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文章
小手文章(精选6篇)
牵你的小手
文/荷月缨络
家到幼教中心,仅仅五百米。那短短五百米的距离,是我每天必不可省的幸福旅程。
每天清晨,牵你的小手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都像走向一段新的旅途,每天,都有不同的内容与惊喜。
通往幼教中心的马路是这个县城内最充满生机与欢乐的所在。初夏的清晨真美,有阳光的时候,天空蓝得澄明动人,两旁的树儿伴着你一同成长,碧绿的叶儿在阳光下发着光,鲜嫩蓬勃得像你生动的小脸。晨风中带着植物的清香,偶尔有鸟儿在对我们唱着歌问好,清脆婉转,活泼俏皮,路灯在两旁笔直排开,在天空画出流畅的弧线,像一只只正展翅高飞的小鸟,又像一个个举臂迎接朝阳的孩子。一辆辆校车不时在身边驰过,闪过一张张花朵般的小脸,洒下一路欢快的儿歌。
路上,有很多这样的父母,牵着孩子的手送他们上学。不管什么样的身份或模样,都是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父母皆慈爱,孩子皆快乐。像我们一样。
如此喜欢牵你的小手。你的手真小,温暖柔软,满满地握在手心里时,那份温暖与柔软,便莫名地周身传递,溢满心底。
大部分的时候,你都乖巧依赖地把手放在我的手心里,不时抬起头和我说话,小脸绽放着笑意。鸟鸣应该是最动听的晨曲吧,可是,对于妈妈的耳朵,从你的小嘴里发出的喋喋不休的声音,才是世间最美的天籁。
你现在特别爱说话,一路上,都是你叽叽喳喳活泼快乐的声音,你对我诉说着你的快乐,你的认知,你的伙伴,甚至你的秘密。你毫不保留地让我分享你的世界,仿佛妈妈是你最最信赖的朋友。
你现在已经不像刚上幼儿园时那般矜持,对我说话的语气,也俨然脱离了从前对母亲崇拜的盲从。你从开始的询问式,变成了陈述式,现在又开始频繁使用一种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反问及肯定的语气。比如你现在常用这种语调:妈妈,这个你不知道吧?…妈妈,我告诉你呀…妈妈,我来教你吧!……上幼儿中班的你正慢慢地形成着自己独立的精神意识,显现出你自己的思维、喜恶以及辩才。我欣喜地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正有很多事物,在被你认知,被我疏离,你正慢慢地靠近我,并越过我。
路途中你有时候会感觉束缚,便挣脱我的手,一个人蹦蹦跳跳着,去追逐前面的小动物,或和旁边的小同学打招呼。你总会被一些很寻常的事物所吸引,无比好奇或满心欢喜,让我也跟着你长出一双孩子的眼睛,收获一些纯真的感动。你走路越来越不规矩,总是脱离我认定的安全范畴,显现出一个男孩勇敢甚至叛逆的天性,我紧张地跟着你,保持着一个可以足够呵护的距离,想给你自由,却又总是不由地去握住你的小手。过马路时,走在转角时,我更是将你的小手紧紧紧紧地握着,生怕你挣脱。
我深深地知道,你如此安心地把小手交给我的日子,正一天天地减少,有一天,你不再需要这份呵护不再愿意这份羁绊,你的手会离我越来越远。每一次这样想,我会把你的小手握得紧些,再紧些。
偶尔,我会放开你的手,侧过头来,或者干脆走到你的面前,以便更完整更全面地打量你,我的孩子。五岁的你,俨然一个小大人模样,背着小书包,迈着欢快的步子,挺精神的派头。面对母亲的端详,你常露出得意或害羞之态,有时候,看到我痴迷的样子,你竟然会用调侃的语气迎合我,妈妈,你的儿子长得很帅,是吧?我忍俊不禁,这么小的人儿,竟也这般察言观色!
其实,你又怎么懂得,对于妈妈而言,你是上帝赠与她的独一无二的宝贝,你充满笑意的小脸是她永不厌倦的风景。
有时候,我会拿出手机给你拍照,我的手机里已经储存了你很多走在上学路上的照片,照片里的你,正一点点地长大,一点点地告别稚气,那种变化微乎其微,在妈妈眼里却又纤毫毕现。我暗想着,要一直用这种方式记录你的成长,从你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甚至是大学。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要把它做成一本厚厚的相簿,在你远离我的时候,我和你父亲坐在夕阳西下的余晖里,痴痴地从头看你,仿佛岁月重现。
妈妈真希望这样送你上学的时光无限漫长,直到你的脸庞充满棱角,直到你的身影足够坚毅,直到你不再愿意。
你当然无法理解也不必理会母亲这份细腻的感性。你只需在母亲的手心里,一天天快乐地长大。在这样一个个美好的清晨,一路和母亲分享着你世界里的快乐,然后从容地走进你人生中的一所所学校。
你已然慢慢适应家以外的世界,逐渐走向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群体。是的,有一天你不再留恋家的温暖,不再留恋妈妈手心里的爱,你不再是属于妈妈的孩子,你只属于你自己。就像现在这样,你走进教室,不再和从前一样,目光仍然像棉花糖一样粘着妈妈,嚷嚷着让妈妈早点来接,而是飞快地向妈妈挥手再见,转身融入那个属于你的生活群体。
我欣然又惆怅。站在教室窗外,久久望你的背影,那个属于自己,又将不属于自己的孩子。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散文《目送》中有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每读一次,都如哽在喉,双目湿润。
我如此珍惜着每一个与你一起成长的日子,因为,我懂得,有一天你的成长里将不再需要我同行。
每天牵你的小手送你上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而是一份即将失去的无与伦比的幸福。
在时光面前,任何爱的过程都不可以被忽视与省略。在你的孩子需要你的时候,请紧紧地牵着他的小手!
红尘有你
文/黄先涛
红尘有你,我在红尘中留恋徘徊;红尘有你,我在红尘外顾影自怜。爱痛交加的午夜,我的心,痉挛了红尘。人生风景在游走,喜怒哀乐我深锁。红尘中,来易来聚难聚,爱恨同愁。我要的、只是一个紧紧的无声拥抱、只是要一只能牢牢牵住我、我不会随便丢掉你的小手。一句、努力、我们一起、什么困难我都能扛下去、其实、在我心里都会荡漾出最幸福的涟漪。
雨中,亲近美好
文/冰凝羽梦
近几天接连着下了几场雨,人们在家里都憋闷坏了,特别是那些在外头疯跑惯了小孩子们,这一连好几天不能好好的出门玩,心里可就像长了草一样,变着花样的闹大人。这不,每次雨也下累的空隙间,大人就抱着、领着小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跑出来,呼吸雨后更加清新的空气,与雨水在亲切接触中尽情嬉戏。
我也如此一样,走出家门,感受大自然的清爽。不远处,有个老人领着个大约5-6岁光景的孩子正开心的玩耍,看起来应该是祖孙俩。正看着的功夫,又有丝丝细雨打湿了肩头。这时,只见那位爷爷迅速的背起小孙子,就往家里走去,走近我身边的时候,听见爷爷嘴里嘟囔着:"快走,快走,一会儿雨下大了,又要淋着了。"正望着他们的功夫,就看见爷爷背后的小孙子俏皮的用两只小手并起来放到爷爷的头上,童声稚气的说:"爷爷,不怕,不怕,我正用我的小手给你遮雨呢。"
好温馨的一幅画面,好温暖的一道风景。那一刻,爷爷的心里肯定是最欣慰最幸福的。爷爷还算硬实的背上是小孙子遮风挡雨的港湾,是小孙子坚强有力的依靠。而小孙子的心地,小孙子的小手,又怎知道不是爷爷强大的依赖,经年之后最可靠的搀扶呢?
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美好的情怀,一并盛开在如此静好的岁月里,浅浅淡淡浓浓烈烈……
大手牵小手
吸引我走进这间小店的是玻璃门里摆放的一架一架的书。走进去,才知道是一家有关幼儿阅读的培训班。我知道,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多如牛毛,有关学龄前孩子的也不在少数,书法、美术、音乐、舞蹈、识字、计算、英语、体育等方方面面的,唯有这种教孩子阅读的培训班,孤陋寡闻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门边的桌子后站着个小个子年轻女孩,瞟了我一眼,说了声你好,不等我说话,她低头去看电脑了。有三四个年轻人坐在当屋摆放的桌子边,手里呢,无一例外地抓着手机在专注地看。
店实在太小了,走不了几步,就是一圈。仔细看去,环墙而立的三面书架,上上下下的多层隔架上,挨挨挤挤的书虽然不少,类别却极其单一,大多是幼儿绘本、童话和漫画书。当我站在门边女孩的桌前时,看见桌边有个小小的显示屏,正在播放几个孩子围在一个大人身边做游戏的画面。我跟女孩聊起来。原来显示屏里播放的是隔壁里间培训老师正在给孩子上阅读课的视频。女孩说,你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去看看。说完,她的脸葵花般又转向电脑。我没进去,孩子们正在上课,一个陌生人突然进来,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当我问起课程安排和收费情况时,“葵花”倏地离开电脑,从桌子后走了出来,满脸笑意地转向我,一项一项介绍得耐心细致。我看了一眼玩手机的人,问女孩那几个人都是家长?女孩点点头。我指着视频问她,家长可以参加游戏吗?女孩说,当然可以,任何一节课家长都可以参与。那他们为何不进去呢?女孩笑着摇头,没说话。
走出小店的时候,里间的课还没结束,视频里,老师还在跟孩子做游戏。而等着接孩子的家长呢,也还在低头看他们的手机。似乎是上课,只是孩子和老师的事,跟他们没有关系。孩子在这样的阅读游戏课上,高兴还是不高兴,兴致盎然还是索然无味,只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们的任务就是花钱报班、接送孩子。其实呢,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升欣赏美和理解美的能力,还要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写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因为存在个体的爱好和认知水平的不同,这些活动呢,很多时候需要家长为孩子创造,帮助孩子完成。
若是家长每天与孩子有一会儿共同的阅读时间,或者是一周甚至是一个月也好,挑选一本适合孩子且孩子喜欢的书,大手牵着小手,跟孩子成为读友,共同享受阅读时光。读完鼓励孩子讲述故事情节,即使他的讲述有偏差,家长要做的也不是干预,而是认认真真地“袖手旁观”和有耐心地倾听。只有当孩子提出问题,有了求助的信号,家长才应该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和回答,使阅读得以延续,继而拓展、拓宽。故事的重点情节、有趣部分,家长有意地逗留、重复,示意孩子试着去感受,帮助孩子加深对读本的理解。不管如何,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比从阅读中得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日子久了,孩子自然会把阅读当作一件快乐的有意思的事情,也自然会爱上阅读。
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迈入孩子的感知世界,尝试以孩子的角度和理解能力,感受他们或单纯或复杂的思想,体味他们或欢喜或伤悲的情绪,让自己和孩子成为快乐的阅读伙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孩子最显著的特征是充满了情绪色彩,他们的行为极易受成人的感染和身边环境的影响,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家长情绪的代入、好恶的判断、对故事里人物的理解,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乃至性格的养成和人生观的建立。
若是家长给孩子跟前塞一本书,不管不问地只管自顾埋头看手机,孩子能否安静阅读、阅读习惯能否养成,还真的让人担心。而这种仅仅依赖一年两年的阅读培训班,孩子能否养成翻开纸质书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习惯,同样让人生疑。
走了一段,回头看那家小店,灯还亮着。
朴素的要求
文/江小鱼
几十年后,依然记得姥姥拍打我的小手时表情里的嫌恶:板着脸,冷若冰霜。
挨打是有原因的,那时我不到五岁,在姥姥家做客。饭桌上,我的小手指向那碟够不着的炒洋芋,吵着要吃。“放下。”姥姥说话了。任性的我只管表达自己的情绪,依然举着手嚷嚷着。“手,放下!”姥姥提高了声音。欠揍的我非但没放下手,反倒拿手指指向姥姥,嬉皮笑脸起来。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我的小手被姥姥重重打了几下,在她的授意下,我还被母亲拎到墙角罚站。过后,姥姥将我揽在怀里,柔声细语地给我说:饭桌上不可以用手指着饭菜讨要,平常也不可以用手指人。老天爷在看呢,哪个小孩用手指胡乱指人,手指就会烂掉的。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姥姥当时说的话,“好好说话,不要抬胳膊动手。”
后来,每每遇到一些事,需要理论时,不管对方是怎样恶劣的态度,也不管当时是如何糟糕的情形,我都会很有耐心地表明自己的想法,问题也大都得到了圆满解决。多少年过去了,当我愈来愈讨厌指手画脚这种姿态时,才清晰地看到了儿时动辄举着小手乱比划的没教养——幸好,有姥姥。
“好好说话,不要抬胳膊动手。”朴素的要求,温和的方式,让人舒服。
爱的永恒
文/枫叶乡愁
终于毕业,离开象牙塔一般的大学生活,互道珍重,从此各奔东西,为生活而奔命,为理想而奋斗。每每聚会,周华健的“朋友”总是萦绕在耳边,是的,一句话便是一辈子。最后一次聚会,从未大声唱过歌的我接过话筒,眼里噙着泪水说:“无可否认,朋友会相伴我们一生,大学毕业,我想最应该感谢的还我们的父母,一首‘父亲’献给大家”,唱着唱着就成了合唱,也许是酒精作用,每个人都是声嘶力竭,歇斯底里……
说实话,在父亲的怀中撒娇的记忆真的是很少,所以更加地珍视仅有的琐碎的甜蜜温馨吧。
父亲是个瓦匠,一个很优秀的瓦匠,村子里有活都要找他帮忙。可是由于父母多病,家里的生活过得还是比较清苦。儿时的记忆中,一个多星期才可以吃上一顿白馒头,那时真的是乐得手舞足蹈,早早地趴在锅台上,听着锅里沸水翻滚的声音,心理甜滋滋的,想象着麦香,白馒的津道,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透过锅边屡屡上升的蒸气,我看见了母亲幸福的笑脸。终于等到了开锅,母亲掀开锅盖,等不及的我伸着娇嫩的小手就去拿,夹杂着麦香的热气将手烫得通红,母亲赶忙给我吹手,透过热气,我看到了母亲焦急的神情。我却忘记了疼痛,甜甜的微笑,笑得流出了泪花,模糊中母亲也笑了,把我轻轻地揽入怀中,望着满锅的白馒头,等待父亲下地归来。时常在梦中清晰地出现儿时这样的记忆,每次醒来,枕巾总是湿湿的,一个人望着屋顶发呆……
从那时我便知道,清苦与幸福本身就是两码事,他们只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偶尔出现一个不幸福的交点,而幸运的是,我站在了交点以外十万八千里的地方。
那时每当吃过晚饭,劳累了一天的父亲便会斜着身子躺在被母亲烧得暖烘烘的炕上,我就会慢慢地蜷缩在他的腋下,就像小猫依偎在主人身边一样。不一会儿,我便用小手去抓父亲长满厚厚的发黄的老茧的手心,没有知觉,我故意生气地一推,父亲觉察到微微的笑了,用粗壮的拇指与食指夹住我的小手,我怎么也拔不出来,父亲眯着眼睛,眼角微微地颤了颤,我知道他笑了。父亲松开手,我试探着往手中再放我的小手,没抓住!我“咯咯……”地乐个没完。如此反复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而每次都是我不知不觉中睡在了父亲的腋下,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头了……每当这样的记忆出现在梦境,枕巾总是湿湿的,我静静地享受着,噬着泪花微笑着。
如此鲜明的记忆伴着自己走过了孩童岁月,有种浸泡在爱的海水中的感觉,享受水从身边流过的每一个细节。将它们与自己的生命等同珍贵,顶礼膜拜,虔心祈福,一生平安,仅此而已,我不妄求永生不老。
如今,生活好了,不必再为吃喝发愁,我已高出父亲一头,有了一份让村里人羡慕的工作,父亲的身躯再也不能包容我了。这些年求学奔波,在家的日子渐渐地变少,可每到过年,我总是将灶膛上的白炽灯换成25瓦的小灯泡,因为在那昏黄的灯光下,煮饺子的热气的蒸腾中,看到年迈的父母,我明白我只是一个孩子,回到童年抹不去的记忆中,知道家的所在,爱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