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花园散文

2023/01/11经典文章

花园散文(精选20篇)

心灵花园

文/宫宝涵

自然界里有无数的景色秀丽、风光旖旎的花园,奇峰叠韵,秀水环绕,巧妙的设计鬼斧神工,徜徉其中,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这巧夺天工的花园需要多少人的聪明智慧?又需要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和劳动才能浑然天成?多少年来,这花园里的景色带给人多少思绪,多少憧憬,不由得让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也吸引着更多丹青妙手绘出多少美丽画卷,更多文人骚客写出多少动人诗篇。万物静观皆自得,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感悟到它的美妙之处。

每个人的心都是个没有刻度的容器,大成万仞,小至针孔,而心灵也像自然界一样,有着一片风景各异的花园。在这片花园里,决定着人的精神层次的高低,度量着人的生命的轻薄与厚重,影响着人的生命的质量,它像春之花、夏之果、秋之实、冬之草一样展现在岁月里,以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形式簇拥成沿途风景。正是因为有了这片心灵花园,使人生色彩才充满了活力,芬芳四散……

心灵花园其实就是人的内心世界。它有着无以遏制的激情、智慧和力量。在人的生命不同阶段,其心灵花园景色也异彩纷呈。童年的花园纯洁无瑕,少年的花园充满幻想,青年的花园热情似火,中年的花园博大精深,老年的花园仁厚绵远。心灵花园里有着永开不败的鲜花,四处洋溢着醉人的清香,它可以穿越时空的限制,让茫然的心灵找到归宿,使生命的方程式得到求解。

这片心灵花园的主人,正是我们每个人。如果你是一位技艺精深的园丁,就会用一生的精力去呵护、去培育、去经营自己的花园。经常用阳光照耀它,使之温暖如春;经常用雨露滋润它,使之扬眉吐气;经常用春风沐浴它,使之纯洁美丽。从那云卷云舒,雪峰鹰飞,百舸争流,花开花又落,雁去雁又来的大自然花园中寻找生命的印迹,人生不解的答案。此时,你的心灵花园会更充实、更壮观,你的生命才充满了活力!

永远不会忘记,父亲是我培育、经营心灵花园的典范。到今年,父亲已经逝世10周年。他生前的心灵花园是那样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浓汁浓味,又是那样简单,那样执着,总是令我遐想,令我思索!使我懂得了什么是智慧的人生、亮丽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也明白了经营心灵花园的道理并不复杂。面对纷繁的生活,寻找一种超越,寻找一种乐趣,实质上是对生命的负责、对人生的善待。

父亲的一生,既平凡又不平凡。他参过军,打过仗,负过伤,经过生死考验。解放后,组织上决定他转业去青海政法部门工作,因为家中独身老母无人照顾,才回原籍安排。多年来,他在乡镇担任领导工作中,尽职尽责,因完场任务出色,经常受到组织领导的表彰和群众的赞扬。父亲心地善良、诚恳待人是他的做人原则;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是他的言行标准;艰苦朴素,知足常乐是他的生活追求;无私奉献、乐于助人是他的行为准则。凡是与他接触的人,都会受到他的感染,禁不住把心底的笑意写在脸上,哪怕是遇到了什么不痛快的事,这会儿也会满天云散,清风荡漾……

在父亲离休时,地方政府为照顾老干部晚年生活,在城区优惠分配住房都不要,毅然决定回到原籍乡下过田园生活。他对田园风光无限依恋,热爱纯朴的大自然,喜欢乡村的宁静,不喜城市的喧哗。他认为,在那里可以把一切世俗的名利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可以去渲泄自己的情感,去捕捉那美好的意象,去追求人生的愉悦和生活的快乐。在那段日子里,我每次探亲回家,总见父亲精神饱满,身体强壮,不像同岁数的人,满脸的皱纹堆满了微笑,嘴里总有说不完的话。田园生活给他了精神动力,心灵的慰藉,使他的平淡生活充满了激情。

老家的庭院是父亲生活的主要空间,处处留足了他的脚印。庭院并不大,被父亲经营的有头有序,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农家气息。每当秋季来临,院内两侧篱笆墙上挂满了瓜果,大南瓜,长长的丝瓜,短短的苦瓜;还挂满了一团团、一簇簇、一串串的绿眉豆。中间菜园里种着很多蔬菜,有红彤彤的柿子;有绿油油的辣椒;还有紫檀色的茄子。特别是父亲在庭院培植的葡萄是当地的一个亮点,那栽培技术更是有口皆碑,被称为土专家。葡萄藤沿架直伸屋顶,碧绿的叶子密密层层、挨挨挤挤地凑在一起,就像用玉雕成的一样。一串串的葡萄,剔透晶莹,好似珍珠,又似玛瑙。青葡萄青得透明,紫葡萄紫得醉眼。顺手摘一颗放进嘴里,瞬间让人唇齿留香,其味无穷。

从敞开的院门目睹庭院的景致,是那样温馨和祥和。葡萄架下,一张圆桌上,放着几串刚摘下的葡萄和一壶菊花茶,几把小竹椅上,坐着家人、亲属和朋友。他们一边吃葡萄、品茶,一边聊天,谈古论今,大事小情无所不说。孩子们最喜欢爷爷讲过去的故事,那张张小脸聚精会神的样子早已把身心溶在故事情节中。每当看到这些,总使我产生几分神秘和向往。而日常穿行在高楼林立的城区,却很难产生这样的心境,那种简朴和安逸的情趣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可见,从父亲的庭院生活中,处处彰显出他心灵花园的美丽!

由此,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泰戈尔说过的一段话,“即便是黄昏的最后一缕残阳也要发出奇灿无比的光芒,那是不甘心陨落与沉沦的最后一次拚搏,也是对至高生命积极热爱的一种追求,它毫不在意自已终究要被青山遮档,也许这就是大自然要告诉给人们的生命真谛”。于是,我知道,生活是一种坚持而不是妥协!即便是黄昏的最后一缕残阳也要发出光芒,这是对至高生命积极热爱的一种追求。通过辛勤的劳动,精心的耕耘,使生命更蓬勃,让心灵花园焕发光彩。

就让我们用一颗善良博爱之心,用一双勤劳智慧之手来经营心灵中的自己的那一片花园吧!给心灵多一份关注,给生命多一点关爱。不受世俗牵挂,不受凡尘羁绊。让心灵多一份宽容,多一种感动,多一点坚强,让生命充满信心和敬意。用青春的激情冲破世俗的樊篱,用博大的胸怀容纳世事的变幻,用不息的奋斗跳跃艰辛的历程。那一刻,我们的心灵花园将会硕果累累,满园春色!

如果我有一座花园

文/黄梓

如果我有一座花园,我要把它建在空中;如果我有一座花园,我要举办许许多多的活动,我要请朋友来吃烧烤,看花展;如果我有一座花园,我要给它起名为“花之国”。

如果我有一座花园,我要种上食人花,只要有小偷来偷名贵的稀少花品种,一旦被食人花发现,小偷就完蛋了,他会被食人花一口吞掉;我要在花园里种上面包树,等我肚子饿的时候,就可以到面包树下享受我的美餐啦;我要在花园里种上电机草,要是有人故意踩踏草坪,电机草就会发出强大的电流,把踩踏草坪的人电倒;我要在花园里养许多动物,这样我就可以天天骑在动物身上巡逻,防止有不爱护花草树木的人进入我的花园;我要……

我的花园这么美,驰名中外,每天都能吸引许多游客,还有动物。熊大熊二趴在我的蜂蜜树上,贪婪地吃着蜂蜜;小狗没钱了,来我的摇钱树下一摇,立马变成了大富翁;乌鸦飞到了我的许愿树下,许了一个愿,立刻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凤凰;最有趣的是,兔八哥一蹦一跳地来了,看到这里太美了,于是在地上打了一个洞,在这里安了家;孙悟空也乘着筋斗云来了,它称赞道:“这儿真美啊,比我的花果山好多了,以后俺老孙就住在这里吧。”……

如果我有一座花园,我要免费向所有热爱自然的人们开放,使大家都爱上我的花园,也使我们生活的地球变成一个花园。

一块草坪的出现与消失

文/朱建霞

楼前的花园,初建时侯,院子里空荡荡的,一座土山上,除了几棵雪松没有其他树木了,园子大部分是空着的。工人在空地上翻土,从里面向外捡碎石子。平整的土地在水泥铸成的城市里显得如此稀有,以至于几个原来种过地的老人围拢着空地,闲谈着过去的农事,总也舍不得离开。看表情,恨不得在这里种一垄小麦或者大豆,哪怕只是几棵玉米或者辣椒也好。

草籽很快撒在土地里,不过我错过了观看草籽落在土里的情景。我买菜回家时,只看到两个工人在轻轻撒一层土,就像我小时候看见爷爷在田里扬粪的动作;铁锨高高举起,扇面上的东西就呈弧线均匀地飞了出去,动作有力,姿势优美。两个人忙碌了一天,黄昏才离开,盖上了草帘,走时还不忘用长长的水龙头洒水,因为水龙头太大,水流太急,浇水的工人只有用五指分开水流,让它们不是淌,而是洒在草帘上,土地里。

每隔几天就有人来洒水,草帘也很快除去了。时间不长,就有弱弱的、缝衣针一般的细芽芽钻出来,不细看还看不出来。但是很快,我从敞开的窗口往下看时,就会发现嫩绿色的草坪连成一片,如凭空降下来的绿色云朵落在花园里。晒太阳的老人们在这片绿色的云身边怡然自得,好像面对着的是自家屋后的一片庄稼,自己就沐着庄稼草木的清香似的。

一片泥土就这样被遮蔽起来,土的颗粒被小草的根粘合团结在一起,再也不是个体的土粒了,那片空地也就被我以草坪的名字替代了。草坪上的草长得很快,起初还有一块爱护小草的牌子,也有人看护着,不让宠物狗和小孩进入,免得踏坏了小草。可是,毕竟花园太小了,顽皮的孩子们先是鸟儿一般在嫩绿的山上追逐嬉戏,更有足球蓝球,奔跑的小狗从小草的身上滚落下来,这时候,我的心情是矛盾的,一边怜惜小草弱小的生命,一边不可抵抗地被活泼的生灵感染着。这种矛盾迷惘着我许久,一直到山上草坪的草不忍入眼。

倒是花园空地上的草坪寿命长久些。那些草活了三年多,我喜欢在阳光里去看望它们,风吹过,绿意随意在心里婆娑;我也喜欢在深夜的月下,花园人稀少的时候,趁着女儿睡熟了,悄悄牵了老公的大手,倘佯在草坪边上,在这桃花源似的空间让疲惫的心片刻清闲放松。

修剪草地的机器嗡嗡响,在阳光中蜜蜂一样亲吻着草坪。大人们为了方便在草里面踏出几条小路,孩子们先是在里面打滚,牵着风筝奔跑,又把草坪当作做足球场,羽毛球场。绿色的草坪变成我手边地球仪上的版图,草坪终于在世上的纷纷扰扰中半死不活。我的内心也就悲凉着,白天再也不肯从窗子望下去,只在深夜爬格子累了的时候,去月光下看看它们。看看那些弱小的生命,在露水中伸展着残缺的叶片,坦然面对着我,我的心就会纠结着疼。先生安慰我:植物和动物都一样有着各自的生存方式,它们的使命完成了,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就行了。

如今,楼下的那片草地已经不存在了。为了保护土山和加强花园的绿化,山上栽了许多树。方寸的空间里,树种多得让我这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咂舌。树木一年比一年粗壮,绿荫也占据了花园大部分空间,有时候我也到树林里徘徊,花园里安静阴凉,倒是适合思索、怀旧。有了记忆里草坪上的热闹做参照,我总是觉得这片树林太严肃,清冷了些,缺少草坪的热闹和阳光。最近在一本书里看到过一句话:草坪是为了聚合人群的,而树林是为了寻找独处的。看来果然如此。

也许时间放大、夸张了那片草坪在心中的印象。让我跟着春天一起醒来的那片草地,就像心底对远方的那份向往,带给我的愉悦,快乐和满足。春风吹来,就在阳光下展开摇曳多姿的绿意。

浪漫冬季

文/冯小兰

接连几日寒雨,好不容易盼到一个稍微明朗的天气。又适逢周末,便有了大把可以自由挥霍的时间。

一直以为,这样的季节真的如黑白照片,真实,但缺少一些色彩的绚丽。灰的天,冷的雨,潮湿的街道以及黯然的心情,总是很难明朗起来。于是,每日的生活也便有些黑白的意味,找不出太多生动的情节。

脚上踏着薄霜,我独自穿行于一个有着花园、流水、长亭以及小树林的校园。这里,我来过多次,熟悉每一个角落。只是喜欢林子里的鸟鸣,长廊下的流水,花园里的缤纷,还有迎面走来的青春飞扬的脸庞。

本以为,寒风凛冽的冬季也该是多了几分萧瑟的。但是,这个春意嫣然的花园却意外地给了我一份惊喜。昨夜的一场冬雨之后,草地上已经积满了厚厚的金黄的落叶,空气变得清爽,天幕下映透出一片明朗的天地。

缓缓行走在圆滑石子铺成的小径上,感受花园里的色彩。一个正在玩耍的小女孩雀跃着,将一片红的落叶塞到我手心。我循着落叶的枝头望去,瞬间,我竟有些眩惑的感觉。那满树满树的竟然都是红枫!

“霜叶红于二月花”。于我,一直以为那只是诗歌里的美丽意境。从来不曾见过满树的红枫,一直在心底遗憾着。然而,当我真正走近,却在这突如其来的绚丽面前失语。其实很多次在这些树下流连过,从来就没有发现它们就是可以昭示这样一种美丽的植物。或许,在生命里,我们经常也会在某个蓦然回首的一刻惊觉:其实,我们寻找着、期待着的美丽,一直就在身边。

花朵也烂漫着,以至我忽视了这个季节的凛冽。山茶大朵大朵地绽放,重瓣的红艳在这样的冷涩里生出了无尽的热情。菊也正好,淡洇着昨夜的雨痕,在红的、黄的、紫的丝丝缕缕里影影绰绰。原来,冬季的花园也可以这样绚丽!

或许,冬季正是这样一个凝固记忆的季节。行走在冬季的花园里,忽然想起曾经偶然听过的一首歌。法文的《冬季的花园》,我不懂法文,但听到它旋律的一瞬间,我想只能用惊艳来形容。低调沉迷中带有的清淡犹如梦呓一般,笼罩在一层感伤的淡淡雾气中。极致的唯美。如此华美却又极简矜持的作品,我想更适合于独自在黑夜里聆听吧。在音乐里想象那花园怎样散发出迷人的光辉,它让生活可以变得轻灵和美丽,“我尽量不记起,胜过再去忘记”;也可以暂别执迷和浮躁,面对潮起潮落人来人往,却哪里也不去。

生活不在此处的平庸,亦不在别处的虚妄。在这样的冬季,我们总能撷一瓣芬芳,给自己一座心灵的花园。那里,繁花似锦。那里,音乐低徊,在心底漫延。

冬日笺

文/xiaomei0707

穿平江路,与青山共赴仇英画展。过白塔东路,见那家点心铺子倒了,也只不过半年光景。想起原先在那里只顾埋头吃汤团,仿佛那主人并不开心,一个壮汉子,闷闷地坐在凳子上,看着店后门的流水。冬日的江南,萧索安静,女人在青苔幽幽的井边剖鱼,血淋淋的;斜对面,男人却若无其事地吃饭,看不见碗里的菜蔬,只觉得米粒雪白。我喜欢这样的巷子,潦倒,绝望,但仍有勃勃生机。

仇英的画,无题跋,只在末尾处有淡然的落款。这个漆匠出身的画家,总想着自己的字是上不了台面的,偶尔泛起的愁绪也入不得诗文。他只是战战兢兢地画着,好像绘画是低微生活里最甜美的光芒。仇英善用红色-红旗子,红阑干,红裙子,红桌子,红叶子,红泥茶壶,尽管他拼命想往文人画的境地靠拢,但是一落笔,还是按捺不住这活泼鲜艳的烟火气。他画两位高士林下倾谈,背景里有打成一团的狗,右军书扇那幅,最惹人爱怜的还是那池边洗砚的童子,而文征明,唐伯虎断是画不出这清明上河图的,唯有在市井里摸翻滚爬过来的仇英,才画得出这浩浩荡荡的俗世气象。

画展出口有盖印处,拿着吴门四家的明信片,衡山是梅,十洲是兰,竹是六如居士,菊是沈石田。拎起印章,扭扭捏捏,轻也不是,重也不是,弄了个血肉模糊,只好央青山替我盖。边上的保安见我尴尬样,便过来说笑,我夸他说话高明,那人一得瑟,又拿了画展的海报送我们,吴门四家展了三年,轮到仇英,也是收官了,本来心下惆怅,可被他一打岔,却弄了个喜剧收场。

吃了面,跟青山往耦园看山茶。去岁初见,已是落红匝地,今日相见又不知是何等模样。青山心里忐忑:“你说这茶花开了还是未开?”“当然开了。”“几朵?”“五朵。”“那你说呢?”“一朵也没开。”到了东花园,青山眼尖,手一指,先笑:“哎呀,我输了。”只见那百龄茶树,袅袅娜娜地开了十余朵,嫩粉色的花瓣上有着洇洇的水气,正是恰恰好,多一朵嫌热闹,少一朵嫌冷清。园主沈秉成还是有福的,终老在此。也许那日冬阳正暖,城曲草堂的窗外,花儿也是这样开了,可惜似水流年,这山茶再好,也难赋深情了。

青山口渴,去小红楼喝茶,里头有位唱评弹的老妇,嗓音低沉,弹三弦,唱男声。夏天来的时候,与她配戏的还是一位小姑娘,抱琵琶,声线圆润如珠,只是眼神心不在焉,许是耐不住这园子的寂寞吧。我看她白地烫金花的旗袍里套着棉毛裤,仍是有些瑟瑟的样子,就点了一出钗头凤,唱词一起,虽已熟稔,仍觉缠绵悱恻,此时,西花园尽头,黑漆漆的瓦楞下,红枫映绿蕉,好比唐婉对陆游,果真断肠。

出园的时候,见门口聚着一大堆游人,吃着冷风,听导游声嘶力竭地喊,这家园主人做过巡抚,就是现在的省长。回过身去,小红楼前的玉兰,叶子半落,已结花苞。东花园的绮窗前,蜡梅未发。长廊深深,水影悠悠,终归是寂寞。

小城花事

文/孙丽萍

这里是隔壁的小花园。

枝叶繁茂的树木撑起一片碧蓝的天。白花瓣的葱兰,开在细长的草叶间,像是琴弦上起起落落的音符。一小朵一小朵的桂花,在团团的翠盖下,散发着淡而远的清香。还有粒粒的虫鸣声,断断续续地响着,大珠小珠般地落在人心里面,唱成一阕古老的秋天的歌。

每天,我总像个年少的孩子一样,欣欣然地走向这花木葱茏的地方。细碎的阳光落满衣衫,慢慢地走着,听满园的风声在头顶沙沙地响。或者好奇地蹲下来,看小蚂蚁在它们的草叶王国里旅行。再或者,随手拍下一朵花,一棵草,几片斑斓的叶子,连同此刻宁静的心,一起收藏。

要么就静静地站着,看天空很蓝,云朵很轻,一群白羽毛的鸟儿越飞越远。它们可曾和我一样,想起了身后被风吹过的夏天?那些铮亮的枝叶,饱满的花朵,在时光隧道里恍如青春一般地绚烂。向前走,走过这秋,就是清寂的冬天了。白雪、梅朵和常青的植物们在一起,沉默地等待着春天。而春天,似乎是在不经意间扑面而来的,樱花、梨花、桃花、杏花、海棠花……次第开放,灿若云霞。热腾腾的小花园,像个无比天真的魔术师,在你不知道的时间里,奇迹般地举起了一树又一树的繁花。

春天,从小花园出发吧。沿着灌满阳光的人民路,向东,或者向西。花朵开满了长路,草木的气息在空气里浮动。走着走着,你会发现,其实,在这座芳菲的城市里,任何一个驻足的地方,都是花园的入口,都是春天的中央。国泰广场前,玉兰花像白鸽子一样栖息在枝头,似乎随时就会打开翅膀,扑棱棱地飞向蓝天。滋生桥下,静立一隅的樱花树,恍若不识愁滋味的小姑娘,赶在新叶来临之前,兀自把轻盈的花儿簪满了头。谷渎港旁,迎春花挤挤挨挨地簇拥着,大片大片金灿灿的颜色,仿佛集聚了世界上所有的光明。万红小区里,几株高大的李树花开正好,风起的时候,粉白粉白的花瓣划着优美的弧线,飞逝如淡淡的流光。短暂停留的十字路口,是月季、蝴蝶兰和小雏菊们的世界。还有爬满高墙的凌霄花,还有覆盖小院的蔷薇花,还有像星辰般洒落的羽叶茑萝……它们,常常在某个充满未知的路的拐角,和你不期而遇,让你满心欢喜。

陌上花开,我喜欢这样,沿着季节的长廊缓缓地走。于是,我看见了另一种花。那是一朵朵粲然绽放的笑容,开在人们的脸颊上。淳朴的笑容,舒心的笑容,天真的笑容,慈祥的笑容,人逢喜事时爽朗的笑,彼此致意时谦和的笑,扶老携幼时温暖的笑,久别重逢时会心的笑,小孩子迎向母亲时灿烂的笑……幸福像生生不息的花朵,有着永不凋谢的姿势。

站在这繁花的深处,总让人想起爱、希望和梦想,这些闪闪发光的词汇。我知道,在这片郁郁葱葱的大地上,每一天,都在生长着朴素而鲜活的故事。他依然行走在帮助流浪者寻亲的路上,一次次让孤独的人重新看到故乡的方向;她依然在不知疲倦地编织毛衣,千针万线织就的爱,融化了无数孤残孩子的冬天;她依然和三十年前一样,每天捧出可口的饭菜和温热的心肠,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贫病的大家庭如沐春风;还有他们,始终相信再微小的力量也能汇聚成河,那些忙碌的身影,活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成为志愿精神美丽而生动的注解……一年四季,这座名叫张家港的城市,永远有着春天的温度。

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小小的春天的花园。

梦到花园

文/孔阳

皖西南有一条流沙河,叫长河。长河两岸山川秀丽,名迹甚多。我的家,在长河中游以东的新仓镇。新仓老街临河而立,旧时有名渡口,属商贾幅集之地。渡口对岸就是花园乡。花园乡是畈区,一望无际的田园风光,村庄散落在田园的竹林中,天然绣景,恬静如画。与花园相比,层峦叠障的新仓就算山区了。二十多年以前,交通的不便,使隔河两岸的话音都有很大差异,山边人若去畈区办事,且想一天内赶回来。就得在天麻亮之前,到新仓老街的渡口边等候木船。

坐木船去花园的情节,是记忆深处一块块飞扬的碎花瓣,只要触摸一下,我心即会升起一团酸涩的暖意--这便是有关我奶奶的故事。奶奶那时已有六十岁了,终身的耕作,使她的背驼得连太阳都能印出驼影的轮廓。奶奶总包着条麻布头巾,挑水,砍柴,种菜,经年累月地忙碌着。逢年过节,奶奶也会搁下活外出几日,那就是去花园,奶奶的娘家在花园。

在我开始记事的时候,奶奶去花园都在秋天,比如气候较好的中秋前后。奶奶嫌春节天冷,河床上冰霜刺骨,怕身体吃不消。

奶奶娘家有四个侄儿,我喊他们表爷(表叔)。四个表爷,模样都生得一般肥瘦,幼时的我难以辩认。奶奶若去花园,表爷们就会选派一个来接奶奶。来接奶奶的表爷,总会挑着一担箩筐。箩筐的用处很大,一只筐装些土产品,如畈区人稀罕是山芋、茶叶,以及奶奶洗换的衣物等。一只筐就是装我。带上我,奶奶有个小伴,作亲戚也不寂寥。

吃过中饭,秋高气爽,我们上路。表爷挑担的姿态像台上唱戏的人,脚尖点地一路小飞。我坐在晃悠的箩筐里,到处望稀奇,田坝上的狗尾巴草,被箩筐划得吱吱作响。奶奶跟在后面,一扭一拐,手里摇着块方格手帕,笑眯眯的春风满面的样子。红色的蜻蜓,灰色的蜻蜓,还有黄黄的蝴蝶,一路追随着,盘旋在奶奶的头顶上,阳光下,奶奶苍老的容颜明丽如秋天一朵熟透的黄菊。

穿过老街,下了渡口十几级石阶,再坐在草滩上等一会,摆渡的船就驶来了。撑船的是一对父子,老人六十出头,气色很好说话嗓音也大,淹没了他竹篙下的水声。他和奶奶好像很熟,奶奶坐在船坎上,与他唠了一路的闲话。白茫茫的河水从西山的霞光里缓缓流过来,流向远方,秋天的河床上,凸出几片水滩,停泊着成群的白鹭和叫不出名的野鸟。滩浅,船就得拐深水路行,左拐右拐一程下来就得个把小时。下船时,奶奶两腿像似坐麻木了,不停地颤抖,老人就命他儿子把奶奶背到岸上。长大后才明白,我奶奶一生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花园嫁到新仓,就是这一里地的水路。在奶奶的生命中这截路是何等的高贵和艰辛!

花园的村庄,屋子前后种菜园,家家门前围着石砖墙或毛竹扎成的围栏,村落中尽是翠竹和柳树,也有大槐树,大概是为了遮挡平原上的风雨。四个表爷家,共有十几口人,一大群女人和小孩,将我和奶奶围笼住,又是说又是笑。奶奶叮嘱我,喊表娘,二嫂什么的,我就挨个轮流喊一遍。第二回喊的时候,就忘了。奶奶住的几日里,各家轮流请吃,鸡呀鱼呀,很是丰盛。夜里,我和奶奶睡在大表爷夫妻让出的房里。我住不惯,常闹夜。奶奶也懒得理答,只顾她自己睡,睡得香喷喷的。我当然不懂,那是奶奶的家,既使只剩墙壁上的一种气息,也会让年近古稀的奶奶欣慰满足。

也是在吃过中饭的时候,有个表爷把箩筐整好理了,要送我们回家。奶奶早早地坐在竹墙外的石头上抽噎了一阵,然后,再拐进院来和表爷表娘们说道别的话。那时候奶奶的眼睛红红的,手中的手帕也湿成了一个皱巴巴的团。奶奶真是舍不得离去,回来的船上,奶奶一边同撑船的老人说,一边又哭起来。记忆中,奶奶唯一的声音是她的哭泣声,那单薄悠扬的哭腔中,包含的不是痛苦或悲伤,却让人想象风中芦苇花飞舞的情景,凄婉而清丽。奶奶去逝世后,我常在孤独中怀念那声音,上学后,学到“竹叶”、“河流”这类的词汇耳畔就会隐约传来那声音。

不经意中,离乡已有十几年了。而今回到新仓,感到一切都变得那么陌生。渡口的石阶早被积沙和芦苇丛淹没了,沙滩上再也看不到起舞的白鹭,采砂的机器和气车喇叭,震耳欲聋。河上于八十年代中期架起一座人行大桥。现在小镇上游又正在建造一座大规模的公路大桥。然而,那条河在视野中似乎也变得窄小了许多。

虽然河上有了两座桥,但从奶奶去逝世后,花园的表爷们就渐渐断了信息。听母亲说,大表爷早年过逝了,也算有福之人,家中儿孙满堂;二表爷据说至今没娶到媳妇;其他两家,情况不清楚。

蛰居城市的岁月里,我曾多次梦到花园,可是奶奶却从未进过我的梦乡,由此我觉得人的感情很奇怪。表爷家的房子在梦里是有颜色的而且空灵高远,偶尔会有竹子墙,陌生女孩的穿红鞋子的脚,这类景物清晰地飘于眼前,甚至多次重复。那个境界让我感到像是曾经去过,又或是某种牵挂的幻觉。无论如何,潜意识里始终有个声音在对我说,那就是花园,奶奶的故乡。

世纪的花园

文/河豚

我爱的灵魂早已被你带走,我的影子在太阳的大地上。我如同一柄日渐暗淡的长剑,谁还会在忧郁的眼神里轻轻抚摸我的剑柄。我的太阳光已经暗淡,没有了血色。仿佛我的一切早已被你带走,我的爱已走到了尽头。

我无法走出你爱的困境,早已染上了你母猿的气味,我的全部都是你的气味,已经把我熏化成你的摸样,就连直立行走都变成了你。

这时候没有闪耀的星星,更谈不上有什么光明,我的贫穷集权的版图就是你,你是我爱的一堆篝火里的火焰,不知在太阳下多咱泯灭的。这黑无暗淡的夜里那有太阳,更谈不上有我爱的光芒,我孤独一人,忍受着那爱情的烈焰,也忍受着最后烧尽的灰烬。

我把每一次背离爱情的誓言,当成流浪。没有归心似箭,只有那走到尽头的坟墓。你早已把我遗忘,我的坟头上不知有没有你插上的玫瑰花。

我爱你,是真的太阳般的火吗?你是魔鬼般的火,是无辜者眨动少女脱缰的火。你把我从墓园的天空里拉出来,又把我从墓园的天空里拉出来,又把我甩入大地,你用紫色的百合和青草在我坟墓上摇曳,我是你爱的无辜者,是你剔出去天边的野火。

我对你的爱,是那么的铭刻。既然我们的爱情已走到了尽头,但源于爱情,我还是没有间断,我那潮湿的火焰涌出了我爱的眼眶,我的诗歌的金弦已踩瞎了我的双眼,我走进比爱情更黑的地方,我在空无一人的太阳上,象你讲述我怎样忍受着爱的烈火,和对你的渴望。

我在夜里探出头,在那墓园里寻找爱的天空,不知我们在某年相识,又在太阳底下走散。我是你的画梦者,我是你毕生的追寻者,爱就是我的事业,我是为你的爱而活。虽然太阳下有那么多纠缠不清的措辞佳句,但我的琴弦你为我弹拨过,我是你爱的真神,我是你太阳下九刃独舞的采光者。不是你的奢侈品,把我扔到了太阳下的垃圾里,让月光无情的轻舔。

我活到今日,都是为了你。燃成灰烬的那一刻也是为了你,我的灵魂是你刻在诗句上的,即使得不到你的青睐,我也要为你而生,为你而活。

不论你追寻到哪里,我就在荒漠无烟中等你,即使你用斧子把我砍成一刀二断,我那血气方刚在你的血里流淌,我的那条命是你的,我能活到今日都是为了你。

你夺取了我的一切,我是你全身披着的烈火,流淌在你太阳的内部。我隶属了你,隶属你的光明和力量。

我向往你的美丽象天鹅一样,可你却暴露了你的狰狞面目,你把我用黑夜吞并,耗尽我爱的生命的血。

世纪的花园,是为我赶制的送葬路,我次第的经过爱的地狱,炼狱的天堂。口含笙管的你,站在我爱的黑夜里,象一个青衣女子,把我爱的冤魂吹奏。

但我们的爱情在人间,不是在地狱。你是否能在午夜的灯光里,看我在你面前独舞、示爱。

社区花园

文/zhuobaoxi123

在京城南面,有个社区花园,四周是四栋二十多层高的大楼,每栋楼房住有约700户,居民称这些大楼为四大金刚。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住入其中的一栋大楼。当时,四栋大楼中间,有一个不到200平米见方的高低不平的平地,在平地中间部位新种了几棵柳树,四周有十几棵原先就有的泡桐树。

不久,在中间平地处铺上了红色砖头,断断续续种了些万年青,一些坡地上种植了草苗,花园的雏形形成。但花园的情调还是少了些,来光顾花园的人并不多,也许是大家刚迁居到新家,无暇顾及欣赏它吧!

到了本世纪初,社区花园关闭进行升级改造,这次改造动了大工程,整整用了半年时间。

改造后的花园面目焕然一新。种上各种花树,中心部位是月季, 四周以万年青拱卫,再外就是柳树和海棠。然后就是400百米长的紫红色橡胶跑道。

跑道以内的地面是人造花岗石铺就。紧挨着跑道内侧,设置了一些靠背椅子。跑道南端的内侧安装了不少各种各样运动器械……

… 跑道的外侧,是起伏不平的坡地和土岗,紧挨跑道,是一圈白玉兰和桃树,外侧是一圈松树,最外侧是泡桐树。原来坡地和土岗上枯萎的草被铲掉,植上新的草皮,按上了自来水管和喷头。

从改造后的景观和格局可以看出,设计者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其布局系对称的,整齐的,具有几何图案的布局。

自从改造后,来光顾花园的人就多了起来,不仅仅本社区的人,还招引附近居民也到这个花园散步游玩。

到花园散步、游玩、锻炼的人员,一年四季不绝。

夏季的游人最多,以早晚为多,主要是大人,

有散步的、走快步的、跳交谊舞的、练健美操的、

打太极拳的、玩器械的,等等;到了傍晚,小孩蜂拥而至,有坐在推车上的小孩,有刚学走路的小孩,玩扶手滑板的,玩滑旱冰和滑板的,骑自行车的,奔跑打闹的孩子,等等;晚上,还有外地人支起躺椅,招揽按摩生意的,等等,十分热闹。

冬季,晨练的人较多,主要是中老年人多些;太阳出来后,80多岁的老年人也不示弱,坐着轮椅上阵,他们是来晒太阳的;到了晚上,还是中老年人的天下,主要是跳交谊舞、健美操、走快步,还有散步的。

我在这个社区整整住了30年,和社区花园结下深厚的感情,它是我退休后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让我生活丰富多彩,让我充满活力。我曾经在花园里跳过交谊舞、跑步、走快步、玩健身器械、散步……

85岁以后,就很少到花园去了,只是偶尔去散散步,主要是膝盖关节不灵活了,体力也衰退了,所谓力不从心。更怕的是充满活力的小孩的嬉闹追跑,以及骑自行车、滑板、滑旱冰等,一旦碰到身上,是无理可说的,倒霉的是自己,轻者躺在床上躺上数月,重者可能瘫在床上几年,既痛苦又折寿。

这两年,新冠肺炎蔓延,人人都戴上口罩,禁止集会和各种集体活动,人与人之间不能靠近和握手,往常常去的天坛公园、龙潭湖公园,都去不了了,基本是在家里活动。在这种形势下,呆在家里时间长了憋得慌,不免产生下去到近在咫尺的花园走走的念头。

时值农历雨水季节,从窗口往外瞭望,除了看到

在严冬中苦苦挣扎的万年青和松树稍有干涩的绿叶外,整个花园景色仍然是枝柯干秃,一幅暮冬景象,万物还是萧条,仍是有些冷清的气围。

没几天,到了惊蛰节气,京城的一些公园里,迎春花、紫荆、腊梅、樱花、连翘、含笑、丁香等的花朵,竟相开放。

可惜我们社区花园并没上述这些树,只能目睹柳树的绿芽开始冒出,清新的、淡淡的鲜绿色嫩叶,闪着光,发着亮,冲破冬天的冷酷、凄凉,吹响了春天的号角。

我不禁想起,唐诗人贺知章著名的《咏柳》诗句: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以往,几十年了,一年四季,春来秋去。我对花园里的树和花从来没有仔细地欣赏过,疫情期间,无处可去,只能在花园里转悠,却让我对花园里的树和花产生了兴趣,进行了近距离的观赏和随着季节变化的动态观测。在这期间,我一直关注着花园里树,两三天就观测一次树的花叶变化情况。

在我们社区花园里,开花的树并不多。在柳叶吐绿后,接着就是玉兰树的花蕾破茧而出,它是我们社区花园里最先开放的花,硕大的白色花朵,特别引起人们的兴趣,总有游人顿足树下,欣赏一番。

玉兰树高约三四米,节长枝疏,树皮呈灰白色和深灰色,小枝灰褐色。幼枝及芽均有灰黄色长绢毛。花朵硕大,单生于枝顶,其花高雅莹洁,花形俏丽,花香似兰,盛开时满树洁白如雪山瑶岛。

玉兰树的一个特点是,花先开放,叶子后长。叶倒卵状长椭圆形,幼时叶背有柔毛。花期约十天左右,其后,开始天女散花,悄然抖落了一地,当绿色的草地铺满了白色的花朵时,绿叶却生生地爬满枝头,满树的白色转眼成为绿叶的打扮,就像是变戏法一样。当散落在地面的白玉兰花,渐渐地由白变黄、变黑,枯萎后,相邻的西府海棠开始一展风姿,施展她的魅力。

西府海棠、高达四五米,树干呈深灰色。树枝直立性强,枝干稀疏,很少分支,呈平行向上延伸,虽未耸入云霄,却别有一番挺拔之势。该树为陕西宝鸡的市花,宝鸡古有西府一称,西府海棠由此而来。海棠每一朵花瓣约10余片,缀满树枝,就像树上插上糖葫芦一样。花瓣形状近圆形或椭圆形,颜色系白色或白色中含有粉红色。毎朵花下面衬托着七八个叶片,叶呈椭圆形或椭圆形。与白玉兰花相比,西府海棠花的花瓣小的多,其观赏性似不如白玉兰花。但其花期比较长。

正当海棠花盛开之际,与其相邻的桃树,已耐不住了,开始吐出娇艳的花朵,展示它的妖娆。

待西府海棠花落尽,枝干呈绿叶素裹时,桃花的艳丽开始独领风骚。

桃树的枝干呈深褐色,表皮粗糙,像个癞蛤蟆的皮,难以入目,但它的花呈粉红色,相衬之下,倒更显得十分鲜艳可爱。桃树长的并不高,也就是两米高左右,所以在桃树前赏花和照相的人可不少。

桃花和玉兰树、西府海棠不同,它的花和叶是分开长的。花瓣成叠瓦似密集在一起,多达20余片。

过了清明节后,高大的泡桐树,也陆续开花,打破桃花独领风骚的局面,不过紫色的花朵,不如桃花吸引人们眼球,更由于它长在离地七八米高的枝稍上,不为人们所注意。

在春光明媚的春天,百花争奇斗艳,让人们可以尽情的欣赏一番。但以前我对树花从不感兴趣,多少年了,也没注意到这些树花的存在,更不要说欣赏了。

疫情让我对树花产生兴趣,从此以后我对各种树和花有了浓厚的感情,常到公园、植物园看看各种树和花,从而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

浪漫冬季

文/艾芥

接连几日寒雨,好不容易盼到一个稍微明朗的天气。又适逢周末,便有了大把可以自由挥霍的时间。

一直以为,这样的季节真的如黑白照片,真实,但缺少一些色彩的绚丽。灰的天,冷的雨,潮湿的街道以及黯然的心情,总是很难明朗起来。于是,每日的生活也便有些黑白的意味,找不出太多生动的情节。

脚上踏着薄霜,我独自穿行于一个有着花园、流水、长亭以及小树林的校园。这里,我来过多次,熟悉每一个角落。只是喜欢林子里的鸟鸣,长廊下的流水,花园里的缤纷,还有迎面走来的青春飞扬的脸庞。

本以为,寒风凛冽的冬季也该是多了几分萧瑟的。但是,这个春意嫣然的花园却意外地给了我一份惊喜。昨夜的一场冬雨之后,草地上已经积满了厚厚的金黄的落叶,空气变得清爽,天幕下映透出一片明朗的天地。

缓缓行走在圆滑石子铺成的小径上,感受花园里的色彩。一个正在玩耍的小女孩雀跃着,将一片红的落叶塞到我手心。我循着落叶的枝头望去,一瞬,我竟有些眩惑的感觉。那满树满树的竟然都是红枫!

“霜叶红于二月花”。于我,一直以为那只是诗歌里的美丽意境。从来不曾见过满树的红枫,一直在心底遗憾着。然而,当我真正走近,却在这突如其来的绚丽面前失语。其实很多次在这些树下流连过,从来就没有发现它们就是可以昭示这样一种美丽的植物。或许,在生命里,我们经常也会在某个蓦然回首的一刻惊觉:其实,我们寻找着、期待着的美丽,一直就在身边。

花朵也烂漫着,以至我忽视了这个季节的凛冽。山茶大朵大朵地绽放,重瓣的红艳在这样的冷涩里生出了无尽的热情。菊也正好,淡洇着昨夜的雨痕,在红的、黄的、紫的丝丝缕缕里影影绰绰。原来,冬季的花园也可以这样绚丽!

或许,冬季正是这样一个凝固记忆的季节。行走在冬季的花园里,忽然想起曾经偶然听过的一首歌。法文的《冬季的花园》,我不懂法文,但听到它旋律的一瞬间,我想只能用惊艳来形容。低调沉迷中带有的清淡犹如梦呓一般,笼罩在一层感伤的淡淡雾气中。极致的唯美。如此华美却又极简矜持的作品,我想更适合于独自在黑夜里聆听吧。在音乐里想象那花园怎样散发出迷人的光辉,它让生活可以变得轻灵和美丽,“我尽量不记起,胜过再去忘记”;也可以暂别执迷和浮躁,面对潮起潮落人来人往,却哪里也不去。

生活不在此处的平庸,亦不在别处的虚妄。在这样的冬季,我们总能撷一瓣芬芳,给自己一座心灵的花园。那里,繁花似锦。那里,音乐低徊,在心底漫延。

秋游生态桂花园

文/邵天骏

嘉定从来都是摩登上海的花香之地、花园之魅。在我多年的印象里,嘉定的孔庙、猗园早已遐迩闻名。而嘉定的秋霞圃由于融入了秋天的景致,更显别样情趣:“秋色满园,古木寒潭堪入画;霞光遍地,苍岩朱实促题诗。”(秦瘦鸥语)秋天,实在是可以为此赞叹一番的。感谢作家华旗兄、超群兄盛邀,我们于飒飒金秋十月来到了人杰地灵的嘉定,到嘉朱生态桂花园游览赏景。

生态桂花园的开发,从一开始就占有理念的先机。李根长总经理是一个不甘平淡的人,他喜欢“折腾”自己,通过市场调研,他发现寻一处地方,觅几许野趣,闻遍地芳香,可以较好地满足市民休憩、垂钓、赏花、尝鲜的需要,于是毅然辞职。经过近10年的艰苦创业,如今便有了上海最大生态桂花园的奇妙。但见园内秋阳普照,秋风习习,秋色宜人,自是多了百闻不如一见的委婉。

在生态桂花园里闲庭信步,颇为惊讶的是有那么多的桂花树:金桂树、银桂树、丹桂树……几乎把天下所有的桂花品种一网打尽,在柔风的轻拂下尽显妩媚。墨绿色的椭圆叶片间,淡黄的,橘红的、银白的桂花,竞相露出满目的笑脸,宛若涂上一片胭脂喜色。美女诗人帼瑛姐沉浸在桂花树密密匝匝的花海中,体验着桂花迷人的馨香。这几张尽情感受桂花飘香的陶醉景象,一一摄入了我瞬间捕捉的镜头里。

“年年花开年年香,友谊花开友谊长。”这里的桂花树,品种繁多,花色各异,花香不时沁人心脾,颇有一种淡雅的风韵。一排排的桂花树,间或可种些青油农菜,品尝不受杀虫剂影响的果蔬。曲径通幽的林荫小道上,树木掩映之下透出斑驳的光影。两边的长凳相望不语,静静地等待游人前来小坐。华旗兄、超群兄、帼瑛姐和我四个人,徜徉在如此安逸的环境里,手牵着手,留下友谊地久天长的约定。渐渐地,我们似乎忘记了城市繁华的喧闹,忘记了人生脚步的匆忙,也忘记了每天为生活劳作的辛苦。

占地600多亩的生态桂花园,仅桂花树就用地三分之二,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眼望不到尽头。金桂路,吴刚路,每一个路名都充满了诗意的遐想和期待。往前行走,世界竟是这般从容,不时可见情侣手挽着手路过,沐浴着生态桂花园的温暖阳光。一个大大的池塘边,三三两两的钓友在此驻足,悠闲地消磨时光,在空气氤氲的桂花香里流连。那些五色的斑斓,墨绿的经典,恍如梦幻般点点呈现,直到模糊变成清晰,久久萦绕心间。

四季桂园在桂花园里可谓是同享精彩,无论其面积还是单株数量,都达到了四分之一左右。它约有半年时间分批开花,花为乳黄色,而秋冬是它开花的最佳时节,也是赏花的最好时机。这种树形相对低矮,枝多且密,树叶深沉,已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尤其在阳光的抚摸下,墨绿浓淡不一,融为一体,再加上旁有河面水草漂浮,顿时显得无限浪漫起来。

秋的诗意,在生态桂花园里缤纷皆是。此时,我看到了一对情侣在一棵向上开叉的大树下,低头同赏手机屏幕画面的背影,一副恬淡幸福的模样,于是不由得想起了高尔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株树就是一个喷泉,从地里喷出巨大的水柱,把金色的水滴喷洒在空中。”那到处都是精灵闪现的桂花树,写满了流淌心间的音符,在不知不觉中营造了秋天的美丽诗篇。我仿佛听到了桂花树的呢喃细语,也由此得到了桂花飘香的热烈眷顾。精彩无比的嘉朱生态桂花园,竟然是如此令人心醉。

冬天的花园

文/韩晓晗

不似南方冬日的温婉,北方的冬天是寒流乘着霍霍的大风,舞着冰刀,从西伯利亚由北向南一贯而下,一夜之间就把暖秋的余温逼走,只留下了冷冽干燥的空气与匆忙套上棉衣的人们。

遥闻着东北下雪的消息,庆幸温暖的同时却又不禁向往起雪来,因为她总是伴随着美好的故事。圣诞老人骑着驯鹿,红衣在雪中散发着温暖的色彩,新年的热闹也总在积雪中升腾;或有公主在雪日出生,她以白雪为名。是雪衬托了故事,还是故事美化了雪?雪是冬天的灵魂。在雪的反射下,冬日的阳光绚烂耀眼,给严冬的傍晚披上了闪烁发光的长袍披风,美得令人窒息,好像一抹天上虹,七彩烂漫。或与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难以描述的水晶华彩时,又有什么东西能比冰雪更美呢?

冬日的小园不似春的烂漫芬芳,亦不似夏日的色彩斑斓,不似秋日果蔬飘香。她就像今年以前的亿万个冬天一样,苍凉宁静。虽然一切都被肃杀的寒气涂上了浓重的眼妆,氤氲着冬日的冷艳。可是这样的小园却并不是死了,它只是睡了。你仔细看,报春花、月季和不知名的小草,躲在冰雪下睡着。仔细听,虽不见燕儿的踪影,但仍有不惧寒风的灰雀路过,在小河边栖息休憩,唧唧啾啾地吵闹。小园旁的护城河亦结了冰,冰很薄,像白的透明的皮肤,可见血管下汩汩的血液流淌,水声幽幽。这样安逸静谧的花园,宛若睡着的美人,睫毛颤动着,呼吸微弱平缓又压抑着隐隐的期望,等待着春风的一个吻来将她唤醒。

虽然小园的土地已经开始上冻,我却不怕冷,嬉笑着帮妈妈为无花果树遒劲的枝干用麻绳和布条织就了一套“毛衣”。妈妈又用枯干的无花果叶子把它的根部堆上,这应该是叶子最好的归宿吧,依偎在大树母亲的膝畔,为她遮风挡雪。无花果树现在看起来仿佛一件艺术雕塑,在冬日的小园中静静地矗立着。妈妈则站在一旁微微笑着看着它,眼神温柔得仿佛看着一个不懂得照顾自己的孩子。

冬日里即使无雪,也总有霜让人先饱饱眼福。一夜之间,青竹变琼枝,不似雪的厚重,薄得剔透精细,远远望去,仿佛用银笔勾勒的素描。长青灌木顶上撒上了一层糖霜,精致可口。槐树黄叶落尽,筋脉尽显,枝干向鹿角一样遒劲向上,傲慢扬起。每棵树都是一位独立寒冬的思考者。北国的冬,是走过了一段旅程,最终回归原点,等待着下一次突破。

近年,雾霾时不时地在华北肆虐几天,连偏居城隅的小园也难以幸免,这是对我们没有珍惜美好的嘲讽,也是对我们环保问题的警告。

小圩

文/丁贤玉

我的故乡座落在美丽的乌渡湖畔,在卫星地图上,那个位置标示的是“花园咀”三个字,我作证,这是正确的。花园咀,她像一个突前的花园,伸到湖边。

每天去上学,擦着乌渡湖边,我们走的是村前的路,熟知的物象是洪埠大坝、汪家冲、郭家来龙岗……后来到外地上学,或者是去县城,就转过身来往村后走,出了村,过了腰冲口,迎面就是小圩。小圩不大,一眼看得到边,半弧状,依着山。小圩靠天收,多种水稻,山边有几块旱地,种小麦,插山芋,也种棉花。山脚下,几户人家掩在树荫里,露着屋顶和墙,炊烟四、五缕,有世外桃园的雅意。

我对小圩并不陌生。从前放牛的时候,我们常在腰冲里,牛在吃草,我们到腰冲的山排上去玩。那里有个古墓,不知是被盗过,还是时日久远,整个墓地“坐”了下去,一个丈许的圆形深坑,冬天可避风,夏日亦荫凉。石碑倒伏着,我们只把几个侧卧的石马扶起来,摆正,分立,做我们的玩具。突然,有人惊叫一声,牛呢!我们赶紧起身去找,转过山咀,坏了,牛跑到小圩里吃人家的庄稼了。最惊竦的是,有一年发大水,小圩被淹了,小圩人家因势而作,在湖里种下了菱角,那不同于野生的,叶片肥,菱角大,看着,就让人口水流多长。几个大点的怂恿我去摘菱角吃,那分明就是个偷。惴惴的,不知深浅往水里探,抓住菱角就往怀里揣,正在忙碌着,突地一声断喝———被人发现了。顿时魂飞天外,飞也似的逃走了……

原以为,花园咀,乌渡湖,包括湖梢子上的小圩,是最不起眼的,及至成年,才发现自己错大了,这观点不是某种世俗的情结起的作用,乌渡湖,她有山水情怀,更有诗的意境,真的很美。似乎为了映证这一点,后来,我竟从网上搜罗到一些黄宾虹先生的作品,其中就有写意乌渡湖的。据说先生早年曾在乌渡湖畔小住,并被此地的湖光山色所吸引,整日吟诗作画,还曾萌发卜居的念头。关于乌渡湖的画作,其中有一幅《乌渡湖一角》,细看那丰润的山势,狭如关碍的冲口,环如白练的水道,以及白云下的冲里人家,怎么看,怎么像我熟悉的那个小圩。我想,一定是这样的,某一日,先生站在对面湖边,背手而立,神态闲适,凝望小圩的天空,小圩的炊烟,更有小圩那依山伴水的美景,瞬间,他的脑海里便定格了一幅传世佳作。

发现小圩的变化是近年。母亲年岁渐高,我回花园咀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一天,发现回去的路变了,从前的泥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特别是罗家碑堤坝,从前,只要下大雨,上游的水一下来,堤坝就被淹没了,过往的人,就要冒险摸水,现在,那里修起了桥,一座漂亮的水泥栏杆桥。过桥不久就到了小圩,发现小圩也变了,从前的小圩变成了小圩渔庄。渔庄的主人是兴发,土生土长的小圩人,在这个诗一样的地方出生、长大,兴发身上注定少不了诗的基因。果然,兴发一边养鱼,一边写诗,他的诗多写身边的山水和草木,更写身边的乌渡湖。他的诗,跌荡,跳跃,像小圩里的鱼儿一样活泼,灵动,一不小心,你就会困在那诗行里,出不来了。

兴发的诗飞扬出去,便召来了无数文朋诗友。像找到一处精神家园,诗人来了,书画家来了,剧作家来了,无数文学爱好者都来了。在兴发的渔庄里,我曾多次遇到因文字结识的朋友们,在这里,他们有的像一尊佛,静静的垂钓,而有的呢,什么也不做,就在那里闲逛,逛来逛去的。我问,不钓鱼?他们说,不钓,就看看。于是,就站在圩埂上,引颈向对面看,看山,看水,看湖边草滩。兴发在一边说,对面的徐畈圩,就是黄宾虹先生当年出资圈建的。于是,话题又牵到这位国画大师和大师的画作,不觉间,难免思绪翻飞,飞过辽阔的乌渡湖,飞到湖外的秋浦河上,去追寻诗仙李白的足迹,还有他那脍炙人口的秋浦十七首去了。

小圩,小圩渔庄,这两者间,大概就是一个生活的蜕变过程吧。

静静的花园

文/ 安平静好君

我遐想这样一个静静的花园。

面积不大却春意盎然,四周是北方高高挺拔的白杨围成的墙;蓝天白云下阳光正灿烂,妩媚着园内一地的花香;小溪淙淙,委婉流淌,宛如空谭泻春清澈见底;水中鱼儿双栖双游,幸福自在,其乐融融;翠绿的野草上小花朵朵,赤橙黄紫,点点缀缀浓密地装扮了小溪两岸;蜜蜂路过,窃窃私语。蝴蝶双双,翩翩飞舞。

春风习习,吹过幽静恬雅的空间,柳叶儿随风飘扬,好似纵情歌唱。橘树正迎着太阳蒸蒸日上,果香万里;郁郁葱葱的植物充盈着整个花园。寂静中,只有虫鸟喳喳,嬉闹对欢,一派春景明媚之繁荣景色。

心无尘,人自静。

可想而知,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进这柔情万千,风光无限的景色天地。她的美灌溉着我生命的波澜、壮阔,滋润着我如花似玉的美好心房。不需铺垫,无须修饰,回归本真,毫无伪装。感觉永如初见,清清浅浅,寂然喜欢。

安神才可以养性。

我惊诧,自己骨子里原本是这样的清淡高雅,坦然淡定。血液里的浮躁和狂妄成分将其真容曾经如火澎湃、泛滥,烈焰般地覆盖了许多年。如今的安静飘散着茗香,像金盏菊宁静地昂着头颅,耐着坚强,忍着孤独,享受这四季的曙光。睱望蔚蓝海天相连的壮观,风吹草动从容傲然,高贵地胜过牡丹,自然地赛过红玫,大度地越过蔷薇,亮洁纯净质如荷花,出于淤泥而不染。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默默地静守等待着一个又一个人生的精致彩排和历练。遵循内心的愿望,让时间游走在笔尖,享受着衣食无忧,闲情逸致的年华,竭力摆脱种种欲望的羁绊,蘸着人间悲欢离合的墨汁,柔柔地将光阴一寸一寸的磨碎,揉入自己的日子,与自我灵魂对白,勤奋耕耘,自豪洒脱地走在创新的路上。

深深感恩,那日日陪伴我的心灵。

静下了,我的心,这个美丽的花园。

静下来后,每个日出的晨景别具一格,迈着轻盈的步子,柔柔地开启花园温馨的那扇门,如赴一场花海喜事,馨香迎面,那身影随着神志凝重在一字一句一笔一墨里,没有华丽,没有惊艳,却醉了自己的心房,同时也点亮了岁月的晨曦。耳目一新中,异彩流放,熠熠生辉。心为之缕缕摇曳,情为之略略起波,身为之款款劲舞。

就这样,掀开日历暂新的一页,高兴着你的高兴,快乐着你的快乐,怜惜着你的怜惜,在乎着你的在乎,路过着你的路,感受着你的感受,用完美的目光欣赏一个有内涵有特质的人,用年轻的心欣赏一个并非年轻的人。

一切,为的只是看看你的心情,遐想一个个繁星满天的时刻,怎样铺开万物寂寞的纸张,独自耕耘的神态,展示男儿风采瞬息,千重思虑,万般情韵。情,就这样不知何种理由所起,却,一往而深。说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女人要静养!方知。

静下心,安下神后,能听到千里之外北国飘雪的声音,能看到匆匆脚步忙碌的坚实,能闻到一床书籍一池墨香的儒雅,能感悟到心有灵犀的悲壮,就那么懂,就那么好,情到深处无语,无声。没有了空间,近在咫尺。

失而复得的感动,令朝阳感恩花露。

静下心来,能用手触摸到自己的心灵,在暮然回眸中珍惜那一路的心血颠簸,慈爱将包裹了一切,唯有情意在淡淡的春雨、花草、泥土、星光、树梢上停留。回忆太多的巧合,太多的通透,在躲不过的人生遇见中舒展了灵魂之间的一个个重叠浸透。

静下心来,才发现自己没有愧对“惟君静好”这个他人给予的评价。才看到身边的一切、万物的一切是这样静美,一杯清茶压抑了红酒的灼烧,一口咖啡绽放了女人万般诗情画意的美妙。没有纠结,没有烦恼,更没有猜测。纵有心雨来临,任其纤细横流,却也滋养着纯洁的心田。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无所求品自高。

只为一个懂得,付出慢慢长夜的心血,但也无怨无悔。

或许,他要的就是这样一个静美的花园。古镜照神,隔着看不清楚的面目、朦朦胧胧的美感,勾勒着山山水水的情怀、外加畅想。或许,他渴望的就是这样一个港湾,不必过多的悲欢缠绵,不必热烈的灼热张扬,只要懂得,只要宁静。

静则不乱。

静静地让自己做这样一个花园,做男人心灵的栖息之地,覆盖着他一天所有的烦恼和困倦。宽容、接纳他日复一日的新颖灿烂,欣赏其坚毅执着中的才华卓见,默默守候天涯咫尺的真情跌宕,苦在其中乐在其中,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在高山流水般的吟唱中过往。

他触动了你的魂,你必须有足够的能力驾定住他的神,才能保住一份情。这是爱情的最高层面里的最高境界:博弈。彼此都为赢家。

毕竟,幸福比痛苦多一些。

我在花园遇上您

文/悦之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我小学班主任文老师的口头禅。当然,非常汗颜,现在这句话差不多成了我经常发生的“实况”。每到“用时”充满自责地“恨少”,我深切体会到文老师对一群懵懂的顽童说这句话时恨铁不成钢的操心。

记忆中,学校音乐教室的木地板会放大行走的声音,我们故意一脚轻一脚重地走来走去,地板咯吱咯吱的噪音让我们开心不已——小学生的奇诡笑点现在回想已经实在不能领悟。更开心的是看老师们“争抢”我们——其实是老师们抢着占领我们的自习课和写字课——老师们总想让我们学到更多。

老师们的争抢是通过精彩的辩论赛实现的。文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最精彩的辩论赛就是她与数学老师之间的。她们按捺住笑,对话幽默而针锋相对,各自都有占课的充分理由。我至今都不怀疑我对语文和数学这两门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就是从两位老师的“辩论赛”中开始的。

我喜欢听文老师说话,稳定、从容、娓娓道来,即使是在“辩论”的时候也是如此。每当“争抢”开始,我和我的同桌总是目不转睛,竖起耳朵认真辨别老师们说的字句,有时还在各自支持的老师精彩陈述后小声地欢呼一下。在周围小朋友叽叽喳喳太过嘈杂的说话声中,大概我们这一桌也算是奇葩了。语文老师与数学老师友好辩论赛的结果,可想而知,但有时获胜的文老师会笑着把抢来的课时让给着急的数学老师。所以我相信这种看起来非常激烈的“争抢”实际上是老师们的调皮,是她们增进彼此友情的方式。

文老师温文、和蔼,有着卷卷的花白的头发,她的眼睛里总是充满宽容疼爱的笑意。她大约是最后一批接受传统私塾教育却在新式学校教书育人的老师,她身上既有传统教育的古雅气息也有现代教育的爽利规范,成为她的学生,实在是我的幸运。时光荏苒,很多记忆都已模糊湮灭了,而那一次罚抄写的经历却记忆犹新。

那回因为贪玩,我竟然忘记完成写字作业了!这在我是从未有过的,从不生气的文老师生气极了,花白的头发随着她翻阅作业的动作颤动,脸色微红,一反平日和风细雨的风格,她沉默着在我的写字本写下了一句话,罚我抄写,抄写了五十遍,但我真的记住了那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直到今天,看到这句话我都会想起温文的文老师那天生气沉默的样子。如今年齿日增,更能理解老师当时的心情。那时文老师已年届六十,她说,教完我们她就好退休了,我们是她教的最后一届学生。她对我们格外地用心,不只是师道之责任,更有对时光与所爱的顾惜。她用各种方式鼓励我们多读书,写日记,分享自己所读书中的一句话、最喜欢的一句名言、一句诗,这些在今天已然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普遍路径,而在那时却充满了文老师自己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珍爱,对小小学童的我们的爱心、细心和期许。那时我不懂老师让我背诵的许多诗文,但是我对读书的兴趣,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却是从文老师读书时散发出的由衷的愉悦与欢喜中萌发的。

我记住了文老师生气的样子,但文老师在古雅校园中温文微笑的场景,才能代表我对母校及整个小学时期的经典记忆。我的老师、我、我的校园,在印象里统统散发着和煦的暖光,一体无二地自在怡然。那时候我总是欢快地跑着进校门,先经过雕着古朴纹饰的悠长回廊,回廊的玻璃橱窗里展示着我们的手工作业、绘画或优秀作文;再经过堆叠有致的大小假山,假山的隐秘角落还藏着昨天挑选的几颗漂亮鹅卵石;圆形门东边古色古香的建筑是老师们的办公室,文老师会从这里抱着我们的作业本走出来;那架气势磅礴、风骨高古的紫藤就在办公室西大门外盛开着。春天有瑞香、杜鹃,夏天有玉兰、合欢,秋天有金桂、银桂,冬天有腊梅、红梅,还有那十几棵我说不出名字却给校园制造最诗意的夏日浓荫和秋日落叶的大树……我的母校美得像一座私家园林。事实上,它本是一个花园,在地标上,这里是清代镇江道署衙门后花园的旧址,而在我心中,它是我曾经驻足和一直怀想的清澈又温暖的桃花源。就在这个花园,就在这里,我遇上了教我体会读书之乐、让我对文字着迷的文老师。感谢您,老师!

东门小花园

文/朱少飞

“人间重晚晴”,落日夕照下的东门小花园,展现出它历经岁月沧桑的斑斓风韵。

合肥人常常把小花园与小东门混为一谈。并不奇怪,两个地名本来就在一处,南淝河左岸的一片芳草地。旧时文人称之为“淮浦春融”,庐阳八景之一。春天,文人仕女来此踏春赋诗。其实,并无那么浪漫。解放前,小花园实际是乞丐、流浪汉、江湖艺人的聚集之地。

认真说来当时的小花园称不上花园,没有多少花花草草,只有稀稀疏疏的几株松柏。小花园的小倒是名副其实,从长江路到寿春路,长不过两三百米,宽不过四五十步。但唱戏的、耍猴的、变魔术的、说大鼓书的、拉弓练拳的……一个挨一个,各自占着一块巴掌大的地盘,有的摆张旧桌,有的支个破鼓,有的堆放些木棍铁刀……平时也不见多么热闹,但到了星期天或节假日,每个摊前都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耍猴、打拳、变魔术好似流水的兵,隔一段时间就换上一个新面孔。说大鼓书则是铁打的营盘,一年到头固定在那棵大松树下。下课后,我们常跑去听大鼓书,正听得过瘾,说书人将醒木一拍:“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们赶紧开溜,知道他要收钱了。

说大鼓书的旁边是练拳的。脸膛通红,光着脊梁的拳师双手抱拳,在人圈前螃蟹似的来回打转:“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但他很少舞棍耍刀,只是一个劲耍嘴皮,自称东北人,吃惯了高粱,来到合肥,已经一个礼拜没有上过茅厕了。忽悠到最后,一拳未打,又吆喝起狗皮膏药来。

小花园背后就是南淝河,从树林枝缝里可以看见水里行驶的船篷。下游不远处,便是淝河码头,停泊着开往巢湖沿岸各县镇的班船。班船我曾坐过,两岸景色不错,“风吹稻花香两岸”,但速度太慢,到达巢湖中庙总要六七个小时。

不知哪一年,航船走了就没有再回来。打拳、说书、走江湖的也云消雾散,了无踪影。只有算命先生春来冬去依然盘踞在此,却又冒出些形迹可疑的女人。好在,事情有了转机,春风浩荡,万象更新,上世纪80年代,合肥城市改造开始了。

合肥城市改造首选小花园。它的地理位置绝佳,西对步行街,东依南淝河,正是从火车站进入合肥市区的入口。小花园改造当时算是好手笔,沿河堤修了观河亭、水榭、长廊……草地遍种各色花卉灌木,又在小花园一北一南建起了鲲鹏志广场和九狮苑广场,淝河东岸再建一个胜利广场。1949年1月,解放军就是从小东门过河进城,驱逐蒋军,夺取了合肥。

小花园南面耸立一座古朴的方塔,正对着车水马龙的长江路。这座塔始建于民国,纪念反清志士倪映典。倪映典,合肥北乡人,1910年发动新军举行广州起义,不幸“出师未捷身先死”。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追赠倪映典为陆军上将,并在合肥修建“映典纪念塔”。卫立煌将军撰写塔铭:“……麾军直前,十荡十决,白日无光,壮士喋血。凛凛忠义,君亡不亡。继君起者,有黄花岗。摩空一塔,长留正气。我铭非夸,以昭百世。”

合肥是座千年古邑,1952年成为安徽省省会后,又变成一座十分年轻的城市。但时光容易催人老。上世纪50年代几十万进入合肥的年轻人,前不久还在南淝河岸挖泥种树;在东郊南郊建造厂房;在淮河路的小楼里补习考试;在工人文化宫打球演出……突然间黑发变白发,光滑青春的面庞被岁月耕犁出道道皱纹。曾经工作的国营单位更名为股份公司;居住的平房成了通衢大道……工作尚未尽兴,却已相继退休。

就是最近这五六年吧,街头老人突然增多。不知是不是小花园里松柏桑榆,更具岁月苍凉之感,小花园成了合肥老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大约睡过午觉,小花园里老人开始聚集,总有上千人之多吧?一群一群,各取所好。跳交际舞健身操的几摊;唱庐剧黄梅戏的几摊;打扑克打麻将的十几摊。还有一堆堆老人围得层层叠叠,听某位老人大声言谈。也有些老人独往独来,背着手从这一堆人走到另一堆人中。松树底下的花台上,身子挨着身子坐着一圈老人,仿佛围拢一起烤火取暖。他们默默望着流水,神色端重,数小时一动也不动,直到身影在泛红的暮色中逐渐模糊。

“人间重晚晴”,落日夕照下的东门小花园,展现出它历经岁月沧桑的斑斓风韵。

秋风中的花园

文/张 筱

细碎的风,在高过城市的坪上吹着。才刚刚立秋,风就开始传播开了凉意,让骚动了一夏的情绪得到了安抚。拐出巷子折角,就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双手执着一把绿色的塑料洒壶正在花园里浇花,当我走近时,老人已左手提着空洒壶右手拄杖进入洞开的大门,只在幽暗的门洞中留给我一个颤微微的背影。我想,老人是要到庭院中去接水吧。其实,常从这儿路过,也曾经在许多个早晨遇见或看到过老人浇花的情景,只是这天看到老人颤微微的背影时,却无端勾起我心中的惆怅……

那是一个游子的惆怅啊,这样我的情思便跑得远了。白发苍苍的父亲、喜欢絮叨的母亲慈爱亲昵的面容刹那浮现在我面前,也浮现出泥阳川道里的一个村庄、一条大路,大路边上的家园,还有父亲的那座花园和父亲在我老屋门前帮我整理好的花园,此际它们也定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吧。我也能想到花园中那些或高或低的花朵、花簇是怎样的一种风情。内心被想象的张力充满,瞬时感到身心无比轻快,那是一种幸福的畅快。

这样的念闪一晃而过后,我的目光又落在面前的花园。这座花园就在斜坡路径一侧砖石垒起的平台上,没有花墙,也没有篱笆。园边,是形状不同的竹篮、木箱;就是在这些器物中,种植着十多种花:旱莲、矢车菊、胭脂花、凤冠花、大理花,还有几种常见到很熟悉的花(但我却叫不上名字)。花丛高高低低错落成的这圃花园,在早晨是那么地精神,那么地漾溢出活力。这的确是座独特的花园,生长在庭院之外的花园匠心中有自然野趣;而另一个独特之处,它是通往山下这条长长山径旁唯一的一座花园。无数个春天、夏天、秋天,我都从此路过,我也欣赏过花园在每一年每一个季节的不同风韵风姿,只是这一次,在这个早晨,它却如此强烈地浸渍着我敏感的神经,让我比以往多留驻了一会。在凝视中,我又想起了另一座冬天的“花园”,也正是开放在此地、此处。

前几年住在这一块,不时来老人家的小卖部购物,这样便熟悉了两位老人的音容。有时,也会无意中将视线伸长,隔着小卖部朝院的背窗看过去,这样就看到了四合院中的情形。庭院南靠邻居家背墙是一方花园,花园中裁着许多花,院角还摆着大大小小的盆花;西边是一溜平房,是厨房、储物间之类;北边是一座二层楼房,是他们和孩子起居之处;小卖部是东面平房的一间,左手是大门、门洞,这边临路。每天下山时,我都会看到小卖部的那扇大窗,清早就启开着。去年隆冬的一天,路过这里时我看到空寂日久的花园中、路边放了许多花圈,便知道是这户人家有老人逝世了,只是不知是他俩中那一个,在仔细看过挽联上的题跋,才知是那位老伯仙逝了。前夜刚好下过一场雪,那些花圈,仿佛就是雪地上一夜间长成的花园。

打去年的冬天起,一直到了春天,小卖部的那扇大窗和那两扇大门都紧紧关闭着。这让我在担心中,又生出一些疑问。这位老大妈,还能支撑起门面吗?疑问是应当的,可也是多余的。但是有一天,我看到她门前花园开垦了一遍;又过了几日,看到那破烂的竹篮、木箱被修整过了;之后,又看到花园的地上、竹篮、木箱中被栽上了花。可是我一直都没有看到种花人是谁,是老人的儿子还是老人?看到了养花人的身影,是初夏的那个双休日,那天我睡了个懒觉起来,比平时晚了一个小时下山,路过这儿时看到老大妈正在浇花,有几株旱莲开得正欢呢。而几个月未遇面的老大妈,除了头发更白以外,从她的神情上我看不出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之前的疑问一扫而光,也感到心中有些释然。至今过去了一个夏天,只是那小卖部的窗依然一直紧紧地关闭着。

欣慰的是,花园在老大妈精心照护开,花朵日益开得多了。虽然到秋天了,但花园里花朵败了一茬会又开一茬。我也在想,这座秋天的花园,还能慰藉我们多久呢?

目光被鲜花点亮

文/兰草ygl

一踏新西兰的国土,有种脱胎换骨欣喜不迭的感觉,仿佛人一下了掉进了被绿树绿草洗染的不含丝毫尘滓的清新中,忍不住深深地用力呼吸,这难得的新鲜和清纯,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赐予。踏上坎特伯雷平原南岛最大的城市基督城,目光被五彩缤纷的鲜花点亮了。

没有鲜花的城市,色彩无疑非常单调,或者说非常纯粹。基督城渴望彰显引以为自豪的具有英国风情的街路、建筑,因浓郁的绿色簇拥和似锦的鲜花点缀,让人有一种热热的流动的东西从心底划过。我常常伫足不前,好像有一种引力悄悄包围着我,吸住我的脚步。心似乎被启迪被过滤了,所有的杂念被沉淀了。

到过基督城的人,喜欢以英国以外最具英国风情的城市的口吻来评价它,还有人夸张地说,它比英国还英国。当然源于它最初要建成一个英国人的定居点的用劲心力的设计宗旨。无论是市中心广场哥特复兴式建筑的圣公会大教堂,大片大片梦幻式尖塔、角楼和回廊的艺术中心、坎特伯雷博物馆,以莎士比亚故乡的同名河命名蜿蜒流淌清澈透亮的艾汶河,还是经典园林、街头古老的石头建筑群和雕塑,无不充满英国情调。就连每年2月举行的大型花卉节,选出最美的花园和最美的街道,有“花园之城”的美誉,也是从英国移植而来的。

基督城有大大小小的公园50多座。如植物园、报春花园、石南花园、玫瑰花园等,花园连着花园,花团簇拥着花团。在基督城参观考察街头巷尾跑了一天多的时间,头顶阳光锐利,身后是纯蓝色的天空和一团团漂浮的白云。两只小狮子般可爱的牧犬在女主人的视野里啪哒啪哒从身边跑过,十字街头许多车辆穿梭往来,广场上露天地上小人般高大的国际象棋颇有古代帝王片前运筹帷幄的架势。在我眼里,这一切的一切都悄然让位于争相开放,鲜艳夺目花园风情。

基督城是个用鲜花召唤的城市里,遍地的鲜花施展得特别充分、特别细致、特别蓬勃甚至于特别震撼。人沉浸在花的无比的清馨与宁静的氛围里,那种感觉是轻松、飘逸和陶醉。花园风情与人的心情也要与之相和谐,不能心不在焉,不能来去匆匆。浓而不觉浓,醉而不知醉,依偎和沉醉的瞬间,可以说是人生的全部,如果不是行程紧张的话,我真希望能在此多停留。这是置身城市繁华和躁动外,一直想寻觅的清新和宁静。

基督城的色彩用五彩缤纷不形容不为之过。南阿尔卑斯山是城市绿色的天然屏障,艾文河银光闪闪穿城而过。街道两侧树木大粗壮而拙劲,密咂咂地错落着,树是绿色的,影子是黑色的。满目疯长的青草象绿色地毯似地铺盖着大地。市民们有着喜爱花草的情结,家家房前屋后种植各种颜色的奇花异草,有的金英灿灿,翠蔓袅袅;有的胭脂万点,簇锦争荣;有的清新含娇,耀眼生辉;有的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到处是清雅宜人的幽香。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对新手种植浇灌的鲜花就象居室的地毯一样爱惜。街心广场摆满了各具匠心的盆景花木,鳞次栉比的商店橱窗里无不巧妙地点缀着一些青翠葱茏的观赏植物,仿佛盆景是橱窗的个性标志。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绿地上,矗立着题材广泛、气势恢宏、形神兼备的青铜和白石雕像,使人遐想翩跹,引发思古之幽情,与树的雄健、粗犷和草的温柔、细腻,珠联璧合,相映成趣。为了美化、净化环境,政府规定居民免费用水,鼓励浇花伺草。

植物园位于艾汶河畔,占30多公顷,园内绿荫路长数里。高大挺拔的枞树、枫树,翠羽毵毵的雪松,洁白晶洁的玉兰,亭亭玉立的棕榈,浓枝密叶的伞形树冠,大如垂天之翼,突露地面的树根蟠曲纠结,四方伸延,远远看去似一把把巨大的绿色花伞,给绿地投下大片大片的浓荫,润心畅怀。140多年前为纪念爱德华与丹麦亚历山大公主新婚之喜,园内种植的第一颗人工英国橡树,被多颗小橡树众星捧月般缭绕,冠盖如云,素雅洁净,明丽动人。一家四个金发碧眼的男孩女孩正在一颗树旁玩耍,看他们那可爱的样子,我们忍不住提出与他们合个影,母亲在一旁微笑地点头示意。

园内的鲜花随处可见,一簇簇,一片片,有的带紫呈粉,有的白蓝相间,有的万朵吞红,有的金光浓艳,风姿各异,香韵芬芳。园内的弯弯溪水缓缓流淌,小桥卧波,河面野鸭戏水,时而有小船载着仨仨俩俩的游人轻轻划过。伴随着鸟的啁啾,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调流布于公园的每一角落。

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一个小型的室内花园,一踏进门,顿觉一股扑鼻的芳香。姹紫胭红的花光耀得人有点睁不开眼,百卉争喧,繁葩竞露,丰满的花容,烂漫的风姿,绚丽的色彩,让人的心情也象花一样怒放开来。那些叫不上名字,也无想知道的鲜花,有的吊在半空,有的叠置在石块钢架中,有的散落在水磨石板上,大朵大朵的鲜花如伸开的手掌,我们露出真心的甜美的微笑纷纷拍照,愿永远与鲜花结伴。

蒙娜谷花园以其玲珑娇小闻名。花园最初是一位教长的私产,1905年被妮。汤姆德买下后不断拓展,大力植树种草栽花,美丽的花园风情成为基督城一道风景线。妮?汤姆德去世后几易其主,欲拆花园,引起政府关注,居民为此慷慨解囊5万多新元,政府斥资相当钱款将此买下,保护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花园景观,我想基督城之所以成为世界花园城市,归功于基督城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这种豁达意识和胸怀,当然肯定也有蒙娜谷的一份功劳。

玫瑰园和杜鹃园是蒙娜谷的园中园,它用其点睛之笔将蒙娜谷装扮得多姿多彩。杜鹃和玫瑰花虽非名贵,但种花万木,色样各殊,十分令人喜爱。杜鹃园的杜鹃花烂烂漫漫地开满了花园,一簇簇艳红的花朵,灿若蒸霞,让人不由得想起“杜鹃啼处血成花”的诗句。杜鹃花以红为主色调,还间有紫、青、黄、白色,花色有深有浅,有浓有淡,有重瓣有单瓣,有双色有单色,叠缀在一起,艳美极了。

玫瑰园中的玫瑰如锦如绣,绰约多姿。玫瑰花红紫分植,白黄各披,远观近赏,娇容多变,令人目眩。轻轻的热风吹过,满身是玫瑰的迷蒙芳香。多少年来,人们总是喜欢把玫瑰当成美好愿望的象征。有的说,玫瑰是和爱神维纳斯一起诞生的。有的说,耶苏被钉在十字架上时,鲜血滴到地上,润泽了泥土,才长出了美丽的玫瑰。玫瑰不仅有观赏价值,还可以从花中提取玫瑰油,用于香料工业和制药工业。

如果说,基督城丰富的青铜和白石雕塑给城市增添了崇高、庄严、静穆、优美的氛围,那么奇妙无比的绿云和花雨,记录了基督城隽永的诗意、韵律、光影和色彩。这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水乳交融。

花园林场

文/李翀

由西安驱车向西北方向行驶100余公里,就来到隋唐时期皇帝为修建避暑胜地仁寿宫而催运木材之地麟游县崔木镇,再往北约5公里便来到了花园林场。

夏秋两季是花儿争艳、果蔬丰盛的季节。由山顶放眼望去,山脉绵延起伏,云雾缭绕,如滚滚海浪,如蛟龙翻腾。俯视脚下,花园林场就像一只硕大的盆子,“盆底”有水坝,果园,田地,养殖场;有农人在田中辛勤劳作着。一条条小径弯弯曲曲,连接户户家家、田间地头,再伸向丛林花海。“盆壁”有梯田,果园,人家。播种机轰隆隆地欢唱着在忙碌地耕作,成片的玉米绿波起伏,茂密的叶子随风沙沙作响,如吟如唱。一阵阵花香飘来,风是甜的,是香的,深深地闻一闻,人顿然就醉了,完全忘记了是游弋在画中,还是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父亲拽了拽我,你看,那儿。我才回过神儿,朝对面望去。但见梯田上面,山花烂漫,翠绿丛中掩映着一座青砖蓝瓦的仿古建筑,精致而又古朴。这是父亲在下放插队劳动第三次搬家的旧宅地上盖起来的四合院。我做了个鬼脸笑着问他:“这是不是你的梦想?”父亲得意地说,这是他一辈子的梦想,过去凭他们那点工资和生产队里挣的工分,这样的房屋连想都不敢想。

经过昔年乡邻的院落,家家院里皆晒着核桃、杏核杏干等物,还有未剥过皮的青皮核桃。杏核装成袋子摞在一起,青皮核桃则成堆地堆放在院里,辣椒也成串成串地挂在屋檐下。老乡一见我们,热情地迎上来打招呼,哎呀!多少年都不见啦!这是老几啊?那个是最小的吧?一连串地问。父母一一介绍,我们也含笑点头回应着。“来,吃核桃,吃梨,吃苹果,这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柿子……”老乡们热情地招呼我们,问候声、交谈笑声回荡在山谷,整个村落热闹起来。老乡们淳朴憨厚,好客善良。他们有的床上枕边还放着农业科技杂志、报纸,还有从农博会上搜集来的技术资料、设备资料……屋外桌子上还摆着果树修剪工具,院外停放着播种机、旋耕机、收割机,看来,他们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父母祖籍不在这里,也非此地出生。但他们从大城市下放到这里参加生产劳动,经历了合作社、人民公社、包产到户等几个时期。他们带领全家辛勤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用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和丰茂年华改造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他们与这个美丽富饶的第二故乡已有了深厚的感情,已深爱上了这片藏满故事的厚土。

十多年没有回到过这片阔别已久的土地了,父母的激动可想而知。走在乡路上,父亲不时回忆起刚下放到农村,一穷二白、一无所有的艰难和我们小时候生活的不易。他说:“你们几个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事业干得也不错,但应懂得感恩,感恩花园林场这片沃土。你们应该去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那个地方是在龙头上。”他边说边比画着哪段山脉是龙头,哪段山脉是龙身、龙尾。经父亲一提说,我的记忆瞬间复活。印象里,我们原来居住的地方背靠大山,溪流从山脚下淌过,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整个地貌就像一个聚宝盆。

父亲指着山峁说,你们看,那段就是龙身,那段就是龙尾,咱们这里正好就在龙头上,还有龙须,山脚下就是河流,山清水秀,这可是块风水宝地呀!父亲明显高兴起来,又说:“你们几个有出息,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这辈子没有多少积蓄,没有什么家当,就养了你们几个懂事的娃……”说着,转身指着窑顶上一棵有些年代形似龙须的树说,“这儿是龙头,你们应该拜一下……”我环顾四周,望望山脉,这里很清静,绿树成荫,还真是有那么个意思。我们就按照父亲的意思,面对龙首,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恩这块赐予我们生命,并养育过我们的土地。

返回的路上,汽车行进在乡镇公路上,两侧茂密的树林缓缓向后退去,飞播造林生长出来的优质树木与天然林交织在一起,像赛跑似的,一片比一片茁壮,一片比一片茂盛。美丽的山鸡在路上来回穿梭,可爱的野兔蹦来蹦去,伶俐的燕雀唱着动听的歌儿绕着我们的车来回飞翔,它们好似亦有好客淳朴的习俗,不让我们这些外来客离开。

小圩

文/丁贤玉

我的家乡坐落在美丽的乌渡湖畔,在卫星地图上,那个位置标示着“花园咀”三个字,这是正确的。花园咀,她像一个突前的花园,伸到湖边。

每天去上学,擦着乌渡湖边,我们走的是村前的路,熟知的物象是洪埠汊、汪家冲、郭家来龙岗……后来到外地上学或者是去县城,就从村后走,出了村,过了腰冲口,迎面就是小圩。小圩不大,一眼看得到边,半弧状,依着山。小圩靠天收,大多种水稻,山边有几块旱地,种小麦,插山芋,也种棉花。山脚下,几户人家掩在树荫里,露着屋顶和片断的墙,炊烟四、五缕,有世外桃园的雅意。

我对小圩并不陌生。从前放牛的时候,我们常在腰冲里,牛在吃草,我们到腰冲的山排上去玩。那里有个古墓,不知是否被盗过,还是因为时日久远,整个墓地“坐”了下去,一个丈许的圆形深坑,冬天可避风,夏日亦荫凉。石碑倒伏着,我们只把几个侧卧的石马扶起来,摆正,分立,做我们的玩具。突然,有人惊叫一声,牛呢!我们赶紧起身去找,转过山咀,坏了,牛跑到小圩里吃人家的庄稼了。最惊竦的是,有几年发大水,小圩被淹了,颗粒无收,小圩人只好在湖里种了菱角,那不同于野生的,叶片肥,菱角大,看着,就让人口水流多长。几个大点的怂恿我去摘菱角吃,那分明就是个偷。惴惴的,不知深浅往水里探,抓住菱角就往怀里揣,正在忙碌着,突地一声断喝——被人发现了。顿时魂飞天外,飞也似的逃走了……

原以为,乌渡湖包括湖梢子上的小圩,是最不起眼的,及至成年,才发现自己错了。乌渡湖,她有山水情怀,更有诗的意趣,真的很美。似乎为了印证这一点,我又从网上搜罗到一些黄宾虹先生的作品,其中就有写意乌渡湖的,尤其是那幅《乌渡湖一角》,细看那丰润的山势,狭如关碍的冲口,环如白练的水道,以及白云下的冲里人家,怎么看,怎么像我熟悉的那个小圩。我想,一定是这样的,某一日,先生站在对面湖边,背手而立,神态闲适,凝望小圩的天空,小圩的炊烟,更有小圩那依山伴水的美景,瞬间,他的脑海里便定格了一幅传世佳作。

变化是近几年的事。有一次,我回花园咀,发现路变了,从前的泥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车来车往的。特别是罗家碑的那个堤坝,从前,只要下大雨,上游的水一下来,堤坝就淹了,过往的人就要摸水,不方便,更不安全;现在,那里新修了桥,一座漂亮的水泥栏杆桥。过桥不远就到了小圩,发现小圩也变了,从前的小圩变成了小圩渔庄。渔庄的主人是兴发,土生土长的小圩人,在这个诗一样的地方出生、长大,兴发身上注定少不了诗的基因。果然,兴发一边养鱼,一边写诗,他的诗多写身边的山水和草木,更写身边的乌渡湖。他的诗,跌宕,跳跃,像小圩里的鱼儿一样活泼,灵动,一不小心,你就会被困在那诗行里,出不来了。

兴发的诗飞扬出去,便召来了无数文朋诗友。像找到一处精神家园,诗人来了,书画家来了,作家来了,一些文学爱好者也来了。在兴发的渔庄里,我曾多次遇到因文字结识的朋友们,在这里,他们有的静静地垂钓,而有的呢,什么也不做,就在那里闲逛,逛来逛去的。我问,不钓鱼?他们说,不钓,就看看。于是,就站在圩埂上,引颈向对面看,看山,看水,看湖边草滩。兴发在一边说,对面那个徐畈圩,就是黄宾虹先生当年出资圈建的。于是,话题又牵到这位国画大师和大师的画作,不觉间,思绪翻飞,飞过辽阔的乌渡湖,飞到湖外的秋浦河上,去追寻诗仙李白的足迹,还有他那脍炙人口的秋浦歌十七首去了……

小圩,小圩渔庄,这两者间,大概就是一个生活的蜕变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