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亲情随笔

2023/07/27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8篇亲情随笔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亲情随笔(精选8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或远或近的亲情

文/燕子北飞

小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他们捡回来养的。从记事起就是奶奶带着我,我的吃穿都是奶奶一手操办。我记得我小时候穿的衣服是奶奶去小集市买的一块布,然后让人量身定做的花衣裳。记忆最深的是一件橘黄色带点的衣服,三年级做的,穿到六年级,以及我拍小学毕业照都是穿着那件衣服。除了定做一两件,还有就是捡亲戚给的旧衣服,那些衣服往往很不符合我们的年龄,读初一的时候,穿了一件捡来的衣服,那是一件黑白竖条纹的衬衫,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再加上自己的黑皮肤,显得特别老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很高兴捡有钱亲戚给的衣服,现在回想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是买不起衣服穿。

他们是谁?我的爸妈,也不能说他们不爱我,只能说他们对我的关心不够。小时候两岁半开始就是奶奶带,他们到广东佛山打工,春节才回家待上半个月,后来又有了妹妹和两个弟弟,更加顾不上我。我是姐弟四人中最其貌不扬的,胖黑胖黑的,对于我爸那种要面子的人,恨不得没我吧,从不过问。若不是我是他四个儿女中读书最好的,我想他都懒得多看我一眼。

过年的时候,小集市不再是三天一赶集,而是每天都很多摊贩在摆卖,人们也都喜欢吃过午饭有事没事就去集市溜一圈。很多小孩更是去得频繁,因为有各种玩具。那天,吃过午饭,我蹲坐在客厅的沙发看电视,这是爸爸回来了,看见我在看电视,他大声地呵斥着我说:"天天在家看电视,也不知道出去逛逛。"我说没钱并问他给五块钱,他骂了一句逛街要什么钱。我分明从他的眼神和语气中感受到了丝丝的厌恶。只好灰溜溜地关了电视快速地消失在他的视线中。至此我暗下决心:不再问他给一分钱,读书需要用钱,他要给就给,不给就算了。我也倔强地坚持到读大学,始终没有再开口向他要钱,每次都是他给多少是多少,不过他也没我亏待过我,给的都多出很多。

别人家的女儿都跟妈妈亲,而我却不是,我倒觉得我从小就是我妈妈取笑的对象。小弟弟从两岁开始,带他仿佛就成了我每天的任务,白天抱着背着,晚上还要带一起睡。六年级的寒假,那时候小弟弟才三四岁,那天下午,我带弟弟出去玩,走回家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村里的老奶奶,她家离我家有点远,平时很少见面,她打量着我看了好久也没认出我,我问候一下就带着弟弟回家了。刚回到家妈妈也回来了,她进门就冲着我说:那个谁家奶奶问你是谁家小媳妇,说认不出来。看她笑着神采飞扬地说着,我越听越觉得侮辱,眼泪瞬间决堤,委屈地放声大哭,这时候感觉老天也感受到我的委屈一样,下起了大雨,然而我还是呆呆地站在院子中间,淋着雨哭着。她没有叫我上来,应该她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哭,任由我孤零零地站在雨中,他们依然各自在家中忙碌,仿佛没看到我,直到奶奶回来才把我哄回房间。从此我再也不愿意带小弟弟。

多年后,都告诉我要孝顺父母亲,可是童年的这些记忆我怎么也抹不去。我只能倔强地惆怅着。

花香常伴亲情在

文/李红都

喜欢上赏花是当了母亲之后。儿时的我,是不喜欢顶着阳光挤在人群里观花的。

每年仲春,父母都会抽空带我们去公园看花,去之前,他们必定要给我们换上漂亮干净的衣服,自己也收拾打扮一新,一家人体体面面地走进公园。

一进公园,很快就出现了分歧。哥哥急着看动物,姐姐想去放风筝,我闹着要去游乐场。父母却一致表示:"牡丹开了,先去看花!"

"哪有人不喜欢牡丹的?花美、气香,闻闻牡丹对身心有益。"当教师的母亲总爱用在学校教育学生的口气对我们说话。怕惹父母生气,我们只好乖乖地跟着他们挤进看花的人流。

二哥好动,喜欢爬树,看到低矮的树就想爬,爸爸一不留神,二哥便"嗖嗖"地爬到树上去了,还趴在树干上得意地冲着我们做鬼脸。姐姐比我大好几岁,喜欢和自己的同学一起逛,只要遇上了,一会儿就跟着同学跑没影儿了。我的心思留在公园的游乐场上,恨不得马上站在秋千上飞翔,去扑捉朵朵云彩,眼前的牡丹一朵也没有看进眼里……那时的我们一个比一个淘气,都很不耐烦父母让我们规规矩矩地站在牡丹丛中对着镜头傻笑,找理由跑散,让父母一身汗水地跟在我们身后追,赏花的闲情便被淘气的我们搞得一塌糊涂。

我有了孩子后,才体会到母亲当年的心情。看到孩子稚嫩的笑脸,我常联想起春天里盛开的花朵。还有什么能比娇艳的花朵更适合形容孩子们灿如云霞的笑脸?还有什么比富贵吉祥、娇艳夺目的牡丹更能寄托我们对亲人的祝福和对孩子成长的祝愿?

如今,每年仲春时节,我也像母亲那样,给孩子换上漂亮的衣裳,牵着她的手去公园看花。孩子也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眼睛盯着的全是与吃和玩有关的东西,在花前难以安静一分钟,我紧张地握住相机,渴望拍下她在花前嫣然一笑的娇美,作为她成长的纪念和祝愿,她却淘气地奔来跑去,有意无意地躲避我的镜头。

我开始为当年不解母爱的柔情忏悔,跟哥哥说起这事,才发现他也有相似的心情。之后的春季,我们就不约而同地一起赶到妈妈家,拥着妈妈去公园看花。

春风依旧,牡丹含羞,而当年那位美丽少妇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老妪。哥哥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拍下母亲俯身凝视牡丹花的笑脸,就像当年父母追着我们的身影,拍下我们在牡丹丛边奔跑的欢乐。

发现我们在给她拍照,母亲便提起当年的趣事:"你们这些孩子呀,怎么就不懂得赏花呢?你们不知道,当年想给你们在牡丹花前拍张照片有多难……"我和哥姐相视而笑。也许,只有做了父母,才懂得陪亲人赏花的意义。

春风里,母亲慈爱的笑脸艳如牡丹,人间有爱,牡丹花香自常在!

婆婆的亲情纸条

文/王子华

昨天晚上加班到很晚才回家,一推开门,便发现鞋柜上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厨房里的砂锅里有汤。"走进厨房,灶上果然放着一口小砂锅。打开盖,里面是一锅鸡汤,上面的油已经撇清了,澄黄色的汤底中有切成小块的香菇,还有艳红的枸杞子,养血润燥,补虚益气,最适合经常加班熬夜的我。

喝完鸡汤,我心底暖暖的,忍不住走到书房,那里有一个木盒,里面放的全是婆婆给我的小纸条,有"我今天要回趟老家,你三餐都得好好吃"的关切,也有"晚上下班买包茶树菇回来"的琐事,甚至还有"你这段时间太忽略家庭了"的告诫。我和老公结婚十年,这些纸条也存了近十年。

当初结婚的时候,婆婆不放心我们小夫妻过日子,执意要来和我们一块儿住。然后像天下所有的婆婆一样,对我是诸多的不满,几乎每天都会唠叨我,让我烦得每天都要找些工作来加班,只为了晚一点回家。矛盾的爆发在我怀孕之后,婆婆说现在的单位电脑太多,辐射大,让我要么跳槽要么辞职。

我觉得婆婆真的是不可思议,槽是那么好跳的吗?我又不是那种精英类的人才,而且现在哪家公司没有电脑?辞职我更是不愿意,还没结婚的时候,我就跟老公说好了,以后宁愿用自己的工资请保姆,也不会自己窝在家里带孩子的。最后看在我是孕妇的份上,婆婆没再坚持,但却每天坚持给我一日三餐做营养餐,并且中午那顿还送到单位看着我喝完。

许多同事见了,都说我运气好,居然有这样一个好婆婆,我却哭笑不得,指着肚子说:"哪里是对我好,其实是对这位好。"同事刘姐表示不赞同:"你不能总把别人的好心往坏了想,不管你婆婆是为了谁,至少这东西是你婆婆做的,也是你吃的。"刘姐的话让我深思,觉得自己真的不够宽容,其实如果是我亲妈,我会这么想吗?很明显,我不会,只会感恩,但为什么对婆婆就不行?

晚上回家后,我和婆婆长聊了一通,都认识到自己定位的偏差。其实婆婆和媳妇之间虽然称呼上和亲生母女没区别,却因为生活差异强行融合在一起便会有矛盾。虽然认识到了,可是我和婆婆却也明白,想要解决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婆婆说:"要不,我给你写纸条吧,有什么事情我都写下来。"我也觉得这个办法极好,举双手赞成。

自那以后,我和婆婆便开始用纸条来进行沟通,将矛盾都在纸条中化解,家里的氛围也因此越来越和谐。不知不觉间竟然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些纸条也从当初的沟通工具,变成了现在满满都是亲情和暖意。

撕下一张便笺,我写下一句发自内心深处的话:妈,谢谢您,您辛苦了!

亲情,简单而精致

文/风中宝儿

一份执着的爱,不随时间,不论距离,不管贫贱,只增不减。

——题记

一直想为一个人写一篇文章,却无从下手。并不是因为语言的贫瘠,情感的匮乏,而是每当提笔的时候便有万千思绪如同泉涌般,在自己脑海里翻滚,激起一朵朵浪花,每一朵都充满爱与感动。虽然时间洪流可以掩盖很多记忆,但是有个人注定一辈子不会被遗忘,她便是我的奶奶。她没有传奇精彩如同史诗一样的人生;她没有渊博的知识与成就;她没有特别的奉献与光环。她只是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太太,孩子们眼中的好母亲,孙子们眼中的慈祥奶奶。

写这篇文章,并不能把奶奶描述得很详细透彻,但尽其所能的抒发一个孙子对奶奶的爱。

岁月总是不饶人,把乌发催成白发,它的痕迹也堆积在脸上。

记忆中,我还是一个正在牙牙学语的孩子时,她便陪伴在我的左右。但是我想并不是那个时候她才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应该是我还在母亲肚子里孕育时,她便负责起照顾我的母亲,间接的照顾着我。她虽然不像母亲那样孕育,哺育着我,但有着和我母亲一样的爱,呵护着我。一个我称呼为"奶奶"的人,在我的生命里演绎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学会喊奶奶,但是我想那个时候奶奶听着我用稚嫩的娃娃音喊着"奶奶"的时候,她肯定是特幸福。因为我知道她会为很简单的感动,而快乐一天。因为她懂得知足常乐。

她,由于被生活的艰辛压弯了腰,以至于我不知道她年轻的时候有多高。只是在我幼时的记忆里,她起初稍微弯着腰,背着我在院里院外,在去农田的小路上,在邻居婶婶家。当我不再娇气,喜欢到处跑的时候,她又背着小我两岁的弟弟。就这样她用她的双臂和后背在我们还未学会走路时,给予我们最温暖,最安全的保护。随着我逐渐的成长,她的背已经高高的凸起来,就连抬头看着天空都显得那么的吃力。我知道在岁月的压迫下,她已经老了,虽然我不想承认,一直还想象着她依旧是那个背着我走过很多路的高高的奶奶,但是她确实老了,后背不在挺直,眼角已爬满皱纹。

艰辛的生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脆弱的心禁受不住磨练,而放弃,而崩溃,而一蹶不振。

关于她的过往,很多都是从她还有爷爷口中得知的。她的往事也是我闲暇时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最爱听的话题,因为有很多我所不知的和不可思议的事。她出生在家里有二百多亩农田,几家当铺的地主家庭。因而年轻的时候她生活的很富裕,听过很专业的戏剧,穿过昂贵的旗袍,坐过人力黄包车,上过私塾,但是听她说,她的父亲只让她读了一年多的私塾。原因很简单也很无奈"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坐着花轿,带着嫁妆,嫁给了一个山村下面的小地主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爷爷。至于那场婚礼,我无从考究,只有靠自己的想象了。他们的婚事还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订的娃娃亲。据说是一个算命先生拿着两个生辰八字,就确定了一场婚姻。很滑稽,但是我要感谢那位算命先生,没有他的牵线,就没有接下来的因果关系了。

她嫁给我爷爷后,过了三个月的还算富裕的日子。三个月后土改了,太爷爷被划为地主了,然后接受批斗。我想象不到,她是如何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十八岁少女,转变成为维持生活而要辛苦劳作的女人。或许在当时的背景下不得不改变生活态度。为人善良的她倍受那些淳朴的乡亲给予照顾。我只知道,她在最贫困的日子抚养长大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我不能体会到那时的生活,只能从长辈的记忆里得知,那个年代有很多人都饿死了。她为了她的孩子们,和我爷爷拼命的劳作,为了让孩子们吃饱,自己吃玉米,红薯,高粱面,有的时候还没得吃。就是由于那个时候不能好好吃饭,她的烙下了久治不愈的胃病。

即使再困难的时候,她都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靠着自己辛勤的双手,为孩子,为家庭而坚持一路走下去。我想就是由于那时的艰辛让我的奶奶特珍惜现在的生活。她常说:"知足就好,现在的生活,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勤俭持家是很多人一直放在口边的话题,但是真正能有多少人一直坚持做到勤俭两个字哪?奶奶是一个特恋"旧"的人,舍不得扔掉穿了多年的衣服,总会把没有多少损坏,但是我们已经不能再穿的衣服收起来说以后重孙接着穿,我们总会笑笑,不言语。喜欢收集一些瓶瓶罐罐,纸质包装盒,本应该丢进垃圾堆里的东西,却被卖到了废品收购站。我们喜欢玩笑的和她说:"奶奶可以充分的利用一切废弃的资源。"那时她总会笑着说,同时露出她那仅剩几颗的牙齿:"丢了浪费,还可以卖点油盐钱。"说的很朴实。我想这就是农村经历过贫困的老太太最质朴的品质吧。

她有很好的人缘,这是我从小就可以肯定的。眼神不好的她,总喜欢和别人打招呼,即使是陌生的路人甲也会亲切的问候。每当我看到时都会反问一句:"奶奶,你认识那人吗?"她会说:"不认识吧?"我想假如是我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个陌生人向我亲切的问候,心情肯定会很好的,然后也会亲切的回答那人。她经常把"别人对俺三分好,俺要对他七分好"挂在嘴边。她在我们面前会经常说公社生产队时,家中的粮食不够,是村西的二大娘,挎着篮子上面放着野菜,下面盖着玉米面;家后院的表奶奶在过节的时候送来了小块的猪肉;邻居的大娘端来自家腌制的咸菜。虽然像这样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恩惠,但是它所展现的却是乡里乡亲最淳朴的亲情。她在我们面前随意的说着家常一样说给我们听,但是让我们学会了要感恩。或许有时候会由于一点小矛盾,说东家长西家短,但是过不了几天便会亲切招呼,把那些以前的小矛盾当作笑料一样笑笑就没了。由于她有很好的人缘,家中经常来一些年近八十或者年过八十的老太太串门,聊着她们的话题,听着方言浓重的地方戏。我大部分在这些时候安静的走开,有时候兴致来了,做听众,或者插入她们的话题,说一些讨好的话。感觉和她们聊天,总会学到很多既简单又实在的道理。已是夕阳的她们,有几个伴说说话,听听戏,这是她们最简单的安享。

在你最无助,最落寞的时候,家中亲人的那盏灯会一直为着你亮着,在静静的等待着远方的你归来。

当你常年在外,不论是求学还是工作,对于家都有着很深的思念之情。家是心灵港湾,会给予你最无私的慰籍,会为你准备好可口的饭菜,会有温暖的房间一直铺的整齐的床铺。不能忽略的是,还有一直在期盼你回家的亲人。常回家看看,确实是一些守候在家中老年人最大的盼头。那些盼望下的思念,不是电话两头几句问候寒暄所能代替的。

奶奶最近这两年,在我和她的电话中,不是以前那样简单的报平安。说是报平安,但是其中也会有善意的谎言。去年冬天奶奶的腰经常痛疼,而她在电话中却从未说过,总是那句"能吃能喝,你放心的学习,别惦着家,我和你爷爷都身体好".当回到家中看到很多膏药才知道,奶奶并不是很健康。为了让儿女放心,总会说一切都好,但真的是一切都好吗?每次晚上打电话的时候,首先接电话的是爷爷。爷爷的耳朵有点聋,每次说着话都喊着说。以至于在旁边床上躺着的奶奶都可以听的清清楚楚,她便会在那边大声说:"你爷爷耳朵聋,有什么事和我说。"这时候爷爷会貌似很生气的说:"就你耳朵好,来,给你奶奶讲话吧。"她的第一句话好像一直是这样子:"在外面别受屈,钱还够用吗?"我总会笑着回答着一切安好,反复说几遍,这老太太才相信。每次和家中通话都很开心,即使生活中遇到很多不顺,在简单的谈话中也会变得舒心。

她最开心的时候,应该就是年前年后那几天。一家子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她看着天天牵挂的孩子们都健康的回家了。那几天也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帮着妈妈大娘准备饭菜。穿着新衣服,拄着她的拐棍,看这个,顾着那个,总喜欢说:"怎么又瘦了?是不是不好好吃饭啊?"其实没瘦她也喜欢说瘦,她所喜欢的是胖胖的,对于她这个爱好,我一直深信不疑。今年我回家中,她没有说我瘦,因为我已经如她所愿胖了十斤左右。但是过不了几天她又开始"埋怨"我不好好吃东西,瘦了很多。起初我还很高兴的以为,莫非自己减肥了,但是经过称之后,几乎和原来持平。有一次我在饭桌上大快朵颐的时候,我妈总是不和情调的说:"胖的跟猪似的,还吃!"在一旁的她不乐意了:"我就喜欢胖的,多吃点。"我会很乐意地插上一句:"妈,这可是奶奶叫我吃的!"妈这时会很"生气"地说:"娘就怪你把他养得这么胖,以后娶不到媳妇,就找你。""净胡说,怎么可能找不到媳妇那?"奶奶总会为我吃而辩解。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家有两个宝。节后,各自都忙自己的工作了。那时她的唉声叹气多了,我知道她很不舍,但是她不能说,只有心再跟着这些孩子们时刻牵挂着。

我是一个恋家的孩子,无论在家中多久,都不舍离开这充满着爱的家。每次离开的时候,她总会准备着很多东西,把我的包塞得满满的,然后千叮咛万嘱咐。临走的时候,拄着拐棍,抬着头看我离去的背影。我不忍心回头看她,不忍心看满脸皱纹的她,不忍心看后背弯弯的她,不忍心看那双已经凹下去的眼睛,却在努力的睁开远望的她。我知道她看不清,但却试图多看这个一走就是半年的孙儿一眼,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她也会很满足。而我只有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他们健康,那时眼中已含满泪水。

她的故事有很多,文笔有限,只能简单的描述。我想要是我的爷爷知道我专为奶奶写了一篇文章,他又会责怪我这个"不孝孙子"偏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亲情之痛

文/sofere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会因为亲情、友情、爱情联系到一起,没想到"病情"也是其中的一种。父亲重病期间,我在医院里见到了形形色色的同类病人,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病情,却走到了同一家医院,住进了同一个病房,成为了同室病友,成了真正意义上"同病相怜"的人。

他们都是普通人,有农民,有公务员,有老人,有年轻人,病魔不会因为你的身份、地位、年龄而不选择降临。每个病人都会感到自己得重病很意外,可慢慢地,心理也就接受了,只能微笑着面对。

每天,医院里的人进进出出,有进院治疗的,有出院回家的,有前来探望的,有随便走动的。病人们的身边都会有常伴左右的人,亲人、爱人或孩子,时间久了,病友们之间熟悉了,也会将自己的状况说于他人听,自此,我的耳朵里便有了他们的故事。

亲情,作为人世间最为宝贵的一种感情,承载着生命延续的希翼,可有时也会产生众多的唏嘘与痛苦。

有一位老先生,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却在国外,嫁给了一个外国人,从他生病、病重到无法行走直至离世,女儿带着自己的小孩回来过几次,所有的照顾全靠自己的爱人。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想着出国,觉得国外就是比中国强,中国的空气不如国外好,中国的体制不如国外健全,我想请问这些人,当你在国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国外享受着国外给予你的福利时,你可曾想过逐渐老去的爹娘是否会一直安康?如果生下你、养大你、培养你,就是为了满足你追逐国外生活的虚荣心,那么,生与不生你,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还有一位老先生,生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农村出身,他戏谑地称自己为"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熬过了艰苦的岁月,将孩子们拉扯长大。小儿子因车祸已经离世十几年,大儿子常跑国外挣钱,只有女儿留在他身边照顾,大儿子嘴上说让他好好看病、别在乎钱,却从未拿过一分钱给他。他向大儿子借两万块钱,大儿子直接回答说没有,这位公子舍得给自己的女儿在上海买价值500万的房子、买价值16万的戒指,却舍不得"借"给老爸2万块钱看病,多么可悲的人性!有钱却没有良心!老先生说,这位大儿子什么都听媳妇儿的,而这位儿媳从未叫过他"爸爸".一个男人,听老婆的话是对老婆的尊重,可是,什么都听老婆的话却没有一点个人主见,就是愚蠢!或许,这个男人的心,本来就不是热的。

这种由于亲情而痛苦的例子很多,老话说得很对:"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只不过有些人喜欢诉说,有些人不喜欢诉说罢了。一个人身体健康、又能干活又能挣钱的时候,谁都不会厌烦你,只有当遇到难处或生病的时候,最能看出亲情的轻重,就像一个官场中人退位的时候,最能看出谁才是真朋友一样。世上的一切,都有轮回,你如何对待别人,就会有别人如何对待你。表面的光鲜无法阻挡内心的腐烂,这种腐烂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华的老去刻画在身体上,最终归土。

不要辜负了亲情,让亲情成为一种痛苦。

备忘时间冲淡的亲情

文/文人青

手机的第一个被备忘录,在拥有手机六年后才第一次启用。

此之前都认为,真正重要的事儿,不是能够轻易忘却的,而举无轻重的事儿,蜻蜓点水般便将略过自己的生活,无需牵挂。所以备忘录,在我心中总是一个多余的存在。

离开父母去自由的大学生活,初时百般地牵挂,动不动眼泪便会在内心与委屈碰撞后跳出眼眶。然开学纷杂的活动铺天盖地地将我掩埋。尽管尝试着逃脱,无奈心在一个新的小社会中无法置身于世外桃源,于是便只好让活动麻痹自己的神经,获得一时间的快乐。而最初的那份不舍,便如未蘸满墨汁的毛笔写下的最后一笔的末梢--悄悄褪了墨色。

偶然听到舍友与家人打电话,无奈的抱怨,甜腻的撒娇,才猛然想起自己竟已有一个星期未与家人联系。曾与家人说过,刚入学较忙,会无暇接听他们的电话。担心打扰到我,家人便从不主动联络我。我心弦一紧,慌里慌张地想便拨通父母的电话,却又想到手头上的事还成堆着,便告诉自己明早再打,今也迟了,他们不定睡下了。然想到自己近来反复地提醒自己这事儿却仍然忘记,思来想去,心中竟萌生手机备忘的念头。这个毕竟有效的方式逼迫着我机械地将"明早给父母打电话"备忘入手机中。而每一个字都似乎灼烧着我的手指尖。一个月前还是蜷缩在父母臂弯里的孩子,在仅仅来校一个月后便带上一副伪劣的成人面具,试图脱开那个怀抱,嘴里却仍在侵吞着父母的血汗钱。那个晚上,始终无法安然入眠。脑中翻来覆去地打着要说的话的稿子,幻想着无数个让父母不至于伤心的理由。无论哪一个都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借口,而在父母听来,却是始终为女儿骄傲的圆满大学生活。

第一个备忘的早晨来临,我拨通了最是熟悉的号码。漫长的等待时间,心中悄生着的惭愧使我有些忐忑,仿佛要接听的人不是父母而是一个刚与之争吵完想要与之和好的友人。那熟悉而又温暖的声音"喂?宝贝女儿?"流入耳朵时,心里一酸,无语凝噎。日日陪伴我的家乡口音,渗入耳中,欲将我牵回家中。我沉默了一会儿,清清嗓音,慌忙解释近来活动很繁重而致许久没有打电话回家。然自己明白,活动再多也不会抢占一天的24小时,那些空闲的时间里,全然沉浸在小说与游戏之中。而他们,始终坚信着他们的女儿在充实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父亲还安慰道:"你忙就不用打电话回来,我们明白。"喉咙便如堵着一块石头,之前打的谎话连篇的稿子,刹那间散了结构,而愧疚愈发膨胀。一通电话后,泪流满面,愤怒地指斥自己却怎么也无法使自己安心。在电话挂断的前一刻我发誓一样说着的以后定准时汇报情况的承诺,我明白,其必将带给父母一整天的欣慰。

我毅然决然地将备忘录的唯一一条提醒删去。我知道,有些事,自己永远不能忘记。一旦到备忘的地步时,必定是你将冷漠处世的前奏。多年后,你必将怀着悔不当初的心去亡羊补牢,而有些事,并没有挽回的余地。我很庆幸自己在那个备忘录后及时三省吾身,我更庆幸自己将最重要的人生之事--出门在外的儿女们要让时时刻刻惦记着儿女的父母安心铭刻在我心中的备忘录。世间有千千万万的儿女,有千千万万的父母,但儿女是唯一的,父母更是不可取代的。我们在新闻上看到无数的留守老人,多年未与儿女取得联系。而他们的儿女们多有有了新的家庭与富贵却忘了家中含辛茹苦将他们养大的父母。然我们在指斥他们的同时,更要反省自身是否成了或将要成了那个自己都厌恶的不孝儿女。一条短信,一通电话,一年不多次的见面很简单,却很多人连最简单的事都不知如何完成。在时间的面前,我们都是一个健忘者。它夺走我们的全部财产。既然我们无法抵御时间的洪流,便要在心中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那些不能忘的事儿。

孩子是风筝,无论飞得多远,牵动着风筝的那根容易与天空相融而被人忽视的线始终都被紧紧攥在父母的手中。请别忘了,晴空万里的时候,是父母将我们放飞蔚蓝的天空之中,感受阳光在身体中流动;狂风暴雨时,我们的父母将我们收回,置于温室中悉心呵护。家,从来不会在儿女面前关上门。

感谢亲情

文/李敏

我要感谢亲情,它使我成长;我要感谢亲情,它让我坚强;我要感谢亲情,因为让我懂得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亲情是山,我则是山上的小树。是山为我遮风挡雨,是山给我成长的空间,让我在风雨中不倒,是它让我享受着白天的日光,欣赏皎洁的月光。是它给了我最好的成长环境。

亲情又像奔腾的流水,而我是水中的一条小鱼,随着河流奔向大海。一路上,听着泉水叮咚,听着鸟儿鸣叫,看着花儿开放,是它赋予了我生命。

家,永远是我最好的归宿,当我累了回到家,听到父母温馨的问候,就会觉得精神抖擞,忘记所有的烦恼,我想这就是亲情的魔力吧。无论相隔多远,还是心有灵犀。

如果把亲情比做一种花,那么它就是茉莉花,它清雅高贵,是平凡的,散发的也是淡淡的清香,那份浓浓的爱,这就是它的伟大!

亲情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

亲情像滔滔江水,连绵不尽……

珍惜亲情

文/李莉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帮母亲买菊花。看起来虽然没有什么不寻常之处,但却令我十分感动。

这个男孩是个乞丐,他四处讨钱,恰巧被多尔先生看见了。他看见小乞丐在向一名贵妇要钱,贵妇十分讨厌他,觉得他脏兮兮的,怕弄脏了她的狗,仿佛那只狗的身份比小乞丐还要尊贵。之后,多尔又在花店碰到他。他亲眼看见小乞丐买了一束菊花,又亲眼看见小乞丐从口袋里拿出了零钱,一块一块的,白花花的二十美元。当多尔先生走出花店,看见雨中的小乞丐时才知道,他原来是给母亲买花,而他的母亲早已逝世。

风和雨杂乱无章,街上人来人往,刚走出花店的多尔先生看见了远方的那个小乞丐,小乞丐手捧着那一束菊花,注视着他前面的坟墓,任风和雨敲打在他的身上。

就在这一刻,我哭了。

生活中,有多少无父无母的孤儿,他们是多么渴望父母的爱啊。再看看我们,有父亲,有母亲,生活在一个完整的家里,可是,又有多少人珍惜这份珍贵的亲情呢?

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了一个例子。说是有个人十分叛逆,十六岁。他交了个女朋友是个小混混,于是,他也进入了混混的行列。原本优秀的成绩直线下降,父母为了他操碎了心。可他呢,不但不知道回头,居然为了混混女友打了他的母亲,使母亲进了医院。就这样,他们家从小康之家变成了贫困家庭。母亲在医院起不来了,躺在床上,父亲被气出了高血压。但他们的儿子却依旧是那样,居然还说,谁让他们管我了,活该他们受罪。

一束菊花,表达了小乞丐对母亲的爱;一束菊花,代表了作者对亲情的赞美:一束菊花,激励了人们珍惜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