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儿时的年味散文

2023/08/16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儿时的年味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儿时的年味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年味

文/董新友

接近腊月,已嗅到了年味。年复一年,农历的腊月是人们赶场的季节。机关、企业、院校等无一例外,农人们开始杀猪宰羊,置办年货。各行业都在忙着为即将过去的年份划上一个句号。

这些年,出门在外,忙碌中淡化了自我,淡化了年味。小时候,"年"的磁性大得很,每当提起"过年"这个词汇都会兴奋不已。"过年"一词,在华夏民族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亲人团圆是人生中的上等美味。谁品尝这种亲情团聚,都会感到古老的、纯朴的、亲情幽幽的甘甜。一年365天,从一开始就企及的、渴望的好时光——春节,因为腊月的临近而变得越来越重,思乡的情结开始萌动,乡思、乡愁都会写在脸上,或行动中。一年的拼搏奋斗,变成了春节这个传统大节的序曲。不论是天南的,还是地北的,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会不约而同的为春节的亲人团聚赶场。

小孩子们享受过年的佳品,穿花衣,戴花帽,放花炮,自然快乐无比。学生不用去学堂念书,还可以一帮一群的聚在一起尽情地玩耍。大人们坐到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天南海北聊着闲话,享受亲人团聚的快乐!佳肴美酒的香气还会使快乐升级。收获的甘甜,令人心醉,过年真好!

小时候,盼过年,讲的是吃、穿、玩,提着灯笼满村跑的那种惬意生活。那里有鞭炮的声音,那种无拘无束的狂欢,让年味变成了雕刻的艺术品,回味无穷。

走亲戚,串朋友是过年的另一道风景。新亲旧戚,要赶在这个节日里,互相走动走动,一包干果子,从这家挪到那家,在亲戚朋友中转来转去,谁也舍不得吃。但它却串起了亲情,联络了感情,修补了一年中因为忙碌而欠缺的情谊。那些背景离乡的人们,把积攒了一年的思念,用一张机票、车票、船票把自己捎回家,白发苍苍的老母,离别的夫妻,终于在村头,盼到了团圆,享受人伦的美好!

过去穷,在外工作或打工的人也少,逢年过节,交通不但没有压力,还有吃不饱的感觉。而今,经济发展了,国家富裕了,人民的日子好过了,在外工作的人也多了,农民利用农闲时节,到城里打工挣钱已习以为常。一到过年节,矛盾也就出现了,车站、码头、机场煮起了"人粥",购票似有攀登珠峰的难度。所有的预售票点,都是熙熙攘攘,巨龙盘旋。现在改网上预售车船飞机票,车站、售票点的队伍瘦身了,感觉上好了许多。

当下,"年"的过法,与传统大有不同。人们手头有钱了,平时吃的也不比过年差,饮食文化已经不再统领春节这个主题。有的年轻人,过年不回家,利用这个长假,与朋友、恋人、亲友结伴外出旅游,成为过年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新的时尚。祖国的东西南北,美景诱人,全家结伴出游,欣赏冬日南国的绿意,瞧一瞧北国千里冰封的壮美风光,为一年劳累的精神添加一点养料。让祖国的壮美河山,淘冶情操,让古朴的家乡亲人团聚,换成风景名胜区的团聚,让全家人享受自然旖旎风光,让家更和谐,让年味更有新意。

嗅到了年味,想到过年真好。处处张灯结彩,爆竹轰鸣,礼花铺天,笑容可掬,洋洋喜气,漂洗了一年中的艰辛。亲朋相聚,祝福满乾坤。接福纳财金,红联迎新春。收获在今朝,希望在未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愿天下人,一年更比一年好!

背起思念的行囊回家过年去喽!

渐行渐远的年味

文/钟伟

雪稠稠地下着。不一会儿,小区广场白了,枯黄的树枝、灌木只露出星星点点的黄。极目远处,灰蒙蒙的一片,看不清那个酷似火炬的城雕。近处,映着古色的墙体,一朵小精灵般的白雪倏忽地钻来钻去,似乎要破窗而入,却吃了个"闭窗羹",缓缓地下降了,直到看不见,消失在不知是哪里的角落!

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我也尝着了新年的"糕花".在乡下,到了农历十二月,就已经可以嗅到"过年下"的味道了。那几日,雪在天上飘扬着,空气里弥漫了蒸饭的香味。最热闹的是那个雾气腾腾的大晒场,声音嘈杂,充斥小孩子们兴奋的叫声、大人的呵斥、老人们的嗔怪、男人们打年糕的"嗨哟"声。

雾气最重的地方,是小孩最多的地方,逢着自家爷爷在操作,那就有福了。老人们一般都会偷偷从刚刚出笼的蒸箱抓一把,顾不上烫手,左右手一个劲地交替着,递给眼巴巴地等候多时的孙儿。这小子飞快地跑离现场,后面一定跟着一大帮哥们弟们的,到僻静处,大家分点尝尝,这就是过新年的第一口味道!

在农村,等到腊月二十前后,天空中时不时就会响起稀稀疏疏的鞭炮声。这个时候,父母总会表现出少有的慷慨,给孩子一些角币买些鞭炮。当然,得省着点儿、变着花样地玩。如果遇到哪家喜庆,孩子们就会猫着腰,睁大眼,在铺满鞭炮碎屑的地上仔细寻找没炸响的哑炮。等积攒到一定数量了,就三三两两蹲在地上,把哑炮一折两断,点燃了看它们"扑嗤"着快速旋转。这是过新年的第一束光彩!

到吃年夜饭的时候,面对热气腾腾的饭菜,儿孙们就开始向长辈拜年了。这可是小孩发财的唯一机会。祖父母早已准备好了零钱,孩子们跪在地上,给爷爷奶奶磕三个响头,爷爷奶奶乐开了花,接着就发压岁钱了,统统用红纸包着。这是过新年的第一份礼物!

"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我小时候平时是难得有新衣服穿,总是捡着兄长的旧衣服修修改改、缝缝补补。过年的时候,我才会得到一身很普通的,但真正属于自己的新衣服,这会让我激动好几天。到了年初一这天,早早地起了床,穿上新衣戴上新帽,向小伙伴炫耀一番,感觉心里美滋滋的。这是新年的第一道风景!

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我沉浸在儿时春节走亲做客的"喜悦"中,无论到了谁家,先抓一把瓜子,抓一把糖,吃着嗑着,彼此祝福着新年开心。而这一切,随着飞飞扬扬的雪花,消逝在我无限的记忆里,离我越来越远……

乡村的年味

文/张海峰

进入腊月,闲了一阵子的农人又忙起来,开始张罗过年的吃食。乡村,便有了年的味道。

腊八是临近过年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传说,而且腊八这一天忌挑水,做腊八粥也不能用现成的水,要用冰。于是,在腊月初七这天,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穿着厚厚棉衣棉裤的孩子们相跟着,到村边唯一的泉子去刨冰,扳一根冰凌放在嘴里,透心的凉顷刻沁入肺腑,忍不住打一寒颤,通红的小手却再次将冰凌放进嘴里。玩够了,带着大块的冰回家,放在铁锅里。冰消后,母亲会泡上一些菜豆。腊八早晨,母亲早早起床,将大米和去核的红枣放入锅内煮成红豆粥。母亲一边烧火煮粥,一边喊着孩子们的乳名催促着赶紧起炕。还说,太阳出来之后吃腊八粥,会得红眼病。于是,孩子们一骨碌爬起来,洗把脸,等着吃腊八粥,谁也不想得上红眼病啊。吃饭前,母亲会让孩子们端上盛出的第一碗腊八粥去喂门环儿,说门环儿吃了腊八粥,能安心守家护院呢。冒着热气的腊八粥,一粘上去就冻硬了,门环儿尝没尝着腊八粥甜甜的味道,只有门环儿自己知道了。

"腊月二十三,麻糖把嘴粘".村里人把腊月二十三叫做"过小年",这一天是供奉灶王爷的。母亲从集市上买回一些或长条或圆形的麻糖,除供奉灶王爷的以外,会给每个孩子发上一块,避免孩子多而吵架。好的麻糖嚼起来精到,味道香甜。哥哥吃得快,看着弟弟妹妹津津有味地细嚼慢咽,两只眼睛紧紧盯住他们手中的麻糖,余味未消的舌头不停在嘴里打转,手臂有些蠢蠢欲动。这个时候,弟弟和妹妹会赶紧跑到母亲身边,寻求庇护。有时候,也难免会发生一场麻糖争夺战。年味在孩子们的叫喊声和大人的呵斥声中越来越浓。

腊月二十八,家家要吃发馍馍,说是会发家。发馍馍就是将发酵后的玉米面或小米面和成糊状,加入少许糖精,倒在一个铁制的中间凸起四周凹下的发馍馍烙里,用铲子均匀摊开烤制而成,吃起来柔软、顺滑、可口。现在想起来,还觉着很甜、很香。

吃过了发馍馍,母亲坐在炉旁的凳子上,将买来的不多的葵花籽倒在小铁锅里,用黍穗做成的笤帚不停在锅里来回翻炒,锅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淡淡的青烟弥散在虽然简陋但却暖和的屋子里。尝尝熟了,倒出来放在炕上的大盘子里晾着,然后再炒大豆。待它们都冷了,母亲就会收藏起来,生怕不到过大年就被几个小馋猫给消灭掉。大年初一一大早,母亲把炒瓜子、炒大豆取出来,和红枣、点心、糖果等分别倒在一个个小盘里,放在父亲已经放在炕上的小方桌上,等着邻家的大人孩子们来拜年。盼望已久的过年就这样开始了。记得有一年到后巷的邻居家去拜年,那家的叔叔在林场工作,家庭条件较好,炕桌上摆放的东西很丰富,其中有一盘暗红色的干果,看上去圆圆的、滑滑的、亮亮的,自己从来没有见过。阿姨从盘子里抓了一把放在我手中。那时候一只小手有多大,也放不了几颗。不好意思地放回盘中,仅留下一颗,说吃完了再取。剥开皮,里面露出一颗圆乎乎的米黄色的果仁,吃在嘴里,质感绵甜,味道香醇,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这么香的干果。回到家,我向父亲讲述了干果的形态味道,父亲说,那东西叫栗子,很贵的。看着我一脸馋相,父亲显得有些窘迫,起身干别的去了。我第一次知道这种东西叫栗子。往后过年的时候,我也或多或少地吃到了这种叫做栗子的东西。吃栗子的时候,我注意到父亲和母亲的脸上挂着笑容。

大年三十晚上吃荞面饸饹,所以在腊月里就得压好,而且一压就是十余斤,方便整个正月吃。压饸饹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做了的活儿,需要一家大小齐上阵。母亲会抢在邻家未用之前借到压饸饹用的木制饸饹床子。笨重的饸饹床子放置在宽大的锅台上,正对着下面沸水滚滚的大铁锅。一个人负责拉风箱烧水,一个人负责和面放面,一个人负责压饸饹床子,一个人负责用筷子打断饸饹头并将压在锅里的饸饹搅拌开,防止饸饹结团。热气腾腾的屋子里,家人的说笑声,饸饹床子的吱吱声,风箱的呼呼声,交织在一起,好生热闹。母亲把压好的荞面饸饹一团一团分开,置于用高粱杆做成的箅子上,放在空房里冻上。吃的时候,取一团冻饸饹用冷水泡开,再用沸水稍微一煮,仍然保持细长柔韧的样子,浇上一勺肉丝汤,香着呢!

大年初一吃饺子。饺子是提前一半天包好的,冷藏起来,随吃随消。母亲包的饺子小巧玲珑,大小均匀,皮薄馅多,吃起来满口溢香。盘腿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大锅煮饺子的香味和小锅炖家鸡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惹得兄妹几个人的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也难怪,那时候一年当中也不过吃上一两顿白面饺子。

"正月十六,遛百病".到了十六这一天,人们都要上街去转转。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吃梨嗑瓜子,说是吃吃吐吐,百病离身。镇里的街道上,到处是拎着鸭梨,嗑着瓜子的人群。卖梨子、卖瓜子的,在这一天也省去了吆喝声,只顾满脸堆笑地支应着说说笑笑的买货人。甜甜的梨汁润喉、润肺,流进农人的肠胃,只要有一个好身体,明年地里的收成就有了最起码的保证。

过了正月十六,年味渐渐淡去。幼小的心,盼望着新的一年早日到来,而农人们却已经在盘算着开春的农事。

墨香年味浓

文/宫凤华

"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但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读到季羡林先生这句,扑面而来的浓浓年味如缕缕春风轻轻地温暖我的心田。

旧日乡村,一进腊月门,乡亲们便异常忙碌,但刻花钱、写春联的事儿是不能耽搁的。

去年门框上的春联经过日晒雨淋,到了冬天都残破了,又该换新的,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图个吉祥如意、福禄寿禧,心中满盛着美好的愿望和难抑的喜悦。在大年三十贴上春联,以烘托春节的欢快气氛。

父亲是乡村教师,写得一手好字。一放寒假,四邻亲友就送来红纸让父亲写春联。父亲从不推辞,乐呵呵地接下,还要递一支烟给人家,弄得人家过意不去。腊月里,天寒地冻,父亲一有空就写春联,我总是站在一旁,帮着裁红纸、捧春联,依次排放在堂屋的空地上,由晾干。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小学课本上被我画得没一处空白。

后来,我上了师范,且爱好书画和写作。工作后,找我写字的人还不少,写婚联啦、出黑板报啦、写条幅啦、写标语啦等等,我是有求必应,既得到了锻炼,又满足了我的虚荣心。特别是腊月里写春联,是必不可少的。记得有一年,我写了三十多家,墨汁用了好多瓶。母亲有时劝我少写些,父亲总是说,邻居们能求咱什么,最多是一年到头写个对子,我们也不能太不厚道。母亲总是点点头,一人包揽所有的家务活。

有时同事也请我写春联,从字体选择到章法布局都要仔细斟酌一番,力求完美。他们鉴赏水平不一,但看到一幅幅新春联时总露出会心的微笑,那情形令人感动。

我曾祖父和祖父均为旧时私塾教师,工于书法,常为村人写春联。我现在还珍藏着祖父手书的《珠算术》《民间药方》等小札,闲来品味,收益颇丰。父亲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并未精心练过字帖,凭着对书法的悟性,潇洒的行书让人赞叹不已。

春联不仅能烘托节日气氛,且能寄托情怀。"诗书画琴楼台风情,花鸟山水庭院雅韵"令人向往宁远幽静的境界。办婚事的人家贴上"桃花盏上玉台诗,莲子杯中金谷酒"更显得情浓意深、缠绵缱绻。"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寄托了村民们美好的希冀和向往。

农村人家大门、房门、灶前、中柱都要贴,还要贴横批、斗方、报条、福字等,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里里外外全是大红纸新对联,真是"一元初复始,万象又更新。"讲究的人家,还用石灰拍元宝墩,图个招财进宝,新年大发。

现在农村手写春联很少见。一到腊月二十,路边就有卖春联的摊子。几角钱一幅,便宜,印刷体,烫金字,纸质厚硬,明显比手写的好。

可不管多忙,每年春节,我总会写几幅春联送给亲朋好友,总会精心写几幅春联贴在自家和岳母家的门框上,让这种古朴的民风继续传承,让人们在喜庆之余怀想远去的纯朴而温馨的岁月。

家乡的年味

文/冯瑶

家乡临海靠山,北边山区,南面临海,地处热带亚热带之间,长夏短冬,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境内河流纵横交错,丘陵连绵起伏,各种咸淡水的鱼虾蟹贝海味应有尽有,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孕育了家乡独特的饮食文化。

家乡人在除旧迎新的年庆里,不但要贴对联、张灯结彩来扮靓居所,还要制作美食来庆祝,比如打粉酥(炒米饼)做酥角、煎咸水角、浦煎糍、炊发糕等小吃美食,都是过年的节庆美食。其中打粉酥、做酥角、煎咸水角等,纯粹是为了一饱口福的节庆食品,而浦煎糍、炊发糕,则还兼作祈福起愿之用。家乡的煎糍有两种,放馅、个小的称为煎糍仔,不放馅、个大的称为大煎糍。用花生、芝麻、白糖和椰丝(有的还加入叉烧粒)做馅的煎糍仔,脆皮甜香爽口,风味独特。直径约10厘米的大煎糍,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般用于敬神。"年晚煎糍,人有我有"、"煎糍辘辘,金银满屋",家乡人因煎糍的形状"圆满"、油水充足,有团圆美满和有"油水"(发财)之意,而十分喜爱煎糍。发糕则取其发字,寓意发财,以寄望新一年家庭美满幸福、大发其财。

家乡坊间的炒米饼一般用炒米粉、花生、芝麻、白糖、鹅油、猪肉等材料,制作成款式为圆形、椭圆形,之后炭焙而成,有鹅油咸香粉酥,夹肉粉酥等。酥角,则用面粉、猪油或鹅油、花生、芝麻、白糖等材料经油炸而成。最地道美味的酥角和粉酥,可在城里的环城南路购得,整条街都在摆卖以酥角、粉酥、煎糍为主的节日美食,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让人直咽口水。在我的家乡阳江,这算是一条最具年味的老街之一,一些聪明的阳江人,则把炒米饼、酥角等家乡美食做成产业,一年四季经营,远销市内外,成为阳江一张著名的美食名片。

家乡人过年,是从一锅美味的汤圆开始的。因为除夕这天,家乡人每家每户都要煮汤圆,来寄寓一家人团圆齐整过大年。家乡的汤圆讲究汤底用料,最常见的汤底有鸡汤、猪瘦肉、瑶柱、干虾仁、鲮鱼松、腊鸭粒、萝卜粒、蒜苗等,把所有用料准备好,预先煲好鸡汤,然后起油窝爆炒鲮鱼松,直到鲮鱼松炒成微黄的散状体,装碟,趁热洒些味极在鱼松上面备用,再炒香蒜苗、萝卜粒,然后倒入鸡汤及其它一应用料,待萝卜粒熟透,放下汤圆,放下锅盖盖严,猛火烧,待汤圆一只只浦起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撒些葱花、香荽,这样的一锅汤圆上桌,一屋浓香钻鼻,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味的汤圆,这就是一张祥和、温馨而生动的年庆场景图。

家乡春节期间的节庆菜式,则兴吃鸡品鹅,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几乎每家每户都吃鹅。我的家乡盛产黄鬃鹅,黄鬃鹅皮薄肉厚,甘香不腻,誉满南粤。五花八门的烹鹅技法中,最普遍的是炊鹅。炊鹅用料简单,但必备蒜苗,适量花生油、精盐、砂糖、生抽、料酒、大茴等,有的直接买现成的炊鹅酱抹在鹅身上再加蒜苗,按个人喜好,有的还在此基础上加上咸话梅等,放在锅里盖严隔水炊,具体制作程序是:将黄综鹅宰杀除毛,剖开清出内脏洗净晾干备用;用搅匀的配料均匀地涂抹在鹅身内外表面,腌渍30分钟,然后盛在大铜盆中,放在锅中隔水猛火蒸40分钟之后便可以斩件上桌了。这样制作出来的炊鹅,清香不浊、浓淡相宜、食而不腻,吃后唇齿留香……

年味是什么味

文/冯海鹏

年味从淡到浓,飘入每个人的心里。

记忆中的年味是香的甜的,是红红的对联,是噼里啪啦热闹的鞭炮,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出的饺子,是锅里滋啦啦的炸出的果子,是咕嘟咕嘟炖着的肉,是小孩子的大声叫笑,是大人喜笑颜开的忙碌。是自家酿制的甜酒,是满街的中国结,是大集上琳琅满目的物品,是庙会上喧嚣的表演,是锣鼓的声音,是炭火的通红,是大雪纷飞的激动……

可是,年味岂止是这些味啊!

那些游子,那些漂泊在外的人,年味是思乡,年味是团聚。时间离新年一天天迫近,心便越莫名地激动,莫名地惊喜焦躁。偶尔会停下手中的活儿,呆在那里,朝着家的方向望去,想给孩子的东西是否带齐,给妻子的礼物是否购置,给父母的衣服是否已备。想着想着就想到了一家围坐在一起烤着熊熊燃烧的炭火包着饺子的场景,不禁突然扑哧地笑。那一刻,会忘记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忘记一年来的奔波劳累,让浓浓的甜蜜荡漾心间,心便醉。

那些在家的父母,年味是孩子的团圆,是孩子的平安。他们何尝不和游子渴望归家一样,一日紧似一日地盼望儿女归来啊!从远远望见年的那一刻开始,心里已经开始激动着忙碌开了。赶集购年货,进厨做佳肴。把对儿女归来的喜悦盼望和祝福全付诸到风风火火的行动中去了。老友相见,问一句,儿女过年回来吗?回,便差一点手舞足蹈,话题便滔滔不绝。不回,便黯然神伤,沉默而去。无论喜悦无论沉默,都没有怨言。

那些学子,年味是感慨,是希望啊。旧年已过,新年即来,岁月匆匆,他们感慨时光流逝,但又让那颗年轻的心激荡着希望。看看过去的得失,想想未来的打算,在新年里休整身心,来年,迎着春光上路。

年味是思乡,年味是团圆,年味是希冀,年味也是感恩啊,年味在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特殊的含义,可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年味却又有共同的味道,即是温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