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
倚栏轩精选6篇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母亲与我
文/唐士莉
儿子休息在家,我跟他说:"家里有桃子,你要吃吗?我削一个给你吃。"他说:"不用,我要吃自己来削。"然后,我看他一直没有动静,就开始跟他唠叨起来,说道:"你要多吃水果呀,桃子富含维生素,夏季常吃对身体有好处。""你每天不吃水果不行,这样营养不均衡,容易上火……"
儿子不耐烦猛地一声吼道:"我知道了,你别啰嗦了!"
我一下子愣住,心里升起一丝委屈。
静下心来想,我什么时候,也变得像母亲一样爱唠叨了。想起我们小时候,母亲忙里忙外,父亲是不怎么爱做家务的,他只忙外面的田地,母亲除帮忙父亲之外,还要忙家里的事情。母亲是家里睡得最迟,却起得最早的人。
我们姐弟上学时,每日清早醒来,母亲已做好早餐,锅里炕好黄灿灿的饼子,煮好鸡蛋,炒好菜等着我们起来吃。有时我们起迟了,来不及吃就去上学,母亲会拿着饼子和煮鸡蛋跟在后面追着,硬塞给我们,嘴里说着:"不吃早饭不行啊!头会饿晕的。"
母亲很疼我们,年轻时我为了身材苗条好看,有时不吃饭只吃水果,母亲会烧好饭菜,端着碗过来,不停地劝,要拿勺子伸到嘴边喂我,我怎么好意思,只好接过碗吃起来,母亲才放心。
与母亲在一起,她总爱跟我唠叨,会跟我抱怨父亲的不是,家里的鸡毛蒜皮,及一些老乡家或邻居家那些与我无关的事,我并不想关心,也不愿意听,可母亲总是说个没完没了,直到捂起耳朵也没有用,逼得我跟她叫起来,她才停止说话,盯着我看,眼神中透着纠结和无奈,然后走开。
第二天她又会忘了似的,继续重复跟我唠叨那些事儿,直到我要发火才停。后来,我远嫁江苏,想着远离母亲,就不会再听到她唠叨了。
等我有了儿子,我慢慢地理解母亲。母亲跟随父亲从江苏到新疆支边,离家八千多里路,远离娘家亲人,生活带给她的一些困惑,她无处诉说,也无法排解。积累多了,堆在心里,她也难受,只能不停地向女儿诉说。我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所以无法深切地理解她。母亲的唠叨,在我眼里,被认为是心理脆弱的表现。对于故作坚强的我来说,觉得不值一提。
养儿方知父母恩。有一天,我也像母亲那样,会时常跟儿子唠叨,唠叨他的衣食住行,唠叨他不良的生活习惯,本着母爱的天意表现,认为是关爱,不是唠叨。尽管我没有母亲唠叨得那么频繁,但好多次想唠叨时话到嘴边被压回了。明白他已成人,有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要尊重他的选择。但有时还是忍不住地想关心一下,唠叨一声。
现在,母亲已跟我同在一个城市,相距得很近,我隔两周会去看看她,每次去,母亲依然跟我唠叨个没完,比以前话更多,会一个一个地问家人的事,不同以往的是,我现在能够安静地听完她唠叨了,也会就此跟她聊起来。
她一会儿拿盘点心问我吃不,一会儿又赶紧到厨房下饺子给我吃,一会儿又拿来水果给我,忙个不停。我要回家了,她又唠叨:"回老家你外婆给的花生米带上点……"下楼跟着我,把我一直送到小区门口公交站台,看着我上车,不让她送都不行,有时候寒冷的冬天,要等很长时间的公交,上车后望着窗外站台目送的母亲,风吹着母亲的银发,我转过头鼻子酸酸的。
家乡的荠菜
文/高山流水1212
在家乡,荠菜是报春的野菜,春风轻轻拂过,最早醒来的是荠菜,它匍匐在河边沟渠的坡地上。一团一簇的新绿,吸引着女人们呼朋引伴,提着篮子,拿着铲子,寻寻觅觅挖荠菜。
荠菜是一种很不起眼的小草。民间好多人又把它称为护生草、枕头草、清明草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清明前后,荠菜在其它的小草还未萌动的时候,就破土而出。开始的颜色是浅紫,后来是深绿,再后来就成了绿色。让人看了就产生一种尝一尝的欲望。
荠菜的味道微甘,细品有一种大地的气息,令人回味,令人神往。科学分析证实,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钙的含量,每500棵荠菜竟高达1680毫克之多,超过了其他各种蔬菜甚至豆腐的含量。
荠菜和肉糜做成馅儿包进馄钝;和新鲜笋片笋丝烧成荠菜冬笋;和肉丝豆腐一起做成美味荠菜羹。吃过后余香会三日不去。
这都是在繁华的快节奏的都市里很难得的,我们可以用心去体味那种泥土的气息,这里远离了逐臭争利,锱铢必较,远离了轻嘴薄舌,争是论非,远离了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细细地品位那是一种清醇,那是一种淡泊,那是一种宁静。
我喜欢荠菜,不仅喜欢它旺盛的生命力,更喜欢它身上那种清淡的,充满着泥土气息的味道!
每年三月草长莺飞的季节,也是荠菜茂盛生长的时期,满地的荠菜随着葱茏蔓延的春天,蓬勃生长。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荠菜水灵灵钻出地面,绿油油的,晃人眼。每逢这个时候,就会想到童年的美好时光,那在春风春雨中挖荠菜的情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在脑海之中久久萦绕,挥之不去,让人留恋怀念。
荠菜又名枕头草、粽子菜、三角草、荠荠菜、菱角菜、地菜,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多种疾病。荠菜营养丰富,含有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
荠菜,家乡最普通的一种野菜,留给了我太多的记忆,那记忆充满了甜蜜,也充满了辛酸和苦涩。
对于荠菜,我是有着深深的感情的,这种感情来自儿时,既不是它的药用价值,也不是它的营养价值,更不是它朴素的花。我对荠菜的感情源于它鲜嫩的叶。因为,我是吃着荠菜长大的。
阳春三月,荠菜刚从地里长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田野里,山坡上,到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小时候,我经常挎着一个篮子,拿一把小铲刀,换两个要好的伙伴去挖野菜。你追我赶,我们边跑边唱儿歌,像一群活蹦乱跳的小鹿,向广阔无垠的田野奔去,是那样地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仰望蓝天白云,远看青山绿树,近听溪水淙淙,我们恣意地呼吸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感触大自然的怀抱,那一刻顿时体味到自由的无穷乐趣,心会得到彻底的放松。而这样的感觉确实要感谢荠菜的恩惠。我们来到山坡上,来到田野里,开始比赛,看谁先挖满篮子。弯下腰,眼瞅着荠菜,心无旁骛,我们只顾挖啊挖,没过多久,就有人一蹦三丈高地喊:"我挖满了!"挖得最快的伙伴能吃上挖得最慢的给买的冰糖葫芦。他含在嘴中,甜在心里,得意地"咯咯"笑着,那声音是世上最纯真、最灿烂的笑声!
小时侯生活贫困,粮食经常不够吃,一年中半年闹饥荒。为了不让肚子饿着,母亲就让我们兄妹到田野挖野菜充饥。那时的野菜很多,荠荠菜(荠菜)、刺角芽、灰灰菜、面条菜等。刺角芽我不大喜欢,上边有刺,扎手,也不好吃;灰灰菜与面条菜倒是好吃,但很少,不容易挖到。最好挖的是荠菜,田野、河畔、山坡、路边,到处都是,吃起来也不错,小时候,我也会跨上竹蓝,拿着小镰刀,跟着哥哥和姐姐一起去挑野菜,我们三三两两的走在乡间的田野里,每次都能挖上一篮子。刺角芽挖回去炒吃,灰灰菜凉拌,面条菜做汤面时作为青菜下锅。惟有荠菜,即可炒吃,也可凉拌,还可以做饺子馅。那时,能吃上一顿饺子,是十分奢侈的,做梦都想。
回到家里,我和哥帮着拣荠菜,母亲就忙着揉面了。荠菜拣好后,先用清水洗净,母亲再用开水烫一下,挤干水份,用刀把荠菜切碎,就开始对佐料弄馅心了。那时候最多在馅心里加上两只鸡蛋或者是一点豆腐,就已经是很不错了。母亲是精打细做的能手,身边放着一个低矮的小炉子,她坐在小板凳上,把炉子燃旺。炉子上面铺一块平底的圆铁板,把事先和好的面粉抓在手心里,往铁板上一点点地烙春卷皮子,一张张的春卷皮子在手中撑开如同一张张轻盈的伞面飘飘然地被掀起又叠成小堆,这反反复复的动作,在她们已经熟练得不假思索了。母亲摘下一块小小的面团,只见母亲快速地在手心里一转,一张圆而薄的面皮很快就出来了,再挑入一小块馅儿,左手心一合,右手指随意地捏几下,一个圆鼓鼓春卷就出现在我们眼前,随后,母亲把春卷整整齐齐的摆在桌子上。母亲又开始炕饼了。只见母亲把一只小包子放在手里一转,一只圆圆的小饼出来了。等锅烧热后,母亲先在锅里放上一点油,然后将饼放进锅里,不一会,一只只黄亮亮的荠菜饼熟了,满屋子的荠菜香味,那个香呀,真的让人直流口水。
在我们家乡,乡亲们爱吃饺子,把饺子做主食,也拿其待客。有"迎客的饺子,送行的面"一说。在我的印象中,早些年吃饺子,纯粹是改善生活,而且那时侯的饺子,基本上都不放肉的。现在想来,不放肉的荠菜饺子,其实味道也是很不错的。我现在也常吃荠菜饺子,但都是在超市里买的,吃起来感觉没有过去的好吃。我曾去野外挖过荠菜,吃起来味道还算鲜美,但总感觉有点生分,吃不出童年记忆里的滋味来。
荠菜还可以腌吃,不知道别人吃过没有,反正我吃过。大概是七六年吧,我那时正在公社读高中,家里穷,买不起食堂里的菜,常常自己从家里带些腌菜。常吃的是苤蓝丝、萝卜丝等。记得那年春天,家里没有了可腌的咸菜,母亲就到野外挖来了荠菜,为我制作咸菜。如今想来,荠菜制作的咸菜,味道还是很好吃的呢。
荠菜不仅是普通百姓家桌上的佳蔬,早在清代中期,它还被列为皇宫御膳食谱,成为皇家贵族的美食。荠菜是一种大众化的菜蔬,可采用各种方法烹制,如与肉馅、鱼泥合制成荠菜肉丸或鱼丸下汤,也可直接与豆腐、肉片等制汤羹或炒食,还可做成荠菜饺子或馄饨,甚至可与膏蟹、虾仁、塘鲤等合制成高档菜肴……荠菜清香爽嫩,让人回味无穷。老家人对荠菜情有独钟。"二月二,挑荠菜,荠菜包饼精拽拽,不吃不吃两三块。"这就是老家人对荠菜的赞歌。
对于荠菜,人们总是喜欢把它与贫困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我的印象中,在许多关于荠菜的文章中,把荠菜说成救命菜。荠菜,成了忆苦菜。当然,我也一样。其实,荠菜是一道营养丰富的美味良蔬。我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吃荠菜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诗经》里有:"谁谓茶苦,其甘如荠"之句。可见,古人很早就知道荠菜味道之美。唐朝时期,人们用荠菜做春饼,在立春这天有吃荠菜春饼的风俗。许多文人名士也对荠菜情有独钟,范仲淹在《荠赋》中写道"陶家雍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入口中,嚼生官商角微。"苏东坡喜欢用荠菜、萝卜、米作羹,命名为"东坡羹".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人们认识到了荠菜的价值,开始种植,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
荠菜除了药用、食用外,还有一定的欣赏价值。荠菜根白色,茎直立,呈莲座状,叶羽状分裂,叶片有毛,边缘有缺刻或锯齿。开花时茎高20~50厘米,花小,白色,长圆形。说实在的,荠菜花确实有点不起眼,星星点点的小白花,几乎没有香味,它既没有牡丹的富贵,也没有桂花的浓香,更没有腊梅的傲气,属于那种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小花小草。但就是这样毫不起眼的小花,却是野地里的报春使者,很多植物还未从冬眠中醒来的时候,它已经向人们报告春已来到的消息了。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中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让人们对它充满了无限的怀想。可以说,荠菜花是春的旗帜。
现在菜市场上也有好多卖野菜的,但大棚养殖的荠菜没有野生的味道。过去,家乡人吃野菜主要是为了度荒年。现在人吃野菜,则是为了尝尝新鲜,换换口味,每每品尝这美味佳肴时,我总会想起童年时的荠菜香。荠菜先春而落,是最早返青的报春菜,它伏地而生,任凭风吹雨打,无所畏惧。
在阳光明媚的春天,约上几个小伙伴,到田野里去挑荠菜,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暖暖的阳光下,挎一个筐子,带一把铲子,呼朋引伴,连蹦带跳的奔向田野。踩着软绵绵的麦垄,望着绿油油的麦苗,大口呼吸着沁人心脾的麦苗青香。身轻如燕,飘走在田野里,收获着荠菜,收获着春天,收获着希望。
俗话说:"三月三,荠菜赛灵丹",又有"吃了荠菜,百蔬不鲜。"挖一篮儿鲜嫩的荠菜,回家用凉水洗净,在案板上把它剁细,把花生面儿或豆面儿一起下入锅中,温火炖十几分钟,你就做成了家乡人百吃不厌的荠菜花生沫或荠菜豆沫。那四溢的香气,像南方的芝麻糊,让人直流口水。陆游曾赋诗赞曰:"手煮肠下荠,美若乳下肠。"故乡也有"日食三顿荠,赛过活神仙"的说法。听爷爷说,艰难的岁月中,榆钱、苦菜、白蒿、地瓜秧,甚至是树皮、草根,乡亲们都曾用来充饥,更不用说这好吃的荠菜了。是荠菜帮他们度过苦日子,迎来好日子,因此乡亲们对它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感情。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荠菜清香爽嫩,至今老家的人们对荠菜仍有很深的感情。荠菜,在许多人看来,它是乡野里最卑微的植物,它既跟爱情无关,跟吉祥无关,跟富贵无关。它所拥有的只不过是苦难岁月里的悲伤记忆。
又是一年三月三,"到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我愈加怀念起家乡的荠菜来……
妈妈的味道
文/邱祖凤
春节前,乡下表姐托人给我捎来一双布鞋,我的心中感慨万千。看到手里的布鞋,仿佛又看到妈妈坐在门前一边拉着鞋底一边满脸笑容聊天的情景,感受到了几十年不曾有过穿布鞋的幸福,千层布万条线做成的布鞋,凝聚了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母爱。
妈妈的味道是暖在心上的布鞋。妈妈健在时,每逢春节前夕,她都要给我们全家九口人每人做一双布鞋。她有一个用草纸订成"书"的鞋样包,里面夹满了全家老小不同尺码的鞋样。与其说是鞋样包,不如说是一个天底下难以盛放的"爱"字,是一部人世间无法丈量厚薄的无字书。做鞋的准备工作从年初开始,所有的材料备齐做成鞋底鞋帮后,要用晚上和下雨天时间一针针一线线将鞋底拉成"满天星",有时也会拉成四方格或花瓣图案,用今天的眼光来欣赏应当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做鞋最关键的环节是鞋帮和鞋底的合成,不仅要花费力气还要讲究技巧,就像工程师要精确计算尺寸,一点微小的差异鞋底和鞋帮都不能合拢。我想妈妈当年也是无师自通懂得"几何学"原理的,她做的鞋舒适好看,令同龄人所羡慕。不知母亲是否有预感,她去世那年早早地为我们做了布鞋,此时离春节还有几个月,而离她病逝仅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妈妈为我做的最后一双灯芯绒布鞋成为永恒的记忆。
妈妈的味道是品味不够的饭菜。妈妈在当地是出了名的能干人,做得一手好菜,她做的豆瓣酱、渣辣子、豆腐乳、干土豆片、皮豇豆等特色土菜远近闻名,她会变着戏法将诸如土豆和红薯之类的食材做得百吃不厌。她知道我最爱吃的是豆瓣酱炒腊肉,无论我在外上学还是工作,只要有熟人路过,她都会用铝饭盒盛上满满一盒带给我,而每当我揭开饭盒看到鲜亮红艳的腊肉豆瓣酱时,思念、感动会一起涌上心头。在她不久于人世时,还拖着孱弱的身体做了满满一簸箕没有辣椒的豆瓣酱,因为她已经没有力气剁辣椒了,至今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盛放在簸箕中长着浅绿色霉灰、颗粒均匀的豆瓣,那是妈妈一生唯一没有完成的杰作。
妈妈的味道是留在我心中难忘的背影。我与妈妈形影相随不到十八年,参加工作后时聚时分,尤其是在我从事行政工作和成家后与妈妈相聚的时候就更少了,但是妈妈的两个背影却镌刻在我的人生中。一个背影是我上初中时,有一天晚上,我不小心把煤油灯绊倒引燃了蚊帐,火苗顿时窜到纸糊的楼板,妈妈听到了我大声的呼救,不知她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娇小的身躯从堂屋飞快跑到房内,一个箭步跳到桌上迅速徒手切断了火源,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回想起那一幕,真是心惊胆战!如果没有妈妈的勇敢,我家仅有的一点家当将会毁于一旦,也可能从此穷困潦倒一蹶不振,也就是那次,妈妈在我心中留下了女英雄的形象。还有一个背影是我当教师暑期返校时,由于路途比较遥远,需赶乘一辆拉货的大卡车,我顾不上吃饭,拎起行李包就往离家不远的操场跑,等车发动时,妈妈手里攥着两根油条气喘吁吁赶来了。车渐行渐远,我先是看到妈妈满脸的遗憾和无奈的表情,再是看到手中依然攥着油条微微佝偻的背影,我知道,此刻的妈妈心里对我满是牵挂和不舍。
妈妈的味道是她心中博大的慈爱。妈妈不识字,但是她用她的行动感染着家人和朋友。妈妈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不是迷信,是人的品行".是的,她一生都在向善,她没有嫌弃年老病重的奶奶,用百倍的努力精心照顾,最大限度减少老人的痛苦,奶奶临终对妈妈说"你会有好报的".其实,老人的话只是对妈妈的善意交代,妈妈省吃俭用供我们上学,她用乐观、开朗、向上的心态影响着我们,现在我们兄妹生活的都很好。妈妈不仅对家人慈爱,对朋友亲戚都是这样。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妈妈会给上门的"叫花子"送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消除暂时的饥饿;会为处在病重之中的邻居捐出身上仅有的零花钱,延续最后的生命;会为看电影散场的人群点上一盏油灯,保证出行安全。应了奶奶那句话,妈妈晚年过得充实幸福快乐,她的豁达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她出柩那天街坊邻居自发为她沿路燃放鞭炮,送她最后一程,祝她顺利到达天堂。
清明节快到了,像以前一样,我会到妈妈的墓前烧上一炷香,点上一炷蜡烛,送上一叠冥币,插上一束鲜花。虽然,我知道这些妈妈都是享受不到的,如果有在天之灵希望她能感受到。我用这种方式寄托的哀思,是对妈妈勤劳、慈爱、善良、博爱的追忆。每一次祭奠都是对我心灵的洗礼,我只能说:妈妈,您的精神是我人生前行的明灯,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仿佛都能听到您温柔的鼓励,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时也仿佛能看到您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会让您的精神不朽,让我的后辈继续传承!
剩菜里的母爱
文/何旭
儿子呱呱坠地后,母亲从乡下搬进县城,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她多年养成的勤劳、俭朴的习惯也被带进我们家。记忆中,母亲总舍不得丢弃剩下的饭菜,都会自己悄悄地"消化掉" .
小时候在农村,物质匮乏,餐桌上基本上见不到油荤,一日三餐吃的都是自家菜园里种的时令蔬菜。每到用餐时分,母亲总会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让我们先吃。她总是迟迟不来,而桌上好吃的菜早已被我和弟弟风卷残云。很多时候,母亲总是端着碗,打开碗柜在厨房里吃饭。原来家里的剩菜,都被母亲悄悄吃了。当我们问起,母亲总是乐呵呵地说,剩菜挺好的,她喜欢吃。
剩菜都是母亲一个人吃掉,唯有一道剩菜,她会巧妙地加工后,和大家一起分享。赶集的日子里,母亲会收集菜市场里摊贩卖不掉的带剩毛猪皮,洗净用水煮透,再用干净的白纱布把肉皮里的浆汁榨出,待肉汁结冻,用刀划成一小块一小块,佐以姜葱等简单佐料,竟成为一家人难得的调味佳肴。
如今,日子好过了,母亲依然爱吃剩菜。每次吃完饭,收拾碗筷的时候,我会把一些剩菜倒掉。母亲见状,连忙伸手阻拦,"倒了可惜,还是留着我吃吧。"我摇摇手,报纸上说过,剩菜会产生硝酸盐,对身体不好。母亲总是笑笑,菜里放了那么多油,倒了多浪费,你不知道以前挨饿的滋味。菜又没坏,味道也好,要知道节约。我知道拗不过母亲,只好作罢。
儿子一天天长大,母亲依然会吃家里剩下的饭菜,有时搁了几顿还舍不得倒掉。那天,儿子见母亲端着剩菜吃得津津有味,便问:"奶奶,剩菜好吃吗?"母亲点点头,儿子闹着要吃剩菜,强行从母亲碗里挑了一箸放进嘴里。"啊?菜都酸了,真难吃!"儿子边吃边将吃进嘴里的剩菜吐了出来。
儿子的话让我浑身一震,太多的时候,面对老人的谦让、牺牲,我们总是以习惯为由,心安理得地享受老人的付出,而忽视了对老人真正的关心与尊重。母亲哪是喜欢吃剩菜呢,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为了节约和爱,习惯了吃剩菜。看着白发苍苍的母亲,我鼻子一酸,夺过母亲的碗,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记忆深处的那年夏天
文/如果
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过许多难忘的人和事,我也一样。以前的我会把美好记忆经常放在嘴边,因为那是我经历过的幸福;以前的我也会把无法倾诉的秘密埋在心底,因为我还没有能力去改变它。
又一个突然醒的半夜,还是那个梦,漆黑的夜晚年少的我是那么的无助和迷茫,这个梦带我回到那个特别的夜晚。曾经我多么希望那个夜晚的所见所闻只是儿时随风而逝的记忆,但是我脑海里的影像却越来越清晰……
我的父亲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姐弟四人,从小父亲经常对我们说他小时候的生活和以往的经历。父亲年少时,他的一个哥哥早已成亲,另外一个哥哥在外当兵,三伯和父亲都在上学。父亲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在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上学是一种奢侈。
父亲的兄弟姐妹众多,三个姑姑都非常小,家里的劳动力只有我的爷爷和大伯。家里只能负担起一个人的学费,父亲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主动放弃了学业。自此以后,父亲和三伯的人生截然不同。
辍学时父亲才十几岁,正是"瓜菜代"的时期(所谓"瓜菜代",就是用瓜和蔬菜代替主食),为了填饱肚子,那时的人们必须千方百计想办法找可以入口的代用品代替粮食充饥,有的人连树皮也不放过。父亲为了能让家里的妹妹们多吃点,还小的他正在成长的身体受了过多的劳累!
如今父亲已快奔花甲,皮肤黝黑。50多岁的他由于常年劳作身材显得很瘦小,深邃的眼孔旁布满了或深或浅的皱纹,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但时间仿佛已经在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松树皮一样的手在默默讲诉着他的艰辛。每次回家,总是能看到实实地挤压在父亲指甲里的泥土,那种痛,一直停在我心里。风风雨雨里,父亲生疼的、与泥土接触的手,把我从小学一直供养到大学。我很庆幸,自己有一双和父亲一样短而厚的手,它让我感到力量,感到从没有过的踏实。
我的三伯毕业以后留校任教,顺利在大城市安了家。那时的交通并不发达,父亲去市里看望三伯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几十里的路对他来说并不远。
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去三伯家,那时的感觉像出国。在三伯家看到大大的书柜、软软的大床、豪华的沙发以及哥哥的单独卧室,电视机上播放的动画片,画面是那么清晰,感觉像看电影。现在的三伯是大学教授,两节课的收入比父亲打一个星期零工所得还要多,他家的两套两居室,其中一套出租,收入用于日常开销。三伯唯一的儿子留学回来后,也有了自己的事业。
我曾经好奇的问父亲,"您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三伯,您后悔过吗?"父亲微笑着看看我,然后他把目光投向天空,像似追忆,又像是在措词,过了几分钟缓缓的对我说:"赶上了那个年代没有选择".不谙世事的我眨巴眨巴天真的眼睛看着父亲的眼睛,却找不出任何东西,接着父亲又说:"家里只能供一个人上学,你三伯身体不好,爷爷奶奶的年龄也越来越大,家里还有一群孩子,我不辍学又能怎么样"!还是小孩的我不理解父亲的目光。
我的妹妹
那年夏天,我上小学5年级,姐姐上6年级,自从上学,我就一直在用姐姐的二手书。年少时的我也像其他孩子一样,有小小的自尊和面子,因为自尊导致了我那时的小情绪:不爱学习,不爱说话,但在整天忙忙碌碌的父母眼里,我是家中最乖的孩子。
到了交学费的时候,我却只能带着低落的情绪去上学,带着阴霾的心情,我再一次面对老师的催款,由于自尊,我从来没有对老师说过家里的情况,只是说:"老师,我明天交。"面对老师已经不是一两次的催款,心里很难过。那天我很晚才回家,刚走到家门口就隐约听见传来的细微哭泣声,当时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选择进去,而是悄悄的一个人停在屋外。在屋外我依稀能听见正在哭泣哽咽的母亲说的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没办法接受。仔细听完母亲接下来说的话,瞬间我年幼的心就被触动了,眼泪随即而来。母亲所说的内容虽然与我无关,但那个内容却变成了我心底一块移不走的石头。从那天后我开始发奋学习,因为年少时我能给父母最大的回报只是"优异的成绩单".
那一天,我知道了我还有一个亲生妹妹,她只比我小一岁。由于家有很多外债,加上爷爷奶奶的想法,还有村里种种舆论压力,我的妹妹刚出生不久就被爷爷奶奶在妈妈不知情的情况下送了人。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是妈妈的全部,对于母亲来说,生儿生女都无所谓!
那一年的夏天改变了我……从那个瞬间开始我就长大了,我告诉自己要感恩,因为我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和最好的父亲!
儿时的记忆虽然被深埋心底,但是随着我的长大,它也悄悄发了芽。走在路上,我会留意街上的人,听到别人说谁和我长得像,我的心会莫名的颤抖。我的那个妹妹虽然不知去向,但我相信她过得一定很好,我们全家人都在心底为她祈福,我相信有一天我们全家人一定会团聚。
记忆深处的那年夏天,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现在的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足够的能力。在我的心底:我的妹妹,将来的某一天我一定会帮妈妈找到你!我们一家人一定会团聚!
母亲和她的画
文/申晓国
母亲在做手术之前从来没有用毛笔正儿八经完整地作过画,只是在裁剪闲暇之际偶尔用各种笔勾一下线,绣个花而已。
母亲年轻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裁缝。在我的记忆中,从早到晚找她做衣服的人从来没有断过,这种情景,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有一天我将裁好的16开纸递与母亲,和她说:"妈妈没事画一下画吧,也算锻炼身体,许多老年大学都算一门功课呢!"
她很乐意做这样的事,将一只砚台、小墨条、几支国画颜料、两支毛笔整齐地放在靠近窗台的一张大桌子上。我找出一本齐白石的手稿画册让她看,她先用铅笔在一张废纸上起稿,我看她画得很投入,也不便多说,任她在纸上驰骋。
她画山状如莲花,画水波光粼粼,画树婆娑分明,虽然水不容泛,人大于山,但在视觉上却处处合乎想象。我的要求是仅限画横幅,不着色,以水墨为主,主画山水。因为画大幅太累,对康复的人不好,着色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水墨丰富了照样精彩,画山水容易调整。
前几幅的作品构图简单但味道十足,我便鼓励她继续画画,每天一张,不要贪多,并将画作用手机拍下来,发到朋友圈里。评论的结果是都由衷地佩服母亲的绘画天赋,点赞的人多,好些是名画家。悦石恩师在拜年短信中用语音给我回复短信:"晓国好!全家好,你母亲画得不错,真是幸福啊!"当时我便感动得热泪盈眶。许多不爱发言的粉丝也都赞美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对母亲说,你看你画得多好,许多人在夸您呢。她也乐此不疲,有时候竟忘记了做饭。每天画一页,即34乘17厘米的小横幅,偶尔也立着画。有牡丹、孔雀、凤凰、竹、兰、梅、依窗的民国美人,都是年轻时的记忆,有几幅已着色,有粉质的感觉,但不显得沉闷,雅得很。
我琢磨,母亲的画到底好在哪儿?像她这样画画的老太太多了去了,为什么许多画画的人也在赞她?我总结了一下,可能有如下几点。一是真,创作无羁绊,天马行空,任我邀游。二是朴,母亲用线以拙为主,吸收了许多民间的东西,如剪纸、绣样,场景多为生活中记忆的东西,如梯田、山川、河流、树木,不画没见过的。第三点十分重要,能将一幅方寸之间的笔墨安排得井井有条,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母亲画了十几天之后,画幅中的山脉组合越来越多,状如莲花、笋头、馒头,安排处理又不板滞,画面效果又如版画,各种方法兼而有之,将人带入一处毫无尘嚣的世外桃源。所以研究传统的人感叹她的架构,搞现代水墨的朋友感叹她不经意偶成的当下水墨抽象意味,感叹她的天赋的确超出常人。
母亲所画十二生肖装池成册,持与恩师悦石先生观看,先生观后说画得好,欣然在册页上题写"造化在手",且题了册页签"闫引枝十二生肖册页".本人十分感谢,拟将母亲画作结集成册,让她在有生之年就这样自由自在地画画,安享晚年。
母亲回乡下老家居住,没事时养养花,种种草,做儿女的看她一天一天恢复也很开心,她见自己的作品装裱后的样子,也吃了一惊。回老家之前又购了一些纸笔准备每日画一些。每次通话,我第一句便是:"妈,近来画画了吗?"她说:"画了!"我心想,只要她开心,身体健康,画不画无所谓,不过心中觉得她不画画太可惜,也许她往后画画不如这本集子的高度,但母亲坚毅、虔诚、乐观的态度一直鼓励着我,使我不敢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