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摆渡人
那是2月7日的下午,当我在火车站执勤时,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通知:需要4名蓝天救援队队员赶赴武汉,执行重症患者转运任务。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下午4点50分接到通知,晚上就要出发,我快速收拾好东西,匆匆踏上了征程。上了飞机才知道,这是中国红十字总会派遣的任务。在夜色中告别亲人,不远千里驰援武汉,每个人的心中都带着高原儿女对家乡的牵挂和奔赴一线战“疫”的激情。
当晚,飞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第二天,我们青海省红十字会赴武汉救护转运队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相关领导的送别下,踏上北京前往武汉的列车。在列车上,队员们就开始接受严格的培训:一级、二级、三级防护,七步洗手法,穿脱隔离衣、防护服,正确佩戴护目镜……队员们一丝不苟地反复训练。为了更好地做好防护,每个队员自觉地拿起剃刀,剃掉了自己的头发。
2月10日8点,所有队员集结完毕,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车辆交接调试工作。12日中午,配置给重症患者救护转运车队的车载急救设备全部到位,队员们顾不上吃饭,加班加点安装调试,无论是负压隔离舱、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还是吸引器、空气消毒机,每个队员都掌握了操作方法。
冬夜的武汉湿冷异常,我们的队员却干劲十足,信心满满地投入到工作中。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装备齐全就是对武汉最好的支援,安全防护就是对武汉有效的救援。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的一辆辆闪耀着生命与希望之光的负压救护车在武汉街头疾驰,接纳一个个绝望的人,安抚一个个受伤的心灵,在等待光明的日子里,带给武汉人民信心。
记得那是2月15日10点左右,正在值班的我接到王队长的电话,有一个患者治愈出院,转诊至武昌。我和中医院的白焕强老师做好消毒工作,等患者来了,我们一起前往武昌。外面雷电轰鸣,狂风肆虐,冰雹瘆人,戴着护目镜的我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白老师不断地帮我擦拭护目镜。救护车行驶至武汉长江大桥,突然一阵江风吹来,我看见前方有辆小黄车,车身出现明显摇摆。我赶忙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目不转睛地往前开。平时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走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患者感激地和我们挥手告别,她还要继续隔离14天,但一路下来,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有我们和她风雨同舟,一路前行。等到我们准备回去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早已汗流浃背。双手戴着3层医用外科手套,里面淌满了汗水。
有一天凌晨1点多,我已经睡下,突然被手机铃声吵醒。医院打来电话说,要送两个患者到蔡甸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我立马起身穿好衣服,到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两位患者。因为对路况不熟,加上又是深夜,还戴着护目镜,所以车速极其有限。大约一个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停稳救护车,我赶紧下去扶患者,因为他们体力明显下降,上下车稍有不慎就会摔倒。我把两名患者带进门诊,交给了接诊人员,再次跑出去搬他们的行李。当我把行李搬到他们所在的病房时,两位患者用仅有的力气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说道:“您辛苦了,谢谢您来帮我们武汉,湖北人民感谢您。”当听到这几句话时,我感到之前的疲惫一扫而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简单地鼓励他们几句,要转身离开时,他俩又竖起大拇指说:“我们为你们加油,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此时已是凌晨3点多,我要往回赶,8点我还要去接班。在回去的路上,他俩的声音一直在我耳边回荡,直到现在,仍挥之不去。
在武汉的42天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在这座英雄的城市,被勇敢、坚强的人民所感动,我们已不分彼此,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每个人都是英雄,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3月19日,我们接到通知,需在当天返回西宁。大家并没有回家的兴奋,而是纷纷请战,请求让我们在武汉一线战斗至疫情彻底结束,但我们必须服从指挥。带着不甘与不舍,大家默默地整理自己的行装。临行前,中国红十字总会蔡文男处长、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曾晓勇院长以及蔡甸区相关领导都前来送别。曾晓勇院长一直送我们到机场,拉着我们的手,眼里满含泪水,哽咽到不能言语……一直目送我们进入机场安检通道。在机场,武汉的志愿者们热情欢送我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飞机缓缓降落在西宁机场,滑行过程中,停机坪上的锣鼓声已经传进机舱,省委、省政府领导亲临机场迎接我们……从机场到驻地的路上,我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警车开道,家乡人民夹道欢迎,大家纷纷对我们竖起大拇指,为我们在心中欢呼,为我们鼓掌……一股股暖流在心中涌动,感动之情已无法用语言描述。
在休养期间,酒店的工作人员和卫健委等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像家人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甚至为我们准备了专门的心理干预治疗,密切关注我们的健康状况。省内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为我们送来各种各样的礼物……
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如果祖国需要我,我还会义无反顾冲上前线,不畏生死,不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