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散文
取暖散文(精选11篇)
冬至漫笔
文/轻风轻雨
冬至将临,天总阴沉沉的,一连几天都很少见到阳光,四周显得很冷落萧条,万木凋敝,受副高压带的控制,长江南岸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一年四季分明。我教过几年高一地理,对地球自转与公转四季更替自然规律更是熟烂于心,冬天在多少人眼里满目悲凉荒芜的景色,也很少读到赞美冬天的诗文。记得李清照有首诗这样写道:
小楼寒,夜长幕帘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涛愁眉。
冬天在词人眼里多么凄凉,从冬天低迷冷清的景物,再到人因客观环境影响到心境,不象杨贵妃醉酒后的脸色,也不象孙寿故意做的“愁眉。”
小时候最不愿意过冬天,那时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些,一到冬天就很少出门,整天足不出户,围着火盆取暖。坐在火盆边,前面暖和,后背却是冰凉的。那个时代不象现在有空调,电取暖,甚至水暖气。我现在生活的社区利用循环热水取暖,冬天室内温度10摄氏度以上,在家中根本不感觉到寒冷,在南方是很少的。前些天去一个朋友家做客,因为没有取暖设施,坐在朋友家中感觉很阴冷,回到家就感冒了。也许人生活在舒适环境时间长了,一旦走出去就很难适应艰难的环境。
曾经在一个乡村私立中学教书,现在回想起那个的寒冷冷寂的冬天,心就不寒而栗,那年冬天显得特别的长,学校没有什么取暖设施,校长为了多赚钱,不顾师生的身心健康,空大办公室烧一盘火,学生没有什么取暖设施。我几乎每天早自习安排在第一课,每天早上5点多天没有亮就从刚睡暖和的被窝爬起来,晚自习晚上10点多种才下课,真可以用披星戴月来形容。由于在乡村没有城市热岛效应,晚上寝室里阴冷阴冷的,有时冷得睡不着觉。就是在那样环境中,教师超负荷教学,我从高一地理、初三历史、初二政治跨学科年级教学,每天象个机械人累得身心疲惫不堪,而学生超负荷上课读书,在快期末考试发生流行感冒,高二有一个班差不多全病了,而那个校长却赚了大把的金钱。现代应试教育,加上金钱效应,无情地摧毁了青少年的身心,谁来拯救孩子们!
有一年,我在海南过了一个冬天,海南却没有冬天,一年四季,除了夏季,春秋相连。冬天最多时穿一件羊毛衫,整个海南就象个绿色自然的大公园,草木葱葱郁郁。海南地处亚热带与热带交接的气候带,冬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风送来温暖的气候,在冬天里,在海南感觉不到那种刺骨的寒冷。我在《走进海南三章》中这样描写海南的冬天景色:
十二月的海南,气候开始变得有点像江南晚秋季节,早上起来吃早餐,突然发现每天坐在蓬勃绿荫树下,落满了紫色的花瓣,也不知是什么木本花,一时感到有些凄凉。这是不是海南的秋天来到了,心中莫名其妙伤感起来,是为了满地花瓣凄切地漂零,还是为了岁月无情地消逝?就像即将枯萎的花瓣,灿烂开过,然后悄然消失了,当众多目光注视她的鲜艳美丽的时候,谁又想到红颜消失后悲凉和冷落。
我在北方也曾经生活了一年,北方冬天冰天雪地,但家中和公用场所都有暖气设施,只要呆在房屋里就感觉不很寒冷,要是外出,穿得就像北极熊一样笨拙大衣,而冬天大雪飘纷飞,也是一道绝美风景。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冬天在江南越来越短,甚至看不到冰天雪地的景色。有资料表明,19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的现象,且有加大的趋势。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0.4—0.8。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引起海平面上升。二是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尽管全球变暖给局部地区带来益处,总体来说弊大于利,人类社会为调整经济结构将付出巨大代价。尤其工业的发展,人们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平流层后,通过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层量,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前段时间看过环保节能产品展销会电视节目,其中高科技取暖灯很有创意,即可以照明,也可以装饰,同样可以取暖,用电量只相当一盏40瓦灯泡,但这样环保节能取暖灯因为材料造价高很难推广。而人们消费意识近功急利,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其实,取暖灯比使用空调取暖费用要少得多,使用一个冬天,购买成本就收回来了,甚至可以节能环保,这样对社会和个人百益无害,何尝不去推广,如果推销到各大宾馆酒店以及家庭,其中不就隐含着巨大商机。
要说赞美冬天诗文莫过于描写梅花和雪景,从未亲眼看见冬天的梅花绽放吐艳,也许生活的地理环境不适合梅花生存。据说梅花开在腊月,也就是农历十二月,所以梅花也称腊梅。冬天里的梅花傲霜迎雪,成为激励人们向逆境抗争的象征。最喜爱宋代一位以梅为“妻”的林逋描写梅花的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人写出梅花清雅香丽的倩姿和清幽淡远的芳香,把梅花别致的风韵和特有的芳香刻画得令人如睹如嗅,细细品味,精神为之一振。咏雪的诗句比比皆是,如“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这首诗把春雪满空和满园梅花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满园梅花满园雪的鲜丽的景色。古往今来描写雪景诗文各有风姿神采,雪花飞杨,让人遐想联翩。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有句诗熟记于心: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百年,草木一秋,每个人都是尘世中匆匆过客。人生有诸多烦恼和磨砺,正如自然界一年四季周而复始,而人生季节一去不复返,有多少冬季不能重复,我们要珍惜每一天。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冬天是一年的终结,也是新的一年伊始,而人生的拐点往往在最低点开始攀升,因为衰极必兴,人生的坐标是波浪曲折向前,只要心中有爱,希望就在绝望中诞生。
烤火取暖的日子
文/梁永刚
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到了冬天没有钱买煤生火,只好在堂屋的土地上挖一个火塘,靠烧一些树疙瘩、干树枝增加屋内的温度。母亲趁着如豆的光亮不厌其烦地纳着鞋底子,爷爷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袋,打发着寒冷的时光,奶奶则把我揽在怀中,给我讲述一个个老掉牙的故事,直到我进入甜甜的梦乡。
那时候,村上的年轻人还不知道去外面打工,冬季农闲时节都在家里窝着,为了驱寒也为了排遣寂寞,当时流行一种游戏:在空地上画两道线,参与游戏的两个人先划拳行令,谁输了就把自己带来的树疙瘩放在离线三四米远的地方,由赢家拿着另外一个树疙瘩朝着输家的树疙瘩击打,如果将其击进两条线之间的位置即为获胜,这个树疙瘩也就归胜家所有。在围观者的呐喊声中,参与游戏者往往几个回合也不分输赢,在一派热闹喧天中忘记了凛冽的朔风。几场游戏下来,胜家的身边已经积聚了不少树疙瘩,脸上洋溢着欣喜和自豪。大家一哄而上,像迎接凯旋的勇士一样,抱着一堆树疙瘩,簇拥着获胜的那个人去找地方烤火。很快,熊熊的火焰燃烧起来,大伙围着火堆站成一圈,缩着脖子伸着手,恣意地说笑着,心中火一般的热乎。俗话说“野地烤火一面热”,我深有感触,在四周空旷的野外烤火,前面是双手的滚烫,后背却是寒风刺骨,但大家不管这些,图的是一种热腾腾的氛围,一种穷开心的快活。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开始去村上的小学上学,而那时农村的经济条件已有了改善。记忆中,每到过冬的时候,村上在外面工作的人都会联系卡车给乡亲们拉回几车煤,当然都是按进价卖。有一年,在外教书的父亲托一个朋友往老家运煤。奶奶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是高兴,前一天下午就带着我来到村外的土路上。我不理解奶奶的用意,一脸天真地问,爸爸明天才回来,您这是干什么呀。奶奶笑着说,傻孩子,这段路都是土路,不好走,我是看看路上有没有石头瓦块,省得拉煤车不好过。就这样,裹着一双小脚的奶奶,颤颤巍巍地走在前面,我紧跟其后,看到路上有石块就顺手捡起来扔到路边。大概走了有五六里路吧,奶奶看天色已晚,领着我匆匆忙忙回家了。第二天上午,在乡邻的翘首以待中,父亲带着三辆卡车的煤回到了村里,早已等候在村头的乡亲们喜笑颜开,卸煤的卸煤,过磅的过磅,架子车穿梭不停,忙活的像收庄稼。各家各户把这些好不容易弄来的煤看得很金贵,专门在院里砌一个池子,煤放进去后还在上面覆上一层遮盖的牛毛毡。
有了煤,取暖条件好多了。记忆中,母亲从集市上买回了一个肚子很大的煤炉,当时还没有煤球,只是从地里挖一些黄土掺杂在煤里,然后加水搅拌成煤泥,放在煤炉里燃烧。到了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炉子周围,通红的火苗映着每个人的脸庞,温暖的感觉涌遍全身。有时候,我趴在一旁的煤油灯下写作业,母亲拿一个没底的搪瓷洗脸盆倒扣在炉子上面,沿着盆里面摆上一圈红薯。在大人们的聊天声中我的作业写完了,这时红薯也烤得差不多了,顺手拿一个放在嘴里,清香软甜的滋味至今想起来都让我无法忘怀。
生命里那个人还未走进,我们选择了用暂时抱团取暖代替将就
文/小冉zi
昨天是情人节,最终我还是无法控制住自己,我最终在微信上找了他,可是聊着聊着就不知道聊什么了。想着这场景,最后我徘徊了一阵还是决定在微信里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对感情就是有肝,但就是缺乏一点甘——来自狗逼从幼稚园到大学的独白。”这句话意思是我对感情很真挚,但有时候就是不甘心,如果能甘心放下了,我就不会一次次打脸,死皮耐脸费力找理由找他了。其实这条动态我是想对他说,但是只能在微信动态中发表,我不知道他是否看到了这条动态,我也不知道他看到了是否知道我说的就是他,我也不知道他看到了是否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因为我发了一个小时左右我就删除了,在情人节这天突然换风格发一条情感感悟朋友圈毕竟不合理,而且我朋友圈里的人也不多,再加上我发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估计没有人看到了并在意我所说的。
如果我能够对感情甘心一点会怎样?那我就是一个服输的感情傲娇者。我一次次找他也许不是有多喜欢他,而是出于现在我确实想谈恋爱。从高中到大学,都是女生居多的学校,虽然和她们玩得很嗨,但是心底里还是苛求一份异性友情抑或是年龄到了,自然而然想找到一份真挚的爱情。
想谈恋爱,但又不想将就,于是我们就互相抱团取暖,互相都渴望一份爱情,可是我不知道他是否也像我这样希望对方耍到朋友但是又有点遗憾那个人不是我。正因为他没有耍朋友,所以我找他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可是有时候还是比较尴尬,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对我是什么态度,也许是因为我还未完全忘记他,所以哪怕他不小心手滑点赞这等小事都被我扩大的解读了。
其实我纠结了很久,我们应该是一层永远不可能戳破的窗户纸,每当我想哭或者是很高兴,我都想和他分享,可是我们有时聊着聊着就没有了动力,我也曾经问过他,他说这是习惯。我想,应该还是不爱的表现吧!
我这也不算暗恋,也算不上明恋,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却还要装糊涂,装傻子,可是我还要小心翼翼的维护着现有的关系,害怕一旦捅破,我就颜面无存,简直就是厚颜无耻。我现在特别想找他聊天,可能是苦于没有什么异性朋友,特别是有点感觉的异性朋友,我们现在还能互相抱团取暖,应该是我们生命里那个人还未曾走进,但是到了想谈恋爱的年纪,提前预支对方作情感消费,但是等暖了,我们就会风道扬镳,各自离开。
到现在,很明晰的现实就是他单身,我也单身,而我们俩都在苦苦的寻找心中的她/他,只是在理想中的他还未到来时,我们就暂时将感情寄托在对方身上,但是不会越界。
有时我就在想,如果他真的耍了朋友,大不了我就哭上两场,但绝对会死心,绝对不会犯贱的一次次重蹈覆辙,找他聊天,却又不知道聊些啥这种尴尬。也只有当他耍朋友或者我耍朋友,我才会彻底的的终结我死撑的关系。
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我应该是喜欢加幻想,加情感孤独。
寒冬赏读取暖诗
文/聂难
冬至过后,严寒紧逼而来,此时,电热空调、暖风机、采暖地板等现代设备,立刻为我们送上温暖。而古代没有现代化的采暖设备,人们大多靠火炉、火炕燃煤取暖。历代文人墨客也因此留下了不少以取暖为题材的诗作,细细赏读,使人产生读诗生暖之感,别有一番情趣。
“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薄夜迎新节,当炉却晚寒。故香分细雾,石炭捣轻执。年芳袖里出,春色黛中安。”这是南朝陈政治家、文学家徐陵《春情》中的句子。描述的是人们在阴历年末岁首围炉取暖、辞旧迎新的情景。诗中特别提到,把“石炭”捣成粉末,用“轻纵”(细致薄绸)筛去杂质,掺入香料做成发香煤饼入炉燃烧。不难想见,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在这温暖飘香的室内,无疑愈发衬托出节日的热烈气氛。
金代文学家赵秉文钟爱暖炕,他在《夜卧暖炕》诗中写道:“京师苦寒岁,桂玉不易求。斗粟换束薪,掉背不肯酬。近山富黑瑿,有金不难谋。地炕规玲珑,火穴通深幽。长舒两脚睡,暖律初回邹。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诗中描述了金代中都(今北京),寒冬时节柴米昂贵,富裕之家不惜重金到近山处购买“黑瑿”(即煤炭)烧炕取暖。尽管门外雪深三尺,寒冷彻骨,但室内仍温暖如春,人们可以伸展两脚安然入睡,而且鼾声连连。如此绘影绘声的描写,读来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幅诗人安卧暖炕悠然自得的熟睡图。
“十月都人家旨蓄。霜菘雪韭冰芦菔。暖炕煤炉香豆熟。燔獐鹿。高昌家赛羊头福。”这是元代文学家欧阳玄《渔家傲·南词》的上阕。词中描述了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富户,在阴历十月入冬季以后,纷纷储存白菜、韭花、萝卜等菜蔬;室内煤炉烹煮香豆,熏烤獐鹿,并利用煤火余热烘炕取暖,过着温馨优裕生活的情景。
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诗人方元鵾对炕有独特的感受,写有一首《暖炕》诗:“北人炕寝意非古,床不以木乃以土,寝床寝地古有云,地与土炕疑不分。因思床炕本异制,北人自为御寒计。石炭通红隔宿温,门外雪霜不入门。室中有炕炕有炉,羹釜茶铫与酒壶……”全诗语言通俗、比喻新颖,笔调诙谐,通过睡炕、睡床生动描绘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由于气候条件不同,生活习惯也不相同。
最生动有趣的取暖诗,当推清人方朔的《暖炕诗》:“燕山之寒南所无,十月重袭已拥狐。白日乘风面似割,夜气一肃尤彻肤。欲卧又畏衾似铁,独坐往往依红炉。主人慰予勿复尔,有炕胡不生火乎……石炭布满木炭引,焰一发处光腾舒……三入三出热已偏,美哉衾枕皆温如……”此诗描写了诗人初到“燕山”,对冬天的寒冷十分不习惯,白天冷风割面,夜晚寒气刺骨,想睡觉怕衾被冷似铁,只好“依红炉”独坐。但是主人告诉他,尽管天气很冷,但困难很好解决,你只要把煤火燃烧起来就解决了。在主人的指导帮助下,地炉点起来了。过了一小会儿,火炕就烧热了。不论是枕头还是衾被,都是温暖宜人。这样一来,诗人不仅没有被寒风所冻,反而在暖和如春的火炕上睡个好觉,又做了个好梦,真是舒服极了。
寒气袭人的隆冬时节,捧读这些诗作,不知不觉间,仿佛与诗人一块儿走进温暖的世界,心头不禁泛起丝丝暖意。
小火炉
文/关铅琐
我的老家在少陵塬上的长安区引镇光辉村,塬高风大,冬天特别冷。上世纪60年代,学校冬天根本没有供暖之说,上课太冷时,老师就停下课叫全体同学起立,挪开凳子在原地跑步。这时满教室的尘土,满教室的笑声。跑一阵子,也着实能驱走些寒意。
学生自己取暖是提个小火炉。火炉多为陶制,如老碗大小的瓦盆上安个手提的系扣,用时先将锯末或谷糠放在火炉里当燃料,再把玉米芯烧红放其中引火,谷糠、锯末就慢慢地燃,伴着丝丝青烟逐渐地散热。烟不多,不会呛着人。手放在离炉子十厘米左右的地方,或双手抱着炉子,手就感到热了。这火炉的好处是,炉壁导热差,手可以直接抱着不会感到很烫,小孩子用起来比较安全;没火焰取暖时间又较长,缺点是容易破碎,用时要特别小心。
那会儿人们生活十分贫困,一个小小的陶制小火炉还只是一些人家有,没有火炉的,就寻 只破搪瓷缸子,在边沿上钻俩窟窿,穿上铁丝就行了。这自制的火炉看起来不好看,却不用钱买,还轻便结实耐用不怕摔。
我还见过铜制的小火炉,上有网状能透气的 盖子,四周雕有精致的花纹,里边有专门放木炭的小盒子,盒子还有罩子,很漂亮。这炉子一般用木炭,不宜用柴糠等燃料,小娃平时很少拿。
上课时烤火,是将炉子放在脚边或脚踏在炉子边上取暖。但有时上课铃声已响,炉子还正冒浓烟,就得将炉子放在教室外的窗台上,也就没法取暖。有时人还没到校,炉子已经灭了,拿在手里倒添冰凉。那时冬天读书非常苦,不管有火炉没火炉,指头都冻得红肿僵硬拿不住笔,写字总是难以横平竖直。
火炉成了爱玩耍学生的玩具,一下课,几个人围着一个小火炉,跪着的爬着的都伸长脖子吹火,比赛谁吹的旺。有的不小心烧着了袖子上漏出来的棉絮,有的抹得满脸黑灰像唱戏的花脸,逗得大家直笑,有的忘了上厕所,上课预备铃一响,提着裤子急忙向厕所跑。有的一人抡着炉子原地转圈儿:炉内红红的火苗时大时小,黑烟时浓时淡一圈圈重叠交错上升散开,烟浓时人如在云里,围观的人喝彩不断。也有的搞恶作剧,在树底下捏一撮雪,趁同学不备扔在人家的炉子里转身就跑……
我曾有过一只陶制的小火炉,上四年级时冬季的一天,早晨雨夹雪,到校后我的棉鞋全湿透了,双脚如在冰水之中。上课时我就把脚踏在炉子边上烤。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忽然觉得脚疼,便下意识地挪下脚,低头一看鞋在冒烟:一只鞋的一边梆子烤得焦黄,另一只的一块底子烤得发黑,刚穿了俩星期的新鞋烂了。那年月一双灯芯绒棉鞋,不说工夫,光布料、棉花、麻线等,都是极缺的东西。因此,我挨了母亲一顿严厉批评。那个冬天我的双脚冻肿了,至今一到冬季双脚总有冻疮。
生命里那个人还未走进,我们选择了用暂时抱团取暖代替将就
文/小冉zi
昨天是情人节,最终我还是无法控制住自己,我最终在微信上找了他,可是聊着聊着就不知道聊什么了。想着这场景,最后我徘徊了一阵还是决定在微信里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对感情就是有肝,但就是缺乏一点甘——来自狗逼从幼稚园到大学的独白。”这句话意思是我对感情很真挚,但有时候就是不甘心,如果能甘心放下了,我就不会一次次打脸,死皮耐脸费力找理由找他了。其实这条动态我是想对他说,但是只能在微信动态中发表,我不知道他是否看到了这条动态,我也不知道他看到了是否知道我说的就是他,我也不知道他看到了是否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因为我发了一个小时左右我就删除了,在情人节这天突然换风格发一条情感感悟朋友圈毕竟不合理,而且我朋友圈里的人也不多,再加上我发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估计没有人看到了并在意我所说的。
如果我能够对感情甘心一点会怎样?那我就是一个服输的感情傲娇者。我一次次找他也许不是有多喜欢他,而是出于现在我确实想谈恋爱。从高中到大学,都是女生居多的学校,虽然和她们玩得很嗨,但是心底里还是苛求一份异性友情抑或是年龄到了,自然而然想找到一份真挚的爱情。
想谈恋爱,但又不想将就,于是我们就互相抱团取暖,互相都渴望一份爱情,可是我不知道他是否也像我这样希望对方耍到朋友但是又有点遗憾那个人不是我。正因为他没有耍朋友,所以我找他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可是有时候还是比较尴尬,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对我是什么态度,也许是因为我还未完全忘记他,所以哪怕他不小心手滑点赞这等小事都被我扩大的解读了。
其实我纠结了很久,我们应该是一层永远不可能戳破的窗户纸,每当我想哭或者是很高兴,我都想和他分享,可是我们有时聊着聊着就没有了动力,我也曾经问过他,他说这是习惯。我想,应该还是不爱的表现吧!
我这也不算暗恋,也算不上明恋,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却还要装糊涂,装傻子,可是我还要小心翼翼的维护着现有的关系,害怕一旦捅破,我就颜面无存,简直就是厚颜无耻。我现在特别想找他聊天,可能是苦于没有什么异性朋友,特别是有点感觉的异性朋友,我们现在还能互相抱团取暖,应该是我们生命里那个人还未曾走进,但是到了想谈恋爱的年纪,提前预支对方作情感消费,但是等暖了,我们就会风道扬镳,各自离开。
到现在,很明晰的现实就是他单身,我也单身,而我们俩都在苦苦的寻找心中的她/他,只是在理想中的他还未到来时,我们就暂时将感情寄托在对方身上,但是不会越界。
有时我就在想,如果他真的耍了朋友,大不了我就哭上两场,但绝对会死心,绝对不会犯贱的一次次重蹈覆辙,找他聊天,却又不知道聊些啥这种尴尬。也只有当他耍朋友或者我耍朋友,我才会彻底的的终结我死撑的关系。
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我应该是喜欢加幻想,加情感孤独。
古人冬趣
文/王晓宇
北方的冬天干冷干冷,凛冽彻骨,幸好回到家里,还有一室温暖如春,穿着单薄的居家服,犹不觉冷,悠闲地翻着画册,刷着手机,喝点三红茶,隔三岔五也会和家人一起吃顿火锅,身体里有了点热食儿,知足不冷,酒足饭满后想起古人,不由得操起闲心来,我们的先民是怎样渡过这样寒冷的冬天的呢?
大冬天里,最有雅兴的要属明人张岱,大雪天,“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寒冬腊月,一连下了三天大雪,西湖游人绝迹,飞鸟罕至,云雾弥漫,云水苍茫,陶庵先生穿着皮毳大衣,抱着小火炉,去湖心亭看雪,他自己谓之傻气,我却觉得悠闲,不负我心,亭中偶遇两人,一起围炉饮酒,当真是诗情画意,给个神仙都不换。
最温情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对小炉似乎特别钟情:“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意境慵懒,画面唯美,闲适的居家生活跃然纸上,虽有叹息感悟之意,但不影响大的基调。除此,他还曾写过“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的妙句,下雪天,炉火通红,三两知己围炉团坐,喝一杯小酒,聊点闲话,人生乐事莫非如此。
最奇葩的是唐宋时期,纸被盛行,苏轼、陆游、徐夤等大诗人都对纸被有过记述,很难想象数九寒天盖着纸被是什么感受,宋人刘子翚曾在《吕居仁惠建昌纸被》里记述纸被制作过程和工艺,苏轼在《物志相感类》中记述如何修被破损的被子,诗人徐夤在《纸被》一诗中写过“一床明月盖归梦,数尺白云笼冷眠。披对劲风温胜酒,拥听寒雨暖于绵”,称扬纸被胜过丝绵,不知道纸被的软和暖究竟如何,只能隔空遥望。
冬天里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取暖,闲翻画册,看到很多古人取暖的神器,大为惊艳。像春秋时期的燎炉,粗笨简陋,据考,主要是通过木炭御寒;出土文物汉代的熏炉,造型怪异,主要用来熏香和取暖;唐代的香炉,精巧别致,除了暖手,也可以放进被中焐热被窝,相当于烫婆子一类;到了清代,手炉已经发展成为工艺品,做工细腻讲究,像“铜胎掐丝珐琅”款,雕花、镂空、镶嵌,做工细致,精美绝伦,从这些小巧的取暖物件上,足可以窥见古人对生活的态度。
想起《红楼梦》中,宝玉去上学,巴巴的不忘带一手炉,黛玉去串门,雪雁也是巴巴的跑去送一手炉,古人宽袍大袖,把个手炉藏在袖子里,倒真是“阳春腕底已生姿”。《红楼梦里》过冬,闺阁情趣蛮多,姐姐妹妹聚在一起,“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倒也过得逍遥快乐!
我不用手炉,我也不写诗,更不制灯迷,我有我的活法。冬日暖阳慢慢斜进窗棂,窗台上的白瓷盘里,一簇蒜苗郁郁葱葱,蓬勃茂盛,生机勃勃,一页一页翻着画册时,内心安宁清静,古人有古人的生活方式,冬天有冬天的大美!
只买贵的
文/李文明
我们学校在一个小镇上。今年春天,我被提拔为我们学校的一名副职,主抓后勤与卫生。
五年前,上面实行农村学校取暖工程改造,我们告别了使用多年的煤火炉,改成了锅炉取暖。那锅炉不大,一个冬天,有30吨煤就可够烧。教室里又温暖又舒适,师生们都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在离小镇七八里远的省道旁开了个煤场,这几年挣了一些钱。今年秋天时,我俩在饭桌上相遇,听说我在学校负责后勤,同学便要我帮忙,看学校买取暖用煤时能否要他的,质量绝对保证,价格也可以优惠。
我答应帮他跟校长说说。
快入冬时,校长要我找人对供暖设施进行检修,我想是准备取暖用煤的时候了,便把同学的意思跟校长说了。
校长听完,不冷不热地跟我说:“过些天再说吧。”
不想过了几天,一辆卡车给我们送来一车煤,看样子有十五六吨。校长让我招呼司机把煤卸到锅炉房旁边,又叫司机把发票交给刘会计。
我心里有些不快。
又过了十几天,学校已经开始供暖,我想这些煤根本不够用,便又跟校长把同学的意思说了说。
校长停了一下,对我说:“这事不太好办,送煤的客户都订好了,明年再说吧。”
我又落了个无趣,心里更加不快起来。
第二天,又有一辆卡车给学校送来十几吨煤。
下午,我去财务上拿一样东西,见刘会计正在那里整理票据。我小声问他说:“他们给送的煤多少钱一吨?”
刘会计翻了一下票据,跟我说:“950元一吨。”
我一听,一吨的价格比我同学那边整整贵出了150元,便没好气地抱怨道:“一样的东西,放着便宜的不买,硬去买贵的,不知在搞什么花样?”
不知怎么,这话传到了校长那里。傍晚快下班时,校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小声跟我说:“李校长,你可千万别瞎想。实话跟你说吧,这两车煤一车是咱们局刘副局长的小舅子送的,一车是王副局长的弟弟送的,两位领导早都给我打了招呼,他俩一个管业务,一个管财务,得罪了他们,咱这工作今后还怎么干?我也愿买便宜的,愿给你个面子,可上头咱真的得罪不起啊。”
突击取暖
文/李运果
我们学校在一个镇上。学校规模不大,只有30多名老师和400余名学生。学校的条件也很简陋,除了一座只有十个教室的二层教学楼,其他房子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的平房,不合标准不说,布局也极为分散。
四年前,上面拨下资金,对农村学校进行取暖工程改造,我们学校告别了多年的煤炉取暖,安了锅炉,改成了暖气取暖。
虽然安了锅炉,校长却不让敞开了烧。我们那个地区的取暖期一般要有三个多月,就我们那个锅炉,一个取暖期下来,没有25吨煤根本拿不下来,加上锅炉工工资和暖气维修费用,每年光取暖开支就要3万多元。学校一年的经费还不到20万,这也该买那也该花,3万块钱不是个小数目。校长经常跟烧锅炉的孔师傅说:省着些,炉火千万不能太旺,温度不太低就行。孔师傅倒也听话,只在早晨六七点钟师生来学校前烧上一阵,其余时间那炉火基本全都封着。即使这样,一提取暖我们校长还心疼得要命。所以,一到冬天,尽管学校安了暖气,可炉火经常封着,师生们共同的感觉仍然是一个字:冷。
上周一,校长去局里开会,回来后跟我和赵主任说,从明天起,局领导要带人来我们学校听三天的课,叫赵主任做好相关安排,并叫我做好卫生打扫和其他后勤保障。
校长又打电话把孔师傅叫来,对他说:这几天局领导要来检查工作,你要勤捅火、多填煤,把暖气烧热些,千万不能让领导挨冻说冷。
第二天一大早,孔师傅就把炉火烧得又红又旺。上午九点来钟,局领导一行来到我们学校,教室和办公室里都暖烘烘的。
一连几天,孔师傅都是多填煤不停地烧,教室和办公室里温暖如春,师生们脸上都红扑扑的。
三天后,局领导离开,暖气又成了原来的样子。几位女老师在办公室一边搓手一边说:“真是冻死人。要是领导天天来检查工作,我们就不用遭这洋罪!”
牵“牛鼻”
文/李文明
我们学校在一个镇上。6年前,上面进行农村学校取暖工程改造,我们告别了使用多年的煤炉,改成了暖气取暖。
一晃6年过去,由于锈蚀老化,我们学校的取暖设施老是出问题:
锅炉耗煤多、升温慢,一些暖气片漏水,个别阀门失灵,管道水循环不畅,整体取暖效果远不如前。尽管入冬之前,我们都要找人提前进行检修,但开始取暖后,暖气设施还是不断出一些小毛病。
今年春天时,我被提拔为我们学校的一名副职,主抓卫生与后勤。刚进11月中旬,上面发下通知,要求各学校做好取暖准备工作,确保11月15日正式开始供暖。
校长让我负责对暖气设施进行检修。我找了两个安装暖气的民工,跟他们讲了讲,他们答应给干这个活儿。
两人干了两天,把该修的都给修了。最后,我问他们:要多少钱?那个大胡子的民工大哥屈指算了一下,对我说:两人两天的工费是400元,管件费160元,一共是560元。
我把情况汇报给校长,看能否把几百块钱给了人家。校长说:“你跟他们讲,这些费用要设法开正式发票去局财管中心报销,晚一些才能给。但事情不会错,叫他们放心。”
“才500多块钱,叫会计先用周转金给人算了,还叫人跑二趟?”我跟校长说。
校长笑笑,对我说:“沉住气,别忙,你就照我说的给他们讲。”
我把校长的意思跟两个民工大哥说了,他们说:不要紧,晚些就晚些吧,都是熟人,错不了。
送走两个民工,我往办公室走。校长迎面走来,问我说:“人走了?”
“走了。”我说。
“老李呀,这事你还外行。”校长走近些,对我说:“这几百块钱暂且压着他们,咱们的暖气如果最近再有问题或者哪里没修好需要找他们,他们怕日后账难要,就会跑得快;要是把账结了,主动权就给了他们,咱不就被动了?”
我这才明白,我们校长之所以不给人结账,是要牵人家的“牛鼻”啊!
在冬天里养几只鸽子取暖
文/朱成玉
鸽子停在一个没有爱情的城市,我一直这样认为。
而且固执的心,始终认定那些鸽子是假的,因为这个城市很不真实,它的上空常常镶嵌着风筝,那些虚情假意的鸟让这个城市看上去更像是一副虚张声势的拼图。
满世界都是遗憾,我感到秋天就这么过去,只留下哀愁。
我在郊区租了一间简陋的平房,我要试着在这里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我两手空空,我背井离乡来到这里,除了思念,没有别的行李。
这时候,念起相亲相爱的从前,一遍一遍的,像数着眼泪。在僵硬的城市里面,那些眼泪,力不从心。
来这里,只是想让自己静下心来,来解答那样一道难题:你最挚爱的人爱上了你最贴心的朋友,你如何选择?
每天,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与世隔绝。隔着窗子,听到外面有鸽子“咕咕”的叫声。它们在对面的房顶,上下翻飞,嬉笑怒骂。它们给我死水一般的生活注入了一丝活力,欣赏它们便成了我乐此不疲的爱好。
几个顽劣的孩童,不时地拿石子打那些鸽子,但不管怎样打,它们依然坚守在那个房檐上,似乎与那里的主人结下了难解之缘。
后来知道,那里住着的,是一个孤单单的靠捡拾破烂为生的老人。
邻居们都说他有点傻,养鸽子不为了卖钱,每天还要从自己的口粮里拿出一部分来喂它们。我不禁有些好奇,他养鸽子到底是为了什么?
老人的话让我的心灵为之一振。老人说,冬天太冷,有这几只鸽子在房檐上扑闪,感觉就暖和些。
养几只鸽子,是为了在冬天取暖。就这么简单。
老人说,三年前的冬天,有只鸽子跌落到他的院子里,在地上扑棱棱地挣扎。他想它肯定是吃了附近粮库里那些撒了老鼠药的粮食。老人就把它抱回屋子里,不停地给它灌水,竟然奇迹般地救了它一条命。从此,这个鸽子就喜欢蹲在老人的房檐上,偶尔在房子周围飞上几圈,“咕咕”地啄开房子四周似乎凝固了的冷空气。
不长时间,这只威猛的雄性鸽子便引来了一只同样雪白的雌鸽,它们的爱情使老人的屋檐空前热闹了起来。不久,就有小鸽子诞生,一茬一茬的鸽子,给老人的生活带来慰安。
眼前的那些鸽子多么美好,仿佛一盆一盆白亮亮的炭火,烘烤着这个冬天,让这个陌生的城市,暖意融融。
我不再相信这是一个没有爱情的城市,因为低低的天空有鸽子在飞,它们让城市柔软,它们把天空变得很低。
鸽子是雪做的,反而温暖。
有一天,当满街的车辆停下来,让一只受了惊吓的小狗先过马路时,没有人鸣笛,没有人催促,所有人都将头伸出窗外,用充满爱意的眼神护送着那只小狗安全跑过斑马线。那一刻,我抬起头,感觉自己吃下了一片暖融融的阳光,快乐地打着嗝儿。
孤苦无依的老人和那群鸽子,是那个城市,那个冬天带给我的,最温暖的记忆。
我也矢志不渝地相信,那群鸽子真的可以让冬天暖和起来。
因为那些鸽子,我决定在这个城市留下来。因为我知道,我和我的慈悲来到的地方,会成为我新的故乡。
我想我也找到了那道难题的答案:在挚爱的人那里,选择放手;在贴心的朋友那里,选择成全。
让过往的一切都随之烟消云散吧。我为他们祝福,让所有的怨恨和欢笑,都在我的记忆里和好。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我的心轻松了很多。我以感恩的心向那些可爱的鸽子们致敬,那一小盆一小盆白亮亮的炭火,烘烤着我怎样温暖的心啊!
门前的柳树下,我听到一个大胆的男孩动情地对一个女孩表白着爱意:看到那个房檐上雪白的鸽子了吗?那就是我,对你纯洁的爱。
女孩羞红了脸,那小小的欢喜里面藏着小小的恐惧,“只是,它们会不会像雪,或者一块糖那样,在阳光下慢慢融化、瞬间消失?”
“不会。”男孩坚定地说。继而,我听到了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听过的最美妙而又充满诗意的誓言:
“即使它们是雪,也是活着的雪,一年四季,永远不会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