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的散文
倚栏轩精选6篇风景的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风景的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雨伞美丽了风景
文/琳芷
雨,就这么倾盆地下着,或者或时淅淅沥沥地下着。没有理会,地上面是有谁,也没有理会脚步匆匆走去何处将去向何方。雨不是无情的,她只是懵懂而已,她不懂得她落下的这个地方,有多少的因为雨而生出的无限伤感,又不懂得她的身影有多少人又为之而去迷恋。她只是静静地下着,不理不会地下着。
下雨了,大街上真正是车水马龙的,那些数不清的,像花朵一样的伞儿,美丽了这个城市的风景,也美丽了人们的视线。美丽的雨伞,人儿躲在里面,感到是那么的安心,突然之间,有点儿喜欢在伞里面的这样一片小小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很小,但却是唯一的一个属于自己,安静而恬淡的世界。抬高一点,看见了那些也一样在这片小小的世界里,他们的有着千百张脸,千百张脸都被雨伞映成了不一样的颜色。有喜悦的,有忧愁的。
撑着伞,慢慢地走了,穿梳着,穿梳在无数的伞与伞之间,在伞下,没有人看清谁的脸,或者说隔着雨水,都是模糊的。那些虚化了的镜头,不会有人去注意,一个人有着如何的情思,因为这雨,而特别的伤怀,而特别的思念。也好,这样模糊地看着伞外面,别人看不见自己的对着某些事情的感想所露的似笑非笑的淡淡让人无法理解的表情。只喜欢这样平视着这一切,而不喜欢低着头,错过这让人忽略的一滴滴雨滴。
一些人总喜欢下雨的季节,说下雨能让人有勇气去想起那些不经常想起而又不想起的东西,一首歌?那首一下雨就让人想起来的歌,而总会寻找着这首歌,然后放出来听一下,心绪飞扬,随着这雨,随着这歌,一起飘散,一起飘散,一场雨配一首歌,原来如此。这样的一首歌,藏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那么久远,好像永远也无法触摸得到了。这个故事好像又那么的近,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想想,还会甜,还会苦,那个滋味,永远地记得住。这些都在雨伞底下,戴着耳机,听着歌,一遍又一遍地循环着。
雨滴在了树叶上,顺着叶儿滑落下来,洗刷了叶儿的尘埃,洗尽了一切的铅华,干干净净的。雨滴在了花儿上,花瓣一颤一颤的,惹了娇艳,涂上了一袭水洗的芬芳。雨滴落了水潭里,漾起了一圈圈的涟漪。一个,两个,三个……这样无数个的一个接一个,形成了无数的水花,跳跃着。雨滴到了透明的雨伞上面,"叭叭"地响着,那个样子是那么的调皮,然后就像珍珠那样滚落下来,汇成线,直垂到伞下。素手接起,一阵阵地冰凉。
高高的把雨伞举起,感觉到好高,好像与天相拼,如果下雨的时候,天空也飘着这样好看的伞花,会是什么样子呢。顺着伞柄,抬头看着,这透明的雨伞与天空共拼一色,隔着透明的伞,只是看到天空分隔开了几个有趣的小格子,并无其它,可是,就是喜欢这样看着天空,因为这样的天空,是我们平时看不到的天空,下雨的天空,还能这样的直视着它,第一次,觉得下雨的天空,它是那么的美丽。
转身,随着雨伞转了一个圈,雨模糊了撑着雨伞的背影,只是留下沾了一些雨水的长发飘飘,手执雨伞,甩落了一地雨露,不回头,只是留下这些背影,渐行渐远,没有长长的影子,没有一串串的脚印,过了那个远处的马路,走进了隔壁的那条街,进去了里面的那条巷子,最后,只看见了那像花儿一样的伞花,移动到了一个再也看不见的地方,就这样只是来过,也离开过。
雨归,看着窗外的雨轻轻敲打着玻璃窗,好像也唱着歌吧,顺着玻璃窗滑落下来,留下了一道道的水痕。看着静摆在门口一旁的雨伞,倒着的伞顶还滴着从外面带回来的雨水。它停止了它的脚步,可是看看窗外,不是还有更多的伞花在不停地移动吗?那美丽,是极其地壮观的。五彩一片,瑰丽一片,和着那雨水的清脆声音,这不多见的景色,更是美妙得不言而喻。
到底是雨伞美丽了这座下雨的城市。
五月,最后的风景
文/坦然
今天,五月的最后一天。早上,从汽车的收音机里听到今天还是世界无烟日。这个日子,本没什么不同,只是,明天就将是六月。这个节日,也与我无关。
因六一的接近,多少对于早已逝去童年有着怀念,如同早已逝去的青春,也只有怀念,没有更多的复杂的心情。当然还有一份羡慕的心情,羡慕可以快乐过节的孩子们,不过不羡慕整天承受着学习压力的孩子们。 我们的童年与现在的孩子的童年,已经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各有各的快乐,各有各的遭遇。
但,今天还是五月。江南的五月,有着忽冷忽热的气温,有着忽晴忽雨的天气。一会儿像是在春天,一会儿又像是真的步入了夏天,一会儿又回到了春天……老天像是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不断地变脸,而我们也在这样的方式里渐渐送走一个接一个的日子。
日子过于平淡,过于单调,所以,想要找些觉得值得纪念的事便会很少。很多时候,我像是一个正行走中的路人,看见的只是一些目能所及的风景,而这些每天见到的风景,见多了便熟视无睹。
五月的记忆,无非也就那么的平凡,平凡的我找不到合适的字眼去形容。无论是飘着或浓或淡的花季,还是或大或小的雨季,记载这些是是非非,总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爱八卦的女人。
但总有一些记忆是值得去记住的,只是此时此刻,我像个失忆的女人,想不起任何人,任何事,犹如这个五月我一直是静止着的,站在原地,闭着双眼,只是听见一些一直存在的声音。然后便只剩下讥笑,和从心中投出的鄙视的目光传输到声音的来源处。
前几天腾讯里跳出一则新闻,我就看了题目,却并不点进去。因为我能猜测到文中的内容。在中国的某地,一七旬老人倒地,无国人去扶,直到后来一外国人经过,才下车把他扶了起来。这样的新闻的出现,是我早已预料到的,所以一点也不意外,也不好奇。的确,在中国,当好人很难。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以及相关部门不能给予保障的情况下,"好人"这个角色太不好扮演了。所以许多人宁愿选择内心愧疚,也不愿站出来帮助一把。
人心的复杂,造就了社会的处处不堪。社会越肮脏,人心就越复杂。人心的越复杂,所有的一切便都背离了原来的路线,越走越远。
究竟是社会造成了人心的不堪,还是人心造就社会的腐败肮脏?这两者有着扯不开的关系,有一者清便不可能出现今天。
这个问题也不是我需要去关心的,我关心的是属于我们下一代的社会,是不是还要更加的肮脏不堪下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心会比现在更悲凉。
大部分把希望寄托在这新上任的国家领导人身上,可惜的是无论他们做多大的努力,对于一个癌细胞已扩散的中国来说,他们的力量只能暂时延长生命,而不能彻底地根除。国民的素质将决定国家的命运。而这些能决定国家命运的国民们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社会的中高层。遗憾的是如今的他们,素质已不如一个百姓的总体素质。 所以,对于中国的未来,我并不看好。
这种国家大事也不是我所需要操心的。只是在担心,我们的有生之年里是否还要做一只浮萍?我们的孩子们的生活谁来保障呢?
……
以上的,或被省略不说的,信者信,不信者不信。毕竟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就如换成以前的我会选择不信,因为心中满怀相信美好,但如今却信,因为明知一切被隐藏的真相是最不堪入目的,我们平时看到的不过是表象。
不过,这与这个五月又有多大的关系呢?无论这个世界是怎般的生活,日子照逝不误。而我,无论外面的世界是怎般的折腾,我依然固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路用心行走,一路记载下点滴感慨,或沉吟。
被忽略的风景
文/王昆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童年的足印"每当听到《故乡情》这首歌时,我的思绪甚至我的整个生命体,仿佛踏上怀旧的列车,穿行在过去的时光里,向着经年故乡奔去。那跨越时空的长廊里有说不完的故事,有欣赏不完的风景。
故乡的形状是个圆,外围被水包围着,那环抱故乡的水便是淮水,不知是出于对故乡的关爱,还是怕故乡丢失了,淮河伸出两条小支流把故乡紧紧地揽入怀中。紧挨着淮水的是堤坝,堤坝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用柔韧的身躯呵护着故乡,深怕故乡被水侵蚀了。紧挨着堤坝的是村庄,他们一个挨着一个,首尾相连着,环绕在堤下,村庄的边上当然也少不了路,路从每个村庄穿过,将环绕在堤坝下的村庄一个接一个地串联起来,如果说路是一根线,那么故乡就是串在线上一个个的珍珠了。水、堤、村、路是环绕在故乡的同心圆,形成不同层次的风景线,将故乡点缀的如此美丽。
从我家老屋出发,跨过一条路,沿着一条小沟渠向西走约500米,顺着渠边折向北约200米,再向西跨过连接村庄与田野的一座小桥就进入了田野。
走进田野,会有另一番感觉,有泥土的气息,天空的蔚蓝,小草的依偎,麦田的金黄和稻花的馨香。漫步在田间地头,思绪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到从前,存留在旧时光里的画面会闪现在眼前,有牛车的轱辘声,有犁铧翻开泥土的声音,有庄稼的拔节声。那里有春的生机,有夏的热烈,有秋的凉爽和冬的肃静。
若沿着田间那一米来宽的小道继续西行,就进入了田野的深处,此时的你已淹没在田野里,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在这无垠的田野间,人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你会情不自禁地哼着歌,向更深处走去,当那条一米来宽的田间小道从视线中消失时,走上一个小小斜坡,就达到了横亘在田野深处贯穿故乡南北的那条中心路。
中心路犹如一条直径,将故乡这个不规则的圆一分为二,故乡那十多个村庄也被一分为二,西面的那几个村庄以雪字开头,分别叫雪枫一村、雪枫二村、雪枫三村、雪枫四村和雪枫五村,而东面的那几个村庄则以淮字命名,他们分别叫淮胜村、淮丰村、迎淮村、新淮村、淮建村。这些村庄给我的感觉似乎与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有着特殊的联系,总是让人联想到什么,却又说不清,这也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
后来从长辈那里才弄明白,这些村庄的名字确实与一个人和一条河有关。那人便是我们的革命先烈彭雪枫将军,那条河就是流淌在故乡身边的淮河。
要进一步弄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还得从战争年代说起。抗战期间,陈毅、彭雪枫等革命先烈转战于苏皖边区,途径我的故乡时,陈毅元帅面对故乡的美景有感而发,写下了《大柳巷春游》等着名诗篇,陈毅还和彭雪枫在故乡留下了"将军试马,美酒助兴"的佳话。
那一年,故乡连降暴雨,淮河水位猛涨,造成一处堤坝决口,洪水迅速漫进村庄和农田,故乡人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紧急时刻,是彭雪枫将军率领官兵和当地民众及时抗洪,不仅将决口堵住,还对原有的堤坝进行加固,从那以后再也没有闹过洪灾。为了纪念彭雪枫将军,将堤坝命名为雪枫堤,同时将他的名字嵌入了故乡那一个个村庄的名字当中以示永久纪念,这就是故乡那几个村庄名字的由来。
中心路不宽,只是就着地势铺就而成的一条土路,但却承担着纽带的作用,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分出一个岔道来,不是向东就是向西,向着两边的村庄方向延伸而去,一直延伸到村庄的深处,直至故乡人的心里。路又从村庄延伸出来,将故乡的人引向外面的世界。
依偎在路旁的还有一条小河,与路并肩着,平行着。随路而行的小河,故乡人习惯地称之为沟,而我则喜欢称之为河,河虽小,但却有着宽广胸怀,通过一个闸口与淮河相连着,她在故乡人的心目中与路同等重要,小河和路一样,每隔一段距离就分出一个支流,向东西两边延伸着,与路不同的是,小河只让她的血脉在农田里流淌,不会进入村庄,因为小河的归宿就是农田,涨水排涝,干旱灌溉,起着双重调节作用。故乡的收存有一半是小河的功劳,对故乡人来说,小河是生命之河,生命之水。
站在田野深处那条中心路上,田野以其宽广的姿态展现在眼前,周围的景物尽收眼底,做着深呼吸,尽享大自然带来的快感。环顾四周,村庄被淹没清一色在树丛中,但轮廓依稀可见,在四季的轮回中,树木将村庄装扮成不同格调,定格在故乡的土地上。
人们往往去追求远方的景致,而忽略了身边最熟悉的景致,就像故乡一样,常常被人们忽略。其实,被忽略的风景才是最美的风景。
窗台上的风景
文/杜易莲
我家的窗台上,有一道别致的风景。
阳台上的那些风景,都是爸爸的杰作。
我家窗台上,不仅有美丽的鲜花,还有一些蔬菜。我家有三扇大窗户,还有其他的小窗户。在每一扇大窗户的外面,都安了防护网。防护网上,就成了爸爸自由发挥的天地了。
客厅窗户的防护网上,爸爸放了十几个花盆。有一种花的名字很洋气,叫"贵妇的衣裳",还有一种花的名字很好听,叫"粉红冰灵".这些花,可好看啦。
书房窗户的防护网上,也有一些花,都是我叫不出名字来的。它们有美丽的衣服,翠绿色的身体。到了夏天和秋天,它们一朵朵盛开后,就像一个个高傲的女王。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在我的房间里,窗户外的防护网上,爸爸种的是蔬菜。其中有蒜苗、白菜和韭菜……各种各样的菜,在这儿都有一些。有一天,爸爸觉得自己种的白菜长大了,可以吃了。于是,他就掐了几棵,让妈妈中午炒着吃。那天中午,我觉得爸爸种的这些白菜很好吃。我想,这可是无污染的蔬菜。花盆里的蔬菜,成了阳台上一道风景。
有一天,爸爸的几个同事来我家做客。其中有位叔叔说:"你们家的阳台真漂亮啊!"我说:"那是当然,这是我们家最美的风景啊!这美丽的风景是爸爸的辛勤劳动换来的""那位叔叔认真地说:"我回家也要把空着的阳台装点成美丽的风景。"
窗外风景
文/杜日华
窗外不远是邻家的小院。里面种着红杜鹃和石榴、龙眼、杨桃几种果树。每当水果成熟和花开的时节,院子里就硕果累累,花香醉人。
春雨绵绵,春风柔柔,鸟鸣声声。在这明媚的春光中,杜鹃花睁开了双双明眸,露出了张张笑脸。
杜鹃花开得淋漓尽致,浑身粉红,花团锦簇。它的叶子柔柔软软,青翠欲滴。
杜鹃花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引来了辛勤的蜜蜂,引来了美丽的蝴蝶,也引来了青春妙龄的她。
我不知其名,也不知她是何方人氏,只知道她一家人很久就租此屋居住了。她十七八岁光景,约一米六的个子,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瀑布般泻在肩上,弯弯的柳眉,水汪汪的眼睛,瓜子脸,饱满而红润,酒窝深深,牙齿齐整而雪白。她,美得就像这艳丽动人的杜鹃花。
一个风和日丽、春光融融的中午,她在院子里悠然踱着。当她走到杜鹃花前,她停住了脚步,静静地站在那儿,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开得灿烂的朵朵鲜花。良久,才微微含笑,伸出白嫩嫩的手,小心翼翼地一遍又一遍抚摸着笑盈盈的花朵,抚摸着绿油油的叶子。突然,她的鼻子贴近花朵,轻轻地闻了又闻,深深地吸了又吸。很久,她才慢慢地抬起头,理理头发,揉揉眼睛,然后仰望湛蓝的天空。多情的春风撩拨着她那长长的秀发,抚摸着她白里透红的脸。此刻,杜鹃花已在她的心中尽情地绽放,杜鹃浓浓的花香已在她的心中缓缓地飘荡。
盛夏,成熟的水果挂满了枝头,满院弥漫着阵阵的甜香。不知何时,她已站在果树旁,含情脉脉地看着又圆又大的石榴,看着饱饱胀胀的龙眼,看着水灵灵的杨桃。她看得入了神,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微微笑,一会儿自言自语。此刻,她看到了饱经风霜雨雪后的成熟,看到了拧出汗水的收获!
某日,热浪炙人。也许是习惯,也许是节约用电,她又一次在果树下聚精会神地看书。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静如一尊雕像。她只是眨着明亮的眼睛,一页一页地翻着书。很久很久,她才站起来,扭扭脖子,甩甩手臂,伸伸腰。她拿起身边的水杯,喝了几下,稍作休息后又拿起了书……突然,她嘴一抿,"霍"地站起来,摇着头,打着手势大声朗读起来。书声时高时低,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读到最后,她仰望蓝天,身体稍微向前倾,双手猛地向前一伸,活像展翅欲飞的大雁!
十七八岁的青春光芒四射,十七八岁的人生正如花季。花季的生命是那么的旺盛和饱满,花季的激情是那么的直观和奔放,花季心灵的天空是那么的湛蓝,花季的心湖是那么的清澈明净!
花季像歌,如诗,似画。
窗外的风景扣人心弦,令人振奋!
故乡的原风景
文/浅月若寒
有一种深情,每当提笔,便有一种刻骨的思念于指尖凝绕,顷刻间,熟悉的画卷铺展开来,那便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有一种眷恋,每当触及,便有一种同根的情结在心底滋长,落墨处,倾情的声音悄然奏响,那便是我灵魂归依的故乡。
--文/浅月若寒
[一]乡景
故乡的风,有一种怡人的醉;故乡的景,有一种沁心的暖。
烟柳长亭,小桥流水,暮霭斜阳,秀山明光,这鬼斧神工般的大自然是无法比拟的美,相比而言,具有乡土民情的故乡则是另一种不可言说的美,这美中透着醉,醉中含着暖。
清晨,当晶莹的露珠还在沉睡,温和的朝阳已悄然升起。几缕阳光照进小屋,我慵懒着起身,出门,享受晨曦的融融和煦,伸手,仰面,仿佛一个稚嫩的孩童,渴望阳光把我拥入怀里,原来,乡村的早晨这么美。
转眼间,已是金秋十月,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大约五六点钟,家家户户已整装上阵,带着工具去田间劳作,车声、人语相交相容,炊烟、薄雾相携相映,好一个美丽的晨!
去田里走了走,感受一番大自然的气息,没有钢筋水泥,这里的土地是季节的使者,春来播种秋来收,雨雪霏霏还依旧。季节的更迭,生命的交替,酝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魂灵,饮水思源,还要归结于这片土地;没有车马如龙,这里的空气清新自然,无污染,置身田间,嗅到的是稻香,望见的是麦黄,忆起的是童年时光,年华未央,我却早已不复当年模样。
最是喜爱乡村的夜,你看,临近傍晚的霞光里,落日余晖笼罩下的乡村由内而外透着一股亲切的温馨。袅袅炊烟,薄纱轻漫,淡月初升,星光璀璨,万家灯火,燃起一阵阵乡味,没有山珍海味,品味的是纯天然的鲜美。
夜渐渐深了,此时,喜欢独自行走在柔和的月光下,赏星望月,捻字深思,偶尔有几只萤火虫飞过,我的目光便离之不去,那点点绿光,虽弱,却为这片夜色增色不少。夜晚独有的静谧,使我整个地倾陷,我爱这片月夜,因为她属于故乡。
[二]乡情
说起故乡,总是与亲情有着不可密分的关联,这又该回溯到了童年。
我对童年的记忆并不十分清晰,甚至脑中存留的片段也已破成碎片,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回忆。小时候,我是在奶奶家长大的,所以对于故乡的眷恋更多的是奶奶家的大院以及门口奶奶熟悉的身影。
长大以后,在外地求学的日子里,这一幕场景更是我思里念里梦回的归宿,对于亲人的想念,却只能一支素笔,一案墨砚,书写千丝万缕。
小时候,盼望长大,长大后,回忆童年。也许,人生本就是一个圈,无论走得多远,总要回到原点,转一个圈,落叶归根,却只剩下厚重的思念。
小时候,孩童的我们总要跟随家长去地头农忙,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地如此,因此,年幼的我们也都是劳动力,不敢喊苦,不敢说累,只是一心盼望着长大成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如今,工作以后,每次好容易归家,爷爷奶奶却再不使唤忙活,而这些年过去,他们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望着满院的秋收作物,一种感慨涌上心头,这正是小时的场景啊,只是年华老去,心中更多的是叹息。若,多年以后,人去楼空,此时的我,又该拿什么来纪念我此刻的喜与悲?
亲情如粥,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没有轰轰烈烈的话语,只在一粥一饭间,一行一动里,感受着血浓于水的温情。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不可多得的缘分,那么能够成为一家人,又该是多么深厚而又奇妙的缘分哪!是啊,亲情永远是我最深的牵挂,故乡的亲人永远是我割舍不去的灵魂归依。
[三]乡愁
回首往昔,故乡旧景仍在;放眼未来,家乡新貌可待。
与故乡的情结已有二十余载,亲眼见证了故乡年复一年的变化。素来以务农为生的人民,年轻一辈的都外出务工了,家乡多是老人和孩子。最大的变化要属房屋建筑了,小时候,家里住的是用石头堆砌的平房,还有的人家是泥土砌成的茅屋,大都是这种简便式的住房,而至今,每次回家,都看到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有两层的、三层的,用的是水泥,贴的是瓷砖,不仅是为住宿,也考虑到美观。
还有,家乡的路,从泥土铺成的田间小径,到水泥铺就的马路,因此,乡亲的交通方式也由从前的自行车演变成现在的电瓶车,通往集市的路,很少再有人步行。
说到生活方式,人们去购物手里拎着的也不再是布袋、篮子,而取而代之的是购物袋、礼品袋。
随着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的普及,方便了千家万户,使得老百姓也渐渐步入发展小康的道路。
听说,国家正大力推行农村拆迁的举措,也许,不久的将来,农村也走向城市,散落的房屋建成了小区,崎岖的乡路铺成了公路,田间地头也都改造成了各种娱乐休闲设施,引得城市流向农村,形成农村发展成城市,城市又带动农村的新局面。也许,那时的农村已不是本真的农村,而是一座具有新生命力的城市,而这是一种得到还是一种失去呢?
农民过上好日子,是每个农村人都盼望的,然而,当城市的步伐踏入农村时,那一切自然的东西也都不复存在。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多的不仅是路,还有污染和破坏吧。更加可贵的是农民身上多独具的质朴、务实、勤劳的品质,也许,亦会随世俗利益的眼光流走吧。
然,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我对故乡的情怀是永远也抹不去的,铭记此情,至死不渝。
执笔凝情,最是不忘故乡的原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