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城的滋味
从秦岭北坡灞源奔出的灞河,沿着秦岭和横岭间的川道,一路跌跌撞撞西行,快到白鹿原脚还没站稳,便被横冲而来的辋川河一头撞向了北。两河相汇,声势浩大,河滩也就跟着开阔。就在河道转弯和秦岭、白鹿原、横岭的夹角河滩上,出现了一片开阔地,这便是蓝田县城所在地——《白鹿原》中的滋水城。
灞河古称滋水,春秋时秦穆公称霸西戎后改名灞水。因为"玉之美者为蓝",故得名蓝田。从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建置至今,蓝田县已有近二千四百年历史。晋安帝义熙年间,刘裕入征关中至蓝田,以当地遍植柳树,又面对山,故名柳城,也就是现在的县城所在地,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县城里有东、西、南、北四条街,东南西街首尾相接,北街和西街相连,使得四大街如一个"9"字。逢集过会,东山的、塬上的、岭上的人,都或搭车或骑自行车或徒步,如洪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向水库样的县城。一时间,那些宽的街、窄的巷,便被溪流样的人群挤满。到下午,他们又四散而去。就在这座城里,我出出进进六年,度过了美好的中学时代。
如今,这座城南边发展过了灞河,西边蔓延到了白鹿原脚,北边窜到了横岭边,东边已经接住了312国道。高楼林立之下,一河绿水荡漾着一片清新,绿树红花印证着西安的后花园。早看"玉山映翠",晚看"白鹿呈祥",不用进山,不用入林,每天都有新鲜的负氧离子相送。"星期天到蓝田",业已成为全域旅游的口号。虽然已是三伏天,但这里的气候清爽得让人不开空调、一觉睡到大天亮。
住得舒适,吃得也不赖。作为中国厨师之乡,蓝田的美食虽然算不上豪华高端,却大众亲民。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现时,街巷里那些熟悉的味道便脱颖而出。刚出锅的大包子、小包子在蒸笼上堆得如山高,皮薄白嫩得如婴儿肌肤。馅料五花八门,口味麻辣酸甜,小麦面粉的醇香和着馅料的鲜香,氤氲了一条街。买包子的人排长队,街边的小吃店里也坐满了人。金黄的油糕,焦香的水煎包子,鲜香扑鼻的葱油饼,白嫩的豆腐脑,麻味醇郁的胡辣汤,还有口感脆香的油茶麻花,熬得黏稠的红豆稀饭等等,让人百吃不厌。
若不急于赶时间,还可以吃碗饸饹、来碗神仙粉。蓝田饸饹是以甜荞(又称花荞)和苦荞为原料按一定比例压成如粉条样的美食,并进行了淋油、疏散,具有细长光滑、色泽黄亮、棉软筋韧、清香爽口等特点。浓浓夏日,一碗凉拌饸饹,放上炒好的韭菜,撒上香菜,浇上用香醋、蒜泥合成的汁子,再调入精盐、芥末、芝麻酱和红油辣子,最后淋上香油,一碗色味俱佳、香味十足的凉拌饸饹就成了。神仙粉是把秦岭里的一种植物"糜糜梢"的叶子,用开水烫汁沉淀冷却而成的。成形的神仙粉呈棕褐色,就像普通的凉粉一样,剔剥透亮。用刀切成小块,然后浇上用辣子油、醋、花椒、蒜泥等调成的料汁,再洒上几个香菜叶和小葱,一碗清凉可口的神仙粉就成了。一顿早点都这么丰富,那么午饭晚餐自然不逊色,且不说八大碗的丰富、十三花的精彩,单单一碗裤带面就让人消受不了。
裤带面,就是手工擀制、切得宽如裤带的面。陕西被喻为面食王国,能在六十多种面里脱颖而出,成为"陕西八大怪"中唯一的美食盛传,说明裤带面自有其独特之处。蓝田是"中国厨师之乡",蓝田裤带面被国人熟知,更多的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那个头顶手帕、满面慈祥的老婆婆魏琴娃。她把粗中带细、细中见精的裤带面,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垂涎欲滴。
旧时蓝田,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就要跟着母亲学做饭,擀面是最基本的,因为人们平日吃得最多的食物便是面条。在故乡蓝田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新婚媳妇当晚就要做臊子面,不但要把面擀好,还要看刀功如何。这种案上的技艺,没有几年功夫根本练不出。若擀不出一案光彩照人的面条,不仅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就连婆家也会嫌弃。
南方人主要食米,即使吃面也是机器压的挂面,就像不经风雨的大棚蔬菜一样,缺乏生命历练的味道。母亲从四川远嫁到陕西,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着奶奶学擀面。从小,我就目睹从地里劳动回来的母亲,风风火火地和面、擀面的情景。开水化碱,冷水中和,一手缓慢倒水,一手搅动雪白的面粉。成絮后,便开始揉面。面一定要硬,水千万不能加多,手腕使劲,手法有撰、捏、揉等,直至成团。揉在一起的面团,粗糙如麻团,便用面盆盖在案板上。在这期间,可以准备吃面的菜。十多分钟后,再将面团拿出揉光,按成饼状,放在案板上开始擀。先卷成筒状往开擀,然后沿边擀,再转圈依次擀。每一次展开卷起,都要纷纷扬扬地洒些玉米面粉,以防粘住,直到薄厚均匀合适。面擀好后,放到案上一会儿,这样下锅吃起来更筋道。
点火烧锅,风箱大柴,一灶旺火,宽如裤带的面条在锅里滚两开便出锅。菜随意,既可以是土豆、胡萝卜、木耳、豆腐、大肉做成的臊子,也可以是炒制的韭菜和葱,但浓墨重彩的油泼辣子必不可少。这一种臊子装扮、油泼辣子点缀的裤带面,光滑、柔软,有筋性,吃起来非常带劲,是蓝田人的最爱。
住得好,吃得香,这不仅是滋水城给当地人的最好奖赏,也是这座城的滋味。乐居于此,还有什么不能满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