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读者散文

2023/01/04经典文章

读者散文(精选8篇)

我是你的读者

文/白薇

年岁渐长,阅读已成为一种习惯。夜色温柔,精美的铜版纸在台灯下反射着高贵的光泽,移步换景,万变瞬息被镜头和文字定格为永恒。线装书是沉静低调的,掩卷无声,青史又是几番春梦。近几年除了风行天下的网络阅读,又有时尚的电子书面世,掌中一握,览尽天下文章。

而我却更在意另一种阅读,顺着沉默古旧的老巷,沿着尘烟飞扬的街道,在嘈杂的井市拥挤的坊间,抚摸那些粗陋或挺括的纸张,阅读那些工整或潦草的字迹。字里行间,没有感叹,没有抒情,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主角,甚至有的没有读者。

“实惠小炒,满二十元送精美小菜两盘。”这是单位对面一个小小的家常菜馆的横幅。我知道那小菜一碟是煮花生,一碟是泡菜。煮花生粒粒新鲜饱满,尤其是泡菜,色彩分明,鲜辣爽脆,就是老家过去腌的老虎菜的味道。每次去点满二十元的炒菜,就为了这两碟小菜。一日问店主:“能否只买小菜,价格可议。”答曰:“不卖。”再问何故,再答:“泡菜是俺的老娘腌的,没法定价。”

长途车站的告示栏里贴满了白纸黑字的招聘启示。有一张的空白处多了一行圆珠笔的字迹:五哥:等不见你,我先回了,手机号码没变,二十四小时不关机。落笔很重,最后一勾划破了纸页。站在这片纸前痴痴地想:留言的是五哥的兄弟还是恋人呢?不知他(她)在这面墙下等了多久才离开。无论是谁,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二十四小时不关机地等待你,再远再难的路也一定要回去啊。

让人揪心的是贴在电线杆子上的寻人启示。是老人,纸上详细地写着衣着面貌,走失的时间,“重谢”两个字格外醒目。复印在纸上的照片是呆板模糊的,大约是从什么证件上翻拍下来的吧?白纸顺着电线杆一路贴下去,可以想见儿女的焦急。可为什么没有想过在老人的衣兜里放一张写着地址和电话的纸条呢?为什么他独自下楼散步时没有放下手中的活计陪他一段呢?如果知道他一去不回,是不是还会漫不经心地回应他的唠叨?一个人真的可以衰老到忘记回家的路吗?吞没他的是遗忘还是孤独呢?

心疼风中那些简陋的纸板,写着“家教”两个大大的字。人民桥上的风很大,那些年轻的身影就在风里站着,怀着一份期待,又似乎怀着一份倔强。在单位也会遇到同样年轻的人上门推销,有一种补酒,薄薄的粉色传单上触目的大字:“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样的夸张到了幽默,却让人笑不出来。小心地叠起那张粗简的纸单,面对一张涨得通红的年轻的面庞,心中却有一种不知何来的歉疚。不会买他的产品,只能尽量委婉地拒绝,请他喝一杯热水再走。为人父母,想到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会独自行路,祈望每一个遇到他的人都能善待他。

邻近的中药店有一种令人亲近的味道。橱窗在春天的时候贴着“中败毒上市”,秋天是“樟脑丸有货”。人生如四季,才买了一袋上好的杭菊未及开封,转眼间又来买煲汤祛寒的当归了。

街角那间最不起眼的土房子是卖寿衣的,没有招牌,一圈纸作的花无风的时候也在瑟瑟地抖着,中间一个墨色的“奠”字像层层压抑着的悲伤。生命中最后一家店铺如此简陋寒素,多少繁华盛事恩怨纷扰,都不过是纸做的花,花化的烟罢了。

惊喜于今年的第一场大雪,像一个被渴望已久的深沉的拥抱。天地之间一片安宁浩渺的洁白,仿佛回到了远古洪荒。对门的小馆子门口不知何时站起来一个胖胖的雪人,两个啤酒瓶成了胳膊,瓶口举着一块纸牌:“雪天地滑,行路小心。”经过的人都禁不住会心一笑,雪花飞落唇角,化做一份清凉滋润……

雪泥鸿爪,随风散去,在人间的烟火痕迹里,我努力地阅读和铭记,虽然不能改变和挽留什么,但至少,我是一个真心的读者,在只言片语间感受着谁的悲欢冷暖,分享着谁的淡淡欢喜,体味着谁没有说出的疼痛,虽然时下流行寂寞,可又有谁,真的喜欢孤单?

如烟红尘,寻常巷陌,我默默地读着,静静地走过……

红尘里,那抹书香

文/孙成栋

初见这家小书店时,我委实有些惊讶。想不到在这片灯红酒绿的喧嚣之海里,居然藏着一座流溢书香的“小岛”。

说它是“小岛”,是因为它被漫无边际、汹涌澎湃的市声包围着。四周歌厅、舞厅、酒店、网吧、浴城、商铺、球馆、时装屋等一应俱全,并且无一例外的高大敞亮、光鲜靓丽、风情万种,与素面朝天、风格简约的书店相比,反差极其强烈。我不由得暗想,地处这般位置的小书店,该是何等的孤独与寂寥。因为就连我这个“爱书如痴”的书迷,如果不是偶然走到它的门前,或者对书的气息不那么“敏感”,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里有个书店,纵然近在咫尺,也可能会擦肩而过。

走进店里,果然有些清冷,三三两两的读者站在书架前静静地读着、选着书籍,全然不似“包围圈”外那些商家的门庭若市。而四五十平方米的空间,也显得阨狭而逼窄,一条弯弯曲曲的过道只能容一人进出。角落里的收银台前,有一位四十出头的男子和一位略显年轻的女士。一个在接待结账的读者,一个在更新图书销售台账里的信息。从彼此交流时的言语、眼神和配合的默契程度来看,像是夫妻俩。一问,果然真是。只是两人的性格似乎属于“互补型”,男子性情敦厚、话语不多,女士热情洋溢、格外健谈,但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却蕴涵着一样的淡定与从容。

一边与女主人唠嗑,一边在书架前溜达。走走聊聊、翻翻看看之间,我竟然发现了这间“袖珍”书店的独特品位。它虽然面积不大,却玲珑而雅致,紧凑而精巧,布局上别具匠心;虽然外表简陋,却富有内涵,古色古香的陈设、写意格调的装饰,氤氲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也折射着主人的人文底蕴;虽然书籍的种类不算太多,却结构合理、搭配科学,既秉承传统菁华,又紧贴时代脉搏……

更令我感到小书店不俗之处的是,他们夫妇俩对读者的体贴与温存。在许多书店,书上的塑料封套是不允许读者在付款前拆开的,对长时间待在书店里看书却不买的人,态度更是“零容忍”。而在这里,夫妇俩却主动提示读者拆开封套,认真看清书中内容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几个小朋友站着看书时间太长,索性坐到地上,貌粗心细的男主人连忙塞过一张塑料凳,“宝贝,地上冷,别冻坏了。”“从小就喜欢看书,真是个好习惯。”女主人笑意盈盈地望着小读者们,那温暖的目光里澹漾着母亲的慈祥与师者的诚挚。夫妇俩也不像有些书店老板那样,只知道埋头卖书、赚钱,而总是很乐意与读者交流对读书、对生活的感受,仿佛挚友间的围炉畅叙,小书店漫溢着一份别样的温馨与知性。为了方便晚上前来“品味书香”的零星读者,夫妇俩不顾一天的疲累,常年坚持晚上10点打烊。“这些读者白天大都忙于生计,晚上才有时间来书店。我们虽然辛苦些,但值得。”女店主善解人意地说。一时间,我不禁为邂逅这间小书店而深感幸运。

女主人告诉我,她和丈夫原先都是一家老字号大书店的职工。双双下岗后,就开了这家个体书店。平常,丈夫在店里待的时间要多些,因为她还要承担照顾公婆和照料儿子上学等家务。这些年,尽管忙碌而艰辛,但内心却是欣慰、快乐的。每每想到有那么多书店倒闭,或是入不敷出,或是转行,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抑或被出租开起了网吧、迪厅等娱乐场所,而自己的书店却在读者的关照下一直开到现在,内心除了庆幸,就是感激。特别是那些“铁杆”读者,不管世风如何浮躁、利场如何喧嚣、生计如何窘涩、前程如何坎坷、心路如何逶迤、背负如何烦冗、诱惑如何频仍,对书的眷恋、对小店的垂青都从未消减过。不仅如此,他们还自发成立了小店的“书友会”,想方设法为小店扩充会员。

从此,我成了小书店的常客。每隔上约莫十天半月,就会来到店里,选上一两本心仪的书,与“夫妻店主”唠唠关于书的闲话。一来二去间,到小店里买书、聊书,成了我莫大的享受。只可惜书店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在我看来,最多也就勉强维持温饱。可这夫妇俩的脸上,并没有焦躁与颓丧的痕迹。相反,那清澈沉静的眸子里,还漾荡着一份看淡风雨、知足常乐的平和。女主人坦言,他们也曾想换个位置好些的店面,但租金贵得惊人,实在承受不起,只能默默地祈祷“书香不怕巷子深”了。

说实在的,我有时下意识地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以男主人的踏实勤勉,以女主人的聪慧干练,如果从事其他行业,恐怕会更“旺势”些。譬如开家烟酒店、服装店什么的,生意或许会比开书店红火得多,日子也会滋润很多。男主人坦承,自己也曾有过“改行”的念头,可与书打了半辈子交道,感情上怎么也割舍不了。那些不离不弃的读者们,更是给了他走过沼泽的勇气与动力,每每看着他们执著的身影出现在店里,他的心头总是涌起一种永不放弃的责任感,更由此获得了坚守下去的理由。“什么店都能‘停摆’,惟独书店不可以!”女主人带着玩笑意味的一句话,却让我领略到一缕盐碱地上的芬芳,令我陷入潮汐般澎湃的沉思。

滚滚红尘,一抹书香。其实,放眼更广阔的现实,与这“书香小岛”一样执著的,还有千千万万的书店、书人,他们在默默坚守甚至苦苦支撑中,在内心深处,明亮着一个不熄的信念。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成了一块块精神的明矾,让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乃至更多的角落,悄悄地、渐渐地远离了浮尘与浑浊……

说出心里话

文/jessica

近年来,看到许多的随笔散文,感觉总是不得劲,不知道哪里不得劲。有些文章写得很好,有骨有肉,鲜活淋漓。每读这类文章,常自愧不如,便将写作的勇气化成了街头散步。有时候私下对朋友发牢骚,感叹自己应付生存的这些年里,远离了书报,远离了文字,却不知“文学”这个圈子也已经将我这悖逆之人逐出了城门,一个人人远远地落寞地凝望着过往的神圣之地。

待静下心来细细研读,在那一篇篇字如珠矶的美文里边,很多都是引经据典。有的读出是作者积了厚厚的笔记,将学来的语句牢记在了心里;有的看得出是随手抄来,大约是兴之所致,恰好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便借来一用。但不管如何,在很多的文章里,很难见到独有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想起1993年在在北京读书时,当时出版社的编辑说过的一句话:《读者》它是读物,不是文学。很多的文章,发自于美文,却也止于美文。千篇一律的格式,千人一面的写法,或者说是抄法,不知道别人如何思想,反正之于我,倒是产生了深深的审美疲劳。

甚至一些我的友人,在他们的文章也,也是大段大段的名人警句。那些被他们引用过的人,从中国的孔孟李白苏东坡,到欧洲的歌德萨特毕加索,再到拉美的博尔赫斯和加西亚。世界各国古往今来,只要历史上记载的、文学史艺术史哲学史留名的,大多都被我们的作家拿来一用。

开始读这样的文字感觉新鲜,后来慢慢地变成味同嚼蜡。在通篇的引述中,让人找不到作者的表述、作者的经历、作者的感受。哪怕是一个真实的关于作者自我思考的细节,都难觅其踪。这样的文章,正被当下几乎所有的报刊成千成万地批量出产,一天数百数千万地刊发于报章,天知道每天有多少读者在接受这些信息。天知道这些辛苦引用的“经典”里,有多少是被层层翻译而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混合剂”?有谁知道,当一篇文章,或者一句名人的话,经过拉丁文、希腊文、德语、法语、日本语、英语等等的层层“转包”,会不会也像我们的豆腐渣工程一样,被掺进了译者或主观或客观的观点而完全扭曲了原义?

汉语是美丽的文字。每个人的内心和精神都会有毫厘之差。如果把自己的内心写下来,把真情呈现给读者,那我们铺天盖地的文章,会增加诸多的感人之处。

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写我自己。我相信只有真诚的作者,才会赢得读者发自内心的喜爱。

莲荷

文/冰云

炎热的夏天,暑气连连攀升,不断灸烤着人们难以喘过气来。闷热间越发想起莲荷的清凉世界,似乎在眼前浮现一湖莲荷,倍觉透心的凉快!这清凉好似甘泉,如灌顶而下撩开了心帘,涟漪泛泛,慢慢淡忘了暑热的烦恼。

莲荷,罗盘式的玉叶,枝茎笔直彬彬有礼,弱风吹来荷叶似水上芭蕾,翩翩起舞。碧罗玉盘似福娃的脸,憨态可掬招人喜爱。层层叠叠的荷叶,参差不齐,罗列的队形,整齐划一,饱满而有精神。当莲荷盛放时期,不用赞叹绿色已经逼仄到了湖面外。

莲荷,卓立在沧浪之上,摇曳在水榭之间。一湖的春莲,蓬勃向上,雨珠灌溉催生促长,几滴晶莹透心的水珠,似古琴悠扬弹奏着《广陵散》,绝唱之音在此刻悠悠传递。神奇的翠叶,不怕尘染,不怕雨打,不怕烈阳暴晒。月满时分,湖月落天凉,浸透一湖银色水底,水荷湖面飞纱笼罩,彰显了无尽的鲜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尽了莲荷内在的气质,影响的一代又一代读者,洁净的莲荷已经镶嵌在读者的心灵,无不崇敬!

莲荷,守一湖淡淡岁月,过一世淡淡的日子。多情的夏月,莲荷蓓蕾尽芳,英姿绰约,单瓣的重瓣的尽善奇美,互补增色,七彩尽开,点缀着湖面,点燃着热爱莲荷的人,观赏莲荷成为人们难以消退的七月风采。那些文人墨客引荷入画入诗,意境如仙境,醉倒一片片读者,更醉倒作者的心。而莲荷还是那样守着平淡的岁月过着平和的日子。

莲荷,苦雨凌风是对莲荷的考验,秋寒逼近是莲荷笔直不屈的无声抗争。残荷枯叶掉尽了华翠,却还是俨然直立,颇有英雄气概直立于泥泞之中。惨景留存湖面,莲荷的精神永远植根于泥泞中,永远不会溃败!

莲荷,残香傲雪守洁净,落败身肢风骨犹在。冬荷的湖面,表面上没有了生气,可莲荷桀骜不驯的一颗心,幽然存在,今冬残枝落败是明年春发的起始。一年又一年绿色的传递在这湖面隽永传承。

莲荷,有着自己独特的优雅自然,她与梅兰竹菊有异于水陆,独领风骚独艳于水域,仙气优异独领。莲荷。濯清涟不枝不蔓,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她柔软并不轻贱,衫薄并不轻展。枝枝青莲,从出水菡萏到粉坠相残,从莲心饱满到大爱无边,充满着自己丰富的语言。即便是残句断篇荷叶漫卷,毅然从容彰显,即便是心苦味甘,凤凰涅磐,都洁白清廉,风骨河川!

莲荷,生于泥泞自洁于天地;莲荷奉献一生而不骄傲,芳香阵阵笑脸相迎;莲荷从莲藕到莲蓬,都是奉献给自然而不足惜!莲荷,让我对你肃然起敬!引莲荷精神入诗词,弘扬莲荷精神。引莲荷精神入入生活之中,自洁自净异于尘世。淡淡地守着一片洁土,过着淡淡的岁月。禅静在莲荷的清廉之中,顿悟在顷刻之间觉醒!莲荷精神,切肤的记忆,入骨的纯净!

与书为友

文/郭亚军

自幼喜书,爱书,痴迷于书。

我不喜欢购物,却喜欢逛书店。我觉得书店里有一种特殊的香,这种香远胜世间一切花花草草。不浓烈,却醉人,让人不觉间就沉迷其间,不能自拔。在书香中静静漫步,搜寻着喜欢的书籍,如浪里淘金,似海边寻贝,偶尔看到一本对了心思的好书,其兴奋之情不亚于突然遇到心仪的女子。

每一本书,都凝结着作者的心血。那一个个黑色的文字,或纤细、或凝重、或端稳、或轻盈,整齐排列于雪白的纸张之上,就如士兵整齐地排列于沙场之上,音符整齐地排列于五线谱上……它们从来不张扬、不炫耀、不轻狂,只静静地,被一页页装订成册,一册册放上书架,安宁如处子,寂寞似冬花。它们静静地等着,等着被认知的那一刻,等着有缘人的到来。

一本书,被读者认可,是作者的幸运。

一本好书,被读者发现,同样是读者的幸运。

对我而言,书是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书是瑰丽神奇的梦之花园,书是无所不包的大千世界,书是引人过迷茫渡人至彼岸的济世小舟。

书能给人以知识,增人以才干。一本有思想、有哲理、有深度的好书,能提高读者的人生境界,充实读者的现实生活;书能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无论是韵味悠长的唐诗宋词,还是典雅优美的中外散文,都能像清泉一样洗涤读者的心灵。哪怕只是用于娱乐和消遣的书籍,也能让人通晓事理,增长阅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读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近些年,读书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因为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以其高速度高效率大容量易接收等优势,迅速占领了我们的业余生活领地。那些或激情或柔美的片子,从视觉到听觉,无不给人强烈的刺激,让人可以轻松的享受。

不过我总觉得,那些新的手段虽然方便快捷,虽然让人刺激让人兴奋,但却来得过于轻易,反难得到深刻的回味。反而书籍中那些优美的句子,过目不忘,口留余香,常读常新。

夜静无人时,独坐一室,捧起一本喜爱的书,于是心便静了,神便定了,所有浮躁尽皆远去,心灵在文字间流动穿行,曼舞无声。

在书中行走,好像是跟随作者一起远行,能感受到作者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分享他的幸福,他的痛苦,于是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在书中行走,好像是翻阅世间万象。触摸故事的脉络,聆听人物的话语,考辨精妙的伏笔,追寻语句后的深意,于是多了一重人生阅历。

在书中行走,更能享受文字特有的美。那行云如水的语句,花雨缤纷的意境,真挚动人的情感,本身便是一种独有的享受。而阅读,更让人不觉间展开想象,放飞思绪,去想象那些场景,去感悟那些情节,让心情澎湃,让感情升华。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与书为友,是一种幸福,愿这种幸福,也伴您的一生。

散文有表亦有里

文/王克楠

散文如人,人如散文。一个人有表亦有里;散文。亦是有表亦有里。从做人来说,一个人如果过于表里如一,就会显得笨拙;一篇散文,如果过于直抒胸臆,就少了一些文学性。什么是文学性?笔者认为即是道出了人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大凡优秀的散文,散文的后面都隐藏着一个人,这个人或者伟岸,或者苍白;或者质朴,或者浮躁……总之,这个人是存在的。这个人说的自己的话,不说别人的话,更不说报纸和广播里现成的话。说的好不好,有没有艺术性,是另外一回事,反正这个人是站着的。如果散文的后面这个人模糊了,乃至消失了,这篇散文就失去了立世之价值。散文有表亦有里,就要看散文后面的这个人到底站起来没有?一个散文写作者,倘在有生之年如写出几篇具有传世价值的散文,其功夫不在技巧,而是在于不遗余力地、长时间地、孜孜不倦地培养散文后面的“这个人”,这个人一定要站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性”,倘若要求一个人在任何语言环境里都要保持言行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做事,即使有非常崇高的目的,有时候在言行之间也会有脱节。散文就不一样了,即使你有救国救民救人类之心,如果直脱脱的涉及到文字中,有品位的读者也不会买账;读者会觉得你在说教,你在欺负读者“智商低”,谁能傻多少呢?而且,您又不是救世主,犯得着板着脸教训人吗?一个写作者的悲悯意识应该隐藏在心灵深处,写到纸张上的,只能是折射。如果您真的有一份悲悯情怀,即使您再折射,读者也能感受的到。

读者阅读散文,常常是用感受去感觉,而非用既定的结论去推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散文热……社会自由、思想自由,经济多元化等,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散文热,这个“热”至今未衰,在这个背景下铺天盖地涌现出来的散文,大部分是平面散文,一段小经历,一个小现象,一种小情调,感受到了,根本来不及沉淀,就迫不及待地宣泄出来了。这样的散文只有其表,没有其里。为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又增添了一份浮躁,为我们的文学的神圣又增加了一个堕落的突破口(并非笔者危言耸听),

论及文,就必须触及人。人,有其外表风度,而没有胸襟气度,亦是浅白之人;散文如果只有其表,没有其里,就会沦为垃圾文字。“表”是散文的枝叶花蕾,“里”是散文之根茎。一棵树的形象再好看,一朵朵的紫色再鲜艳,倘若没有根茎,最终难于持久,最后必然枯萎凋零。读杨朔的散文,会看到一位在没有美的田野上刻意寻找美的牺牲者;读余秋雨的散文,我们会看到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想法设法使用历史知识编织自己的散文王国,读梁衡的散文,我们会看到一位刻意求工的在散文小路上的寻觅者……读他们的散文,无论意识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也不管写作者是否达到了鲁迅那样的写文准备,总是有表,也有里。

笔者比较喜欢读那些“内里”坚实的作家的散文,如周作人的散文,哪怕是外表再闲散,也无法掩遮内里的苦涩;比如读鲁迅先生的杂文(亦属于散文的一种吧),无论其再辛辣犀利,也无法拦住发自心底的那份古道热肠;比如读汪曾祺散文,无论其选材再平常,也洋溢着他对人性善的追寻;比如读于坚散文,无论其选择的生活画面再琐碎,也无法摘去他对苍白无力的当代生活的那份反讽;比如读史铁生散文,无论其造境再神圣(比如《我与地坛》),也沁洇着人类凶暴和人生无常的叹息……例子不胜枚举,这些文学家的散文既有其表,也有其里,堪为散文大家,令人信服也。

散文的“表”总是可以宽一些,万事万物皆可以入文,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散文的“里”常常会被一些作者认为是——思想性。我们在中学时代学习的八股文里,常常会对一篇课文进行“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僵化分类,这样的僵化形成了惯性,进入了散文写作中,就会误导作者玩空心思地去寻找什么独到的“思想”和独到的“发现”,“思想”能独到吗?一个人脑袋了进水的写作者,十分笨拙地在行文中竭力表达自己发现的“思想”,只能让读者感到丑。散文里的“思想”不是先天锁定的,而是在善的方向不辞辛苦地攀登而得到的果实。

散文的“里”,其实是一个写作者的最内心的精神生活。人非草木,在任何时代的任何环境下,一个人总是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和价值判断。人的精神生活有深浅之分,有善恶之别。做人的根基浅并不事修为,有一点小感受就迫不及待地写出来,徒增散文的垃圾数量而已,因为浅薄而不辨是非,赏识假恶丑,自觉不自觉地做了魔鬼撒旦的帮凶。心态恶者,以若肉强食为骄傲,错把低等动物的丛林生存法则用在人类社会,为恶为荣,实在是不可救药也。

在当下时代,大家一股脑地去拥挤在泡沫散文的“阳光道”,发表的容易,挣稿费也快一些,还可以出书和获奖,有多少人愿意走散文有表亦有里的“独木桥”呢?在写作中,有哪个作者不愿意自己写的散文有“表”又有“里”,可是到了实际操作中,总是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怎么办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培植这一条路。散文的写作技巧可以速成,而修炼其“里”,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甚至像苦行僧一样坚守孤独——这也是写散文的真正难度。散文的其“里”需要培植——往正确的方向培植,至于什么是“正确方向”,就不是这篇小文能展开的了,到下篇散文文论与朋友们探讨,好吗?就此打住。

2015,让我与文字结缘

文/李亮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经意从指缝间溜走。当时光之手温柔地拂过最后一张日历,我的心忽然生出某种浅浅的留恋,留恋这即将逝去的2015。2015,让我与文字结缘。

在偶然的一个机会里,我上网浏览武穴论坛,看到论坛上有一个武穴女子读书会。初见的一刹那,宛若看到茫茫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在这个嘈杂喧嚣、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居然还有这样一方心灵的净土,真的很难得!于是,想也不想便申请加入QQ群,由此结识了一大批爱好文学的朋友。从此,我的生活仿佛被打开了另一扇窗,阳光一下子扑面而来。置身这样一个书香四溢的平台中,感同身受,埋藏在我心底的文学梦被渐渐唤醒了,我又拿起笔,以手写心,抒发我的喜怒哀乐,记录我生命中每一个精彩与感动的瞬间。在朋友们的鼓励与帮助下,短短半年时间,我在当地报刊和微信平台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虽然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成绩,但对我而言却不同寻常,因为文字给我曾经荒芜的心灵带来了莫大的慰藉。

开始写作以来,朋友圈中有鼓励欣赏的,有善意提醒的,也有直言不讳指出不足的,每当听到赞美的声音难免沾沾自喜,听到批评的声音又似乎信心不足,曾一度陷入矛盾之中。一位作家朋友告诉我,一个真正的写者应该听得进去各方面的声音,包括批评和挑剔,有批评才会进步,甜言蜜语只会让人停滞不前。一位读者朋友告诉我,写文章是给大众人群看的,不是给同行看的,只要文字优美,能接地气,读者喜欢就行。于是思索再三,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无论是一般读者还是专业文字工作者,无论是欣赏还是批评,因为出发点和文化层次不同,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是太正常不过了。我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不要太被外界的声音左右,进而迷失了自己。

感谢文学,让我的生命更加丰盈与多彩。杨绛说:“人生最妙曼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如今,我的这一份从容与安静,恰恰是文字赋予的。感谢文学,让我结识了那么多优秀的爱好文学的朋友,他(她)们给予我热情的关怀与帮助,如同冬日的阳光,时刻温暖着一个初学写作人的心扉。和他(她)们走在一起是缘分,和他(她)们一起在走是幸福!

掬一捧月光在手中

文/39页

这十几年来,散文的发展可谓蔚为壮观,对散文的批判与探索进入了一个繁荣的阶段。于是,在这种良好的背景下,散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多元化成为一种必然,散文有了种植自己的肥沃的土地。散文的体裁、风格各异,不再拘泥于死板呆滞的局面,有厚重沉实的游记散文,有现实讽喻的批判散文,有智性流溢的哲理散文……就像经历不同的事件,亦如拥有不同的心情,不光是写者,读者也被一篇篇文字拴了进去。能做到这一点是一个写作者,尤其是一个散文作家最为成功的地方,是读者最享受的事情,但散文是个易学而难工的东西,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大多时候我们不还是在读着一些味同嚼蜡的文字吗?但当我读到草原女作家杨瑛的散文后便再一次幸运起来:她的文字是我喜欢的!

最早读到杨瑛的散文是在去年三月份的《散文》月刊上,在那之前我刚刚在一个作者的新书发布会上见过她一面。那篇散文的名字叫《负暄的花》,清雅的文字和片段式的记述使这篇散文清新起来,带着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一朵朵美丽的花儿绽放开来,她用空灵的文字描绘出一朵太阳花——“负暄的花朵,虔诚地开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健康平安的渴望”(《负暄的花》)。我用“纤尘不染,美丽空灵”来形容这篇文章,与此同时,刘书芳老师和王拥华老师的话得到印证:杨瑛的散文是值得好好读读的。还是在《散文》月刊上,我读到她的《春光里的老人》、《庆州白塔的千年光阴》,一个是在石英钟上点缀出的年华之旅,美不胜收;另一个则把千年的时光尽善尽美地平铺在美丽的巴林草原上。她的散文带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期待着她的文字带给我更多的惊喜。

惊喜在今年的九月份到来。她对我说由于手上已无存书,便在网上买了她的书送给我,已经邮出。听到这样的话,在惊喜之余便是感动了。我收到了杨瑛的散文集《一花一世界》,我要细细地阅读这本书,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我是抱着学习和欣赏的态度来读她的散文的,因此,我将这本书读了一月有余,方才读完后记。我要用劣笔书写一点不成熟的学习心得,这样的收获大于单纯的读,更是一种学习的检验。

她的笔名叫“动态童话”,她的文字和这个名字很像,拥有一样美丽清新的气息,如水,似月光,用文字编织出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在每个读到它的人的心间温润出美美的暖意。杨瑛的散文里没有奢华的语句,她用平实的语言将情感舒展在纸上,不是浓墨重彩,而是淡淡青云流水,因此没有浓得化不开的“凝块”,处处都是清香缭绕,让我们沉静其中。因杨瑛的文风,因她的心境,使得她写出的文章没有浮躁的气息,即便是写现实生活中的牵绊坎坷,或是世事无奈的艰辛,也都带着浪漫的色彩。她会把艰辛的生活表达出轻轻浅浅的忧伤,“想到这些,燕就更加努力地工作。她努力着,她不知道,要到哪一辈,他乡才能变成故乡”(《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在描写徐刚夫妻面对的艰苦生活和对未来的迷茫时,杨瑛没有用情感激烈的语言去抒发愤懑不满,而是用“他乡”与“故乡”来涵盖淡淡的忧伤。《找爸爸的孩子》、《紫衣》等文都带有这种略显凄楚的特质。

当你看到我说的这些时也许会以为杨瑛的文字是属于这种忧伤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她会用澄澈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什么是希望。“吉祥的阳光照在‘负暄’的花花草草上,这里就是生命的所在,只要用心地听,你一定会听到春暖花开的声音”(《春暖花开的声音》)和“生命也是一个艰苦的旅程,我们要学会苦中作乐,因为,快乐,是写的理由也应该是活着的理由是生命的理由”(《生命的理由》)向我们述说着未来是阳光般美好的夏季,是快乐地活着的理由。她的文章还像冬雪中的一盆炉火,是在炉火旁边立着一棵圣诞树,挂满了一树美好的那种。她用温婉的笔触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在这个隆冬以至的日子里慰藉着读者们。读着这样的文章,在阴郁的冬季里可以御寒!

合上这本散文集,看着雅洁的封面,我想起这样的一个观点:散文不需要多么华丽的外衣,素淡真实最好。杨瑛的散文是能叫人一眼望到心底里去的,从此便扎下了根。看她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露给读者,是读者的服气。通过和她的交谈,我感觉到她的人和她的字一样,透着晶莹的光泽,那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她的散文是原生的,是她的精神体验,拥有场性的精神。这样的场正是她对人生的独特介入,是她所找到的根性。她属于这些文字,这些文字也不断地证明着她,在世俗的洪流中用以停泊自己,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似乎是她自己的事情,但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这也是读者们的期许。在忙乱的嘈杂声中,如果有一束月光倾注而来,我们把它捧在手里,纷乱便被消解,人心就可安静。你看,杨瑛正在用她的文字这样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