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尊重文章

2022/12/19经典文章

尊重文章(精选20篇)

尊重孩子的“害怕”

文/陈晓辉

带孩子去游乐场,女儿不敢玩“疯狂老鼠”,站在一边怯怯地看。我说:“没关系,这个不危险,只是速度稍微有点快,不用怕,上来试试?”但是不管我怎么鼓励,孩子执意摇头,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回到家,女儿悄悄勾着我的脖子,亲了我一下说:“妈妈,谢谢你!”谢我什么?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小丫头不好意思地说:“谢谢你没有强迫我玩疯狂老鼠,谢谢你容忍我的害怕。”我笑了。

对不熟悉、不确定、不喜欢的事物产生害怕乃至恐惧,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这有什么不理解呢?

人性不是简单的铁板一块,而是复杂的柔软多面。允许孩子害怕,不一味强求孩子“胆大”,是家长的智慧。理解别人的害怕,不恶意嘲讽,是人性的善意。

偏偏有的大人以消灭孩子的害怕为己任。朋友说她小时候怕当众表演,家庭聚会时,父母非让她表演舞蹈。母亲鄙夷:“小表妹都唱歌了,你还不如她?”父亲诱骗:“等你将来胆子大了,我们给你奖励!”联手软硬兼施:“这么胆小,长大咋办?没事儿,练练就胆大了!”最后她忍住眼泪,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跳了一支《小燕子》。最后虽然赢得夸奖,但她黯然说:“直到现在,我都害怕家庭聚会。”

有人不知怕为何物。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自恃会游泳,多深的水都敢下;自认开车水平高,任意变道超车,高速疲劳驾驶;自我膨胀滥用特权,最后身陷囹圄追悔莫及……

没有对规则的怕,有人任意妄为,受到世界的惩罚;没有对未来的怕,有人糊糊涂涂,让亲人倍感失望;没有对自然的怕,有人肆意破坏环境,失去与自然的和谐……

宇宙浩渺无垠,必有事物使我们敬畏,也必有事物令我们恐惧。让孩子有所害怕,正是在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有所不怕,有所怕,才是立世之本。

谢谢你尊重孩子的害怕,孩子的心理将更健康。谢谢你理解别人的害怕,人性之花在这里开放!

老人节

文/静静的思考

老人节

尊敬的老年人,我们应该尊重、关心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度晚年,共享天伦之乐。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到来。根据中国传统风俗,中国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称为老人节。今年10月7日是我国第九十六个老人节。这一天具有特殊含义,因为在我国自古就有敬老、养老和扶志相结合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爱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一、节日由来

我国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重阳节的意义是表达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爱戴之情。《诗经·大雅·六月九》中说:“六月九日,于庭芳树下,佩茱萸,食其果,饮其露,朝夕相伴,不改其志”就是中国人对老人节日的最好解释。现在在一些地方还有老人节庆祝活动和集体庆祝活动,这正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具有敬老美德和人文精神特征的重要体现。

二、节日习俗

重阳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登高远眺等习俗,而这些习俗大多是根据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故事而来。张仲景本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他在这一年中遭遇了自己的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他患上了重病。他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出,到了秋天他才吐血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这样仁爱的医生,就把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虽然传统节日各不相同,但重阳节还是有很多习俗为我们所熟知,比如登高、赏花、插茱萸等。

三、庆祝方式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也是敬老的节日。重阳节一般在农历九月初九,由于九九与阳数相重,故称“重阳”,又称重九为重阳节、老人节。现在还保留着农历九月初九登高、赏菊的习俗。重阳节有许多独特的庆祝方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敬老、赏菊和登高、插茱萸和吃九子糕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在这一天进行习俗活动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数吃九子糕了,九子糕被誉为“长寿面”。此外还有赏菊菊花酒,喝菊花茶等习俗。

尊敬的各位长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老去,每个老人,也都有老去的一天。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以漠视姿态对待。当他们年老时,他们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人攻击的对象。当他们老态龙钟时,就很容易被别人孤立、冷眼甚至无视。

一、尊重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古代,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最起码的道德。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你尊敬别人就行了。然而,现代人却往往忘记了,老人不等于老年人。人不能只把自己看做一种劳动而不认识自己的身体。

二、尊重老年人是对长辈的尊重

一个真正尊重长辈和爱护长辈的人,他会时刻为他人着想,当他把别人当长辈的时候,也会把别人当伙伴,与朋友在一起,即使自己已经年老了,也会很乐意去帮助别人,去照顾别人,而不是去责怪别人、排挤别人。一个尊重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有句老话说得好:“父母教你做人、老师教你读书”。我们作为子女、作为父母就要充分地尊重老年人!

三、尊重老年不是不讲理,不讲道理

我们知道,人老了,身体自然就差了。随着身体和精神上的逐渐衰老,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和别人打交道。当有人向我们发难时,我们会下意识地回避他们,避免与他们发生争执。我们知道,很多事情需要道理去解决,可也不能用“我说你有理就应该”这样的方式去解决。这就像打架一样会给双方造成伤害一样。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和其他人的交往细节。

四、我们要像孝敬自己老人一样关心他人的老人

我们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牢记:关心和爱护他人是每个人对自己父母的基本要求。在当今社会,每一位老人都是一个家庭成员。要学会与其他老年人友好相处,真诚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和爱护那些需要帮助的年轻人,这可以使年轻人少走弯路,同时也让老年人多享受人生。毕竟,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要善待每一位老人。

留点距离是尊重

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远近近自己定,原则是让自己愉快别人轻松。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

别小看这些生活里的距离,有多少情感都最终败在距离上。远了生出不满,近了又生出矛盾。距离产生美,其实,就是彼此尊重,能够随时退一步的海阔天空。

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都应该保持距离,不是不交心,而是给对方的心留下一小片空间,我们没有权利侵犯别人的隐私。也不是不热情,而是给自己留一点缓和的余地,以免过热招致别人的反感。要把自己的热心用对地方,你终究不是别人,别人也不是你。 适当的距离是我们表达爱的最佳方式。爱不是枷锁,更不是手段,人与人之间要用爱来沟通,但别用爱来说事较真。距离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里面有自己,也有别人,可以相处轻松,合作愉快。就算有朝一日我们走的路不再相同,也能够问心无愧的分手告别。

没有距离的相处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因为只想着自己,而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如果就算那是爱,自私的爱又能走多远?当我们最终在爱里失去了别人,又因此失去了自己,在痛苦里最终失去了善良,又因此失去了世界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距离原来是爱的翅膀。用距离来节制爱,才是最恰当的爱护与情谊。 不必靠太近,还有各自的生活,不必离太远,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让我们慢慢的走近,不必问彼此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遇见就好,如果路不同,就让我们这么擦肩而过,又慢慢的走远,你依旧带着你的美丽,好让下一个人把你深情凝望。

有一种尊重,叫“收到请回复”

文/哲学君

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不会感到累?关于这个问题,有个回答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如果要找一个词,包含对美好的所有期待,那就是靠谱。而所谓靠谱,其实很简单,就是事事有回复,句句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感情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真正的舒服。”

的确如此。不论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靠谱的人都能让人特别安心。与人交往,及时回应,是待人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有一家律所进行了一场面试,面试结束后,每一位求职者都收到了面试结果的通知。有的人即便落选,律所也耐心地打电话告知:“很遗憾,这次你没有通过我们的实习面试。”

正所谓细节之处见态度。有回应,正是说明考虑到了对方的感受,做了换位思考。其实不管大事小事,要是想拒绝别人,也应该说清楚、道明白,而不是故意装作没看到。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换一个角度,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事情的结果定会大不相同。

有位作家说得很对:“我们都是成年人,你不用对我撒谎、婉转,顾左右而言他,我并不生气你的拒绝,我只是生气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无论是自作聪明将不回消息当作特立独行,还是自以为是情绪化去处理事情,都是不够成熟的表现。

收到回复,是心灵的换位,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也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

做人,轻慢别人的同时,也是在轻慢自己。

人际关系里,人品好的人是什么样的?仔细想想,大抵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事事有回应让人放心的稳妥,细心周到给人安全感的踏实。

如果说事事有回应,是一个人对待感情最真诚的体现。那么已读不回,就是一段关系走向终点的信号。

有事相求是朋友一场,无事相约是形同陌路,人品好坏不言而喻。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人品很正,做事直率,没有遮遮掩掩的行为,我们可以说他在人品上基本是靠谱的。”

人品好的人,让人心安,让人踏实,有始有终,有去有回。

一条消息发出去,等的是有效的反馈,而不是无声无尽的沉默。一份感情付出后,等的是对等的真心,而不是假模假样的躲避。

这世间,最残忍的从来不是拒绝,而是给别人期待,让人没完没了地等待。

若是想被人足够信任,就应该学会为人处世靠谱;若想被人好好对待,就应该学会真诚对待别人;若想得到他人尊重,就应该学会如何尊重别人。

人生在世,让人舒服,是最高级的人格魅力。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快乐, 两个人有两个人的幸福

文/、『荒、心』

总有人问你,“有对象没?”

“呵呵,没有。”

“不会吧”

其实,那是真的,不是没人追,没人要,只是没有合适的;不是眼光高,要求多,只是没有感觉的。 也许有时想恋爱,想让自己不再寂寞,可是那个人却没有,不想随随便便的爱了。

有时候当自己静下心来会觉得自己的执着很可笑,为什么不去恋爱?为什么要让自己单身呢?难道是爱上了孤独爱上了寂寞吗?

其实不然,因为有一种单身叫“宁缺勿滥”。

他们对爱很专一也很执着,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够坚持自己;在茫茫人海中只想找一个能让自己对上眼的人,也许在别人眼里那很傻,可是这样的傻只是想对得起自己的心;让自己孤独让自己寂寞就是不可以让自己随便和人恋爱;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这样的虚幻不去相信,缘分没有多少,要得只是感觉;不会轻易的去恋爱,不想去欺骗别人,也不想去骗自己,爱是纯洁的互相的,但如果一旦遇到那个他(她)就会坚持不懈,定下自己的心,绝不会花心,用心去爱。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另一半的身影的,就算是勉强找到另一半的你,难道在你的心里除了她就没有另一个心底的人吗?在心里也会有对另一半的憧憬,希望彼此的遇见是一个浪漫美丽的邂逅;希望她是你的公主,但却不会沉迷于这种童话的幻想,只想要那份属于自己的真实邂逅,不会去痴迷于公主,只要我的那个她,只是想找个懂自己的愿意陪伴自己的

当你有一天真正遇到那个他她,两人的交往中绝对会为彼此设定底线,不会轻易越过;尊重爱情,尊重感情,尊重彼此,不会随便开始,但一旦开始,那么就会是最珍惜生活的人。因为他们相信爱。

当遇到一个喜欢自己但没有好感的人,会礼貌而尊重的对方说“对不起,我们不适合”,尊重自己的感情也是尊重别人的感情,不会让对方浪费时间,如果对方觉得朋友可以做,当然我很乐意。但想要改变我的想法,不可能,因为他们不会轻易让自己妥协,除非你是哪个她。

有朋友说,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流行宁缺勿滥了,应该是宁滥勿缺,可能那是对的,但我却不想改变……

不想像别人那样轻易的爱了,轻易的让自己不孤单了,当结束一段又一段情时不会有任何伤感,因为那样的人没有用过情,确切的说他们不懂爱与被爱,他们会对所有的异性都有好感,不会执着与追求自己的那个她,相对于宁缺勿滥之人他们会更现实,也更会在恋爱中保护自己,因为分手后的他她不会知道痛的感觉,他们不曾为爱付出。

要将一段情维持很长,哪怕结束时他们会伤心、痛苦、难过,但却曾经付出过,不会后悔,让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是需要用心去等待,哪怕是用一生。

孤独,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快乐 两个人有两个人的幸福

、『荒、心』QQ:69500104

真正的格局是:尊重别人的不同

文/一禅小和尚

有这样一句话:“除非你穿上一个人的鞋子,像他那样走来走去,否则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他。”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也注定我们总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看待世界。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背景,这也造就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并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

世界从来不只是我们看到的样子,有很多事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所以别轻易评价一个人。

人间百态,悲欢虽不能相同,但感情却能共融。

当别人有难处时,我们可以选择体谅和帮助。

因为懂得尊重,所以能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如果仅凭自己的一番观点就判定是好是坏,这就像是盲人摸象,摸到大象的腿,便说大象和柱子一样。

一个有格局的人,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本质,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不同。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同,生活方式和爱好也不尽相同。

一位哲学家曾说:“这世界上,有一半人的快乐,另一半人不理解。”

面对别人的爱好和选择,即使我们不能认同,也要尊重别人的选择。

有一对刚刚结婚的夫妻,男人无辣不欢,女人却吃不得辣。起初,他们经常会因为太辣,或不辣而争吵。后来,他们不再一起吃饭,而是各吃各的。

一次,女人回娘家吃饭。她发现父亲面前放了一碗清水,吃之前把菜放在里面涮一涮。

父亲口味变淡了,母亲喜欢吃咸一点。

女人一言不发地吃完了饭。

回家后,女人按照男人的口味炒了几个菜,等男人下班一起吃饭。

吃饭时,女人在自己面前也放了一碗清水,夹起菜放在清水里涮一涮。

男人什么也没说,一个劲地吃饭。

第二天,女人下班回来发现,男人正在厨房做饭,不过这次一点辣也没放。

吃饭时,男人在自己面前放了一碟辣酱,夹起菜在辣酱里沾一沾。

很多人相遇相识,最后却因为生活中的小细节分道扬镳。

只有像故事中的夫妻那样,遇事不必分个绝对,而是选择尊重对方的习惯和爱好。

有人曾说:“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两个人相处的生活无法将就,唯有尊重和接受对方才是维护关系的最好办法。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

格局大的人,懂得和而不同,即使观点截然相反,也能容纳。

一位作家说:“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生活的琐碎中沉沦,真正自信的人,总能简单得铿锵有力。”

有格局的人,懂得尊重别人与自己的不同。

格局大的人,没有看不惯的事,也没有容不下的人。

以一个包容之心看待世间万物,才能遇见生活中的美好。

不能因为冬天太冷而认为冬天不好,也不能因为夏天太热而觉得夏天糟糕。

正因为四季滋味各不同,才各有四季的美。

愿你我都能做个有格局的人,尊重彼此之间的不同。

对自己的体面认领

文/马德

每个人都是需要被尊重的。

寻找尊重,就是用他人的视觉对自我凝视和回望,进而获得一份真实感以及一份神秘感。然后,在真实感里发现价值,在神秘感里找到魅力。

人获得的每一份尊重,其实就是在这个世界,对自己的一次体面认领。或者说,在茫茫人海里,找到存在的意义。

能够赢得他人尊重的人,必然也懂得尊重他人。在彼此欣赏的两个人之间,尊重是相互的。这是生命的彼此吸引,也是灵魂的各自仰望。一个人有才情或有德行,都会赢得尊重。但再高的才情,也需要德行扶持。缺少才情的德行,依然能巍峨。但缺少德行的才情,日久容易坍圮。

尊重是要不来的。也就是说,谁也要不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甘情愿的俯首和低眉。权力可以换来赞美和奉承,金钱可以带来嘘寒问暖和投怀送抱,但所有形式上的尊重背后,都跟着一场风。当钱和权消失的时候,一切尊崇和荣耀就会被吹得一干二净。

这个世间,大凡不走心的,必然要走过场。

人前的热闹不是尊重。毕竟,这样的热闹里,会有许多的虚情假意,也会有许多的言不由衷。也因此,受人追捧未必是受人尊重。当一个人在另外的人那里还为你竖大拇指,才是真正赢下的。

人格力量是每个人头顶的一道光亮。有时候一句话也不说,他人的行动就含着交代。有的人一生受人尊重,有些人一辈子让人看不起。前者不在了,亮光会变成星光,指引着来人。而后者活着的时候,已难见同行的身影。

不受尊重的人是孤单的。他们都不配孤独。

一个在精神层面温暖不了别人的人,也就触摸不到被回以温暖的快乐和幸福。这样的人身边即便有无数的人,也只能踽踽独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人尊重,其实就是用人格力量呼唤来了伙伴、朋友以及其他亲密的人。

人与人互相挤对和倾轧,产生不了美感。只有在彼此尊重的穹宇下,由客气而和气,由和气而和谐,由和谐而和美,气氛才会快活和轻松。当然了,没有谁必须是谁欣赏的谁,彼此相看不厌相处不累,已是对得住双方。

在相同的气息里缱绻,在相似的气质上惺惺相惜,是人之天性。所以,人都愿意在喜欢的人那里厮守或驻足。尊重,是喜欢的哲学层次。在这个层次上,懂得深入灵魂地去亲近一个人,并为之死心塌地,而不是付诸简单的好恶。这是理性对感性的一次超越,是在自我人格未曾抵达的境地,作此岸向彼岸的深沉遥望。

爱未微

我很渺小,

但是我并不感觉卑微,

我很渺小,

我的爱同样不会因此而丝毫减分;

我们之间有的应该是尊重、包容与体谅。

世界上没有廉价的爱,

靠委曲求全得来的“爱”,

那并不叫爱,而是施舍,

更是对彼此的伤害;

我的爱——应该很纯洁,

而不是施舍;

同样平等、公平,

而不是将权威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爱;

我的爱很简单,

彼此能有尊重,

有时不需要言语,

偶尔一个眼神足以心有灵犀。

这样的爱看似简单,实不平凡,

何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或许我对爱的要求真的很高,

因此,我注定孤独,

一个人独自望月,

享受他乡宁静的夜!

尊重一朵花的努力

文/张君燕

接女儿放学,路过家门口的小花园时,女儿指着花坛里的一株杜鹃花,兴奋地说:“妈妈快看,那朵花开得更大了。”我顺着女儿的手指看过去,一株杜鹃花上开了10来朵红艳艳的花儿,她说的是哪一朵呢?“就是第三根枝条上的第二朵呀!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婷婷,婷婷左边的那朵叫小玉,右边的叫小立。还有上面的……”女儿跑到杜鹃花前,指着花儿一一向我道来。

看着女儿如数家珍的样子,我不禁笑了起来:“这些花儿不是都一样吗?没想到还有各自的名字呀!”“怎么会一样呢?”女儿板起小脸,认真地说,“虽然都是杜鹃花,但它们长得完全不一样,只不过是你没看到差别而已。”说着,女儿拉着我蹲下来,跟我解说它们各自的特点。还别说,这些花儿真的不一样,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有的花瓣多、有的花瓣少,有的叶片大、有的叶片小……女儿开心地笑起来:“对呀,你要是弄混淆了,花儿会不高兴的。比如婷婷,它那么努力地开得更大,然后你说‘我分不清楚,我没看出来呀’,那它该多难过呀!”

女儿的话让我的心突然一动,继而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我突然想起了朋友小媛,一个像孩子一样清澈、纯真的女子。我和小媛的结识缘自一次业务合作,在洽谈过程中的某个下午,工作告一段落,无所事事的我们便相约出来逛街。

走过一条步行街时,小媛不经意地说:“刚刚那个清洁工干活真细致,长得也慈眉善目,尤其是那双有神的大眼睛,年轻时一定更好看。”小媛的描述让我有点接不上话,刚刚走过时,似乎看到有两三名清洁工在扫地,但是我根本没留意哪个清洁工干活更细致,更不知道谁长了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甚至在我看来,这些穿着同样工作服的清洁工们并没有什么区别,也许长相也差不多呢。

“不,他们肯定是不一样的,只不过你没看到,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罢了。”小媛笑着摆摆手,说,“但是,我很喜欢观察他们,包括出租车司机、摆小摊的小商贩等等,他们都各有特点。有时候,我还会忍不住去告诉他们我对他们的感受呢。”看到我点头,小媛又接着说:“他们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员,也许一辈子也做不出什么大事,达不到世俗眼中所谓的成功,但他们也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也一样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呀!”

当小媛缓缓地说出这些话时,我看到了她脸上柔和的表情和眼睛里闪动的光芒。那一刻,我觉得小媛是我见过最美的女子,我也坚信,和她合作一定会很靠谱,很愉快。

其实,在我们很多人眼里,一些极普通极平凡的人,就如大自然里的小花小草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可正如小媛所说,也许他们会一辈子这么平凡下去,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坚持和梦想。所以,我们应该心存敬意,尊重一朵花、一株草的努力。

和尊重你的人同行,跟积极的人共事,与情绪好的人相处

文/Leyla

和尊重你的人同行

大千世界,众生万象,每个人境遇的不同,决定着三观的差异。

和懂尊重的人同行,会相处舒服,让一段关系走得更加长远。

一个懂尊重的人,明白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不会把个人的想法和观念强加到他人头上,也不会随意放纵自己的情绪,让别人难堪。

和这样的人交往,我们必然会如沐春风,有着一种实实在在的受重视的感觉。

正如有人所说: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与懂尊重的人在一起,你的喜好,他能理解;你的个性,他能包容。

相处间,你可以坦荡做自己,活得自信而爽利。

人生很贵,把时间留给相处舒服的人,生命才不会孤独。

跟积极的人共事

有人说:“面对周遭那些容易带给别人负能量的人,如果你不是一个心理医生,不能有强大的心智去消化别人的负能量,那么默默疏远和屏蔽,是最好的选择。”

工作也好,学习也罢,唯有积极乐观的人,才能给予我们养分,带领我们成长。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

让自己越来越优秀的办法,除了自身不懈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和奋发向上的人在一起。

他们对生活和事业的热情,会潜移默化地感染你、激励你,促使你摆脱懒惰,战胜挫折。

成功最大的捷径,就是和积极的人一起成长。

与情绪好的人相处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和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在一起,自己的心态会日趋平和;和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在一起,自己的心态也会变得阴晴不定。

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传染的。

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身上仿佛自带一种力量。

外界的山崩海啸,不会让他失于常态;生活的百般刁难,也不会让他大惊失色。

他们沉稳持重,处变不惊,浑身散发的磁场很容易给人带来安全感。

和这样的人相处,自己的心境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

你会发现,曾经为了一点点小事就暴跳如雷的自己,慢慢变得平和;曾经因为一丝丝不顺心就急躁不安的自己,慢慢变得从容。

余生不长,和情绪好的人相处,生活才能处处有温暖,人生才能处处有芳香。

周围人,是我们生活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对我们的改变,犹如风沙对砾石,水流对弯道,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的。

和滋养你的人在一起,人生才有可能攀上巅峰,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随笔(四)

文/现实和迷茫

第一次漂泊在外是很多年前。很多年前我对漂泊二字没有这样深刻的领悟。多少年后的今天我深深体会到漂泊二字的深刻含义,它是为出人头地,是为自身的将来,为找寻心灵的眼睛,为寻找真实,为给心灵筑上一座爱的桥梁。漂泊已经成为我的朋友和情侣,也成为我生活中的另一个组成部份,它是寂寞的朋友。只有漂泊在外的孩子和颓废的游子才能感受到寂寞和无助。漂泊在外需要结识朋友,需要我用心灵去接受一些人和事情,需要他有一颗忍耐的心。它其实是教会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盘?它需要一颗包容的心,一颗敞开心灵的眼睛去包容他人时,同时也在包容自身,只有包容自身才能包容别人。它其实也是给别人的心灵兑糖,给别人的心灵筑上一座爱的桥梁。只有关心自身才能懂得关心他人。关心自身是爱自身,只有心灵中有爱才会这样的大度,这样的宽容他人,关心他人也是一种爱,只有这样他人的心灵眼睛才会敞开。我在佛山这座城市生活越久。越能体会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尊重自身才能尊重他人。

尊重是一种爱的体现。这样的爱更能给他人的心灵筑上一座爱的桥梁,让他人的心灵眼睛敞开的更加长久,更加纯洁。我在做一个聆听者时,懂得用尊重的目光去注视对方。聆听对方每一句话,对方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我用心灵去理解和执行。无论是一般的朋友还是领导者都要用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去让对方尊重你。尊重可以让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感受到温暖。尊重他人就应该尊重他人的一切。比如他人的劳动成果,他人的感受。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请我们多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要伤害到他的自尊心。

尊重像首诗--美丽而又给我心灵中永远的深思,它是我们和我需要用心灵去学习的。学习才能让我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已经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我们不要轻易去破坏他人已经付出的劳动果实。尊重是建立在双方关系上的。有的时候我们心中不应该有这样的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我和某个人的关系不好就不去尊重对方-----这是错误的。其实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样的,只是看我们如何去建立和他人的关系。将这种关系转变为长久的友谊,哪怕不是长久的友谊,至少我们相互之间尊重着对方。尊重对方就等于给自身带来快乐。当我独自在都市漂泊已久时,学会把寂寞当成朋友,它教会我真正的人生,让我在痛苦,压力,黑暗中站起来。这样才能让我更加敞开心灵的眼睛,更加给心灵上筑起一座爱的桥梁。对它的领悟也是不一样的--是为生存,为美好的未来。它是我心灵中的诗,心灵中的歌,心灵中的画,心灵中的天使,它给我智慧,勇气。我就这样成长起来,就这样找寻到心灵的眼睛,它美丽而又给我无限的激情和活力。

遇到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困难打到,坚强则是打败它最好的武器。优美的旋律让我的心一直在飞。随着它的快慢,它由低到高的节奏,仿佛让我见到曾经写作时,从平静到澎湃,从低潮到高潮的过渡,这样的感觉真的好美,就像洁白的云,它变化着,时而像骏马,时而像千军万马,这样的气势澎湃,这样的让我激情涌动。我喜欢这样的气氛和氛围,它已经让心灵陶醉,就如同喝一杯咖啡,它虽苦但喜欢这样的味道,就如同人生和成长会有苦,也有甜蜜的时候。这样我会看到完全不同的我。这个我会告诉一些曾经无法体会和感悟到的。这是心灵的眼睛在说话,这是心灵眼睛里飞出的歌,它是这样的优美,这样让我心动。当我在写迷茫在打工路上时,我看到曾经沉沦的我,也看到在花花世界中迷失的羔羊。这仿佛都是欲望在摆布着我。让我在灯红酒绿的世界中找寻能让我心灵平静的人和事情--现实才是最重要的,而真实更加的重要。我本来不可能失去的,就为满足欲望,满足孤独,寂寞的心。我为什么要迷失在拥有情欲,暴力,权利,金钱,名利的都市?我是人要生活,就必须接受这些。

走进都市我用黑暗,堕落书写我的人生。当我走进北京时,被迪吧迷住我的双眼。我心灵的眼睛已经关闭。我的心灵都是肮脏的,心灵仿佛都在呐喊和求救。“我要的是真实,善良--这样心灵才会美丽,它才不会变得肮脏,它才会唱出美丽的歌谣。”音乐在夜空中飞翔,激情在夜空中飞翔。浪子是没有感情的,我曾经这样对自身说。强烈的音乐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仿佛在燃烧我的心灵和曾经失去的人和事情。燃烧我的欲望--跳舞的欲望,写作的欲望。在舞池中我舞动着身体,让我的身体在音乐的海洋中释放和起航。我看到舞动的身体,就如同看到灵活的蛇。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它让我得到快乐,得到一种心灵上的宣泄,它是这样的真实,它教会我真实的面对人生。

曾经在西安当兵时我也写过一些文字。那些文字没有发表到网络上,而是在我的日记本中。每当我看到在西安陆军学院写下的文字,都能看到在军营中带给我的快乐,带给我对人生的感悟。同时军营中的黑暗也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这时因为战友心灵中没有筑起一座爱的桥梁。战友的心灵中没有一片纯洁的天空,心灵中拥有的是罪恶和邪恶的天空,他的心灵中没有人给他对糖,兑得全是暴力,恐怖。他生活在魔鬼的世界中。他的心灵一点良知都没有,我的战友不是人,是猛兽,是黑暗中的僵尸,他专门吃人的肉,吸人的血。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因为他是军人。他杀的是他的战友而不是敌人。

喜欢与尊重

文/静水

记忆中,村里有个懒汉,春夏秋冬对他来说,只是蹲的地方不一样罢了。天凉了,哪里有太阳他就蹲哪。天热了,哪里有阴凉他就赶哪。“好吃懒做怕动弹”,这是村里人对他唯一的评价,说时脸上写满鄙夷,似乎提一下他都会玷污自己。

小孩子们更是拿他取笑,戏耍,捉弄。可不管受了怎样的捉弄,他也只是咧嘴笑笑,从不动怒。没骨气的人自然没脾气。

一天,我家门口站着几个叔叔伯伯,他们在跟父亲商量着今年种啥庄稼。父亲掏出香烟散给他们,一人一根地散。那会儿,懒汉很自知地跟父亲他们保持一段距离,傻傻地瞅着大家伙笑。父亲走了过去,同样笑着叫了声“明儿兄弟”,递上去一根烟。

那一刻我觉得父亲很丢人,情不自禁喊了声:懒汉就不应该吸烟。父亲的脸登时拉了下来,脸色铁青。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惹祸了,拔腿就跑。

那天晚上,我一回到家,父亲就让我靠墙站着去。靠墙站,是父亲最严厉的责罚,他从不打骂我们,只是讲道理。就是那次,我记住了父亲的一句话:喜欢与尊重是两回事,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没理由不尊重人家。

直到今天,我依旧记得这句话,即使面对讨厌的人,也会克制自己,以礼相待。

思想的囚笼

文/肖进

到新部门任职才几天,我便觉得新来的那几个年轻职员特别没出息。比如吃饭的时候,总是我先夹过的菜,他们才吃;我办公桌上茶杯里的热茶在上班时间从未间断过,凉了就会马上有人来换掉。

这让我想起了一则寓言故事:狮子被囚在铁笼里,狐狸不再像往日那样恭敬狮子,而是百般侮辱。但狮子却不生气,因为狮子知道,狐狸轻视的不是它,而是关住它的铁笼。我认为,那几个年轻人尊重我,只不过是尊重我“主任”这个头衔而已。

我认为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是不会有发展前途的,于是,我跳槽了。然而,我想不到的是新公司几个月后倒闭,我因此失业了。

一天,我在一家餐馆里独自喝闷酒。生活总是充满着巧合,曾经在我眼里没出息的那几个年轻人也来这家餐馆吃饭。见我独自一人,几个年轻人便邀请我一起入座。没有人问起我为何独自喝闷酒,因为我一脸的疲惫沧桑早已暴露了我内心失意的凄凉。

大家若无其事地谈论着曾经在一起工作时的点点滴滴,依旧是我夹过的菜大家才吃,依旧为我添饭斟茶。原来大家对我的尊重是源于做人最基本的准则,明白这点后,我发现自己就是一只被关住的狮子,自己用陈旧思想的铁笼囚住了自己。

家庭教育的三个阶段:陪伴、教练、尊重

文/超妈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人生,孩子未来的成功,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打底。

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盲目听从谁说的话,不是盲目借鉴成功者的经验,而是懂得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在成长路上,都要经过这三个阶段:

强烈依赖阶段,能力形成阶段,自我意识阶段。

根据孩子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父母也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第一阶段:好的教育,离不开用心陪伴。

幼年时期,是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黄金有效期。

在这期间,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可以信赖、可以依靠、可以托付一切。

孩子6岁前,也是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直接的,这个时候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孩子会无条件地接受,并且能很快得到反馈。

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重要阶段。

每个人从孩提时代起,最需要的两个礼物,就是安全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简而言之,就是被爱和爱的需求。

有位心理学家说:“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幸福快乐的人,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会一直都被自卑包围着。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在于挣了多少钱,给孩子买了多少东西,只在于孩子生命初期陪伴的多少。

我们陪孩子共同度过的每个瞬间里,都藏着他的未来。

第二阶段:好的教育,都懂得成就孩子。

青少年时期,是父母培养孩子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时期。

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家长的认知高度,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认知,也几乎决定了他人生的下半场。

教育不是放任,更不是包办一切,而是如同教练一般,引导孩子自己掌握能力,鼓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孩子精神和心灵上的领路人。

这个时期的父母,最不能怕麻烦,怕一次,孩子的学习机会就少了一次,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去培养孩子。

从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去养成孩子的好习惯,用包容的态度允许孩子试错,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在叛逆期来临之前给孩子种下规矩的种子。

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明白,独立,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技艺。

最好的父母从来不是让孩子离不开自己,而是在孩子离开自己之前,让孩子掌握足够的能力,让孩子有充足的底气,去踏上未来属于自己的旅程。

第三阶段:好的教育,都能够尊重孩子。

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也是孩子开始推翻父母教导,渴望挣脱一切束缚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领地意识,迫切地希望能和父母保持距离,以此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父母的管教和过多的建议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亲子矛盾。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的是像任何一个成年人一样被尊重,被当成“一个大人”看,而不是“小孩子”。

所谓尊重孩子,不是说不打骂就是尊重了,而是在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时,父母能认真地体悟、理解孩子的感觉及需求。

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父母都要尽可能地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选择,哪怕你知道这个选择会让孩子走上一条更曲折的道路。

你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提醒,是守候,是兜底,因为成长路上,孩子总要走点弯路,碰碰南墙,才会真正成长。

好的家庭教育,既能在孩子小时候给他无微不至的爱和安全感,在成长过程耐心培养孩子,又能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及时撒手,让孩子自己走。

孩子在成长,父母也要成长,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只会成为孩子的束缚,顺应孩子成长的教育,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宁愿等,不想轻易爱

不想像别人那样轻易的爱了,轻易的让自己不孤单了,当结束一段情时不会有任何伤感,因为那样的人没有用过情。

总有人问你,有对象没?

呵呵,没有呢。

不会吧,不可能吧……

其实,那是真的,不是没人追,没人要,只是没有合适的;不是眼光高,要求多,只是没有感觉的。也许有时想恋爱,想让自己不再寂寞,可是那个人却没有,不想随随便便的爱了。

有时候当自己静下心来会觉得自己的执着很可笑,为什么不去恋爱?为什么要让自己单身呢?难道是爱上了孤独爱上了寂寞吗?

其实不然,因为有一种单身叫“宁缺勿滥”。

他们对爱很专一也很执着,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够坚持自己;在茫茫人海中只想找一个能让自己对上眼的人,也许在别人眼里那很傻,可是这样的傻只是想对得起自己的心;让自己孤独让自己寂寞就是不可以让自己随便和人恋爱;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这样的虚幻不去相信,缘分没有多少,要的只是感觉;不会轻易的去恋爱,从来没想去欺骗别人,也不想去骗自己,爱是纯洁的互相的,但如果一旦遇到那个他就会坚持不懈,定下自己的心,绝不会花心,用心去爱。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另一半的身影的,就算是勉强找到另一半的你,难道在你的心里除了他就没有另一个心底的人吗?在心里也会有对另一半的憧憬,希望彼此的遇见是一个浪漫美丽的邂逅;希望他是你的王子,但却不会沉迷于这种童话的幻想,只想要那份属于自己的真实邂逅,不会去痴迷于王子,只要我的那个他,只是想找个懂自己的愿意陪伴自己的。你有一天真正遇到那个他,两人的交往中绝对会为彼此设定底线,不会轻易越过;尊重爱情,尊重感情,尊重彼此,不会随便开始,但一旦开始,那么就会是最珍惜生活的人。因为他们相信爱。

当遇到一个喜欢自己但没有好感的人,会礼貌而尊重的对方说“对不起,我们不适合”,尊重自己的感情也是尊重别人的感情,不会让对方浪费时间,如果对方觉得朋友可以做,当然我很乐意。但想要改变我的想法,不可能,因为他们不会轻易让自己妥协,除非你是那个他。

有朋友说,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流行宁缺勿滥了,应该是宁滥勿缺,可能那是对的,但我却不想改变,难道这样错了吗?

确切的说他们不懂爱与被爱,他们会对所有的异性都有好感,不会执着与追求自己的那个他(她),相对于宁缺勿滥之人他们会更现实,也更会在恋爱中保护自己,因为分手后的他不会知道痛的感觉,他们不曾为爱付出。

而宁缺勿滥的人不是这样,他们从不会,会将一段情维持很长,哪怕结束时他们会伤心、痛苦、难过,但却曾经付出过,不会后悔,让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是需要用心去等待,哪怕是用一生。

尊重孩子的理想

文/苗君甫

周末一起吃饭时,陈哥的儿子小凡说长大了想当宇航员。陈哥当即摇头:“得了吧,你天黑都不敢出门,胆子那么小还想当宇航员?”八岁的小凡给打击得扭头就走,陈哥却摇头道:“唉,这孩子动不动就生气,还当宇航员呢。”

我在一旁听了哭笑不得,这和当宇航员有什么关系吗?何况,陈哥没有尊重孩子的理想,孩子生气也是应该的。但他不认同我的说法,叹道:“这理想太不切合实际了,他就是瞎说说。”我想了想,然后给陈哥讲了前些时的一条新闻。

出生在美国的Ryan,三岁时就开始对物品整理感兴趣,家里的瓶瓶罐罐,他都能分类摆放好,还能把玻璃瓶和塑料瓶区分开,并且放到不同的回收桶里面。

一次,Ryan的父母带他去废品回收站卖废品,却彻底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和对垃圾分类的痴迷。Ryan的爸爸并没有因此觉得丢人,反而从中看到了他的热情和潜力,给三岁的儿子注册了一个公司,鼓励他名正言顺地收废品。

此后,Ryan每天都和父母一起出去分发新的回收袋,开拓新客户,整理已经收回来的垃圾。四年来,他回收了22000多公斤废品,20万个瓶瓶罐罐,收益1万多美金,当时折合人民币8万多元。在Ryan的提议下,洛杉矶还成立了洛杉矶垃圾回收曲棍球球队,呼吁大家关注环保。

“如果小凡的理想是收垃圾,你会支持吗?”我问陈哥。一直认真倾听的陈哥叹道:“可能……我做不到。”我也笑了,是的,许多人都没办法做到像Ryan的父母那样懂得尊重孩子的理想,且尽己所能帮助孩子完成理想。不仅不尊重,还嘲笑孩子的理想,不是嫌孩子的理想不够远大,便是认为不切实际,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后干脆忘掉“理想”两个字。

陈哥点头道:“你说得对,也许,我该去了解一下宇航员。”我点点头。其实这才是父母该做的。即使不成功,那又如何?至少他尝试过。

何况,理想从来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每个孩子的理想都值得尊重,每对父母都应该耐心等待每朵花开,学会陪伴孩子成长,更支持他们的每个理想。

尊重草莓一样的生命

文/杨职逊

每年草莓上市的时节,农贸市场门口一带就挤满了从小坝山上下来卖草莓的农人。因为全家人都喜欢吃草莓,所以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到农贸市场去。站在一溜儿排开的背篓前,红红的草莓,就像这个季节的一颗颗人造太阳,将整个天空和城市都映得格外干净和明亮。

站在背篓前,我们尖着手在背篓里挑来挑去,总是将那些又大又红,长得端端正正的草莓装满一大口袋,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被人挑剩的草莓,有些小,有些生涩,“心”尖儿有些歪。它们乖乖地躺在背篓里,睡着了似的,没有一句言语,只是默默地,等待着农人将它们原路背回……

回归泥土的草莓,一颗颗在碧绿草叶的映衬下,或大或小,或嫣红或生涩,或端正或歪斜,却均充满了生机和灵气,像灯笼,像太阳,像火焰,像玛瑙,像讨人喜欢的小人儿,已没有“好”或“次”的区别,只能说她们均拥有各自的特色。每一颗草莓,都是一个无法复制的自己。

记得小时候,“六一”儿童节前夕,我所在的幼儿班抽了10余名小朋友,准备出席庆祝大会,上台表演舞蹈节目。我不喜欢舞蹈,自然不在表演之列。然而,我对失去这次出彩机会心有不甘,整天闷闷不乐。班主任老师知道原委后,开明地马上调整方案,将每一个孩子都请上了舞台。

表演效果自然没有十几个孩子的时候良好。动作不整齐,表情各异,甚至有的孩子竟忘记了表演,在台上当着无数观众,自顾自地玩别的去了。

然而,它却更自然,更真实,更接近孩子的天性。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们对于幼小心灵的普遍重视、尊重和关爱。教育,不是要造就千篇一律、工厂流水线似生产的人,而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创造和个性,承认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如果用唯一的一把尺子去衡量孩子,他们肯定是参差不齐的。然而,我们不能否认,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作为自然之子,哪怕经历过同样教育的成人,也会参差不齐。正是因了这参差不齐,我们的世界才更加的丰富多彩,才充满了创造的可能和潜力。

我想起了那些草莓。当它们作为“商品”摆上大街,无疑也是参差不齐的,必须接受无情的挑选。然而,回到泥土,它们均闪烁着自我的光辉,每颗草莓,都拥有完整的自己。

像尊重每一颗草莓一样,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就是尊重他们的与众不同,就是尊重他们的特别。

最深的爱,是尊重

文/许冬林

如果想要一缕花香,就要躬身去种一篱花草;如果想要一片阳光,就要举目问候那片遥远的蓝天……

如果想要爱,就要先去爱。爱别人,爱世界。

身为母亲,看一个孩子长大,简直像是在观看一场盛大的魔术表演。才记得他呀呀学语,转眼已跟你并肩挽手言笑。他是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你的生命里,不断地向你呈现未知、神秘和精彩。

还记得,儿子上一年级,才五岁。有一天放学,我去接他,只见他远远落在人群后面,低头慢慢走着,一个人孤零零的。我很是好奇,平时他放学,总是和同学一道有说有笑。

等到儿子走到我身边时,我才发现他走路的姿势很别扭,原来裤裆前后都湿了好大一块。

他走到我身边,见了我,有些不好意思。我刚想问怎么了,忽然忍住没问。他应该是尿没憋住,上课时弄湿了裤子,怕同学笑他,也怕妈妈笑他。

我抿抿嘴,走过去接了他的书包,牵着他往家走。一路上,我们心照不宣,不提裤子的事。回家后,当他的面,我也不跟他爸爸提起。

如今他已上高中,偶尔我提起他刚上小学时湿裤子的事,他也忍俊不禁。可是,在当时,我默默照顾一个小孩子的面子,在他看来,那是对他无上的尊重。而他,一个五岁的小人儿,为了树立自己值得别人尊重的形象,至此再没尿湿过裤子。

上小学时,有一段时间,他喜欢画画,于是我给他报了个美术兴趣班。每个周六的早上,我们早早起床,匆匆洗漱吃早饭,便直奔老师的画室。画画学了一年,他流露出不耐烦,他羡慕他的小伙伴一到周末就爬墙头翻双杠追小猫小狗的日子。

“不想学画,就不学了,好吧?”我轻声跟他说。

自此,每到假日,儿子又恢复成一个野孩子。在单位大院子里,他和他的小伙伴比赛骑自行车,把楼梯台阶边的栏杆当滑梯哧溜一声滑下……他的手指被花坛里的剑兰戳过,他从操场的梯子上摔下过,他玩滑板车摔过无数跟头。

他是野生的孩子,野生地长大。在长大的过程中,变得结实。身体结实,内心也结实,不轻易掉泪,不怕疼,不怕输。

在放弃学画这件事情上,我从不后悔。他没有学画,却让自己的童年过得比画还要斑斓多彩。

他渐渐就长高了,长成了一个少男,爱美,偶尔藏有小秘密。

他把日记本放书桌抽屉里,对我说:妈妈,你可不要偷看我的日记哦!

我笑回:妈妈不看,保证不看!

我也当真没有偷看过一次他的日记。其实不看,我也能猜出日记里写些什么,谁不是从少男少女这条路上过来的呢!

他写了一段时间日记,大约窥察出我真的不知晓他日记内容,自此对我越发信赖。母子做到后来,渐渐便成了一对真的朋友。

而我,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慢慢懂得:最深的爱,不是束缚,不是360度无死角的监控,而是尊重。

母子之间,在尊重里,有清风,也有花香;有微澜,也有阳光。

胸怀

文/马德

自己做不到的事,尽量不要苛求别人去做。即使是自己能做到的事,也不要苛求别人一样做到。

毕竟,别人不是你。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本身就是特别自我的一种做法。它用一种貌似合理掩盖着本质的无理,进而,以道德绑架人。对方做到了,算作自我高明,对方做不到,又以这种对比,体现自己的高尚。

真正高尚的人都在做自己。他们从自己这里出发,抵达世界的未来,而不是通过要求别人而领受未来。在他们看来,自己这里做不好,一切空谈都是虚妄。

我觉得,人性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慈悲,包含着平等、尊重,而尊重的核心部分,是包容,“君子和而不同”。

通俗地说,就是要看别人顺眼。也因此,胸怀是这个世界美好的东西。有胸怀的人,他自身散发出的平和气韵,是特别令人舒服的东西。一个人,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相处得舒服,真是活到极致了。

这境界,不是谁都能达到的。有的人,看谁都不顺眼,时不时气不打一处来。唉,这样的人,曾经的光阴,也就真的白过了。

尊重个性

文/钱国宏

父亲年轻时学到一手木匠手艺,在周围十里八村很有名气。

在生产队时代,别人积一天绿肥,才只挣5个工分;而我父亲推一上午的刨子,就挣了15个工分,中午还能供顿饭吃。父亲很满足:会门手艺在“江湖”上好混,“薄技养身”嘛!可是,他从来没强迫过我和我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学他的木匠手艺。他对我们说:你们若是喜欢,就跟我学;不感兴趣,就做自己喜欢的事去!

由是,20年后,我们家不仅有父亲一个人会木匠活儿;大哥学了一门做腐乳的手艺,开了家腐乳厂;二哥学了一手做吊炉烧饼的技术,开了家烧饼店;姐姐开了家皮衣店,一双巧手一年能“缝”进数十万元;我会写些“豆腐块”,隔三差五也能得到千儿八百元的稿费,而且还进了一家杂志社。我们兄弟四人谁也没有当成木匠,可也衣食无忧。父亲说:我看你们现在就挺好——言外之意,他深为当初对我们的“散养”而感到欣慰和高兴!

后来,我在北京大学进修时,听教授讲到“尊重”一课时,才猛然悟到:父亲当年在教育子女方面实施的“散养教育法”,实际上是一种对生命个体的尊重!是一种“尊重”教育法!正是因为父亲尊重他的孩子们不同的兴趣爱好,才使我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得到了良好、自由的发挥、发展,才使我们在各自喜欢、擅长的领域内如鱼得水,做得风生水起,兴致盎然,小有成就。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德国看到的一幕:当地的小学中,老师非常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发挥:学校不统一制做校服,学生可以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上学;自习课上,孩子们可以看书、听MP3、玩游戏机、画画、吃水果、研究玩具图纸……各行其事、各取其乐,老师从不干涉;学生报考兴趣班时,简直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有报旅游班的,有报航海班的,居然还有报饲养蚯蚓班的!对于这些孩子,学校都给予应有的尊重,按照孩子们所报的兴趣方向,而安排具体课程。因此,在德国,基本上是人人成材,学生各有一技之能。

科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强求所有的叶子都一模一样呢?正是因为有了不同形色和不同脉络的叶子,大自然才拥有了一树的葱茏和季节的色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这个需要老师因材施教。自然界中,有鲜花,有绿草,也有大树,它们千百年来一直按照自己生存的方式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在风雨中展示自己美丽而顽强、多姿多彩的生命;如果满世界都是同一种花、同一种树,我们看过之后只有两个字的感慨:乏味。是的,乏味!而乏味的世界,还有乐趣可言吗?

鲁迅先生说过:个性即锋芒。有个性的人,我们说他(她)是一个成功的人,他(她)的人生也是成功的人生、积极的人生、籽粒饱满的人生!拥有成功的人生,自然就会拥有成功的事业;拥有成功的事业,又会拥有成功的人生,两者相辅相成——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尊重个体,展示个性。

尊重叶子,就是尊重大树;

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