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抗疫文章

2022/12/18经典文章

抗疫文章(精选12篇)

抗疫之艰永不忘

文/吴岷

“喂,戴好你的口罩!”“用不着量体温了吧?”

三月过半,全国抗疫胜利在望,有些人已经开始放松了警惕,去公众场合不情愿配合检查。这个季节,春阳生暖,穿着轻便的春装,走一段路便汗津津的,再稍事活动或锻炼更是汗流浃背,所以口罩显得讨嫌而累赘。但怎么可以忘记,一线医护人员仍在挥汗如雨地诊治尚未出院的病人。他们依然穿着三层隔离服,密不透风地奔走、忙碌在病房里,泡在汗水里,不能拥抱清凉的春风,不能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

在各地陆续复工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有的饭店违规操作,顶风聚餐;有人肚子里的馋虫蠢动,又开始觊觎“美味”;还有人早就宅烦了,想方设法要出去玩,甚至不屑于戴口罩。热闹起来的街头,好像“新冠肺炎”已经远去,一切又可以回到从前。然而,这场战役真的已经结束了吗?

就在一个月前,乃至十几天前,人们的心都还悬着,看到咳嗽的人就远远躲开,口罩戴两层三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病毒随风肆虐,我们作为普通百姓,像软体动物一样,被一线医护人员保护在安全地带,一心盼望的,就是活着、健康,不要被感染。“英雄城市”武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煎熬,那些感染了病毒的人,在初期病房紧张、医护人员人手急缺的情况下,选择相信政府,服从指挥,耐心等待救治,为全国和世界赢得了时间。武汉人的“宅居”,远比其他城市更难熬,他们不但不能走出小区,还不能走出家门,隔着铁栅栏,有老人在等待住院的儿女回家,有孩童在盼望生病的爸妈归来。那些筋疲力尽的志愿者,为居民送去粮油蔬菜,冒险帮住院的患者安置家中弱小,替他们喂养家中无人看管的宠物,他们顾不上睡个安稳觉,顾不上吃口热乎饭。更有医务人员抛家舍口不分昼夜地抢救患者,累了就在走廊、草坪睡一会儿,八九个小时不脱隔离服,不喝一口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上至八十多岁的钟南山、七十多岁的李兰娟,夜以继日研究病毒和诊治方案,下至二十出头的护士,义无反顾奔赴重疫区,立下“军令状”后悄悄留下遗书。有李文亮那样家有孕妻的年轻医生倒下,有李思思那样家有幼儿的年轻护士离去……驰援武汉的飞机、列车,队伍,划破了漆黑的长夜,这些勇士拿血肉、生命为世界迎来曙光。怎能忘记呢?那未曾远去的哀伤,那狰狞可恶的疫魔……我们怎能让一线战士的血汗白流呢?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忘记过去注定要重蹈覆辙”,此次抗疫之艰之苦之难,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并在大获全胜之前,仍做一个规范防护,严格自律的人。

抗疫记

文/李晓

王永贵开的农家乐山庄,夏天生意特好。在往年春节,生意也火爆,一旦下雪,来赏雪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严老板从武汉回来了,开着那辆村里人眼熟的宝马车。严老板在城里有别墅,在乡下老家也建有气派的楼房,这些年春节他总是在老家过年。严老板在湖北做建筑这行,带着周边村子的30多个民工辗转于建筑工地。

腊月二十五,严老板找到发小老王,大声吩咐说,永贵,正月初一,我在山庄请客,摆8桌,每桌按照1000块钱的标准搞。严老板把8000元钱当场用微信转账付给了老王,让他先去采购食材做好准备。

大年三十晚8点,电视里的春晚刚刚开始,老王便接到了村主任老刘打来的电话:“老王,刚接到镇里的通知,明天开始,所有的餐馆停止营业,原因你都知道的,防控疫情。”老王回答,我当然要听上面的。老王也有些慌了,他收了严老板的钱,材料早买好了,红烧牛肉之类的大菜大年三十下午就做好了,只等明天宾客来山庄开吃了。

老王打通了严老板的电话,语气凝重:“老严,明天的请客只有取消了,上面有要求。”严老板问,为啥?“还有啥,防止疫情扩散,你没看手机电视么。”老王说。老严又问,事态真有那么严重?老王回答,当然,我才看了新闻。

老王主动说,老严,钱我退你一部分。顿了顿说,这样吧,我退你4000元。严老板爽朗大笑,老王,这不能怪你,钱我不要,食材你自己留着用。

经过摸排,包括严老板、老王在内,凡是从湖北回来的老乡和与他们有接触的人,全部居家隔离,村子里为此有了30多人被居家隔离。老王起初不明白,他给村主任打电话问,我就和严老板说了几句话,就那么严重?村主任回答,这是政策!

老王给城里的儿子一家打电话,你们不要回村子里了,有啥情况就打个电话,见面就在视频里见见。儿子回答,爸,你和妈就安心在家隔离,到处情况都一样。

正月初四,村里按照镇里要求,对进村的3条公路实行封路,只留一条进村的主路设立检查站对进出人口和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劝返进出村人员,在家好好待着尽量不要出门,镇里卫生院派两个医务人员上门为村民每天巡回测量体温,对隔离人员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进行动态监管,村里40多名党员干部与隔离人员建立一对一的联系,随时掌握情况,并为居家隔离家庭提供生活物资帮助。

正月初五,老王给村主任打去电话:“老刘,我家留有买来的不少食物,就送给隔离的家庭吧。”村主任回答说,感谢你,但这个事儿我要请示镇里,我担心把好事弄砸了。

正月初五下午,经过镇里派来的专业卫生检测人员的检测,镇上同意把老王家的部分食物分送到村子里的隔离家庭去。

正月初六上午,村主任老刘开着放有小喇叭的车在村子里巡回宣传防疫政策知识,同时为隔离家庭送去食物。老刘看到一个没戴口罩的村民在自家院子里吐了一口痰,老刘大声制止道:“不准这样,你知道病毒往往就是这样传播的么!”村民面带愧色赶快进了屋。

“病毒防范靠自己,和人讲话隔几米。就算两人很投机,聊天最好用手机,如对亲友很想念,视频聊天如见面……”正月初八,村主任老刘开着车巡逻宣传时,见村子里的退休教师老向在打着快板念着自编的顺口溜宣传,老刘说,谢谢你,向老师。老向说,国家还给我发退休工资,现在国家有事情,我还能做这点,应该的。

正月初九,从去年腊月二十五开始计算,老王和严老板的居家隔离期都满了,但他们还是在家待着少出门。这些日子以来,两人每天都要打好几次电话嘘寒问暖报平安。正月初七那天下午,两人在电话里闲聊时,聊到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说着说着,两人都忍不住哭了起来,也是在那一天,老王和老严的感情,似乎相融得更深了。

正月初十晚上11点刚过,村主任老刘来到村口的公路检查站,他看见昏黄灯光下,村子里坚守着值班的党员老骆、老谢趴在桌子上,两人都疲倦地小憩了。四野寂静,没一个车辆通过。

正月十一,这天是立春,阳光从云层里瀑布般倾洒下来,把山上的苍苍松柏树照耀着,深绿晃眼。村主任老刘走下车来,扩胸,做了一个深呼吸。

春天浩荡而来,肆虐人间的病毒,必将要在阳光下狼狈逃窜。

宅男与抗疫者

文/鬼啸寒

上学期间喜欢阅读,特别是通过手机看新闻、看名著。虽然那时手机上还没有无线网连接标志,但是我们已经走在运用流量阅读的火热时段。也是那段时间,知道了“宅男”一词,当时对此词的流行没有过多了解,但是从内心里却觉得更多是处于宅在城市的商品房里,有些固定经济来源,让人极为羡慕的生活方式。而对于那时住宿舍来说,虽然很宅,却是觉得只是一种选择的不同。

而在2019年末2020初,我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网络提倡我们宅在家,不出门,勤洗手,多通风。这一次,真正做到了全民共宅,虽然有仍然不宅的、有闯封路的。但是于我来说,这是一种上天的恩赐,因为我本想在2020年期间多阅读几本书,写一部长篇。而宅在家写作,基本就是不用出门,这未尝不是多样收获;而后是计划在菜地里种上一些蔬菜和烧包谷,网购几棵果树用来栽种,看一下生长效果,去投入更多的力量,发展一片果园,以享生活的乐趣与多姿。让我们能够用一种专注的投入,获得更多不同的灵魂上的悸动。

宅家时刻,是非常好的安居方式。躺在床上,阅读休息时刻,看着窗外的风景,除了大地、山川、叶落之树、风声,差不多已有好几天没有看见车辆从家门口过路,有时本想拿着一本杂志去山间的茶林里阅读,而面对新冠,和排解枯燥,就不在上山读书了,而是选择去走一走,透透气。省一级响应期间,出门没多远,在一个转弯的支路那里,看见了一块用大字笔写的标语:茶园、白果、中对宝村民不许外出窜门,车路已中段。于是我们迂回去了另外的地方,去了快修完工的县道上走走,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回家继续沉迷写作状态,或睡睡觉,或学习一些技能,比如养鱼,怎样购买鱼苗和处理鱼苗投入,比如得知晓养鱼的水须是自来水晒三天后在放入,以保证有氧气;刚收到的鱼苗得放在蓄水池里泡三小时后再打开投入池里饲养等。真正做到,在家也是为社会做贡献。

抗疫时刻,至于这种擅自挖路阻断交通是不是违法,有没有得到相关部门允许,我们打开电视才知道,中央新闻一再呼吁强调不许擅自封路,因为这会带来一种出错的后果,而且难以估算和承担,比如倘若有人发烧、不舒服,就会不方便及时处理。但是在做志愿填表的时候,还是认真填写资料的,包括填写的过往者的时间、车牌号、姓名等。还会准备着一个环保垃圾桶,供过往行人扔废弃的口罩。还有,不断践行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为做好一个合格公民,合格抗疫者而努力奋斗和行动。

当我们看见贵州确诊病例很少,并且与全国一天一天下降了,隔离救治很到位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处在幸福之中,一种没有被病毒围攻的幸运。我们快乐的生活着,感受着生命的伟大与脆弱,感受着祖国的发达与强大,而后去投入到巨大的劳动能量中,我说得是脑力劳动。像宅男的安逸,像抗疫者的无私。

一幅被拍卖的作品

文/丁翊宸

我有很多兴趣爱好,但最喜欢的还是绘画,因为绘画让我快乐,绘画让生活更美好。

今年疫情期间的一天,美术班的老师电话询问我,是否愿意参加为疫区捐赠绘画比赛活动,获奖作品集中拍卖,收入全部捐赠给武汉。

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转念又为画一幅什么样主题的画作而犯愁了。正在苦思冥想之际,电视里传来了解放军医疗队除夕夜驰援武汉抗疫的新闻播报,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我想,何不以军医抗疫为主题,描绘全国人民顽强抗疫的事实呢?于是我提笔彩绘了一幅题为“逆行英雄,抗疫必胜”的绘画作品。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画作的内容: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的医疗队,于1月24日农历除夕之夜逆行至重灾区湖北省武汉市,全力救治患者。画中的抗疫战士身着迷彩服,外穿防护服,眼戴护目镜,以顶天立地的军人和救死扶伤医生的双重身份担当起救治患者、抗击疫情的重任。他们冒着被病毒感染的危险,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与时间赛跑,与疫魔抗争,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时隔不久,我收到了比赛组委会发来的通知信,信上告诉我,经专家组评审,我的绘画作品获荣誉二等奖并成功拍卖出去了,奖金及拍卖费九百元钱,已经全部捐赠给了武汉疫区,信中还附有发票。

那一刻,别提我心里有多激动和高兴了,由衷感到虽然我的画作很小钱也不多,但我为武汉抗疫尽了一份微薄力量。

致敬,逆行者!

文/彩霞满天

致敬,逆行者!
——献给抗疫的英雄们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医院告急!
突发疫情,扩散迅猛,
高危病毒,肆虐众生!
一时间,恐怖笼罩着湖北;恐怖笼罩着武汉,
一时间,焦灼、恐慌
占据了人们的心灵。
封城前,几十万人带着恐惧
连夜逃离了爆发的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
号角吹响就要冲锋!
中华民族本就是一个整体,
疫情牵动着神州大地每一根神经。

鲲鹏展翅,以中国速度
迅速集结了千万的军地天使。
面对随时有被冠毒感染的风险,
面对时刻有死亡的威胁,
心底回荡着一个坚定的信念:
坚守天职,抢救生命,必须向前冲!

虽然隔着厚厚的防护服,
我依然能够看见,
看见你胸前那枚共产党员闪光的徽章,
这徽章的旗帜上写满了伟大与光荣。
在这面旗帜带领下又有多少人
跟随你一起冲锋!

防护服下连续高强度的战斗在最前线,
不知你怎样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熬煎。
冠毒夺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身边有同伴倒下,也有战友牺牲。
丝毫不能动摇你对胜利的追寻,
你依然还在顽强的与病毒抗争。
你用顽强把悲痛埋在心底,
冲锋的脚步没有一刻歇停。

你用生命与死神抗争,
你用微笑把每一个病患的信心唤醒。
每天都有战胜毒魔被治愈的鲜活的生命,
就会看到你欣慰灿烂的笑容。
你用生命筑起了一道抗疫的坚固屏障,
维护着十四亿同胞的健康与安宁。

每当我想再多看一眼你坚毅的神情,
每当我想再多看一眼你无畏的眼神,
每当我想再多听一听你心底最强的声音,
你已经穿好防护服又一次向抗疫最前沿发起冲锋。
望着你迈着坚定步伐远去的身姿,
这是一个最值得世人信赖的 背影 !

防护服下我分辨不出
谁已年老,谁还年轻,
防护服下我分辨不出
谁是医护,谁是迷彩老兵。
在抗疫的战场上,你们都是舍生忘死的
最勇敢的士兵!

战斗间歇,
你疲惫不堪,
靠在椅背上稍事休息都是一种享受,
能席地而卧一会更是一种上帝的恩宠。
虽说是稍事休息,
那也是为了再一次更好的冲锋。

当你换岗归来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
看到你被汗水浸湿的衣衫和极度疲惫的身影,
看到你美丽的脸庞被面罩刻下的深深的血痕,
鬼神也要为之感动,怎能不叫人心疼!
你已经做了天使所能做的一切,
留给世人的只有对天使的爱戴与尊敬!

毒魔像幽灵一样在人世间游荡,
寻找每一个可以肆虐人类的空当。
就在这毒魔最猖狂的地方,
有一个群体以无所畏惧的气概,
以中国速度建起了二神医院,
以中国速度建起了多少方舱。
开辟了救治病患战胜毒魔新的战场,
给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车轮飞转,千里驰援,
不惧风险奔向疫区最危险的地带,
为抗疫,送来了源源不断的医疗急需,
为抗疫,送来了数以万计的生活必需。
惧怕还叫什么志愿者,
逃避退缩还是什么好儿男!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这就是民族整体的力量!

苍天在为你们默默地祈祷,
祈祷早日迎接胜利的那一天。
大地在为你们祝福,
祝福你们 平安归来胜利凯旋。
敞开心扉尽情地去拥抱,
拥抱你们魂牵梦绕的亲人的笑脸,
拥抱你们牵肠挂肚的那一声稚嫩的呼唤,
拥抱你们那久违的温馨幸福的港湾。

你们以你们的血肉之躯证明:
你们以你们敢于战胜一切毒魔的精神证明:
你们以你们舍生忘死的气概证明:
证明你们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证明你们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证明你们就是当今世界的英雄!

致敬,勇敢的逆行者!
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

致敬,一线抗疫的巾帼英雄们

文/王志英

自从新冠肺疫情炎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先后组织了346支医疗队,426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驰援人员中,女性居多数。她们训练有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她们不畏艰险、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她们义无反顾、救死扶伤、医者仁心,以极其崇高的精神书写了中国女性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动人故事。

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中宣部宣教局、全国妇联宣传部、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党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局联合发布了“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

英雄谱共计20人,其中湖北省一线抗疫人员6人,国家及各地支援人员7人,军队支援人员5人,地方抗疫一线的2人。

牺牲在抗疫前线的夏思思和徐辉也在英雄谱的名单中。

为了找到这20名巾帼英雄的事迹,我翻遍了不少报纸与网站,也阅读了她们许多有关报道,最后才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的“人物事迹”中找到了她们的踪迹……

夏思思,1990年6月生,生前是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夏思思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在救治患者时,主动申请留院观察,不幸被感染。在治疗期间,她主动把ICU床位让给其他患者。在病床上,她依然牵挂工作,希望治愈后能重返一线。2月23日清晨6时30分,经救治无效不幸去世。

郭琴,中共党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护士。疫情爆发后,她在急诊病房内照顾重症患者,每天自觉工作10小时以上,有时24小时连轴转,帮助百余名新冠肺炎患者转危为安,自己却不幸感染病毒。经过治疗,病情好转。为了腾出床位,她主动回家隔离治疗。隔离观察期刚满,她又主动重返岗位,“我不是英雄,但绝不当逃兵”。除了用专业技能救治患者外,她还用自己的患病经历为患者做心理辅导,疏解他们的压力。

何雯,中共党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疫情爆发以来,她带领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冲锋在一线。她冷静细致,每日带领团队预检分诊,对每一位就诊患者问诊测体温、分诊、登记,配合医生积极救治每一位重症患者,对危重患者进行评估和安全转运。她因地制宜优化就诊流程,合理安排时间,不断完善工作程序,尽量缩短患者等候时间,避免轻症转为重症。她耐心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叶黎文,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她所在的医院处于疫情严重的汉口地区,作为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是发热病人最集中的场所,也是感染风险最大的地方和疫情防治的第一道防线。自1月4日起,她在发热门诊连续奋战了37天,被同事们称为“叶坚强”。虽然常常累得想哭,但她凭着顽强的信念和过人的勇气,咬牙坚持,先后接诊发热病人3000余人,全力守住岗位防线。

甘如意,中共预备党员,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医生。1月31日,她主动放弃休假,独自骑行300公里,用时四天三夜,从老家荆州市公安县斑竹垱镇杨家码头村辗转返回到单位所在的武汉市江夏区医院。面对疫情,她不计生死,勇往直前;面对困难,她敢于挑战,一直向前。

蔡志芳,致公党党员,武汉市汉口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她从事呼吸内科工作30余年,在非典、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期间,均冲在最前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又第一时间冲锋在前,是医院上一线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病区主任。作为首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汉口医院从元旦过后就进入“战时状态”。蔡志芳负责一个隔离病区的工作,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了近2个月,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最多的时候,她每天要面对百余名确诊患者,为了抢救危重症患者,有时凌晨两三点钟才能结束工作,甚至通宵达旦也毫无怨言。

毛永辉,国家支援湖北医疗队北京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2月7日,她主动请缨驰援武汉,“肾内科是危重症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肾内科主任应该第一时间出现在前方战场”。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危重病房里,她变身“拼命三郎”。作为专家组成员,又是医疗组组长,她身先士卒,每天坚持工作在一线病房,建流程、整规范、查房抢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面对危重症患者,她毫不退缩,发挥肾内科团队优势,开展CRRT治疗,采用CRRT与ECOM和呼吸机的强强联合,不遗余力进行抢救。

夏莹,中共党员,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护士长,主管护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夏莹再次主动请缨,作为北京协和医院首批国家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于1月26日抵达武汉。一个月来,她迅速适应并改造陌生环境,不仅完成了协和重症病房从无到有的创建,还整月未休地扑在一线,承担了临床护理、统筹协调、物资管理、新队员防护培训等多项工作。“她能连熬24小时以上不合眼,我们心疼她,劝她休息,可她依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夏莹以她的低调务实忘我工作,赢得了医疗队队员们的交口称赞。

赵培玉,中共党员,国家支援湖北医疗队中日友好医院大外科科护士长、支援湖北重症护理队队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她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带领103名医院支援湖北护理骨干,承担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6东病区危急重症及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重症病区的护理工作。她勇于担当,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管理上高效务实,为患者提供最专业、最温暖的护理照护。曾获国家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中日友好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郭敬,中共党员,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广安门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她积极请战,于1月25日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作为医疗队护理工作负责人,她身先士卒,进入南一区病房了解情况,与病区护理人员对接,为医疗队进驻打好基础。她严格管控医疗队物资,合理保障队员物资供应。作为中医护理代表,她积极谋划,通过微视频指导更多的一线护士掌握正确方法,为确保中医药疗效发挥重要作用。针对轻症患者,她带领护士们指导患者练习八段锦、呼吸操等,让中医传统技术助力患者康复。

王冰,中共预备党员,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西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她于大年初一随队奔赴武汉,并迅速进驻收治多数为重症新冠肺炎病患的金银潭医院南一楼病区。她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与医疗队其他队员一起,始终坚持应用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主治疗方法救治患者,努力阻断轻症患者向重症发展,使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因表现优异,她在支援湖北一线火线入党,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刘宇航,25岁,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护士,是北京支援湖北医疗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17年前,刘宇航的妈妈作为一名护士主动报名参与一线非典抗疫。为了同一份责任,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她第一时间自愿报名支援武汉,冲锋在防疫第一线。她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的急诊室,给病人吸痰、输液、补水、测量体温,安抚病人情绪。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却从不叫苦,因为有妈妈做榜样,她立志成为妈妈的样子。

佘沙,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四病区护士。她是四川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里最年轻的护士。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她的家乡汶川县漩口镇受灾严重,年仅12岁的她目睹了来自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的无私援助。从四川省护理职业学院毕业后,佘沙进入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成为一名护士。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四川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她第一时间报名,多次请战。直到2月2日终于如愿以偿,跟随着第三批医疗队来到武汉。她说,这个时候她一定要挺身而出,因为她是汶川女孩。

宋彩萍,中共党员,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面对疫情她主动请战,除夕夜奔赴疫区。到达金银潭医院即带领队员连续奋战,一天一夜就将普通病房改造成专业传染病病房,同时规范收治流程、完善防护措施,为批量高效率高质量收治病人赢得了时间。转战火神山医院后,带领护理人员用“专业化”和“有温度”的暖心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毒的信心,收到患者表扬信20余封。

陈静,中共党员,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她参加第一批医疗队支援武汉,先后辗转汉口医院、火神山医院,担负重症护理任务。作为重症监护病房的“大管家”,她在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负责病区所有物资的保管与清点、监督每名进出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和护士,被网友亲切称为“最硬核”护士长。

仲月霞,中共党员,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她主动报名奔赴武汉抗疫一线,打头阵带领4名护理骨干进入武昌医院病区,用最短时间将医院普通病房改造成隔离病房,参与制定隔离病房护理规范8项,培训军地骨干60多人次,为收治更多患者提供了保障。转战火神山医院后,她带领20名队员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布置新病区,确保第一批患者顺利收治。

路美,中共党员,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感染十三科护理六组组长。疫情面前,她不惧艰险,义无反顾奔赴一线,带领护理团队第一批进入泰康同济医院“红区”,连续奋战两天一夜接收患者。入院以来,直接参与多名危重患者救治工作,大部分患者病情好转,转入轻症病房;其他病情稳定,出现好转迹象。

江晓静,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作为医院疫情防控救治专家组组长,她始终冲锋在前、以上率下,带领全科人员坚守岗位、全力救护病患,高峰期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近500人次。她和“战友”想尽一切办法将治疗关口前移,每次收治重症患者,她都住在科里进行24小时观察,最大限度保证救治质量,有效降低病亡率。

徐辉,中共党员,生前系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指挥部副组长和工作小组组长。她从事妇产科工作近30年,用精湛医术耐心细致诊治每一位患者,在医院管理岗位上敢于担当、锐意创新,为医院发展尽心竭力。在疫情防治工作中,她牵头制定了应急预案和中医诊疗方案,对门急诊预诊分诊和发热门诊的流程进行部署安排,组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医疗队伍,设置隔离病房和医护人员休息区,筹集防控物资,协调保障服务。她在抗疫一线争分夺秒、连续奋战18天后,不幸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逝世。

曹玲玲,中共党员,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大内科护士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心医院成立了三个感染病区,曹玲玲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当时她的身体状况不符合条件,但她认为自己是共产党员责无旁贷,于是一边坚持服药,一边深入感染三病区开展工作,从物资、药品、器械的申领,到人员的安排,再到院感知识、专科知识的培训,事事亲力亲为。她深入隔离病房,为病人提供护理,为护士提供指导,仍然冲在最前面。

一线抗疫巾帼英雄,绝不仅仅是这20名,而是几百,几千,几万,每个女医务人员身上都有一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每个女医务人员的动人事迹都能写成一本厚厚的书。女子本弱,为医则刚。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挡住了死神的肆虐,她们用自己娴熟的医术点燃了生命的希望,她们是这个季节最美最美的玫瑰!

向你们致敬,一线抗疫的巾帼英雄们!

你们用生命打开春之门

文/马亚伟

这个春天来得太残酷,我们还没来得及问候一下春风,病毒就把春天锁在了门外。一场疫情,让全国上下都处在戒备状态中。大部分人都宅在家中,等待春天的门再次打开。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样的时刻,一群逆行者迎难而上,冲到了抗疫斗争的最前线。这些人中,有医务工作者,还有警察、军人、社区工作人员等等。他们在前线冲锋陷阵,是最勇敢的战士。他们全力拯救病人,用生命与病毒拼搏。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很多英雄倒在了战场。他们中,有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感染病毒,不幸逝世;有警察连续多日不眠不休,倒在了抗疫一线;有各级排查、监控人员,拼尽全力工作,牺牲在工作岗位。他们是离危险最近的一群人,但为了更多人的安全,他们选择了勇往直前。他们一直在用行动告诉我们,相信胜利马上就要到来,很快就能看到春暖花开。为了让大家能够尽快拥抱春天,他们在拼命。可是,终于迎来春光灿烂的时刻,他们却永远睡在了这个春天里。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亲爱的抗疫英烈们,你们用生命为新时代的孩子们诠释了什么叫“重于泰山”。

清明节到了,让我们把最美的花朵献给这些抗疫英烈,把最深沉的思念献给他们。亲爱的抗疫英烈们,你们用生命为我们打开了春之门,让我们可以在这个春和景明的时节赏赏春光,而你们再也见不到这满眼繁华了。

原本,你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是家人最强大的依靠和最深切的依赖。你们中,有的为人儿女,有的为人父母,有的为人伴侣。你们爱生活,爱生命,也深切地爱着这个世界。你们也计划抗疫胜利后去看望时刻牵挂着自己的父母,也计划抗疫胜利后带儿女去吃大餐,也计划抗疫胜利后与相爱的人热烈相拥。可是,你们的生命却定格在这个春天。

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春天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此刻,桃红柳绿,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人们已经可以走出家门,在春风里尽情呼吸,饱览春之美景。有的地区,人们甚至能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谈那些关于春天的故事。大家谈论着武汉的樱花,谈论着复苏的武汉城,谈论着春日里重现生机的国家。当然,清明时节,人们更会缅怀英雄。大家默默为英雄们献上鲜花,寄托哀思。用生命打开春之门的人,将被我们永远铭记。英雄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这一页厚重的史册中。

春天以我们熟悉的模样继续繁荣,人们的生活也渐渐正常了,每个角落里都充满着生机和力量。我们的国家,经历一场考验,山河更加秀丽,人民也更加团结而有力量。

久违的生活画面重新回来了,迟到的春天终于以更加灿烂的面貌来到了。这一切,是抗疫英雄们的功劳。睡在春天里的抗疫英雄们,你们看到这样祥和安宁的画面,一定是欣慰的。你们用生命打开春之门,给我们一个最美的春天。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清明时节,让一束束鲜花寄托哀思,让一滴滴眼泪表达怀念。亲爱的抗疫英烈们,你们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乡村抗疫

文/杨祚华

抖落2019年的尘埃,迎来2020年的新春。

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美丽的乡村,大街小巷挂满了红灯笼,到处洋溢着春节的喜庆,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哪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这个幸福温馨的团圆时刻。

正月初二,正值新年之初,镇政府工作人员没有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而是全都停止了休假,告别妻儿老小,毅然返回工作岗位,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大家怀着一颗“保护健康、珍爱生命”的责任心,奔赴街道社区、深入农户家中,逐一登记返乡人员,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劝导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不串门、不聚会,严格做到居家隔离,为他人的健康和自己的生命负责,也为国家分忧解难。

场镇是人员集中的地方,尤其是春节期间回家的人多,南来北往,情况复杂。为此,镇政府迅速设立了车辆出入检查站,在公路边摆一张木桌、搭几把椅子,配上登记本、体温枪,疫情防控工作便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大家不分昼夜值班,不间断进行车辆人员登记、测体温、验证照,工作量相当大。有时一天检查进出车辆多达五百余辆,登记人员两千余次。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在落日灿烂的晚霞里,在风声萧萧的寒夜中,在车辆炫亮的光照下,检查站俨然成为一道别样的景致,为全镇筑起了一道挡住疫情的安全防线。

镇上干部三两个人负责一条街道,手持喇叭宣讲疫情防控知识,要求人们居家隔离,门市不得开门营业,切实做好防控工作。往日繁闹的街市陡然落寞,所有门市关门上锁,一条条大街不见人影,显得特别空寂、无比冷清。曾经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没有了,曾经喧嚣的声音远去了,从没有过的空旷大街带给这个时代的是隐隐的阵痛。

每逢年末岁初是乡村办喜酒的高峰时期,往年此时总是热闹非凡。今年这个特殊时期,无论镇上还是农家都已听不到喜庆的唢呐声,也看不到迎亲的长长队伍。

在这个微寒的春天,口罩成为家家必备、人人必戴的紧俏用品,药店很快销售一空,许多人因买不到口罩而怨声载道。

为此,镇政府从街上请来三位女裁缝,腾出一间办公室,专门缝制口罩。三位女裁缝不负众望,按照“一层棉布一层纱,中间加一层保鲜膜”的要求,以每天加工三百多个口罩的速度,加班加点赶制出了大批口罩,第一时间发放到广大村民手里,解了燃眉之急。

村组积极行动起来了,每个村口都有人值守,劝导村民们不上街赶集,宅在家里抗击疫情,所需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全都由村组干部义务代购。于是,一车车生活物资、一车车春耕种子和农药,送到了山里的农家院落,送到了村民的手中,也把组织的温暖送进了他们心里。

我家的抗疫琐事

文/吴兴华

大年三十,大女儿和女婿带着两个外孙回了老家,吃团年饭只剩下我、妻子、二女和一个四个多月的小外孙。除夕晚上三代人守着岁,看着喜庆祥和的春晚。节目欢快喜庆,也很暖心,妻子看得津津有味,二女抱着小外孙与在北京服役的老公视频聊着天。

我拿着手机向亲戚朋友编发新年祝福短信,忽听主持人朗诵一首《众志成城抗击肺炎》的诗歌,一下子吸引了我。我虽然不太喜欢诗歌,但敏感的我下意识感到武汉可能出现了严重疫情。

妻子扭过头对我说:“武汉的事儿都上了春晚,可能疫情很严重了吧!”我跟着回应道:“昨天《华西都市报》也刊登了湖北武汉方面的相关报道,是很严重的。”二女接着说:“我来翻看看手机上的新闻。”她很快搜索到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报道,便念给我和***妈听。“爸,还有我们四川的疫情报道呢。”

那刻,妻子春晚也不看了,心事重重地说:“这个新冠肺炎来得真不是时候,大过年的,湖北武汉的人年都过不好,好恼火哟!”

除夕夜,我们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揪心,也担心会不会扩散到千里之外的宣汉胡家小镇。直到新年钟声敲响,屋外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家人才上床睡觉。

我躺在床上,回想着二十八年前到过的武汉,想着今晚的武汉一定不会平静,奔流的三江也一定在哭泣……直到鸡叫天明,我才迷迷糊糊合眼睡着。妻子叫醒我吃汤圆时,已是初一上午十点多,外面太阳高照,街上行人却看不到多少。

吃过汤圆,按往年惯例,一家子要到小镇边上的云层寨公园爬山登高,祈福来年安康幸福。今年当我征求意见时,妻子率先反对去公园登山,否认的理由很简单,今年是特殊情况。二女拖着一个奶娃娃,爬山登高就更不妥了,说:“一想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速度,加之如果有从武汉回胡家过年的人,万一碰上了怎么办?孩子才几个月大,感染了后果相当可怕。”这样一来,我也只好少数服从多数,静下心来蜗居家里观看重播的春晚。

初二那天,大家都在谈论新冠肺炎的事儿。渐渐地,初四、初五到农贸市场买东西的人少了起来,每个人都戴上了口罩。我已经知道,这些天县融媒体中心陆续发布了疫情公告,1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县人民医院隔离救治,全县打响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时间,“新冠肺炎”这个词语人人皆知。到了初七,小镇发现了一例确诊感染者,所有门市关门停业,进村道路设点有人把守,整个小镇如临大敌,买菜的人都戴着口罩,行色匆匆,碰到熟人也不敢多说一句。小镇晚上黑黢黢的,透出窗外的光亮映照在空荡的街面,静得能听见河沟里淙淙的流水声。

妻子的门市在农贸市场,按规定是可以营业的,可初六那天她却自己关门停业放了自己的假。宅在家的日子里,妻子没有坐立不安的表现,每天一日三餐乐呵呵地煮好摆在桌上,闲时抱着小外孙不停地取乐。按照妻子近二十年的生活习惯,每年只是正月初一给自己放一天假,初二便开门至年底,从不耽搁一天,舍不得把生意做丢。

宅家数天后,我问妻子为何不急着去做生意?妻子的话让我自愧不如,她说:“镇里的疫情防控没有解除,我们个体户就要带好头。关门停业防止病毒扩散,也是在响应党的号召打人民战争!”

妻子的一番话倒也在理,国家有难,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每个人都宅在家里,众志成城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让新冠肺炎恶魔无处躲藏!

在抗疫的日子里

文/张治乾

除夕之夜,我们一家子聚在一起,看春晚,吃饺子,一家人说说笑笑,难得欢畅一回。

忽然间,在区政府工作的大女儿放下吃了一半的饺子说,“区上要开会,我得去一趟。”

我想起这几天看到的新闻报道,估计此时开会定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

果不其然,大女儿打来电话说,她晚上不回来了,要值班。区里要求政府以及卫健、交通、应急、民政、公安等部门领导干部全部返岗,乡村两级干部全部动员,开始进行入户排查工作。就这样,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我们身边悄然打响了。

大女儿在区政府办公室工作,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职责,一刻也不能离开岗位。一组组数据,一份份报告,都要从她手中转出转进。

紧接着,大女婿也走了,他在民政局工作,负责疫情调查、防疫物资发放等工作;二女儿也走了,她在交通部门工作,要去路口执勤。二女儿挺着六个月的大肚子,让我一直揪着心。

太阳升起来了,新年的阳光依旧温暖,而此刻的小城却比平时安静了许多。车流、人流明显减少,店铺、超市大多关了门。

电视里不断播报着疫情新闻、防疫知识和政府通知等。领导包片,部门包乡镇、包小区,负责登记人员流动情况,检测外出人员体温,喷洒消毒药水。人们自觉地减少了外出,取消了婚宴,简化了丧事,春节期间所有文化娱乐活动全部取消,各类聚会叫停,一切都在为阻击疫情让路开道。

大女儿忙得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我一直担心记挂着。看到她给我发来的视频,女儿的眼圈黑了,人也瘦了,我心里涌出无限酸楚。女儿却说:“没什么,区上所有的干部都在昼夜巡查,我还行!”

女儿的坚毅和乐观让我心里好受了点。我念叨着,成天蜗居在家里消耗能量,啥忙也帮不上。女儿却说,好好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不给国家添乱,宅在家也是为国家作贡献!

听着女儿的话语,忽然间涌出两行老泪。我知道,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人人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为大家也是为自己!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那些奋战在一线的人们早日凯旋!

抗疫,向武汉集结

文/尚书华

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2020年春节,14亿中国人一起将凝重的目光投向了湖北武汉。

一个叫做“新冠肺炎”的疫魔,在这冬末春初乍暖还寒的时节,突袭了这座九省通衢的江城。

武汉病了,病得猝不及防,病得令人焦虑。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是来自党中央的声音。

驰援湖北,驰援武汉!祖国的大地上,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开始从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向武汉集结。

最强的医护队伍,逆行而上。如同出征的战士,白衣天使告别亲人,辞别家乡,毅然踏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征程。

驰援湖北,驰援武汉!大量的医疗器械、防护服、医用手套、口罩,以及生活必备的粮油、果蔬、肉蛋等向武汉进发。

短短二十几天,200多支医疗队伍、数千名专家、2万多名医护人员在武汉展开紧张有序的救治工作。

“哪里有危险有困难,党员就出现在哪里!”从抢救重症患者,到排查疑似病人;从打扫卫生,到敲响平安锣,无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奋战在抗疫一线。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迅速建成的背后,是中国力量、中国速度的体现。两天集结上万名建筑工人、1400多台大型机械设备、3000余套箱式板房,24小时不停歇连续奋战,生死竞速中有普通人的无私奉献,更有工业、科技、金融等各行各业的有力支撑。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大考”,考验的是万众一心、守望相助。

于是,从海南田间种植蔬菜的农民,到辽宁工厂车间赶制防护服、口罩的工人;从新疆开大货车跑运输的师傅,到山东骑摩托车送快递的小哥,天南海北的志愿者,把全国人民的心意汇成一股股抗疫的强大力量,向湖北聚集,向武汉聚集。

今天,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比以往有了更多战胜危难的能力和信心。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面对疫情,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全力抗击,共克时艰。

抗疫琐记

文/华哥

今年冠状病毒肆掠期间,我最牵挂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八十岁,独自一个人住在乡下。母亲患有高血压,哮喘,关节炎。清晨起来她的呼吸像拉风箱一样,行走缓慢,让人放心不下。

因此今年春节我们要在老家过年,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其乐融融。扫尘,清洗衣物,妻子忙里忙外。我的主要任务是看护孩子写作业。自腊月二十五回家后,孩子的作业时停时写。我有意陪孩子打打球,跑跑步,让他放松一下。母亲有时候在村巷里慢慢走,有时遇到熟人,站下,讲两句话。

除夕快到了。腊月二十九,我到街道想去买口罩。跑了医院和多家药店都告知无货。街角的一家药店有人排队,口罩两元一个,限量购买。每人十个。我分了两只口罩给了母亲。她还坚决不要。她说戴上口罩,她不习惯,吸不动气;我连示范带劝说,她刚带上,就摘下来,叫人哭笑不得。

吃罢早饭,根据往年的惯例我向亲友打电话拜年。发一些吉祥如意的拜年短信。浓浓的亲情氛围,温馨的话语,弥漫在亲人之间;大家说说新年的计划,讲述旧年故事。冠状病毒是大家聊的话题之一。家住合肥的朋友告诉我说病毒蔓延势头凶猛,不可小觑,如毒蛇一般吞噬着人们幸福的生活。他劝我少出门,少聚集,少往人多的地方蹿。一席话让我过年的欢愉冲淡了许多。

疫情如洪水猛兽,不得不防。年初一相安无事,我走访了几家长辈。忙忙碌碌一上午。根据家乡风俗,初二给孩子外婆拜年,为了防控病毒,我们戴口罩,包车前往,路上行人寥寥。舅哥上年种田收入不小,家里新买了商品房子和汽车,门前硕大的红灯笼昭示着岁月的喜庆。他笑盈盈在门口等着我们,唠了一会家常后吃饭。饭后,天开始下雪,他坚持用车把我们送回家。

回到家里,雪下小了一点,母亲劝我们赶快走。在她的眼里孩子的学习是比过年过节重要得多;耽误不得。

我塞给她两个口罩,带着妻儿顶着雪花,匆匆忙忙出了门。

北风呼啸,我们骑着电瓶车快到县城的时候,鹅毛般的雪裹夹在风里,扑面而来,人睁不开眼;四野没有一个行人,我们循着辅路的痕迹一路狂奔,走到家里,浑身上下早就湿透,电瓶车上挂着冰凌。打电话给母亲报平安。母亲在电话里少有的激动,“谢天谢地!”我听见母亲在电话那头长长舒了一口气。

父亲走后,母亲把日子过成了念想。每当周末的时候,她总是坐在家门口,等待着我们回家。如果她从老远看到我们的身影,她总是挣扎着站起来,蹒跚着步子慢慢地往前迎。母子连心,母亲的确需要我们去陪伴,和她说说话,唠唠家常里短。可是我们总有太多的杂务,太多的俗念,回家时都是打个眼就走,绝对不拖拉。我们偶尔打打电话,期望通过三五分钟的语音通话表达我们一点孝心。

宅在家的日子太长,雪飘过,雨走过。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母亲怎样蹒跚着着脚步去井台打水?天晴时母亲出没出门?

某一晚我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们村里封路了,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登记了常驻人员。她告诉我白天有宣传车开来开去,宣传病毒防控知识,响得很。夜晚漫长,隔壁的大公鸡总在半夜里打鸣,天光乍现之前,喜鹊在树上来回扑腾着翅膀。隔壁两个老人讲话的声音像吵架。她在电话里反复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好像我还是那个背着书包走出村口,淘气地跑来跑去的那个邋遢小子。

打完电话的那一刻,我踱步窗前,窗外几点星光在天空中闪闪烁烁。我凝视着星光;那一颗闪亮的星星下面,母亲立在昏黄的灯光下,思念着她的儿女。苍茫的世间,为一世母子,有一份血缘亲情,人生有了依恋和寄托;生出了无形的牵绊和思念。生命显得厚重而富有。这样想着,我深吸了一口气,心忽然悸动起来,目光迷离;无形的情愫在胸腔内发散,蔓延。

牵挂母亲之外,我时刻关心疫情发展,特别是本地疫情的报告。微美肥西公众号上每期都有相关信息。丰乐镇的一个捡荒老人,冒着猎猎寒风,骑着三轮车将自己辛苦所得捐给疫区。县中医院,一位90后护士,主动请缨,逆行武汉,走上病毒阻击战第一线。在我的微信朋友里,李孝凯医师是我关注的对象,因为我母亲的高血压,脑梗塞药都从李医生这儿取。在李医生分享的朋友圈里,有夫妻俩戴口罩,在医院向群众宣传病毒传播知识的视频,也有他个人生活图片。病毒防空期间,李医生发了一张女儿在县医院打点滴的图片和他的一张流泪的表情。图片下面李医生说女儿扁桃体化脓性感染,发烧。夫妻俩疫情期间坚持上班,没时间照顾孩子,孩子生病只能有家里白发苍苍的老人去照顾。

看完李医生的朋友圈,我心生敬佩。关键时刻见人品,能够坚守岗位,连照顾女儿的时间都没有的医生,他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无需言说。李医生这样的朋友赢得了我的尊重,值得深交。

那一日午后,我长久地注视着窗外的一株傲雪的红梅,红梅花儿朵朵开,一片丹心报人间。有时候普通人的付出如红梅花儿一样,让世界有了丰富的色彩,有了凝望未来的力量。

春潮汹涌,窗外奔腾而来的春色却让我流连。遥遥的池塘边柳树发了芽,迎春开出细碎的花,画眉鸟的歌声宛转悠扬。

学校里安排疫情防控值班,疫情筛查,我没轮上。但是为疫区人民捐款,我首当其中。2月上旬学校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我积极报名参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通过视频,向年轻老师们请教,俯下身子,问女儿远程授课技巧,自己对着电脑慢慢钻研。电子备课,做课件,录课,视频电话,腾讯课堂教学,我从一个信息教育生手变成熟练者,教学工作开展得游刃有余。教学中的甘苦,点滴在心。

这个世界就是奇妙,有努力就有回报。自己尽心尽力,同学们也不让我失望。教学相长,课堂上学生与我在线激烈互动,语言犀利风趣。青春就是美妙,既有如花的笑靥,也有灵动活泼的思想,年轻的生命流淌着无尽的活力。他们提交的在线作业中,常常写出一些让我怦然心动的话语,让我欣喜若狂。我知道学生的心里已经播下了春天的种子,枝繁叶茂,花香鸟语指日可待!

网上宣传着抗疫一线的消息。医者战疫情,救苍生。大爱无疆,天地可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大的志向我不敢说,但是尽义务,尽孝道是我的责任,做好本职工作,传播正能量是我所追求的。凡事尽心尽力,努力向上也算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吧。

转眼已是三月已逝,抗疫之战日臻完美。窗外鸟鸣如雨,金黄的油菜花开满一地,白玉兰含苞待放。我立在和暖的春风,每一次呼吸都有花的芬芳,我知道那是上苍对我的恩典。亲爱的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