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孝心散文

2023/01/10经典文章

孝心散文(精选13篇)

让孝心在暑假中延伸

文/晓凝

我和妻子都是教师,由于平常时节工作繁忙,离家较远,很少陪双方父母长住,自然感觉少了些亲情。今年暑期假期较长,又没有多少培训任务,想起人生在世“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感叹父母年世已高,于是多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就成了我们今年暑假活动的首选主题。

我和妻子商议,没特殊情况,暑假期间,带着孩子每位父母家住一星期,循环三次。于是在放假的第三天,我们便收拾好简单的行囊来到了父母家。家父中有几分闲地,早晚凉爽时候,我和妻子帮母亲栽种了上各种菜蔬,每天浇水、锄草、施肥、享受着劳动的快乐;傍晚时分,则拿着板凳、走出家门,在宽阔的田野上,感受着夏夜的凉爽、村庄的静谧,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等循环到岳父母家时,因岳父也是教师,便更多了些共同话题。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庭院还是户外,在充分享受了妻子精心准备的饭菜以后,我们同岳父既可以就当前的教育形式高谈阔论,也可坐下来聆听儿子悠扬的二胡独奏,或者围在桌旁打几把扑克,漫步于乡村感受建党91周年身边的变化,亲情默默,其乐融融。

于是我不无感慨:人生在世,父母健康是多么一件幸福的事情;作为教师,能享受暑假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时刻;假期中多一点时间陪父母度过,共同品位生活的乐趣,乃是最大的幸福!

孝心,莫等

文/谭永强

今天看了微信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干部主动去奉献藏区,在三年援藏期间扔下了妻儿甚至连老母亲生病过世都不能赶回去见最后一面……虽说人各有志,但其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我却无法苟同。人生苦短,一个只为自己名利和前途奔跑的人,一个忽视乃至淡漠了妻儿老小正常的感情和需求的人,我甚至怀疑他对事业的忠诚。

我们整日忙碌奔波,或为生活所迫,或为理想而战。但孝心,却不在于你地位的尊卑。于我们微薄的情感来说,在孝心的天平上,它们并没有轻重的分别。

你是否会记得,在那些苦难岁月父母是如何牵着你的小手艰难度过?想起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给我们缝缝补补,想起清晨我们酣睡之时,父母早已在风寒露重的农田里播种、收割。当你灯红酒绿、推杯换盏时,是否会偶尔想起下乡下父母窗口点点灯光透出的温暖;想起节日里,父母默默注视着饭桌上的碗筷,正翘首等待你和妻儿推开家门……相隔一城繁华,共邀一轮明月。然而月亮每天都会升起,生命却无法重复。莫等似水流年划痛你我淡漠的内心,才想起这辈子没有好好地感受亲情,才想起要对父母付出孝心。

有哲人说过:走得最急的,错过的都是最美的风景;伤得最深的,往往总是那些最真的情感。常回家看看吧,轻轻地敲开家门,把工作和生活的苦恼拒之门外,让亲情抚慰我们整日奔波飘摇的内心,轻轻松松陪亲人拉个家常……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心请莫等,亲情没有轮回。生命脆弱的那么不堪一击,别等到父母都听不到的时候,你才撕心裂肺地哭着说:我,回来了……

孝心

文/周思宇

从小到大,妈妈不知给我洗过多少次脚。今天我要给妈妈也享受一下我对她的爱。

准备给妈妈洗脚了,首先用茶壶烧了一壶水,把热水倒进盆里,再放上冷水,我试了试水温刚好合适,就把水端到客厅里。妈妈正在看电视,她看见我惊讶地问:“你要干嘛?”我说:“妈妈,该洗脚了,今天我帮你洗脚。”妈妈笑着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开始洗脚了,妈妈坐在沙发上,我把妈妈的皮鞋脱了,突然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我想:“这么臭的脚,我还是不洗了吧!”可又想: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想到这,我又继续脱下袜子,把妈妈的脚放在盆里泡着,我用双手轻轻地抚摸着妈妈的脚,先洗小腿,再洗脚背,最后洗脚底。这时我感觉妈妈的脚底很粗糙,我想:“妈妈每天起早贪黑,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奔波劳累,天长日久,脚就变粗糙了。我抬头发现妈妈的眼圈也红了,这时,我心里也很难过。妈妈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长大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很高兴!

以后,我要多给妈妈洗几次脚,多尽一点孝心。

孝星

文/草萌

日前,倪萍携新书《姥姥语录》来肥签售,颇受欢迎。据媒体报道,倪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每句言必“姥姥”的唠叨,讲到动情之处不禁潸然泪下。其实,早在倪萍到来之前,我就一口气读罢了这本《姥姥语录》,感触良多。

近见外电报道,《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但男女有别。英国人研究:女人天生更善良。放下《姥姥语录》,我有“信服感”。在开宗明义头一章《两个妈》里,姥姥竟有如此高见:“脸皮厚,胆子大的人就该在台上唱戏。这样的人在过去可不好找,现在遍地都是。”99岁的倪萍姥姥,且说且指向电视上那些选秀比赛中的年轻人,直言不讳地说;而身旁孝顺有加的外孙女倪萍,却以姥姥语录自况,并终成大器。姥姥没奈何。祖孙乐融融。如此奇观,堪称爱的天庭两颗启明星。而倪萍老妈却待她严厉有加,典型的严母一个;然对于染疾的小外孙出奇地呵护慈爱,直让你读不懂。究其实,人间大爱,甭问以“慈”或“严”出之,均属心灵之间的碰撞现象,时移世界,老少咸宜。君不见,《两个妈》文中勾勒了母亲“严”的细节,也烘托出为人母者“严是爱,松是害”的衷肠。当然,最乐呵的还算“姥姥语录”那般嬉笑怒骂,无遮无掩风格,潜移默化,使人受益匪浅,于是有“妈是妈,姥姥也是‘妈’”的妙文出世,爱心孝心齐萌动,耐你咀嚼,供你受用。

更早前,某媒体发出一则《老太太十余年,不知自己捧着“金饭碗”》的社会新闻,烘托出一位人民警察(合肥胜利路派出所民警王连)履职为民,一颗赤诚爱心。副标为“在民警的帮助下,得知自己竟还有4万余元退休金存在”。结局是:在王连同志的悉心服务下,老人化解了家庭矛盾,过了一个幸福大年,遂将取回的退休金一半交由警察保管,理由是“王连人好,我现在就信任他”。言短情长,人民警察获得老人的信任,当属殊荣;当然,王连的义举,尽管是“分内事”,但从尊老敬老角度而言,也不啻是由孝心派生出的一种孝行,且又十分自然合理。前一段时间某地猛炒过选拔公务员要以孝行如何分优劣的新闻,无果而终。其实,家门内的行孝与家门外的展露孝心双翼联动,岂不更好?不信,请看倪萍,还有你我身边的“王连”们。各位身份有别,但都是人民的好儿女。节点在此,岂有它哉。

孝心少年

文/施锦涛

最近,电视播放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我认真地看完了整个过程,当我听了第二个少年的故事时,我泪流满面,被他们的孝老、敬老的行为,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要继承先人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古时候,大舜孝动天地,董永卖身葬父,王祥为母卧寒冰,还有神话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求母的故事,都足以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古人尚能如此的至孝,而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该与孝同行,学会感恩。

零零后的我们没有受过累,受过苦,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与人沟通,变得自大、自私。遇到挫折时,只会逃避,没有勇气与责任担当……电视上的少年,他们遭遇了生活的重创,没有父母的照料,没有可口的饭菜,没有舒服的床睡觉,没有漂亮的衣服穿,但他们没有悲欢,脸上依旧带着微笑,为父母分担着生活的艰辛,用他们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他们是这个世界上的一根草,却是家里的一片天。我被这一幕幕场景感动了,这些少年的身上不仅体现了孝老敬老的品德,更可贵的是他们遇到困难、灾难时能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他们是最可爱的孩子,是我们成长的榜样。我们要像他们学习,多孝敬父母和老人,那怕是捶捶腰,洗洗脚,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只有这样才会让家庭美满,让社会美好,让国家富强。

孝心不在朋友圈

文/王子华

“父亲节”后的第二天上班,同事小吴忽然拍着我的肩膀说:“有的时候该晒还是要晒一下的。”我有些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见我懵里懵懂的,小吴只好明说:“父亲节,你挺爱发朋友圈的人,居然什么表示都没有,是不是不合适?有好几个人在背后说你不孝呢。”

我不禁失笑,孝不孝的,哪在朋友圈里。平时热爱生活的我的确是挺喜欢发朋友圈,可那天却是真的没有时间。那天早上坐在床上,我就开始琢磨着该怎样给父亲过节。首先想起父亲喜欢热闹,于是便给哥哥姐姐们打电话,让他们能够回家的就尽量回家,饭菜我来准备。

然后又接着琢磨该做些什么菜才好,父亲喜欢吃猪蹄,所以我得赶紧去菜场买新鲜的,父亲还喜欢吃我做的发糕,我先和好面再去菜场,等我回来的时候刚好发完面……这一忙活一上午就过去了,稍微午休之后回父亲家准备晚宴。

这一整天我几乎就没有歇的时候,即使偶尔想起要发发朋友圈,最后也因为手被占着而没办法行动。

晚饭后,兄弟姐妹们在一块儿自然得聊聊天,而父亲最爱的便也是这一刻,大家坐在一起热闹热闹,聊聊小时候的那些趣事,让时光倒转一会儿,让亲情的纽带再联系得更紧密一些,平时那些工作和生活上的小烦恼也跟着消失无踪了。

之后,小哥拿出手机来问父亲:“爸,您缺什么,我马上给您买,今天父亲节呢。”父亲赶紧说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有,之后又笑咪咪地说:“像现在这样,大家聚在一起,就够了,我就挺开心的。”

父亲的话让我觉得我的决定没有错,虽然这一天真的挺累的,但父亲这么开心,不就是送给他最好的父亲节礼物吗?在我看来,父亲的笑比什么都重要,那岂是一条或几条朋友圈可以取代的。

“孝心可不仅仅是在朋友圈里。”我笑着对小吴说。晒孝心或许是真的孝,但不晒的也未必不孝。孝与不孝,看的是一颗心,以及一个行动。

儿女眼中的孝心

文/笑颜

儿女眼中的孝心

笑颜

朦朦胧胧中,我来到了这个世界,肆意挥霍被爱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快乐,母亲抱着,父亲背着;母亲宠着,父亲护着;长长的一段路啊!仔细品味中,我搀扶起年迈的母亲,诠释孝心的意义。

父亲去世了,母亲失去了依靠

在我刚刚有了自己的家,开始新生活的希翼与梦想时,我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撇下60多岁的母亲,咀嚼昔日的岁月,留守发黄的记忆。那缀满温情的老屋,那一排排岁月不老的白杨,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仿佛母亲记忆的钥匙,开启昨日一片片,一点点。母亲的泪呀!流成我思念的小河。我明白了母亲失去的不仅仅是父亲,而是生命的另一半。

我们兄妹六人决定把母亲接进城里。我们告诉母亲:城里有林立的高楼,有绿树成荫的街道;有怡人的公园,有诱人的夜市;有万家灯火的亮丽,有寂寞不识愁滋味的喧哗;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方便,有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的潇洒。但母亲无言的沉默与偶尔不情愿的唠叨,足见母亲并不向往城里的生活。

母亲常说:“我已经习惯了这儿的老屋,这儿有你们的父亲,有乡亲们,我心里踏实。”但姐弟们都要上班,没有谁能经常回来陪母亲在记忆的岁月中徜徉。为此我们轮番劝慰母亲,将我们心中的希翼与渴望,不忍与牵挂,统统诉诸言表。母亲许是心动,许是不忍我们分心,终于决定搬家。

搬家时,老屋的一件件,一片片都是父母苦心经营的硕果,艰辛岁月的见证。但相对于城里已是落后的象征。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对母亲说:“这个不要了吧!那个送人时。”母亲会说:“留着会用的着。”为了免去母亲的伤感和疑虑,我们将老屋的东西统统搬进了城里,住进了地下室。岁月为它们拂上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尘埃,已寻不到过去的影子,但我们固守的是父母与我们相依相偎的日子。

母亲搬进了城里,姐妹们争相献孝心

母亲不愿意与我们一起生活,姐弟们就凑足了钱,给母亲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楼房。姐弟们不忘每天给母亲打个电话。谁有空就陪母亲逛逛街,好让母亲早点熟悉城里的大街小巷,早点融入城里的繁华岁月,早点遗忘心中的寂寞穿插。渐渐的,母亲脸上的笑容多了,忧虑少了;言语多了,沉默走了。

我们为母亲买了白色的运动鞋,红红的运动衣,鼓励母亲去晨练;为母亲订做了花色缎面的唐装,渴望母亲寻回年轻的岁月;为母亲买了黄灿灿的金佛,保佑母亲与岁月常在;为母亲买了许许多多的鲜花与花盆,希望母亲在种植与培育过程中,感受生命的蓬勃;为母亲买来了钙剂、补品,希望母亲的健康照亮我们的前程。

渐渐的,母亲与左领右舍的老人们互相熟悉了,他们常常结伴,一起去健身;一起逛超市;一起购物买菜;一起打牌玩麻将。看着母亲已然融入了城市生活,我们终于放心了。

原以为幸福就是这么一点点的融入,一丝丝的渗透。将快乐培植,将往昔冲淡。渐渐的我们悬着的心开始寻回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空间。教子相夫,工作、家庭两点一线地奔波。但不忘给母亲打个电话:“吃了吧!身体好吧!我忙先挂了”;不忘偶尔去母亲那儿蹭一顿饭;不忘出差时把孩子往母亲那儿一推,优哉游哉的日子。

原以为给予了,就是一种孝敬

再见母亲时,眼中时时跳跃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姐弟们都说:“母亲忙点好,不会想的太多。想当然我也这么以为。

有一天忙里偷闲去敲母亲的门,一下、两下,心有点慌,三下,难道母亲不舒服?四下,难道母亲跌倒了?五下,我手抖着拨手机,铃声响了几下,就听到母亲低缓、沙哑的声音。随着轻轻的门开,母亲躲避的眼神,母亲红红的眼圈,令我的心陡然沉了起来,我急急地问母亲:“怎么了?哪儿不舒服?”母亲摇摇头,指着客厅里那一盆盆翠绿翠绿的花说道:“芳呀!你看我把这些花的绿叶一片一片擦洗了一遍。”我惊异,难道母亲不够忙吗?难道母亲勤劳惯了,我揪着的心开始在母亲的脸上寻找答案。母亲低头说:“芳呀!要是在以前的老屋,我可以和一起来疆开荒种田,一起吃苦挨饿的老姐妹们唠唠嗑,还可以种一下门前的小菜地,养一头小猪,再养几只鸡,多热闹呀!

在这儿我老是睡不着,整夜整夜坐在那儿擦那几片叶子,就像你们小的时候,再调皮也都守着我呀!”顿时我明白了母亲失去支撑,寂寞的心,眼泪随着那串串往事涌了出来。

记得我小的时候,兄妹多,姐妹们要么不好好学习,惹母亲伤心;要么与伙伴们打架,惹得同伴的父母找上门来;要么调皮捣蛋,划破新买的衣裤;要么把母亲辛苦做到锅里的饭或是蒸馍烧糊了,气的父母望着糊锅发呆流泪;要么出门与伙伴们玩耍,天黑了也不着家,害的母亲满世界找;要么……那时的我,总以为父母一定是特烦我们,整天断不清的官司,操不完的心。而今我们不烦母亲了,给母亲一个安静的,属于自己的空间。原以为这是一种孝敬。

常忆走过的岁月,才知道孝心有道

人常说,老小孩,也许我从来没有细细品味过这句话,更无从去细心地感受过。去母亲那儿次数多了,牵挂多了,关注也多了。有一次发现母亲在独自数桥牌,我抓住母亲的手告诉母亲:“来我陪你玩吧!”母亲笑眯眯地说:“你也喜欢?”我不住地点头。

有一次去县里开会,告诉母亲,中午我会去看她,母亲高兴地放下电话,就去为我准备吃的。那天的中午,单位有应酬,我实在走不开。当我还没有来得告诉母亲时,从来都不会拨电话的母亲,给我打来了电话,那一声哎!那一声叹息,让我的心里如针扎一样,我吃不下任何的东西。匆匆赶往母亲那儿,吃着母亲亲手为我做的饭菜,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记得有一次,母亲的顽固性湿疹又复发了,母亲无法忍受皮肤的瘙痒,身上被挠的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已经结成了厚厚的血痂,夜里母亲总是整晚的睡不着觉。那时的我,总会陪着母亲,在小区里散步,扶着母亲玩各种健身器材,转移母亲的注意力。母亲就会攥着我的手说:“哎,人老了,不中用了,活着就是你们的累赘。”我的眼泪就会忍不住:“妈,快别这么说,我小的时候,身体不好,不也常常让你整夜的睡不成觉吗?我有病的时候,你不也常常半夜抱我去医院吗?我摔断了胳膊,家里拿不出钱住院,你不是也抱着我整夜的哭吗?我想啊!如果等到我七八十岁的时候,还能叫着妈,陪伴在您的身边,那才是福呢!”

现在的我,已然习惯了,每天都要给母亲打打电话,听听母亲的声音,念叨一下母亲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或是问问母亲有没有想给我说的话,更多的时候,我会把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开心事告诉母亲,让母亲陪我一起乐一乐。或是请教母亲如何教育好孩子,电话那端的母亲总会说:“孩子小,别动不动就打她啊!”“我给你包好了饺子,烙好了煎饼,冻在冰箱里,有空过来拿啊!”“天气变冷了,别忘了多穿件衣服啊!”“骑电动车路上一定要慢点喔!”那一箩筐的叮咛,承载了多少母爱啊!每每此时,我总会热泪盈眶。

我习惯了过马路时,牵起母亲的手,告诉母亲小心点;我愿意陪着母亲,听母亲唠叨儿时的我,调皮的我的故事;我总是努力地去工作,开心地去生活,让母亲为我放心;我祈祷母亲健康长寿,岁月中爱与被爱的幸福能够长长久久。

做个有孝心的啃老族

文/孙庆丰

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一些人——虽然已经结婚生子,可家中的灶台一年四季都冷冷清清,一日三餐父母做;生完孩子就像完成了一项任务,孩子刚刚呱呱坠地就即刻拱手推给父母。仿佛这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是父母所为。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同事。他的孩子都三周岁了,却没有和他们小两口一起生活过一天。他的母亲俨然成了孩子的全职保姆。不仅如此,别说是孩子的尿布了,就连他和媳妇的衣服都是自己的母亲洗。按理说,这样的大家庭应该生活得很和谐,可就这样,家庭矛盾还是发生了。孩子上幼儿园了,居然还不会自己小便,老师斥责家长,家长把根源归结到了孩子的奶奶身上。老人心中虽委屈,可谁让她对儿孙一代更比一代溺爱呢?同事两口子下班,发现家中没人,饭菜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做好。儿子把电话打到母亲的手机上,生气地问母亲干什么去了。接电话的是他的父亲,告诉他,他的母亲因积劳成疾住院了。整整一个月,儿子和儿媳借口照料孩子,没有在医院陪护过一天。

随着啃老族现象的广泛出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在父母无私精神的土地上,让自私的稗草疯滋猛长,不仅影响到家庭的和谐,还会把人性的自私带到工作中,影响社会的和谐。都说做好人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人,其实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自私的性格一旦养成了,想要改正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奉劝那些啃老族的朋友们,啃老不是一种资本,孝老才是一种美德。不要等父母动弹不了了再去伺候他们,趁他们还能吃饭的时候,哪怕做一顿小米粥,他们的心中也会无限温暖;父母有责任关爱子女,但这种关爱不应是长夜醒不来的噩梦,不要让他们劳碌一生,临了还要把噩梦带到棺材中。

当下紧张的工作节奏与沉重的生活压力,许多人啃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不能一个模子,一尺衡量,武断地认为啃老的人都是没有孝心的人,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个有孝心的啃老族。

孝心

文/陆尚成

有一种光芒照耀华夏民族,有一种火焰燃烧在古老的大地上,有一缕清风伴随着我们前进的步伐……那就是孝。传承孝道,我们的家庭和睦温暖,传扬孝文化,我们的社会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发展。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晋代王祥卧冰求鲤,汉代刘邦亲尝汤药,宋朝黄庭坚涤亲溺器……这些感天动地的孝心故事传唱至今仍留余韵。今天,这些深厚的孝道文化并未失传,今天,又有我们的最美孝心少年用孝心、真情谱写着一曲曲爱的故事,咏唱着一首首孝的歌谣。

仔细品味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故事,他们虽然生活艰辛,家人面临病困,但他们不退缩,不放弃,用孝心,用毅力,用坚韧,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扛起家的希望。

他们用坚强的意志鼓励家人和自己勇敢面对困难,他们用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追求幸福的生活。他们也用责任阐述着孝的真谛,用爱和坚守鼓舞着我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我爱自己的父母,也同样有一颗孝子之心,但当看到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举动之后,我深深地震撼了,他们有的为了给父亲治病,用稚弱的身体将已瘫痪的父亲推到了上海;有的父母已离异,却仍坚守在母亲身边,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有的为了照顾身患重病的家人,宁可放弃挚爱的学业……正是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孝心大爱,让我动容,让我深思。

同时,他们超强的责任心,让人敬佩,他们像黑夜的月光,洞窟中的火把,大海上的灯塔,照亮了人心,令人心生温暖。他们不仅用孝心支撑着家,支撑着亲人,在艰苦的环境和重重困难面前,用我们难以企及的坚强勇敢面对,而且他们在学习上也不落人后,反而名列前茅。反观自己,我深深惭愧。

今年年初,我的妈妈因病住院,爸爸每天医院、单位、家里几处奔波,照顾了妈妈还要安排我的生活,家里白天晚上都只有我一个人,而就在这时,我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成绩也落后了。现在,看着这些比我小的孩子做到了既照顾家人,又成长了自我,我的脸红了。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秉承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传扬下的传统美德,也许纷争就会停止,也许,环境会更美丽,也许,贫穷不复存在,我们也会看到更多的美好现象!

我也相信,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坚强,一样有责任心,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好好活着也是一种孝心

文/曾凡洪

大哥是有名的胆大,干什么事都是凭一时冲动,爸总是骂他大脑里缺一根弦。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见小偷扒钱,他大吼一声冲上前扭住小偷的手,小偷的两个同伙拔出匕首冲他扑上来,大哥寡不敌众大腿上挨了一刀。亏得司机和众人帮忙,最终将小偷制伏。爸语重心长地说,凡事都要三思而行,抓小偷有很多种方法,你这是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危险的方法,如果众人不帮忙,你就小命不保了!

大哥当时唯唯诺诺,可是一离开爸的视线,就什么都不记得了,照样该冲的则冲,该吼的则吼,大嫂拿他也没有辙。

前不久,二哥得了急病,去世了,大哥伤心欲绝,还得忍痛安慰年近七十的老父。

有一次我和大哥去邻县看望姑姑,大哥开车,我坐副驾驶座上。大哥车一路开得很稳,我很纳闷——这可不是他的风格,他以前特别喜欢在高速路上飙车的。我嫌他开得太慢,叫他加速,他却笑笑,仍然按照他的速度开。

下了车,我嘲笑大哥,你这是怎么了,原来的虎劲哪去了?

大哥突然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小妹,我这都是为了爸。”

我一愣,这与爸有什么关系?

大哥感叹地说,自从二哥去世后,爸动不动就打电话给他,叮嘱他要注意安全。大哥忽然就懂了,爸“走”了一个孩子,怕其他的孩子有个什么闪失。“既然爸总是牵挂我们的安危,那我们就凡事当心点,好好活着,让爸也活得放心。”大哥说,给老人尽孝心,不仅仅是给他丰盛的物质,也不仅仅是膝前陪伴,好好活着,让老人放心,其实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

大哥对我说:“小妹,你也要时时注意安全,别总是假小子一样毛毛糙糙的。”

我问,如果再碰上小偷,你会怎么办?

他笑着说,爸说得对,抓小偷有很多种方法,我会换种方式。

我看着大哥的背影,心里充满欣慰!

孝心

文/王海锋

由于工作的缘故,与远在老家的父母分居已有近二十年。然而父母丢不下几亩薄地,终于不肯前来与我们同住,甚至连一次古城都没有来过。做儿子的我想尽一番孝心,却总没有合适的机会。

上个月,年已七旬的老父亲偶尔发现脖子底下长了两个疙瘩,刚好老母亲的甲状腺疾病需要在四医大检查,两位老人便相携一起来到西安。第二天检查结果出来,医生告知病情均无大碍,父亲由于惦记没人照看的门户和果园便急着想在第三天回家。而母亲,因为和可爱的小孙子相聚,却没有了急着回家的意思。

我顺势挽留他们再停一天。这缘于我久存于心的一个梦想。父母一生久居农村,极少离家外出,就连几十公里之外的县城,去过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偶尔前往,也是匆匆往返,甚至连一顿饭都不舍得在饭馆吃。想我一家居于都市多年,平日生活自是比老家农村奢侈了许多。每当坐在奢华的大厅享受星级酒店的美味的时候,便会想起在老家受苦受累的父母来。而别人一家和睦喜团圆的场面,又令我增添了一份对他们的想念。于是,我便期待着有朝一日全家团圆于古城,一家人和和美美欢坐一堂,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父亲用自己的沉默算是答应再停一天。晚上妻便与我商量明天如何安排。我知道,至于什么观赏古城风光呀购物呀之类的,他们是不感兴趣的,他们觉得那都是乱花钱。而一日三餐,却是谁也免不了的,就想安排带他们去吃顿饭,当然必须是农村见不到的那种。

吃饭的地方定在了离家不远的地方。下车后,父亲轻声问我:“那饭贵不贵啊,贵的话就不去了,哪怕吃碗面也能行?”老婆劝说道:“您儿子做梦都想尽尽孝心哩,只是没有机会,您就不要再推辞了。我们请您和我妈吃顿饭,总是应该的嘛。”我也解释说:“一直想有机会带你们在外边尝尝,可是想来想去都没有合你们口味的。这家的饭还行,口感软和,好消化,还不贵,最适合你们老年人吃。您只管跟我们去就行了。”父亲终于不再坚持。

在宽敞明亮而又舒适的餐厅里,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看得出来,父母吃得舒心。我心里便有了稍许安慰。

吃完饭,按照事先的安排,我和大儿子飞飞直接送父母搭乘地铁到长途车站。小鱼儿则要被妈妈抱着回家。分别的时候,小鱼儿看着爷爷奶奶上了公交车,便哭喊起来。而父母则将头挤在车窗上,向孩子说着什么。我分明看见母亲用手擦去眼泪的样子,心下不禁难受。

想起在二老刚到这里的那天,对于爷爷奶奶的召唤,不到两岁的小儿子小鱼儿还是怯怯的,只会偎在妈妈的怀里小声叫着奶奶爷爷。到这天晚上就已经不一样了,小家伙唱着只有他自己能听懂的歌在房子里撒着欢。孩子的可爱令人沉醉,父亲弯腰将他拉到怀里,想要把他抱起来。孩子似乎明白爷爷的意思,小手使劲地抓住爷爷的衣领,父亲使劲地努力着,慢慢地、慢慢地,随着一声已经不再干脆的嘿吆声,爷孙俩终于合作成功。父亲站直了身子,去亲孩子的小脸,小鱼儿在他怀里咯咯地笑着,一时间,父亲脸上的沟沟壑壑便爬满了少见的幸福。

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我被感动了。常年在外的生活,使得家人两地分离,年龄渐大的父亲对大孙子飞飞的爱是要明显多一些的,这缘于孩子在一岁的时候在老家待了一年半。那个时候,孩子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带来的欢乐是无可替代的。而小鱼儿的出生是在西安,到现在快两岁,也就和爷爷见了三次面。在仅有的三次里,老父亲和小鱼儿的如此亲近是没有的!父亲不禁感叹:啊,这一家人总算是团聚一回了!

父母回去了,大儿子飞飞便一天不说话,家里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只有小鱼儿时而会想起爷爷奶奶,便奶声奶气地问妈妈:爷爷呢,爷爷干吗去了?

妻轻声回答:爷爷奶奶回老家了。

孩子扭过头睁着大眼睛问妈妈:老家在哪儿?

妻说:在一个叫老村的地方。

孩子便喊起来:“我也要回老村,我要去找爷爷奶奶!”

一只狗的“孝心”

文/和映龙

每当我疑心水晶球里的时间被凝固的时候,我就会为忘记那只狗的名字而找到理由,但看客的那种负罪感却从水晶球里滴落出来。

所以,为了解脱,我现在要写下我所知道的关于那条灰色狗的记忆。

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那只狗,是在他主人的葬礼上。

黑红的棺材仿佛是凝固的血,按照家乡丽江七河乡的风俗,一头朝外地置在堂屋正中。堂屋前的短石阶下,我与其他出席葬礼的男女一样,在那块粗糙的草席上拜了几拜。

随后一只狗走了过来,走到那块供来人跪拜的草席上坐下,安静地坐下。它望着门外,神态让人想起马的双眸,深邃如一口水井,寂静如一颗松子。一切仿佛井然有序,并没有人来赶走它。

趁着午饭前的空闲,与其他“孝男”一样,头裹白纱的表叔告诉了我关于那狗的故事。“你看那只灰色的狗,它的主人就是这次死掉的这个人。平时他对这只狗最好了,上山打猎随时都带在身边,他生病后去昆明检查,结果查出肝上出了问题,然后就住院,然后昏迷。医生说他活不了多久。就在死亡证明出来的前一天,平时经常在山上跑的这只狗突然回到家中。一坐在门口就坐了好几天,直到他主人的遗体送回家中。”

吃饭的时候,村里的其他几只狗都溜进了院子里的桌底,啃食人们丢下的残骨。唯有那只灰狗,坐在灵堂前。

马上就要抬走棺材了,伏在地上的孝男孝女传来低声的呜咽。此时,死者的妻子和女儿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一下子放声痛哭起来,仿佛在释放她们生命的能量。灰狗走向了它的女主人,舔舔她的脸,又舔舔她的手。看来它只能这样安慰自己的女主人了。我相信它的眼泪早已风干于月光之中。

棺材抬走了,鞭炮声响起,爆炸的不是火药是尘埃。灰狗仿佛没有听见鞭炮声,继续尾随着棺材,不远,也不近,始终与棺材保持着几米的距离。

奶奶告诉我,小孩子不要跟去,不吉利。她就与我站在一旁,看着远去的棺材,与远去的灰狗。表叔回来后,告诉我,棺材埋进土里时,灰狗一直守在旁边。

去的人都回来了。狗还没有回来。或许,它还要继续守在坟头,陪它的男主人一起回忆多年前打猎时照在山头的那片月光。

一样的月光,只有月光始终没有变。

孝心

文/冯兆龙

家风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前,父母从未告诉过我们家风是什么,但他们却用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家风。

我小时候,不喜欢爷爷。因为他,我们家才成了地主家庭,“小地主”的绰号一直伴随着我童年的时光。我不喜欢爷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特别爱管我,逼我背古诗,写字练书法,更不许我撒谎、偷懒、惹事。他要我见人要问候,给大人端饭要双手递上。总之,他的要求,规矩太多了,那时的我特别烦爷爷。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讨我喜欢的老人,却受到父母的特别孝敬。

父亲是文革前的大学生,毕业后就留在省城教书,一年只有寒暑假回老家看父母。每次回来,他除了给我们买些糖果外,就是给爷爷买许多茶叶香烟和甜点,给奶奶则是一些布料、鞋袜等物品。那时的父亲一个月只有60元钱,全家8口人的生活全靠他那一点点微薄的工资来养活。即便如此,每次当他离家回省城的时候,他总是要背着母亲给爷爷奶奶一些零用钱。有一次母亲知道了,就说:“给爸妈钱时,不要背着我,你孝敬父母我也一样。”这时的父亲总是尴尬地笑一下。

记得爷爷奶奶才50多岁时,母亲就让爷爷奶奶享受到了老人的待遇。那时生活艰苦,一年四季除了过年能吃上白馍(麦子做的馍)外,平时只能吃窝窝头(玉米做的馍)。每次蒸馍的时候,母亲总会蒸一些白馍出来,白馍是给爷爷奶奶吃的。而嘴馋的我,每次看见盆里的白馍和窝窝头放在一起的时候,以为母亲没数,总会自作聪明地偷吃一个白馍,但是,每次都会被母亲发现,免不了一顿训诉。

1978年以后,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家地主的帽子被摘掉了。没过几年,我们全家便随父亲农转非来到了西安城。

十几年来,每次放寒暑假,父母铁定先回乡下看望爷爷奶奶,有时还把爷爷奶奶接到城里来小住一段时间。1993年冬天,爷爷得了一场大病,父母便把他接到西安来治疗,在爷爷住院的那段时间里,母亲每天都在家里做一些可口的饭菜,然后骑上自行车给爷爷送去。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天天如此。当时,我刚当兵复员回家等待分配,正好也一起照顾爷爷,母亲对爷爷的关心和照顾便久久地印在了我心里。

一晃又是十几年过去了。2012年的一天,母亲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你爸身体不太舒服,让我快回家看看。当时,兄妹几个都有事,我也正在上班,便让妻子快回家看看。妻子赶紧回家,了解了父亲的身体情况后,便执意让父亲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是急发性脑梗,必须住院。妻子跑前忙后办理住院手续。住院期间,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争着轮流陪护父亲,母亲看到孝心在子女中默默传承,很是欣慰。

再过一个月就是母亲的生日了。前两天,我发现15岁的女儿在QQ群里发起了一个倡议,号召她的哥哥、姐姐、妹妹们给奶奶写封信,要求每个人要写出自己对奶奶的爱,然后在奶奶生日那天念给奶奶听。知道了女儿的想法后,我对她说:“我们大人能参加吗?”女儿说:“可以。”我想,那我就写一篇《让孝心成为我们的家风》送给母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