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日记
倚栏轩精选7篇关于端午节的日记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端午节的日记(精选7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端午的念想
文/汪燕
又到端午,朋友间聊着也就谈到了如何过节。
粽子、艾草菖蒲、龙舟、五彩绳、屈原,这些原来的端午符号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及越来越多选择的出现,逐渐被淡化和代替。
蓦然非常怀念充满人情味的粽香节。
一个记忆似近非远盘旋起来。沿着蜿蜒的水渠走,每户都炊烟袅袅夹带着煮粽子的热气,伴着我一路飘香到家。推开小院门,奶奶姥姥们围着两盆泡软的白黄糯米一盘枣,摊着粽叶一挽一系,一个个成型的胖粽子就能送回里屋开煮了。小孩的叫喊伴着吠声惹得包粽子的奶奶们一声声招呼:"慢点,慢点……"
傍晚时分,天气凉爽起来,在露天小院支个大桌,按辈落座后,热气腾腾的绿粽接踵而至,零星再添几道特色小菜,烫一壶小酒点缀。一家人四世同堂,杯觥交错间其乐融融,家常里短,悲怆哀忧都击碎成星星点点,消散殆尽。
饭后慵懒,小黑狗耷拉着脑袋卧在一处,母亲在门墙上挂了艾草,奶奶坐在小板凳上编五彩花绳,几个小孩围着争着要戴。奶奶打趣叮嘱道:"带上了只能在端午后第一场雨把它扔在草丛中,这样蛇呀、虫子呀就不会咬你喽。"小孩们懵懂点头,似懂非懂,也包括我。
后来,半夜我做了梦,花绳在手腕上松动,掉落,变大成五彩巨蟒,带着我飞出屋去,盘旋在屋顶,然后对周边草丛细细碎语,告示以后全家人都不会被蛇虫所困所扰。我高兴坏了,竟被自己笑醒了,起来黑寂,我又悄然入睡了去。
恍惚间,朋友拿起一盒定做精美的粽子让大家品尝,水果、豆沙、咸鸭蛋、香芋、熏肉、莲子、八宝口味多。我挑了又挑都放下了,此刻特别想念一家人围坐亲手包的糯米粽,浸透浓浓的乡情味。
粽叶、糯米、红枣,端午节。我包了最简单却最好吃的粽子。
端午蛋
文/刘杰
故乡豫南唐河的端午美食很有特色,别处大都是吃粽子,而老家主要是吃"端午蛋".当时家里生活并不宽裕,能美美地改善改善伙食,对我这样馋嘴的毛孩子来说,无疑是充满期待的。
记忆中,母亲的一双巧手,将"端午蛋"做成了工艺品级的药膳美味。端午节一大早,她就准备好了艾叶、大蒜、腌鸡蛋、四叶草片等材料。用这些食材烹制的"端午蛋",是端午时节祛病养生的传统美食。
"端午蛋"的烹制程序很繁琐,也很考究,是对耐心和技艺的考验。先把采摘的艾叶用土井水洗净后浸泡,每半小时换一次水,需换水3次;把艾叶放入盛有井水的大铁锅中,大火烧开后减为小火慢煮半小时,用笊篱捞去艾叶,多余的艾叶水倒入大木盆,待温度合适时给我洗澡用。
接着将有足够厚度的四叶草片,放到裁剪好的正方形网纱的中心位置,把有纹理的一面叶子,紧贴着洗净的腌鸡蛋,以便能印上花;再抓起网纱的四个角,把鸡蛋包好、扭紧用棉线扎实;然后将鸡蛋、大蒜头一并放入艾水,用大火煮开后减为小火,调入红糖,再减为文火慢煮20多分钟,直至鸡蛋完全上色;停火待鸡蛋变凉,打开纱布包,就能装盘了。
"端午蛋"色泽橙黄鲜亮,印花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十分漂亮。但这时还不能吃,还要进行家祭仪式。母亲先盛一盘"端午蛋"递给父亲,父亲恭敬地将它摆在堂屋的神案上,燃上几株香。在袅袅的烟雾中,他满满斟上一杯雄黄酒,均匀地涂在我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说是能避邪驱瘟,防止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种毒物的袭扰,再由母亲给我佩戴香包、系五色线、穿上绣有五种毒物图案的肚兜,然后给先辈鞠躬行礼,在表达感恩的同时,祝愿我平安健康成长。
终于能吃"端午蛋"了。先将蛋壳敲开一个口,如雪般纯净洁白的蛋白就呈现于眼前了,用筷子一剜,金灿灿的蛋黄就露了出来,还会冒出浓浓的蛋黄油来。剜一点蛋黄放到舌尖品尝,鲜醇绵长的浓香中透着艾叶的清香味,口感细腻滋润,极能刺激味蕾、调动食欲。夹一点"端午蛋",就一口馒头,再配一颗煮蒜头,真是童年越吃越爱的美味。
多元的端午乡俗
文/李学军
五月端午,从现实来说,是个具象的节日。这种具象,是精神与物质融合的完美体现,可读可品,可想可感。
按照传统的说法,端午本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尽管今人继承着各种活动,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不再那么抽象和意象,不再只成为人们一种灵魂的慰藉,它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深厚的风俗文化。且这种文化,受诗人精神熏陶不断被诗化,使现在人们的心灵,都濡染了多元化的有滋有味具象元素。
过端午节,各地有各地的乡俗。如果说乡俗是生长在沃野上的一朵奇葩,那么端午就是这朵奇葩最引人注目的风景之一;如果说乡俗是闪烁在人们心头的一曲歌谣,那么端午则是最动听、最响亮的乐章之一。
在此,我以北方人的观感,简单说说北方的端午。
北方过端午,声势不大,没有南方的隆重,集体活动不多。但是,北方人过得充实。
就我们河洛地区来说,端午节的到来,意味的是一场大丰收。除了插艾、包粽子、缝香囊、拴五色线,人们最高兴的是看到了一片片好收成。在城里,收获的是诗歌,举行诗会是不可缺少的活动。在乡下,呈现出的则是劳动成果。
端午的到来,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收麦子。这时节,金黄色的麦浪一层又一层,缕缕麦香荡漾在夏风中,尤其是飘到远方的那一丝丝,让许许多多在外打拼的游子,闻之如归。什么碾馔味、麦仁味,马上渗入身心,思乡之情立刻涌上心头。
都说河洛人恋家、爱家。的确,河洛人的脚步无论走多远,每逢收获季节,都要回家。麦子作为主粮,回家收麦,是件大事。我见过好多没有种过地又到城市居住的人,也要回老家看望一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亲戚或邻居。
端午时节,收麦的同时,也是杏熟的时候。间或还有些晚熟的樱桃、桑葚。收麦累了,摘些果实润润口舌和肠胃,马上便鼓起劲头。
民俗中的端午节,走亲戚是件大事。拿着新麦面蒸的馒头,炸的麻糖、油角,到亲戚家转转,相互慰劳和庆祝一下,很是亲热。这种习俗,是端午节传承下来的风俗。
过端午,尤其在乡下,没有许多诗意,有的是深厚而质朴的具象。
端午趣事
文/?二
"在东北,无论是什么节日都是要吃饺子的。"最近总是能听到这样的调侃。当然,端午节也不会例外。只是除了吃饺子,还有很多不同的风俗乐趣。
我对端午节最完整的记忆还停留在很小的时候,节日的前几天,总会有走街串巷的小贩推着一个五颜六色的小推车,"纸葫芦,五彩绳,小孩带了保平安!"吆喝声中偶尔夹带着几句吉祥话从一个破破烂烂的大喇叭里传出几条街那样远,奶奶听到后会早早的来拉着我和妹妹在家门口侯着小贩的到来,买上几个很大很漂亮的纸葫芦,而我和妹妹说几句吉祥话也会讨到额外赠送的五彩绳或者一个小香囊。倘若没从小贩那里得来,奶奶会用五色的丝线编成一条新的彩绳给我们带上,必须要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飘走,带来一年的好运。
北方五月多雨,为了不被淋湿和刮走,买好葫芦之后也不会马上挂起来,要等到端午节那天绑在艾枝上,插在房檐下面,风轻轻吹拂,饺子的香味就飘出来了。
我也问过这些习俗的由来,奶奶也说不清,只是说取"福禄双全,逢凶化吉"之意。后来才了解到,原来,葫芦的谐音是"福禄",而五色的彩绳则来自五色五行之说,分别象征木、金、火、水、土。同时又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代表对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期盼。
读书以后,很少能在端午回乡下过节,只能给奶奶打电话,自然又聊起端午节的话题。我对粽子没有特别的感情,觉得那是南方的食物。后来我发现以东北人的角度,山海关以南都算南方。大家都很爱吃饺子,其实我猜过奶奶包饺子是个中好手,但也可能不会包粽子。
奶奶说我们小时候,没粽子吃,端午节吃白水煮鸡蛋。还说记得我们姐俩一人两个鸡蛋,还舍不得吃,非得等到晚上一边赏月,一边吃,我对这件事情深表疑惑,但我没有打断奶奶。
这件事有两种可能:或许是我奶奶记错了,说着说着变成了中秋,我们姐俩其实是留着月饼等着晚上一边赏月一边吃。这样说来,我们小小年纪竟也能附庸风雅。另一种可能就是我俩如奶奶讲的那样,两个人手里捏着个凉透了的水煮蛋等着赏初五的月亮,然后小口小口的吃掉它。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智商有些值得怀疑。我和妹妹可能是冰封后存活下来的新史前人类,科学家们该围着这颗小脑袋研究只有人类知道的关于快乐的秘诀。
我也不敢向奶奶追问,因为我既不想证实是她的记忆力出了问题,更不想真的让科学家来研究我从小堪忧的智商。
从前读"每逢佳节倍思亲"还不能明白个中滋味,这样的节日,朋友们都会回家团圆,而我或许还能在食堂吃一个透凉的水煮蛋。
端午粽子香
文/许新复
多年来,每逢端午节,我家都要包许多粽子,分送亲友邻居品尝。妻子擅长包粽子,她包的粽子个儿大瓷实,香糯可口,颇受大家欢迎。
北方人包粽子,以新鲜芦苇叶为粽叶。早些年,市场极少有卖苇叶的,想包粽子就要自己去打苇叶。找个周末,起大早,备好镰刀,戴上草帽,骑车直奔芦苇塘。那时,我去的地方是津郊赵沽里附近的大苇淀。我钻进芦苇荡,找好立脚处,专拣那些三指来宽青嫩结实的好叶子下手。入夏节气,苇塘里闷热潮湿,蚊虫叮咬,片刻间汗透衣衫。我定下心来挥镰猛割,全然不顾。一般情况下,只需半天工夫便可满载而归。如今,农村城市化了,苇塘难寻,市场上的芦苇叶不少,只是其新鲜度和品质都大打折扣,但也只能将就了。
妻对包粽子要求很高,除粽子叶只能无奈"随行就市"外,上好的圆糯米、正宗的乐陵小枣、东北红小豆三大主料,要优中选优。这老三样最有味道,是我家包粽子的永恒"主题".糯米、小豆要充分浸泡,芦苇叶要洗干净煮沸消毒,一点儿也不含糊。妻包粽子舍得放米,按紧压实,捆扎有力,个个匀整规矩。其横截面是梯形,立体看就像"三寸金莲",二两一个,四五个管饱,堪称"粽子里的战斗机".煮粽子时讲究火候,大火煮开,温火再煮两个多小时,同时放些新鲜鸡蛋进去,充分吸收新鲜苇叶的香气(这端午节的煮鸡蛋也是我家的保留节目)。当粽子熟时,揭开锅盖,满屋飘香,让人闻到了初夏田野草木勃发的气息。
其实,端午节包粽子,与大年初一包饺子、正月十五打元宵、中秋节做月饼一样,重要的是享受其制作过程,享受家人在一起的团聚,享受其中的文化味、人情味。
端午时节话登山
文/史庆友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有登山的习俗。
位于老家不远处的乌兰木图山,是我们每年必登的山!
乌兰木图山在我县八家子镇境内,距我家有15公里。说起登乌兰木图山,我的话不由得多了起来!先说山:乌兰木图山早年叫阿力玛图山。两个名字都是蒙语的音译,前者意思为"有红色树木之山",后者译为"有梨之山".梨山之名更久。山的主峰叫锅底山,海拔高度831.4米,是阜新市第一高峰。
在我年轻时,端午节登山的头一天夜里是不睡觉的。前半夜,因为有这样一次好玩的活动机会而十分激动,又是唱又是跳;后半夜,要走上几十里的山路才能到山脚下。在那个年代,人们出行最便利的方式就是开11号大卡车——两条腿步行。就这样,一路听林间风的声音,满怀豪情,努力登山。
站在主峰上近观远眺,收入眼帘的皆是美丽的图画。看近处,只见18个山头兀立,岩壁陡峭,沟谷幽深,峰峰形状各异,有的如万仞城墙,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峻峭像华山迁来,有的雄伟似泰山移至。老头山、长蛇山、虎头山,像人形,类兽状。鬼斧神工,令人叫绝。春夏之际,看山下大地一片葱绿,阡陌纵横,似画卷,类棋盘。金秋时节,只见大地镶金铺玉。有幸遇到云海,人在云上,山在云中,恰似身临仙境,从红尘万丈的城市来到这幽静的山中,真是难得的享受。梨山这幅图画,四时景不同,八方色各异。正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东看青山西观丘,南望城池北眺沙。
乌兰木图山最让人留恋的当属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又叫映山红),五月节前开花。盛开时, 一片片红艳,灿如云霞,热情奔放;花谢后,满目青翠,又是美丽的观叶植物。登上郁郁葱葱的锅底山,只见火红火红的映山红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蔚,一团团,一簇簇,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丽。朵朵花儿如红色的玛瑙,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相互依偎,竞相辉映,引来无数的蜂蝶飞舞。每一朵花,都空灵含蓄,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在如诗如画的乌兰木图山下,五月节登山常常要发生"血战".听老人们讲:传说很久以前,山上宝刹——梯子庙里有一位神仙,每年的端午节,他会将健康快乐的秘诀传授给最敬仰乌兰木图山且最勤劳的人。每年能得到秘诀的人只有一个,人们都想要第一个登山进入梯子庙。到梯子庙只有一条仅容一个人爬上去的天梯,在天梯入口处,人们往往会因为谁先上去的问题而发生争斗。久而久之,竟演化成了谁先到山顶就要把后到的"打下山"的习俗,成为了一项民间娱乐活动。
如今,乌兰木图山已被开发成了旅游风景区,节日登山就更有意思了!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我爱过端午节!
闲话端午
文/玉兰客
记忆中小时候的端午节,既是盛夏的大节,更是春节后的又一个隆重节日,充满童趣。那时,除了几个老秀才,没有几人知道端午节的来历,至于屈原和汨罗江更没听说过。
如今提起端午节,就必得怀念屈原,文必汨罗,诗必屈子。好像不如此,就是不懂历史,不爱祖国。
亦闻原始的端午节就是一个农事节,人们庆丰收、祭黍神。巧的是,屈原在这一天选择了离世,选择了献身警世,为端午节增添了几多伤感与崇高。
屈原是伟大的,精神可歌可泣。从公元前278年算起,汨罗江又流逝了二千二百九十六年,屈原的英灵也在江中生长了二千多个春秋。
端午节,对于文人来说,有了一年一度抒怀的时机,欣欣然;对于百姓来说,在庸常的劳累中得到丝缕的清闲,乐陶陶。这些都赋予了端午节存续的必然性。
历史自当尊重,先贤亦应敬畏;饮水当思其源,经过且记来处。要纪念屈原,就要过好端午节。只有端午节的具象符号真实地存在,节日的风俗才有依托,民族的魂魄才不致飘散。
中华之泱泱,风俗之各异,不能也不可能求其同。昆仑天山,兴安长白,三江源头,天涯碧海……无论以何种方式过端午节,都是对屈原的纪念,对节日的传承。
粽子、艾叶、菖蒲、花花馍、雄黄酒,这些都是端午的具象符号;竞龙舟、打露水、悬艾叶、颂诗章,都是过节的方式,不一而足,不厚古,亦不非今。
踏晨浸露,摘叶拂尘,掬风醒怀,未尝不可;享受美餐,举杯庆丰,敬畏上天,未必不对。
我追怀屈子,吟诵爱国情怀,思慕粽子龙舟,渴望香草加身,也愿意在端午节里打露水,寻艾叶,觅莓子,喝雄黄酒,吃花花馍,更加希望夏季里的端午节,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永远闪光,在传统的节日中永不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