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游记散文800字作文大全

2023/09/11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游记散文800字作文大全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游记散文800字作文大全(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苏州园林甲江南

文/谈笑在指尖

"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这曲词像是专为苏州园林而写的,这意境,也似乎只有在苏州的园林里才生发得出。走进苏州古典园林立刻会被里面的美景深深吸引,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无论走到哪里,眼前总是呈现一幅幅完美的图画。亭子、回廊、假山、池沼、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花墙和廊子、经雕镂琢磨的门和窗、白色的墙壁和灰色的屋瓦、檐漏,组合成美丽的图画。就是读着厅堂门外的楹联,"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就已体味出了园中意境了。

走进拙政园的卅六鸳鸯馆,正赶上一队游人在听导游讲解,她说透过白色玻璃看对岸的植物是绿色的,而透过蓝色玻璃再看,树叶上面就仿佛落了一层白雪。依样而行,果真如此!感到很有意思。

听导游介绍:苏州园林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的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些园里有古老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园林里的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走过苏州几座美轮美奂的园林,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素朴苍古的沧浪亭。它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当年,苏舜钦以四万钱置地建园,好友欧陽修赠诗给他: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后人抽取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的一句,与其巧妙地合成了一副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如今,这副几成苏州旅游宣传广告的对联仍刻在沧浪亭古朴的柱子上。沧浪亭,因为它苍古、清幽,无半点金粉之气而使我对她心有留念。她那些亭台楼馆、曲径斜廊,仿佛是从一蓬蓬花草、一片片山石中生长出来的。这黑色的瓦、苍古的树、摇翠的竹,它如同青苔上长出的一阕宋词,与其他园林一起,优美着风华绝代的苏州。

云南之行

文/姚玉蓉

本来去哪儿还在观望犹疑中,女儿想去个远点的地方,比如台湾。但是一直没有抽出空档办理出境游手续。这个时候我忽然被卷入了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人事纷扰中无法自拔,且身心俱疲。几乎没有过多地考虑,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出走逃离,成就了此次的云南之行——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选择云南偶然又必然。正巧在我急需逃离的时候,我们当地的组团社有这条路线。而且云南也是我想去的地方之一:彩云之南,浪漫的丽江古城一直是我心心念念向往的地方。

在整个行程期间,大家乘坐在一辆旅行大巴里,从昆明到大理到丽江,经停各个景区,既相伴旅程又毫无交集。在夜宿安宁温泉度假酒店的那一晚,我才有机会在泡温泉的时候和一位来自广东的女孩闲聊了几句。本来我就是一个慢热的人,不懂得跟陌生人相处。所以行程结束后大家各奔东西,彼此遗忘。

我们此次的行程路线简称"昆大丽":第一天从各自的省份飞往昆明,下午自由活动;第二天从昆明出发,途径大理的崇圣寺和双廊古渔村两个景点,晚上夜宿丽江;第三天上午游览丽江的玉龙雪山、蓝月谷等景点,下午给出自由活动的时间感受丽江古城;第四天从丽江返回昆明,途经大理古城游览,夜宿安宁温泉度假酒店体验泡温泉;第五天上午各种玉石、茶叶购物店,下午游览石林奇观;第六天各奔东西。

这是一条非常辛苦的行程,从昆明到丽江车程七八个小时。当地接团的旅行社很贴心,免费发放了充气肩枕和眼罩,以便途中休息。带我们的导游专业素养深厚,也很尽责,一路的讲解融入了云南的历史风土人情和各少数民族的特性,倒也长知识。

跟团游最大的优点就是省心,不用操心吃住和交通出行。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自由,一直在赶赶赶,从这个景点赶往下一个景点,每一个景点都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所以跟团游有一句顺口溜非常形象,"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点拍照,回去一问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个人认为,不管是跟团行还是自由行,都要看你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抱着到此一游的心态来旅行,那么也只能是到此一游而已。如果你想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其实跟团行也会有收获。像我们此行的付导,口才极佳,讲解生动。从昆明去往丽江的途中,她跟我们讲滇缅公路的历史以及滇缅公路在抗战中起到的非凡的作用,讲国军的抗战英雄和远征军,讲宋美龄的外交魅力和陈纳德的飞虎队。这段历史我多少有点了解,可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这段在教科书中没有书写的历史非常陌生,但是真的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了解并尊重这段被故意忽略的历史。就此而言,这位付导非常了不起,在旅行中普及真实的历史,善莫大焉。

抵达大理的时候已经是午饭的光景。从昆明出发时下着雨,到了大理,云淡风轻。苍山洱海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尽收眼底,心一下子豁然开朗。坐在洱海边小渔村改成的客栈的白色茶座椅上,我一袭红衣白裤,和大理的阳光白云一样明媚,此时我终于融入了我的行程,明了了此行的意义。

在大理的崇圣寺,没有信仰的我虔心礼佛,为家人求平安,为女儿求学业,也为自己求安宁。虽是临时抱佛脚,心却是极虔诚的。年轻的时候很多的东西不信,年纪渐长慢慢从不信到信,从无畏到敬畏,我明白这样的转变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生命中有了更多的爱、牵挂和祈愿。

其实有个信的东西是很幸福的,无论是信仰还是信念,总会让人看到希望和美好。

我信一切美好的东西:爱、阳光、纯净的天空、让人怦然心动的文字、还有诗和远方。

所以我去往千里之外的彩云之南开启一段旅程,走过一段行程,丰富一段历程。不管以怎样的形式,走过了就会留下一份美好。我看到了云南的山,云南的水,一路山清水秀,青山与云海相连绵延的美景;我登上了玉龙雪山,体验海拔4506的高度,我惊艳蓝月谷令人窒息的美;我感受了丽江古城和大理古城,虽然有点喧嚣,仍然不失浪漫;我在洱海边看山看云晒太阳;我游览了石林奇观,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观看了极具震撼力的丽江千古情的演出。

在异乡的山水之间,我车旅劳顿,步履匆匆,但是身体的疲乏抵消了内心的抑郁,我真的在旅程中得到了疗愈。

他乡的风景很美。回到熟悉的家乡很亲切。不管这里有多少的伤痛和伤害,终究是我终身的故乡,我爱她,也恋她。

经过了此番的旅程,所有的不开心都成为过往。我平静地回到我的战场,像一切从未发生。内心的伤痕犹在,但我已能坦然面对那些伤害我的人。

云南之行,不虚此行。

游鲁屯古镇

文/陈永贤

近日,和几个朋友到鲁屯古镇游了一天,总体印象是古色古香,值得一游。

鲁屯古镇,最耀眼的景点是"七孔塘".七孔塘中有三塘位于景区内,均是天然水塘,水塘的水从来都是将满未满的状态,常年清波荡漾,溢出的水形成一条小溪向东流淌,水塘边有水轩,小溪上有风雨桥和石拱桥,岸边种植了竹子和各种花草,四季皆有开放,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以水塘、小溪为中心,南边有广场,北边有步道,组成了秀美的"街心花园".围绕街心花园,四周是一直保持原貌并不断修缮的古代建筑,石板路、青瓦房,构成了清雅的环境和优美的风景,给人以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之感。

游完了七孔塘,我们来到了一家位于街东边的名为"福祥农庄"的餐馆吃饭,又听店老板小刘讲起了鲁屯的古今故事。鲁屯的三座石牌坊,在鲁屯的旅游业发展中,一直闪烁着不朽的光芒。听小刘说:石牌坊原本是四座,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了一座,现在还保存着三座。在这三座石牌坊中,最有故事的是李氏节孝坊。

清道光年间,家住鲁屯镇的李氏,18岁嫁进黄家,第二年生得一子,取名黄建勋。在孩子不满周岁时,安龙县暴发了布依族农民起义,李氏的丈夫参加了镇压起义军的战斗,不幸阵亡。此后李氏一直没有改嫁,将年幼的孩子养大成人,并且建功立业。不仅如此,李氏还将身处逆境的侄儿黄建业呕心沥血抚养教育,最终也功成名就。在抚养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李氏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经历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拼出了常人难以感知的智慧,独守空房而无是非口舌,困难重重而和邻里和睦相处,守住了古代女子少有的节操,塑造了孝老爱亲、教子有方的典范。其故事感动了当时的皇帝,于是在道光十九年获皇帝恩准修建李氏贞节牌坊。这些石牌坊,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礼仪,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鲁屯人孝老爱亲、勤学进取。

小刘继续讲,千百年来,石牌坊仿佛有一股无法抗拒的神力,引领着鲁屯人开拓进取奋发向上,从鲁屯走出来的军界、政界领导人以及颇有成就的文学家、企业家层出不穷。而且即使只是一个普通村民也闪烁着道德礼仪、帮贫济困的光芒。就在古镇里,曾经居住着一个名叫张连成的老人,从年轻时就担任鲁屯村四组组长,他的一生都在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有一次,村里的雷老太去世了,下葬前,他一直守在雷家当总管,安排各种事务。下葬那天,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为了不耽误下葬时辰,他硬是带领乡亲们冒着大雨、踏着泥泞按时将雷老太抬到墓地入土为安。葬礼结束后,他就病倒住进了医院,当雷家子孙到医院看望他的时候,他只是轻轻地说了句:"别这样,老人只有一次,谁家没有老人呢!"他住了十多天院,天天都有到医院探望的群众。由于一心为村民着想,深受村民的爱戴,在他七十岁因病去世的时候,全村的村民都来为他送葬,送葬的队伍排了近一公里。这也说明鲁屯人是多么地富于涵养和知恩图报啊!

听了店老板小刘讲的故事,感觉非常亲切,这天吃起他家的特色菜野生河鱼,觉得味道特别鲜美。

难忘铜鼓行

文/葛先虎

今年入冬以来,见到太阳的日子屈指可数,人的心也如天气般无"晴",压抑、郁闷。11月下旬的一个周末,我和一位同行决定去铜鼓走走,去寻找那颗失落的心灵,去感受战友兄弟的关怀,同时去饱受大美铜鼓的恩赐。

出行的当天早上,天气阴沉沉的,半路上时雨时停,行至修水天气渐渐好转,天空亮了起来,我们在修水短暂停留后前往铜鼓。中午12时左右,阴沉的天空悄悄露出了太阳公公的脸,气温也有所回升。到达时铜鼓时,天空已完全放晴,阳光刺眼。虽略感疲惫,但暖暖的阳光,让人振奋,让人心里热乎,更让人感动的是,到达铜鼓后,几名战友已早早赶到路口迎接。

铜鼓县城不是很大,但依山傍水,更是一块红色的故土。当天下午,在战友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秋收起义纪念馆。纪念馆房前后门过道各有两根大理石、花岗石贴面的大方柱,十分雄伟、庄严。热情的讲解员,带领我们一行参观学习了整个纪念馆。走进纪念馆,看到那一场场战斗的画面,一幅幅先烈的肖像,一件件战斗的实物,如同走近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如同走近先辈的身边,如同走近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看到的这一切,让我想起了2007年我组织的那次红色徒步活动。当时,我带领20多名队员,沿着当年秋收起义的路线,从修水徒步井冈山,途经秋收起义纪念馆,两次来到纪念馆学习,两次受到这些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崇高牺牲精神的洗礼。是啊,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更多年轻生命的牺牲,才有了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才有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才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走出纪念馆,我们在记录本上留下了我们的笔迹和感悟,觉得自己的心灵再次受到洗涤,灵魂再次得到净化。

在纪念馆隔壁是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萧家祠。祠堂的门口,两棵百余年树龄的罗汉松,如同当年主席的警卫员守卫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在萧家祠,我们见到了一尊毛主席的石膏塑像,他高大伟岸,凝望着远远巍巍的高山,似乎在对整个革命战争局势运筹帷幄。据讲解员介绍,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历尽艰险来到铜鼓后,就住在萧家祠内上厅左侧房间,并在萧家祠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阐述了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对秋收起义的有关事宜作了全面部署,同时宣布将驻扎在萧家祠的工农义勇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并号召大家拿起枪杆子,举行秋收起义。战友告诉我,铜鼓有很多红色景点,是被国家列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全国十五个县之一。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起去感受、学习。

铜鼓的菜也很有特色。当天晚上,其中一位战友在自家的餐馆,为我们准备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晚餐,有酸辣羊杂、辣炒动脉管、红烧鱼泡、小炒花肠等。这些菜品,个个都做得特别精细,酸辣爽口。所有的菜都切得比较碎,而且盘子也不是特别大,每道菜都比较酸辣,和九江的菜有所不同,与萍乡及湖南的风味有些近似。一位战友告诉我,铜鼓地处赣西北边陲,与我市的修水、湖南的浏阳交界,所以饮食也与湖南菜有些相近。而当晚所有菜品的配料,都是他提前一天到菜场专门挑的,有些配料不提前买,根本买不到。面对满桌的美食,我们食欲大开,几乎做到"光盘"行动。在用餐时,战友告诉我,铜鼓的特产非常丰富,且全国驰名,如竹笋、蘑菇等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铜鼓不仅是红色的故土,还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6.3%.第二天上午,迎着冬日暖阳,战友带领我们体验了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湖光山色。天柱峰属于丹霞地貌,人还没到森林公园,就远远看到那高高的山峰。走近后才发现,原来这些高高的山峰,坐落在九龙湖上。天柱峰三面环水,雄伟挺拔,处处奇峰突兀、壑深谷回,要想走近她,只能乘船进入。船只荡漾在九龙湖上,湖水将天柱峰包围着,湖水清清,倒映着山峰,平静悠闲,峰连着湖,湖依着峰,美不胜收。登岸之后,我们一行又来到坐落在天柱峰山腰岩洞中的灵石庵,通往山腰的石径两旁树木郁郁葱葱,绕过一井清泉后就到了灵石庵观音殿,她是一座千年古庙,香火不断。我们一行走进大殿,虔诚祈福,祈求家人、亲朋幸福平安。沿着陡峭的栈道,经过艰难的攀爬,我们终于到达了天柱峰峰顶。和之前行进时的满目苍翠不同,登顶后,眼前豁然开阔,大大小小、葱绿欲滴的山峰及宽宽窄窄、波光粼粼的湖面尽收眼底,宛如九条青龙游走在众峰之间,这时我才后明白了九龙湖的真正含义。面向远方,我不由心情激荡,几声大吼,声音久久在山谷回荡。返程时,我还装了几袋苔藓,准备带回九江滋养兰花,这样我就能时常回想,大美铜鼓带给我的快乐,带给我的收获,带给我的幸福。

这是我第三次前往铜鼓,却是收获和感悟最多的一次。也许因为前两次是工作原因,匆匆而过,也许因为这一次是战友之邀,在意用心。但不管如何,这次铜鼓之行后,大美铜鼓已成为我的故知。

茶涧赏秋

文/王明伦

国庆节,我与几位好友相约去茶涧赏秋。

穿过美如画图的大河东村,车子沿防火通道盘旋而上,一直开到了灵山河畔方被涧水阻断。再往上,则只有狭窄的山径了,而且这样的山径还时常被河水冲毁。幸有驴友拴在树上的各色布条引路,否则,面对满河谷的巨石,还真辨不清路在何方。

今年虽然少雨,但河谷中仍闻水声潺潺。清澈的涧泉在洁白的岩石间汩汩流淌,时而化为潜流,时而形成急湍,并不时在岩根处聚成一个个碧潭。如镜的水面倒映着山峰林木,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十月的崂山才刚刚有了一丝秋的影子,杂草尚未枯黄,树叶依然翠绿。但毕竟季节已到,满目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各种野果争先恐后地从枝叶间探出身子,以艳丽的色彩吸引着路人和鸟儿的目光。"金刚果"青中透红,"翅翅儿"艳如樱桃,"扁担果"则呈炫目的金黄色。在一座被采石者废弃的石屋旁,大家发现了一种俗称"山楂红"的野山楂。密密麻麻的果实虽然诱人,可惜肉少核大,没有食用价值,当地人大多将其作为嫁接山楂用的砧木。

峰回路转,几度疑无前路,几度柳暗花明。走着走着,大家的目光都被不远处的一株软枣树吸引过去。它由河谷中央的石罅间生出,虽无沃土扎根,却有清泉滋养,因此长得十分茂盛。碗口粗的树干伤痕累累,想来已经有了些年岁。软枣树学名君迁子,结出的果实与柿子惟妙惟肖,简直就是柿子的浓缩版。不过这种果实须放在室外经霜打后方能去掉涩味,我们每人都摘了半袋。

由于不时停下休息,后面很快有人追赶上来。一度寂静的山谷顿时人声鼎沸。但这些游人大都是由此向北去巨峰或北九水一带游览的驴友,遥远的旅途迫使他们不得不脚步匆匆。相反,我们这些并无远大目标的人倒可以信马由缰,随意游览。

去往茶涧的小路一直傍涧而行,奇峰四围,景色如画。早在一百多年前德人侵占胶澳时,曾围绕崂山开辟了16条游览线路,其中的9号路即为我们现在脚下的这条山径。至今河西岸崖壁上的德文刻石仍完好无损,隔着几十米宽的河谷,用长焦镜头可拍得清清楚楚。

走出一片林子,忽闻前方鸡鸣狗叫,一缕炊烟自林深处袅袅升起,让这仙界般幽静的山中有了人间烟火的气息。尚算平坦的涧谷中是一片浓绿的茶园,油亮的叶片在艳阳的映射下青翠欲滴。路右侧的栅栏里面,上百只鸡在追逐刨食。此地名为"椒林",一对外地夫妻住在这里,宽大的房屋兼作旅馆饭店。至于地名的来历,据说清代这里曾种过花椒。

"椒林"上方即是茶涧庙遗址。沿一条绿竹遮掩的小径东行十余米,便见一处断壁残垣,背倚巨岩,前临幽涧。院子中央那株木兰花是这处遗址的镇宅之宝,昔日围在花树四周的石条已被高大的木栅栏所替代,以后若有人想摘花折枝便不那么容易了。木兰花学名"天女木兰",据称山东半岛仅此一株。此时它的树叶已开始变黄,但仍有几串朱红色的种穗旗帜般悬在枝头,其形状几乎与荷花玉兰的种子毫无二致。我在地上捡拾了一些,打算拿回家去试种一下。但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因为这株闻名遐迩的"神花"仿佛只钟情于茶涧庙这一方沃土,自清代至今,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未有人能够栽种成活。

纵览院内,似乎比五六年前我来时更加破败了。不过也略有变化:原先横卧在门口水沟上的一通墓碑,已让驴友们竖放在东墙根上。北屋西边那间的房顶已覆上褐色的布瓦,里面供有佛像,似乎还有人在此居住。院子的中间垒起一个石台,上面放着一尊瓷质菩萨像,香炉内还有尚未燃尽的残香,不知是被大风吹熄的还是让雨水浇灭的。俗语说"敬神如神在,不信是泥块".这些善男信女让自己所敬仰的菩萨置身荒野,遭受风吹雨淋,应算是对神灵的大不敬吧?

趁大家忙着拍照的空当,我独自去了后院。墙角那棵水杉树长得更高大了,岩根处的一株俗称"山黄瓜"的五叶木通却没有从前旺盛。当年道人饮用的水井已被石块封住,还安上了一个手压水泵。这座建于明代中期的庙宇自民国年间倾圮后,至今已过了将近一个世纪,除了那通墓碑,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任何当年庙宇的遗迹。

刚才路过"椒林"那儿时曾跟店主预定了几个菜肴,看看天已近午,我们便前去用餐。茂密的樱桃树下摆放着石桌木凳,刚落座,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清炖鸡已端上桌来。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枝洒在身上,暖洋洋地让人十分惬意。我们打开自带的酒菜大快朵颐,虽不敢称丰盛,却是别有风味。

酒酣耳热之际,一队驴友从山下蜂拥而来。他们立即占据了另外几张桌子,并在空旷处搭起"舞台",又唱又跳,让我们欣赏了一场免费歌舞。但这些人就像如今的"快闪族"一般,转眼之间即抽身而去,于是,整片山谷又安静下来。

大家陶醉于这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索性玩起了扑克。男主人饶有兴致地看着我们打牌,还热情地让妻子端来一大盘山桃让我们吃了解酒。山里的天黑得快,不知不觉日已偏西,虽游兴未尽,也只得踏上归程。路过"白鳝湾"时,见有许多游客在灌装泉水。富含各种矿物质的潭水虽波澜不惊,却是深不可测。十九世纪末,德国海因里希王子曾来此沐浴,并在湾畔刻石为记。百年岁月转瞬即逝,清清泉水依然如故。太阳在山顶一点点滑落,白天热闹的山谷又将归于沉寂……

艾芜故居纪行

文/李志能

到艾芜先生的故乡,这个初衷缘于二十多年前阅读了他的短篇小说集 《南行记》,立即就被他笔下那诗一般古朴浪漫的情调所深深地笼罩着。

阳春三月,空气里还有一些微微的凉意,但已经不再是冬日里那种刺骨的寒冷。川西坝子的乡村,正是清澈的小河流淌,蜜蜂飞舞,整个田园里涌动着金潮,油菜花飘香,大地呈现出满目耀眼的绚烂,摇曳出一片铺向天涯的迷人春色。

有阳光朗照的春日上午,沿着乡间的村道慢慢前行,仿佛回到了时光的深处,又如恍惚间踏进了黑白老电影片里。艾芜先生的故居就在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翠云村4社汤家大院。"清流"、"翠云",名字很好听,有一种想清逸出尘的味道。村子的周围种了很多的梨树,春天来了,田野里一大片梨花盛开,蜂飞蝶舞,枝头飞雪。这里是艾芜先生出生及童年生活的地方。在距离这座大院远远的地方,就看到一座极富川西民居风格的房屋静静地藏于竹林幽深的小院,青砖,黛瓦,白色的墙壁,雕栏格窗,一切都是那样的似曾熟悉与亲切,散发着静谧的书卷气息。这里,就是艾芜先生的故居。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写满了故乡对漂泊游子青黛色的记忆。

艾芜先生故居的占地面积不大,是传统的四合院,正屋和厢房不改当年的形制,小青瓦坡屋面,抬眼一看,屋脊平直,瓦垄平实,檐口平整,川西匠人的手艺真好,一堆材料到了手里,干出的活儿漂亮。在川西坝子,多见这样的村屋。

故居的正屋和厢房,早已经没有人再住,墙上满是留下来的老照片,屋中摆放着从乡下收来的凌杂家什,多是在艾芜先生作品里写到过的箩筐、鱼篓、石磨、杆秤、背篼等。艾芜先生在小说里把情感都予给了它们,这里的大部分物件,都有着简单的文字,说明它们曾经出现在艾芜先生的某一篇作品之中。

艾芜先生故居的院子里有三棵树,皆极高大,树干朝天上钻,早就过了屋顶,发出的阵阵馨香,淡而远。一棵是菩提树,另外两棵是水冬瓜。几蓬三角梅,开在太阳下,一片明艳,耀红了黄泥墙。当院塑立着艾芜先生的塑像,很清癯的样子,但眼睛极亮,透着光芒,深情地看着这个世界。着名诗人流沙河给艾芜先生的故居题写了八个字:"清流其人,翠云其魂。"道出了艾芜先生的人格,以及一个作家和故土的关系。

故乡旁边饮马河的涛声依旧,往事如云烟俱散。艾芜先生的故居,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故居。有望得见的山水,有可延续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