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短篇
倚栏轩精选6篇哲理故事短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哲理故事短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
文/一切随缘
人们在渴望财富的时候,殊不知大度才能载物,俗话说宰相肚子里能装船,没有宽厚的胸怀和仁义的道德做支撑,所得到的财富也只能给自己带来灾难罢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其实人生在世一切是定数,勉强不得,过于勉强只会让自己过意不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生活的方向,无非就是财富,地位,名声,知识,气力,美貌,寿命,经验,才华,技能……然而这些无时不在中操纵着人的心智与精力,似乎生命的价值就是这些转化而来;鱼和熊掌不可兼而得之。这是上天对人类生存需求的平衡。当人还没有学会把视线转向自我与内心之前,追求外物是常走的小径。或者天意如此,心从来就不曾走入迷途,注定要走那既定之路。而要让自己的心灵如火炬般熊熊点燃,在磐石般意愿的指引下,去成就永恒,成就不灭的未来,必走的一条道路,名字就叫"超越".一个人没有目标会迷迷糊湖过日子,有了目标不尽努力去实现那是梦想。梦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区别,将梦想变为现实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尽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吧,不要将它变成梦想,不要像那些鸟儿一样,到头来只能怀抱梦想。超越外物的诱惑,可以打开内心的广阔世界。超越生理的假象,可以突破身心的局限。超越了自我,可以成就更广阔的境界。超越了低俗,也就成就了高贵。
我们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苟且顺应命运的奴隶,而在于勇敢超越人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着目标前进,成功一定会降临的。苦乐人生。人生是由咸甜苦辣所组成,我们喜欢欢乐却无法拒绝苦难,倘若没有苦难的对应存在,如何才知道珍惜欢乐的价值?自然而然,人生随缘,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有时候你特别讨厌某件事,根本就无法接受,要学会突破,狠下心来去做一次,在做后你就觉得,这个困难根本就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每个人都在其中忙忙碌碌,其实只为达到更高的一格。我们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苟且顺应命运的奴役。悲剧总是比喜剧更让人难忘,也就像人们总是找寻的真爱,却往往擦肩而去,不是这个时代远离了爱情,而是人们一开始就没有想过用一颗心去坚定的温暖另一颗心。不是爱情不再永恒,而是浮躁和易变的心!事业是人生的追求,是人生的梦想,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在追求事业的路上并非一路坦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成就梦想,除了不懈努力,艰苦付出。现实是无法抗拒的,环境是无法改变的,事业上的突破,除了自己要具备成就事业所必须的素质外,还得遇到人生中的伯乐,还得融进你所处的环境中去。一个正确的心态,才可以让生命如虎添翼,抽干一切浮躁在心中的恶水,注入一股清新的泉流,还一个清静的灵魂,容江海之天下。
换种活法
文/李君
年底的时候,买了几盆吊兰种在阳台上。按照卖花人的说法,吊兰是很容易成活的植物,不需要精心打理,只要每次把水浇透就可以管好几天。可是,虽然是谨遵这些养花的方法,几个月过去了,吊兰却还是当初那么小小的一株,并未有喜人的长势,甚至稀疏的几片叶子也萎黄了,更别说抽穗开花了。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一位同事说,新买的花儿养一段时间后要给它挪个地,换个盆。虽然没问其中原因,看到那几盆日渐黄瘦的吊兰,我准备按照同事的说法试一试。
下班回家后,我到花卉市场买了几个大一点的花盆,因为盆子大,估计原来小盆的土不够用,又到郊区挖了一些松软的土回来。换盆的过程很简单,半个小时不到,所有的吊兰都住进了新家。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窗台上的花果然就不同了。原先萎黄的叶尖变绿了,蜷缩的叶片舒展了。又过了几天,所有的吊兰都变绿了,那是一种油亮的绿色,充满了勃勃生机。再过了些时日,吊兰都长高了,叶片也稠密了,一株较大的吊兰还抽穗打了小小的花苞了。这一切变化是那么地不可思议,又是那么地令人惊喜。挪个地,换个盆,花儿就活了,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有位许久不曾露面的朋友某日忽然联系我,说她在空间里写了几篇文章,要我去看一下。我翻看了她最近的日志,发现这几篇文章都很有时代气息,文字也很流畅灵动,与她之前忧郁晦涩的文风大不相同。我问她最近的文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她说,她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出去旅行了一趟,回来后心情好多了。我在她的文字后面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是啊,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像是那一盆吊兰,没有风一样的自由,也没有云一样的洒脱,我们在一个地方成长、工作、生活,就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无形中就固定下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我的那位朋友一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如陀螺般地转着,生活的烟尘让我们渐渐失去了最初的热情、激情和梦想,自己的内心渐渐变得荒芜而了无生趣,甚至产生莫名的焦躁和烦恼。
有一段时间,我的情绪也很低落,觉得生活暗淡无光,工作忙碌辛苦,而前途一片渺茫。曾经的理想越来越模糊,想要生活也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我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想和人聊天,不想向人倾诉,也不想接受别人的安慰。这样子过了一年多,整个人都很颓废。后来,有朋友拉我加入了公益群和文学群。在公益群里,有很多充满正能量的朋友,他们的积极乐观感染了我,我成了一名志愿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和满足。在文学群里,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作者,他们的博学多才吸引了我,优美的文字唤醒了我。慢慢地,我拿起了笔,开始了笨拙地写作,把自己的一些思想、情感付诸于文字,静静地诉说。在加入这些群以后,我的生活变得忙碌起来,无暇顾影哀叹。我的内心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逐渐变得丰盈而充实起来。
生活之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当平凡琐屑的生活将你逼向狭隘和困窘时;当忙碌无为的日子让你身心疲惫、逐渐干涸时;当脚下的路已不适合你要前进的步伐时,不妨像那盆吊兰一样,挪个地,换个盆;或者像我那位朋友一样,去到远方,呼吸一下不同的空气;抑或像我一样,走出固有的生活轨道,加入新的圈子,换种活法或者换个心情,重新定位人生的坐标,重新找寻生活的起点,不求事事如愿,也不求能创造什么辉煌成绩,但求内心充实宁静。
有时,并不是生活不好,而是你需要换一种好活法了,换一种活法,其实挺好。
懂得珍惜
文/张燕
有一种智慧叫做宽容,有一种幸福叫做珍惜。生命的坦然在于学会宽容,生活的充实在于懂得珍惜。
人在社会上生存,注定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个人的年龄、思想、个性、喜好等等,决定了这个人的修养、涵养和处世态度。所以生活中不可能没有误解、矛盾,这时候需要我们学会宽容。
我常常告诫自己:心有多宽,路有多长。一个人有了宽大的胸怀,有了可以容纳万物的心,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才能够快乐而幸福地生活。
宽容的友谊能够地久天长,宽容的爱情能够幸福美满,宽容的世界才能够和谐美丽。学会宽容,就是善待自己。虽然工作的性质注定我们不能常常和家人在一起,这时就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珍惜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宽容的受益人不只是被宽容者,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我们远离嫉妒与怨恨,就是远离痛苦、心碎、绝望、愤怒和伤害。宽恕别人的过错,宽容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同时也宽容自己。生命中还有更多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珍惜,珍惜现在的拥有,也就是在珍惜一生的财富。有些东西我们失去就不再有,何必总要等到失去才发觉它的珍贵呢?珍惜爱你的人,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你的人生只能自己给
文/灯火钱塘
想对所有人说,你的人生只能自己给,可能这句话听起来很空,但却很实在。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条条框框的规范里,人生像是早被人规划好的道路,看似平坦,却总是走不到自己想去的目的地。
为什么?因为那是别人选的路,是通往别人梦想的去处,而不是你内心真实想要到达的地方。
如果说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就可以用他们的思想代替我们行走,这说法实在可笑。
原因很简单,你的父母永远左右不了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即便你如此顺从,你的内心也从未想过要将自身的意识抹去。就好比有人喜欢吃苹果却讨厌吃榴莲一样,别人再怎样强迫你去吃你不喜欢的,你仍然不会喜欢吃那东西。更何况,父母再怎样帮你规划人生,毕竟他们不会替代你去生活,路在你的脚下,选择也在你自己手里。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各自的思想,有各自的人生,即便生活在一处,吃一样的东西,看一样的书本,穿一样的衣服,但人格却是各自独立的。再伟岸的伟人、再神圣的神明,也没有本领去复制出完全相同的人生轨迹。
所以,别再去找那些让自己怯懦下去的借口,给自己勇气去完美你人生的梦想,不要让你的懦弱成为你追求美好人生的阻碍。
认真去倾听自己的内心,学会遵从,懂得尊重,青春那么短暂,岁月也不能反复,别在回忆里叹息遗憾。
找寻人生的密码
文/陈大新
每值春季,万物复苏,我都有一种去解读生命密码的冲动,但遗憾的是,我甚至对自我的了解也毫无把握。有时,我明显感觉自己分为心灵和肉身两个部分。
人生的秘密,有什么可以去破解吗?手相?面相?颅相?星相?如果一个人分为心灵和肉体两个系统,它们又是怎样融合和运作的呢?一位美国诗人PaulEngle曾评论华人作家聂华苓,说她"脑子很性感,身体很聪明",以一种错位的感觉,强调了作家的特质,但也说明人们习惯于将人分为心灵与肉体两个部分。
古埃及的《亡灵书》称:"肉体死亡为灵魂开启通往永生的大门。"给人一种心灵被肉体所困的错觉,而今天接受了现代科学教育的人们则以为,左右人们行为的并非头脑,而是染色体和荷尔蒙。肉体困住甚至控制了灵魂,也许不过是人们为自己总是犯错误甚至犯罪寻找的借口。
萧拉瑟所着《笛卡尔的骨头—信仰与理性冲突简史》一书,再现了前人探索真理的艰辛。笛卡尔在生命的后期为解决心灵与身体的融合问题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实际上必定存在第三种实体,它并不一定就是真的第三种实体,而是心灵和身体的复合物。"可以将这复合物视作一种密码,一种编码,它允许心灵对身体,身体对心灵做出反应。在这种设定的烛光下,笛卡尔发现了心灵与身体之间起连接作用的东西,就是"感情",也有人称之为"激情".他认为感情是身心交合的地方。他的观点催生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但世界观的冲突,从未停过。一个反对同性婚姻的草根组织中有一位牧师说:"没有上帝,一切都没有基础。"而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则将笛卡尔以来的现代精神定性为沉迷于无望的"对确定性的追求".
回到我们对"感情"的认识也是如此,如果"感情"是无法测准的,我们又怎样了解它是如何连接心灵与肉体的呢?也许,我们离解开"人生的密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古老的东方,在充满神秘气息的文化中,却能发现某种方法。南怀瑾先生有一联语云:"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无妨成为我们处理好心灵与肉体关系的参考。或者,我们可以借助东方文明去破解人生的密码,但这一古老文明在系统性上的缺陷,也将给有志于此的人们,设置极大的障碍。
法国生物学家卡雷尔说过:"人是个未知数。"而人类学家德日进则进一步说:"人的身上概括了我们正在认识的一切。"自从人类有了思想,人就成为生命树的树梢了。接下来将如何分杈呢?
宗教和科学是同一完整的认识活动的两面,或者说是两个阶段,这两种认识的相互对抗和作用,最终使人类的认知达于新的高度,人类也只有在真正认识了自我以后,才可能重新认识世界。我想,人生的密码破解之时,就是世界大同之日,而人,才是宇宙之钥。
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文/杨江涛
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20%的人,见到你就是莫名其妙的喜欢你,总有那么20%的人,见到你就是莫名其妙的讨厌你,剩余的60%的人处于中立状态。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那个莫名其妙讨厌你的人身上,那我们每天接受到的信息就会烦恼不断。但是,如果你把关注点放在20%的喜欢你的人身上,每天就是如沐春风。
我的一位老师和我说过,他刚刚做老师的时候,总是关注那些在课堂上不喜欢他课程的人,越关注那些不喜欢他课程的人,他就越想去迎合这部分人,让这些人也喜欢他的课程,后来,他发现,他错了。有时候,无论他怎么做,总有一部分人就是不喜欢他的课程。后来,他就把关注点放在那些特别喜欢他的课程的人身上,这个时候,那些学生的反馈给他赋予很大的能量,从而激发他讲的越来越好。
逐渐地,那些中立的人群中的一部分人以及那些20%的不喜欢的人群中的一些人,也被老师的激情和才华所感染,最后整个场域发生了变化,他的课程也越来越受欢迎,老师生活的也越来越开心充满自信。
记住,我们的人生中,只需要做这两点就足够了:
第一点,只和懂你的人谈你们之间懂的那些话,不懂你的人,你可以去影响,但不必强求。世间人这么多,只要有1%的人懂你,足够了,汇聚到一起,力量就很强大了,选择同频的人在一起,人生会变得非常的简单快乐!
第二点,听到我们不懂的东西和不理解的事物,我们需要随时保持一颗初心,去探索和接纳。因为,也许他们站的位置我们没有去过,他们看见的事物我们没有看见。打开思维,心智,心灵,接纳所有的不同,像孩子一般怀着好奇心去探索……
在我们的生命中,只需做我们自己,喜欢你的人自然喜欢你,不喜欢的人就让他在那里吧,我们不要怨恨,不要沮丧,不要恐惧,接纳一切的发生,尽享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