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酿酒散文

2023/01/02经典文章

酿酒散文(精选7篇)

九月九 酿新酒

文/常书侦

有歌谣唱道:“九月九,酿新酒。”在我的故乡,中秋节月饼的香味还未散去,乡亲们就开始准备酿新酒了。

重阳时节,玉米、小米、高粱米等新粮已经收打完毕、并晒干入仓。用新产的粮食酿酒,庆祝丰收、过重阳,是乡人最看重的节俗之一。乡亲们酿制最多的当属米酒,因是用金灿灿的小米酿制,又名黄酒。古人云,“小米乃养人之最”。用其酿酒,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酒精含量低。不仅男人喜欢饮用,就是女人和孩子也能喝上一碗半碗。除了一般饮用外,还可当中成药的引子。

小时候,日子虽然紧巴,但酿米酒习惯却从未中断过。每逢重阳佳节,家家户户酿酒忙,街头巷尾闻酒香。最不济的时候,几家也要合酿一坛米酒。我最喜欢看的画面是——豁牙的老奶奶,头上插一两朵小盏菊花,笑眯了眼睛。一碗米酒,她一仰脖便喝了下去。全家人看着,欢喜不已,更有小孙儿拍着手在唱:“老奶奶,喝米酒,喝了能活九十九。”此时,屋外秋阳高照,房檐上有花喜鹊在蹦来蹦去,农家的日子幸福、温馨。

长大后,离家到外地工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总会收到父母从老家给我寄来的香甜米酒。揭掉层层包裹,倒出一杯米酒,立刻,家的味道和着米酒的香甜,扑面而来,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不由得想起父母辛勤的劳作——犁田、耙地、播种、间苗、除草、灌溉、捉虫子,或头顶烈日,或风里来雨里去,伺候着玉米、谷子以及大豆、高粱……更难忘他们酿米酒时的情景——将刚刚收获的米粒倒进大瓷盆里用温水浸泡一夜,之后捞出来沥干,装进大锅里蒸熟、晾凉,然后拌入适量的酒曲,装入缸里,用棉被捂住发酵。三五天后,若有若无的酒香便鬼鬼祟祟地钻出棉被的缝隙,满屋子地乱窜,母亲就笑着对父亲喊道:“他爹,酒来了!”于是,一家人就像过年一样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正是:九九重阳米酒香,喜坏老爹和老娘。自古农家多辛苦,汗水浇出好时光。

醉在酒香中

文/罗瑜权

柳树,又叫柳树沱,是川中遂宁一个小镇。柳树,靠近涪江,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这里盛产美酒,是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产地,柳树镇也随之改为沱牌镇。

从绵阳市区出发,经过三台县,我们很快便进入射洪县境内。在一个叫螺湖的地方,隔江观景,湖水清澈,绿树成荫,红砖小楼,环境清幽,是一个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听随车的一位朋友介绍说,这条江是涪江,螺湖是因在涪江上修建了一座发电站截流而形成的一个人工湖。

车子进入一个地势平坦的小镇,道路变宽,街道整洁,林木茂盛,这便是沱牌镇。沱牌镇街道两旁的树木笔直挺拔,伸展着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和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鸟语花香的沱牌舍得艺术中心小憩后,我们来到泰安作坊。泰安作坊,始建于唐代,现存古窖池两处,古井一口,作坊内设施齐全、历史传承真实完整,保存完好,至今仍在正常生产。

泰安作坊由清末开明酒商李明方从古酒坊易名而来,有“举酒恭祝国泰民安”之意。民国初年,李明方其子李吉安继业,进行工艺改革,聘请成都酿酒名师郭炳林攻研曲酒生产终获成功,酒有“入门便觉鼻生香,发幕先令指取尝”之芬芳美誉,一时名噪四川。李吉安设宴,邀请地方士绅品酒命名,前清名士、举人马天衢取“沱泉酿美酒,牌名誉千秋”之意,命名“沱牌曲酒”。这幅对联至今还挂在泰安作坊门口两边。

2005年,泰安作坊被国家文物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列入首批中国食品文化遗产。泰安作坊经过百年传承,完整地留存着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的全过程,犹如一个活生生的酿酒博物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传统蒸馏白酒的前世与今生,是中国白酒工业发展的一个典范。

随后,在绵绵小雨中,我们来到生态酒城参观万吨高位净水池。两个大水池坐落在山顶,就是一个天然屏障,不仅为酿造美酒提供源源不断的良好水质,而且可以调整小镇的生态环境,保护美好的大自然。在生态酿酒工业园一路前行,一路感触,体验独特酿酒文化、传统制酒工艺和先进生态酿酒理念,品味醇厚浓香的甘甜美酒。

这是一次生态之旅,也是一次文化之行。一路上,我们在美酒飘香中,领略小镇风情,感受企业文化。一个小小的作坊,在百年间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企业,真是让人震撼,为之点赞。这或许就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

貌似樱花红叶李

文/扎西东方

每年惊蛰节令,樱花开的时候,我所居住的瑞景文华大院子里就有不少高有五六米的树开始含苞欲放。只见那褐色的枝条上,一串串小小的带着紫红色的小花苞密密地由下到上布满枝头。春分左右,那些小花蕾就嫣然绽放。一朵朵紫色花托、粉白花瓣的小花儿,犹如樱花一般开满一树的,犹如盛装的美少女,顾盼生辉,婀娜多姿。

我一直以为这花儿是樱花的一个品种。有邻居问我时,我没加思索就告诉他,是樱花。不过,令我生疑的是,樱花不结果实,而此“樱花”在初夏时会结出紫红色的很像提子一样的果实。其果实比提子圆一些,上面有一层薄霜一样的粉状物。一直到前年,一位朋友来做客看到那烂漫妩媚的花儿,叹了一句:“你们的红叶李长得真漂亮。”我才知道,它不是樱花,而是貌似樱花的红叶李。

红叶李又名紫叶李,是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其叶常年紫红色,像常年不谢的花一样,果实像李子,故而得名。红叶李是着名的观叶树种,也是很好的观花树种。

红叶李的结实很多,那紫红色的圆果实缀满一树,可谓硕果累累。不过,院子里没有人知道这果实是否有毒,能不能吃。待到果实落地时,院子里,道路上,到处都是那些小果子,保洁员每天都要扫上一大筐倒掉。

去年,江苏文艺广播的主持人梦石到我家做客。见到院子红叶李树上结满可爱的果子,便摘了几颗,洗了一下就吃起来了。我很惊奇:这果子能吃?她说:“可以呀。这是另一种李子,就是比较酸,也有一点点甜味。像这样熟透的,就稍好一些。”我取了一颗尝了一下,的确如此。但是,用其当水果,的确不适宜。

第二天,我忽然想起一位万姓老哥,江西南昌人氏,年长我几岁。他中年时,患了高血压、高血脂等不少慢性病。后来学用水果酿酒,每年都要用各种水果酿制400斤左右的果酒,既当酒又当“茶”,吃饭前喝几杯,口渴了,也喝几杯。十多年喝下来,那些慢性病都没了。于是,我给他去电话询问这红叶李子是否可以酿酒。他并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红叶李的存在。但是,他肯定地答复我,只要有酸甜味就一定可以酿酒。

有了万兄的指点,我很快摘来了不少于20斤的红叶李子。并买来了酿酒的坛子,按着万兄所说的工序进行操作。完毕后,怀着一颗忐忑的心,等待着作业后的答案。这期间,我外出了几天,闲下来时,心里就会惦记这事。待我回到南京,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酒坛察看。坛内一汪紫红色的液体,散发着醇醇的酒香。我舀起一勺尝了一下,甘醇可口,比葡萄酒还有爽口。呵呵,以后这满地的红叶李终于不再是保洁员的累赘了,而是酿酒的好原料了。以后,我又用此种工序酿制了不少其他因为吃不完或小区里人家种了不吃的水果酒,储存了几大瓶。

今年的正月十五,一群朋友到我家来包饺子过小年。我取出去年自己酿的葡萄酒、柿子酒、芒果酒、无花果酒、红叶李酒给到家佐餐。敏翔兄对我这滴酒不沾的人,竟然酿出那么多品种的酒感到惊奇。我笑曰:纯粹是废物利用而已,呵呵。

不过,一群人将几种酒尝下来,还是觉得红叶李酒味道最美。这倒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废物利用,成效显着也!

红叶李叶美花艳,果实还能酿酒,真是可爱。

这几天,樱花开了,红叶李开花的日子也不远了。我期盼着那可爱的紫红色果实早点儿结出,好酿新酒了。

醇香的拐枣酒

文/卢逸雯

近日,老家的表哥给父亲捎来了一壶拐枣酒。我一回家,就拧开盖子斟了一杯。第一口下去,经过喉咙时有一种莽撞的疼,但接下来,感觉一股热量传遍了全身,每个毛孔都打开了,一些郁气湿气寒气好像都在往外发散。

表哥送给我们的是醇香的拐枣酒头子。

拐枣,是我家乡特有的一种果子。果实屈曲拐弯,外形很像鸡爪子,史料记载又称鸡爪子、万寿果、金钩子等。每个名字,都具备着一种品相。拐枣成熟后味道香醇甘甜,可食用,可药用。有活血、散瘀、去湿、平喘等功效。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拐枣印象很深。每年冬天,万物萧条时,正是小孩嘴馋的时候,拐枣慢慢成熟了。刚开始,是涩的,我们只有整天在树下咽着口水眼巴巴盼着等着。到霜降过后,果实变成麻黄麻黄的,就变甜了。它们一束束、一串串紧紧簇拥在树上,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妈妈,怀里兜着满满一围兜甜蜜的糖果。

我的家乡是闻名远近的酒乡,家家户户都会酿酒。有玉米酒,高粱酒,甘蔗酒,但我最喜欢的是拐枣酒。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爷爷每年酿拐枣酒的情景。

先是把成熟的拐枣用竹竿打下来,捶烂,等果浆出来后,加料加谷壳,大火蒸。蒸得熟烂后摊开晾温,再洒些凉水拌酒曲,然后发酵。发酵到什么程度,中间要搅拌几次,这就全看酿酒人的经验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蒸馏。

虽说家家户户都会酿酒,但就跟家家户户都会做饭一样,味道还是有千差万别的。

我们家的酒甄就在大路旁。每每酿酒的日子,总有很多过路的人在这里歇火,点一锅旱烟,一边和爷爷聊天,一边等酒来。当细细的竹笋叶卷成的管子开始滴出清亮的酒时,酒就来了!刚开始流出来的酒,是拐枣精华中的精华,但人是舍不得喝的,爷爷会接三杯,作三个揖泼在酒甄上,敬酒神。之后一小段时间,流出来的就是酒头子。这酒头子,是精华,度数高,味道醇,但不多。等到酒一条线地汩汩流出来时,这酒劲儿也就慢慢软和下来了。

记得那时,常常有人醉在酒甄旁。睡一觉,醒来,干活的继续干活,赶路的继续赶路。那时,我们家的木楼板上常年放着两排坛子,都用谷糠泥巴封着口。农村红白喜事,也有人来借酒,不过来年还上的必然是酒头子。

前年夏天,我回老家,专门让表哥陪着去看了拐枣树。谢天谢地,它们都还活着。表哥说,“这些年,村里劳力都出去打工,没人酿酒。过年回来,有的挣了钱还买了茅台或者五粮液,比得这拐枣酒都不稀罕了。拐枣年年都落在地上烂掉了,现在果子好像结的也少了。”

我抬头望去,经过了这么多年,它似乎没长高,树干倒是粗了不少,树叶长得还是密匝匝。一些淡黄色的花儿在树叶间时隐时现,一阵清风抚过,久违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对表哥说:“现在,城里不兴喝茅台和五粮液了,土产酒在很多地方都成为公务接待酒了。你好好酿酒,会有人稀罕的!”

这不,今年表哥捎酒来,也带话儿来了。“这两年拐枣树结的果子特别多,果实也较往年粗壮肥美。城里人还有不少人来预订呢,村里各家各户又开始酿酒了!”

看来,拐枣树是不一般的树,他是有生命的,有感觉的。因为他知道自己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了,就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了。

秋心酿酒,岁月留香

文/花开为君颜

光阴煮酒,岁月留香,时光如车轮滚滚,辗转不停,终是渐远渐无声。当枝尖的叶子由绿变黄,缠绵的秋绪,便蜿蜒缭绕,抓不住,挥不去,连绵而不绝。

秋的气息,已然弥漫开来,萦绕在鼻尖心头。那无法抵制的陶醉,是悠悠荡荡,且浓且淡的阵阵秋香。看,枝头黄的梨,橙的桔,粉的海棠,红的苹果、山楂,田间,红脸的高粱,金黄的稻谷,闻,它们在风中混合,酿成一味最美的秋香,浓郁醇厚,经久不散。瞧,公园街角,篱边路旁,各色菊花舒展着明媚、灿烂的笑靥,便有了汹涌的暗香,在风中浮动;苍翠的桂枝,细碎的小花,或星星点点,或连成一片,浓烈香甜的花香,直冲云端,熏醉了天上的星星,它们眨着朦胧的醉眼,偷偷窥视着月亮把清辉倾洒人间。

秋心浮动,秋思难尽,此时,愿将一腔秋情,倾注笔端,于秋色斑斓中,临摹一幅秋水长天的画卷。落叶缤纷,填一阙秋日的枝头恋词,蝶姿翩跹,舞一曲最后的妙曼霓裳,鸿雁南飞,唱一首高昂的天高云淡。田间已无往日的葱茏绿意,陌上遍布枫红草黄。枝头柿子,似点亮了一盏盏红灯笼,地上霜寒,像一夜东风落下的初雪,浩瀚长空,如林间清泉洗过的清澄,颜料铺染的湛蓝。好一幅描摹不尽的灵动秋色。

荷枯芦绽,在余晖里凝结成一帧静谧的寒秋图,袅袅炊烟,缭绕出一片人间烟火,古道石桥,静默成一首意境幽远的绝句,虬枝鸦巢,苍凉如一缕离情别绪,蒹葭苍苍,摇晃着斜阳,似待伊人涉水而来,……这一幅幅天然的水墨清秋,如繁华过后,洗尽铅华般淡薄、宁静。

秋蝉饮露,清高难侣;秋虫放歌,嘹亮高亢;秋水潋滟,鸥鹭齐飞;秋林尽染,秋山换装;秋野欢腾,秋收冬藏,看劳作的农人,握在手中的,是生生不息的希望,挂在脸上的,是丰收喜悦的笑容,留在心底的,是越过越好的日子,这是生动的秋之图!

如果冬天属于琉璃白雪,万物藏行,春天是属于草长莺飞,百花齐放,夏天属于蝉鸣哇叫,绿意葱茏,那么,秋天便属于草枯叶黄的斑斓丰满,静美而不争。秋叶渐稀,霜露渐浓,那些花开花谢的记忆,叶生叶落的相依,都藏在慢慢变红的枫叶里,缄封成最美的阑珊,在某一个静好的日子,沏杯秋色,慢慢翻看,细细品味。亦或,将所有的喜乐悲欢,尽皆置于时光的炉灶,以四季为柴,经日月发酵,以时光蒸煮,熔炼一枚秋的硕果,珍藏于岁月枝头。任光阴流转,世事变幻,携一颗琉璃素心,了望风尘,静看世间最美的日落烟霞,品人生百味,在眼眸顾盼的瞬间,扑捉岁月最美的箴言,在似水年华中,恪守一份初心,心怀阳光,揽一袖清风,采一缕馨香,掬一捧秋凉,酿一壶醉人的秋酿。

桑葚红了

文/戴新成

立夏后,正是满山遍野桑葚成熟时,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桑葚在大片翠绿桑叶的衬托下格外显眼。

家乡的桑树不高,且枝杈纵横,树姿壮健,犹如一把把结实的大伞。它们大片地散落在农户房前屋后,或山坡上,或沟渠荒地,任其花开花落,果实累累。每到夏初之时,当那红得发紫的果实如约而至挂满枝头时,低调的桑树就再也逃不过孩童们的火眼金睛了。

记得过去春夏养蚕的季节,每天下午放学后,母亲就会吩咐我去采摘桑叶,房后山坡上父母栽有一百多根七八年的老桑树,由于每年肥料上得足,颗颗桑树树大叶茂,乡下孩子最擅长爬树了,朝手心啐一口唾沫,抱着树干双手交错攀爬,双脚用劲蹬踩……待到树腰时,双腿叉在枝丫间,就开始为蚕宝宝撷取新鲜润泽的生命之叶,当然也不忘撸下那一串串乌黑晶莹、甘酸丰盈的果实,贪婪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无上美味。那年月,春日无穷尽,撒欢到掌灯时分才想起回家。“殷红莫问何因染”,母亲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于是一边怜爱地摸着我的“花猫脸”,一边嗔怪道:“洗洗吧,跟野猫子吸了血似的,明天还要上学呢”。

桑葚记录着亲情,也记录着穷孩子的成长。随后上学离开了偏僻的村庄,记得那天,满头白发的母亲站在村口的大桑树下依依不舍而又满怀期待地望着我渐行渐远……人一生都在路上行走,只是不管走多远,都无法走出家乡的版图和亲人的牵挂。于是,家乡的桑树就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意象,每到思乡时,便浮现在心底,难舍难分。前些年,村里扩展道路,我老家屋后的一颗颗大桑树被一一砍掉了,不禁一顿感伤,很多童年的记忆,被无情抹杀。然而一条宽阔道路的价值,远远大于一些桑树的价值,路通了,总是好事。

还好,近年来,镇村继续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将一些不用的土地种上桑树,兴桑养蚕,大片大片的桑树如雨后春笋,朝气蓬勃的生长着,家家户户都传出春夏蚕茧大丰收的喜悦。光明村一姓李的养蚕大户年养蚕百张成了远近有名的富裕户,新建了三层楼房,他嫁女时除了陪嫁有现代化的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等外,还陪有五千根良桑苗呢。

山里人淳朴,每天都要喝酒,由于粮食紧张,用包谷烤酒少,就用坡上的桑葚酿酒,开始是把成熟的桑葚捣碎放入坛罐中加糖密封,于是就有了传统的酿酒技艺。听我爷爷讲过,清道光年间,当时家住大山之中踊跃村仰天沟的吴光荣的父母,后坡上种了几亩桑园,用养蚕维持生计。每当桑葚成熟的时候,都会采一些桑葚储存或榨汁,以作食用。后来不经意发现,储存于陶罐中的桑葚汁酝酿发酵后,口感居然如酒般醇香美味,于是,经过多番刻意的管护配比,吴家的第一坛桑葚酒,终于在一个简朴的陶罐中酿制成功。以后经过几代人近150多年的摸索研究,逐渐酿制出了有着酸甜香辣等多种口感的桑葚系列酒,如红桑葚酒、白桑葚酒、桑葚五粮蒸馏酒等。吴光荣他在认真汲取历代前辈酿酒经验的同时,精心钻研,自他接手以来,在原材料的选用、制曲的配比、发酵的环境气候到储存运输,每一步流程环节都有他独特的要求和方法。因为受原材料的采摘季节、酿造气候环境和特殊加工技艺的限制,吴光荣桑葚酒当时尽管很受社会各界的欢迎,但生产成本高产量还达到规模化。

二十年前,我曾进山采访过吴光荣,年过八旬的他谈起吴氏这项酿酒技术异常地兴奋,他说,酿制桑葚酒要通过三道步骤,第一是制曲,需要选取优质小麦、大麦、豌豆,按照比例要求以独传的方式进行制曲;第二是熬糖,将精选的玉米或者大米,通过特殊方法熬制成饴糖以备用;第三是将已成熟的桑葚榨汁发酵以作酿酒。然后便是三个月的精心管理,吴老曾说过,酿桑葚酒就跟养孩子一样,也是要投注感情要凭心灵来感受的,只有用心去照顾去管护,才能酿出有好质量好滋味的酒,否则再好的原材料也会被酿成酸涩的醋,破坏其中糖蛋白质、鞣酸、苹果酸等成份,难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后来,吴氏桑葚烤酒工艺申报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初夏,清风吹过,山坡上片片桑树的叶片沙沙作响,熟透了的桑葚,油生生,黑黝黝,摇曳在枝头,仍然是那么显眼呢。

酿桂花

文/甘婷

秋至,邕城绿意依然,只是刮起的风变凉了,同时,在清新的草木气息之中又新添了一股浓郁的甜香。路过一处庭院,刚好遇上那些盛开的桂花,它们静悄悄地藏匿于绿叶间——那细碎的花瓣或淡黄或橙黄或深黄,妩媚动人,不禁让人惊叹:呵,好一树桂花开!看着那一树的桂花,闻着那阵阵芳香,便想起在故乡的母亲来,在这个秋日里,她定又忙活着酿几坛桂花酒了吧!

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之分。记得儿时,离老家房子不远的后山上就植着几株金桂树。那些树摇曳生姿,花朵呢,开出来金灿灿的,秋风一吹,地上落花纷纷,那甜甜的浓浓的花香味会飘得老远、老远。

宋代大词人李清照在《鹧鸪天·桂花》里曾这样赞美过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确,那淡黄色的小花体态轻盈,并不鲜艳,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桂花,色淡香浓,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独特的礼物。

桂花是好东西,可以酿酒、熬桂花酱,亦或是做桂花糕。酿桂花酒是我家的传统。以前是外公、外婆爱酿酒,为了调养身体,他们还曾请教中医师开过酿酒方子。到了我的母亲这儿,她最钟爱的酒方子还是那一款“药理桂花酒”。记得在儿时,我曾多次跟着父母去拾桂花,无需太费力气,只要在树旁轻摇树干,花儿们便接二连三地落个满怀。我们捧着桂花归去,香了一路。

把桂花筛一筛,那些绿绿的细梗离了花,把小花儿晒干,这就是酿造桂花酒的主料。母亲先将一个大小适中的酒坛子煮沸消毒、晾干,然后放入桂花和冰糖,拌匀,搁置三五天,待其全部发酵后,再将准备好的无核山楂片、桂圆肉、红枣、枸杞子放进去,之后再倒入适量的高纯度米酒,封坛,放在阴凉处,让坛中之物慢慢发酵,数月后即可开坛饮用。当然,倘若耐性十足的话,等上三五年,那桂花酿的味道越发香醇,此时再饮用,味道极佳,这样的桂花酒具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肾、美容养颜等功效。

我特别爱喝母亲酿的桂花酒,每当母亲开坛时,一股浓郁的酒香和花香就弥散开了,滴酒入口,香醇甘美,醉了整个秋天。

如今,我虽身在他乡,每当秋来,桂花盛开时,我就仿佛闻到了母亲酿的那浓浓的桂花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