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游记散文
倚栏轩精选6篇优秀游记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优秀游记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雨游三清山
文/谈笑在指尖
游三清山,有雨。
雨细细的,很温柔很超脱很抒情。
石径两旁是密密的灌类,蔓蔓藤萝,轻风过处,几星无名的白花在款款的摇曳,透出一股出于自然的神韵。
我们沿石径盘山而上,几株古柏颤巍巍地在半山上迎接着我们。树因为年岁已高,原本挺拔的身躯已成龟裂状伏趴在那里,岁月的脸谱深深地嵌陷在里面,而枯笔似的枝干又有些些滋润,是大山中雨水充分的缘故?抑或是任何生命都具有的欲望?
三清山位于江西东部玉山县境内,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最高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立在那高接天宇,一览众小山的境界里,不觉生发出一种融然漾然的灵异。峰峦峥嵘诡特,云绕雾萦,烟海缥缈,不禁叫人自问,或许这就是"仙"的感觉? "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果然名副其实。难怪葛洪等人借此山一脉灵气而得道,也难怪后人会蚁涌而来,怀着各自的心态 或虔诚礼拜,有求于山;或醉心其中,被其美所迷;或宏志在胸,有借于山。无论谁,他们的心里都怀着对大山的一种敬畏罢了。
风,鼓荡着衣襟,透来阵阵舒畅的凉意。人说三清山主要在于美和秀,可我总觉得它更刚、更雄。立于山顶身心总被大山的一股雄风所紧紧裹着,以致一时竟捉摸不透山和人的区别。是山,怎会有一股正气咄咄而来?非山,谁又能耐得住那恒久毒酷的刑苦?瞧,那苍黑而无言的巨石,在经历了千百万年的时光和风雨的销蚀鞭挞后,更承受着比任何苦刑更残酷万倍的无边无期的孤寂。它们曾是更陡峭,更高峻的山峰,不知何时也不知何故倒塌了,只剩下了这断肢遗爪,败鳞残甲,留下了一个失败者曾轰轰烈烈又陡然沉寂的全部遗憾。它们虽已粉身碎骨了,可每一块石头却依然保持着昂首向天的姿态,内心仍藏着一颗永不泯灭的雄心。
三清山道教历史悠久,已有1600年的历史,为江南道教圣地之一。自唐宋以来,修建的殿堂、道观、台塔、石桥、牌坊、山门不少,如今留存的建筑多为明代所建。
在海拔1600米的高山悬崖上建造的空中栈道是通往西海岸景区和三清山景区的通道,这也是国内最高最长的空中栈道。走过3公里的空中栈道,到了九天应元府古建筑遗迹,便进入了三清宫景区,这是位于山巅的宫殿景区。跨鹤桥、清睴池、净怡池、古丹井、演教殿、石香亭围绕着三清宫。
现存三清宫为明代重建,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殿内正中供奉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神像生动逼真。后殿为观音堂,周围空旷清幽、苍松青翠、风景秀美。登高远眺,茫茫云海、巍巍峭壁,令人心旷神怡。宋代名臣名士王安石、苏东坡、朱熹等都曾到此神游。
雨还在下着,落在瓦檐上,敲打出几份凄清几份寂寞。宫殿旁有一扇小门,推门,"呀"!地一声,开了,并无拒人之势。堂院内众神像端坐在那儿,一个道士模样的老人迎了过来,见我们一行到来,便鼓励我们多烧点香,并操着很生硬的普通话介绍起端坐那里众神的来历职司,谈了一通当年葛洪修炼的故事。我们先是肃然,后是茫然。
一行中有人买了几柱香,虔诚地叩起头来,屁股翘的老高的。可以肯定这一揖的质量是很高的。老者还滔滔不绝嘀咕着什么,众神却端坐不语看着我们。到底是神呀,懂得什么叫高深莫测,这就是神与那老者的区别之所在。我们呢?红尘之人,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走过顶峰就要往下走,往下走的另一条路形状依旧,一块石板一块石板平整地铺垫着。这路到底铺垫了多少石板,谁也数不清,为此而辛勤劳作的大山的儿女们更不会去数一数,计较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他们就和这大山一样,身上只有那无私无畏的大丈夫气度。
从山顶下来往南山走去,下山的路比上山难多了。南山有南清园景区。这里自然景观奇绝:巨蟒出山、仙峰神韵、秀峰、企鹅峰、三清神光、司青女神、浏霞台、花岛等众多景点分布在一线天到玉皇顶一带。
三清山有三奇。奇松、奇峰怪石、云海。
奇松,是三清山景色中一大特色,松树的造型千姿百态,很有特色,而且成林成片,蔚为壮观,与三清山奇峰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为游客所称赞;
奇峰怪石三清山上非常众多,其中引人入胜的要数三清山十大绝景,最标志性的景观要数女神峰和巨蟒峰,惟妙惟肖。这些奇峰怪石的形成是由于花岗岩体经历了漫长岁月,日晒雨淋、风化剥蚀、流水冲刷等,使那些石头粗坯受到了无数次的精雕细刻而形成的;
三清山秀峰叠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会构成奇妙的云海。气流在山峦间穿行,上行下跃,环流活跃。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
下山是路较滑,我们大家都不敢左顾右盼,只是仔细地挪动着脚步。有人调侃起乾隆帝游江南时的一个故事来。说乾隆帝上山时,有位大臣赞了声:后步比前步高。下山时,又奉上一句,后背比前背高(背谐音辈),听得乾隆龙颜大悦,心痒难搔,那位大臣因此而升了官。马屁拍的真够水平的,不佩服不行。听罢故事,我想那些众神可能不会那般俗,而身前这雄气十足的大山更不会那般媚骨吧。无论是风鞭雨笞,晴和温煦,大山赤身的刚正本质是不会丢的。
临别回眸,觉得三清山并不很高。山不在高,有雄则刚,有刚则正,有正则美。虽然有些山很高很大,可哪有三清群峰之雄、之刚、之正,之美呢?三清山已经历了无数年,还可趋于永恒,而世间有很多东西与之相比,就只能是茫茫时空的匆匆过客而已了。真渴望与这山融为一体,可我成不了山。
游园抒怀
文/杨超
山风拂面,染醉了枫林流丹。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天气阴沉沉的,略带些凉意,而我们却暖意融融。我们带着父母,以及长辈、孩童等,来到心驰神往的五洲园,开启"周末一日游"模式。
并未相约,和我一样匆匆行走的人,携老幼于城外,在五洲园里徜徉。大家欢乐的心情领略于心,汇集于园,各自拿出相机、手机,把美好的风景和惬意的心情定格在大自然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求一份情怀,寻找一个心可以安放的地方。汹涌的人潮,漫步在枫树林里,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融入快乐的氛围中。大家摘下一片枫叶,贴在脸上,就连老妪都变得新潮,也许这些红叶就是为游人精心准备的,摘下几片,或从地上拾起几片,不伤风景。孩童无忧无虑穿梭其间,固执地找寻十二生肖,并和自己的属相生肖合影留念。登上"结义亭",模仿刘关张三结义的样子,抱拳而立,引得游客哈哈大笑。最喜游客小梅,煞有介事地当起了导游,经常清点我们同行的人数,提醒上厕所的地方,告诫莫乱扔垃圾,提示注意安全,中途喝水吃水果……她一蹦一跳地过足了一把"导游瘾",其实,在五洲园里,她收获的知识和能力,这是她在小学课堂上没有的。
一对老夫妻携手在林间,漫步小路,来到"老翁独钓"雕塑前,老头对老婆婆说:"我俩似乎缘合这雕塑?"老婆婆深情地看着丈夫:"对呀!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两位老人满脸堆笑,他们甜蜜地回忆着走过的爱情路。还有很多陌生的朋友,他们拿着自拍杆,留下匆匆那年,匆匆时光。彼此擦肩而过,偶逢相识潭,明明是不经意的刚刚相见,偏偏似曾相识已多年,或许那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这一次不愿错过。
枫树漫山遍野,映红了游客的脸庞,红色成了五洲园的主色调。枫叶由绿色变为红色,又由红色变为绿色,就像人的生命,由青春年少,最终也将步入夕阳红,然后又会燃起新的希望。
红叶可以作证,情侣路上有我们的欢歌,拾级而上的石梯有我们的笑语。五洲园,那靓丽的景色,美丽的倩影,都会成为铭刻心中的抹不去的风景,还有割舍不了的情怀。
冬日元甲山
文/铁云
去元甲山,是一个如小阳春般的冬日,温暖且惬意。从那条国道上右拐进入一条水泥路,转了几道弯,便到了这个叫元甲山的村庄。仿佛别有洞天,四周群山环抱中,这个千年古村便怡然安宁地座落着,好似静静地等着我们到来。
阳光躲在云层里,像要悄悄跟踪我们的行迹,天空如一片浩瀚的深海,有点象夏天里我看到的呼伦湖,那种深邃与这个村落是如此地遥相呼应。我还是有些急切地要去村里走走。
元甲山八大自然生态自然景观之一的千年古银杏首先让我驻了足,那种恢弘那种气魄震慑了我,那粗壮稳健的主干,显示着它的苍老与古朴;裸露于地表的皲裂树根,昭示着岁月的久远和厚重;那一树枯枝更是刺破青天锷未残。同行的他们说,要是春夏之季来最好,葱茏茂盛冠如华盖,我却说我来得正是时候,遒劲苍穹更彰显其千年历史的内涵,而一树枯枝要经历怎样漫长的阵痛才能蜕变蝶化成此时这般醇美端凝的模样。我要细细地摩挲他那裂成沟壑般的树皮,仿佛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慈祥地注视着我,任我轻轻地抚摸着。当我仰视天空的时候,那青灰色的天空与这一树枯枝形成了美妙的色彩反差,枝间漏下的光阴任我怎么努力也是握不住,那一根根落尽繁华的枝干毫无畏惧地昂首向天,像是一支支护卫古树的利箭,随时整弦待发。可有时,又让人觉得似瓷器上的冰纹,温情脉脉地和硕大的天空幕布互成美丽的背景。思维总会在这样的时空和背景里走神,我只想在这株千年古杏树下安静地坐上一会,听听他古老的故事,甚至有那么一霎,我相信,他会敞开胸扉向我娓娓道来他千年的历史。作为依存于自然的生命,他便是村庄的血管和神经,矗立在村中,苍老了年轮却不屈地见证着村落由年轻到古老的沧桑变迁。
我想我是太衷情了些,依然不管不顾地要在这棵古树下留连再三,不管同伴们的召唤。是啊,元甲山还有着和千年银杏同争日月同争光辉的其他景观呢,那玉兰迎春、曲水环流、明山烟雨、双峰晚秀、新岭松涛、龟鲤争流、虎啸群山,都是充满美妙神奇传说的历史文化遗存。当我的思绪还停留在千年之前,时光早已妙手回春,沿着村头巷尾,会看到村民文化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明生态村的牌子熠熠闪光,村里的古巷里没有遇着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却见有三三两两快乐纯朴的老人孩子,或在自家门前漫不经心地散步,或在房前屋后没有目的地晃悠。古巷里的青石板已经有些残破了,见证了千年的风流,或许是累了老了,留下这一段幽静悠长的古道将世事沧桑诉说。
我不想停下脚步,却被同伴们招呼着要吃午饭了。村支书家的房子也还是那样透着些许古意,门前清溪流过,恍若看到明清遗风仍在水中颤动。那一桌乡村的菜啊,直让人发出一阵叹息。席间,还是忍不住地追问古杏树的曾经,原来,隋唐时期元甲山就已成村,只是满村遍野生长着一种白色草本植物"白茅",每年都要发大水,村民为避洪水苦不堪言,却在唐天宝年间有一白衣女子路过,她带领村里年轻男女打败白茅水怪,治服洪水。有村人问女子何方大仙,答曰:吾本朝中公孙女,此去南海觅仙踪。遂飘然而去。从此村民安居乐业,世代繁衍不息。为纪念白衣仙子公孙大娘,后又将银杏树称为"公孙树".有了如此传奇,情怀才会释然。
我一直以为,最能让心灵得到沉淀,人性回归淳朴的地方不是名山大川,而是古老村落,古村的每棵树、每株草、每朵花都泊在宁静祥和中。文化是古村的灵魂,古村是文化的载体。元甲山有千年的文化积淀,历史上这里就重视文化教育,明代抗倭名将王正环和近代历史名人周馥,许世英少年就读的学馆仍为今人津津乐道。或许,"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也是元甲山人的写照呢。繁华落尽终归处,绿水长流自在心,青砖犹在,风骨犹存。元甲山的青砖黛瓦从时光的那头显露了古村历经风雨洗刷的厚重。
已是半下午了,太阳从云层里出来打了个盹,微弱的余晖将西天淡淡晕染,我流连在古村旁的田埂上,用心吮吸着土地的原始清新。我想,我会再找一个适当的时日,来元甲山徽道驿站走走,对了,还要体验元甲山民俗文化福主庙会上的百家宴,再去尝尝观音泉……或许,元甲山也在期待那样的时刻。
醉美泸沽湖
文/段绪兰
一直对泸沽湖心驰神往,不仅因它的美景,还因为它是最后的母系氏族,保留了神秘的走婚习俗。从西昌出发,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而行,八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泸沽湖景区。沪沽湖一分为二,一半在四川,一半在云南。它属于高原淡水湖泊。
从四川境内进入湖区,沿环湖公路向云南境内进发,湖光山色悦然而现。天空蔚蓝,白云朵朵仿佛离天很近,而湖面水域辽阔,中间有小岛零星散布,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整个湖水湛蓝一片,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见此美景,一路的疲倦消失怠尽。到达云南境内的泸沽湖区诺水寨。此寨是摩梭人靠湖而建的村落,面朝湖面多半是二层带观景阳台的小楼,里带内院。旅游的兴旺,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原有的临湖小街显得有点杂乱无章。当地的村民现在都把小楼租给外地人开商店,酒吧和餐馆外带住宿。自己搬在诺水寨外面去住了。湖边小路中有一个玛尼堆,旁边还建有一个带烟囱的火炉,只有少数年老的摩梭妇女会每天清晨拿一把青青的松苗点燃放入烧火炉,当袅袅青烟徐徐升起,她们就拿着转经轮,虔诚的念着经文围着尼玛堆转圈祈福。
清晨的泸沽湖风很大,水波从湖心一层一层向岸边舒展开来,湖面上轻雾缭绕,空气湿漉清新。天空云彩暗淡,阳光从两山之间旭旭升起,霞光透过云彩倒映湖面,煞是好看。湖岸上杨柳随风起舞,小三角彩旗呼呼直响,一个个摄影爱好者却不怕凉意袭人,变幻着无数的姿势和角度捕捉着光与影的瞬间。上午十点后,十几艘猪槽船满载游客泛于湖面,摩梭族小伙身着民族服装,头带两边翻翘的小草帽,配上一副墨镜,酷炫十足的在船头划浆,而摩梭姑娘则穿着斑斓长裙,配上彩色头巾,黑黑的皮肤焕着青春的光泽,站在船尾哼着摩梭小调。我们虽听不太懂,但别样的韵味却弥漫在水面上,仿佛天籁般令人酥软。此时,薄雾散去,太阳照耀湖面,强烈的紫外线,晒着我们略感烧灼。天空碧蓝,一团团,一簇簇白云浮于天边和山峦倒映在湖面,像轻柔的棉花,真想伸手抓一把轻拂面颊。湖水清澈见底,下面水草清淅可见,湖边水面漂浮朵朵小白花,若隐若现。它是一种可食用的海菜,口感非常脆爽。却有一个非常通俗艳丽的名字,当地人叫水性杨花。没想到我们常常念叨的贬义词成了这种美丽海菜最形象的代名词,也着实涨知识了。伸手掬一棒湖水冰凉而甘甜,因泸沽湖由地下水溢出而成,故水质非常好,可直接饮用。泛于湖心,远处湖光山色相互眏衬,仿若人间仙境。而午后气温渐高无风,阳光映射湖面,波光粼粼,银光闪闪,从岸边望去,整个湖面像一面大玻璃镜折射着太阳光芒,像我们小时候看万花筒,梦幻斑斓。没有游船穿梭的湖面归于平静,静若处子。真是美醉了。
夜色降临,凉风又起,湖边风情各异的酒吧开始高朋满座。泸沽湖的夜生活拉开序幕。梦幻的灯光下,游客品着咖啡,喝着红酒,谈着天,说着地,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舒缓深情的歌曲萦绕夜空,缠绵在温柔的月光里流淌一地。浪漫的夜色也没冲淡我们对神秘走婚习俗的好奇,我们决定来一次探险之旅。在昏黄的灯光中,走街穿巷寻找奇遇。但寻遍整个村寨,除了遇见兜售商品的摩梭商人和游客,我们一无所获。后来遇到一个摩梭妇女告诉我们,走婚习俗早已取消,现在的摩梭年轻人都已接受了现代教育,过着跟我们同样的家庭生活了。探险无果,只有随意溜达。不经意间,来到了一个篝火晚会的现场。欢快的舞曲引领我们进了舞场。几十个摩梭俊男靓女穿着节日的盛装,在一大堆篝火边欢快的跳起了他们的舞蹈。两位领舞的摩梭小伙子清朗俊秀,前胸贴后背,随着音乐的节拍踏着醉人的舞步,身姿时而前倾,时而后仰,舞姿绝美。他们欢快中透着婉约的舞步不同于我曾经见过的藏族锅庄舞,粗狂豪放,却有种清水出芙蓉的清爽。游客们被他们的激情点燃,纷纷走进舞蹈队伍,兴趣高昂地与摩梭族人手拉着手跳了起来。将现场气氛带入高潮,欢快的旋律回响在空寂的夜空,一曲民族的友谊之花开放在泸沽湖畔的夜色里绚烂无比。
虽已看不到走婚的习俗,但看到了摩梭人的现状,也揭开了对摩梭族的神秘面纱。浪漫的篝火晚会结束后,余兴未尽的我们踏着月色漫步在泸沽湖边的小路上,湖面轻雾朦胧,寒意渐浓。回到民宿,夜已深,泸沽湖万籁惧寂,我躺在临湖的房间里,享受着来自心灵深处的舒适与安祥。
吃着吃着吃出一朵玫瑰花
文/赵春华
去丽江旅游时,有朋友托我带一点鲜花饼回来。这风清云淡的一句话,在我心里却吹起了一波不小的涟漪:鲜花饼?鲜花怎可以做饼?吃鲜花饼时又会是怎样一番滋味?
我知道:风味小吃是一个地方风土人情风味特色的体现,而糕饼之类的又是风味小吃之标志之一。我是生于沪郊农村,乡下人待客往往以草头塌饼或者糖塌饼或者韭菜面饼等,就地取材,时令食材,经济实惠,又不失热情之谊。我去年去江西九江,各色茶饼充斥店铺,又往往搭上浔阳楼的干系,与白居易联系上了,多了一点历史文化的韵味。我吃过梁义隆茶饼,小巧玲珑,一口啜之,满嘴酥香。九江人往往以此过茶。到苏州,各色名点,美不胜收,我独好松子枣泥麻饼,乃昆山古镇特产,有松子,有枣泥,更有星罗棋布的白芝蔴缀以饼面,香甜又极富营养。
至丽江,不用寻寻觅觅,隔不了几家店铺就有一家鲜花饼屋,有时两家饼屋相邻着,真令我大开眼界,始信丽江果真有鲜花饼卖。而且几乎家家都是现做现卖,在你眼皮底下做给你看做给你尝。我在一家店里买了一盒,六只饼,不贵,才10元,回旅店拆了吃一只,十分酥软香甜。
丽江这地方总因气候,温度的缘由,适宜玫瑰花的生长,花事繁茂。我们从玉龙雪山返丽江途中,就见有一个玫瑰庒园,种植了1000亩的食用玫瑰,玫瑰花不仅仅是爱情的象征,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食物本草》谓其"主利肺脾,益肝胆,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还好在你只要购满100元鲜花饼,店家便可包邮。为了让家人和同事也品尝一下鲜花饼的味道,我决定邮寄一点回去。纳西族司机和师傅说:那家叫嘉华的比较正宗。走街穿巷,终于找到了"嘉华",挑选了几种不同名称的鲜花饼,说是3至7天内寄达。
到家第3天,收到了鲜花饼,其中一包有8种口味:松仁,荞香,玫瑰珍,玫瑰酥,玫瑰洗沙酥,莓香玫瑰酥和经典玫瑰饼。我吃了莓香玫瑰酥,草莓和玫瑰花的馅,糯甜香醇,吃着吃着吃出一朵玫瑰花。
乌镇游记
文/唐雅妮
乌镇一年中春天与秋天最美,而一天中清晨与傍晚最美。
清晨,河道上会漫起薄薄的雾气,仿若梦境;傍晚,夕阳西照,游人散尽,一个生活着的乌镇出现在眼前。
感受乌镇,要从最安静的早上看起,就如读一部史书,总要从积蓄力量的开篇读起。
早上的乌镇特别安静,就好像一切都还在梦里,只是蓝天,只是白云,只是小桥流水人家。很多人和我说去过西塘了,乌镇也是大概的样子。也许是季节不同,我的感受里,相同的枕水人家,却是别样的风情。西塘就像一个明眸善睐的小家碧玉,活泼而又天真,而乌镇的东栅西栅却是江南世家的大家闺秀,端庄典雅,气质不俗。
乌镇因水而兴,至今仍在繁忙的大运河穿镇而过。这里的人也与水交往密切,房子一半建在水上,每天起来了水边梳妆,水边洗漱,就连发呆也喜欢听着这潺潺的水声。乌镇发生过很多故事,也出过很多名人,清朝着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就在这个水边发生,后来更是诞生了文学巨匠茅盾。这水边的人看多了咿咿呀呀的往事,也成为这流传千古的故事里的角色,成为了真正的乌镇的风骨。
小船途经河岸旁边的一家茶馆时,听到了轻轻的筝曲,亦勾起了骨子里的那阵迷恋音乐的情愫,竟然也搭起了别处的记忆,只因音乐的美妙。
西栅灯光夜景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西市河,沿西市河泛舟,船如同在灯河中漂浮,水上水中灯光辉映,船桨轻摇,如划破了一池碎银。从一座座石桥中穿越,好像穿梭在一个个时空隧道,如若有心,还可以停船细读那一副副意味悠长的桥联,在夜色中咀嚼历史文化的片断。忽然起兴,吩咐船家泊岸,在傍河酒肆中把酒临风,吃上一顿房东烧的家常菜;或者就坐在水阁上,支一张小桌,泡一壶清茶,说话或者不说话,夜色中只需恣意慵懒。在夜晚,摇曳的小舟上的灯光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光影,看着这些,谁还觉得只有秦淮才有桨声灯影,这小小的西栅也有不输于十里秦淮的魅影。
江南入梦枕水处,小桥昨夜又烟雨。这可能是对乌镇最恰当的形容。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这儿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美丽。无论错过抑或驻足,乌镇的美就在那里。
不管是枕水人家还是小桥流水,都只是游人自己的念想,与乌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