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类美文
倚栏轩精选6篇情感类美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情感类美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思念的莲花
文/素依清颜
一、
天在将夜未夜之间,下着连绵不绝的雨。她开了壁灯,屋子里被昏黄而朦胧的灯光笼罩着,仿佛整个世界很柔和,仿佛夏日的夜很温驯,而雨,只是一曲伴奏的和弦。
她依偎在落地玻璃前的摇椅上,看着窗外的雨,闭着眼睛,仿佛世界在这一刻停顿了,她乐于在下雨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听雨,听风。广播里,传来了暖暖的声音,她听着那温情的祝福,才惊觉,原来又是一年的父亲节。
她在心底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度过了多少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而每一年的父亲节,都让她痛彻心扉,都让她悔恨不已。有谁知道,自从父亲离去以后,她就一直活在深深的自责之中?
有时候,她真的害怕听到"父亲"这两个亲切而温馨的字眼。每逢听见"父亲"二字,她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好多好多的往事。而所有的往事,都随着时光、随着父亲归于尘土,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悔恨,与她相伴。
广播里头,是主持人声情并茂地朗诵着听众写给父亲的心声与祝福,她认真地听着,泪,悄悄滑落。此时此刻,谁能明白她的心情?此一刻,主持人在念着听众倾诉的那一个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与父亲有关,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温馨,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让人向往。而她,她的心,却像是被什么触动了。她真的好想和他们一样,有机会跟自己的父亲相聚,有机会给父亲送上祝福,哪怕只是一天,或是一小时、一分钟,她亦会觉得无比满足。只是,她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父亲,在天堂里面,会看得见她么?会听得见她心底的说话么?
她站了起来,落寞地站在落地玻璃前,看着雨丝渐渐朦胧成父亲的容颜,她伸出手,想去触摸,可是终究什么也抓不住。父亲已离去多年,却总是清晰如昨,她知道那并不是幻觉,而是,父亲一直藏在她的心里,从没消失。多少个日日夜夜,她想起父亲时,便只是觉得,父亲还停留在相邻的都市里,只是很久、很久没有回家。如果可以,她宁愿父亲还逗留在他乡,也不希望他去了天堂。
只是,父亲,已经和她隔了天隔了地,纵然她一直不想接受这个事实,也还得忍痛接受。她一动不动地站在落地玻璃前,沉浸在自己的思念里,父亲已在天国,她如何还能触摸得到呢?
她的思绪,随着纷飞的雨丝,跳跃着,像是飞到了很远、很远以前。
二、
此时的她,眼眸里又涌起了一层薄薄的泪雾。父亲节,多么温馨的节日呀!她想把世间所有最美好的祝福都收集起来,然后寄往给天堂的父亲,可是如今,即使她做了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到底,父亲在世时,她从来不懂得珍惜,她只会冷眼相待,她只会用违心的话语刺激父亲,她只会指责父亲。如今回想起来,她还记得当初自己的目光和言语有多么的凌厉,她一直都知道,她的目光和话语,可以让父亲痛彻心扉。可是那时,她却觉得痛快。
而父亲,即使被她伤透了,也从没怪责过她。在她的面前,父亲一直小心翼翼地,甚至近乎讨好她,其实她有什么资格去责备一位生她养她的至亲呢?直至父亲离去了,她才懂得,正是因为深爱着父亲,她害怕失去父亲的爱,才一直与父亲针锋相对。
多少年的往事呵!她一直沉浸在这些往事中,纠结着,自责着,而时光,依旧慢慢流转,却没有唤醒她。
雨,还在缠缠绵绵的敲打着,落在她的心里,让她觉得,有一种淹没的沉重。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她真的愿意,珍惜和父亲相处的分分秒秒。
而岁月不留人,当诸事终于静息,当一切的人事已渺,他已归于尘土。而她,甚至来不及告诉他,其实她真的爱他。
她在落地玻璃上轻轻地呵了几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在玻璃上画下了一个大大的心的形状。一滴泪落在她的手背上,她浑然不觉。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走到梳妆台前,从她那个精致的百宝盒里取出一些旧物。这么多年,她一直没有用过这些在百宝盒里沉睡的旧物。不是因为物件本身的价值,而是这些礼物,里面包含的情意太重,总让她思绪万千,掀起许许多多的回忆。而这些回忆似乎太沉重,沉重得让她无力负荷。
她捧出一条金项链,那是父亲在很久很久以前送给她的礼物。她突然觉得空气很沉闷,心里有一种泪不出的难过。原来,每一场生命的洗礼,既是因缘,也是无常。
她尚记得,那日,他说,如若日后他不在,也好留个纪念。
此一刻,她轻轻地念着:当时只道是寻常。原来彼时,他早有预感,他会离去;原来彼时,他把最深切的爱都寄托在这一条金项链之上;原来彼时,他心中装满了爱的天籁,而她,却听不懂。
三、
那是一款异常华美的金项链。拿在手上,只觉沉甸甸的。极有光泽的颜色,上面系了一个翠绿无暇的玉观音坠子,碧玉珠圆、色泽光润。
后来,心平气和之时,她亦曾想,父亲素来喜欢收藏玉石。这个玉观音,怕是他的最爱了吧?这里面,蕴含了多少他对女儿的祝福?又蕴含了多少他对女儿的爱?
其实她与父亲亦曾有过一段温馨美好的日子。那是她十岁之前,那时父亲还没离家,一家人过着贫困但快乐的日子。那时,她是父亲的掌上宝贝,父亲宠着她,爱着她,每天都牵着她的小手,到东江边散步、拾贝壳,给她讲故事。
那时,因为父亲的爱,她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父亲需要到虎门办事,她不依不饶地缠着父亲,要父亲顺便带她到虎门的姑妈家玩。或许,那天,父亲的工作原是繁忙而挤不出空隙的,但父亲最终还是答允了她的要求。可是到了最后,等父亲办完了事情,天已晚了,父亲害怕赶不上回家的车,于是,他牵着她的小手,告诉她说自己来不及实践诺言。而小小的她,那时尚不懂事,只是一个劲地哭鼻子,最后,她的泪水软化了父亲,父亲给她买来了她最爱吃的荔枝罐头,还掏出身上不多的钱,包了一辆车,送她到了姑妈家。
许多年以后,她尚记得那一天的荔枝罐头,那是世上最美味的佳肴。亦是许多年以后,她无意中知道,那时家里贫穷,父亲把用身上仅余的钱,全都付了车费,只为了让她开心。
她十岁的那一年,父亲为了生活,离家到了异乡谋生。再后来,父亲的情感偏离,她的泪水再也无法感化父亲。于是,执拗的她,开始痛恨父亲。她从不知道,恨父亲,其实只是因为太爱。她走进了死胡同,她刻意否认了过往的爱与温暖,她告诉自己,她自小便与父亲关系淡薄。于是,因为她与父亲皆是性子倔强之人,亦不善于表达情感,那份父女之间的深情挚爱便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与针锋相对。
在她懂事以后,她早早便认定了,父亲是不爱她和母亲的;她早早便认定了,是父亲使她的生命有了缺失,包括爱、温暖以及物质;她早早便认定了,是父亲使她的心敏感而脆弱;她早早便认定了,是父亲使她过早地立于黑暗的边缘;她早早便认定了,是父亲让她不相信世上有美好的爱情。
而她,终究错了。当天人永隔,当父亲和她再也不能执手之时,她的心是那样的疼。她多想,有一场粉身碎骨的救赎,好让她,弥补错过的爱和温暖。
四、
而那日,父亲送她金项链的时候,一字一句的交代,语气十分平淡。她竟是,听不出他言语间的苍凉,亦感觉不到其中的深情。她觉得,金项链在现代女子的眼里,不过是俗气的物品。而于她,更是与寻常物件无异。所以,她一直放在梳妆台的百宝盒里,从没佩戴过。
后来,父亲匆匆离世,她才恍然明白,那闪动着金色光芒的项链,是父亲把他认为最值得珍重的东西,以最世俗的方式,给她以最诚挚的祝福。亦是不善言辞、不谙表达的他,曾经想让她知道的,关于父亲对女儿的,最深切的爱。
如今,斯人已去,往昔一切只能成了追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再翻出旧物,睹物思人,竟是这样的苍凉、如斯的惆怅!
而到了这一刻,也不过只能轻轻叹息: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曲终人散的时候,她痛心地追忆。她终于明白,尽管父亲在情感上出轨,但他对她和母亲始终背负着一份责任和亲情。只是这责任过于沉重,让他无力承担;而他的亲情,却被她毫不珍惜地丢弃了。
也是在曲终人散的时候,她才恍然明白,她是多么多么的爱他,哪怕他真的背叛了她和母亲,哪怕他曾经对她们有过怎样的犹豫和决绝。
可是,她却已经无法告诉他,他的离去成为了她今生永远无法平息的疼痛。
而她,所能做的,不过是睹物思人,不过是借着键盘,把一抹哀思、一束心花,献给天堂的父亲。
她终于明白,这条金项链的重量。她终于明白,他在她心中的份量。她终于明白,这份爱是那般的沉重,教她今生无法释然。她亦终于明白,有一朵思念的莲花,永远在她的心间绽放……
她走到落地玻璃前,再次呵气,用力地写上两个字:父亲。
风中的耳语,寂寞开了花
文/篱珞疏疏
风中的耳语,感伤的音乐,某个回音切合的瞬间依然会触动我的心弦。闲时喜欢独坐,长久的端出一个令自己舒适的姿态,发呆或者冥想。这个时候不喜欢有人找,因为讨厌一段心情被无端的打扰。--文:篱落疏疏
思念某人时,我会关上所有的门窗,放一首属于某个人喜欢的音乐,把自己深深的埋在那些曾经的回忆里。甜蜜也好,苦涩也罢,一任放纵自己的灵魂,直到不知不觉泪眼迷离。那时,才知道那人就是我的城堡,我的思念之城。
我静静地朝窗外望去,七月的阳光炙热,没有咖啡,只有一首老歌,就像久远前的一杯咖啡,飘散着的淡淡气息,迷漫过来。我便数着时间,时间又回来,回来数我,没有什么发生,也没有发生什么,我们的故事在从前,早已画上句点,时间的河啊,慢慢地流,涩涩且忧伤的声音缠绕过来,这让我有一丝恍惚。
我在聆听一首老歌,同时也在聆听一段往事。往事在我的记忆里飘浮不定,就如同这风里若有若无的声音一样,难于捕捉。我不断地在记忆里搜索着,所有和咖啡有关的,或者和爱情与关的片断,我试图将之拼凑成一个完整的记忆,哪怕只是一段苦涩的记忆。我好像已经渐渐拼出了一张脸,一个身影,可是却依然模糊不定。是喜?是悲?是盼望?还是绝望?
人这一辈子,大约便是由一个又一个相遇组成的。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遇见了谁?这些是命运,也是人生。普天之下,谁不希望自己可以在一个正确的时间里,遇见一个正确的人呢?茫茫人世,良人何在?有的人你擦肩而过,有的人则是你错过后又再错过,而有的人,即使相遇了,也许你也只能叹一声"恨不相逢未嫁时".
曾经有一朵花那样妖娆地开在我的心中,可是未及细品,已枯死心中。原来爱情,真的只是一朵花开的时间。在这个习惯夸大痛苦寂寞泛滥的年代,一直没有仔细想过这有些小资情调的字眼和自己有什么相干,只是最近在旁人的提醒下才开始在自己的字里头特别留心因而突然发现了一些叫做寂寞的东西的可疑的踪迹。扪心自问,自己可是寂寞的?答案就像雾里看花,看不真切。
没有谁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却都宁愿在逝去的坎坷里被绊倒砸伤无数次,也不愿独善其身的安静一辈子。许多次想远离尘世的淡漠风烟,但内心的牵挂却让我一再的惶恐,幽幽时光里,再也怀想不出花开的绚丽,再也揣摩不透生命的旖旎。人言相思能断肠,借问君知否?
几回痴癫,泪流满面,含笑中挥手告别花开花谢的匆匆。于瑟瑟风雨中酣饮着那份离伤,衔着尘世的无奈,悄悄的奔赴未知的流离。天边流云舒卷,眸中映出的清冷采集着随风飘忽的薄云。一季又一季的流光,百转千回后,依旧洗不去这薄如蝉翼的寂寞与心酸。所谓的忘记,也不过是洒脱。原谅我,无法释怀过去的点滴与美好的回忆,尘世中却又不得不,各安天涯。
静静地看,默默地想,太过彷徨的岁月,何处时是终点。撑着落寞的躯壳却依然在守着,寂寥的守着这份隐痛的执着。我不知为什么要等待,也许只有等待才能唤醒我麻木的神经,只有等待才能叩击我前行的脚踪,也只有等待才能充实我空虚的心灵。等待着黄昏迟暮,等待着风清月朗。
心似落花,冷香已尽。旧时的音容早已经朦胧了我的视线,当所有的希望被冻结,那多情的风声却再也飘逸不出动人的歌谣,也只能踏浪于寂寞的海岸,静静的体会那细纹间弥留下的温柔,对着孤独的碎影,悼念一声凄凉。迷离了往日的记忆。
朵朵绽开的花红,伴着追忆的情怀,清幽在我的心门,雅居在我的身旁。只余一缕忧伤的旋律划过指尖,盈了惆怅,印了悲凉。
一直喜欢这样陷入。陷入生活,陷入一种习惯的文字里。这也是一种行走罢,生活和水有关,我这样想着,不由得微笑。人来人往都是潮,心思的来去也是潮,那是一种水的形态,唯美,所以有一些情绪便开始如水草一样的滋长,并且渐渐茂盛起来。我站在情绪中央,站在水草深处,站在岸边,体会着来来去去,体会着潮起潮落。
常想如果没有遇见你,我还是固执而任性的活着,不快乐也不悲伤在昏睡中消磨那些时光。就这样想你,恍若隔世,你的影子漫进了我灵魂深处,那蚀骨的思念,翩飞成云的气息,如烟如雾。
凋落的季节,所有的鲜艳都枯萎,风中的耳语,只有寂寞开了花。
人间值得,你更值得
文/林希言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朔风初起,寒冬骤临。转眼岁末,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是时候停下来歇口气。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好吃饭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人们整日为生活奔波,常常借口工作忙,匆匆扒拉几口盒饭敷衍自己的胃。也有人边追剧边吃饭,食而不知其味。更有甚者,饱一顿饿一顿也无所谓。
殊不知,你亏欠自己的每一顿饭,日积月累都会报复回来。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健康没了,哪怕拥有再多财富、再高职位,也是过眼云烟。
好好吃饭,不仅是对自己的呵护,更是对家人的负责。
我们万万不可舍本逐末,让药物成为食物。
有位作家曾说:"人如果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爱,好好休息。"
的确如此,食物,不仅能温暖我们的胃,更能慰藉我们的心。
从一个人吃饭的态度,就能看出他对生活的态度。
也许你有1000个不好好吃饭的理由,但我想对你说:"只有吃饱喝足,才有精力去做想做的事,才有力气和遇到的一切困难搏斗。"
再苦再累,认真吃好每一顿饭,才能拥有充足的体力,纵然世事艰辛,也没有熬不过去的坎。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不管是铁炉里香气四溢的红薯,还是厨房里热气腾腾的煲汤,都让人馋涎欲滴。
人生在世,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爱自己,从好好吃饭开始。
从今天开始,用心准备一餐一饭,在一粥一饭的烟火气中,感受爱意流转。
疫情笼罩之下的2020年,每个人都过得不容易,有人失业,有人生病,接踵而来的消息不断冲击着我们内心。
但无论如何,你要相信,风雨过后,天空终将放晴。面对命运的无常,我们无能为力,但只要一息尚存,就有无限希望。
这个世界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人为一世,殊为不易。在前进的路上,我们难免遇到艰难险阻。在这些难题面前,有人迎难而上,有人知难而退,不同的态度,导致了迥异的处境。
前者苦尽甘来,会当凌绝顶;后者只能保持缄默,心存遗憾。
放弃容易,坚持很难。
一时心灰意冷,人就很容易撂下肩上的担子。可一旦放弃了,想要重新开始,就会难上加难。黎明前往往是最黑暗的,然而熬过暗夜,终将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活就是如此,一边得到,一边失去。
不过,每次崩溃之后,你都会学会自我疗伤。每次重创之后,你都要有勇气卷土重来。
就像一首歌中所唱:"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
我们已经走过坎坷陡峭、跨过羊肠小道,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应该更坚定地走下去。纵然狂风骤雨来袭,也不要轻易放弃。
坚持下去,你的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你的每一次奋斗,终将功不唐捐。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活得痛苦,就在于对过去的执迷。耽溺于过去的人,常把时间虚度在无谓的怀念中,把精力浪费在虚妄的幻想中。
事实上,那些让我们担忧的、难过的、痛苦的事情都会过去。那些让我们纠结的选择,如果放到5年后来看,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事。
与其背负太多匍匐前进,不如放下一切轻装上阵。只有把往事清零,才能脚步轻盈,从而拥有更好的未来。反之,你将像蜗牛般举步维艰,不堪重负。
有人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可以忘掉所有的事,以后的每一日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这该有多开心。"
每个清晨,都是全新的一天。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美好。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人间值得,你更值得。你虽然决定不了今天是晴天还是阴天,但你能决定用什么样的心情度过这一天。
往事不可追,未来尚未来,我们能把握的,唯有现在。过去的事,不要再困扰。过去的人,不要再纠缠。
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跟自己握手言和。原谅那些不厚道的人,跟执念说声再见。
余生,往事清零,爱恨随意,让我们一起去奔赴更好的明天。
岁月有痕
文/聂芳
高中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和温暖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再三斟酌,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的体验结果。
从上小学开始,因考试经常双百、听话、热爱劳动的我,很快就带上了三好生、班长、中队长的光环。自然而然也就自信满满,开心快乐伴着自己成长,直到文革开始为止。
文革伊始这一切被打得粉碎。生活中突然降临的灾难,自己毫无防备。本不想再回忆那个年代的那段往事,但没有历史又怎能表述后面的体会和感悟。从那时起,自己灰头土脸的被抛到一个叫做肮脏丑陋的角落里。家父被戴上"漏网右派"、家母被戴上"历史现行反革命"的大帽子。陡然间我发现家外墙包括窗户均被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装裱的异常炫目靓丽。紧接着父母住牛棚挨批斗不在话下,与电视中所演的类似情节没有两样。那时的我还不谙世事也得接受现实。
当父母亲都住进了牛棚时,姐姐也很少回家,她住校参加了宣传队,哥哥则住姥姥家也不常回来。平时家中只有我和小我5岁的弟弟相依为伴。白天,我在家做饭洗衣还算从容,唯独害怕的就是出门买菜。在自己家院内,经常被一群大孩子举拳头吐唾沫戳耳朵扔石子甩鼻涕,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的狗崽子。晚上,尽管我和弟弟都不出门,还是逃不过踢门漫骂砸玻璃的恶作剧。唯一稍感欣慰的事情便是夜深人静时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会儿书,享受一下精神世界的美丽。也就是从那时起养成了睡前读书的习惯。姐姐是老高三能帮我借到一些杂志和图书,我平生最感谢姐姐的就是这件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对我影响非常之大,是我度过这段挣扎、煎熬的漫长日子的精神支柱。
当我和弟弟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回来父母时,等待我们一家六口的命运却是遣送回保定农村老家接受改造。回老家本来是我向往多年的心愿,因为祖上好几代都在城市生活,从小到大就没有老家的概念,很羡慕有老家的同学可以回去度假。可是当这遥远而又陌生的农村老家突然间来到面前时还是惊恐万分不知所措。望着平原上广袤的田野,一家家隔着围墙的小院组成整齐的村庄,秋收季节的玉米高粱十分喜人。片刻的惬意转瞬即逝。再好的农村对于我们一家来说也豪无意义。我们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人无一识,怎样落脚还是大大的问号。还好那时老家的人都还淳朴憨厚,很平和地接待了我们。临时给我们从远房亲戚家腾出来一间堆放杂物的草棚,帮着找了几块木板,加上我们回去时携带的两床被子一个木箱,这就组成了我们的新家,我不再叫它草棚而是草屋。但这样的家无论怎样挤兑也住不下六口人,哥哥姐姐便只好寻找亲戚屋檐下的另外住处了。我们的草屋在秋季的雨水冲刷中还是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塌掉,但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天晴了里面还滴答,这情景一点都不夸张。冬天凌冽的寒风直接刮进了这间草屋,呼啸声一浪高过一浪好似野狼在嚎叫。整个草屋东摇西晃不知能支撑多久,一个夜晚总会被恶梦惊醒几次。
在老家这段日子里,我这个十二岁的孩子和大人干一样的农活却只能挣一半工分。每次分粮分菜时总是分在最后得到最少还是最差的。即便如此我都没有放在心上,坦然接受着这一切。因为这比没有父母在身边,每天任人欺凌提心吊胆过日子好了许多。最不能容忍的是,回老家时家里的书全部被烧掉{包括借来的,当然不是自愿焚烧的)。那时候,尽管点的是煤油灯,昏暗的草屋模糊不清,也渴望有本书读一读陪陪凄凉的夜晚。可是父母就仅有的一点积蓄只能应付全家出来一个月的开销,买书这个奢侈的愿望自然成了泡泡。
当年,由于母亲不堪忍受莫须有的罪名,加之我们的生活也太苦了,与父亲反复商量后终于做出决定。抱着要饭吃的最坏打算,带着我们四个孩子毅然决然离开了这个可爱的农村回到学校。这时家还被封着,当时平反还没有开始,只是遣返暂停了。父母亲和我们就在教室里凑合了两个晚上。第三天学校领导请示上级后给我家拆了封条,这个家终于又属于我们了,真是庆幸。接下来很久都没有平反的动静,父母都没有收入,从亲戚和邻居那里借钱勉强维持着基本生活。之后很长时间家里的生活依旧困难,那时的我开始跟邻居孩子们一起每天捡料碳,使家中的炊烟再没熄灭过。就在这段时间,母亲过去的一些学生家长、老邻居、老同事到晚上就会悄悄的给我们送米面送鸡蛋送蔬菜,使我们家终于没走到断炊的地步。我们一辈子都感激这些落难时雪中送炭默默帮助过我们的人们。
这场噩梦很长,反反复复。一年过去了,母亲还又第二次进了学习班。不过这次比第一次要温和许多,主要是核实平反的证据。第二年父母亲平反后回到各自的岗位上重新工作了。此时虽没有复课,好在母亲带小学毕业班很有经验,在家给我补上了六年级的课,也算是完成了小学学业。
福祸总是相依相伴。就在母亲恢复工作后不久,姥爷在石家庄偏瘫在床了。当时因我没有学上,无奈又承担了帮助姥姥照顾姥爷的重任。姥爷身材高大病前体重在八、九十公斤,姥姥身材瘦小还体弱多病,独自照顾姥爷根本不可能。我在姥姥家一住就是多半年,除了病人还是病人,心想什么时候是个头,姥姥看到我经常暗自落泪日渐憔悴,心疼地几次劝我回家。可我怎么忍心抛下两个病老人离开呢。每次写信我总问母亲姥姥姥爷以后怎么办?我什么时候能上学?六九年下半年母亲终于来信告诉我学校快开课了让我回来,同时也接回了姥姥姥爷到我们家治病养病。
日夜盼望的学校总算开学了,然而初中的一年多却让人失望之极。除了挖防空洞就是搞大批判,唯独没有留下学习的记忆。悲戚戚耶!
高中之后,大学梦破灭了,插队时没有机会被推荐,工作后没有坚定考大学,留下了终身遗憾。这就是我把最美好的时段定格在高中的理由。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光再拉回到高中阶段。
高中对我来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正如田燕妮所说"无悔的高中".进入高中首先认识的是亭亭玉立举止优雅的薛颖,通过很短时间的接触就非常喜欢她,她很善于欣赏和分享他人的光华。她第一个给我描述的是常莉,这个文采飞扬的女生,小学三四年级就能把课外的古文古诗倒背如流,写字画画写文章都是最棒的。这使我在和常莉接触之前就对她有了一种敬畏感。后来感觉薛颖也很了得。她说话低调但特别善解人意,对我们小一年级上来的同学总是问寒问暖关心呵护,她心灵手巧对班里和同学的事情都是倾其所能热心相助。比如教我们女生一起做花编织花篮、布置教室等。田燕妮写文章时说我像个姐姐,当时班里还有韩玉兰也说过我像个姐姐,我心里非常高兴。但是我和薛颖比较了一下,感觉她更像我心目中的姐姐。张树芳,范建平经常把我们家远的同学叫到他们家热饭或吃饭。我和徐莉在微信中曾经聊过,我们同桌时,我经常跟她到南站食堂蹭她的饭改善生活。高中毕业前,我曾和高秀明一起憧憬着大学生活,规划着时间表。同学中对我知根知底的侯正媛一家待我如亲人,到她家比在自己家还自在,想吃吃,想玩玩,总有说不完的心里话。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让我感动。点点滴滴却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我的心田,每每想起这些都是暖意融融。
高中两年多的时光很短,但留给我的记忆却很长。有些痕迹是抹不掉的,有些瑕疵也在所难免。在那个年代像我这样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选择高中时还是心存芥蒂,但是读书的愿望更为强烈,最终是坚定了哪怕受歧视都在所不惜的心态进入了高中。然而,我担心的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糟糕。高中期间虽然因家庭问题推迟了入团的时间,但是作为我的入团介绍人常莉和团支书宁源生为了帮我入团下足了功夫,跟当时管入团的老师几乎翻了脸,这件事让我感动了一辈子。我也感谢张老师对我的鞭策。
成长和奠基是我的第二个收获。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不断提升自己。常莉的文采是我们大家共同景仰的,她并未因此而自命不凡,常以自嘲贴近着同学们。高中那些日子我和她在一起时受益颇多。她教我如何选择好书如何阅读和感悟,还给我推荐了许多好书。之后我在作文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与于老师的教学和常莉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她还教会我用仿宋体刻蜡板、出校报及套红技术,还教会我写各种美术字。以致在后来若干年若干场合我都以写字好展示着才华并被大家认可。常莉在大学期间曾赠与我一本班里出的诗集,虽然有些诗歌我理解和感悟不了她的深奥,但我至今仍爱不释手。
从高中时代起影响了我一生的人还有田燕妮。我们都因家远一上高中就住校且在一个宿舍。刚开始没有感觉她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执着的个性渐渐凸显出来。一次,一道数学题难住了大家,晚上在宿舍大家讨论之后也没有结果。当时宿舍里除她一人外我们就都睡了。唯有她还是翻着书本拿着笔划来划去冥思苦想。后来据她说那时已经快11点了,她弄不明白不罢休,终于在找到高泉老师解决了难题才回到宿舍休息的。这样的故事在田燕妮身上司空见惯。还记得田燕妮刚上高中时写字的确很一般。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见证了她把午休时间全部用来练习书法,毕业前她的字已经是有形有体漂亮娴熟。对于她追求知识的态度和执着精神是有目共睹的。成就事业自然是同学们意料之中的事情。她是我一生的榜样,特别是遇到困难时田燕妮的形象和精神就是我的支柱。
常言道,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集体。高一班是优秀生的集体,尽管各自的闪光点不同。她就像一棵茁壮的大树,这棵大树由我们蒋老师于老师还有其他优秀的老师共同培育成材。出类拔萃的人自然能攀登高枝,比如常莉、田燕妮、陈明、李苗等等,他们是高枝上的鸟令人仰慕。但我们这些多数同学也是很优秀的鸟,能登上这棵大树不同的枝条也倍感欣慰。我们共享着阳光和彩虹,同沐着春风和晨露。相互依偎和支撑,不也十分美好吗!
像一棵草一样自然地生活
文/黑夜的眼
再过几个小时,我将真正跨入四十而不惑的年龄了。
从天台返回,已是傍晚五时多。
往日的阳光隐起了灿烂,大地也少了些许的激情和热浪滚滚,甚至迎面吹来的风,凉爽中带着一点湿润,是一个不错的天气。因一路上坐在空调车里的缘故,人懒洋洋的不愿动,但来自大自然的风迈着懒散的步伐迎面撞来,略微吹走了一丝疲乏感,也仿佛带走了连日来体内过剩的酒精含量。
每年的生日,我都会带着儿子去吃一顿他喜欢的东西,这次也不例外。这次依然选择是他常吃的斗牛士牛排。看着儿子吃得津津有味,我的心里充满着安祥。没有祝福,儿子选择端起饮料和我碰杯,算是无言的祝福吧!我想起了很多,但什么也没有说,我只选择传递给他一份快乐,一份童年的快乐,就象清脆的玻璃杯相碰声,就只想给他一份晶莹而又简单的快乐。
儿子摸着圆鼓鼓的肚子,一路上不停地向我做着鬼脸,凉爽的晚风柔柔地拂过,连日的疲惫已一扫而空。儿子的快乐溢于言表,我却在心里盘算着回家泡一壶好茶犒劳自己。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四十年的生命历程,就这样跌跌撞撞地走来,能活到如今,不是人生的奇迹,而是生命的卑微才让我们哭着笑着一路走来。思绪涵盖了时空,能让我们霎间回到无数个世纪前,但四十年的时光,就象我现在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样,是一个个的脚印踏出来的。我也不想老去,但这个世上只有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不管我想不想老去,也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时间始终从我们的头顶呼啸而过,就象一列火车带着我们奔向遥远的前方,途中会停靠许多的无名小站,也有熟悉或陌生的旅客上上下下,有的也许有缘相识,并相伴一程,有的只能擦肩而过,从此各奔东西;也会见识沿途不同的风景,或成为茶余饭后炫耀的谈资,或变成雨露滋润心灵。不同的旅程,相同的目的地,那就是有一天,我终将归于尘土,回到最初的混沌状态。
这是生命的宿命。今年的生日,没有了往年的伤感,多了一份坦然,面对生命的坦然。对此,我不得不感谢一位遥远国度里的先哲,那就是梭罗先生。曾经许多次试图去阅读《瓦尔登湖》,但总是无法静心去读,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一直无法继续下去。也许是四十不惑的心态吧,最近一段时间,《瓦尔登湖》却让我深深地入迷!"象一棵大自然的草一样自然的生活",一句揭示了生命本质的话竟然是如此的草根,不象一些文人所谓的"诗意的栖居"这样矫情。梭罗,是森林之子,他的话质朴,但透着从森林深处飘来的幽深。他对生命的认识,就象一棵大自然的草那样自然地把根扎在大地的深处,不露痕迹,但谁也无法否认这棵草的蓬勃生命和高贵。
撬了一泡自己喜欢而又心爱的茶,我并没有随手拿起最近一直在读的《瓦尔登湖》,这有别于往日的夜晚:喝着滚烫的茶,捧着《瓦尔登湖》细细地读,我可以不用空调甚至风扇,浑然忘记自己正在一个火热的房间里而能静静地品读,不时思绪翻飞,并不时产生写点什么的冲动,我也因此把一本书能否调动我的思绪并诱使自己有写的冲动作为评判是否适合我的标准。但今夜,不知为何,我鬼使神差般从书柜里随手抽出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随手翻开,恰恰是描述在伊拉克境内的遭遇。在人类的文化长河里,底格里斯河的丰腴和中国的黄河长江相比毫不逊色,楔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一样的伟大。底格里斯河和长江黄河一样无声流淌,但人类生态的最根本部位其实根本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所有的文化里最初都是对生命本质的探寻。狄罗德说,现代的精致是没有诗意的,真正的诗意在历久不变的原始生态中,这和梭罗对生命的认识有着惊人的相似。
今夜,我有足够的耐心认真地去泡茶。仔细地洗杯、洗茶,看着滚烫的开水冲着茶叶上下翻飞,小心地盖上紫砂壶的盖子,空气中弥漫着茶香,闭上眼,我仿佛看见许多年前的一天,也应当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吧,一双纤纤玉手将一片小小的绿叶从枝头轻轻地掐了下来,一路风雨从遥远的地方象一片云一样慢慢地飘来。这是一种缘份,我只有以恭敬之心去对待这份大自然的馈赠,用心去交流这份对生命的叠加与碰撞。我一饮而尽,那种时光的气息流转我四肢百骸,一切尽在不言中!
闭着眼,那份茶的古老尚未消失,我的脑海里却浮现出小时候一幕场景:那是一个夏天,也是我为数不多的呆在母亲的身边时间。记得是三更半夜吧,母亲把我喊醒,叫我和她一起去分水。那是因为夏天干旱,村里的稻田轮流浇水。我迷迷糊糊地跟在母亲身边,母亲把锄头放在地上一路拖着,在幽深的小路上发出刺耳的声音,响彻在黑暗的角落里,霎时惊醒了我,我一直不停地看着锄头不时和石头摩擦发出火星,居然忘记了害怕。后来听母亲第二天和邻居讲起,母亲是把锄头放在地上拖出声音消除害怕的。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今夜突然想起这个场景,唯一的解释也许和我随手抽出《千年一叹》是一样的吧!
四十而不惑,我并不想去探寻那么多的"不惑",只是想让自己象大自然的一棵草一样自然地生活。因为只有象一根草一样把自己根植在大地的胸怀里,生命才会生生不息,所有的晨风暮露,明月清辉,都会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滋养。
乡村年味
文/王兴寨
新年里,带着对老家亲人的深深牵挂,沿着水泥公路向大山深处的老家行驶,公路两旁时不时看见村民新修建的房子给寂静的乡村增添了风景,偶尔的鸡犬之声让乡间多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浓浓的年味在这初春的暖阳里如期而至,弥漫着整个乡村大地。
车行不到一个小时,我来到乡镇街道,只看见老乡们把一箱箱鸡蛋、一条条鱼,一只只鸡忙着往家里运输。"老乡新年好啊,准备了这么多年货?"看到众乡亲购买如此丰盛的年货,一种温暖的感觉涌向心头。"嘿嘿,这些年货可不光是我们家吃的,春节期间有好多外地的游客要来我们花果山游玩,我是给他们准备的哟!"一位老乡抬起头笑着说,"每年的阳春三月李花盛开,来我们这儿游玩的人更多了。"
沐浴着初春温暖的阳光,我漫步在乡间的水泥路上,富有巴山特色的民居散落在大地上,像一幅幅水墨山水画在春风里徐徐展开。一位老乡告诉我,他原先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深山沟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一家人蜗居在破烂不堪的土墙房中。那日子过得实在是苦呀,随着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给他一家带来了福音。"现在可好了,我家的房子修建好了,出门就是水泥公路,吃上自来水了,买东西、看病方便多了,孩子就在离家不远的学校读初中,我们的收入比在老家种庄稼要强十倍哟!"和这位老乡一样,许多贫困群众也搬进了新居。搬进新家的群众,有的开起了副食店,有的搞起了运输,有的办起了加工厂,都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在乡村水泥路上,不少挂着外地牌照的轿车、面包车平缓地行驶在路上,给寂静的乡间增添了一抹亮色。车主见到我们,停下来打招呼。从他们那一声声底气十足的言语中透出了十分的自豪。在一阵阵犬吠声中,我终于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土。
在我记忆里,那时候父亲和母亲都还健在,邻里邻居的都还多,院子里大娃细崽也多,成群结队的,呼朋引伴,老家十分热闹。在那个物资还不充盈的背景下,过年就成了最幸福的一件事。
整个腊月,父亲和母亲都在忙碌着。火儿坑里燃烧着的火焰驱散了严冬的寒意。风干的香肠和腊肉挂在屋檐下,那富有的暗红色泽让人对家生出无限的眷念;除夕的中午,母亲那一双饱经岁月风霜的手把各种菜肴摆放到大四方桌上,家的味道在那一时刻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父亲此时也没有闲着,带领着孩子来到祖坟地,把酒斟在杯里,点燃香烛纸钱,在阵阵鞭炮声中,祭奠已故的长辈,让弥漫着无限亲情的年味把活着的和远去的灵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祈求他们保佑子孙一生平安健康!
新年里,无论家里是贫穷还是富裕都要给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孩子们在屋外欢喜地放着鞭炮,手里拽着长辈赠送的红包,欢呼声和鞭炮声在乡间的田野此起彼伏,这是属于孩子们过年时最纯真的记忆。七大姑八大姨总会不约而同在年里互相串门,话里永远是家里长家里短,阵阵暖意让人感觉亲情弥漫在心间。也让一年到头在外打拼的人们重拾被淡忘的"家"味。
新春里,每到一地,乡里乡亲们都讲述着村里的变化。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村里表叔家,他家的房子是几年前才新修建的。只看见表叔和表婶早早地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并专门把幺儿的房间装饰一新。两位老人希望,今年春节儿子带回来一个媳妇。
过年时,乡村街道上除偶尔看见文艺队在表演一些民俗文艺节目外,村子里的文化生活显得有点单调,老年人除了看电视外,就没有其它的文化活动。回到村里的年轻人一撮合,摆上了麻将、扑克玩上一阵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乡村里的人也时兴在城里过年或一家人外出旅游过年。儿时的年味儿正渐行渐远,心头难免生出一丝丝清清的淡淡的惆怅。但我坚信,无论时光怎么变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变,弥漫着无限亲情和友情的年味不会变,代表着小家、大家、国家团聚力量的中国年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