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习俗文章

2022/12/16经典文章

习俗文章(精选19篇)

杂说大暑习俗

文/刘昌宇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大暑中的习俗重在一个“吃”字,多半以吃凉性食物消暑,少数地区也有品食荔枝、羊肉等热性食物度暑的。同样的节气,却以截然不同的饮食观念对待之,呈现出国人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和摇曳多姿的奇风异俗。

在我国北方,大暑时节流传着吃面条、饺子、鸡蛋等习俗。北京俗语为“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即是明证。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热汤面不仅可以祛除人们体内的潮气和暑热,也可以由此改善口味,并借以减轻肠胃的负担。据史料记载,大暑吃热汤面的习俗,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盛行。而到了明清,人们根据养生的需要,又增加了大暑日喝莲子汤的习俗。《清稗类钞》中就有“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用来宴客的记载,这使得大暑的习俗变得更为丰富而多元。

而在南方,人们在大暑期间,往往偏好于吃重口味的荤食。福建莆田人就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过大暑的习俗。据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而吃温汤羊肉也极富创意,将羊开膛破肚后,整只放入大缸中,再以滚烫的热汁淋之,浸泡一段时间后,将羊肉切成片片,其鲜其嫩,往往让人赞不绝口。而吃米糟,不仅大补元气,还能将体内湿热之气尽遣,可谓养生又保健。而在湖南一些地方,亦有大暑期间吃童子鸡的习俗,以未成年的公鸡为主,口味独特,鲜香无比。想必其饮食理念与莆田人过大暑的做法如出一辙,都是重在大暑日讲究滋补。

如今,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日益转变以及社会大家庭的不断融合,传统意义上的北方人吃凉性、南方人吃荤食过大暑的习俗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如在山东南部地区就有在大暑到来之际“喝暑羊”的民俗,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带来的不仅是口感的鲜香,随着热汗的流淌,淤积在体内半夏的毒素一同排出体外,这极为有益于盛夏之际的养生保健。而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也不慕荤食,他们就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既消暑又清热解毒,可谓大暑期间当地不可多得的良药。

大暑中的习俗源远流长,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同时以其丰富的饮食内容,大大满足了国人的味蕾,更让美食中国的人文魅力更加深邃而迷人。

源远流长的春节习俗

文/鲁先圣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日子。尽管我们民族众多、幅员辽阔,但是千百年以来,还是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贴春联,这是中国人过春节第一重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屋门、墙壁、门楣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贴年画也很普遍,古朴稚拙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压岁钱,自古就有。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化凶为吉。

守岁是春节最重要仪式。守岁的说法,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互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现在中国人的守岁,已经渐渐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取代,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节目,其乐融融。

爆竹是春节中最具有过年味道的标志,每当进了腊月,听到各处集市上不断响起的爆竹声,人们常常会说:有年味了!春节的凌晨,家家户户开门都要燃放爆竹。爆竹是中国特产,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因环保,已大多不放了。

向长辈磕头,也是春节习俗中一个重要的习俗,这至今在我的家乡鲁西南依然十分流行。春节凌晨,晚辈先在自己的家里向自己的长辈磕头拜年,然后,由家中的长兄率领自己家的男性晚辈,去村里其他人家向长辈磕头拜年。这个习俗,有很多优点,一是体现了我们民族尊老的美德,再是促进了邻里的和睦。如果平时,家庭之间有了些小矛盾,春节凌晨人家的晚辈都来拜年了,这家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初二走娘家,是我国春节习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已经出嫁的闺女,到了年初二,就带上烟酒点心,去看自己的爹娘了。新婚的夫妇,初二是小丈夫最重要的考试,老丈人会叫上本族的同辈兄弟作陪,检验女婿的酒量,检验女婿的礼数。已经结婚多年生儿育女的夫妇就不同了,因为大家都已经了解和熟悉,往往就不再拘泥于礼数了。

初五的时候不走亲戚,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都一直是严格恪守的清规戒律。民间关于这一点有很多说法。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封建时代的皇帝在这一天要走出宫门祭天地,下旨要百姓回避,时间久了,就演变成了初五不出门的习俗。

因为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各种各样的春节习俗还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的习俗,都是为了表达人们对于亲情的珍惜,对于自然的崇拜,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哭唱的习俗

文/王富强

哭是哭,唱是唱,能把哭和唱结合起来,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是家乡流行的一种传统习俗。所谓哭唱,就是在哭诉的过程中,听起来像唱一样,措辞间抑扬顿挫,带有音乐的旋律和节拍,似哭非哭,似唱非唱。

在一般情况下,哭唱在两种场合出现较多:女儿出嫁和丧葬时,但这两种哭唱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女儿出嫁时哭唱是悲喜交加的,这时需要注意把握好调子,不能全部按照悲伤的情绪来哭唱。常常是母亲唱主角,内容都是对出嫁女儿的思念、关心和忧虑,把心中所思所想全部哭唱出来,似传统戏剧里的哭腔,但又不似哭腔那样的呆板和做作。女儿只是个配角,根据母亲表达的内容做些迎合。站在旁边的人也会时不时地劝上一句:“别难过了,都养这么大了,还能养一辈子吗?”“放心吧,自己会过好日子的……”母亲在众人七嘴八舌的劝说中,顺势而下,止住哭声。这时的哭唱只是传统习俗的需要,如果哪家女儿出嫁没有人哭,会遭到村民们的背后指责。再说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好哭的呢?女儿出嫁了,又不是泼出去的水,常回家看看不就行了。

丧葬时哭唱的语调是悲伤的,哭唱人根据自己情感的起伏变化,声音时高时低。一哭三唱声凄厉,一唱三叹裂心肠,听起来哀怨凄婉,如泣如诉。还有少数人情到深处时,甚至会选择一些夸张的动作做衬托,捶胸顿足、击掌拍腿、以额击地。哭得撕心裂肺,唱得沙哑闷声,相劝的几个人拉都拉不住。而且哭唱与动作之间相互交融,自然衔接,像决堤的水一泻千里,顺畅淋漓。此时,哭唱人从内心世界所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流动的空气仿佛也停滞下来,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氛围,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别小看这简单的哭唱,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需要对场景的调控和把握,做到随机而发,触景生情。记得本村有两个生活多年的姐妹,姐姐要出嫁了,妹妹多少也要哭几声,年轻的妹妹曾经咨询过母亲,母亲告诉她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但在哭唱的过程中,妹妹没有把握好措辞,竟然哭出一句:“我-的-好-姐-姐-耶。”许多在场的老年人马上出来制止:“别瞎哭了。”她把喜事当成丧事哭,这哪行呢?

哭唱是家乡人们表达喜怒哀乐的一种方式,没有固定的曲调,灵活机动;没有固定的唱词,信手拈来;没有固定的内容,有感而发。它与地域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村里乡间广泛流传,深深扎根在民间传统文化里。

现在在我的家乡,也只有像母亲这样的老年妇女才会哭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似乎只会哭不会唱了。看来哭唱的习俗总有一天要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老家习俗“ 换茶”

文/郑菊芳

亻表

俵换茶,是我老家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

在我老家方言里,这个习俗叫做“biao huan cha”。我考究该用怎样的汉字来表述,翻阅字典,找到“俵”字,读音与我老家一样,意思是把东西分给别人。而“换茶”,在江西和湖南的有些地方,是指糕点、点心。于是,老家这个习俗可以用汉字表述为:“俵换茶”。

做生日酒席,男女有别。如果是女人过“大生日”,娘家兄弟姊妹除了准备猪肉、面条、鸡蛋之类这些,还要送一担“换茶”。这一担“换茶”里,有糖果、饼干、干红薯皮、粑糍(一种用粳米和糯米参和起来做的糍粑,再切成片,晒干以后,用白色的细沙炒爆或者用菜油煎爆)、荡皮(粳米荡成面块,晒干剪成棱形,也是用白色的细沙炒爆或者用菜油煎爆)、爆米花等等。

生日酒席开餐之前,先是围桌吃“换茶”。众人边吃边聊天。如果那些粑糍和荡皮,吃起来既蓬松、清脆,又咸甜适当,花样好看,就会获得众人的称赞:“好手法,好手艺!”这是对主家或者娘家妇女贤惠能干的肯定。因为做粑糍和荡皮,都是妇女们用手工制作,佐料的调配,花色的配搭,厚薄的分寸,都有讲究的。

“换茶”吃得差不多了,酒席正式开餐。吃酒席的时候,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程序。男女分开坐。因为妇女吃酒席的时候,会自带一个大碗。她们会自动推荐一个年长的为席长,厨房里的“走动”(专门负责端菜到桌上的人)每送来一个菜,席长挨碗平均分菜,妇女们就只吃自己碗里的菜。

酒席散去之后,办酒席的人家就开始“打发”,也就是在送贺礼的篮子里,都装进一些“换茶”,决不能让吃酒席的人空篮子回去。农村里,礼尚往来,任何时候都绝不“空篮”,这是最基本的礼数。

打发“换茶”也是向村里人炫耀富裕、大气的最好时机。家境好且又大方的,“换茶”的样式就更丰富多样。后来,分田到户以后,农村经济活络起来,“换茶”的样式,换成饮食店的包子,或者是糍粑,也有买橘子、苹果的。而如今,都是特制的寿面加两瓶饮料。

那时候,小孩子最盼望亲戚家和村里人办酒席了。每每吃完酒席回来,母亲都会带来一碗“贺菜”,也称“杂贺菜”,因为酒席上的“八大碗”或者“十道菜”,每一道菜都会有,掺杂在一起。

吃“贺菜”是我们儿时最美味的菜。那时候,母亲去吃酒席,分明是去给自家孩子讨来一碗美味的“贺菜”。作母亲的,吃酒席分得来的“贺菜”谁舍得吃啊?家里几张小嘴在等着美味呢。所以母亲们一般都是倒点菜汤,和着米饭吃完酒席,带回家的“贺菜”和“换茶”就是孩儿们最奢侈的美食。

中国母亲的贤淑与仁慈,在吃酒席上就可见一斑。

如果是女人的“大生日”办酒席,我们小孩又多有一份“换茶”吃。

主家待客人回去以后,开始挨家挨户“俵换茶”。“俵换茶”的队伍,都是清一色的女子,有的是自家亲戚,有的是邻居帮忙。每个女子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分别装有各种“换茶”,一前一后,提着篮子,走在乡间小路上,银铃般的笑声也随之在乡间荡漾,整个村子里洋溢着一份喜气、祥和的气息。

这些女子,遇到熟人,清凌凌地唤一声:“来,吃换茶!”不容许你推辞,已经从篮子里抓一些“换茶”放到你的手里;遇到小孩,就会塞一些“换茶”到小孩的口袋里,小孩半推半就地推辞,其则暗自兴奋着呢。“俵换茶”的队伍,由“换茶”的多少而定,样数多的,队伍就庞大。每走到一户,领头人吆喝着:“吃换茶,吃换茶呢!”主人笑盈盈地拿出一个笸箩,伸手等待她们一一俵来。“俵换茶”的人,很有次序地从提着的篮子里,拿出事先商议好的数量,依次放到笸箩里,接“换茶”的人,边接边邀请:“来,来,到屋里喝杯开水再走吧!”“以后来喝开水,今天要俵完呢。”领头俵换茶的一边说着,一边带着队伍轻盈地向另一家走去。小孩们,一半出于好奇,一半出于嘴馋,也跟着俵换茶的队伍走东家窜西家。

还有几种情况下也是要“俵换茶”的。

新媳妇头一年回娘家和干妈家,娘家和干妈家是要有“打发礼”的,也就是待女子回婆家的时候,娘家人和干妈家要送“换茶”,然后,女子回到婆家,挨家挨户“俵换茶”。

女人生了小孩,在“满月”和“周岁”的时候,娘家人和干妈都要送贺礼,这份贺礼,除了小孩的衣帽鞋子之类以后,也要送“换茶”,然后,又是挨家挨户“俵换茶”。

还有老人许久没有回娘家了,如果被娘家接去“回娘家”的话,回来的时候,也有“换茶”带来,于是,又要去“俵换茶”。这是很讲究礼数的娘家,也是显示娘家人的富裕。

总之,女人第一次走亲戚,都会有“换茶”打发礼的,回来以后都要“俵换茶”。

儿时,温饱都成问题,家里平时更不要说吃“换茶”了,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的“换茶”才会让小孩吃饱吃够。因此,每每遇到村里有女人过生日办酒席的,或者是新媳妇回娘家的,或者是孩子“满月”和周岁,我们就知道,又会有“换茶”吃了。

“俵换茶”这种乡俗,今天回忆起来,感觉是如此之美。这种美,是美在日日月月的人之常情之中,美在相邻之间的共享之中。

“俵换茶”这种分食的习俗,追溯其根源,应该是祖先的“有福同享”的精神内核之一;而母亲们吃酒席带回家的那份“贺菜”,彰显了在贫瘠年代里作为母亲的仁慈与伟大。我们常说,母亲是伟大的,并不是母亲做出了一份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平凡生活里时常传递一份人性的光芒和温暖。这光芒,可以照耀孩子的一生,这温暖,可以融化冰冷的坚冰。仁慈的母亲,是我们人类最好的老师。

如今,“俵换茶”的乡俗再也难见,“贺菜”,也失去当年的味道。但是,那份淳朴的乡情,那份仁慈的母爱,回忆起来,还是那么美,那么美啊!

春天的信札

文/水边青艾

己亥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今天,我到单位值班。

一清早,穿过某部队的营院,东西南北,此起彼落,一呼一应,传来声声布谷鸟的鸣叫。

这个春天,于我而言,尽管迈过了半百之龄,但听到这鸟鸣声,心里情不自禁地大好起来,步履也仿佛轻快了许多。

鸟鸣声之外,从昨夜到今天,整个浔阳城区没有听到一丁点儿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

虽然空气自动监测的结果显示,这几日,空气质量不好,浔城及沿江几个城市的污染指数都很高,但个人的生理体验感觉污染似乎没那么严重,空气蛮清新的,闻不到前些年这个时段空气中那种令人窒息的硝烟味儿,耳傍也听不到那种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小区、街道上也不见满地残红的景象,整个城市真的感觉干净和清静了许多。

自从离开部队到环保部门工作后,我整个人似乎有一种条件反射,几乎随时随地都在关注环境方面的事。早上信手写下一首打油诗,抒发下新年感悟:

浔城此岸静悄悄,隔江犹有放鞭炮。环保任重道且长,碧水蓝天待明朝。

九江地区这两年禁燃禁放烟花爆竹,老百姓大都很好地响应政府号召,而江对岸属于湖北省黄梅县的地盘,禁放的要求可能还未延伸到那里的乡村街镇。

老同学在微信群中,针对我写的打油诗表明了他的态度:禁放不合人情,有违传统,是环保的偏执。然后,我还是提倡禁燃禁放,并不苟同他的观点。

先说说是不是环保的偏执。烟花爆竹燃放对大气污染指数的贡献率是明摆着的,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已从温饱型向着质量型转变,物质极大地丰富,但长期发展的结果却是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成了一种奢望。无怪乎党和国家的掌舵人提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再说说有违传统的事儿。其实,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在继承中发展的。烟花鞭炮并非自古就有,在火药发明前,中国传统的习俗里,肯定没有这些内容。倘若图喜庆、图热闹的话,敲敲锣,打打鼓,吹吹唢呐,都是可行的。因此,在丰富过年的习俗方面,我们确实有许多事要做,比如,现如今在一些地方,还依旧流行的耍灯舞龙等传统习俗,应该大力挖掘和提倡。

说到过年的习俗,无疑要说到每年的央视春晚。这其实也是近几十年才形成的一种习俗。无奈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传统春晚的吸引力已日趋式微。尽管近几年,春晚的导演们费尽心思,可众口难调,要想达到八九十年代那样的火爆程度,看来是难了。说不定哪一天,这春晚也就没了,只是这个没,不像烟花爆竹那样是人为的禁止,而是被新的更招人喜欢的形式淘汰了,替代了。

昨日除夕,立春。今日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天来临了,腐叶凋零,新芽萌发。此时此刻,我坐在电脑前,敲打下这些文字。倘若在数十年前,我必定也是一袭长衫,磨墨提笔,在喜爱的纸笺上写下这些文字。那时候习惯称之为"信".而现在,这春天的信札,可以通过电的精灵,迅捷地传递到您的眼前,而邮差,也几乎成了被遗忘的工种。

传承

文/◤知遥♂致远◥

吃粽子,佩五色丝线,挂艾叶菖蒲。

我想这是一个高邮人对端午的最深的印象吧。这些记忆很大一部分源于我的父母,无外乎老一辈人对传统习俗的那种不可磨灭的印记,终将会传承到年轻一辈。

《本草纲目》中早就有记载,粽叶具有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等功效。依稀记得……取一绺粽叶,用清水将粽叶的正反两面清洗一下,往锅里倒入大量清水、烧开。将粽叶放入开水中,煮烫3分钟,碧青碧青的粽叶经历了一世繁华褪去年少轻狂,继续以沉稳的姿态告诉我们:他一直在。

父亲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人狠话不多的男人,偶尔的情绪表露也只存在于我结婚当天的酒桌上。据说男人的爱是不动如山,从对我父亲的认知上,我从未体会过浓烈的父爱,但我相信他是爱我的。尤其知道在我之后有个弟弟,父亲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我的身上。至此,一件件小事汇聚了父亲对我的爱:初中升高中的应酬、大学专业的选择、结婚的事无巨细……

而今初为人母,父亲的关注点也放到了下一代上。昨天的视频通话,父亲叮咛的话语已经变成:端(dou)午快到了,粽子赶紧包起来,艾叶,五色线(bai sa)该置办的置办,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忘了,该让小孙女体验一下端午的习俗了。

清早,我出门前就看到了母亲买好的碧青的粽叶以及五彩丝线。我想今天女儿最大的乐趣就是与母亲一起包粽子吧。母亲卷着粽叶,女儿挖一勺透亮糯米,拿一颗晶莹的红枣,再挖一勺糯米,看着母亲将糯米混合着大枣,慢慢的用粽叶包裹起来,完美的包裹成三角的形状。而我的父亲就在一旁看着。

这是习俗的传承。

他是爱我的。

我想他也是爱她的。

习俗可以传承,爱也是!

摸秋

文/闫强

与一位来自江淮的朋友小聚,问起她老家习俗——摸秋,她一脸茫然,表示闻所未闻。

摸秋习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清代内阁中书梁绍壬在其《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据民间相传,婚后未育的女子携女伴到菜园子、庄稼地偷摘瓜豆,祝愿得子,祈望子嗣也能丰收。摸到南瓜,即可生男孩,因为“南”与“男”谐音;摸到扁豆,则生女孩,因为扁豆也称“娥眉豆”。

这一夜,瓜豆之主并不责怪“偷摘”者,反而以此为乐,并美其名曰:八月摸秋不为偷。如此好玩的游戏,自然少不了孩子们参与,一个个像冲出羊圈的快乐小羊。游戏规则也被补充定义——摸到葱,长大以后能聪明;摘得瓜,以后吃喝都不愁……

在大人们的鼓励下,孩子们自然玩得更放纵。于是也不管什么南瓜扁豆了,只要是成熟的瓜果菜蔬,甚至大豆玉米萝卜,统统“摸”来。能生吃的开怀大吃,不能生吃的柴火煨烤,最后把小肚子撑得滚圆才算罢休。

据说安徽寿县地区的摸秋风俗像过年一样热闹,村村户户玩火把,耍火龙,舞火狮,奔腾跳跃,远近呼应,溜到菜园子、庄稼地摸摘个痛快。除此之外,城镇上大户人家还有“步月”雅兴。大街小巷,月华流银,锣鼓班子咚咚锵锵走街串巷,直到夜深,尽兴方归。

摸秋,摸到了秋天的痒痒肉,咯咯的笑声回荡在乡村的夜晚。

朋友说,今年一定回老家摸秋去。我笑道,先打听好还有这习俗吗?不然庄稼主家的砖头会毫不留情地飞过来。

当习俗不再,老家也就变成了一坛密封不好的老酒,几经挥发,再也喝不出昔日的浓香甘洌。当习俗成为传说,我们,乃至子孙后辈,也只有从文字里拍案惊奇了。

因为摸秋要慢慢摸,得挑拣成熟的瓜果蔬菜采摘,所以常有人埋怨做事慢的人——看你像摸秋一样!

也许,时代的火车或者旅人们也应该“摸秋”吧,至少留一个回首的片刻,因为背后是故乡,那里的月亮圆得像母亲的镜子。

风雅御严寒

文/娄丽萍

冬至是古时一个很重要的节日,除了吃饺子的传统,在岁月的变迁中,古人也有数九、画九、写九的习俗。

早在公元550年南北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数九的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跟外婆学会了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农耕时代,人们的生活与天气息息相关,有了这数九歌,即使不识字的农妇,也能依据数九歌,及早为家人做好棉服,抵御寒冷。而农夫们也依据时节修整好农具,为开春后的农事做好准备。这朗朗上口的数九歌,有着实用的生活美学。

相传“画九”的习俗缘起南宋爱国志士文天祥。文天祥被元军押赴京城时,适逢冬至,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临危不惧,在狱中的墙壁上画了一株红梅,九枝,每枝九蕾,每度一日,便将一蕾改缀成花,九九八十一朵梅花画满,寒消春来,他却慷慨就义。为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后人逐渐演变出了画九的习俗。

明朝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有这样的描述:“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明朝杨允孚有诗:“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其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九九消寒图的形式多样,对于不擅画者,也可以画铜钱,在八十一个方格中各画一圆即铜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不只为消遣,农人据此可预卜来年收成的丰歉。

清人入关后,画九的习俗也传入了清廷,并逐渐演变出“写九”的习俗,清道光年间尤为盛行。清朝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字皆九笔也。懋勤殿双钩成幅,题曰‘管城春满’。”管城春满,即笔成春满庭之意。写九也有写九体对联的,如上联为: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下联是: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还有做消寒诗图的,全图每九诗四句,共三十六句。

数九、画九、写九,前人以风雅御严寒,让漫漫冬日不再难耐,颇富生活情趣。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冬日的娱乐丰富多彩,但借此古人意趣,颐养心神,静气遣兴,也是诗意的栖居。今年冬至,我在写九的同时,自创了“读九”的计划——每日读九页书,待九九八十一天后,待庭前垂柳,绿绦满枝,我便文思飞扬……

闹元宵的习俗

文/王保庆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以表团团圆圆。

闹红火,传统的乡村闹红火,从正月初九开始灸懒汉,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不可懒惰,要早起不可睡懒觉,要勤劳节俭持家。初十老鼠娶媳妇,十一小佬送闺女,正月十三在乡村就很是热闹起来了,逢庙祭神、打场、转街。解放前后正月十四,在区下辖的各村都要到区里闹红火。(旧时的闹元宵大都安排在晚上)。十五乡村的秧歌、戏曲、闹红火的队伍要集中在县里的人民路边走边演,种类多为旱船、高跷、小跷、耍狮、耍龙灯、跑驴、抬阁、二鬼博跌、大头娃娃等等。讲究见旺火就舞,各家一见红火过来,都要放火鞭表示迎接。

改革开放前多在中华大街进行表演。改革开放后由沿街表演发展成广场表演,在世纪广场设观礼台,主席台,有新闻单位全程直播,台前悬挂大型庆祝横幅,场内设有治安保卫、120救护、119消防车等。在传统闹红火基础上有了特大改观,乐队、彩车开场、威风锣鼓、皇杠队、多彩多异的秧歌队、狮子队、舞龙队、旱船队、还有水漫金山等,精彩表演,锣鼓喧天,一市若狂。

挂花灯,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日夜,是我国民间传统庆典元宵节,俗称“灯节”。旧习元宵节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游黄河灯、观花灯、猜灯迷,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猜灯谜”又叫“打灯迷”,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谈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迷出于灯,眏于烛,烈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我市各乡镇村都挂起红通通的灯笼,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至今,深受广大百姓欢迎。

吃夜宵:正月十五吃夜宵,在上党地区也由来已久。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日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末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轮,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区分,有手工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甜玉米面等,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元宵节燃放烟花的由来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蓄、财产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底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了此消息如雷震顶,吓得不知所措,过了好一阵子,有一位白胡老头想出来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个好主意,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晚上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天姑和这次的成功,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相传烟花始于隋、唐、盛于宋。北宋时烟花制作已很精致了,有了显现戏曲人物形象的“药发傀儡”。上党地区就有燃放烟火的习俗,烟火又称烟花,其种类有点老杆、跑火马、跑火伞、火船,还有地老鼠、葡萄架等等。现代烟花可分为低空烟花、高空烟花、地面烟花、架上烟花、手持烟花、礼花烟花、带线烟花、造型烟花等八大类,令人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花与声声爆竹相辉映,将潞城的夜空装点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谷雨的由来和习俗

文/王文莉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民间素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

“谷雨”的由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此时也是栽瓜点豆、移苗播种的最佳时节。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之后雨量增多,浮萍逐渐生长,布谷鸟也开始提醒人们尽早播种,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祭仓颉的习俗。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每年的谷雨,“仓颉庙会”都会在陕西白水县如期举行。

“吃春”的习俗。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

赏牡丹的习俗。“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清顾禄《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都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游玩。

喝谷雨茶的习俗。福建的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茶叶,而且要上午采的。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祭海的习俗。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海祭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

三敬其家

文/王笛笛

《三敬其家》

秋收了,学校一放假我便匆匆地赶回家去。

庄稼人就这些事,侍弄田地,挣口饭吃。我来自农村,自然打小也是这么过来的。

回到家,帮着父亲母亲收了几天玉米,每天就是日头出来的时候摊开晒,中午翻一遍,下午日头快要落下了,聚一堆,盖上。第二天重复,一连晒它个几天,就能入仓或是拉去卖了。

有的地方有一种敬天地,敬四方诸神的习俗。

例如,过年时炸的岁供、吃食,第一个必须要盛在碗里放在正堂供起来,然后才许吃;大年初一早上吃饭,开锅后要先舀一勺出来敬天地,洋洋洒洒地往地上一泼;还有就是,丰收了,敬土地神,粮食入仓前抓一把朝寥天地里一扬,这便是感谢土地神的保佑了。同是也是希冀着明年的丰收。

嘿,庄稼人的道道还真多。

这一来一往的三次敬天地大神,没有什么箫鼓锣鞭,没有什么游行祈愿,有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流传已久的习俗而已。

年年敬,年年有的习俗,年年都在做。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这些被人们供敬起来的大神,但最起码它们也确实是保佑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安居乐业。

三敬其家,保佑的是一种心态。

粮食入仓的时候,我抓了一把玉米,朝天一扬。

清明踏青

文/潘玉毅

在中国,很多节日常伴随着悲和喜两种情绪,这一点在“清明”这一日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如团圆往往也是别离的开始,清明因是可以多放一天的假,让人打心眼里感到欢喜,但转念想到其旧有的习俗,人们又不免自心头向外笼上一层淡淡的哀氛。

清明序数仲春与暮春之交,它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作为一个节气,其内涵自不必多说,无非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殆于农事,此日起,可点瓜种豆,可植树造林,可忙蚕桑之事了;作为一个节日,清明是“时年八节”之一,虽然最早起源于何时已未可知,不过按照民间传说,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割骨奉君”却“不言禄”的介之推而设,清明的来处料想也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自古以来,清明便有祭祖、扫墓、踏青、荡秋千等习俗,到汉唐时,蔚然成风,且一直保留至今。不管你官做多大,位居多高,到了清明这一天,也不免要下马、下轿,去祖先坟上走一走、拜一拜。

显然,祭祖也好,扫墓也罢,大抵是因为那个世界的人再也回不来了,只剩下后人满腹的思念和记挂,唯有借坟前的一炷香、一个深深的鞠躬,聊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感激。

当然,清明的哀思来自于人的思念,也深受气候的变化影响。杜牧有首同题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前后,雨总是下个不停,早也纷纷,晚也纷纷,下得人愁肠百结,踏青去不得了,扫墓归来,也只落得个浑身湿透,恰似下了锅的落汤鸡,狼狈中更添感伤。

在吾乡慈溪,清明前后还有裹艾青汤团和艾青歪包的习俗。眼见着日历上就快翻到清明节这一页了,惯于操持家务的巧手主妇们纷纷自野外或市场里淘来艾青、荠菜、马兰头诸般野蔬,某一日晚饭过后,或约三五邻舍,或独自在面盆里揉起了粉,拌起了馅,在灶间叮叮当当地忙碌起来。待汤团和歪包出笼,即使再挑剔的人们也能吃出许多美味来。端一碗到祖先坟上,也见得晚辈的一点孝心,可说是另一种乡思的寄托。

当然,到了今天,清明还有另一重意义——它为日日裹足于办公室、城市间的年轻人踏春旅行提供了机会。走出办公室紧锁的房门,走出玻璃封死的窗户,去外面看看桃红柳绿的景色,我们方始明白,原来这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呆板。

闲话冬至

文/张小丽

前段时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认可,可喜可贺。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时间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至23日间。

冬至更是自古以来最为重要的节气之一,皇家有“祭天大典”,民间也有各种“消寒”活动。

俗语说,冬至到,吃水饺。冬至是数九寒天的开始,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据说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告老还乡时正赶上隆冬季节,他在白河边看到很多流浪者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由于天寒,耳朵都被冻烂了。医圣心里很难过,回家潜心研制出一个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一起煮熟,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再用原汤煮熟。张仲景让徒弟们在南阳东关搭棚舍药,治病救人,开张那天正是冬至日,因而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南方冬至日盛行吃汤圆,取团圆之意。山东滕州等地则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驱寒。这里也有一个传说:汉高祖刘邦冬至这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异常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其实无论是水饺还是汤,都有用羊肉祛寒养生的功效。

记得上大学时,冬至当天校园里会贴出“冬至一定要吃水饺,不然会冻耳朵”的温馨标语,颇有趣味。各系自行发起包饺子活动,师生齐参与,买面粉、肉、大葱,剁馅、擀皮,人人有份,热闹非凡,仿佛有了家的温暖。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包出的饺子形色各异,吃到嘴里自然别有一番风味。至今想起,那样的冬至节真是令人回味无穷,成为记忆长河里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现今冬至吃饺子已成寻常,在严寒的冬日,这一习俗给人们带来丝丝缕缕温暖的记忆。又是一年冬至到,让我们来一碗热腾腾的水饺驱驱寒气吧!

大年初一的那些事与习俗

文/吴少华

一年一度的海上年俗风情展,已连续举办第十三届,它已成为沪上新春期间的一道文化大餐,让我们守护了共同的精神家园,也让我们了解到传统年节的博大精深。

大年初一,是年节中的最重要的节点与内容之一。提到大年初一,许多人都会道出穿新衣、拜大年、放鞭炮、元宝茶、煮饺子、吃年饭等。其实,大年初一的事儿与习俗远远不止这些,“年”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本义为谷物的成熟,人们将谷物一熟称为一年,由此可见,它是根植于农耕基础的文化。据考证,作为岁首的年节已走过了近三千年的历史,从而形成了异常深厚的年节文化风俗。

首先是大年初一的名称,就足以让目不暇接了,最早叫“元旦”,意为岁首的第一天,隋代《玉烛宝典》称:“正月为端,其一日为元旦”。1911年12月31日,辛亥革命后湖北军政府为了采用国际公历纪元,将“元旦”给了公历的一月一日,而农历的年节则改称了“春节”。大年初一,古又称为“三元日”,即是年月日三个时间标志的开端。农历初一又称朔,故尔大年初一又有了三朔,以示年月日相聚于同一时刻。大年初一的名称还有“元日”、“正旦”、“正日”、“新正”、“岁首”、“上日”、“新年”、“正朝”、“正月旦”、“正月朔”等。

“磔鸡”是古时大年初一的重要习俗。相传女娲创造万物生灵时,初一为鸡。古人认为鸡文武兼备的德禽,所以将正月初一作为“德禽”的生日。《风俗通》记载:正月初一要“以雄鸡着门上,以和阴阳”。这种源于上古对鸡的崇拜理念,就萌生了新年“磔鸡”的习俗,再加上“鸡”和“吉”是谐音,“鸡日”就是“吉日”,所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初一张贴公鸡年画于门首的风俗。另外,还有一种习俗,新年第一天是不能打鸡、骂鸡和杀鸡的。

祭祀,也是大年初一的重头戏。这天的祭祀与平时不同,它要祭祀各种各样的神衹,这是年节中最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要把最好的佳肴用上,并要在五更天起床后,首先举行这种仪式,因为是祭祀各种神衹及祖宗,这种习俗被称为是“祭全神”其内容无非是祀求诸神保佑全家在新一年里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平安幸福。所奉供品,一定要过了初一,才能食用。“祭全神”中各神仙是丰富多彩的,通常除财神、关帝、观音、仓神、灶君和土地公公外,还有所谓的井神、磨神、碾神、路神、牛神、马神等。这种习俗,也体现了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阴阳调和、天人合一、人神共娱的哲学思想。

作为一年第一个吉祥之日,除上寄于祝福的习俗外,还有很多忌讳,这在大年初一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除了我们生活中还在流行忌讳不吉利的话、忌讳打碎盘碗、忌讳动针剪、忌看病吃药等。还有不少忌讳今天很陌生了,例如忌在床前拜年、忌借火种、忌讨债、还忌打水、忌五更前大声喧哗等。在这些忌讳的背后,有讲究也有故事。譬如忌风雪,有俗语道“元日晴不阴,五谷扎下根;元旦日晴明,年丰人安宁;元日风雨,禾贵蚕儿稀”。还有民间忌动扫帚的习俗,据说正月初一是扫帚的节日。

大年初一的习俗也是在变化与发展的,比如说“压岁钱”,源于汉代的“压胜钱”与宋朝的“压岁盘”。我们今天流行的“团拜”,则源于清代中期,清人艺兰生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老家过年的习俗

进入腊月后,过年的氛围渐渐浓厚,“还有XX天就要过年了”成了人们见面寒暄的话题,也借以感慨时光流逝,转眼又是一年。

腊月二十之后,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赶大集买年货,收拾房屋,准备吃食等等。过去日子穷,平时少见油腥,过年总要准备的丰盛些,所以吃食中以油炸为主,如炸鱼、豆腐、丸子、藕夹之类。早些年,人们还要炸些油条,现在这东西已不受待见,自热也没人做了。

到三十这天,便是真正开始过年。我老家有年三十做炖菜的习俗。即三十中午要做很大一锅杂合菜,与东北乱炖和平日的杂合菜不同,此菜以肉、海带、黄花菜、炸豆腐为主,不放白菜、生豆腐、粉条(白菜水分大、破味儿,生豆腐易碎,粉条易干粘)。菜做好后盛于大缸或大盆中,放于阴冷处,此后的若干天内,随时取些一热,便是一道绝好的主菜。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各种新鲜蔬菜在冬季都可买到,三十中午的餐桌已不再单是杂合菜的领地。

吃完午饭,男人们开始为“请神”做准备。所谓请神,就是自家的列祖列宗的魂灵请回来过年。有些人家要在堂屋里挂起家堂,摆好祭品。家堂即一大幅轴画,上面写有列祖列宗的姓名和排位。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女人们已经包好饺子,男人们出去请神。一般由家族长辈带领,来头村庄外,点鞭炮、烧黄纸,口念“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之类。进门后要在门口放上一道拦门棍,阻止游魂野鬼误入。请回的列祖列宗要呆到年初二的早上,人们到村外放鞭炮,算是将神送走。年三十那天,人们还会在院里散些芝麻杆,取踩岁和步步登高之意。另外过年时各家的门要一直敞开,有了芝麻杆一踩就响,盗贼不敢进院,人们就可以安心聚于一堂欢庆新年。除夕夜的饺子也有些讲究,一般吃素馅儿,取一年能“素净、平安”之意。

大年初一,拜年便是主要任务了。拜完自己父母后,同一家族的男子聚集在一起,由长者带领向去比自己辈份儿大的人家挨户拜年。这拜年可不是说几句客气话,而是扎扎实实的跪地磕头。天还未放亮,就见拜年的人群在各家进进出出。二三十号人进了院子,见到主家喊一声“给XX拜年了”,便集体跪拜,也是很壮观的景象。想我们这些辈份儿小的,可能要全村转个遍,磕上百个头,着实是个体力活儿。

初一拜本家,初二开始拜亲戚,一直持续到初六左右。当地有句俗语“拜年拜到初七八,没有豆腐光有渣”,再晚了主人家都没东西招待了。

按照旧俗,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我们还有一个习俗,正月十六晚上烤火。吃罢晚饭,人们在自家门前点燃堆起的柴草,并将破笤帚、笊篱之类的旧物件烧掉,去辞旧迎新之意。此时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口里叨念着“烤烤腚不生病”之类的俗语”,围着火堆上蹿下跳,或者将馒头片烤到焦黄喷香后大快朵颐。

回想起来,已有近20年的时间没有烤火了,儿时那跳过火堆的激动和烤馒头片的香味儿,只能记忆中找寻了。今年回家,村子里已经取消了传统的磕头拜年的习俗,人们再也不用去走家串口满村磕头。虽免去了身体的劳累,我心里却是高兴不起来。

情人节的由来及习俗

文/孙厚举

人是有感情的,感情可分为亲情、友情、爱情,而情人之间的感情是一种介于爱情与友情之间的非常特殊的一种情感,情人不同于妻子,也不像恋人,情人会给你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是一种精神或心灵上的寄托。

为金钱而做情人,那是一种交易;为情而做情人,那是有情之人,不见面时惦记,见了面却又心跳,即使不说话,也能轻易把对方的心揪住,让你难以忘怀,甚至陷入遐想,夜不能眠,为爱痴狂,情意绵绵,甜甜蜜蜜,精神焕发,总是处于欢快愉悦的心态之中。

试问天下情人节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情人,就会有多少情人节!

情人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据说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在他宫殿不远处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神庙里有一位深受人们崇敬的修士圣瓦伦丁,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熊熊燃烧的圣火前,聆听他的祈祷。

那时,古罗马战事连绵不断,暴君不断征召大批公民前赴战场,人们怨声载道。男人不愿离开家庭,小伙子不忍心与情人分开。克劳多斯暴跳如雷,他传令不许举行婚礼,已订婚的男女必须马上解除婚约,致使许多年轻人告别爱人,悲愤地走向战场,年轻的姑娘们因此而失去爱侣,痛苦不堪,抑郁神伤。

圣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暴行感到非常痛心。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他就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他的帮助下结成伴侣,并且有一对情侣还在法国巴黎一个公园里的情侣墙前合影留念。不久,在这座用蓝色瓷砖镶嵌而成的墙上,用全世界的不同文字写满了311个意为“我爱你”的句子。

消息终于传进了古罗马宫殿,传到了暴君的耳里。克劳多斯暴跳如雷,他命令士兵冲进神庙,将圣瓦伦丁投入地牢。人们苦苦哀求暴君赦免圣瓦伦丁,但都无济于事。圣瓦伦丁终于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正是公元270年2月14日,后人为了纪念圣瓦伦丁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德,便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情人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会的“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她是中国的情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

相传每年七夕的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是一位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还可在瓜果架下偷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在夜静人深之时,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在习俗上更像情人节,在唐代古诗中,就有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如欧阳修在《生查子》中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佳节,是古代女子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在夜间出来观灯,借机与情人幽会,谈情说爱。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依然流行的上巳节(又称三月三)更符合情人节。上巳节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交友的节日,在汉朝之前还有野合的习俗,后来礼教兴起,野合的习俗消失,但是那时男女交往比后世自由,年轻男女依然会在那天到郊外踏青游玩。只是到南宋,理学兴起,礼教规范极为森严,上巳节在汉民族文化中已逐渐消失了。

现代西方的情人节,男女在这一天互送巧克力、贺卡和花,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

欧美等西方国家,延续着古老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习俗,在每年的2月14日,人们向自己的朋友传递爱的信息。

西方情人节的习俗

预测婚姻

每年2月14日,对单身人而言,清早起床,如果你看到的第一个人独行,当年你就会独身;如果你看到两个或更多的人同行,当年你就会找到情人。

预测婚姻状况

未婚男女栽种两株半开的花,如果两花交相开放,则预示着夫妻白头偕老;如果两花相背而开,则预示着夫妻将会分道扬镳;如果鲜花怒放,则表示家庭和睦,人丁兴旺;若出现一朵花凋谢或死亡,则意味着夫妻中有一方早逝。

情人节是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是精神和心灵的寄托,对青年来说弥足珍贵。

情人节是一个属于朋友的日子,属于家人的日子,属于情人的日子。在西方,情人节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

情人节文化

美国:男性在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说“情人节快乐”,已没有特别的感情关系,犹如公开场合的打招呼。

英国:情人节是非常普通的节日。

日本: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回馈礼物,以表衷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少青年男女开始过情人节。由于对“情人”一词的不同理解(在汉语中,“情人”有时包含“情妇”、“情夫”、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的意味),遭到很多传统人士的非议,又有人担心西方传统节日涌入中国,会冲淡国人对传统节日的庆祝,故情人节常遭保守人士的反对和抵制。

香港:男女互赠礼物,男送女的礼物通常是鲜花、巧克力、首饰等,女送男的礼物一般是手表、领带等,且常到餐厅享用烛光晚餐。

澳门:男送女鲜花,女送男朱古力(巧克力)。男女情侣约会庆祝。

台湾:未有对象的年轻男女,常在情人节这天,向心上人告白,情侣亦在这天约会。

我家的新年习俗

文/邱少梅

父亲是客家人,母亲是广府人,我们家就是客家文化与广府文化交融的家庭,风俗习惯也不可能单纯是哪个地方的,只能根据父母的喜好各有取舍,形成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惯。

我家的春节通常从年二十八开始,都说“年二十八洗邋遢”,母亲发动两个姐姐开始忙活了,把家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卫生搞好了,父亲和二姐就开始贴对联。父亲负责安排各个门的挥春,然后涂上糨糊。身材瘦小的二姐身轻如燕,一下子跃上竹梯,循着往年的痕迹对齐粘上,用手掌从上往下按压牢固。贴好门对后,父亲再把大蒜、大葱、带根生菜、红包捆在一块挂在屋檐下大门上,称为“挂门楣”。

年二十八至年三十花市开张。花市摆卖着年花、挥春、灯笼、气球、风车、各式小吃和儿童玩具。年花有各种高度和大小的年桔,也有菊花、一品红、茶花、水仙、万年青等应节花卉。我家总是在年二十八晚上“行花街”。花街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我骑在爸爸的肩膀上,眼睛总往吃的方向瞧。“鸡公榄,有辣有唔辣”“南乳花生啵啵脆”……叫卖声声声入耳,此时我馋得口水直流,便会缠着父亲买一袋鸡公榄和一纸角南乳花生。父亲总会在花市捧回一盆年桔摆在家门口,挂上几个红包(利是),意为“大吉大利”。

年二十九通常炸油角。母亲一大早便把一大盆粘米粉揉搓成一大团,然后用木杆碾平为薄薄的一层,用杯沿盖成一小片一小片。这涉及一个技术性问题,皮厚了油角不酥,皮薄了会露馅。母亲备了一大盆馅料,有芝麻、花生、椰丝、白砂糖等。两个姐姐负责包角仔,她俩左手拿起皮,右手用汤匙舀了一点馅料放在皮的中间,然后包成半月形,用右手掐成花纹。掐花纹也有讲究,既要紧致也要均匀好看。此时,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也会学着包角仔,但纯属添乱的节奏,总被两个姐姐撵走。在她俩包角仔的当儿,母亲已架起了油锅,把包好的角仔陆续扔进油锅里,一圈油泡把角仔包围起来,发出“吱吱吱”的声音。母亲迅速用长筷子逐个夹起角子翻转起来,角仔在油锅里上下扑腾,直到角仔由白色变为金黄色并浮在油面上,便从油锅中捞起来。我一直在旁边咽着口水候着,待油角稍微放凉,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起一个塞进嘴里,顿觉香酥爽脆,齿颊留香。最后,母亲会把剩下的粉搓成圆球,扔进油锅炸成“煎堆”,意为“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大年三十是最忙碌的一天。天刚亮,母亲便奔赴市场采购,回家时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肩上扛着一大包。刚回到家就赶忙烧一锅开水,水开后倒进桶里。母亲拍着鸡和鸭,说了句“背脊向天人所食,有怪莫怪”,便在鸡鸭的颈脖子处拔下几根毛,用刀一划,把血滴在盛有水的碗里。接着把放了血的鸡鸭放进开水桶里烫,拔毛。母亲再把鸡、五花肉烫熟,盛在盘中。此时,父亲横放桌子准备祭祖,把烫熟的鸡放在桌子中央,鸡头昂起,嘴衔红纸,再配上年糕、油角、煎堆、苹果、年桔等,点上香烛。客家人自中原而来,一直保留着族谱,就为了牢记祖宗。

年夜饭是年三十的重头戏。上桌的全是意头菜(寓意好兆头),有蚝豉墨鱼猪肉汤、白切鸡、炖全鸭、猪手焖花生、香煎咸鲮鱼、猪肉焖莲藕慈姑、蚝油生菜等。慈姑是水乡特有的一种食物,浑圆的身子拖着一条长尾巴,活像小男孩的生殖器,煮菜时务必留着这条尾巴,寓意人丁兴旺,家族繁衍。

父亲最在意的是那锅洗澡水。在太阳下山前,他到室外转一圈,从路边果树上摘下黄皮叶、柚子叶、番石榴叶、桔子叶、柏树叶,把这些叶子烧成一锅又一锅水给全家洗澡,洗去往年的晦气。

大年三十晚守岁到凌晨,初一外出转运并吃斋菜,初二开年祭祖并回娘家,初一初二家里都不扫地,扫了垃圾就相当于把财也扫了;初三赤口(容易生口角是非)一般不拜年,初四以后就回归自由了。过了十五元宵,年就过了,我又期待着下一个新年。

冬至

文/一品轩主人

冬至日,一年中夜最长、日最短的日子。这么长的夜,是用来思念的吗?

绍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这样的背景所带来的副作用是这里的民俗丰富,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

比如冬至,按照绍兴人的习俗,三年内的新坟必须在当日进行祭拜,不能提前,也不能退后。于是,在这个上班的日子里,我调了课前往墓地。

不知道这样算是天公作美还是不作为。前两天预报说冬至是雨天,害得我的几个姐姐都在担心,要是真下大雨,上坟连点蜡烛都困难,烧个纸更是个难题了,人还得整成落汤鸡不可。可居然,一大早天色放亮,是阴天,虽被雾霾笼罩,但不用担心下雨的尴尬了。不过,我还是有些遗憾的。上墓地这等事,该是雨纷纷来得好,没有那种气氛,心情搞不成悲痛的样子,祭奠的效果要大打折扣的。我想的好像有些浪漫似的,反正上香点蜡烛的活姐姐们会包揽的,我纯看客一枚而已。

墓地在万罗山,东湖风景区南边,这里有山有水有田,风景的确不错。想当年,我去选墓地的时候,正逢秋天,黛青色的山群、多彩的树叶,清澈的湖水、干净的马路,白墙黑瓦,还真是好地方呢。为了让病重中的父亲可以直观地看到墓地及周边的情况,我一路全程录像,这是我满足父亲的最后一个愿望,当初的他脸上闪着光芒,很是难得,似乎看到了入土后能去个美丽的世界一样。

没有考证过此地为何取名为万罗山。我推测是,该地的许多山头如状如馒头一般,一个个林立在那里,馒头上小下圆,在农夫的眼中,也似一只只倒扣的箩筐。仔细瞧瞧,这一个个山头真的很像箩呢!

到达墓地才八点十五分的样子,离姐姐们约定的时间还有大半个小时呢。先随便走走吧,相比于城市,这里的空气好的多了。

三年了,这里的变化真的很大。墓碑越修越多,当时还在山坡下半段呢,接着是一步步在不断抬升,现在已经在山坡的上半段了,从山脚堆砌的石料来看,过不多久,山顶也该是墓碑的世界了。

我想,愿意逛墓地的人恐怕是不多的吧,我也是闲得无聊才干的。不过,我也算是有了一些年纪的人,人生嘛,说到底,终点还不是如此。老的、新的、大的、小的、豪华的、简陋的、有照片的、无照片的、传统的、现代的、夫妻同穴的、单人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看来,生前人不一样,死后也不尽相同。不过,我总在想,对于已逝的而言,即使有,也只是灵魂,灵魂应该是不占空间的吧。所以,墓的多样,也无非是满足健在的人的种种心理而已。

父亲的墓规格应该属于中上等的,用活人的眼光看,那相当于排屋,也算是有往富人堆里排的。呵呵,我也只有笑笑了,父亲一世贫穷,生了堆儿女也是普通中的普通人,为人时不能满足的,下了地倒摇变成富人了。记得当初选址时,我摆了一回阔,选最好的、最贵的,我不知道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是为了讨好病危的他,或许两者皆有之吧。

挖了一些新土,边上有工具,但我就是不用,徒手干。不知是那根神经搭牢了,我就是想尝尝徒手挖土的滋味,让那碎石摩擦我的手掌,刺痛我的手心,泥土嵌进我的指甲,我想流点血,我想制造些痛感,让脑袋里有那么一种痛。可是,多日雨后的泥土就是松软,尽管我的手属于皮薄肉嫩的那种,我连蚯蚓都挖出好几条了,手心手背除了泥依然好好的,没有被划伤的痕迹,当然也没有痛,连隐隐的感觉都没有。

姐姐们来了,上菜、上香、烧纸钱,按程序操作,大家都已经熟练了。我是木桩人,除了上前祭拜,作揖鞠躬,其余的,她们会搞定的。唯一上阵的是我把刚才的一堆土按在了坟上。其实,我是不怎么想干的,你说好好的大理石墓地上,还弄一些脏兮兮的黄土上去,这土不土、洋不洋的,看着都别扭。但是,据说是习俗,那就按习俗的来吧,作为儿子,就做了这个,也算完成历史使命的,我就这么对自己说。

父亲死后,我很少在梦中遇见他,过年过节的,我也想在梦中见见,让我感受一下什么是思念,但就是没有他的影子。老人们说,没有梦见是好事,这是他在保佑着你呢!我相信了,这也是习俗吧。

中秋愿月

文/梁永刚

中秋节是从古人的祭月、迎寒发展而来的,在西汉时已具雏形,晋已有立秋赏月之举,唐代盛行,宋太宗年间始定为中秋节。在民间,中秋节活动历来都是围绕着愿月、赏月和庆丰收、乐团圆进行的。所谓“愿月”,也叫祭月、拜月,即中秋之夜在庭院设案摆上茶果、月饼,女主人面对圆月,祈祷许愿,以祈求五谷丰登、合家团圆、平平安安。这一天,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力争赶回家团聚。如有家人身居异乡,必在愿月时念念有词,致以想念。

在人们的眼里,月亮神是母性和神性的,有着奶奶一样的慈祥和温情,掌管着人间的繁衍生息,故而月亮常被人们尊称为“月奶奶”。“月奶奶,明光光,开开后门洗衣裳,洗得净,浆得光,打发哥哥上学堂;读四书,念文章,开科进京上考场,名字题到金榜上,鸣锣开道回家乡,旌旗插在咱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这古老歌谣传唱千古,经久不衰。民间这种源远流长的月亮崇拜,渗透在民俗民风里,便是世代流传的中秋“愿月”习俗。

千百年来,土里刨食的农人们对世间万物都心存敬畏和感恩之情,对于月奶奶赐予的恩惠更是铭记在心。中秋愿月的习俗,其实也是人们对月奶奶发自肺腑的感恩与祝福。农人们对月奶奶顶礼膜拜,宛如对自己的长辈一般恭恭敬敬,那是一种骨子里的虔诚,更是一种泥土般的淳朴。小时候,祖母曾经告诉我,八月十五是月奶奶的生日,愿月就是给她老人家拜寿,感谢给咱们穷人赐福降吉祥呢。

在昔日的乡间,中秋节夜晚的愿月活动都是由家庭主妇承担,广泛流传着“男不愿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关于这一习俗的来由,民间的说法大概是月中嫦娥身为女性,便于与同性沟通之故,才衍生出“男不愿月”之说法。灶王爷为男性,因男女有别才有“女不祭灶”之规矩。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逢皓月当空清辉洒地的中秋之夜,吃罢晚饭,祖父祖母便张罗着在院子里摆上供桌,上置月饼、柿子、石榴、枣、梨等“五色供品”,月饼则置于供品之正中。如今想来,民间选用这五样东西作供品,大概是都有红红火火的色彩、团团圆圆的外观、甜甜蜜蜜的味道吧。等一轮圆月升起后,庄严神圣的愿月仪式就要开始了。在民间的诸多节日祭拜习俗中,愿月的仪式最简单,礼节最少,无需焚香叩拜,不用设供奠酒,只是女主人端起盘中的月饼或者水果,心中一遍遍默念着对月奶奶的感恩,或者口中念念有词地祷告着:“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西瓜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之类的吉祥语,为月奶奶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祝愿,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花好月圆,全家平安。毕竟,亲切和蔼的月奶奶就像是自家人一样,正所谓“熟不拘礼”,祭拜月奶奶自然少了许多俗套和路数。愿月之时,我抬起头痴痴地望着夜空中的月奶奶,老人家端坐在云端之上,享用着子民们的祝福祝愿,总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

愿月毕,一家老小围坐一起,将月饼分而食之,以示“团圆”。吃完月饼,开始品尝水果,一边咀嚼节日食品的美味,一边赏月话家常,尽情享受月朗气爽、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节日气氛。不过,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儿,孩童们没有这份闲情雅致,关心的是香甜可口、平时难得一见的月饼。贪吃的我大口吃着月饼、水果,依偎在祖母的怀中,听着祖父讲述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或者祖母念叨的“月奶奶,黄巴巴,八月十五到俺家。俺家有个大西瓜,让您吃,够您拿,您得保佑俺全家”的古老童谣,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流光飞逝,斗转星移。如今,在民间,中秋节古老的愿月习俗已不常见了,但是八月十五吃月饼,走亲串友,庆丰收、乐团圆之俗却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