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散文
趣味散文(精选10篇)
植荷记
文/冯海鹏
最初观荷的经历是在农村老家。那里也曾有名,据说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发源地,村名就叫源头,分为东源头和西源头。老家就在东源头。
其时,真有一湾方塘,方塘里荷花满盖。不是人工种植的,不知从何时起就有了。夏天,荷长得密密匝匝,看不见水,在墨绿的荷叶中间婷婷玉立着一朵朵的荷苞、荷花。阳光灿烂,荷清新脱俗,下雨听荷也颇有趣味。至于鱼儿,只有到荷叶下去,看见了水也看得见鱼儿,真是“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小孩时候,不怕热,越热越爱往荷叶下钻,在青泥里戏鱼、挖藕,戴上荷叶帽,外面看不到人,只听嬉闹声,也算是一种趣味。后来看了许多有关荷的画作,也在画作中认识了许多爱荷的人,印象深刻是李可染、范曾、李苦禅等,那荷花灵动,有君子之风,有生活的趣味,因有与荷嬉戏的经历,因此很有共鸣,美得让我不可言说,只在心里激动。于是,读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才明白了莲的文化趣味。这种爱上了一个档次。起初是爱莲植物之美,后来爱其品格之美,爱的是精神,如今,时间久了,回归到爱莲之本身了。其实,物质和精神已有交融之感,有些拔高,但自我感觉良好。
于是,就想植荷了。原因是离开老家,离开了土地,离开了方塘,但这种情感依旧挥之不去。起初,是在房中,找来了玻璃方缸,于底部放上塘泥,兴冲冲从市场买回荷来,栽植其中,配上几条游鱼儿,微缩版的方塘就做成了,而且时时沉浸其中观赏,也有些“问渠清如许”的韵味,聊且如此吧,心里也颇有慰藉。可惜,好景不长,那几根茎,几片叶渐渐萎缩,以至于腐烂。自然很是惋惜。面对荷的腐体,沉思良久,终究悟出,这荷是要和阳光在一起的,光明磊落是其本性,久植于室内,不免心生寂寞,于是,在寂寞中死去。
心里终究有些遗憾和忏悔。想弥补,又想与荷久处,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植荷。这次选择了院中。很幸运的是,家住二楼,门前一小院,一楼门面房的顶,小得只有一间,平时就放个茶桌,桌上摆茶壶而已。开辟出来,就是荷塘,小荷塘。做了防水,填上塘泥,放进水,植了几株荷进去。荷把家安在我的门前了,从细脚伶仃,到莲叶何田田,只是,用水泥堆砌的池子,看不到叶下之景了。最妙的是,夏日时分,竟然有荷苞长成,婷婷玉立,那荷叶的绿与荷花娇艳的红相衬起来,不知道有多美。于喧嚣中回归,放一杯清茶,观一塘荷花,与之独处,安静恬适,别有一番风味。
荷,养育了我的一段悠闲时光,也养育了我于喧嚣中的宁静品格。与荷的相处中,我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荷塘”边:清头脑与荷相伴,静身心与人无争!植荷的收获,无非如此!
生活的趣味
文/王瑜
常听朋友们说日子过得无趣,年少时曾痴迷电脑游戏,现在连这个也玩不下去了,甚至安静地坐下来看一部电影都成了一种“修为”。我诧异,那些将寻常日子过得生气十足的人,是有着怎样的天赋,才能如此与众不同。
最近出差哈尔滨二十五天,酒店位于闻名遐迩的中央大街边,每日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流连于此。酒店附近有座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建筑,据说原来是日伪时期的监狱,属典型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如今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冷峻和屈辱,相反,充斥着各色饭店、花店、金店等店铺,热闹非凡。有家文印店“藏”于其中,门脸十分不起眼,店主是位近六十岁的大叔。偶然一次到店内复印时,看见电脑桌上摆着一根笛子和一本乐谱,我随口赞道:大叔好有雅兴。店主说:“老了,可以静下来学点乐理知识了……”聊天中,得知我们来自河北,他兴奋地说特喜欢河北梆子,尤其是最高调时特别好听。店主说到这儿,变得口若悬河,从河北梆子说到京剧,又到评剧……依我看来,这家店主将平凡日子过得妙趣横生,绝对是天赋异禀的“武林高手”。
有人说日子需要不定时地被激活,而激活的那个点也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许就是寻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真正有乐趣的人生从来都是生根发芽于凡景光阴里的。偶尔,放空身心,放下那些世俗功利化的“计算题”,做一些常人看来无意义的事儿,可以是看看蚂蚁搬家,也可以跑到山里逮蝈蝈,又或者侍弄下并不名贵的花花草草,这些寻常的“无意思”中包含着说不尽的世间乐趣,让人回味不断,绵长悠久。
在生活无趣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重新对待自己的生活,试着跟公园里常见的“练客”微笑,或许就能学到健身的独家秘学,亦或约上三五好友,找个小馆子吃吃饭、侃侃大山,也未尝不是乐事一件。波澜不惊的大事件从来都是生活里的点睛之作,要想拥抱有趣的生活,就要学会和生活中的闲杂琐事“谈情说爱”。
专注的趣味
文/云水凝碧
花的形色味,是植物里雌性的容颜。就如高等人物,女人的属性。阴柔,良善,温婉。
有人喜欢花,越是粗犷硬朗的男子,越是酷爱花。就如峭壁的岩崖上,盛开一丛,妙曼的花,顿时,稀释了
峭壁。增添了,旁逸斜出的俏丽。
海是陆地,相对浩瀚的蔚蓝,漾碧的水花,波涛激越。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大海。浩渺,开阔,深远。
地球上,只有极少数的城市,有海岸线,可以有幸,看见海洋,白帆沙滩。
生活,就是工作,和休憩。休息,就要放松神经,调节情绪。闲暇,有人喜欢搓麻,有人喜欢养花鸟鱼虫,有人喜欢,唱卡拉OK,飙歌展歌喉。有人就喜欢,沉醉于艺术,书画琴韵。
无论爱好什么,都是无可厚非的。这就是趣味,雅俗迥异。
鲁迅的生活趣味
文/东黎
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是一块硬骨头,一副冷峻凛严的面孔像一张不会动的铁板,目光也总像一把利剑,张口说出的话,笔下的文章总带着一股寒气。其实,生活中真实的鲁迅并不完全是这样。从下面一个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
有一次鲁迅的侄女问他:“你的鼻子为何比我爸爸(周建人)矮一点,扁一点呢?”鲁迅笑了笑说:“我原来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一样高,可是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额头、鼻子都碰矮了。”鲁迅年轻时并不是很帅,他对自己却信心有加。一次英国作家萧伯纳见到鲁迅时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听了这样的溢美之言,鲁迅不但没有谦卑之词,竟然说:“我老了会更漂亮!”
一次夜深人静,鲁迅正专心写作,外面的猫却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五十支装的铁皮香烟罐,将一棵棵香烟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那时鲁迅已年过50,却可爱得像个小孩子。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不起眼,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书稿里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编辑看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去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道:“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
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有一次鲁迅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没有把奖章作为自我炫耀的标牌,却懂得实惠,跑到鼓楼街把它卖了,买回一大串红辣椒。每每读书至夜深人静、天寒人困时,就摘下一只辣椒来,分成几截,放进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周身发暖,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现在看来,此事除了有趣之外,也生出几分感动。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仔仔细细地给鲁迅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问道:“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了笑,说:“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对联的趣味与智慧
文/宋殿儒
中国人过年文化中,有一项最重要的就是写年联,年联是对联的一种,中国人过年家家户户的门楣门框上要张贴红对联,这红对联还得春情荡漾、诗情画意、喜气融融才是,因而在数千年的年文化中,年联就生发出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趋向和思想内涵,特别是对联文化中的思想情趣,很值得品味。
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个春天,14岁的李白,才学已在南浦(今万县)名扬全城。有位姓胡的乡绅不学无术,却爱附庸风雅,常常胡诌几句打油诗,俗不可耐。胡乡绅五十大寿之日,宴请全城富户名流,并请“神童”李白赴宴。胡乡绅想寻机讽刺李白好喝酒,便指着墙壁上挂的一幅画让众人看。画上有一个老神仙,怀抱一只大酒坛,睡在石岩上,不知是喝醉了还是睡着了,坛口朝下,酒正在往下流。胡乡绅装腔作势地说:“酉加卒是个醉,目加垂是个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李白听了却不慌不忙地指着肥胖如猪的胡乡绅答道:“月加半是个胖,月加长是个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当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
众人一见胡乡绅那副模样,不禁捧腹大笑起来。胡乡绅非常尴尬,可又不便发作,只好强装笑脸,暗暗打着鬼主意。这时,酒席已散,胡乡绅陪众人到花园散步,只见荷花池中有几只小鹅在嬉水,便借题发挥,指着小鹅讥讽李白少年恃才:“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这时恰好有一只乌龟从水里伸出头来,东张西望,李白便脱口答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众人又哄地大笑起来,气得胡乡绅干瞪眼。
相传北宋时的苏小妹成亲那天,在洞房门口贴一上联:“双手推开窗前月。”要求情郎答不出下联时不得进洞房。急得情郎在院子里不知所措,来回徘徊。此时苏东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捡起一粒石子投进院子的水池里。情郎见之就恍然大悟,即题下联一首:“一石击破水中天。”
明翰林学士谢缙巧对曹尚书更是被传为佳话。谢晋幼小时就能吟诗作词,被人们称之为神童。他家住在曹尚书府的对面。一年春节,曹尚书家张灯结彩,准备欢度佳节。而此时谢缙家还等着父亲卖完水,买米下锅呢。谢缙想:岁序更新,春回大地,家里虽穷,也得写副对联呀。于是放眼门外:财主家的竹园里绿竹春松,苍翠欲滴,便灵机一动,挥笔写道:“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心想:小小谢家,竟敢妄称藏万卷书,植竹千根。这不是炫耀自己博学多才,嘲笑我不识诗书吗?我把竹子都砍了,看你怎么“门对千竿竹”?一怒之下,便派人将满园翠竹都砍了半截。谢缙不禁暗自好笑:“好哇,我要叫你毁了一园竹,气还受个够!”他随即取来笔墨,在春联的末尾又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第二天,曹尚书出门一看,更加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索性叫人把竹林连根带泥统统刨掉。哪知道聪明的谢缙提笔蘸墨,再在那春联的下面各加上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见了十分惊奇,即命家人把谢缙叫到府上相见。当谢缙来到时,曹府中门却不开。谢缙当即提出异议:“正门未开,非迎客之礼。”
中国的对联文化,不但情趣盎然,而且思想内涵极其深厚。伟人毛泽东有两副对联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1928年4月初的一天,正逢沙田赶墟,人特别多。墟坪里有个戏台,毛泽东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登台演讲,向群众宣传工农革命军为工农谋利益的革命宗旨,号召劳苦大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因而就和陈琦一块儿在戏台柱子上编写了一幅极富思想性和号召力的对联:“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新社会建设灿烂光明!”这幅对联,可见一代伟人的胸襟大略。
1913年春至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他拟过一副浅显而十分贴切的对联,作为鞭策自己发奋攻读的座右铭:“苟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其实这幅对联的精神实质早已超越对联的本身,已成为中国人的生活作风指南。我们现如今从党中央到地方一直坚持廉洁行政、勤俭持家的思想,就是这幅对联所倡导的一种做人规范。
风物志的趣味
文/朱晓剑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不少地方都推出了自己的风物志。作为地方志的一种,其写法独特,内容有味。这也是我在旧书摊上遇到此类的书,不肯错过的缘故。
2012年,朋友大象策划要做几种跟云南有关的书,还计划做一种杂志。于是,就有了昆明之行。内陆飞鱼兄带我逛旧书店,那天收获真不少,书摊、书店逛了一二十家,收获与云南相关的书有几十种。这其中就有《丽江风物志》、《曲靖风物志》、《保山风物志》等等,如获至宝。另外,还顺带着买了《昆明掌故》。
不过,云南的书胎死腹中,就连杂志也是无疾而终。想来,这些想法真是有些天真,总以为自己做出来的一册书可能不坏。那时真觉得干劲十足,所以也就乱买了一些书。最终,书虽然没有做成,却收获了识见。我由此也写了云南相关的文稿十余篇,后来就都收录在了《漫游者行记》的书里,也算是另一种收获。
那以后,逛旧书摊,遇上《西藏风土志》,也就毫不犹豫地拿下。说不准某次去西藏旅行,就可派上用场呢。可这也未必,毕竟行走一次,路线、时间都算不上充裕,总是有限得很。偶尔翻翻这书,且以广见闻吧。
记不清楚了,是在哪一次逛旧书摊的时候,撞见《成都风物》杂志,薄薄的册子,记录成都的大千气象,远比所谓的文史资料好玩、有趣,就买了不少。这个杂志后来结集为《成都掌故》,可惜那只是选编本。因之,还是觉得这样的刊物更有味道一些。
风物志,大多记录的是风土人情、世风民情、土特产、民间掌故之类的事。这看似简单,要做得可读可赏却也难。有一次,和出版人吴鸿先生聊天,说起时下的掌故,却是长篇大论,失掉了掌上阅读的趣味。他说,你有时间不妨写一写这方面的掌故,肯定有市场。
我却几乎没做啥尝试,因为掌故看似短小,收集资料、整理都颇为不易。倘若掌故仅仅是旧材料的堆砌,少了发现,那还不如再版那些风物志好了。这也是一种困难。
如今,不少地方都在做文史资料,却少有再编风物志的。但见那些文史资料,不客气地说,有些面目可憎,你读不到一点性情,全是高大上的东西。结果自然让人失去了阅读的兴味。
有册《唐诗风物志》,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记录下唐人生活的风貌,也有味。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喜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好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想一想都觉得让人羡慕。
有时间,真该写一部属于自己的风物志。有趣、有料,至少可以放在案头,可以翻阅一下吧。
趣味饼
文/武少华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做了一种饼,一家人都很喜欢,还夸张地说以前从没吃过如此美味。因为是一时兴起,才做出这道美食,所以,我称它为“趣味饼”。
一次做豆浆的时候,我放了黄豆、红豆和花生,豆浆喝完了,收拾豆浆机,闻着剩下的豆渣还有豆香味,禁不住尝了一口,真的还很香,还带有一种甜甜的味道,于是,我决定废物利用,拿它做成一种食物,说不定还是一道美食呢!
做什么呢?我想到在美食网上看到的色泽诱人、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类小饼,何不尝试一下?
接下来,我用了白面、黄米面加上豆渣发酵,白面、黄米面和豆渣的比例分别为2∶1∶1,然后又把黑芝麻擀碎了,再加上点红糖,和匀当作馅料。当我用不粘锅把面饼烙出来时,想不到在家里受到空前的欢迎。色泽金黄,外脆内里松软,咬一口满是香甜味,令人食欲大增。面饼不大,比烧饼稍小些,中间夹红糖黑芝麻的馅,又香又甜。
一家人欢欢喜喜围在餐桌旁吃饭,小米粥,黄瓜豆腐丝、醋熘白菜帮、西葫芦炒肉片儿,外加刚出锅的“趣味饼”,家常的饭菜,全家却吃得舒服、熨帖,儿子大快朵颐。
一顿饭吃了5个小饼,这在以前是绝对没有的,还直说这真是幸福的美食,可见他对“趣味饼”的喜爱。
这次做“趣味饼”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我,后来,在没有豆渣时,我就加了玉米面,还曾用豆沙的馅料,做出来也是美味可口。
儿子对我说:“妈,你完全可以申请专利,开个美食店。”我当然知道他是开玩笑,但不妨碍我把“趣味饼”诱人的图片在微信朋友圈晒出来,并把做“趣味饼”的方法在亲朋好友中广而告之,几天后,有朋友在微信上对我竖起大拇指,还外带5个字“高,实在是高”,我不禁莞尔,没有分享美食,和朋友分享做美食的方法也是令人快乐的。
几种普通的食材,一次不经意的尝试,成就了一道美食。其实,厨房的每一种平常的食材只要你用心,都能做成不平常的美味,因为爱心是最好的烹饪调料。
趣味成语
文/刘芳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们口里常说的习用语。学龄前是语言积累的最佳时期,也是语言运用的发展时期。孩子从小学习成语不仅可以丰富其在语言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在成语中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生活、人文历史等。
于是在本学期,我们如火如荼地开展起学习成语故事的热潮。我们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巧设情境,妙用游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成语教学变得妙趣横生,而孩子们学习成语、运用成语的能力也在日常生活的积累过程中不断提高。
幼儿对于成语还是很陌生的,如果将它贯穿在幼儿的知识经验中,幼儿不但学得快,而且很容易掌握。因此,在成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联系实际或情景表演,让幼儿学习贴近生活的成语。在选择幼儿学习成语的内容时,从浅到深,将深奥的道理通过简单浅显的形式表现出来,变得通俗易懂。例如在我教的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我就是通过情景表演,利用餐车做船,我装扮成带剑的人,从上船、掉剑、做记号、捞剑,一一做了表演,再加上图示,将每一个情节在图上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对于故事内容的情节一目了然,从而增强对成语故事的理解。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从浅显的成语的表意引申到深远的寓意,需要教师的深度发掘和孩子们的思考琢磨,教师可以进行举例,将成语运用到造句中,让孩子消化吸收。对于我们中班的孩子来说,不强求孩子们在短时间内能将这些成语很好地理解、运用,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记忆、理解能力也会增长,正像牛儿吃草那样,孩子们慢慢体会成语的意思。教会他们用心灵去品尝,不仅熟记、还能熟用,长此以往,孩子的成语学习肯定会有质的飞跃。
趣味拼、拼、拼
文/董亚红
为了丰富孩子的区域活动,我们让孩子自带一些玩具。上学期,滔滔和天天带来了木头拼图,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不会玩,就将木头当成积木玩。慢慢地,在滔滔和天天的带领下,孩子们喜欢上了拼图,而且还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先拼出一幅图,然后局部翻转,另一幅图会很快出现。渐渐地,孩子们对拼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总有人会玩。
本学期,有拼图的小朋友又自发地带来了比较难的拼图。吴吴带来了“喜羊羊”拼图,天天又带来了“海底世界”拼图。第二天舟舟、宸宸、一一等几个小朋友就玩起了“喜羊羊”拼图。
这个图是新的,且有一定难度,我想看看孩子们能不能玩,一直在注意着他们。看到他们遇到问题就想退缩,觉得很不好。看见他们准备收拼图,我便过去:“你们在拼图啊,有没有拼好啊?”舟舟连忙说:“董老师,我们不会拼。”我说:“我和你们一起玩吧。”孩子们看我要加入,就又开始玩起来。我发现,他们是自己拼自己的,没有一起合作,一个个的拼图都被分掉了,当然拼不出来。于是,我先让他们将剩下的图放在一块,再将他们各自拼好的图放在一起,对照示范图进行摆放,让他们学会看盒子上的示范图进行拼搭。终于,“喜羊羊”被我们拼好了。“耶——”小朋友们一起发出欢呼声。
活动结束时,我表扬了拼图的小朋友,同时让所有的小朋友懂得,遇到困难不能放弃,可以动脑筋寻找方法。我们对于如何拼图又进行了探讨,孩子们掌握了:1、要根据颜色和事物的形状进行拼。2、可以结合示范图进行拼。3、可以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第二天,舟舟他们又玩起了拼图,这次他们按照我们讨论的方法进行,在游戏时,发出了胜利的欢呼声。
趣味披萨
文/徐一菲
今天,我去巴贝拉意式餐厅学做披萨。
我桌子上放了两个盘子,一个有盖子,打开盖子,里面是面饼;另一个盘子里放的是培根、芝士、虾、蟹棒、青豆、胡萝卜丁。
开始做披萨了。我先抹酱,再把芝士放在饼上,接着把四片培根摆在饼的四角上,又把虾放在培根上,最后撒上青豆、蟹棒、胡萝卜丁,一个披萨就做好了。
利用等候烤饼的时间,我们进入一个有奖问答的游戏环节。首先,我们看了一个小小的短片,关于披萨的由来: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来中国游玩,无意中吃了一块饼,这不吃不要紧,一吃,他心中顿时闪过两个字——美味。他回到意大利后开始学做这种饼,当然,好事多磨,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后,他干脆把香料放在面饼上烤,做好一尝,就是这味!这就是披萨的由来。
短片看完了,老师问了个问题,香料叫什么?一位同学说:“阿里根奴。”于是我们每人拿到了个信封,里面是餐厅的代金券。
我们的披萨终于出炉了,美味啊!我的饼被“光盘”了,好可惜没能带回家让老妈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