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感慨人生的文章

2023/09/12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感慨人生的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感慨人生的文章(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生而有限

文/杨无锐

据长辈们说,我小时太安静,安静到没故事。用我妈的说法:这孩子不让人操心。老太太举了个例子:"别人家的孩子,玩疯了,不愿回家;咱家孩子一到下午五点半,准时跑回家门口,等他爸一块儿进门。"

如今回忆起来,那段时间,挺有意思。旁人眼里,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都有一个男孩自顾自地无所事事。其实,那个男孩心里大有波澜——"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单是这个念头,就能激活千奇百怪的白日梦,有的快乐,有的忧伤,有的悲惨,有的惊悚。那是他每天最为心事重重的十几分钟。

事后回味,那段时间似乎是童年的分水岭。那以前,生活无忧无虑。那之后,生活好像有了些重量。快乐不再是招之即来的东西,有时,它取决于我无法预知的人和事——想要吃一顿开心的晚餐,得先等到爸爸回来。

后来我才知道,等爸爸回家,只是未来生活的一次矫情的预演。所谓生活,正是由无数个"等"串联而成。每一个"等",都比爸爸的车声更难预知。

汉语里,表示等待的字很多。古人较少说"等",而多说"待"."待"之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可能和一本书有关:《庄子》。

逍遥,或许是《庄子》书里最著名的境界。无论扶摇万里的大鹏,还是腾跃榆、枋间的学鸠,都是有所待而生,有所待而行。没有低枝矮木,学鸠无法栖身。没有长风万里,大鹏无法飞翔。低枝矮木、长风万里,便是它们之所待。

在庄子那里,"有所待"是世间生命的标记。就算列御寇那样御风而行的异人,虽免乎行,犹有所待,风即他之所待。有所待,便不得逍遥。所以,绝对的逍遥,不属于世间。世间生活,充其量只是对逍遥的期盼和效仿。

有所待,或曰有限,是生命的真相。生命正是要通过"所待"定义自身。所有生命,共享一个最无悬念的"所待",那就是"死".死,是生命最遗憾的不完整,人却必须通过这个不完整来认识自己。所谓生活,就是在生死之间走过的一段路。用庄子的话说,这叫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生活中的各种等待,等一个人、等一件事、等一场雨,其实正是对生命之亏缺的切身体验——没有这个人、这件事、这场雨,我便不乐、不安、不适。而这些快乐安适之所需,竟不由我驱使。可见,"我"是一个多么不能自足的生命。

多年之前,当我在路边静候爸爸的车声,并且胡思乱想时,也就进入了失乐园的时代——作为一个有限之人活着的时代。

这个时代不出圣人吗

文/时间的两端

很多人说,这个时代虽然发达,信息交错,但是人性蜕化了,以至于这么久也没出一个像古代那样的圣人。我对此,不以为然。所谓的圣人是要有成绩和历史的佐证来成就的。你看亚里士多德,所做都是错误的,不也一样成名了?这就是历史赋予了他特殊的名分。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要急,你现在的作为是要让将来的历史说话的。

另外,这个时代的我们,因为信息共享,交流频繁,所显示的集体和团队的优越性就特别突出出来。像屠呦呦这个符号,所代表的就是中国中医药学家这样一个团体。像美国猎鹰9号火箭回收,也代表的是美国宇航局这样一个团体。这些成绩不比任何一个古代圣人或名人的成绩差,反而是有所超越的。这些成绩小被具象到几个名字,大到伸展为一个行为。他是这个时代所特殊赋予人类成就的方式和方法。我们不该再局限于一两个名人的造就,而是去想在这个时代下,在这个时代的各种方便下,我们的圣行有多少?!

佛家讲,佛道共成。从中国老子那辈也说过类似的话,就是一个人不要想先于他人或单独成道。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文化,催生出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大家同住一个地球村,一件事情的发生,甲地不比乙地早知道几秒。信息就是如此发达。如此,也促成的合作比比皆是。我所言之圣行就在这些合作里。他不高傍一个人的功绩,而是在表达集体和团队的诉求和愿望。我们的科技或生产关系给了我们这样成就的机会。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时代大于个人,也就更多的包容了个人。一个人完成不了的事,十个人就能完成。我预感到,人类集体精神的飞升就在眼前。

比如欧洲的难民事件,貌似是件不好的事,但是由此产生的大批廉价劳动力、生产力也就此而成。更有其民族文化的迁徙而带来的信息流动。其所指代的文化符号必将盛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西方世界能量的消化和再次分配。接不接受,这都是一个事实,而且,无可扭转。

这个时代,要求我们,不再苛求一两人的成功,而是要看群体的赖生之德。信息的飞速传播,人们口实的变化无常,要求合作的基础就愈来愈明显和坚固。

时代赋予了我们聚能的特殊权利和表达以及作为。每一个人都是当事人,就像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有可能是圆的开始和结束。而每一个点都有可能是撬动地球的那个点。我们该如何享受我们的权利和方便呢?答案就是参与。不要因为小我的同俗而泄气。我们都是时代的受惠者,相托相衬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特殊表达和成就。

我认为,人性是集合于动物性之上而通往神性的必然通途。面对我们已经神化的科技,我们的神性使然还要多久呢?这是个集体的问号?!

正视生命中的昨天、今天、明天

文/郭三佳

昨天虽然已过去,但留给我们却是深思和回味。不要为过去的一天烦恼,影响到我们现在的心情,也不要为失去的一天感到惋惜和愧疚。

因为昨天再美好再痛心,终究是昨天,留下的只是印记。我们再能耐,也阻挡不了时间匆忙的流逝。我们想念昨天,是因它融解了我们一切美好向往,倾注了我们生命中的追求。不管昨天发生什么事,都已成为过去,无法改变。

回首昨天,难以忘怀,但是我们要对自己说问心无愧。漫漫人生路,即逝的一天,又何必过于较真呢?我们要时刻把握生命中的今天,不要为昨天留下遗憾。要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在走着的路。

今天正在进行,我们要立足精心准备做好今天的事情。正视今天,才能走好今后的每一天。今天你要坦然面对,珍惜每一个平凡而美好的时刻,做到无悔生命的付出。要把今天的事情做到极致,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浪费时间,就是谋财害命。今天活着要有价值、要有意义,要有助于他人的幸福而付出自己艰辛的一天。面对今天,应倍加珍惜、奋力进取,只有用心地投入今天,创造美好,明天才能更美丽。

明天,即将要来临的一天,要做好思想准备,全盘计划、周密考虑、精心安排,做好全新的一天,尤为重要,相信明天会更美好。我们不因今天的不如意,影响到明天的心情,要对明天充满信心,用最好的心情迎接明天的到来。

明天的计划目标如何实现,要有心理准备,要有预见性,要有整体构思和预想,不要因自己没有准备,心态未调整好就进入明天。要适时把握明天能够改变命运的一天,不能错失人生中关键的明天。我们明天要迎考、明天要有重要会议参加、明天要有一笔生意要谈、明天要有一次宴约……,能够改变人生的明天,我们应该好好对待,不要错失良机。展望明天,我们应信心满怀,相信更多的梦想终将在明天实现!

昨天是今天的过去,今天代表现在,明天是今天的未来,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时间的可贵,不要忘记昨天,要正确对待今天,才能成就美好的明天!

我们要记住: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现在才是关键,把握现在,未来会更美好。

再好的东西也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走远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珍惜每一个平凡而美好的今天,才是我们精神之所在。

寻觅昨天走过的足迹,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记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今天,正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我们应该争分夺秒地珍惜,与时间赛跑,留住今天最美的时刻,记下今天最美的音符。迎接明天的到来,我们会继续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争取更大的成绩,让明天更美好!

读书与机遇

文/葛剑雄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读书人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问题看你自己怎么来对待,如果你的读书目的明确,读书就是有用的;如果你的读书目的不明确,读书就是无用的。明明是作为个人乐趣来看的书,但是实际上你想通过读这种书能够考个什么职称,说明你自己的目的不明确。否则这种读书的过程本身就是很快乐的,何必再去计较其他?

从这个角度讲,你如果目的明确,方法正确,读书绝对是改变你命运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读书当然是有用的。有的人抱怨读书没有用,无非是两个原因:第一他根本没有塌下心来读好书,第二他的期望太高,脱离实际。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全是个人的因素,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大背景,首先是机遇。今天那些着名的企业家,如果生在"文革"期间或者"文革"以前,很可能就是投机倒把犯,严重的会被枪毙!今天喜欢外国文艺的,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那叫崇洋媚外。所以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像我们年轻的时候,有人说那时候既不要走后门,也没有人作弊,大家都平等。平等什么?你生下来就命中注定了!我有个同学成绩也好,品行也好,最后连大学都考不上,后来他的一个妹妹连高中都考不上,原来他家成分不好。这叫平等吗?

我有一次参观南开中学,看到有周总理的照片,有温家宝总理的照片。我以前一直弄不明白,温家宝又会打篮球,成绩又好,人又长得漂亮,怎么去考了地质学院?后来我明白了,出身不好只能考考地质学院。为什么呢?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一开始强调个人表现,不管什么都可以,后来要抓阶级斗争。我是1964年做实习教师的,那个时候给我们的教育是:现在阶级敌人、帝国主义、反动派,把他们复辟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二代、第三代人身上,被推翻的地主阶级、剥削阶级,就通过培养他们子女念书取得好成绩,将来打入我们内部来夺取政权,所以要讲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怎么讲阶级斗争、路线斗争?1964年以前的政策就是:地富反坏右,有海外关系,出身不好的人,表现不好的人,可以容许他们读大学,但是专业上有限制,有些专业不能对他们开放,军工是绝对不能对他们开放的。当时的哈尔滨军工大学,我们同学都是不许报考的,那都是保送的,要选家庭出身好,三代贫农或者父亲是党员,这些才送去。你成绩好没用,考都不让你考。允许这些人考取历史、考古、地质、财会这些专业,做做财务、会计、考古、地质什么的,去野外跑跑腿儿呀,工作比较艰苦的,这个可以报考。什么原子、核武器、核物理这些尖端的都不许考,涉外的更不能考。

当时我们班有个同学,平时外文不行,有一天来找我,说你赶快给我补补外语。我问为什么?他说上面已经叫我念阿拉伯语系。我说你连外文都不懂得,怎么念?结果第二天,人家果然考上了!因为他家里出身好,哥哥也是党员。就是这样的,都是有很多限制的,你以为那时真公平呀?

等到1964年以后,政策又规定,这批人不宜上大学,就出现了录取不了的现象。我有个同学,我就弄不明白,当时我们称他为数学家,数学成绩非常好,可他考大学居然没有考上,而且马上报名到新疆去了。事后他告诉我们,他报名的时候老师就劝他,你还是不要考,你应该明白你父亲在哪里。他不相信去考,果然考不上。这就是社会大背景造成的。你说你再奋斗,奋斗到后来又能怎么样?无非打成反革命。

所以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给年轻人,给我们每个人的机遇就大得多。只有在这个时代,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何以解忧 唯有读书

文/冯娟

前段时间读到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梁冬写的《处处见生机》。虽是在一次演讲的契机上整理成的书稿,却有趣极了。他从中医开始谈起,将自己历年来与各位大家交流碰撞后的心得息数贯通,用一种很通俗简易的语气向大家阐释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虽然是一家之言,却仍然被深深打动,立马采购数本,分送给身边友人。

其中一位朋友读完也觉得不错,又在朋友圈中推荐了一波,这种感觉像石块丢入池水,荡起了的一圈圈涟漪。又像是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在各自的精神花园里植花种草,并慷慨分享彼此的春光。

我之前鲜少给人荐书,因为实在知道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一个人的阅读体验,是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和对生命困惑追问的基础上的,世间没有经历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当然对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你之蜜糖我之砒霜,从来不是空话。

前年读《斯通纳》,大受震撼,惊为天书,马上推荐给了身边爱读书的一位朋友。原以为她也能像我般深深享受其中美妙滋味,但半年之后,却看见她在朋友圈感叹,这实在是一本艰涩的书,真不知道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喜欢,配图即是《斯通纳》的书封。彼时彼刻,我的尴尬都快从脸上掉下来了。当然也有书合其人的例子。几年前曾借过一本《叶曼掂花》的集子给一位旧同事,她读完觉得很合意,进而去买了叶曼全部的已版书籍来阅读,可能她的人生境遇和生活状态,正适合阅读叶曼吧,以至于她在很久之后的某一天,还在对我感慨说,感谢你的推荐,让我遇到叶曼。

金庸八岁时在家中书房找到了一本《荒江女侠》,一看就入迷了,惊叹世上竟然有这么好看的小说。后来又一口气读了《儿女英雄传》和《江湖奇侠传》等,自此一脚跌入武侠的江湖,从爱读武侠小说,到自己亲手写出世界上最好看的武侠故事,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后来还甚至作诗慨叹:一生常见月当头,万事不如书在手。

关于读书,才女蒋方舟也讲过一个有趣的事情。她说,自己曾经谈过一个很社会气的男朋友,该男青年管理着一个很大的KTV场子,两个人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喜欢读书。虽然很忙碌,但男青年还是坚持每天三个小时的阅读习惯。后来因为各方面的因素,两人分手。蒋方舟对于双方在处理事情上曾出现过的冲突,一直耿耿于怀。她无法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思路,更无法理解他的处事方式。之后,她花很长一段时间,把对方曾阅读过的书一本本地都找来看了,才发现,那每天"三个小时的阅读量"基本都奉献给了很烂的历史小说和武侠小说。看的过程中她就理解了,原来对方的价值观和信念是怎么构成的,他那样想,那样做,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原因。

这样看来,读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成了构建一个人认知世界的方式。但其实,读书还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俄罗斯伟大作家高尔基是个孤儿,从小生活在一堆酒鬼、无赖中,唯一善良的是他的外祖母。在这样糟糕的处境中,他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变成一个酒鬼、无赖。但结果他却成了一个大作家,成为了一个大写的人。他是如何做到这种人生逆袭的呢,就是通过读书。从很小时候开始,高尔基每天都要在十几小时繁重的劳动和鞭打责骂中度过,但即便是这样的生活,他也尽可能抓住每一分钟的空闲时间读书。书不但是他的避难所,更给了他新世界。

这么多年走来,读书于我,已从急救的速效强心剂变为一种生活方式。苦闷时通过阅读找答案,寂寞无聊时书籍是良友相伴,虚荣狂妄时书籍又瞬间变成镜子,照见自己的浅薄无知。虽远未能够达到黄山谷诗中所言的"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程度,却已能深深体味到,那一页页纸张,一行行字迹,一册册卷本,正以其无声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浩瀚力量,在一寸寸地重塑着我的身心。

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

文/洞见Allergy

1

有人说:"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亲昵。" 就像树与树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健康生长一样,人与人交往,亲密也要有间。把握好尺度,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才是相处最舒服的状态。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际越界,比如:"你每个月赚多少钱?你怎么还不结婚?""你在公司当领导,给我儿子安排个职位呗?"成年人的边界感就像空气,一旦消失就知道有多重要了。

有句话说得好:"再好的感情,也会尽于理所当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忌讳不知所止。花枯了还有重开之日,感情透支了就很难挽回。

2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几年没见的大学同学在一起聚餐。阿池发现有一个同学身上的衣服,是大学时经常穿的,便对那位同学说:"我记得你大学时,就经常穿这件衣服,你是不是故意哭穷,所以今天特意穿出来啊?"

阿池一句话,让原本热闹的气氛瞬间变得尴尬。班长出来打圆场说:"这说明他身材保持得好,我去年买的衣服,今年就穿不上了,肚子越来越大,我正发愁呢。"在班长的解围下,氛围再次活跃起来,也化解了刚刚尴尬的气氛。

听过一句话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能抵达的高度。"有时,心直口快,可能让人左右为难。语言虽然无形,但可以像春风般舒服,也可化作利刃直穿人心。

生活中,管好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心,留好自己的分寸,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3

有句台词说:"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火候,就是"度".把握好"度",才能维持好一段感情。很多时候,我们与人相处,不是不懂得亲近,而是不懂"疏远".

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淡所以才能不腻,才能持久。所有令人舒服的相处,一定饱含合适的分寸感。

曾看到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发小有一次去他所在的城市看病,直到回去的那天下午,才打电话告诉他,自己准备回去了。他问发小为何不早点告诉自己,即便不能陪同,至少可以提供住宿。发小却说:"知道你现在挺忙,父母孩子都需要你照顾,就没打扰你。"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越多,渐渐觉得,长久的友谊都是亲密有间的。亲近地保持距离,或许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

凡事有分寸,熟不逾矩,感情才能长久。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才是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