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年味日记

2023/02/09经典文章

年味日记(精选8篇)

我的年味

文/shulun_lv

一个新年,对有的同学来讲:特别的嗨;对有的同学来讲: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为什么会这样呢?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是否有自己的一个生活圈、生活地位。当然,淑伦自己呢,也是不能急的。很多事情,包括开公司,都需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

发现挫折,自己应该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寻求解决之道。对于老爸的态度,确实要从以前随意的态度,渐渐的改变成严肃的态度。啥事情,都要走心,多去想想。入世是为了积极的适应这个世界。他是一个不错的教练,不错的父亲,不错的长辈哦。自己确实应该去尊重他,这就是我的世界观、人生的一个重要追求。

妈啊,扯偏了。总而言之呢,还是需要自己踏踏实实的去做每一件事情,要有自己的规划、自己的追求。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什么事情都还是要依次的发生的。加油,未来属于自己呢!

回家的路

文/凡人的世界

现在人们都在说如今过年的年味是越来越少了,那么年味究竟是什么呢?

仔细想想,于我而言脑海里最深处年味竟是,每次回家途中都要经过的那个小城,那个小镇,甚至是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它们意味着离家的距离又近了一些,离家人的团聚又近了一些。每一年的途经,每一次的路过,都会无意地发现一点熟悉、一点改变——那家鱼庄还在那里,只是换了新的名字;那户村口的人家还在那里,只是多了孩童的喧闹;那个路碑还在那里,只是又多了一年的风尘……

现在回家的路已经变成了全程的高速,原来整整一天的路程已经缩短到仅三四个的小时。但那个小城、那个小镇、那个小村也不再出现在回家的路途中,取而代之是那一个个标识高速公里数的指示牌。

这好似我们现在生活的一个小缩影——加快了节奏,却失去了一些让人心动的感觉。

系在乡野的年味

文/钟治德

过年很近,记忆很远。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种各样交通载体,在岁末都承载起沉甸甸的中国年。中国人的根,几乎都系在乡野,这是农耕文明的特色。

静谧乡野的年夜,突然被一朵朵烟花点亮。中间一团皎皎白光是漆黑的年三十儿夜那轮皓月,四散的花蕊,是岁月的经纬,慢慢褪去的色彩,如霞光初绽的神来之笔,用天幕的黑墨展示着留白。在这种留白里,想起提在爸爸手里炸响的那挂百子鞭,青烟里有一双粗糙得不惧烟花烫伤的手。想起爷爷郑重其事奖赏的两块压岁钱,还有奶奶奖赏的那枚刚从鸡窝里摸出来煮熟的鸡蛋,带着缕缕余温显摆在妈妈一针一线缝制的新衣口袋里。

又过一年,记忆又深一层。年俗固执守在地域和家族词典里,一切都有着特殊意义。去岁的好事过去了,今年的俗事还得做。对年味的反刍,就是对时间的顾盼,就是对醇厚的虔诚。系在乡野的年味,是乡情的依稀旧梦。乡野的年酒确乎醉人,打理好乡野的馈赠,揉一揉眼睛,整一整衣衫,坦然走回了城市。又一个乡野与城市的轮回。都说城市最能淹没人,回乡过年复习了乡野的大度,对于城市的美意和歹意,全部笑纳。

炸馓子

文/夏秀兰

小时候,一进腊月,母亲就开始做麻糖,炸制酥脆的麻花和蝴蝶馓子。

每逢做馓子那天,我早早地就守在母亲身边,看她把加了碱和鸡蛋的面粉揉成剂子,搓成细条盘起来放入盆内,等锅内的油烧热后,将细条绕在手上五圈后切断,捏牢接口,扯拉成细丝,在油锅里对叠炸熟。每当看着母亲娴熟地搓馓子、盘馓子,我就跃跃欲试,也学着去拉丝,却总是拉断。母亲笑着说:“多学几次就会了,做什么事都不能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后来终于做成功一个,母亲特意打了个结给我做记号,吃着自己亲手做的蝴蝶馓子,心里感觉特别的满足。

时光流转,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吃货也早已长大,并在他乡落地生根。每年的春节,虽然也会自己做馓子,煮猪头肉和大猪肘,却是再也吃不出当年那种味道了。原来最浓的年味不是吃什么,而是和家人在一起时,那温馨又亲切的场景才是最值得回味的年味。

年味

文/谭斯予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家家户户锅里的年菜,是大街小巷飘来的香味。每到除夕夜,满桌的菜是必需的,满锅的饭是必有的。年夜饭过后,家家的洗手池都被碗碗筷筷堆成的小山装满了,但令人垂涎三尺的饭菜却让人记忆深刻。

年味,是满城的烟花。它们随着人们的欢呼,在地上旋转,在屋檐前飞舞,在空中绽放……正是这绚丽的花朵,才把桂林城打扮得光彩照人,五光十色。

年味,是电视机里的春晚。春晚,为人们呈现了搞笑的相声、动听的歌曲和梦幻仙境般的分会场。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桂林也有一个分会场,只见32只“金凤凰”在空中翩翩起舞,渔民们在江上悠闲地划船,灯光在四处不停地闪烁,闪烁,闪烁……

啊!年味,你不仅体现在年菜、烟花、春晚当中,你更体现在多姿多彩的中国中!

家里的年味

文/小包爸爸

过年了,作为中国人自然年的目的地都是家,年味也就体现在了家人之间互相的攀谈之上了。家人好久不见,互相拜访,聊聊天,问问一年的收获,问问孩子的成长。这就是年味。这两年私家车多了起来。家里的年味也可以叫做车轮上的年味了。到哪儿去都得在车上,上哪儿去都离不开车子了。亲戚之间离的远了点儿,原来过年找车多麻烦,免不了出个大血叫出租车,又或是下死力气骑车去,一个费钱一个费力都不讨好。现在好了在自己的车轮上走来走去,那叫自由,还能有个理由不喝酒,多么愉快。

过年么年味还在于压岁钱,没了压岁钱都不能叫过了一个完整的年。小时候除夕,守岁啥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吃完年夜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有了压岁钱才能叫一个完整的年。年味又体现在过年吃的特有的食材,咸肉、咸鱼、香肠、红烧肘子、饺子、大肉丸,各类鸡鸭鱼肉吃的人事肥头大耳而不可自拔。年味就是在一起,大家也都觉得互相在一起,哪怕一年没见的家人,过年见到了,那也算是情谊不散。

过年,过个吉祥的好年,快乐时光就是那么的容易消逝,愉快的年就要彻底过去,工作学习的日子要来了,继续努力,辛苦的同时回味回味美好的年味,其实也就不会觉得那么累了。

小城市的年味

文/怡然天地间

炸米花,这传统的营生,现在已经非常难得一见了。在这县城的街头忽然发现它,心头不仅为之一动,儿时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想当年那‘嘭’的一声巨响,不知道带给孩童的我们多少快乐啊。

那时,只要炸米花的人出现在街头巷尾,便开启了孩童们快乐时光。

他们的出现,标示要过年了。

那时,孩子们最盼过年,过年的感觉真好,不仅穿新衣,还有好多还好吃的,而且调皮捣蛋的小孩儿竟然不再挨打,如果过年时再遇上阳光灿烂天,更是欢喜,走亲访友,看大戏,小朋友们做迷藏做游戏,还能认识来走亲访友的别人家的孩子。那个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无法体会到的。

徜徉在这小城的街头,感受这年的靠近。 年,在这里,可以很真切的感受到,年,正一步一步迈着不变的步伐,不紧不慢的走来。

年,依然是那个年,可小时候那个要过年的快乐和喜悦,似乎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了。

是老了?还是淡定?

老家的年味

文/张若曦

我特别喜欢回老家过春节,因为老家的年味更浓,节日的喜庆气氛更热烈。

我的老家在汾阳市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村里民风淳朴,风光秀丽,日日蓝天白云,夜夜星光灿烂。每年过春节,我们都会回到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在浓浓的年味中感受节日的快乐。

除夕夜,我们都会守岁,一家人围坐一起,看春晚、品美食、话家常,一起憧憬来年的美好和希望。零点开始,我们便会在自家的小院燃旺火、放烟花爆竹,在旺火和烟花的映衬下,小院呈现出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节日景象。闻着旺火炉中柏树叶散发出的淡淡清香,听着柏树枝燃烧过程中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我们都会悄悄许下美好的心愿,期盼新的一年心想事成、吉祥如意。

当然,老家过年时的美食也令人充满期待,松软可口的油糕、寓意美好的翻身火烧、多汁美味的大肚饺子等总叫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

老家的春节让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