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故事作文600字
倚栏轩精选6篇亲情故事作文600字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亲情故事作文600字(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藏在棉鞋里的爱
文/梁伟洪
[感悟:风从破旧的窗户里灌进来,火苗晃几下,母亲映在墙的影子也晃几下,有些恍惚而亲切,而他,通常就是在这样的恍忽和亲切里,枕着温暖的被窝,看着在油灯下做棉鞋的母亲,甜甜睡去。]
这个雪花飘飘的元旦,他去商场买取暖器。从一个堆满五颜六色样式各异的棉鞋专柜经过时,无意中看到一双黑帮白底的手工棉鞋很是刺眼地躺在其间,激动地赶紧抢在手里,却发现并不是记忆中的那双棉鞋。心,象是被针生硬的扎了,疼通不已。关于棉鞋的故事和情节,带着辛酸,夹着温暖,瞬间在涨潮的水里翻涌不已,撞击着他那根天性敏感的神经。
小时候,家穷,他没有棉鞋穿,脚不知什么时候就冻了,最恐怖的还会冻泡,而且每年冬季都难逃恶运。一双脚的脚背脚后根肿得通红,揪心的痒钻心的疼。母亲看他可怜的样子,心疼之余更多的是自责。每次用热水给他烫脚时,都会紧紧地捂住长冻泡的地方,一边轻柔,一边自言自语:"妈知道,身从脚下寒,等日子稍微好些了,一定给你做一双棉鞋".但由于当时家中困顿,很长时间无法实现。11岁那年有一次,和同伴们玩时,村主任的儿子穿着新棉鞋不小心踩到他长冻泡的脚,他竟哭了一个下午。原本是想得到母亲同情的,没想到被母亲当场狠批,还用棍棒打了他,"男儿有泪不轻弹,一点事就哭成这样,你真是一个好哭包!""您不就是想拍村主任的马屁吗?"愤怒的话脱口而出,他跑开了,空留下母亲愣愣地背影。
接下来几天他以沉默表示反抗,不愿与母亲说话。直到有一天,他无意起床时上厕所时,发现里屋的母亲独坐床头暗自流泪。他轻轻走过去,"妈,您怎么啦?""孩子,妈那天吵你打你,心里也难受啊!你能懂妈的心思吗?"在他眼里,从记事起,再大的苦累都不曾让母亲落泪。那一刻,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上前,紧紧的,紧紧的握住了母亲的手,擦干母亲的泪,然后,拼命的点着头。
终于轮到大哥、二哥可以在生产队挣公分了,家庭条件渐好起来。 13岁生日也就是腊月12晚上,他正要睡觉,母亲走近来,背着双手,脸上带着许久许久未有过的开心的笑,很温情很神秘地看着他,却不说话。约五六分钟后,他突然灵魂开窃,从床上一跃而起跳下地,光着脚转到母亲身后,惊喜地看到了一双梦寐以求的棉鞋。他摸了又摸,那是一双雪白的六层底灯心绒,毛茸茸的鞋面,鞋帮上还有几丝雪白的棉絮线头露在外。顾不得冬天的寒冷,他兴奋地把脚塞进棉鞋,不大不小,不宽不窄,不长不短,正合适,一股暖意顿时向上蔓延,直至全身,果真如母亲所说,脚不冷,身就不冷了。也就是在那一年,脚就没有再长冻泡了。
印象中每年冬天晚上,冰冷的土坏房里,忙完家务和农活的母亲只做一件事:为孩子们做棉衣或者棉鞋。瘦削的母亲总披着一件肥大破旧的对襟棉衣,头低垂着,靠着昏黄的煤油灯光,穿针引线。空气里弥漫着煤油的味道。时间长了,油灯芯会结一个球,光线越来越暗,象宣纸上泼了厚厚的一团墨。母亲的手指有好几次被针撮了直流血,夜深静得甚至能听见母亲用嘴吮吸的声音,一声,一声,很轻,却疼。这时,母亲总是很淡然的用纳鞋底的针轻轻将它剥离开,一下子,屋里就变得亮堂了。风从破旧的窗户里灌进来,火苗晃几下,母亲映在墙的影子也晃几下,有些恍惚而亲切,而他,通常就是在这样的恍忽和亲切里,枕着温暖的被窝,看着在油灯下做棉鞋的母亲,甜甜睡去。
最愧对母亲的是有一年,天降大雪,年少不懂事的他一时兴起,穿上棉鞋就跑出去和同伴们玩起打雪仗堆雪人的游戏,待疯狂一个下午之后,回家时,鞋早已湿透。想着母亲熬更守夜的辛苦和越来越近视的眼睛,他特别害怕。没想到,从村里归来的母亲看到后并未责怪埋怨,只是赶紧帮他脱下棉鞋,和以前一样,捂住他冰凉的脚,心疼地说:"棉鞋进水就不再暖和了,肯定会把脚冻坏的,妈晚上再为你赶做一双。"那轻巧淡然的语气就象做一双棉鞋不过一支烟的功夫。殊不知,说这番话时,母亲的手还有脚早就冻坏多年了。
为他每年做一双新棉鞋的这份坚持,一直到中专毕业他参加工作后,76岁的母亲得了白内障,眼睛再也看不见,才放弃。转眼,母亲离去6年,他在城市里的新家已安装了暖气,但在这样一个雪花纷飞的元旦之夜,想起母亲为他做的棉鞋,他知道他穿的不仅仅是一双棉桂,而是背负着深沉的母爱在前行。
母爱从来都不会写在脸上,挂在嘴边,亦不会镶嵌在缤纷的玫瑰与物质里,它总隐藏在最深处,就象剥洋葱,一层一层,会让你泪流满面。恰如识字不多的母亲,把对孩子们无尽的爱,一针一线,缝进棉鞋里,温暖妥贴,绵延不绝。
父亲
文/琴韵
对于家人,大多的时候,倾注于笔端的是对母亲的赞颂,父亲一词,似乎有那么一点疏远,一点偏离,仰或就是少有关注,诸如此类,也许与素日相处多少有关,与沟通多少有关,大抵不会有太多别的原因。
也曾写过一些有关父亲的文字,那些发自内心的语言,可谓真情的流露,有一种血脉相融的依恋。父亲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并感染着我,也就形成了自己优柔寡断的性子,一种骨子里不会猥琐的秉性。
父亲一生勤恳节俭,热衷于乐施行善,虽没有太多的成就,但他的平凡中却有着不平凡的成绩,人缘也是很好的,口碑自然也好。父亲的医术和武术也是成就他一生事业的主要方面,在没有这些喜好的儿女里面,因为不可以传承下去而懊恼,曾经我也尝试过,但终因情趣未投而弃之,给父亲留下了一些遗憾,也是我的遗憾。
幼年的父亲多灾多病,奶奶为他找了两个干妈,求神拜佛试图保佑他平安。在日子极度艰难的时候,爷爷奶奶也不愿唯一的儿子受一点儿的委屈,在六个子女里面,只让父亲一人上学念书,学一些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我现在都佩服当初爷爷奶奶的高见,能预想到父亲以后的出路会离不开文化,一定要在文化的层面上才能有所作为的,这个远见曾一度时期让我对爷爷奶奶刮目相看。后来的结局,也证实了他们当初的判断,也使父亲在坎坎坷坷的人生中一路走来,一直到自己退休。
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过父亲打骂我的影响,父亲虽没有什么教子良方,但他的宽厚仁慈,他的德高望重,也深深教诲并鼓励着我们。在如今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世俗里,虽然他的一些思想过于迂腐陈旧,但多年来在他的生活中早已形成了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没有多少可以改变的地方,这是父亲一生的悲哀,也是时代变迁的悲剧,到如今也无法改变这种固有的模式了。
父亲对我们的爱,只能局限于物资的援助和精神的慰藉,对于前途的问题却没有过多的能力去解决,虽然我们对此有所失望,但没有埋汰他的意思,同时却为父亲要为我们操劳而不安,懂得不可以将这些压力强加给他,是我们的无能,不是父亲的无能。
今天是父亲节,也是父亲七十一岁的生日,好多的话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思绪联翩,语无伦次。我们围坐在父母亲的身边,说一些过去的事情,尽情享受这个难得的天伦之乐。父亲拿出好吃的好喝的,不住地递与我们,眉里眼里全是喜悦和满足。在转身离开父亲的一瞬间,我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爱是多么的深沉而厚重,又是多么的高尚而无私。
父亲,我亲爱的父亲,这辈子我做了你的女儿,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孩子,永远爱你。
炊烟里有母亲的温度
文/六月河
一
端午节,回乡下看望母亲。
一进门,就看见母亲在灶台边忙碌着,母亲把灶火烧得旺旺的,那红红的火苗映红炉膛,也映红了母亲那张历经岁月沧桑的脸庞。
母亲住的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做的砖木结构的两层老房子,家中的老灶台母亲一直舍不得拆除,逢年过节时母亲时而还用着它。曾经,早晨、午间和傍晚,家家房顶的炊烟,轻轻袅袅,飘荡在村镇的上空,散发着柴草的辛辣味儿,接着就裹挟了五谷饭香。收工的父老乡亲和我们这些放学的孩子,似同时听到召唤,寻着炊烟升起的地方,从乡间小路汇入镇子里,推开一扇扇温馨的家门。
故乡的天空,是炊烟撑起来的小村落。尽管小镇住着两个生产队和集镇居民的百十来户人家,但劳碌了一天的工作,一家人在自家的简陋闲院里,围坐在小桌前吃饭,坐在长条凳上休息,大门口跟街邻说说闲话,总让故乡人感到日子有着无限的幸福和满足。
记得上中学时,母亲时常对我说:你爸爸当年在九江念师范的时候,恋家呀,看不到家里的烟囱有时就想流泪。母亲的话没有什么很大的哲理,但话中却蕴含着一种贴心的温暖。那阵,早已有了思想的我,自然知道母亲话中的意思,那就是身在外地读书的父亲,心自始至终地与故乡的那缕炊烟在一起纠缠。因为,炊烟里有父亲放弃不下的情结,那就是家。因为家中有他最亲最疼爱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奶奶。烟囱能拴住父亲心的那条长线,就是炊烟。如今的我,也正如当年的父亲一样,身在异地工作仰望着故乡的炊烟,想念着自己的故乡。因为故乡有我的母亲,有我的亲人。现如今,故乡尽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炊烟是温暖的炊烟,带着温暖的亲情,刀刻斧凿般地锓蚀在我的灵魂里,时时激发我内心对家深沉的爱,这爱不弃不离,只是向着故乡的土地奔涌而去。
清晰的记得,故乡的土地活多,人们通常起早,炊烟飘起来的也早。天还没有亮,空气中就已经散发着潮湿的场院和牲口粪便气味,雾霭后面村子里的公鸡懒懒地啼着,狗在房舍的台阶下睡觉,老母鸡蹲在屋旁树的枝桠上休息。就是这样的清晨,故乡小村落里,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了一缕缕飘渺的炊烟。有炊烟弥漫着,清晨的雾气就显得格外重,隔远处看,村庄、树影雾雾绰绰的原野、庄稼和林子像给一层白布掩盖上,看不清楚,鸟儿躲在不为人察觉的树枝上,在炊烟里鸣啾着。
故乡的炊烟和他乡的炊烟一样,早、晌、晚三个时间里,定会载着淡淡草木灰的香气,浓浓于原始氛围中缓缓升起,然后,一缕缕飘向明朗或暮合的天空。有时,炊烟被微风扯成丝丝缕缕,微微跃动着,懒散地拥入天空的怀抱,与白云亲密地拥吻着,一起做着甜温的迷梦。
吃过早饭后,除去到地里干活的人,村子里在家的大人,小人,男人,女人,都会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块地方闲聊。老者们脸上一律皱纹密布,那皱纹最深的自然也就是最老的老者了皆面目慈祥,不时地给旁边的后生家讲出个关于镇子里、村子里从前的事,高兴时,也会加一点"调料",常引得大伙儿笑的前仰后合。这时,太阳是懒懒的,却是一副乐融融的样子。
故乡的炊烟,包括有太多太多的内容。不知道故乡的炊烟在其他人心中是一个什么概念,但对我来说,是连接我生命的血脉。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了,依然固执地思恋着故乡的炊烟,感觉那氤氲在心中的情结,无法用其它再美丽的东西所能取代。如此,我越来越感觉到,故乡的炊烟,像薄纱,像轻绢,像白云,像信笺,向归眷微笑曼舞,向远方的游子招手致意。它如经典书画,毫无矜持刻意,自然、率真,饱含天然之趣。
二
带着审美的眼光去看当年,故乡清晨的炊烟是最美的淡淡的蓝蓝的炊烟,小村镇的房舍、绿树上弥漫,很容易让人想起清晨树林里飘动的雾霭。晨风吹来,村庄便脱去轻纱般的睡衣,裸露出乡村初醒的清新与美丽。这时,拍翅的鸡,蹒跚的牛,乱窜的猪,蹦跳的孩子,鱼塘边的姑娘,悠闲的老汉,无不生气盎然,醉人眼目。尤其是公鸡们拍着花哨的翅膀飞到墙垣竹篱上自豪地叫过之后,往往要缠住看上的母鸡调戏一番,更是渲染着故乡早晨的气氛。这样的早晨,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无比愉悦。
快到黄昏的时候,这时的炊烟从高矮不一的房顶袅袅升起,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那小村落,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越发显得古朴、恬静、美丽迷人。烟缕渲染着黄昏的景色,田间的人们炊烟的呼唤下,赶着车的背着锄的顺着村道走回来。顿时,牛的哞哞声,拖拉机的隆隆声,打水的轧轧声,狗咬声,鸡叫声,人们说话嚷叫声,将炊烟下的村庄的黄昏变得充实起来。黄昏后,故乡的炊烟都飘到了村外的小树林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年轻人会悄悄来到有炊烟的小树林里、坝脚下的拐弯处约会自己心爱的人儿。单身青年李二哥又在"五一堤"小河坝上吹起了那支竹笛,幽怨的笛声迷离,能传到对岸的邻村,增加着夜晚的幽深。我们又在炊烟和月光里玩着百玩不厌的各种游戏。故乡的炊烟是浪漫的。
很快地,夜幕像块幕布似的以看得见的速度从西面走来。使得镇子里的炊烟正在缓缓地融入夜幕,被无边的夜幕同化。接下来,吃过晚饭的人们带着炊烟的乐趣,陆陆续续地来到小队的麦场前聚齐。麦场是给村组里人带来无限快活的地方。散尽炊烟的村里人聚会、看电影、夸白等都在这里。平时,没有电影看,小队和集镇里的一群后生家便围着一个年长者听他讲故事。长者的眼睛半睁半闭,怡然自得。无论老者怎样的瞎讲,后生们都相信。但也有些人却聚在空场地打扑克,输了的一放并不输什么,只是乖乖地将鼻子伸到赢家的面前,让他刮三下。热闹时,常有些不知深浅的女人们前来围观,这时调皮些的男人免不了会说几句荤话让大家笑笑,胆大些的甚至在围观的女人的脸上或屁股上拧一把也不算出格。
故乡的炊烟是最早升起的一缕温暖。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母亲起身点亮煤油灯,烧水、和面。擀面杖响起时,灶台炉子也点燃了,那一道蹿出烟囱的炊烟,慢慢氤氲地覆盖在故乡的池塘、小树林上空,升腾起乡村的第一缕生机。
随着年龄的增长,怀乡的情绪渐渐地浓了起来,旷野里的那缕缕炊烟,时时在怀乡的情绪中缭绕着,经久不散。曾感慨,炊烟就是母亲对儿子归家的声声呼唤,那声音,那么的亲切、自然而谙熟,总让人有一种归家后的甜蜜,疲惫时的抚慰。时常,眼睛因看见炊烟的升起而高兴的噙着眼泪,好想再一次闻一闻故乡炊烟的味道,好想再一次闻一闻锅台旁边腾腾的热气 .
如今,故乡很难再看到昔日村庄里飘起的炊烟,因为故乡的瓦房越来越少了,土灶和烟囱也越来越稀有了。偶尔飘起的一缕炊烟,似乎在告诉着我,这将是故乡最后的风景,昔日那些烟囱飘出袅袅炊烟的景象,只有永远珍藏在记忆深处。
三
都市居住二十多年,多少个日子里,常用自己的心,丈量着城市与故乡的距离。只是认为,没有炊烟的城市生活,心是空落落的感到有一种无助的孤寂。
心若清静,那里就是故乡。回想起那时夕阳中的炊烟,总是让人想起母亲伫立小镇的东街头,一双望穿暮霭的双眼,痴痴地守候和期望着儿女们匆匆的归程。有时坐车经过小镇,望见一座座房屋上升腾着一缕缕炊烟,心里会产生莫名的感动,那炊烟升腾的是一缕缕家乡幸福的人们安守着的是一份份安宁温馨。望见炊烟,悠悠往事凝聚胸间,忽浓忽淡。在城市吃着买来的煮玉米和毛豆、烤红薯,这些东西看起来干净,吃起来也方便,但总吃不出那种饱含炊烟的味道和口感。
炊烟吹老了岁月,在炊烟的升腾中,又看见了母亲火光映照下的脸以及脸上那深深的皱纹。或许,只有母亲自己才最了解那皱纹里深藏的风霜、坎坷与苦难,或许只有炊烟才最清楚,母亲的脊背是怎样慢慢弯下去,母亲的脚步是如何一天天变得迟缓。
在繁华的城市里,我们看不到亲切的炊烟,闻不到它那特有的味道。烧水做饭只是拧一下煤气灶就可以了,省心、省事、干净。炊烟也逐渐淡出古朴的村庄,城市里有的是污染空气的各种气体。我会常常想起故乡小镇上空的炊烟,想起生活在那里的乡邻乡亲,想起天真无邪的童年岁月。当我走在城市喧闹的街道上,依然强烈地思念故乡的炊烟。因为,故乡的炊烟曾经是我慈祥的母亲为我放飞的。
现在回想起来,每当我们儿时撒欢儿玩,不知道能跑到了哪儿。是去河边捉鱼,还是去小树林里捉鸟,还是去场院里玩游戏?慢慢笼罩下来的黄昏也没有打消我们的忘情和快乐。只有母亲的唤归声,和炊烟一样升起,我们会来不及穿上鞋子,边跑边看屋顶上的炊烟,才感到肚子已经饿得扁扁的。回家来不及洗手,就端起蓝边大碗喝着有拌有酸菜的粥,就是煮熟的红薯也能美美地吃上三四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然后又到热闹的街巷疯跑疯玩。后来,我在外地工作,有时候一个多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远远地看见村庄周围的小树林里弥漫的炊烟,那种思乡之情和接近故乡的感觉是如此迫切,故乡的炊烟是甜蜜的。
炊烟,是乡亲父老眼中最美的风景,有炊烟升起,他们心中就踏实而欢悦,像我一样,从小离家的"游子",每当闻到炊烟的味道,温暖的情感就涌入心田,因为,炊烟下是我的故土家园,有我日夜顾盼牵念的亲人。
然而,这舒展了千百年的水墨丹青般的炊烟图,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褪色了。村镇街道上的柴草垛几乎没有了,村庄上空,日益稀薄的炊烟,冷清而落寞。接下来,生活富裕起来的人家,都搬到了城里;接下来,镇、村规划改造,用楼房置换了几代人居住的老屋。是啊,这变化来得太快,快得年轻人喜上眉梢,快得父辈们手足无措。
如今寄居闹市,衣食无忧,但总觉缺失了什么。少有清晰完整的梦境。但有,也是那一抹炊烟,那一抹氤氲的故乡,那一扇风雨沧桑的松木老门,那漏雨的屋檐,那生锈的门扣,那蓝边的瓷碗,那幽暗的灯花,那烟熏板凳,那奶奶亲切的呼唤……
我时常从某种尖厉的噪音中惊醒,那乱红杂绿的霓虹灯里浮起的,仍是那一抹心灵深处的炊烟,那一幅旧年画般的幽幽乡愁。
每每忆起故乡一条条一缕缕的炊烟,从历经风霜的笔直烟囱喷薄而出,洋洋洒洒,缱缱绻绻,徜徉于村庄,流连于原野,贮存于家乡人记忆深处的暗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永不淡逝。
故乡的炊烟,融融氤氲,带着柴草火星味扩散着,蔓延着,像自言自语般倾吐脉脉爱意,活跃而不浮泛,曼舞而不虚妄,倩巧而不卖弄,恬静如行云流水,细腻,轻柔,温婉,有"香远益清"之气概,于安详中透露着素雅,于恬静中潜蕴暗伤,相牵相挽,藕断丝连,难别离。但故乡的炊烟、故乡的小河依然亲昵着我,它教我朴实,教我灵动,教我安恬淡定,教我修身养性。不忘阡陌田畴,不忘小河老井,不忘乡风乡俗,不忘草根本色。
每眺望故乡渐行渐远的炊烟,我常想起印度古典戏剧《沙恭达罗》中的两句诗:你无论走得多么远也不会走出了我的心,黄昏时刻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
翘首问苍穹,月是故乡明。不论我们走了多远、离开了多久,乡情、泥土情、亲情、友情,像家乡的缕缕炊烟缱绻缠绵,剪不断理还乱,始终连着你和我。
不管天多高路多远,只要我极目远眺发现了几缕炊烟,便觉得质朴和蔼的家乡故园历历在目。 那飘逸在蔚蓝天空的烟缕,牵动着每一个赤子的故乡情,浸润着游子迷离的紫气祥瑞,和谐,恬美。
我曾偏执地杞人忧天——倘若炊烟无端断绝了,游子心头将是怎样惆怅与哀伤?然而,试问谁的人生最终牵念会脱离故土故人?我想,如果故乡有一种温情的表达方式,那一定是炊烟。
炊烟在故乡的文章里,是个生动的符号,是个活色生香的词语,有着母亲的温度,有着童叟的笑声,有着牧羊归来的悠闲,有着桃枝逢春的喜悦。
乡村里,最美的炊烟,是在暮色中。暮里炊烟,轻薄成缕,暮阳一窗,茶盏叠影,案上时光,是需要用眼睛和心去细细品读欣赏的一首诗。我喜欢这样的时光,喜欢在这样的时光里,幻想人生的一片芳菲。
有人说,炊烟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所以,不管是家乡人,还是家乡客,都难以忘怀。这话我信。炊烟,当然更和母亲分不开。母亲的呼唤声,是故乡炊烟里最频繁、最熟悉、最温暖的音符。暮色里,当饭香在风中从一座座院落飘出,炊烟在村子上空氤氲成一朵朵烟花时,各家母亲此起彼伏的呼唤声就会绕过瓦檐,绕过老树的枝叶,呼喊贪玩的孩子回家吃饭。那呼唤声,和着青瓦屋顶上的炊烟,使那些朴素的日子生出足够的暖意。
幼时,母亲在炊烟里那一声长过一声的呼唤声,给予我的是一种安全,一种依赖,一个孩子需要的港湾。每次到吃饭的时间,母亲就站在门口,亮开嗓音喊:"狗儿(我的乳名),回家吃饭了……"如果我在较近的地方,母亲声落,我就已经蹦跳着到了母亲跟前。母亲会摸着我的大脑袋,然后牵着我的小手进屋,案上已经摆好了母亲盛上的饭菜。如果连续几声之后,没有听到我的应答,母亲就会沿着村组,沿着巷子,一边呼唤着,一边找我,东家西家,巷里陌上。母亲是不怕我丢失的,只是她希望我能陪她一起吃饭。尽管粗茶淡饭,但我是母亲栽种的希望,她希望我好。后来我知道,其实每个母亲都这样。
想想,我能跑多远呢?因为当炊烟升起的时候,我的肚子也到了饿的时候。此时,母亲的呼唤声,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致命吸引。
其实,在异域,我依旧能看到炊烟。有时去郊外,遇着农家做饭,便有袅袅炊烟从小院上空飘起。我在路上,在车里,隔着田埂,隔着河水,看炊烟在我遥望的目光里,一点一点消散到天际,像极了家乡的炊烟,像极了家乡炊烟的香味。此时,炊烟就是一面镜,折射出我的表情,我的心境。那表情,那心境,叫思念。
"炊烟近人,冷暖自知",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句话,立刻感觉到这是多么契合心境的八个字……
妈妈织毛衣
文/董刚
妈妈年轻时手很巧,主要表现在打毛衣上,过去商店里只卖毛线没有毛衣成品,全家人的毛衣都是妈妈一针一线打出来的。妈妈只要看到别人穿的花样,就能琢磨出来怎么打,打出来的毛衣比原样还好看,还能根据毛线的颜色设计出不同的图案。因为手艺好,经常有同事熟人找妈妈帮忙,妈妈也从不推脱,一年四季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
前几天,妈妈60岁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给妈妈一件羊绒衫,爸爸说,妈妈打了无数件毛衣,自己穿的却是最简单的。这是一件颜色艳丽的羊绒衫,我们都说好看,让妈妈穿上试试,妈妈摸着羊绒衫说:"以前都是我给你们打毛衣,如今到处都能买到,看来我的手艺要被淘汰了。"妈妈已经很久不打毛衣了,我知道,除了我们不再需要妈妈打的毛衣,除了妈妈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主要原因是妈妈很少和爸爸争吵了。
记忆中,妈妈总有打不完的毛线活。每年,妈妈都要把我们穿旧的毛衣拆了,洗干净后重新卷成团。吃过晚饭后,妈妈就坐在灯下一针一针地织毛衣,有时一织就是一整夜。开始我还想,妈妈怎么会忘了睡觉呢?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妈妈整夜打毛衣的时候就是和爸爸吵架的时候,她是用打毛衣来发泄心中的郁闷。
那时候爸爸在部队当兵,很少顾得上家,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妈妈操心,妈妈有时心里很烦,爸爸一回家,妈妈就会向爸爸诉苦,有时越说越气,妈妈就会和爸爸争吵。吵过之后,她就会找出毛线来,一声不吭地打,爸爸好像也知道这个秘密,把我们哄睡觉之后,拿本书坐在妈妈旁边陪着妈妈,两个人都不说话。第二天,妈妈又和往常一样,家里也恢复了以前的欢笑。因为她知道爸爸为了这个家在辛苦地工作,自己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爸爸身上。
直到今天,妈妈和爸爸有时还会为一些小事争吵,这时候,妈妈就会拿出我们曾经穿过的毛衣,告诉爸爸,这件是什么时候吵架时打的,那件是为什么吵架,爸爸则很知趣地赔礼道歉。
给老妈做顿饭
文/王丕立
年近半百,我常常在梦中惊醒,梦境中我急切地到处找寻母亲,却怎么也找不到,醒来后久久不能入睡。我想起儿时母亲为我们付出的种种艰辛,在那个物质不丰盈的年代,母亲为了让我们吃饱穿暖劬劳不息的情景,像放电影一般反复在脑中回映,我的内心被往事泡得异常柔软。
记得夏天到来的时候,母亲佝偻着背在前面池塘摸铁螺蛳,往往摸满一筲箕,螺蛳肉也只有一小碟,处理过程还特别麻烦。螺蛳用开水焯一下后,用一根细铁丝将那少得可怜的螺蛳肉剜出来,然后用辣椒爆炒,装在碟中的螺蛳肉像一粒粒黑豆,吃在嘴里,味道厚实绵长,母亲望着大快朵颐的我们,喃喃地说,蚊子腿也是肉啊,吃了补一点蛋白质。她是说给父亲听的,父亲反对她淘螺蛳,说费时又没效益,还弄得自己那么累。
冬天到了的时候,很多人家掏出坛中腌制的糯米辣椒,用文火煎至两面澄黄,吃时既有红辣椒的甜、辣味,又有酢辣椒的酸爽,还有糯米的香软,特别可口,我们馋得不行。母亲见状,她笃定要让我们解馋,三伏天还不停歇上山去采药草,卖出钱来购买新收割的糯谷。我家那点田地只够种口粮,腾不出多的地儿种糯谷稻。
母亲把色香味俱全的糯米辣椒端上饭桌的时候,我不停地咽口水,母亲见了,示意我们先吃,说她炒完最后一道菜就来。当她坐上桌的时候,盘中只剩下留给母亲的那只糯米辣椒了,母亲笑眯眯地望一眼我们,将盘中那一只也搛到我碗里,我推辞说想让母亲尝尝味,母亲说,她知道什么味,并为自己没有让我们过上好生活而自责不已。其实那个年代家家如此,物质极度匮乏。
现在母亲老了,他喜欢吃什么呢?惭愧的是我对此一无所知。好容易捱到早上八点,我给老家的大姐打了一个电话,向她询问母亲的饮食喜好。大姐告诉我,年逾九旬的母亲没有一颗牙齿,她反感装假牙,一般的东西她吃不动,也不爱吃,就喜欢喝一点汤。
到了周末,我在后面菜市场买了上好的黑猪排骨和墨鱼、新鲜鳜鱼等食品。开车赶回家去。我将排骨的血水泡出来后,放水清炖,水开后将浮渣撇尽,放入茶油、姜丝、加入翻炒几下的墨鱼,小火炖至汤白再放入盐,之后放蒜继续文火炖至酥烂。
吃饭的时候,母亲细细品味着排骨和墨鱼,像一个耽于美食的孩子,她一边喝汤,一边赞不绝口,"好喝","好喝".母亲胃口大开,比平时吃得要多,精神状态也特别好,我心里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
父母老了,其实也在心里盼望儿女的关心,只是一直以来他们为儿女付出成了习惯,以致自己的这一心理诉求退缩到不被儿女察觉的角落。看到自己带给母来的愉悦,我心里像喝了蜜一般甜,我以后要常回家给老妈做顿饭,让年迈的母亲体会到儿女对她的关爱。
父 亲
文/逸品
父亲离我们而去了。多日来我茫然,眼里时时含着泪,才拿起那不够分量的笔,用写来表达我对父亲的思念:
小时候父亲不厌其烦地讲着他给地主家放猪,每每走过学校门口时,就站在那里观望。直到解放了十八岁才上学,从一年级读到五年级,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平均几个月跳一级。而且学习成绩优异。终因无生存保障而退学。"可那时候只要有人给我饭吃,我就能读完小学。"父亲惋惜的这样说着。父亲年幼时就失去了双亲成了孤儿。于是读书便成了父亲一生的渴望。
把这种渴望寄托在他的儿女们身上。父亲一生养育了三儿、四女。从小孤苦伶仃的生活,让他老人家忘记了儿女们给他带来的生活所累。用一生的勤劳,给儿女们安身立命铺下了基石。
父亲常说:"你们赶上了好时候,咱家孩子多,共产党把你们的学费全免了,你们要不好好学习谁都对不起。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念到那我就供到哪!砸锅卖铁也供你们上学!"我那时年幼只想好好读书,将来报答党的恩情……
大弟不爱学习,上学经常逃课,父亲以他的渴望相信棍棒的威力,
于是大弟便受了不少的皮肉之苦。也终未能如父亲的所愿,勉强读完初中便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
在父亲的叹息和时常对大弟的责骂中,使我们懵懂的心理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识是改变人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那读书无用的年代里,在哪偏僻的农村。因为有父亲的管教我们在学习上不敢有半点的懈怠。
在精神贫乏的年代。一到晚上就蹲在墙根底下,电线杆子旁收听队部转播的评书,那时评书给我们贫瘠的生活,贫乏的精神精神世界增添几份生活的乐趣!每每听完评书,便各自自觉地做自己的家务活,因为我是家中的长姐便每天负责挑水,弟弟妹妹自觉地抱柴、扫院子、打好土豆皮。为母亲明早做饭做一些必要的准备。而母亲这时,不是给这个补衣服,就是给那个做鞋。活做完了,父亲就要喊一嗓子:"该学习了!"于是姐弟们悄然无声地趴在炕沿上,窗台边、炕桌上便进入了学习状态……
在父亲的唠叨声中,姐弟们勤奋学习老实做人,在班级在学校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赢得了自尊。父亲也因教子有方,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座谈会交流经验,因此在社会上也赢得了尊重……
在那物质及其贫乏的年代,记忆中蔬菜只有土豆白菜,家家到冬天要准备几麻袋的土豆,几千金的白菜过冬。每月吃着供应有限的粮食,家家都是如此单调的饮食。而父亲一有闲暇就要去的打鱼,而我那时只觉得父亲打鱼是爱好而已。父亲打鱼回来弄得满身都湿了,我有些不解便上前一边让父亲脱下衣服去洗,一边埋怨着说:再别去了,累得要死,弄那么两个鱼,父亲有时就说:"这次打了好多那!够吃两顿了。"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幼稚……
吃上父亲打的鱼,饭特别的香。每每这时母亲平时做的饭量就不够了,父亲母亲就早早的放下筷子看着我们吃饭,也许我那时大一些意识到了什么……现在想来儿女们的饱餐是父母从口中省出来的……
我们吃鱼同龄的孩子们看到羡慕的说,"你家真好能经常吃鱼!"我那时还没什么感觉,现在想来父亲为他的儿女们能吃上一顿好饭要付出了多少辛苦?父亲给予了我们一切能给予东西。他老人家可以将困难、痛苦揉碎了咽下!默默地还有我们至今不知道的!父亲在我们成长的路上跋山涉水——如今我才深深地懂得父爱如山的深意……
二
当二弟肩负着父亲的重望,考上了本省的一所重点大学,父亲逢人便讲:"我儿子上大学了!"这是父亲一生所望,使父亲欣喜不已。可是让他老人家忘记了那拮据的生活!二弟上大学了,先后三妹、三弟都考入大学,四妹读高中。在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精神枷锁,还在近乎于愚忠的父亲那里还没有解除之时。
父亲抱着不给连队填麻烦的宗旨。便认为用不太正确的方式骑着只有一个三角架和两个轱辘的自行车游走四方。给人修表挣钱来供儿女们上学。后来又砸薄铁,一锤子一锤子的……儿女们的学业就是他老人家的梦……
他的儿女就一定要读书。工作、还时不时奢望着有个"当官"的。父亲用一生的勤劳终于实现了他夙愿:如今儿女们分布在各行各业,还真有从政的,做到了县官级了!
三
父亲一生有两件事是他老人为之自豪的。第一他是开垦北大荒建设北大荒的战士!能够参加北大荒的开垦和建设,是父亲一生引以为自豪事。使那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北大荒,如今变成了鱼米之乡,父亲认为有他的一份汗水。
再则就是儿女们,如他老人家所愿的成长起来。这是他这生的欣慰自豪。可也山高水远他乡留了。近二年父亲多病,年节时常守在电话旁,想儿时的唯一的举动……
四
父亲为他的希望劳碌了一生。让儿女们在他勤劳一生里走出了自我。父亲的希望;父亲的勤劳;父亲对弱者的同情;和他一生不曾赋闲的劳碌,是我们儿女享用一生的财富……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惧怕困难,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不再害怕劳累!
如今只能亲歌一曲和泪唱:小时候常坐在父亲的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们养大……都说养儿为防老,可山高水远他乡留,可您再苦再累不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