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散文
倚栏轩精选15篇精美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精美散文(精选15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午后的阳光
文/傅彩霞
周日,爱人去加班,女儿赴琴行,家里剩下我独自一人。原本热闹喧腾的空间,突然静寂下来,只有午后的阳光灿烂地照进来。慵懒地倚靠着布艺沙发,斑驳的影子印在房间的角角落落,增添了我的安详与静谧。
时光静止停滞,冬日阳光满室。细碎的光,窗外斜照,照亮的水仙花,如喇叭吹响,骄傲绽放,似告知冬天即将过去,春天马上来临;长寿花丝毫不甘落后,元宝绿叶浓烈地挤挨在一起,含苞欲放的小红花,争先恐后,零星盛开,散布如星;红掌、金枝玉叶、杜鹃、吊兰……不染尘嚣,安然生长。鱼缸里几条红鹦鹉,悠闲地游来游去,波澜不惊,不知疲倦,它们是最后的胜者。
午后的阳光一寸寸地侵占空间,把蜗居的巢,刷成明亮的暖,把枯萎的心,涂成了恬淡的绿。
静止的时光,流淌的记忆,悠远的思绪飞向流逝的岁月。也是这样的午后,我与父母休闲在家,母女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滔滔不绝,时而凝思不语,浓淡总相宜。永恒亲情,定格遥远的追忆。
梦幻N年以后,我与先生已行至耄耋之年,与成家的女儿女婿和外甥短暂相聚。也是这样的午后,可爱伶俐的小外甥拉起我们沧桑的手:"外公外婆,我们一起做捉迷藏的游戏。"
"好,好,好!"乐颠颠的一对老夫老媪,佝偻的身影,随稚嫩的声音,爱和心一起翻飞。
人生如过眼云烟,我们终究都会老去。一个人的回忆,随心所欲。一个人的幻想,自得其乐。
隔窗远眺,午后的长街,宽阔的马路,走过三三两两的人群,远处的大厦高楼,还有冬天裸露挺拔的树木,静静地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人与天地共和谐。
年龄渐长,散见白发,靠近知天命之年,看淡了人情世故,看清了世事沉浮,这样安静的午后,不再需要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纵情欢乐,也不再助长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繁华历尽,平淡是真。品一杯香茗,读一本爱书,不知道,这样清净的午后,是否就是苏轼笔下的"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简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胜败两忘?
午后的阳光,轻抚慵懒的我,一个人的时光在静静流淌。随手取一本好书陪伴左右,直到夜色降临,不知不觉。名利背后全是虚无,读书是最正儿八经的事儿。
温馨恬淡的午后阳光,窥视了隐秘的记忆,从容的欢欣,也挖掘了内心的深井,人间的本真,犹在凛冽的冬日,驱散了心头的阴霾。心灵的宁静,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午后的阳光,宛如时光的隧道,我缓缓走向慢生活,走向人生深处……
秋日怀想
文/张瑾
初秋的阳光,在一个沉静的下午,从茂密的树叶间泻下来,跌落在街道的地砖上,斑斑驳驳,像碎银似的。天依然沿袭着夏末的热,只是一早一晚,当你站在阳台上看对面的楼房,或夜里开窗睡眠的时候,秋风会送来一缕一缕的凉爽,如清澈的溪水,浸过敏感的肌肤。我总是喜欢在街道上走,把自己的身影融进随着秋一天天地深而不断飘落的树叶,肩披足踏,尽皆淡黄的叶片,偶或因风而起,四处舞蹈。那是我迷醉的风景,浓浓秋意中,我能入微地体察到一种成熟与厚重。
因为是星期天,在忙碌了一个星期后,难得有这样的放松。我走着,独自一个人,走在这秋日的午后,如同我在舒适的房间里,泡上一杯茶,在一本自己喜爱的书里行进。亦如我在文字的丛林里漫步时期待一段精彩的描绘来撞击我的心灵一样,此刻,我渴望与一片落叶相遇,交融出一种诗意的心境,淡定的,带一点点感伤。我倾向于这样的氛围,可以自由地很平静地欣赏和思索,获得灵魂的安恬与内心深处某种情愫的升腾。
总是这么凑巧,我正想着的时候,一片树叶离开了它所在的枝丫,在空中蹁跹地上下翻飞着,缓缓地降落下来。它从容不迫地着陆在我的头顶上,一点声音也没有,一点重量也没有,我接住了它,双手捧住,仔细端详。它是一片梧桐树叶,形状像蒲扇,已经褪尽了昔日的绿色,成为晶莹剔透的黄,像烟叶一样可爱。它肯定不是这棵树上的第一枚落叶,更不是这个秋天的第一枚落叶,但却是我从这棵树上、从这个秋天收获的第一枚落叶,我要把它夹在书里,找一些季节的印迹在那洁白的书页上,让方块字的芳香更加浓郁。这片叶子好大,像人的血管一样粗细错落的经络记录着生命的历程,虽然已经凋谢,即将干枯,却依然显示着生命的凝重与庄严。
我念及相关的生命,也想到了人。在我头顶上,这个巨大的梧桐树的树冠,似乎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人生一世,亦如叶片在树,虽也曾为装点夏日的色彩奉献出点滴青翠,却终脱不过经春历夏后的秋至冬来,脱不过从这棵大树上最终谢幕的自然归宿。在世一遭,能够做一片自由、舒展的绿叶,尽情地释放自己的生命能量,完成一次无拘无束的诗意旅行就足够了,何必去与人挤、与人争呢?想到自己在课堂上的焦躁,我是不是也应该让它去延缓一些,给那些个尚不够成熟的生命一些宽松的色彩和意想?
望着我手里的这片树叶,看着它的伙伴在枝上跳着优雅的舞姿,轻轻地、静静地,含着淡泊的微笑,落入宇宙的永恒。胸怀天地般宽广的豁达,陨落便也是静美的,壮丽的,如新生一样美好。
童年的马车
文/傅柏林
前几天,看了一篇小说《白马》,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童年时代坐在马车上行走在乡村土路上的情景,马儿欢快的嘶鸣也回响在耳畔,那哒哒、哒哒的马蹄声,像山间的清泉声清脆悦耳,轻轻叩响了我心中的琴弦。岁月悠悠,马车轻轻地载着我童年的记忆,缓缓行驶在那些久远的岁月里,我的思绪也随它沉浸在那些快乐的日子里……
如今,很少能看见马车在街道公路上行驶。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村,马车却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亦是庄稼人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通常是一匹马拉一辆车,一辆车配一个车把式,车把式手拿一根长鞭,经常甩得啪啪作响,所以也叫"响鞭"."响鞭"就是号令,让马知道车把式的意图,啥时该慢悠悠走,啥时该快跑,遇到沟沟坎坎,一声鞭响,马儿一较劲就出来了。
车把式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不是人人能干的,必须由赶车经验丰富的男人承担,马鞭在握,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因为在当时的生活中,农村每个家庭都离不开马车:开春,往地里送农家肥;夏日,马车要出外跑副业,拉砂石,为生产队挣"外快";入秋,丰收地里的南瓜、冬瓜、玉米;特别是冬季农家拉煤,车把式的作用更不可小觑,遇到心情高兴,把煤摆放匀一些,就可以比别人多装一些煤。这对车把式只是举手之劳的事,但对一个家庭,却是很大的利益。因此,每到这时,车把式是最牛的,吃不完的请,喝不完的酒,绝不亚于现在的小车司机。
车把式不但要技术好,还要善于与马交流勾通,除了鞭子,还有特殊语言:要马前进或加速,就喊"驾!"要马停步,长喊一声"吁──"要马后退,就喊"哨".右转弯,喊"喔".左转弯,短促喊几声"吁,吁。"就跟眼下的交通规则一样,每个车把式都懂得,只不过吆喝声不一样而已。
每个车把式都懂得感情投资,每到傍晚,牵着劳累了一天的马到河边,为马泼水、泡水,洗刷毛发。洗好澡后,马儿痛快地打几个喷嚏,抖动一下鬃毛,然后舒坦地喝着车把式打来的清水。给马喂料时,车把式还要观察一下马槽子里的草料,听一会儿马吃草的声音,轻轻抚摸着马鼻子,捋捋马鬃毛,拍拍马背,和它说话,就像和自己的朋友交谈。
俗话说,马不食夜草不肥,每天半夜还要到槽前添料。早晨出车前,车把式还要细心观察马的状况,马掌磨裂磨断了,使不上力,把车赶到火焰熊熊的铁匠炉,抚慰马背,取下旧钉旧掌,修好蹄子,挂上新掌。好马通人性,吃饱喝足后,马儿毛皮个个毛光铮亮,带着金黄色铜铃,拉车干活时,咣咣作响,跑得欢实。
少年时代的我,在上学路上,看到有马车过来,总是想办法从后面爬上去坐一会儿。遇到人缘好,豪爽热心肠的车把式,问了去向,手一挥,小跑几步跟紧,轻轻一跃,攀上后车厢可以美美坐上一阵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威风凛凛的马车,已远离人们的视线,偶尔在旅游风景区还能见到供游客观光游览的马车。马车渐行渐远,只能成为人们的记忆,但它承载的却是那个年代沉重的民生民计。如今,小轿车、汽车、农用车纷纷进入平民百姓家。人们以车代步,缩小了世界的空间距离,日行千里的神话传说不需要千里马也已经变为了现实。
那些逝去的童年时光
文/九满
小时候,天很蓝,草很绿,花很艳。
春天,水稻插完了,大人收住了腿,我们却忙开了。趁着夜色提着马灯在田埂边、小溪里寻找黄鳝。夜色笼罩了整个大地,万籁俱静,只有青蛙坚守在"根据地"里,忘我地卖弄着呼朋引伴的歌喉,此起彼伏地唱着夜的进行曲。我提着马灯行进在夜的深处,眼睛紧盯着光与稻田接触处,希望能够发现夜游的黄鳝。
有一次,我在一根电线杆旁边发现一条很粗的黄鳝,我用竹夹使劲一锁,黄鳝呲溜一下窜出去了,稻田的水很浅,它在水里扭动身姿激起的水声招引着我,我连忙紧跟,最终把它捉进了鱼篓!我欣喜得在田里转了好几圈。那是我今生捕获到的最大的一条黄鳝,足有一斤重。我把它放养在水缸里,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打开水缸看它一眼,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愉悦。
夏日是我儿时最快乐的季节,阳光暖融融的照着村庄的每一寸土地,也晒得人昏昏的,我们三五成群,争先恐后地往河滩边蹦去。来到河边,脱光衣服,一个个高高跃起,"嗖"地窜入河中,比谁钻得远、钻的久,相互追逐,相互泼水……初次下水,是不敢往深处走的,小心翼翼地呆在河边,调皮的伙伴会趁你不注意,把你拖入深水中,免不了喝几口水,然后被送到岸边,时间长了就学会了游泳。
夏晚,乡亲们从四面八方不请自来,齐聚防洪堤上。河边长满了杂草灌木,不知名的昆虫蛰伏在草丛里,低吟浅唱,婉转动听。偶尔飞来的萤火虫,忽隐忽现的亮光,将夜空点缀得五彩缤纷,给水乡的夏夜平添几分温馨和浪漫。
大人们摇着蒲叶扇,有的躺着静听蟋蟀的呜鸣,有的坐着给小朋友讲嫦娥的故事,或讲蛇吞象……有时候,大人讲鬼的故事,听得我们头皮发紧,背脊冷嗖嗖的。好像鬼就藏在我们附近某个黑暗的角落里,窥视着我们,会冷不丁地溜出来,将我们捉走。我们既害怕又想听,就朝人堆里钻,生怕落在外面。
村里有个叫吴三爹的老人,讲故事是他的强项。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故事讲完了,夜也深了,我们沉醉其中;有时太晚了,故事还没讲完,他就允诺明晚再接着讲。我们就急切地盼着第二晚早点到来。我记得他给我们讲过《牛郎织女》、《完璧归赵》、《水浒传》等等。他肚子里有无穷无尽的故事吸引着我们。很多个夏日的晚上,我们周围的萤火虫都被故事吸引了,围绕着我们转来转去。我们围着吴三爹,直勾勾地望着他,故事从他嘴里说出来,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让我们在故事里流连忘返,和主人公一起走南闯北,同甘共苦。
那是一个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邻居周婆婆家种的菜瓜就是我儿时梦寐以求的美味。炎炎烈日晒得大人们都躲进屋里不停的扇扇子,我和几个小伙伴就展开了我们的"美食行动",那天中午,云缝中的天蓝得炫目,阳光毒辣凶狠,空气热得发烫。昆虫在草丛中有气无力的鸣叫,蝉鸣紧一阵松一阵地催促我们抓紧行动,田野里的娃声此起彼伏,像是乐团演奏的进行曲,让人振奋。我们从篱笆的缝隙里钻进去,蹲下身子四处张望,瓜地里,银灰色的叶子间,躺着一个个圆溜溜的紫皮大菜瓜,对着我们眨眼睛,调皮地诱惑我们,我咽了咽口水,摘了就吃,瓜汁瞬间流淌,赶紧用嘴狠狠一吸,哇!爽滑甜美,直沁心扉!
秋天,夜幕降临,月光初上,我们便在队部的晒谷场上尽情追逐嘻闹、捉迷藏、翻跟头。那时候,乡村没有电,到了晚上,家家户户就会点着煤油灯照明,那种光线是很弱的。所以,即便到了晚上,我们也不愿呆在家里,在邻居家屋外大声喊着,呼朋引伴,然后,大家集中到某一个小伙伴家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就地取材,拿起零零散散的木棍作为"武器",分成两个阵营开始"打仗",霎时间,乡村静谧的夜晚被我们打破,到处响起冲杀声或木棍碰撞的"砰砰"声。
最开心的活动莫过于抓鱼了。在小溪里,先一二十米的用泥土一段一段的截断,然后用脸盆、木桶从内将水一盆盆一桶桶的舀到外面,水越来越少,鱼们开始乱着一团起来,活蹦乱跳,似乎已经知道末日的到来,也让我们看得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马上开始抓鱼。
当沟里的水只剩中央一点点了,我们才会开始捉鱼,稍大的鱼捉得差不多了,然后用筲箕去捞俘在水面的小鱼,捞一下保证有几条抑或几十条小鱼的收获。然后,把手伸进淤泥里慢慢地摸着,因为有些比较大的鲫鱼之类会钻到淤泥里去,若用筲箕是难以打捞到的,只有用手摸,碰到鱼后迅速握住,摸到鲫鱼还好,容易捉住,摸到黄蟮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黄蟮的身子很滑,一不小心就会让它溜走。摸着、捞着,我们的小手冻得通红,嘴唇发紫,但我们似乎还没感觉身体的寒冷,一心一意捞着鱼,眼睛死死地盯住水面,只要鱼们敢出来冒个泡,我们就会用筲箕往目标一捞,保证把鱼变成我们的桶中之物。当我们确认没鱼可捞了,才会开始放水,开始下一段的捕捞工作。
当我带着捕捞工具回到家,母亲总会赶紧帮我脱衣服,叫我去洗澡。随后,我们家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荤菜,让我感到自豪与喜悦。
萦一抹明媚 笑看流年
文/秋桐
一直喜欢在安静的午后,或者寂静的夜晚,执手一杯清茶,缓放一曲舒缓的音乐,砚一池香墨,捻一指心语,馨香岁月,悲伤有时,欢喜有时,感受着自然变幻,体味着悲喜年华。
窗外,已经是春季,一截枯枝,孕育着温柔,等待吐绿。
几案上,一杯青绿相间的淡茶,散发着缕缕清香,安静的坐在季节的杯盏里,展一卷宣纸,执一枝瘦笔,欲描一笺丰盈落幕,怎奈落笔,却绘不出它的繁华锦绣,叠一襟嫣然,横斜一纸人生冷暖,片片阙阙铺满缱绻。
遇见是温暖,离散亦是必然,人心的不满足,人生的不完满,总是让我们,有诸多的遗憾。
错过,怎是红尘的过,擦肩,怎是岁月的错。
把那些,无法挽留的美好;把那些,无法弥补的遗憾,都欣然交给岁月。蘸一笔水墨,临摹一幅无怨无悔的温婉,无语恬淡,笑容暖暖。萦一抹明媚,笑看流年!
陌上风,已经没有了冬的寒冷,闲暇之余,觅一处安静偷闲,抿一抹浅笑,媚一季自然;蘸一笔情长,叙一笔眷恋。将点滴记忆,入心烘干,携一季安恬,笑对流年。
不是没有苦,是磨砺太韧,渐渐学会了承受;不是没有累,是历练太深,渐渐学会了释然;不是没有殇,是经历太多,渐渐学会了坚强;不是没有痛,是时光太长,渐渐学会了遗忘。那些,经过的,路过的,哭过的,笑过的,曾经入心为颤,如今,挥手成烟。
穿过岁月的风尘,驻足人生的渡口,捡拾一路诗心碎语,寸寸记忆,静默成一朵虚幻的花,清浅的绽放在心底,结成一段段美好的回味。流年离落,画一幅俗世清欢,将所有的烟火岁月,开成欢颜,萦一抹明媚,笑看流年!
停不下的岁月,拦不住的时光,无论如何繁华,终会落幕,是苦,是甜,是愁,是叹,终不过是过眼云烟,何须问,香为谁嗅?曲为谁弹?书一笔清远,抚一曲云水,折一针,拔一线,刺一卷无悔,装裱成人生,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盈一路浅笑,伴一路温暖,不献媚于谁,不讨好于谁,在宁静与喧嚣的红尘俗世里,营造一片原野,修篱种菊,守心望月,不喧,不怨,在简单的生活中,将点滴感悟,融水墨于清笺之上,听岁月的脚步,渐行渐远。
一杯茶,味染了一种心情,一首优柔的轻音乐,撩起一叠念想,玄妙的滋味,萦绕心头,落寞在寂然中,悄悄滋长。千帆过尽,终是平静,一场繁华转身落幕,碎了一地时光,心,本不想惹尘埃,却不慎落入红尘俗世,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幸好,在这喧嚣不减的流年里,还能独自清欢,倚在季节转角处,看陌上风景,品百味人生,人追逐的,有多少是心灵的渴求?多是世俗的需要而已。
细数悲喜流年,一些记忆若隐若现,或深或浅;一些情愫时酸时甜,或浓或淡。
人生这段旅途,有着太多的未知,有着太多的不确定,随心,不谙流年,随意,不憾悲欢,放逐烦恼于清风流云,任时光老去,我不随波,凭桑田沧海,我亦不逐流,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执着着自己的执着,萦一抹明媚,笑看流年!
有些事,无所谓对错,做过了就别后悔,有些人,无所谓去留,遇到了就是缘分,有些情,无所谓浓淡,动过了就是感动。只要一种了无的心境,一种淡泊的情怀,无感情负累,无是非纠结,就是一种美丽!
回首,留不住岁月,凝眸,牵不住时光,执手一杯清茶,缓放一曲舒缓的音乐,砚一池香墨,捻一指心语,馨香岁月,悲伤有时,欢喜有时,感受着自然变幻,体味着悲喜年华,任时光翻阅,我亦无澜,剪一窗岁月,萦一抹明媚,笑看流年!
书中
文/郁人
习惯了在书里看世界,那也是上天为我打开的另一扇窗。
喜欢的文体是诗与散文,觉得那是一种能让人内心宁静的方式。就像是一座能让人避开尘世喧嚣,在心里修篱种菊的世外桃源,也像是在人世这片冰天雪地里,去寻找到的温暖的火焰。觉得它是我生命里的温暖与光明。
读书,觉得就像是我们人食五谷杂粮那般,也像是人的口味,应该宽一点杂一点,什么都要去尝尝,名着像大餐,能带给我们丰富的营养,而那些闲书像饭前的糕点,能让我们尝到生命的甜头……只是有时世事烦杂,以前的那种宁静也好久不复得了。
对文字的敏感,就像是高山流水般的心情,不需过多言语,心也是相通的。一曲流觞,仿若深谷幽兰;寻一方静土,以休憩身心。好像这世上所有的人都在奔跑,而只有我太过注意停下来,观察与倾听自己的心灵,倾听自己的声音。由此这般的相遇才真正惊喜,像伯牙遇上子期。只是这样的人好少,像天上的星子那般闪亮又珍稀。
遇见,即知心。书亦是一种相知的方式。
与谁同行?
还好,这世上总归是有人知道我的,也有一两人是懂我的,虽然并不是能十分理解我的朋友,他们比我更会生活。但他们与我一样,依然有那些浪漫的情怀与情思,故而能走在一起。虽然人与人的生活里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生存而活,而我则是肆无忌惮的挥发着诗意。有时我也不知道活得像他们那样,适应这世俗的模样,会不会好一点?可我知道这个固执的自己很难去改变,常笑自己说,是否因浪漫到一塌糊涂,生活得一败涂地?
谁与同行?
写诗的人
话说好像以前的诗人可以靠诗吃饭,现在却不能呢,诗只能成为诗人们的副业,像一座世外桃源。
我曾经也想过这个问题,大概是因为这个人世总是充满了风雨,而人们需要一个屋檐去保护自己和保全自己心中的梦想吧!
话说田园诗人的诗总是那么好,读来总让人有走在春天里的温暖感觉。
可我觉得自己并不是诗人,只是诗的朋友,也不以它为业,只是寻求它的庇护!不想用它去获取鲜花与掌声,也不需要它给自己一个舞台,写诗也只为自己的内心欢喜,以求得一种内心的宁静!不想出名,不想以诗牟利。诗只是我生活的一种方式,诗意人生最难得!即使现实的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在诗中,我也和陶潜、王维是一种人。面对田园风光无限,而人生如此短暂,何不趁此春光,行进中遇见最美的那些事物?让生活与诗情可以那么和谐的跳上一支完美之舞。可现实中,有好多人的诗心都渐被这柴米油盐的生活与这残酷不堪的现实给磨灭了。
而我不一样,我不必愁吃愁穿,何必过于世俗呢?其实人最好的境界就是成为王维,可出世也可入世;陶渊明,不适合这世俗生存的规则,而我活得则比较像他。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高地,一般人怎懂?故而经常听见旁人说我孤高,不合群。其实我是讨厌觥筹交错,一味迎合别人,强迫自己去戴上不属于自己的面具,跳一支貌合神离的舞。
这正是人生的悲哀!
家乡的年味
文/陈绍平
家乡的年味,留在记忆里,很是浓郁。
过年的气氛,在腊月里,就开始蔓延开来,在山路弯弯的悠长里,在村寨农家的炊烟里。
于是,每年的这个时节,我就想起了故乡过年的情景,故乡那浓浓的年味,在我的心里千百遍滋长,久久地……
行走在乡间,故乡的年味诱得人如痴如醉。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香味,那是故乡最原始的气息,日日呼唤着常年在外的孩子回家。谁都知道,嗅到这味道,那就是——年到了。
进入冬月,村子里的人家忙着准备柴禾,家家户户开始杀年猪了。
热水烧得滚烫滚烫,杀了猪,就请人"吃泡汤",几桌人围坐在一起,喝着小酒,说着开心的话,嘻嘻哈哈的笑声传出去很远很远。就这样一家一家地杀年猪,一家一家地"吃泡汤",等把村子里的年猪杀完,就临近过年了。
村里人忙碌着过年的事情。腊月二十四日,把灶神送上天。往往这个时候,母亲都要把屋里屋外的灰尘、蜘蛛网清理得干干净净,还找来报纸,把墙壁、窗户糊得好好的,家里家外焕然一新。以后的几天,母亲还得把豆腐呀、绿豆粉呀、汤圆面呀等等全都准备好,年味更浓了。人们见面,都往往互相打招呼,十分热情。逢到赶场天,乡镇的街道就比平时热闹得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来了,买年货,购新衣,忙这忙那,吆喝声,说笑声,此起彼伏,人来人往,一直要持续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每家每户都要在大门两边贴上对联,有的还挂着一对大大的红灯笼。辛勤劳动了一年的山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幸福年。
年三十那天,开始吃年夜饭前,要放鞭炮,鞭炮声在村庄里到处响起来,山里人过年就这样开始了。俗话说:"大人盼种田,小孩望过年",过年哪,孩子们穿上新衣裳,心里多高兴呀,小伙伴们追逐着,欢跳着,给年味增添了许多乐趣。他们玩游戏,聚在一起看动画片,这时候,主人忙不迭地端出苹果呀,瓜子呀,招待这些小客人;此时此刻,大人们串家门,看春晚,摆龙门阵,虽说天气还很寒冷,但是,室内却一派暖洋洋的……
村子里的人很讲究,初一早上吃汤圆,初一到初三不走人户,都是在自己家里过年,想吃什么吃什么,到了初三以后,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走动,一直到正月十五,把年过结束。
又要过年了,家乡的天空依旧,群山依旧,河流依旧,每个人对年的渴望依旧。入夜,望着万家灯火,我默默地想:年在乡村,年在每个人的心里。
给心灵一米阳光
文/李瑞华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段情,有一首触动心灵的经典老歌,在生命中走过的每一个脚步都有一个故事,在不经意间回首,那些在生命中灿烂过的笑容,那些在阴霾里温柔过的目光,在生活中的沧桑,都成了一片片折叠的记忆,在泪水与欢笑中葱茏。
多想,等时光老了,心也老了,搬一张椅子,坐在古树之下,泡一壶闲茶,晒晒太阳。把自己想像成一朵梅花,开在古瘦的枝头,只等一场雪,来把我静静覆盖。
多想有这么一座老屋,一个小院,几块奇怪的石头,有点古拙。屋檐低矮,还有空了的燕巢,破旧的木船,点缀着我静谧的世界,古拙而清新的空气在小院弥漫,只想就这样静静坐着,晒太阳或乘凉,看苔藓长满石阶,草儿爬满庭院。春天看杏白桃红,夏天看竹影小池,秋天看枫叶红遍,菊花黄在篱下,冬天独爱那皑皑的白雪,银白的世界里,满山都写满了纯洁。
给心灵一米阳光。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个骨感的世界,生活中还有太多的无奈,快速的生活节奏,单调的工作内容,麻木的行为方式,不断地给心灵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让那颗往日闪闪发光的心,很难再熠熠生辉。
人,之所以不快乐,不是因为得到的少,而是因为要求太高。太过于追求完美。生活的艺术就在于:明白去如何享受一点点,而忍受许多,即使生活有一千个理由让你哭,你也要找到更多的理由让自己笑。
给别人的心灵一米阳光,那是一种善举,一种修养;给自己的心灵一米阳光,那是一种自我保护和修复的方式;给失败的人一米阳光,他会在阳光里东山再起;给成功的人一米阳光,他将沐浴着阳光披荆斩棘……
亲爱的朋友,当你遇到真正爱你的人时,请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吧,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当你遇到可以相信的朋友时,请好好和他相处下去吧,因为在人的一生中,遇到一个推心置腹的知己真的很不容易;当你遇到伤害过你的人时,请记得向他微笑吧,因为是他让你明白了,人经过磨难才有了奋进的动力。
该爱就爱,敢恨敢爱,放弃该放弃的,珍惜身边拥有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别让乌云迷了路,别让阴霾遮了眼。给心灵一米阳光,让爱随情走,让梦,随心随意飞……
在遗忘中,老去
文/浅望幸福
日子过得流水一样无声无息无色无味的时候,心就会无缘无故地悬起来,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甚至有点害怕。这种情形,很像一个落水的人被淹没时的仓皇失措,期待拯救。为什么紧张?为什么害怕?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世事如潮,城市汹涌,时间一天天过去,感觉一天天麻木,许多近在咫尺的事物越来越陌生,许多看不见听不见的事物却仿佛触手可及。亲人们生活在远方,田野在冬天里酝酿一场关于季节的变幻。
白天经历的人和事,无论多么印象深刻,在夜晚朦胧的灯光笼罩下,都会遥远得如同凌乱不堪的梦境,然后泡沫般消散。遗忘,像一种病毒,被某种力量无可挽回地种植在体内,啃噬着所有的记忆,模糊了所有的生活细节和纹理。这些细节和纹理所赋予心灵的想象力,也像火苗一样越来越微弱。
在某些安宁的时刻,我能从若有所望的虚空里,清晰地看见自己苍老的画像:一身褴褛,满脸疮痍,目光从身体内部开始解体,记忆回复人生之初,时光在身上片片剥落,明亮的肉身闪闪发光,所有源自生活的鞭伤刹那痊愈,而容颜却早已辨认不清。
狂妄的年轻时代,曾经胡乱写过一篇文章,大意不过是希望生活多些激情多些色彩,不甘平淡,勇往直前之类。多年以后,当我跌跌撞撞走过一路,才发现人生的意外,多不如年轻时想象的那么美好和激动人心,它常常由陡然的刺痛、坚硬的忙碌、茫然的疲惫组成,形似一地鸡毛。
想得到的得不到,不想得到的偏偏纠缠你,浮萍一样的意外人生,我们努力寻找着存在的证据,寻找着恒定的人生根基,直到意外地离开。不过还有一种意外,是未曾预料的。我必须借助一些微小的事物,才能找回一点灵性。在城市街道上行走的时候,我常被一些很不起眼的事物牵住心神。它们是那样微不足道,微不足道地甚至让人不屑描绘。比如,路边丛生的枯草,杂乱不堪,形容潦倒,在寒冷的风中瑟瑟颤抖。
那种景象,屡屡让我萌生一种确信,确信冬天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春天还在某个鲜为人知的角落酣睡,脚下的土地是如此坚硬,即使春天来临百花盛开,青草也无法重新破土,重获生机。还有,草丛中偶尔会出现一些碎石、落叶,或者一两只丢弃的破鞋。它静静地被丢弃在草丛里,气定神闲,直面最后的归宿,安享着阳光雨露。
它们的生命是完整的,我相信,假如它们曾经也有过生命的话。有一天,它会被收破烂的老人拾起,装进蛇皮袋,或者被泥土覆盖,永远和它们融合在一起。我被这些事物牵住心神的时候,冬天的风嗖嗖地驰过楼间的间隙,如同时间驰过我的身体。我总觉得,在远方,有许多事物,应该被记起,应该被发现,但是,我却茫然无获,什么也回忆不起,什么也发现不了。我所过的生活,无法复述。
很久以前,在孤独时光中我所渴望的那些意外,其实隐含着另一种青春的期待,期待未来的生活在更遥远的未来可以被复述。但是,当我一天天的走向人和事,走向无休无止的忙碌和层出不穷的事件,走向自以为可以增进与世界的联系、可以让生活的意义显现的世界时,却意外发现,能够复述的生活,远非如此。
一些遥远的、仿佛遗忘的记忆时时闪现出来,成为我乐此不疲的复述对象,诸如雨后的村庄,老屋下的那些细节还在闪闪发光。田野里被赤脚踩踏过的泥土依然吱吱作响。年轻时彻夜的孤独,也还像溪水一样清澈明亮。还有那些偶尔借助行走被我进入的微小事物,如远古的城堡一样安静辉煌。
我开始知道,有一部分生活,藏在记忆里。我所畏惧的,乃是遗忘。每天,我在手机的闹铃中爬起,穿越一段城市的街道,开始忙碌,忙碌那些曾经以为可以加深与世界联系的事务。这些事务是那样的枯燥,乏味,和心灵毫不相关。在穿越城市的路上,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走向同样的目的地,我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我不知道人们会不会满怀忧惧。我们每天奔忙,以奔忙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又在奔忙中遗忘自己的存在。对存在的遗忘,大面积的展开,而我们却无能为力。在奔忙和遗忘之中,生活的意义像一根毫无重量的羽毛在虚无中飞舞,虚无得让人惊慌。我把这些惊慌记录下来,无非是想抵抗。但我知道,抵抗的最好方式,还不是记录,而是驱逐遗忘。
我想着,或许还有些事情,能驱逐遗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月光在怀中汩汩流淌,天地潮水般涌来,蜜蜂在花的深处啜饮,草尖在土地的怀抱中苏醒,风从远处吹来,又向远处吹去……多年以后,我终于安静下来,忘路之远近不关心时事,每日饮菊花用泉水浣衣,心事越写越短,终至无辞……
夜雨剪春韭
文/韦秀琴
暖暖的春风一吹,春雨便潇潇而下,树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亮,一切生机盎然。韭菜们也争先恐后冒出来。山坡上,菜园里,一畦畦春韭,齐刷刷地长着,遍地都是,氤氲香色中鲜嫩无比、沁人心脾。可以随手采上一两把,乐滋滋回家,弄一顿美滋滋的菜。春天来临季节,谁也不想错过韭菜,大饱口福。
大鱼大肉的春节刚过,满肚油腻,吃东西都不能开胃。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韭菜等这些新鲜的野菜。被春雨淋过的韭菜叶片特别肥厚些,水灵灵,鲜嫩嫩的,像是刚从水里洗出来一样。韭菜上带着晶莹的水珠露珠,在阳光照耀下,水珠晶莹跳跃,韭叶碧绿碧绿。这样的韭菜,看上一眼,也会口内生津的。
俗话说:"一月葱,二月韭",吃韭菜就是要赶在这个季节。农历二月的韭菜最嫩。春天的头茬韭菜最是鲜嫩多汁。因为春韭凝结了整个冬天的精华,在春雨的滋润下萌发起生命的欲望,争先恐后地向上伸展,亭亭玉立在寒气未消的早春。此时的韭菜口感好、香气浓,最宜食用,有"春菜第一美食"的美誉。
采回来的韭菜洗干净,如果不想沾腥带荤,想清清爽爽吃一把,可以清炒韭菜。韭菜叶片肥厚,香味浓郁,茎杆脆嫩,清香甘甜。加上一把旺火,锅里的油滋滋有声,便把洗好的韭菜放进去,反复捞几下。待过油一遍,撒些盐,即可出锅。不能炒得太久,叶子弄黄了,就没什么味道了,而且营养都流失了。吃起来,味同嚼蜡。
若是想带点荤,可以炒个鸡蛋韭菜,那是最经济最传统的一道菜。打几个新鲜鸡蛋,撒合适的盐,在盆里将蛋黄蛋清搅拌均匀;然后将洗好的韭菜切细,放到盆里搅和,让鸡蛋和韭菜充分融合。锅里放些调和油,起火将油烧热,把盆里的鸡蛋韭菜,一股脑倒进烧红的锅,不断捞翻,待鸡蛋炒熟,即可起锅。韭菜炒鲜虾可是一道最好的下酒菜,虾的清甜和韭菜的草香交织,让你欲罢不能。夹上一口菜,下一口酒。锅里鲜嫩清香,吃起来,满嘴留香,酒醉了,心更醉了。
那么好吃的韭菜,你可尽情地吃,因为春韭的生命力异常旺盛。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看到长得茂盛的韭菜,一把亮闪闪的镰刀割过去,像是稻田收割那样,平平整整,确实让人心疼,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其实你不用担心,若是一场潇潇春雨洒过,过两天去看,那原先矮矮的韭桩竟然油油地长满地里,那刀痕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不由惊叹韭菜生命力的强大。
虽然韭菜生命力那么旺盛。但如果想割韭菜好吃些,不得不讲究割春韭的时间。最好是在清晨或早饭后,这时气温清凉,采来的韭菜清新,水嫩。古谚云:"触露不掏葵,日中不剪韭",李时珍也强调:"叶高三寸便剪,剪忌日中。"都提醒人们不宜在中午割韭菜。葱怕雨,韭怕晒。中午强烈的太阳把韭菜晒蔫巴了,水分荡然无存,还有什么鲜味呢?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说:"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看来杜甫所说的夜雨后割春韭,真是绝妙时机。雨后放晴,清晨的春韭缀着晶莹的水珠,满含一汪柔情。
韭菜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对人的生命有很多补充能量。比如有大量纤维,能增强肠胃蠕动,有助消化,可以预防肠癌;还含有挥发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更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民间自古称韭菜为起阳草,具有温中下气、补肾益阳等功效。传统中医习惯于用韭菜来治疗男性性功能低下症。男性需要壮阳,女性也要多吃具有壮阳、助阳的食物,能让女性肌肤变得更白皙,显得在春日里更加娇艳动人。
剪一把春韭,吃一份健康。
掰包谷
文/徐成文
暑假里,在城里的空调房安静度假,但只要父亲一句"回来掰包谷",我便马不停蹄地携妻带女赶回老家,参与到农村掰包谷队伍中。
这里所说的"掰包谷",严格意义上讲是"掰"老包谷,就是把成熟的包谷搬运回家,贮藏在农家粮仓里。
掰包谷之前要刮包谷叶子。包谷叶子晒干后作为耕牛冬天的食物。
包谷刮完叶子等待搬运回家的这段时间,农民们晚上总要去地里巡查。半年的辛苦劳作马上就迎来丰收,他们生怕有些手脚不干净的人偷包谷。
掰包谷回家是要等待时机的。农民们很希望来几个大太阳,将包谷棒子狠狠地晒一下,尽可能将其水分蒸发掉一些,一是掰包谷时少费点劳力,二是便于更快地贮藏。农民们先是抽时间撕开包谷棒子的上端,用拇指指甲抠抠包谷以此判断包谷是否真正成熟;假如周围其他家的包谷都掰完了,你也不得不将自己家的包谷掰回家,趁早搬运回家才是硬道理。
掰包谷的工具一般有箩筐和背篓。箩筐用于家中的男人。一挑箩筐包谷少说也有一百二十斤,但担在男人的肩上依然轻松自在。背篓则为女人或者孩子掰包谷的工具,毕竟女人孩子的力气无法与男人相比。在农村,男人永远是家中的顶梁柱。掰包谷是很辛苦的事情,不管箩筐中还是背篓里,总是见缝插针地塞满包谷棒子,加之天气炎热,搬运一趟包谷回家,整个人衣服裤子全部湿透,但农民们毫不懈怠,他们要趁大好的天气早点搬运包谷回家,要是下几天雨,包谷就会腐烂在地里。
掰包谷这几天,家里大人小孩几乎都要参与到这项劳动中。小孩和老人留在家中撕包谷。撕包谷也是很有讲究的。掰包谷是个抢时间的农活,掰回家的包谷不可能一下晒干,所以,农民们在撕包谷时一般做两种准备。把那些短小的包谷棒子包谷壳撕掉,将包谷棒子一丝不挂地掷于箩筐或者背篓里,再运到石地坝或者簸箕里晒干,晚上乘凉的时候,一家人齐上阵就将棒子的包谷颗粒掰下来,再在太阳底下晒上几天就可以装入粮仓里;而那些长得粗大的包谷棒子则撕掉几匹壳子后,将其壳留下,然后,将它们悬挂于家中的柱子上,等到寒冬腊月的农闲时节,再将其取下,这时包谷早已风干,包谷颗粒便可以直接入粮仓。
掰包谷不仅掰掉了郁闷,也掰来了精神。
风与微云
文/罗兰
而现在,我也化作了这个春天,如此地无忧,如此地不羁,像我短短的头发,那么不会附着在任何外力下的飘飞着,不被胶在一起的那么各自分散着,被风吹起的感觉是这样的飘潇与透澈。
我说,就让自己这么游离一刻吧!
车子飞驰,风拂掠,这感觉,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感觉吧?
而我不是"归去",我是在奔赴与逃离。
奔赴一个想象中均远远的,远远的,陌生的天边,逃离一些生活中的窒闷与铅压。为什么生活总是那么沉重呢?那么密云不雨呢?为什么琐事要那么剥夺时间与生命的欢乐呢?为什么天天做着同样的事情而忘了抬头看看天外呢?
风如此风爽,天这么平静,路这么平坦。我该去旅行了吧?趁着那要痛的地方还未开始痛,趁着那晦暗的日子尚未来临,趁我还活着,还未十分老去。趁我还有为这风吹短发而亟想飞奔的心情。
是啊!我是这样的想要飞,你前些时的那个梦,在无阻挡的蓝天下,海滩边,在没有人可以干扰我的处所。
唉!你说这太不实际呀!
唉!实际又是什么呢?
什么比生命与活力更实际呢?
当我有这心情,这是最真实的实际。
有一天,我会完全失去这心情。
有一天,我会真正老去。老到对风、云、花朵、树叶,一概消失了赞颂与欢歌,老到会对自己说:"那是多么不实际呀!"
而我会走向另一个"实际",***亡。
为什么要为别人的一个意见而自责不已呢?
为什么总要等到自己连一分活力都没有的时候,再去惋惜那失去的活力呢?
为什么不在想要飞奔的时候就飞奔?
我的假期近了,我的一切手续齐全了。
我的病已经离开了我,或许只是暂时的,即使只是暂时的也好。
谁又永远不会病与死?总有一天会。
所以我要抓紧这"暂时".
这最不虚伪的"暂时".
唉!你说,你会后悔吧?
是呀!我总难免会后悔。如果不是后悔我去"飞奔",就是要去后悔我"没去飞奔".有过的就是有过了。我要拥有的或许不是你要拥有的,我所爱的或许不是你所爱的,我的实际或许不是你的实际。
你还是觉得我很不实际。是不是?
你从来不赞成我在该回家擦抹桌椅的时候,来坐到这游廊前享受暮春的四级风和微昙的早晨,以及密密层层的那春树。你觉得我真是偷懒!
我是实际而又不实际的。我的实际是知道生命如此短促,而且它永不复返。而桌上地上的灰尘却是永恒的,它们绝不消失,它们不会为我的永别而惋惜的。
所以我说,风和微云也是另一种实际,而它们可能会为我的死去而感伤一些,因为少一个爱它们的人了。
唉!我岂是到这里来想生与死的?
我岂是那么意识到末日?
我的短发灌满面着春天的风与畅快的凉意,和少年时在春风中飞奔欢歌的感觉没有丝毫的两样。
末日不是一定跟着年龄才逼近的。有人很年轻就不爱春风了。他们很实际,我也很实际。我爱另一种永恒。
风就是这样从我左边的窗口扑进来。何等地温柔!那远处池边的半排杨柳,密得使我想起北平。那写着年轻岁月的风城、古城、树之城、宫墙柳之城。回首时,已是大半生了。但我还是那么有心情去感伤与感动,为那些逝去而又长存在心底的、年轻时的心情。
鸟声随着风飘过来。它们在这世界上飞着,跳跃着,唱着、玩着、觅食着、避雨着。我也是这样的活着,比它们更长久一些,觅食与避雨的循环也多一些。它们会有时羡慕我-----的安全。我也有时会羡慕它们----的自在。但我们也都是过客,唱过、玩过之后,离去。
雨落玉兰开
文/唐厚成
夏季的雨来得急速,去得匆匆。有时迅猛如白驹,有时遒劲如奔雷,有时杂着阳光在空中踱步。风雨过后,除了满目间纵横的淤沟,浑浊的流水,在凤城,很难寻觅到一丝有关夏雨的痕迹。
而独有在雨中,在院落、在屋檐下、在小道旁,拾起那一瓣瓣洁白,触摸那一阵阵清幽,那一瞬间,脑海才分外宁静、心扉才格外轻盈。满眼流淌的纯白汇成天空阵阵冷雨,沿着屋檐,泻下一地芳香。
我所工作的地方有片院落。院落中间的空地上便植有大片的广玉兰,细数竟有十余棵。郁葱葱的枝干四处延伸,在楼顶某侧偶尔打开窗户,便能迎来一丛丛琼枝,甚至一小朵娇羞的玉兰。这里四周均为年代久远的老房子,青色的泥墙,葱茏的榆木,一切都相得益彰。
院里的玉兰一到秋冬便叶落,相逢春夏便繁花。翠滴滴的亮绿不到数周就招来鸟鸣声、知了声,本是安静的院落瞬时便多了一味幽深。
清晨,翠叶似睡不露声响,来至树下方觉叶子的背侧竟是金黄,叶面硕大而肥厚呈椭圆形,由中间向上张开,显得分外精神。晨霭中,万片玉兰叶呵护着那一朵朵花蕾,叶繁而花稀,不仔细看很难发现那一朵早开的生命,如此惊艳、绝美。或是艳阳高挂,阳光从树叶间倾泻一地,或是从缝隙中忽然钻出,一棵树刹那间就沸腾了。先是院落中各处阳光折射的图影,然后便来了行人,三五一群在此寒暄拉长问短,或是周围居民楼走来的大爷大妈,摇着蒲扇乘着林荫。
每每路过,看院中玉兰沐光而开,临光独舞,多了一些随遇而安,少了一份勾人心魄。
而忽有一天,当我打着雨伞不经意间走过,我片刻惊呆。
只见院落里,雨水将叶子洗得发亮,千万朵玉兰一下子从叶子里钻了出来。东边的已咧开花苞,浅笑嫣然。西边的早已花瓣坠地,一朵两朵、一片数片……
掩饰不了内心的欣喜,我快步跑上楼顶。院落东西两头的玉兰花尽收眼底,在繁密的树丛中,那顺势滴下的雨水如甘汁蜜露,被花朵大片的吮吸着、滋润着。雨中的玉兰是一首宋词。那些花瓣在雨中傲然盛放,孤寂而又哀伤,恍惚间似乎看见江南女子伫立高楼凝视江舟,苍白的花瓣映衬着多愁的容颜;雨中的玉兰是一瓣月光。片片花瓣芳香馥郁,那么柔白、纤细而清冷,沉浸花语中忘记了来世,你只记得世界上最大的一场雪叫做月光。
雨中的玉兰是一道梦巷,弯弯折折处便足够让你惊喜,树上树下一地繁花,魂魄牵断,梦醉其间。
那些色彩温暖着冬天
文/任丽瑛
冬风来时,家中那些在夏天差点死去的花儿全部长出了新绿,使我黯然的心情为之一振。想来它们也感受到我虽不是养花专家,但却因我有爱其之心,全部起死回生。绿白相间的金边吊兰、宽叶高杆的白玉兰、细腻柔情的米兰、并蒂莲、虎皮树,还有需要水分很少的仙人球,长出了勃勃生机,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多了一份灵气和温暖,使我又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大自然的万物正在和严冬的风作着斗争,人们开始穿上厚厚的冬装了,色彩鲜艳的围巾在脖子上就那么随意一绕,竟多了几分妩媚和俏丽。午后温暖的阳光是那么短暂,踩着地上的落叶,那轻微的声响,竟有几份浪漫多情的伤感。路过之处,草地上一片翠绿的色彩,风从身边刮过,寒意的侵入使我对这些充满绿色的生命多了一份感激,多了一份感动。
人们一直关注的是那些绚丽夺目的花朵,而忽略了那些"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的绿色。那些绿色的树叶转变成黄色,美丽了整个秋天,醉了看客的双眼。难道冬风来临时,它们面对严寒怯懦了吗?妥协了吗?不是,它们没有!它们只是暂时休息一下,积蓄能量再度绽放新生命。世上没有永远的胜利者,有的只是不断补充能量的胜利者。不管是人还是万物,它们的能量都是有限的,都有一个休养生息的周期,也只有好好地休息,积攒了能量才能卷土重来,再来美丽整个大地。
面对着初冬中的万物,我陷入沉思:它们休养生息最好的季节难道是冬季?它们把繁重的背负全部抛弃,把生命的节奏放慢,忍耐着、坚毅着、期盼着,直到春天到来,便冲破厚重的、浓浓的寒意和无边的寂寞,用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装扮整个世界。冬风肆无忌惮地刮过,但它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世上有许多东西,都不会被挫折打倒的,它都会坦然面对、坚毅忍耐,总有一天,最后的胜利者还是那些不折不挠毫不屈服的微笑者。无数的参天白杨遥指长空,不甘逆来顺受,长长的枝丫指向天穹,想划破冬风厚重的面孔;金黄的胡杨叶不甘心就这么被它刮掉,那绝美的色彩让寒风也多了几分暖意,使它飘落的姿态多了一份轻盈的洒脱。难能可贵的是大街上那些在瑟瑟寒风中摇曳的一抹绿色,它让人在冬日里感到春天的来临,使我疲倦的眼神多了一份惊喜的笑颜。
大地从来不寂寞,总有一种颜色或多种颜色装饰着它。在一家单位院子里看到了一墙火红的爬山虎,那红色在阳光下是那么耀眼,它们攀附在墙上、栏杆上,把高大的白色楼房装扮,成了这个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盛开的菊花带着深红的色彩,给寒冷的天气增添了几分暖意。在寒冷的冬日里,在如此苍茫的季节里,它们还在努力地绽放着。远远看去,一片枯萎。走近,只见一朵一朵的花儿藏匿其间,装点在枯萎的花丛中,我迷茫的心受到了极大地鼓舞。小小的花瓣儿,嫩嫩的蕊儿,迎着寒风毅然而开,还在顽强地开着花儿,一点也不害怕。它独特高洁耐寒的气节、纯净幽雅的品质,使我更加喜欢它。
水仙花开
文/浅歌
每年,我都会在自己的窗台上种一盆水仙花。
喜欢水仙,是因为那冰清玉洁的花朵和馥郁芬芳的清香,更喜欢那亭亭玉立的神韵。另外的水仙养法也很简单,只要几粒石子,一点清水。这对于我这个爱花却不怎么会照料花的人来说尤其合适。
去年年底,一位植物学教授送我两只硕大的漳州水仙球。因为时间尚早,我便随手将它放在靠南的窗台上。
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想想再不把它们养在清水里,恐怕到春节就开不了了。因为自己不是一个细心的人,往年也养水仙,可不是开得早了就是开得晚了,尽管以前也学过有关课程,知道如何利用光照和水分等控制开花时间的道理。
从家里找来去年养水仙的那只天蓝色的陶盆,细细地刷洗干净后铺上一些雨花石和一些从青岛海边拣回来的自以为美丽的小石子。剥开雪白的水仙球外面干枯了的外皮,静静地把它们养在了水盆里。几天后水仙的根部长出了白嫩的根须,慢慢地慢慢地这些根扎到了石头缝中,每次换水的时候,我都得小心翼翼,惟恐伤到了那白白长长的须状物。
再养了些天,水仙的叶子长了出来,碧绿碧绿的,放在南窗上,一天一个样子,别的办公室的同事跑来串门,看到这郁郁葱葱的植物,惊叹我的手艺:哇,你花养得好,这大蒜也养得不错呀!正听得得意忘形的我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旁边的同事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你难道没听过水仙不开花——装蒜?真是的,有人在办公室种大蒜吗?我发泄着不满。同事呵呵地笑着解释:我没仔细看。她这么一说,我也不好意思再刻薄下去只好跟着傻笑。
过了些日子,万绿从中抽出了粗壮的花箭,长出了花苞,数了数共有九枝。看着眼前葱茏的叶,雪白的球,淡绿的花箭,我的心中装满了喜悦。
初四的时候,有一个同事打电话说他值班并给我带了一盆花,兴冲冲地赶了过去,打开房门的一刹那只觉暗香浮动,心清气爽。抬头一看,窗台上的水仙花开得正灿烂,那雪片一样洁白的花瓣和那鹅黄的花蕊,妖娆地朝着窗外的阳光微笑着。细数数,有花朵34只。那袅娜的姿态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神韵。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荼蘼倒,只此寒梅无好枝。"古人的这首诗或许就是对水仙最为贴切的描写。呼吸着这满屋的芬芳的空气,欣赏着阳光下有几份优雅的花朵,我的脸上不自觉地绽开了一朵微笑。
因为离收假还有半个多月,我索性把这芬芳移植回家了。每天空闲的时候浇点水,给她晒晒太阳。那花朵似乎有灵性的精灵,给这有些寒意的屋子带来了浓浓的春意。心儿也被这碧绿的叶一样染上了春天的色彩。
如今那盆茂盛的水仙花已经快开败了,可葱茏碧翠的绿叶和那冰清玉洁散发着幽香的花朵却永远绽放在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