!”顿时,又是一阵更浓烈的芳香直冲我们的味觉,可是刚出锅的苞米滚烫得不能上手,一时间把我们抑制得垂涎欲滴,我们就像馋嘴的孩子眼巴巴看着呼呼冒热气的苞米。我与妻都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只为要吃一次苞米,居然都变得孩子般天真了!想想有点可笑,但那却是我们面对这苞米而无法掩饰的真实。
开始啃吃苞米时,妻又连连叹道:“纯正,纯正,太纯正了!这味道,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说的太好了!我也乘着这小时候的味道,回到我久远的少年,想起了那时青苞米的另一种更香的味道,那是在山间用干枝烧的青苞米,那接有大地之气、含有山野之风的烧苞米,能吃醉人,能撑死人,那时我常常把烧苞米啃得小嘴黢黑一片,腆着鼓一样的肚子悠悠下山……
在我啃吃、咀嚼、品味这纯正的苞米时,忽然间想到:原来这么多年,我们从没有吃过如此纯正的东西,我们的吃食里有农药、有三聚氰胺、有瘦肉精、有地沟油、有塑化剂……我们的胃肠从没有清净过,我们的肌体每天都在被侵蚀着、被损害着,一旦到了再不能承受下去的时候,就是人的不幸和悲哀了……醇香的苞米不断冲击着我污浊的胃肠,也不断激荡着一声声肺腑之问——问这个世界,问天问地,这样的自然纯净之物,还能回到我们身边吗?还能惠泽我们的身心吗?
我感慨着,但我也一刻没有停止过啃吃苞米,而且是一穗接一穗的啃,那贪婪的样子就像生怕苞米弃我而去似的。我想,我的吃相,一定是原形毕露了;也想这本真的形态,不是正好与这自然纯粹的青苞米相符吗?对于我的原形毕露,我还可以这样自圆其“形”:面对来自一片净土的纯真,我不能装,装,就是犯了玷污圣洁的罪行。
我继续如痴如醉地啃吃着苞米,我多么渴望这来自一片净土的自然纯净之力,彻底摧毁我那将要腐化的胃肠……
一方红尘中的净土
文/兰草ygl
丈夫从网络上看到有关辽宁省大悲寺的介绍,对我和儿子说,这是当代中国难得一见的一群托钵乞食行者。我们自然别有一番好奇和敬意,心也随之向往。
我们一家人都不是佛教徒,更谈不上任何虔诚。之所以对大悲寺感兴趣,不是迫切想求得什么福报,而是因为许多著名的寺院和披着僧衣的人,因太怀利欲,假佛之名挟持世人而不断被人诟病的同时,深处山沟中的大悲寺因其清修苦行,持不捉金钱戒而被追随者视为“净土”。
正值数九隆冬的双休日,一家人吃完早饭,带着一颗虔敬之心和一堆问号,开车专门奔大悲寺而去。目的就是想真切地见证传说中滚滚红尘之外那一方纤尘不染的净土。
从海城段高速公路口转出,下坡,上坡,驶上省道,按着车载信息定位毛祁镇的方向,又在乡村机耕路上开出了大约20公里的路程,只见路两旁松柏森森,人迹稀少,终于大悲寺到了。
大悲寺依山脚而建,清一色是那种素朴的青灰,四周环望,整体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地势很开阔,三面环山,山不算高,一面临水,水域也不宽阔,山高水低,势态天成。
天空中不时有小雪花飘落下来。西北风一个劲儿地刮着,围着围巾,都明显地感觉冷风往脖子里钻,零星的枯树叶儿从树上飘落下来,在地上打个旋又飞走了。但可以想像,冬去春来,特别是到了夏天,这儿的景色一定会十分葱郁、幽静。
大悲寺看上去给我的直觉不同于常见佛寺的金碧辉煌,明显感觉到一份独特的沉稳庄重和朴实无华。主大殿、药师殿、三圣殿、客堂、斋堂、藏经楼等青灰色建筑,就连殿堂前上下踏步的一级级石阶,也都是用的没有磨光的粗石板。大悲寺正扩大修建,空荡荡的平地上,堆着一些砖块、石料,有的建筑还立着许多施工的脚手架,显然还没最后完工。听说这里大多建筑劳动,都是由居士来完成,偶有专业要求高的技术活儿才在外雇工。
寺院没有庄严巍峨的山门,随着铁丝网围墙的铁栏杆,开了一人行和车行两个大小不同的门,有别于门内门外的是一根公路收费口常见到的那种升降杆。居士接待处就在紧临小门的小简易房里。
门外铁丝网墙上挂着毛笔写的简易提示牌:“寺内禁止放钱、拍照、吸烟、吐痰”。门里一个同样的公告牌上写着,“本寺持不捉金钱戒,没有委托任何人代收金钱供养”。稍远处山脚下立着的“严持戒律,饶益有情”和“爱党爱国爱教守戒” 两幅大字的牌子清晰可见。更让人赞叹的是,大悲寺免费提供供奉所需的燃香,请佛、请护身符也均为免费,只需与客堂师傅打个招呼即可。
寺院很安静,不知是不是季节的关系,反正游人不多。路边插着“注意脚下众生”的木牌,香炉前搁着“禁止放钱”的告示,佛像前没摆那种千篇一律寺院收入的主要来源的功德箱。这种场景还真不多见,一股钦仰之心,顿时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
走进寺院,墙上严格的戒律,让我对大悲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修行容易受戒难,守住戒相心坦然”。来大悲寺常住者必须做到八条:一、持不捉金钱戒; 二、日中一食; 三、行脚; 四、乞食; 五、不接客僧礼; 六、一切供养归常住; 七、三衣钵不离身(十八种物齐备); 八、不化缘,不求人。这八条戒律,文字不多,但足以体现了僧人的威仪具足和佛陀戒律的严谨!
滴水成河,天长日久 ,长期的积累,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真正功果自成!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说,佛就是戒律,戒律也就是佛!但我知道,对当今很多僧人来说,别说这八条了,能做到其中二、三条就很不容易了。想像得出,受不了这份清苦、耐不住寂寞的人,是无法在大悲寺呆下去的。
原以为僧人的佛教生活是相对悠闲自得的,大悲寺僧众的起居时间让我出乎想像。每天凌晨两点起床,晚上十点休息,屈指一算,一天只有四个小时属于个人的休息时间。日常又多为集体活动,除早晚课,每天坐禅五次,每次一支香约一个小时,颂楞严咒十遍,还要学戒、听受戒训。还有居士集体坐禅时,备有专用坐垫和裹腿用的布毯,有一老居士拿根竹竿负责巡堂,若谁坐姿不正或淖入昏沉,就要以竹竿击打提醒之。
戒律还规定,寺内僧人不准着华丽鲜艳的衣服,以灰色为主。且每人只允许有两套衣服,破损后缝补自然成了百纳服。照片中那位穿着补着数不清补丁的百衲衣,体态魁梧,面目慈和的老人,就是妙祥法师。大悲寺原来是一所矛盾重重的供奉外道大仙之地,后来妙祥法师应当地政府和信众邀请,来大悲寺主持,带领众僧将其改造建设成一座在全国具有极大表率作用的正法道场。我知道,在这百衲衣下,一定藏着无比圆融的智慧、无尽的宽厚与慈悲。
大悲寺特有的行脚也广受推崇。僧众外出行脚,背负四五十斤重的行囊,行走数百里,半月至一个月方返回。沿途托钵乞食,露宿野外,其清苦而又单调的修行生活可想而知。正是这种严格有序的寺内生活,让大悲寺独树一帜,成为信众心中真正的“修道之地”。
百闻不如一见,此行在为古德行宜赞叹之余,感受了大悲寺僧人独特的风范。它让我知道,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以戒律为师,续佛慧命的僧人大有人在!
从寺院出来,正遇众僧排着一列队形迎面走过来,走在群山的环抱里,除了脚步轻轻没有人声,只闻天籁。我初略地数了数,足有20多人,年纪大都很年轻。驻足在我们一旁的两个游人,冲着戴着厚厚的眼镜,一副书生气十足的样子的两个僧人说小声议论:真不理解,一个是大夫,一个是画家,那么高的学历,那么深渊的学识,为啥跑到这受清苦!看来,他们并非是生活的挫折被迫而出家,他们将家事尘缘了却后,来大悲寺长期静修,是对人生的一种全新的选择。尽管我们一时还无法读懂他们。
还有一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慕名而来大大悲寺,有的来依教奉行,有的来“挂单”体验生活,有的来求图福报,尽管心情和愿景不一,仁者、智者、愚者,所见各异。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可不想,这是完全有别于日常生活的一种体验。但起码都有十分认同常识之内的教义,比如说向善、悲悯、宽容、律己等。人怀悲悯和恻隐之心是无可非议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都是佛子,同样的发心、同样的精神,才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来。我想,金钱物质诱惑面前,脚踏实地遵照佛陀的戒律,以自己的行动感化有情,续佛陀慧命,不是坏事。
雪花还在不紧不慢地飘落着,冻僵了的黄土地上撒上薄薄的一层白色。远近殿堂、树木和山峦,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苍白之中。
走出大悲寺,沉浑亢远的钟声在耳畔响起,山回谷应,余韵悠长,不绝如缕。虽然我听不懂钟偈唱诵的都是什么,但我知道,那一定是在为众生驱苦难,求福佑,让人心不迷失,离邪念,驻正信。
大悲寺之行,让我真切见到了一个正修道场,一方红尘中的净土,见证了真有一个如此庄严持戒的僧团,大悲寺是红尘中芸芸众生的守望者,名副其实,实胜其名。
为了文学这方净土
文/吴远道
秋天一到,我的心境就有了些许宁静。人生之秋,更是让我悟得先前的奔波、成败……皆因名利而起。名利迷乱心智,吞噬生命,而芸芸众生却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但是,文学让我战胜了对名利的追逐,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在诸多文学师友中,有一个文友值得我记着,尽管彼此交往极少。我站在远处,却一直关注着他的一系列文学创作、文坛活动成就:如他执行主编的刊物《东坡文艺》入围湖北文学期刊奖,长篇小说《走吧,兄弟》在九宫山定稿、《沧海沉浮》入编《湖北工业题材中篇小说选》,本人入围湖北优秀编辑奖、进入全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名单……为之欢欣而激动。
感慨之余,我翻出十年前写的一篇文章,为之点赞:
与谭冰兄认识,是去年的夏末秋初。我由于工作上的失意,便拿起已搁多年的笔。青年时一腔热血,总希望成名。殊不知,没有先天的禀赋、后天的多读、笔耕,献身与痴狂,是少有文章盖世的。我知道自己的那点能耐,又不得不为了忘却烦恼,硬着头皮去写。写成的东西孤芳自赏,投到一些文学刊物如石沉大海。
于苦闷彷徨之际,我突然想到市文联有位熟人,便去拜访,适逢君不在,是谭冰兄接待了我。我把文稿给他,他一看就说,标题不雅,至于文章看后再联系。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清晨,我在凉爽的秋夜里惬意地睡了一觉。窗前,晨鸟又在为我的懒起唧唧喳喳,我的手机响了。谭冰兄打电话告诉我,小说录用了,只是将标题改为《影儿》。他还向我说了一番道贺的话,并要我多支持。此后,我和他渐渐熟识起来。
谭冰兄原在湖北有线电厂工作。电厂改制后,他加入了另谋职业的队伍。论他的能力可以经商,可以到南方闯荡,也可以写些纪实文学赚稿费,但他选择了办刊和严肃文学创作。
他从小就热爱文学,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作品也较早,佳作不断。那次,我们无意中聊起《诗中国》,想不到《诗中国》编辑之一的谭冰就在眼前!他告诉我,自己还在几家报刊当过编辑、副主编、主编。为了纯文学这方净土,他只想多做蜡烛,多做根的事业,哪怕前路漫漫,哪怕衣带渐宽;他说自己相信文学随着国家的富强、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明媚春天一定能到来!倘若每个文学工作者仅贪图安逸、富贵,不顾文学的未来,那就有悖从文的宗旨。因为文学浓缩当代,昭示未来。
没想到他一干就是几十年。在无数艰难困苦面前,他放下了文化人的清高,用一颗对文学事业的红心去温暖日益被冷落的纯文学家园。
谭冰兄一方面为黄冈文学和自我生存不懈努力,同时坚持学习写作相结合,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骄人成绩。他的作品先后荣获多种奖项,影响力不断提高。他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广泛,较多涉及都市、工业、故乡,将笔触较多地放在时代、社会与弱势群体上,思想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作品中的语言诗意、圆熟,富有张力、表现力,给人美感。可以说,谭冰兄既是文学上的多面手,也是文坛上的全能家。
我想,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谭冰兄不可能对文学如此执着;如果没有一颗甘为人梯之心,也就不可能在文学边缘化、文学期刊步履维艰的当下,无怨无悔,一路走下去,坚守文学这方净土,培植发现文学新人,为黄冈的文学事业奉献几十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谭冰兄的人生之旅与修为,可见一斑。
淹没在红尘中的那片净土
文/龙行天下*梦娃娃
泼墨提笔,用一些触动灵魂的文字,沉淀生命里的萌动,在孕育了千年以后,翻越所有的山峰,筑一座记忆的牢,蔓在尘世之外的世界。走一段孤独的旅程,带着满满的疲惫和萧凉,等待佛的加冕。
--------诗韵华轩*梦娃娃 QQ:2373877274
七月盛夏,天气炎热得不行,整日繁忙的工作,使得身心疲惫。正逢女儿放暑假,便打算带着女儿一起出游。海南这边女儿多次去过,看过海,看过山,四岁以来就没有坐过火车,倒是在公园里玩玩那小小的火车玩具,于是便决定,出行远一点的地方,看看北方的平原……!
小不点得知出游,开心得不得了,一夜兴奋无眠。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夜里,早早就到火车站等候,满脸的笑容,在站内开心得左瞧瞧西望望,啥都稀罕。半个小时的候车,火车终于到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女儿的小手始终紧紧拽着我的衣袂,呵呵!因为姥姥和她说过,出去不要离开妈妈,会被弄丢的,这个小家伙就牢记着叮咛,无论我是上洗手间还是走动,小家伙始终牢牢的盯着我,怕一不小心,把我给弄丢了。
火车开动了,女儿兴奋得左顾右看,眼神里显露出一丝疑惑:“妈妈,怎么不见司机啊?”哎!这家伙还以为是坐在小车驾驶员旁边呢!二十一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河南郑州,接着再向着目的地进发,那只有在电影里见过的佛门圣地------少林寺。
客车在走走停停里运行着,耳边充施着异国它乡语言,倒也是能够听得懂。匆匆而过的田野看不到在广西景中的山川,那幽幽的小麦苗和饱熟的玉米,吸引着女儿的眼光倒也不知疲惫,兴奋得唧唧歪歪的嚷个不停。
斜阳夕下,终于看到了在绿茵丛中,那座座翘角的瓦檐。这是一座古寺,鸿名远扬,在大智大慧的轮回里,点亮着前世的灯盏,为红尘中迷途的少男信女指路,牵引着今生和来世之缘。那木鱼的敲响,就如同声声梵音,见灵见性的光芒,震撼着黄昏里最后的一抹晚霞,心如净莲,置入于神的禅境,伴着轮回的钟声,轻牵女儿的小手,踏入这佛法的净地。
我不是一个信佛的人,但凡出去旅游见到佛堂还是参禅跪拜,不为拜佛,只为在嘤嘤回绕的佛音之中,求得一份在红尘烦扰中心灵暂时的清净。
这是一个包含灵性的世界,我必以仰望的角度,报以敬畏的眼神去观望。在一片佛光的笼罩,覆盖了我充满尘垢的视野,在天心月圆的禅境中,涤荡了心灵的疲惫,放下凡俗的身段,虔诚的双手合十,透过纷扰喧嚣的世相,燃一株高香,匍匐参拜,修祈幸福得幸福,布施平安得平安。
女儿见我虔诚的跪拜,便也问我要了一株香的钱,投入到功德箱里,伸出小手,想从香罐里取出一株香,却被一声呵斥打住:“小孩不许动!”我向着声音的方向望去,是一位穿着袈裟的中年和尚,怀着疑心问道:“她捐了功德,为何不可?”“小孩可以保佑谁啊?自己都还要家人保佑!”呵呵!佛家以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广结众缘,只要心中有佛,不分男女老幼。而这位佛家弟子口出此言,真真是让我怀疑是否已熟了佛经。
不悦。但还是不想扫了孩子的兴致,回头对女儿说,到下一个庙宇就让宝贝来拜拜,女儿虽是不解但还是牵着我的手走向另一个庙宇。此时游人越来越多,人山人海,佛像前,门坪上,台阶前到处都是簇动的人群。人群中有人虔诚跪拜,有人上香祈福,有人拍照留念……却没有人会认真的去追寻佛教里所蕴含的真理、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倒是那些外国游人在认真的听导游的讲解,认真的去体会和领略佛教里的文化,和少林寺千百年来的流传。手持小旗子的导游忙个不停,陆续穿梭在游群当中劝说游客每人花十元钱便可带着游玩少林,唧唧咋咋,人声鼎沸,在这嘈杂声中,不知道佛祖能不能听清那些虔诚跪拜香客们轻声细语喃喃的祈愿?
白石铺就的阶梯在脚下一直往前延伸,身旁座座佛像端坐须弥莲座之上,犹如绝世独立的哲人。佛无处不在,空气里漂升着梵呗金箔的光芒,覆满充满尘垢的视野。在佛光的境界里,涤荡了心灵的疲惫,打湿了我一个凡夫俗子全部的念想。
一道道寺宇的门槛,横列着摆在眼前,仿佛是佛界与红尘的分割线,迈进寺里便是跳出了三界外,这道门槛的分割线是踩不得的,佛教里有这样的说法:寺庙的门槛是释迦摩尼的双肩,人们认为门槛是神的肩膀,是不能践踏的。只可惜,女儿尚小,腿不够长迈不过这一道道寺庙的门槛,便踩了跳过去,这高高的门坎大人迈过去还得扶着门框,更别说一个不足五岁的小孩了。怀着不解,一抬头,便看到了端坐在莲台上的佛颜,一脸善念的想着渡尽众生,怎能会没有想到香客里也会有年幼的孩童对此高坎面临行走的困难?以佛的智慧,他老人家或许早就知道,虽有佛心想渡尽众人,但世间还是有很多的事,佛也是想不到周全的。
那就活在当下吧!随缘而安!
在佛的道场,被佛的神秘牵引着灵魂,坦诚的裸露内心被红尘纷扰的世界,得菩萨引路,怀抱着佛界禅境里神灵的声息,把一切尘世的繁华纷扰、恩怨和情仇,全部化为一尘不染,伴和着声声禅音的内心是如此的清净。
踩着佛光一路前行,望见了穿着袈裟的和尚在摆满了佛珠的摊位前忙碌着,那串串佛珠,日日聆听着佛的禅音就会有灵性,可保佑家人平安吉祥吧?!于是仰头问了和尚,这些佛珠如何售卖。和尚头也不抬:“数目就在佛珠上,施主捐多少功德,那串佛珠就是施主的了!”扫眼望去,很普通的佛珠由一百五十元至八百元不等。再问:“还可以少一些吗?”“施主,这是捐功德,不少的!”“这么普通的佛珠就那么贵,也不值这个价啊!外面卖都没有那么贵呢!不是香客捐多少,都会有佛珠回赠的吗?那还不如说是卖佛珠,而不是捐功德哦!”“呵呵!如果施主你是这么想的,我也没有办法!”和尚捻珠一笑!
手持为双亲募捐得来的佛珠,面向佛颜,佛祖,如果你在听,请听听我心中此时的旋律。对于你!佛!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匆匆一瞥便要回归我的来处,虽然没有丝毫的收获,但是,少林寺千百年来的盛名依然深藏在我心灵深处,可是,你让我感到了失落,失落的是人气鼎盛的少林在红尘中不再是一片清净之地,倒像是热闹的庙会,缺失了古刹的幽静,离心中的圣地甚远,或许!繁华的背后只不过是物欲的横流,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这并非是你的最初旨意吧?你真正所需要的,应该是能够潜心修行的咫尺之地的清静!佛不怒不语!
此次之行,我没有记住少林真实的面目,或许,那一片清净的佛门圣地早在我的心里扎根了,远离着红尘里的繁华纷扰,在木鱼的敲响和禅音里保留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净土……!
坚守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文/彩云(春天的阳光)休
坚守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文/李春阳 QQ/彩云(春天的阳光)1411919691
我们要坚守的,是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时代变迁,人也随之变化。以前没有的,现在有了,以前有的,现在却没有了。但,我们绝不能随意让人践踏自己的灵魂!绝不能遗失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树欲静而风不止,也许,外部总会有一定的邪恶力量在不断地摧残我们的意志,这种力量不会消失,它总潜伏在我们的左右。当我们消极、懈怠,想要放弃时,它便会不断的强大,逐渐吞噬我们的灵魂,我们的身心受到侵蚀,我们开始堕落,我们曾经坚守住的那一方净土,便会消失殆尽,我们随之便会变得浑浊、丑陋······最后,也只会剩下失去了灵魂的躯体,形同行尸走兽······
守住心中的那一方净土,是我们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面对精彩的世界,面对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的灯红酒绿以及各种名利物欲的诱惑,所应当保持的一种心态心境。我们不能被外界的污浊及恶劣的环境所侵扰,不能被物欲横流、唯利是图者所侵染。无论外界多么繁华,多么喧嚣,我们心中,总要有一方净土,它只属于我们自己,不能让别人侵入!
保尔说生命不是腐朽就是燃烧,而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燃烧。也许,生命的真谛就是坚守住心中的那方净土,不被世俗的尘世污染,不被浑浊和冷酷的现实同化,让生命得以安顿!
心无静气一事无成,只有坚守住心中的净土,我们才能有所成就。正如晋代诗人陶渊明所说:"心远地自偏。"只要坚守心中的一方净土,无论何时何地,都适合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创作。
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在坚守的过程中,我们的意志变得越来越坚定,我们的身躯变得越来越强壮,我们的灵魂变得越来越纯洁,越来越高尚······
我们在不断的蜕变,不断的成长,如蚕蛹破茧化蝶舞飞天。我们亦如那婷婷玉立于池中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心中的那一方净土,也将更纯净,更广阔。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烛我独清",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跃然跳进汨罗江,他的死,换来了无数人的崇敬和爱戴,同时,也守住了心中的一方净土。
我们心中的那一方净土,就如我们作战时的敌后战争,它不断地为我们作战的前线提供食物、装备以及坚持的力量。所以,我们心中的那方净土绝不能丢失!我们要恪尽灵魂地坚守它,直至生命的尽头!
守住心中的那一方净土,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不让世俗的尘嚣玷污我们晶莹的双翼,不让虚华的荣耀遮住我们深邃的眼眸。"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生活就是一种简单,心静了就平和了。决绝地固守住心中的那一方净土,我们便能心如止水,怡然自得,超凡脱俗。我们便能守住曾经的美丽,守住永恒的幸福!
李春阳笔于2013、07、09
QQ//彩云(春天的阳光)http://user.qzone.qq.com/1411919691
净土
文/点一杯开心果
净土
我是一个四处飘零的蒲公英,借着风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栖息地。
我是一个四处游荡的小蝌蚪,借着水流寻找属于我自己的家。
我是一个落队迷失的大雁,借着风力与毅力追寻我的队伍。
我是一个惊慌迷路的孩子,试图找到回家的出口。
其实我什么都不是,只是生活在这个喧嚣复杂的现代社会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是像它们一样找寻心中的那片净土。
生活在当下:人来人往的大街,拥挤不堪的公路,热闹、繁华、喧嚣。各自沿着各自的轨道,像钟表的分针永不知疲倦地走着。而我却放慢脚步,试图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到一片净土,一个世外桃源,哪怕是一寸方圆,也足以让我的身心得以舒展。
宁静的早晨,幽静的林中小道,悦耳动听的鸟啼,青翠欲滴的竹林,泥泞不平的石子小路,细雨蒙蒙,“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撑一把小伞,漫步在林间小道。树枝、泥土、鸟屎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是鼻子的享受;树叶在雨水的拍打下变得更加的绿,湿漉漉的,带来的是很好的视觉享受;小桥流水,树枝被吹动的声音,清脆的鸟啼声,是对喧嚣社会疲倦的耳朵的一次洗礼。似乎找到了一片净土,是的,相对于那喧嚣的社会来说,它是个可以净化人心的地方。当你感到命运的不公平时,不妨想想这里丁冬的流水,你便会怨气消散,心静如水,继续为了生活而奋斗。
提及净土,不妨想起了他。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年幼丧父,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寄养在身为当代名士的外祖父家里,被祖父的节操、性格、个性、修养等深深的影响了。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到江州任祭酒一职。没想到官道腐败,由于自己出生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之后又经过几次官场职责,最后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成为了那个到现在还有人在寻找的世外桃源的设计者,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观、休闲、自在、恬然、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没错,他就是陶渊明。面对腐败黑暗的官场,仍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守护内心心灵的净土。是的,人都有欲望,都在为了更好不停地变化着,奋斗着。但面对扑朔迷离的大千世界,精彩也好,无奈也好,必须一直坚守这样的信念:一个人要有一点精神追求,要有点崇高,激情与冒险,要有正义与良知,要持有恬静与释然的态度,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位像陶渊明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了。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战争,一方压迫,一方反抗,战争时渴望和平,其实那也是一片净土。一方为了净土而战争,则另一方则是被迫战争得到净土。
其实不只是人类,连动物也在找寻属于自己的那片净土。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落花有意,不仅仅是回归本源,拥有感恩之心,而是他们在忙碌一生后所找寻的净土,他们将会在这片净土颐养天年。人也如此,人老了,喜欢在安静舒适的地方养老,死后,还让子女把自己葬在与世无争的净土上。
陶渊明说的桃花源无人问津,可是,又有谁推翻桃花源的存在呢?也许它一直存在,直到现在。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发现它的眼睛,发现它们的有心人。
当我们为生计奔波而感到疲惫,因命运的不公平而抱怨,因生活的不如意而烦恼时,不妨放慢脚步,寻找可以让自己身心放松的一方净土,可能是城市偏僻巷口的一隅,可能一条通向乡村的农间小道,可能是通往深林的林间小道,还有可能存在你的心中,记住!要守护心中的那片净土。
作者:点一杯开心果
联系电话:13517470670
一方净土
文/史太群
自从离开生我养我的小村,来到城市生活,就再也没有看到,像我的家乡那样富有诗意的田园风光,再也没有闻到带着乡村味道的泥土气息,偶尔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在路面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高的城市,春夏秋冬,四季好像都难分辨的很清楚了。
很怀念家乡的 那块小菜园,那块四季都是绿意盎然的一方净土,还有我的小花园,于是便在自家阳台上,成功的复制了藏于心底的那片绿。
为了能养出真正意义上的花花草草、蔬菜瓜果,我特地向朋友接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踏着三轮车辗转几里路,到乡村 、田野,拉回泥土,一点一点搬到我所居住的六楼阳台上,放到我事先准备好的,几个泡沫箱子和花盆里,虽然累的满身是汗,气喘吁吁,脸变得就像蒙上了一层紫红色的布一样,但是,闻着那带着芳香的泥土气息,心里感觉甜甜的。
在那几个泡沫箱子里,我栽上了 几棵辣椒,几棵茄子,几棵香葱,还种了一小片青菜。在我精心的呵护、照料下,绿意日渐浓厚,香葱昂着头一个劲的往上窜,大有超过比它早栽种好几天辣椒之势,辣椒已经开花结果,小青菜从发芽到可以食用,只需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这些是真正的、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蔬菜,那一片小小的绿地,俨然一块迷你版的小菜园。一方净土
要说种菜是我在乡村生活时,就已经很熟悉、很内行的了,那养花就是我这几十年来,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不放手的的最爱了。在那小小的阳台上,我种植了有几十盆花草,有清香四溢的栀子花、夜来香,有看似细弱,实则坚强的文竹,有亭亭玉立的芦荟、玉树,有散发着清香味的薄荷,光吊兰就有还几个品种,绿吊兰、金边吊兰、金心吊兰等,最有趣的是那颗橘子树,说它有趣,是因为它既不是我花钱买来,也不是友人相送,而是我吃完橘子后,把它的仔无意间丢在了放在室内花盆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不几日花盆里竟然冒出了一点小小的芽,不可思议是因为那时正是在冬季。
本以为它是活不了多久的,没曾想,春天到来时,它竟然和许许多多的花草一起又发了新芽。薄荷更是长得旺盛,爱薄荷是由来已久的了,在朦胧的记忆中,我们家曾经种过薄荷的,也许是因为那时候的我年龄还小吧,只记得,种薄荷是炼薄荷油,薄荷油不但价钱很高,而且在夏季,把它的叶子洗净揉搓在洗澡盆里,用带有薄荷味的水洗澡,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和起痱子。 一方净土
现在,我把薄荷种在了我的花盆里,一是喜欢它的清香味,二是对童年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那几盆吊兰是我栽种的所有花花草草中,资格最老的植物了,它在我家生活了最少也有五六年了,它是我的一个爱好养花的朋友送的,送我的时候只有小小的几片叶子,现在已经是盆盆郁郁葱葱了。吊兰是一种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植物,在我喜欢的所有花草中,吊兰就是其中之一。吊兰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吊兰的枝叶狭长且柔软,且四季长青。曾看过这样一首描写吊兰的诗:“何年一掬草,婆娑在盆中。叶瘦轻拖绿,花小不飞红。根疏杯水淡,格高冷意浓。无关冬与夏,飘洒自得风。”
吊兰是一种非常好养的植物,只需给它浇点水,它便能迅速的长大。夏季,是吊兰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这期间,你会惊奇的发现,在那些绿色的叶丛中,抽出了一根根柔软的枝条,枝条上绽放着带着黄蕊的小白花,在枝条的顶端,抽出一个个吊兰的幼苗,幼苗在枝条上一天天长大,慢慢的幼苗的底部还会长出许多根须来,这些长着根须的幼苗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把幼苗连根剪下来,栽种到花盆里,它便会茁壮的成长起来。
一方红尘中的净土
文/兰草ygl
丈夫从网络上看到有关辽宁省大悲寺的介绍,对我和儿子说,这是当代中国难得一见的一群托钵乞食行者。我们自然别有一番好奇和敬意,心也随之向往。
我们一家人都不是佛教徒,更谈不上任何虔诚。之所以对大悲寺感兴趣,不是迫切想求得什么福报,而是因为许多着名的寺院和披着僧衣的人,因太怀利欲,假佛之名挟持世人而不断被人诟病的同时,深处山沟中的大悲寺因其清修苦行,持不捉金钱戒而被追随者视为“净土”。
正值数九隆冬的双休日,一家人吃完早饭,带着一颗虔敬之心和一堆问号,开车专门奔大悲寺而去。目的就是想真切地见证传说中滚滚红尘之外那一方纤尘不染的净土。
从海城段高速公路口转出,下坡,上坡,驶上省道,按着车载信息定位毛祁镇的方向,又在乡村机耕路上开出了大约20公里的路程,只见路两旁松柏森森,人迹稀少,终于大悲寺到了。
大悲寺依山脚而建,清一色是那种素朴的青灰,四周环望,整体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地势很开阔,三面环山,山不算高,一面临水,水域也不宽阔,山高水低,势态天成。
天空中不时有小雪花飘落下来。西北风一个劲儿地刮着,围着围巾,都明显地感觉冷风往脖子里钻,零星的枯树叶儿从树上飘落下来,在地上打个旋又飞走了。但可以想像,冬去春来,特别是到了夏天,这儿的景色一定会十分葱郁、幽静。
大悲寺看上去给我的直觉不同于常见佛寺的金碧辉煌,明显感觉到一份独特的沉稳庄重和朴实无华。主大殿、药师殿、三圣殿、客堂、斋堂、藏经楼等青灰色建筑,就连殿堂前上下踏步的一级级石阶,也都是用的没有磨光的粗石板。大悲寺正扩大修建,空荡荡的平地上,堆着一些砖块、石料,有的建筑还立着许多施工的脚手架,显然还没最后完工。听说这里大多建筑劳动,都是由居士来完成,偶有专业要求高的技术活儿才在外雇工。
寺院没有庄严巍峨的山门,随着铁丝网围墙的铁栏杆,开了一人行和车行两个大小不同的门,有别于门内门外的是一根公路收费口常见到的那种升降杆。居士接待处就在紧临小门的小简易房里。
门外铁丝网墙上挂着毛笔写的简易提示牌:“寺内禁止放钱、拍照、吸烟、吐痰”。门里一个同样的公告牌上写着,“本寺持不捉金钱戒,没有委托任何人代收金钱供养”。稍远处山脚下立着的“严持戒律,饶益有情”和“爱党爱国爱教守戒” 两幅大字的牌子清晰可见。更让人赞叹的是,大悲寺免费提供供奉所需的燃香,请佛、请护身符也均为免费,只需与客堂师傅打个招呼即可。
寺院很安静,不知是不是季节的关系,反正游人不多。路边插着“注意脚下众生”的木牌,香炉前搁着“禁止放钱”的告示,佛像前没摆那种千篇一律寺院收入的主要来源的功德箱。这种场景还真不多见,一股钦仰之心,顿时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
走进寺院,墙上严格的戒律,让我对大悲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修行容易受戒难,守住戒相心坦然”。来大悲寺常住者必须做到八条:一、持不捉金钱戒; 二、日中一食; 三、行脚; 四、乞食; 五、不接客僧礼; 六、一切供养归常住; 七、三衣钵不离身(十八种物齐备); 八、不化缘,不求人。这八条戒律,文字不多,但足以体现了僧人的威仪具足和佛陀戒律的严谨!
滴水成河,天长日久 ,长期的积累,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真正功果自成!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说,佛就是戒律,戒律也就是佛!但我知道,对当今很多僧人来说,别说这八条了,能做到其中二、三条就很不容易了。想像得出,受不了这份清苦、耐不住寂寞的人,是无法在大悲寺呆下去的。
原以为僧人的佛教生活是相对悠闲自得的,大悲寺僧众的起居时间让我出乎想像。每天凌晨两点起床,晚上十点休息,屈指一算,一天只有四个小时属于个人的休息时间。日常又多为集体活动,除早晚课,每天坐禅五次,每次一支香约一个小时,颂楞严咒十遍,还要学戒、听受戒训。还有居士集体坐禅时,备有专用坐垫和裹腿用的布毯,有一老居士拿根竹竿负责巡堂,若谁坐姿不正或淖入昏沉,就要以竹竿击打提醒之。
戒律还规定,寺内僧人不准着华丽鲜艳的衣服,以灰色为主。且每人只允许有两套衣服,破损后缝补自然成了百纳服。照片中那位穿着补着数不清补丁的百衲衣,体态魁梧,面目慈和的老人,就是妙祥法师。大悲寺原来是一所矛盾重重的供奉外道大仙之地,后来妙祥法师应当地政府和信众邀请,来大悲寺主持,带领众僧将其改造建设成一座在全国具有极大表率作用的正法道场。我知道,在这百衲衣下,一定藏着无比圆融的智慧、无尽的宽厚与慈悲。
大悲寺特有的行脚也广受推崇。僧众外出行脚,背负四五十斤重的行囊,行走数百里,半月至一个月方返回。沿途托钵乞食,露宿野外,其清苦而又单调的修行生活可想而知。正是这种严格有序的寺内生活,让大悲寺独树一帜,成为信众心中真正的“修道之地”。
百闻不如一见,此行在为古德行宜赞叹之余,感受了大悲寺僧人独特的风范。它让我知道,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以戒律为师,续佛慧命的僧人大有人在!
从寺院出来,正遇众僧排着一列队形迎面走过来,走在群山的环抱里,除了脚步轻轻没有人声,只闻天籁。我初略地数了数,足有20多人,年纪大都很年轻。驻足在我们一旁的两个游人,冲着戴着厚厚的眼镜,一副书生气十足的样子的两个僧人说小声议论:真不理解,一个是大夫,一个是画家,那么高的学历,那么深渊的学识,为啥跑到这受清苦!看来,他们并非是生活的挫折被迫而出家,他们将家事尘缘了却后,来大悲寺长期静修,是对人生的一种全新的选择。尽管我们一时还无法读懂他们。
还有一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慕名而来大大悲寺,有的来依教奉行,有的来“挂单”体验生活,有的来求图福报,尽管心情和愿景不一,仁者、智者、愚者,所见各异。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可不想,这是完全有别于日常生活的一种体验。但起码都有十分认同常识之内的教义,比如说向善、悲悯、宽容、律己等。人怀悲悯和恻隐之心是无可非议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都是佛子,同样的发心、同样的精神,才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来。我想,金钱物质诱惑面前,脚踏实地遵照佛陀的戒律,以自己的行动感化有情,续佛陀慧命,不是坏事。
雪花还在不紧不慢地飘落着,冻僵了的黄土地上撒上薄薄的一层白色。远近殿堂、树木和山峦,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苍白之中。
走出大悲寺,沉浑亢远的钟声在耳畔响起,山回谷应,余韵悠长,不绝如缕。虽然我听不懂钟偈唱诵的都是什么,但我知道,那一定是在为众生驱苦难,求福佑,让人心不迷失,离邪念,驻正信。 大悲寺之行,让我真切见到了一个正修道场,一方红尘中的净土,见证了真有一个如此庄严持戒的僧团,大悲寺是红尘中芸芸众生的守望者,名副其实,实胜其名。
爱情离净土有多远
文/性淡如菊
佛陀拈起一朵花,那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放进心里,叫虚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看见爱情在心底绽放,枝头上开满繁花。佛陀说:那是空花。只会迷住众生的眼。顺着佛陀手指的方向,我知道那就是净土。
这是一个叫刘国江男人和一个叫徐朝清的女人之间的故事。一个关于摸牙的传奇故事。那已经苍老的容颜,依稀还可探寻昔日的美丽。顺着崎岖的山路,一路蜿蜒,置身于世外桃园。这是一种怎样的寂静?茫茫是原始的群山,一山更在一山外。举头是高耸入云的绝壁,一层更比一层高。低头是万丈悬崖,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
爱情离净土有多远?是6208级台阶的距离。那是一道爱情的天梯,通向心中的净土。56年的爱情,18000多个日子,有多少时光是在陡峭的绝壁上开凿?那石梯,不是通向俗世凡尘的山道,而是通向净土的天路,一锤锤,一凿凿,空谷里至今还回响着。那叮当的金属与石头的碰撞声,伴着流云,伴着烟霭,伴着《十七望郎》轻轻的吟唱,绵绵不绝。
我是一个朝圣者,虔诚地把你膜拜。风雨兼程,双脚泥泞,只为那心中久远的梦;满面尘埃,一身疲惫,只为那尘世难见的净土。那净土里只剩下一间泥砖瓦房,只剩一片荒草斜阳,衰落破败,满目苍夷。时光抹去了昨日的爱情,风雨又袭倒了荒废的两间泥房,仅有的这间也会倒下,不会很久。泥房上写满了观光者的名字和爱情宣言,但这些也不能长久,也会随着泥房一起倒掉,湮灭在泥土中。尘归尘,土归土。虽然一切都会消逝,但怎能阻止那仰望的心灵。尽管通向净土的天梯悬崖绝壁,只剩下落叶苍苔的轻叹,又怎能隔绝朝圣者的脚步。佛说:苍生难度。人人心里都有一个纯净的爱情,此情从未老去;人人心里都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痴念,此念恒久不灭;人人心里都有一个爱的圣坛,圣坛里祭奠着谁的爱情?这朝圣的脚步匆匆,是否又践踏了这片净土?
爱情离净土有多远?是10年的距离,那是一个小伙子与一个老妈子的爱情。那年,他六岁。刚缺了牙的儿童。她,十六岁。一个花季少女。一个坐在花轿里的新娘子。在村口的路上,孩子挡住了花轿,美丽新娘把纤指伸进缺牙儿童的嘴里。缺牙儿童因吸咽口水咬痛了新娘的手指头,新娘掀开花帘露出花颜,就在四目注视的一刹,电光火石,那便是一见钟情。
爱情离净土有多远?是一个与五个的距离。那年,他十六岁。她,二十六岁。一个叫小伙子,未婚。一个叫老妈子,新寡。小伙子一个人,老妈子五个人。一娶五,天方夜谭。俗世的唾沫,足以淹死人。那年,他十九岁。她,二十九岁。他把她和她的四个孩子背进了了这与世隔绝的净土,一个神奇的山洞,从此销声匿迹。
爱情离净土有多远?那是56年深情的呼唤,半个世纪的空谷凿音,和时断时续的梆子声。修一座泥房要五年,凿6000级天梯要半个世纪。养七个孩子九张嘴,与世隔绝却生生不息,一去就是56年。
一切都会尘归尘,土归土。随着烟花的飞舞,唢呐的轻叹,《十七望郎》的绝唱,一切都回归寂静。爱情原不过是场镜花水月,缘来了就聚,缘尽了就散。
只剩这爱的天梯,供人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