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的唯美散文
倚栏轩精选8篇关于洛阳的唯美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洛阳的唯美散文(精选8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走马洛阳
文/赵同胜
洛阳于我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说熟悉,是因为二十年间,我曾两度造访洛阳,那古风新韵、老树新枝,让我对洛阳有了直观的感受。说陌生,在于我对洛阳并未做深入的了解,她深蕴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在其中,而我只略知皮毛。基于此,我很想找个机会再去洛阳,去领略她的博大精深,去感受她的现代气息。
二十多年前的1992年,我在郑州上大学,眼瞅着快要毕业了,有同学建议去洛阳看牡丹。说心里话,我对花花草草不感兴趣,即便牡丹倾国倾城,我依然毫不动心。不过,听学兄说,洛阳是中原通往西北的要塞,有很多好吃的,我的眼睛立马就放了光。我确信学兄是动了心思的,他捅到了我的软肋。
火车开得不快,到洛阳已是晚间,我们匆忙找了个旅馆住下,静等天亮一睹洛阳的芳容。
不怕大家笑话,我最早知道洛阳,不是因为她是几朝古都,也不是因为牡丹,而是因为印着"东方红"三个字的拖拉机。第一次看到时,我惊讶,中国一拖不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却在中原洛阳,便觉得洛阳不简单。
原本只是随大溜,可当走进牡丹园的时候,我麻木的神经还是被刺激到了。对牡丹的印象,之前一直停留在画作里,并未见过真容。眼前这一片片、一簇簇牡丹,冷不丁闯入视线,晃得我有些眼晕。
原以为牡丹是草本植物,却被告知是木本,虽不至于长成参天大树,生命力却极为顽强。那怒放的生命是对历史的张扬,动人心魄便有了足够的理由。我嘴上护着那份卑微的自尊,心早就被牡丹仙子俘获了。
匆匆一游,作为穷学生,虽没品尝到洛阳的名吃,倒也不虚此行,毕竟各花入各眼,我喜欢上了牡丹。
毕业二十年的同学聚会选在2013年早春,在郑州疯过后,大家异口同声提出要去洛阳,也正中了我的下怀。此行两大任务,一看二吃,看的自然是闻名遐迩的龙门石窟,吃的当然是正宗的洛阳水席。
真到了龙门,只见山河相依,美景映入眼帘,悬崖峭壁上的佛龛大小不一,佛像形态各异,让我喟叹古人的智慧和鬼斧神工。我是个"史盲",不记也不研究历史,但那瞬间的震撼足以让我记住龙门,记住洛阳。
吃货终归是吃货。当水席出现在眼前时,我惊叹那独一无二的做法,汤菜合一,氤氲的香气诱惑着舌尖,勾引着味蕾,我早就迫不及待了。美味下肚的一刹那,我确认我的眼是眯成了一条缝的,那是享受的表情。每一道菜都有一个故事,那故事就是洛阳文化的一个个缩影。
走马洛阳,不过收获一点粗略的印象。坐在回程的车上,看着一座座高楼大厦,突然觉得,二十年,我已离了青春,而从远古走来的洛阳,更加显得勃发昂扬。
洛阳的"南极"
文/孙勇
在伏牛山腹地,有一个叫白河的小镇,这个小镇,被人们称作洛阳的"南极".
地球的南极是一片白色的冰川,洛阳的"南极",是一片油画般色彩斑斓的原始森林。
洛阳的"南极"有两大宝贝,一个是唐朝自在禅师创建的云岩寺,一个是面积大且古老的银杏树林。
这些银杏树,年龄太大了,已经不能叫它们树了,用树的长者、树的文物冠名,也说明不了它们的历史厚重感。其中年龄最大的一棵银杏树,据说已经有两千八百多岁了。
银杏树就分布在下寺村。前往下寺村,最先看到的不是村姑樵夫,也不是牛马牲畜,远远地看到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
一到秋天,本来就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小山村,被古老的银杏树油彩般这么一涂抹,更加光彩夺目。
沿着石磨盘叠加起来的台阶走进银杏树林,天空,被稠密的银杏树叶严严实实地隔在了树外,脚下、山坡以及屋顶,银杏树叶铺天盖地。银杏树黑褐色如水泥桥墩般的树干上,虽然有老树新枝伸展开去,但是它的树皮大多已经腐朽,苔藓蔓延。
当年,唐代高僧马祖道一的亲传弟子自在禅师,是否就因为在洛阳的"南极"看到了这片规模宏大的银杏树林,才创建了云岩寺?有碑刻记载,在当时,围绕云岩寺而建的寺院竟达一百五十余座,僧众数千人。
这座与少林寺、白马寺、大相国寺齐名的云岩寺,背依伏牛山主峰龙池墁,遥对国家级森林保护区宝天曼,整个建筑群,是用纯粹的银杏树材做木料,看样子,云岩寺与银杏树,在自在禅师的意念中,缘分不浅。
白河镇的名字来历很简单,只因为这个镇子就坐落在白河的源头。下寺村村名,也是由云岩寺上寺部分和下寺部分的下寺而取名,村民们以简单的思维,构建起不简单的洛阳"南极",洛阳"南极"的白河镇,真的不简单。
那一盒洛阳老八件
文/刘国华
味道,是橙汁的酸甜,是奶茶的浓香,是咖啡的苦涩,还是薄荷的清凉?不尽然,味道或是每个人身边的一件小事,一次意外的感动。有这样一种味道,它只属于我,它很平常却又弥足珍贵,它能盖过人生百味,那就是洛阳人爱与真情的味道。
单位食堂的大师傅李姐生病了,我见她难受得厉害却还在坚持做饭,腾不出空去买药,就把自己平时上班带的药给她送了过去。
这件小事我很快就忘了。没想到一周后,李姐给我拿来一盒洛阳老八件:"这是我母亲特意给我买的,洛阳老八件好吃得很,我想你也一定喜欢,尝尝吧。"
爱的馈赠,我欣然接受了。
中午,柜里的美味不时发出特有的香味,我忍不住吃了一口,很好吃,我快乐了一整天。于是,我给李姐发了条短信:"一盒点心,一份浓情,认识您真好!特别享受友情的味道,谢谢姐给我带来快乐!"
老八件为洛阳传统美食,历史悠久,口感独特,营养丰富,品种繁多,为探亲访友馈赠之佳品。其中,开口笑又称"笑口枣",经过油炸裂一大口,形如开口大笑;金麻枣是以糯米、白糖、饴糖、花生油、芝麻为原料,经过三道工序精制而成的,皮酥而脆,独具风味;蛋黄酥色泽金黄,切面平整,厚薄均匀,口感酥松,味道纯正,蛋香浓郁,营养丰富,是早餐茶点的理想选择。此外还有核桃酥、五香扭酥、甜咸饼、江米条和蜜三刀。
人有时真是奇怪,一盒点心也能带来无比的快乐!
不由想起了一个友人与浆面条。友人家里曾经也是门庭若市,那时我倒很少去。后来她家经历了一些变故,家境困顿。于是我常去看她,不仅在经济上也在精神上给她力所能及的帮助,陪她走出困境。她常对我说:"人在风光无限时,很难看出谁的好,落难后方显人间真情冷暖。"
这两年,她家的境况有了起色,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去吃浆面条,我盛情难却。她的身体不好,支撑着疼痛的病腿,给我做浆面条,不知怎的,我一边吃一边落泪。她笑着说:"就我这学艺不精的浆面条也把你激动成这样?"我哽咽着:"我吃的不仅仅是浆面条,更是你对我的一片真心,一份情谊。"
人常说,有付出就有回报,但我当时并没想过要得到什么。没想到,一点点爱竟给我带来如此的快乐!
我豁然开朗,所谓人生百味,原来喝咖啡,品的是苦味更是情调;听《梦中的婚礼》,赏的是乐曲更是氛围;去远行,寻的是风景更是心境;逢年过节,亲朋相聚,那桌上的饺子、汤圆、粽子或月饼,是美味,更能让人从中品尝出家与爱的幸福味道。
温暖、感恩、祝福、团圆、珍惜——无论哪一种味道,品味之中自有大道!
洛阳行吟
文/王剑
一
为了拦住一匹马,伯夷和叔齐特地起个大早。他们风尘仆仆地,赶了很远的路。
除了自己的国家,什么都不爱。在黄河边,在暴烈的马蹄下,他们像两只瘦弱的螳螂,把生命置之度外。
这一刻,他们伸出的手臂是巍峨的,像一座山。这一拦,就把他们青松一样的名字,拦进了史册。
此时,他们的意义不在忠君,不在背逆,而在于横亘千秋的气节。
只有首阳山沉默不语,收留了这一对"不食周粟"的兄弟。他们在山上,一边采集薇菜,一边唱着哀伤的歌。宁肯饿死,也不低下高贵的头颅。
站在秋风里,仰望。我仿佛看见,伯夷和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坚定沉着;叔齐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他们面容憔悴,但眉宇之间的凛然正气,像云雾一样缭绕。
伯夷叔齐的气节,是嶙峋的岩石,堆起了首阳山的高度。
二
本是一个农家子弟,却偏偏喜欢纵横之术。本是一个读书人,却偏偏热衷于诸侯争霸之事。
你的舌头,就是一把横行天下的长剑。苏秦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
失败了,那就重新来过。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算不了什么。只要自己的一颗雄心,不死。
你的长剑,扎别人,也扎自己。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大腿上流出的鲜血,其实是在描绘另一幅喷薄欲出的宏图。
身佩六国相印,该是何等的辉煌!
《苏子》三十一篇,篇篇都是抗秦的长剑。韩赵燕魏齐楚诸国,被你那只巨大的舌头,搅拌聚拢。强秦震恐,"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
而今,你静静地躺在鱼骨村的衰草间。你朝我们摆摆手,六国兴亡的凄凉往事,不说也罢。
但我分明看见,你留下的那道"锥刺股"的光芒,正穿越时空,直逼我们的内心。
三
二里头,多么亲切的一个名字。
穿过洛河,走过一大片青青的麦田,我们终于来到你的身边。只是,我们来晚了,错过了夏王朝的繁华,也错过了夏商更替的壮阔史剧。
走在松软的田埂上,我们仿佛走在最早的城市主干道上。你好,铸铜作坊!你好,绿松石器作坊!你好,中国最早的双轮车!
半地穴式房屋里,散居着男人和女人。炉火上,深腹罐或平底盆里,蒸煮着稻粟丰腴的颗粒。房屋周围,猪和羊啃食着嫩绿的青草。精美的陶器和陶器上的绳纹,诉说着远古的沧桑。
真想回到他们中间,享受一下二里头人原始的单纯和浪漫。
二里头的村落,是中国文化打下的最初的草稿。
当我走向二里头,其实,就是走近中国文化的起点。
当我离开二里头,我行走的,也不过是河洛文化的延长线。
四
向南。一直向南。
深夜的街头,只听见我们匆忙赶路的脚步声。
终于,我们抵达洛河岸边。一弯残月,挂在半空。秋风吹过,芦苇们扭动着腰肢,有一种魂不守舍的美。
我不知道,蔡伦当初造出的纸张里,是否掺进了芦苇的洁白。
我们望向远方,夜色中的洛河,一片浩渺。今夜,没有双美亭,没有曹植,也没有期待中的洛神。
如果有一把七弦琴,我愿意为她弹出清雅的琴韵。如果有一支妙笔,我愿意为她写下浪漫的诗章。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栈桥上,有人举杯邀月,开始朗诵了。
声音浑厚灵动,在洛河的水雾里,颤动。
五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从公元629年四月初七那天起,他就认定了一条西行求法的险途。
秦州,兰州,凉州,瓜州,他一路通关;五峰山,大凌山,大雪山,葱岭,被他踏在脚下。
背上的行囊里,是一卷卷的信仰。
一匹赤瘦老马,是他寂寞旅程中的伙伴。
莫贺延碛沙漠里的磷火和狂风,他没有惧怕。重重关山上的匪盗和阻挠,也不能浇灭他内心熊熊燃烧的信念。
一路西行。漫长而凶险的西行。他硬是靠一双脚,穿越了一百多个国家,行程十万余里。
玄奘,多么激越的名字,多么铿锵的步履。
一部《大唐西域记》,记下了他沿途的见闻。1335卷经文,开创了他翻译经卷的新高度。
而今,在偃师的陈家河村,当我循着墙上地图里的那条红线寻找他的足迹时,我的耳边没有了凤凰的脆鸣,只剩下万马奔腾。
老屋还在,慧泉还在。我不知道,吹过陈家河的秋风里,哪一缕是玄奘的呼吸?我也不知道,院中飘荡的枯叶里,哪一片留有玄奘的印记?
我只知道,路途中奔走的,是玄奘的理想。
站在正堂前,瞻仰。玄奘低头念经,不看我们。
但是,我们已有所悟: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这不正是玄奘成功的真谛?
买张车票来洛阳
文/宗天纯
从六年前的那个夏天开始,这熟悉的中原古城对我来说,就只有夏冬,再无春秋了。我成了春运、暑运里行色匆匆的洛阳过客之一。
今年四月,我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暂停,搭乘熟悉的列车,回到这座一切都恰到好处的城市,想静静地感受这里的晨起暮落。
没有去游人如织的景点打卡,没有到花气袭人的牡丹园流连。这一周,我觉得我活得很像个洛阳人,很像个在家清修的少年,朝朝暮暮都能跟得上洛阳的脚步。
这座地处南北交界的古都,有着厚重的历史和年轻的时尚,足以撩得你去买张以此为终点的车票,并且满足你对一座城市的所有想象。
你可以在下了火车之后,先去找个汤馆,最先触及这座城市的味觉神经,说不定能由此顺藤摸瓜地寻到它的灵魂所在。汤文化,是洛阳一天的开始。
饱食过后,你可以像个游客一样,去龙门石窟看卢舍那的微笑,去关林看古柏的沧桑,去洛阳博物馆看几千、几万年前的历史遗物,甚至去很多我这个本地人都还不曾去过的地方。
既然旅行的乐趣就是在路上,那就让自己像一个地道的游客,看更多的风景,拍更多的照片,以便在日后回忆起来,内心充满美好与留恋。
晚上的洛阳,不是不夜城,却也有着它独特的夜生活。你可以约上几个好友去聚餐,也可以独自到路边店点一份清粥小菜,更可以去夜市挨个光顾那些小吃摊,边走边吃,边吃边走。
如果你在四月来洛阳,还能赶上现场演唱会、音乐节等各种节目。总之,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你,会在晚八点的洛阳城里找到自己。如果你喜静而不好热闹,亦可去洛浦公园夜走,洛河会给你一夜轻柔的好梦。
四月,花开时节动洛城,洛城弥漫着花香,花香牵着你的衣襟,在那园子里转着转着,说不定就转回了大唐……
如果你来,洛阳和我都等着你。
洛阳夜景
文/李哲
"好美啊!"我们不由得发出赞叹。想知道是为什么吗?别急,听我细细讲来。
夕阳西下,我们站在22楼观看洛阳的晚霞。看天空的白云,一开始像一艘飞船,随着时间的流失,又变成了一阵龙卷风,慢慢地变成了一只巨大的陀螺。又过了许久,它变成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
往下看,许许多多的"手电筒"闪烁着金色光芒,正从远处向我们靠近,看那闪着红色的灯光正渐渐消失。稍稍向上看一点点,那一闪一闪的红灯和楼房里散发出来的白光,像不像从天上掉下来的美丽星星?再看远处河科大的LED广告灯,把大楼点缀得更加美丽。
"喂,球传过来!""OK!"这是从操场上传来的声音,听得出他们是在踢足球。我望向操场,都是男生在运动,没有一个女生!
有的打篮球,有的比赛跑步,有的打乒乓球,还有的跳大绳……这难道不是一道美景吗?
这,就是洛阳的夕阳西下,还有很多美景,需要你自己去发现。如果你喜欢就来吧!洛阳古城的大门会一直为你敞开。
在洛阳吃水席
文/陈钦智
我们到洛阳,是为看牡丹、游龙门石窟的,但吃水席,却是意外的收获。
进入洛阳,就看到各种揽卖水席的巨幅横披和招幡。水席何物?我疑惑起来,开始还以为是卖睡觉用的席子,但立即就自我否定,因为揽卖的,都是些酒楼食肆。后来我才弄清了,水席源自武周时代的宫廷宴,被作为传统美食流传至今,和牡丹、龙门石窟并称洛阳三绝。
太诱人了。既来之,岂容错过。我们选择了老城区中州东路"真不同"饭店,名字怪怪的,可这是一家专营水席的百年老店,在洛阳很有名气。进得门来,果然真不同,最先品尝到的是浓郁的水席文化。
饭厅也是陈列厅。玻璃展柜里,陈列着水席菜肴的样品,让食客一睹皇家饮食文化的丰采。每个样品,制作精细,都是一件漂亮的艺术品。由24道菜肴组成水席,据说是星象学家袁天罡测算后设置的,预示着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的二十四年皇权生涯。每道菜肴,都有寓意,都藏着的动人的传说。寓意和传说,都是围绕着武则天展开的。皇家宴已是惹人心动,传说又引人神往。食客品尝了美味,也读了一段武周历史。
来客中有不少要人、名人。聪明的店主,总会在他们饭饱酒足之后,不失时机地捧上纸笔,让他们留下墨宝。可能因为是突如其来的邀请,来不及细心考究,留下的墨宝大都是应酬之作。但作家李准写的,就耐人寻味了,他写了"真不同"店名,又写了对子:"半生一回首,还是真不同".李准家洛阳,写了许多佳作,但半生坎坷。读这对子,产生诸多联想。
但无论如何,众多的要人、名人光临,产生的社会效应,犹如风助火势,品牌越来越响,生意越来越火。"不进真不同,未到洛阳城"、"天下第一宴"都喊出来了。
饭厅一隅,陈列着一组雕塑群,正中端坐着女皇武则天,两旁有狄仁杰、上官婉儿,和两个擎仪仗扇的宫女,下面跪着一个菜农,双手高呈着一个特大的萝卜。示牌上标"萝卜献瑞".绵延一千多年、闻名遐迩的洛阳水席,就是从这个大萝卜开始的。
传说这个萝卜重30斤,在城东关下园村发现。封建帝王对异象十分敏感。唐代设司天台,专职研究天象地兆,祸福吉凶。武则天对这个旷古未见的大萝卜,认定是天降祥瑞。龙颜大悦,即命御厨烹饪,制成一道状如燕窝的萝卜羹。女皇品尝后连声称赞,赐名"假燕菜",继称"洛阳燕菜".皇帝说好的,臣下谁敢说半个不字?于是,这道路普普通通的萝卜羹,立即身价百倍,列宫廷菜上品,为水席镇桌菜之首。
有了武皇赐燕,水席趋于完整成型,正名"武后水席".每逢喜庆大典,武则天总以水席犒赏臣下;官场上的宴请也多用水席。水席就成为"宫廷宴"、"官场席",以后又传至民间。宋代,改称洛阳水席,绵延至今。
饭厅坐满食客,大都是自选用餐。服务人员都着唐代宫廷装。我们提前预订了一个包厢,点了水席全宴。全宴共24道菜,分级定价,低档的808元,中档1080元,高档的要看食材而定。我们14个人,要了中档的。开席时,由"太监"宣读圣旨,赐宴开席;由"宫女"端菜上桌,报菜名,释菜义。营造着宫廷宴会的气氛,也让人明白每道菜的寄意。
先上桌是八个冷盘,也称前八品。分别命名为服、礼、韬、欲、艺、文、禅、政,寓意是武则天八方面才能品德。如"文",是用豆腐制成的"一本书",喻武则天文才卓著,长书画,善诗赋,有文采。"禅",也是素菜:一朵莲花,围着一串黑褐色的佛珠。武则天出过家,喻心存佛念,广布善迹。每件都一形一义,制作十分精细,令人发馋,但又不忍下筷。
接下来是16个热菜。最先上桌是洛阳燕菜。自从"武皇赐燕"开始,洛阳燕菜一路走来,奔波一千三百多年,至1973年10月,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洛阳访问,中午开宴,见席中的洛阳燕菜,中间饰有一朵用蛋黄制作的牡丹花。周总理风趣地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该叫牡丹燕菜".周总理一句话,结了洛阳燕菜的千年历史,开始了牡丹燕菜的新篇。牡丹,这张洛阳含金量最重的名片,被闪亮地摆上水席桌面。
热菜的编排,有严格的菜序,按"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依次上菜。武周的历史,女皇的传说,都在每件菜肴之中。边吃边听讲。有意思的是,最后一道菜是"碧伞丸子".说的是武则天临终前,仍想要吃水席大宴,当上到最后一道菜时,她问这是何菜?侍从答道:丸子。武则天把"丸子"听成"完之",颓然长叹一声:"水席乃我也",遂气绝身亡。那个星象学家袁天罡,竟测算得如此精准,精准得让人生疑:那些传说,莫不是后人造假?
吃罢,终于明白什么叫水席了。其一,全宴都是汤汤水水,以汤水见长,其二,吃一道,撤一道,再上一道,如行云流水。由是得名。据说洛阳水席为全国各个菜系之源,我觉得潮州菜系更为接近,很像水席的缩版。你看,潮州菜的全宴,最普遍的认同是"十二菜桌",是水席的一半;最先上桌是拼盘,四样合一,也是冷盘,很像水席八冷盘的缩小综合;配置是八菜四汤,也以汤水见长;菜序也是吃一道,上一道,和水席完全一样。制作心灵手巧,粗料细作,也相同。潮州临海,多河塘,食材丰富,味道更鲜美,称潮州水席,也很贴切。
潮州的先祖来自中原,那么,潮州菜系,是不是先祖南迁时带来的一份中原文明?
温暖洛阳
文/廖辉军
表弟高考分数很不错,按说报志愿时可以选个好大学,至少就近选个省内名校吧,可他倔得很,硬是自作主张找了个数百公里外的洛阳理工学院,还选了旅游管理专业。舅妈知道我打小与表弟玩得来,特地让我请假回家劝劝他。
果然,经过几番沟通,表弟向我讲述了埋藏在心底多年的记忆。
那年春节过后,他第一次出远门就搭错了车,在陌生的河南洛阳下了车。慌乱中,他还将钱包与通讯录丢失,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有,接连几晚在路边过夜。
无奈之下,身负大旅行包的他,只好向路人乞讨,在异乡灯火辉煌的十字街头,欲哭无泪。
这时,一个小伙子迎面而来,对他说:"跟我来吧,请放心,我不是坏人。我想你一定饿了,先找家面馆填饱肚子再说,好吗?"看着他惊讶的眼神,小伙子好像知道他想说什么。
在一家普通的街边面馆,他点了一碗洛阳烩面,小伙子特地叮嘱下面的师傅多下一些。他狼吞虎咽,满满一碗面不到两分钟就见底了,连一滴汤水也没剩下。
小伙子说自己是洛阳当地一个旅行社的导游,也有过相同的遭遇,是一个陌生的老乡帮了他,现在他坚持用自己的工作方式,真诚地服务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外地游客。接着,小伙子将手机递给他,让他给家里报平安。电话通了,看着他用纯正的家乡话与家人交谈,小伙子满足地笑了。
末了,小伙子还拦到一辆开往表弟家乡方向的客车,用身上仅剩的一百元钱替他买了回家的车票。就这样,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洛阳街头相遇,在寒冷的深夜告别。在表弟挥手转身的瞬间,一行行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
原来如此,表弟一直不敢说出来,是怕人笑话。后来,他还利用假期多次到洛阳旅游,对这个美丽的城市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更加爱上了这个城市。
听了表弟的心里话,我这个从没到过洛阳的人,也对这个城市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一碗面,一个电话,一张车票,那个洛阳导游温暖了表弟,也打动了我的心。我猜想,后来,那个导游或许又帮助并温暖了更多的游客。他的职业,不正是传播正能量的最佳载体?
那个寒冷的深夜,至今在表弟心底温暖如春,这美好的洛阳情缘,在他生命的旅途中挥之不去。我充分理解了表弟的选择,也期盼着有一天与这个温暖的城市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