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散文
倚栏轩精选7篇春节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春节散文(精选7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春节记忆
文/李瑞华
好几年没有在老家过年了。虽然在大年初一也回家给老人们去拜年,但也是匆匆就回来了。更多的时间,我和家人一直呆在家里。观看电视节目、烹调美味佳肴是这几天的全部生活内容。或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吧,春节竟然没有了原来的激情。
我们生活在通讯发达的时代,打一打电话上一上网,就能和亲朋好友直接的联系上。这既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不幸。现代通讯节省了时间,有事没事聊一聊,也会使感情有所升华,但这种不用见面就能对话的便捷方式,把人们的感情变得有些形式化了。人与人之间总喜欢带着面具做人做事,少了一份真实,多了一份虚幻!很多人觉得活的很累,但又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这也是现实中的一种无奈。人人渴望真挚的感情,但自己最不愿付出的,却往往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现在过春节,觉得没有一点意思。
倒是很怀念小时候亲朋邻里间那纯真的情谊。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走出家门互访"拜年",孩子们更是欢欣雀跃,成双结对地到各户给长辈拜年,长辈们也会热情地接待他们,并拿出备好的糖果、花生等招待来访的客人,这是一种礼节,更是民族传统习惯的延续。这是儿时的春节留在记忆里却永远忘不了的。我对过春节有印象大概是六、七岁时吧,记得过了腊八,妈妈就开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馒头,当然和现在城里买的或圆或方的馒头不一样了。家乡的馒头其实不叫馒头,在我们梁山一带叫"馍馍",而且平时是不这样做的,只有在重大节日和走亲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妈妈蒸的叫枣卷子,另一种叫花糕。家里有第一年嫁出去的闺女,每到春节便会蒸花糕的,意思是取了谐音,年年步步登高之意吧!每到蒸糕的时候,妈妈早早就忙起来了,先天晚上发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还要和几个关系好的邻居一起蒸。在邻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间里,男人们压面,女人们捏枣花,我和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会到屋里看看,一会又跑的没有了踪影,总之这一天家长是不管孩子的,也许是顾不上管吧。
到了大年三十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莫过于放炮了,我小的时候没有电视看,更没有春节晚会了,只是等着三十晚上的饺子熟了,就该放炮了。条件好点的还可以放点"手花"(一头有炮药,有捻,绑在大约一米长的芦苇杆上),点燃后,"嗖"的一声带着火花钻进了高高的夜空,随着"蹦"的一声响,那最美的礼花也就在乡村的夜空上方绽放了,我想,那是乡村最美的一道风景,渲染了过年的喜庆气氛。放罢了炮,接下来就开始吃饺子了。但是头锅煮熟的饺子是不让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妈妈在每个碗里盛两个饺子和一点汤,我和姐姐端着放在妈妈烧香的地方,有的在门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妈妈口中还念念有词,意思是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保佑大人孩子平安之类的。小时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记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谁,很多年以后我问妈妈,她笑笑说,其实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谁,只是从老人那儿学来的,为了祈求来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这样做的。老母亲今年80多了,每到春节,还在重复着这样的活动,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觉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还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时候家里穷,小孩子过年的时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让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给拿出来。睡觉前,妈妈把新衣服给拿出来,把旧的衣服换下来,我闻着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儿时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别早,听到炮声就起来了,穿着妈妈换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去给长辈们拜年了。小时候拜年我们叫磕头,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头的,大人有时候故意逗我们,不把头磕响了不给礼物的,说是礼物,其实就是一颗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特别的礼物了。农村拜年很讲究的,先给自己最近的亲属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亲属,最后是外姓的邻居,但是不给辈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时候对邻居的辈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经常和同伴们去比自己辈分低的邻居家拜年,惹得大人们笑话。初一这一天孩子们都是解放的,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经常是和同伴们去做我们之间的游戏了。
我喜欢那个年代人们的质朴和纯真的感情。现在不是真情太少,而是人与人之间变的太现实,太利益化了!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送礼,不送就会对你的孩子不闻不问;上小学了如果不上好处,分班分座就会受到不公正待遇;去医院如果没有熟人,看病就会花很多冤枉钱不说,连住院的床铺都难安排!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因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或那样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网里,这时才觉得真情对人们来说有多么的珍贵!
尽管如此,春节毕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细想起来,春节并非光阴流逝所带来的一种必然,而是人们本身的一种需求:千篇一律的日子难免会让人生厌,日复一日的奔波与劳作免不了让人生出一种不堪重负的疲惫,如果能够换一种方式来充实一下生活,找一个理由来松驰一下神经,让热热闹闹的气氛给平淡的生活营造一份别样的滋味和美丽,岂不很好么?于是,便有了春节,有了像老人一样慈祥、满含着温馨和抚慰的春节。
春节是一种凝聚,凝聚着祥和安泰,凝聚着欢乐喜庆。
春节是一汪净化灵魂的清泉。那四处绽放的礼花和急促欢欣的鼓点,振奋起人性向善的共鸣,平时深陷在世俗纷扰中难以脱身的人们,在流光溢彩的年节里都露出了孩子一般纯真的笑脸。
在辞旧迎新的更替中,我们的生命之舟拥有了一个小小的港湾。醉卧在年节的怀里,让我们尽情地欢歌尽兴地享乐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如此悲催呢,嗨,说着说着年就到了,问候大家"过年好"吧!
瑞雪飘春节
文/耿彦庆
三十多年前的节假日,娱乐活动简单,社会风气也单纯,各单位领导干部时兴在节日中只身走基层,到职工家送问候、送关怀。比如,春节时就兴团拜或挨家拜年。在我刚工作的第二个春节,我就遇到过我所在学校孙德迪校长的春节走家拜年,至今想起,虽然恍若隔世,但内心依旧一片温暖。
那是1983年,春节刚过,日子又恢复往日的平静。离寒假收假还有一个星期,夜里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到了早上,外面早已是冰天雪地,难以出门。"当,当,当……"一阵清脆的声音打破了雪天里的宁静。"这样的天气,是谁来了呢?"我带着疑问打开门。
"春节愉快!假期休息得好吧?"随着浑厚的朗朗问候声,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出现在眼前:藏青色涤卡布中山装落满了厚厚的白雪,双手还扑扑拍打着;浓密的眉毛上也粘着几星晶莹的雪花;摘下帽子,夹着缕缕银丝的头发有力地向一侧分扬,透出一股勃勃的英气;慈祥和蔼的宽大面容,闪烁着微笑,有如春风拂面。"孙校长,这么大的雪,你怎么来的?""踏雪骑车来的。"他边伸出手边说道,"假期里,我差不多走访了所有的老师家,到你这儿,是最后了。"说着,他伸出了宽大的手。我惊异地抓住他的手,心头上充满了感动与亲切:要知道在这风雪弥漫、道路冰滑的天气里,从他所在的胡家庙骑车到我所住的韩森寨,对一个年近五十的人来说,该是多么不易……
用不着太多的动听的话,孙校长亲切实在的举动照亮了我在风雪天里的灰暗的心。看着漫天的飞雪,我想到了开国伟人毛泽东主席一句美好的诗句——"飞雪迎春到!"
真的,当年的那番情景至今想起,依旧温暖与感动。
伴着书香过春节
文/钱志芳
春节期间,闺蜜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外出旅游,而我的选择,有些出人意料:伴着书香过春节。
我曾获得过诸多荣誉,都是市级以上的,但在其中,我最看重的还是"苏州市优秀阅读推广人".荣誉来之不易,在我看来,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在此压力之下,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马不停蹄地创建了几个阅读项目,比如"经典诵读"、"亲子阅读"、"手指谣"、"本土作家校园行"等等,定计划,做方案,规划来年活动,说不累,假!但累并快乐却是真的。
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要做一条河,活水的河。清楚了这个道理,读书就不难。
我常常在居委会开辟的图书馆里一呆就是半天。朝南的房子,一出太阳就亮堂堂。冬日暖阳,真是难得的好地方,我给它取名:阳光书房。家里的蟹爪兰已经有花骨朵了,但是因为一直没有阳光,总举着花苞,迟迟不开。我把它搬到阳光书房,和我作伴,后来,又陆陆续续搬进了君子兰、仙人掌、吊兰、风信子和各种多肉植物。花香作伴好读书,我看着阳光下绽放的小花,不觉心花怒放。
细细品味书中的文字,那些带有灵魂的温暖文字,温暖而又叫人感动,眼睛里竟有泪水淌出来。我问自己,这些书带给我什么?除了感动,我还应该做些什么?我应该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来感受这些文字的温暖。
于是,我带着这些好书,来到学校,来到社区,来到过渡房。我声情并茂地给家长、孩子朗读书中的字句,看着那些绽放的笑脸,那些渴慕的眼神,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读完《花盆里的风信子》一文,我端出了风信子,孩子"哇哇"地惊呼,脸上都是快乐,我问他们:"想要一盆属于自己的风信子吗?"我取出一个状似洋葱头的风信子,和孩子们一起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制作了水盆风信子。家长和孩子一起为它贴上标签,放进水,写上日期名字,像呵护自己的宝贝一样,轻声呼唤着:"风信子,赶紧长吧,长吧!"期待着美丽的风信子能早日开花,家长们纷纷说:"举行这样的读书会,不仅学到了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还能感受到一种无声的爱!"
有爱才有家的幸福,有爱才有年的幸福。这样的读书会感动着孩子,也感动着我自己,它让我继续去读那些励志故事、温暖美文、经典诗歌和有趣的童话,还有更多更多的好文。伴着书香过春节,实在太有意义!
寄语春节
文/夏荷听雨
中国文化曾经有过它的从容和优雅,也曾经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和不朽的一笔。
近200年间,中国饱经沧桑,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前,世界列强对中国的蹂躏,无休止的战乱动乱,带来至今难以抚平的创伤。在濒临外扰内患的重要危机中,我们几乎是身不由己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清理和反思,并对其赋予了太多的批判和指责。
然而,在新的全球化大环境中,在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强势席卷而来的时候,是否也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一并改变?
80后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
"春节文化"和所有文化一样,是由人们创造而又为人类自身服务的,随着人类需要而变化。但是,她毕竟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从我们的祖先放鞭炮驱鬼,到贴春联营造节日气氛,延续至今,民俗的生命力非常强。
在西方强势文明大举入侵的今天,"洋节"大行其道,而传统节日却节节败退,我们自己就应该检讨。中国人自己的节日为什么没有外国节日来得火爆?究其原因,除了文明"融合"这个大道理之外,最大的原因在于中国自己的节日越来越没有自己的特色了,在这里。我们借着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鼓与呼——
回归春节!
回归优秀的传统文化!
家乡的春节
文/张四悦
光阴似箭,一转眼春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做准备。除夕之夜终于到了,为了晚上那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整个上午,我跟弟弟妹妹们忙得不亦乐乎。
按照家乡的风俗,下午两点以后就可以开年夜饭了,而且比赛谁家吃得早,吃饭前要放一串鞭炮,以此作为标志,而且放鞭炮还代表着一年的终结和新年的开始。三点钟一到,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厨房门口,随着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桌子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和各种素菜,我像一只馋猫,盯着桌子上的饭菜两眼直发光。虽然今天的饭菜非常丰盛,但事实上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品尝这些佳肴而坐在一起的,而是为了庆祝一家人的团圆,庆祝一年的终结,祝福新年的到来。
年夜饭结束了,暮色也渐渐降临,这是我们尽情玩耍的时候了,我们拿着事先买好的礼花炮,一个接一个对着天空放。邻家的孩子们也在燃放自个儿买来的礼花炮。抬头仰望,天空中顿时出现了各种美的图案,这绚丽的夜空装点了美丽的村庄。花炮放完了,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晚会。春晚已经成为除夕夜的一道"盛宴".那些动听的歌曲,搞笑的小品,幽默的相声,更为春节增添了一份喜庆。到了初一,早早地爬起来,先放一串鞭炮,以表示对新年的祝福。这一天,按照家乡的习俗,不能去拜年,得先去上坟拜祭祖先。所以,大年初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上坟。一直到午饭后才回来。从初二开始,就忙着去拜年和做春客。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幸福的,既可以得到压岁钱,又可以尽情地玩耍。
"正月十五闹元宵"在我们这里,这一天被称为"棒棒节",从正月十四一直延续到十六。这几天集市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棒棒",有当农具的,有小孩玩耍用的木刀、木剑、木枪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花卉、树苗。这三天里,市场上人山人海。农民们把一年要用的农具全买齐了,还捎带上各种花卉,去装饰各自的院子。我们这里的人非常喜欢养花、养鸟。一进院子,一派鸟语花香的景象。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传统的"棒棒节"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棒棒"交易为主,而是增加了各种日常生活用品、花卉等。白天逛完"棒棒会",到了晚上,跟除夕之夜一样,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看"元宵晚会".一直看到晚会结束才肯去睡觉。
十五一过,这就标志着我们最欢乐的日子就要结束了,我们马上就要回学校上学了。很留恋春节的那一份欢乐和喜庆,那一份亲人团圆的温馨,还有那一份压岁钱。这不,此时我已经又在暗暗地巴望着春节的早日到来。
春节是红色的
文/李付春
两只大红灯笼挂在门口两侧,里面通上电灯,白天红满村,晚间红满天。
过年还是要到乡村去过。我总是认为,只有乡村的年那才像年。过年了,不仅是要挂红灯笼,更重要的是要贴春联。
贴春联当然是要先写春联。写春联那可是秀才们干的活儿,在我的记忆里,最先写春联的是村里的"老会计".小的时候跟爷爷身后,先递上两张新买的大红纸,爷爷再从怀里掏出一盒"大丰产"牌香烟,抽出一支给他点上,再点燃自己的一支,剩那就归老先生了。爷爷转身要走,我在身后拽了一下他的衣襟儿,意思是想看看他怎么写。
我翘脚扶在桌后边,就见他戴上老花镜,润好了大中小两支毛笔,墨汁好像是早就磨好了的,俨俨的。先裁割好红纸,再在桌上铺开,稍微折叠了一下,就浓墨如泼,写了起来。当时还没有上小学的我,也不知道人家老先生写的是什么,也不曾见他照着什么写,就知道人家肚里学问大着呢!虽然我还不识字,只见他写得很漂亮。当时我就想,长大以后一定要像那老先生一样,满"肚子"里都是"黑字",并且还能给爷爷挣半盒烟抽。
后来,我当了教师,真成了教书"先生".当真正拿起毛笔为街坊邻居写春联的时候,爷爷却提前走了,没有见到我肚里的黑字落在红纸上。一般是学校放了寒假,我就开始琢磨着一年的新词儿,在报纸上也搜集了许多,也忙活了几年。可是,最近几年来,真正找我写春联的人少了,就连我自己家的门口上贴的也是从集市上买来的成品。
但到了临近贴春联的时候,我依旧还是忙。东头二叔拿着半张红纸来,让我给写"六畜兴旺",他说要贴在猪圈牛栏门上。"大粪三千担,肥猪八百斤。"这是乡亲们猪圈茅厕上的春联。这种街上买不到的"俗联".西头梁家哥哥夏天老人去世,拿着两张蓝纸也给写春联;前院三哥让给写"天地三界之神位"来供养天地;西邻王家兄弟让给他那三轮车上写"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自家的粮囤上要写"五谷丰登",天灯竿上还要贴"太公在此".我有时候好笑,我这点本事只能伺候神仙和牲畜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春节时的对联,正是这些春联,构成了乡村文化的缩影。
年初一拜年走在农村大街上,要看谁家门前的红爆竹皮子厚,要看谁家的灯笼红,要看谁家的春联艳,更要看春联内容的真实内涵。农村这片黄色的土地上,只有春节她就会变颜色,似乎成了红的世界、红的乡村!
春节回忆
文/闻过
过年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我想起以前的春节,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
酸:前年我没评上三好学生,心里那个酸呀,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我整个春节都提不起精神来。
甜: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家家户户乐逍遥,而我最开心的是能认识许多新朋友。评到三好学生,我还能得开心奖。那年,爸爸奖给我一个梦寐以求的学习机,妈妈答应暑假带我坐飞机去北京。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苦:我每天得练小提琴一小时,春节也是。怎一个"苦"字了得!妈妈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我还叫苦连天,妈妈拍案而起:"走,带你去见识见识!"上哪?窑厂!过年他们也不放假。妈妈让我站在窑洞口体验一分钟,一批砖头刚烧好,温度极高。我转身就逃,妈妈一把拽住我,我在窑洞口真是度秒如年啊!但跟那些挥汗如雨的工人比,我的苦算个啥?
辣:大年三十妈妈教我熬辣酱。我们买来熟花生、芝麻和辣椒,碾成粉,用菜油熬得满屋飘香。蘸了吃饺子,连舌头都要吞掉哦。吃完饺子做数学,我遇到难题就求助,爸爸说:"再动动脑筋!"妈妈说:"这个简单!"她拿起打火机说:"哪里不会点哪里!Soeasy!"我晕……这个辣妈,亏她想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