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元宵节散文

2023/01/01经典文章

元宵节散文(精选20篇)

那年的元宵节

文/王芳

十五的元宵,每年都是人间的一场盛会。观花灯、猜灯谜、民间杂耍,民俗活动的多彩让人目不暇接,元宵节要的就是这份热闹和喜庆。

古人对元宵节花灯有种种抒意,欧阳修先生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中元宵之夜,一对有情人相约,月到柳梢头,一起看花灯。这样的意境在元宵之夜,被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抒写出来流传千古。再看辛弃疾笔下的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此繁华的灯会、如此有情趣的人儿,再被辛老先生妙笔一点,就呼之如出,分外动人。有了这样的诗句,元宵节让人多了想象和向往。

小时候的元宵节已记不得了,印象最深的是前年的元宵节,我陪着父亲在南京看病,那种心情无法言说,看着患有尿毒症的父亲,唯有垂泪。父亲一生,为了工作和儿女,累坏了身体,到了老年本该颐养天年,偏偏得了这种病。妹妹含着眼泪说:“给父亲换个肾吧,姊妹这么多,总有一个能和父亲配对成功的肾。”父亲听后,抬起头来,眼泪扑簌簌地打落在枕头上。他说:“你们有孝心,我知道,可是我老了,没有几年活头,你们还要赚钱养家,没有好身体,那怎么成?如果你们谁再提换肾的事情,我连血液透析也不做了,马上就回家。”父亲是个退休干部,年轻时带过兵,向来说一不二,全家人都不敢违背他的意愿。就这样,我们姊妹几个只能陪着父亲在南京过元宵节。

父亲做完导管手术,透析后,精神好了许多。我们姊妹几个在饭店里为父亲定了一桌他爱吃的菜,老公和妹婿背着父亲来到了饭店,一家人,在异乡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那年,南京元宵节的夜晚格外美丽,窗外五颜六色的灯笼一闪一闪,璀璨的烟花照亮了石头城,父亲喃喃自语道:“好多年没来南京了,旧地重游,变化太大了。可惜身体不争气,不能再到处走动,看一看那些老战友了。”我的眼泪围在眼中直打转。父亲说:“丫头,你不要难过,人的一生总有许多遗憾,不过,我有你们几个孝顺的孩子,有国家给发退休金,这辈子也值了。”

父亲那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豁达心胸,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使我们姊妹几个在人生中不管遇到多大挫折与困难,都会有能力战胜。今年我回家过年,看见父亲依然健朗地在家里收拾家务,心颇为宽慰。

年初三那天,姊妹几个带着孩子围坐在家里,听着父亲谈笑风生,他对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关于家风的话题赞不绝口,他说只要家风好,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才能传承下去。父亲创作了一副春联:“忠厚传家远勤劳致富好”他希望自己的儿女,都能诚实守信,勤劳节俭。

母亲说:“父亲每隔一天都要去医院做透析,他怕耽误姊妹们工作,常常都是自己步行去,步行回。”父亲把自己的病当成一场战争,只要他能走,就不会倒下,只要他自己能动,就不烦扰儿女。他每天像上班一样去医院检查、治疗,充满信心地活着。父亲的言行给我莫大的安慰和动力,让我这个漂泊在外的女儿心里很踏实。

今年的元宵节,妹妹说她一定会带着父母去观灯、猜谜、看烟花,再吃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芝麻馅元宵。她说,家里一切有她,让我在外安心工作、快乐过节。妹妹一席话,让我眼里蒙上了一层雾水。剪不断的亲情,就这样,在一个个节日里相依相连。

纸灯笼

文/曹含清.

每当想起故乡的纸灯笼,一群孩子挑着纸灯笼喧笑嬉闹的场景浮现在我的脑际。

小的时候春节过后,我们巴望元宵节。正月十三故乡逢集,老石骑着三轮车满载着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纸灯笼到集市上叫卖。他制作的灯笼精巧扎实。村里人大多会花上几毛钱给孩子买一盏纸灯笼,到元宵节时让孩子到街上碰纸灯笼。

碰灯笼是故乡的风俗。元宵节晚上孩子们提着纸灯笼在街巷游荡,互相碰撞,看谁的灯笼结实,看谁眼疾手快,看谁的灯笼亮的时间久。

那天晚上,家家户户的门口燃起萝卜灯。萝卜灯是用白萝卜削割而成,形状如灯,顶端掏空,在里面装入棉油与灯芯。大人们说元宵节点亮萝卜灯可以镇宅驱邪,护佑平安。

孩子们吃过汤圆后,急匆匆地把红蜡烛点亮放进纸灯笼,然后挑起亮闪闪的灯笼奔到街巷上。村里人大都走到街巷上看灯。据说看灯会让生活红红火火,盈满光明与温暖。

一盏盏鲜艳明亮的纸灯笼在街巷中闪烁流动,街巷犹如星光璀璨的银河。我挑着纸灯笼在街巷奔跑,眼前的纸灯笼纷繁多样。形状有圆的,有方的,有形如蝴蝶的,还有形如荷花的;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还有紫的。灯笼纸面上绘画着人物、花鸟或十二生肖。

一个小伙伴挑着纸灯笼闪到我面前说:“嗨,咱俩碰灯笼吧!”我双眼瞄着他的纸灯笼说:“好,来吧!”我们一起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碰坏回家睡!”话音刚落,我们脚步向前,两盏纸灯笼摇摇摆摆碰在一起,只见它们剧烈颤抖,左右倾斜,里面的红烛却还亮着。接下来我们再战几个回合,直到有一方的纸灯笼红烛熄灭或者严重破损,分出胜负,然后败者黯然收灯,胜者昂然寻找对手挑战。

圆月越爬越高,朦胧清冷的月光沐浴着热闹的村庄。夜深时街巷上亮着的纸灯笼所剩无几。当只剩下两盏纸灯笼时人们簇拥着他们,吹着唿哨、喧哗着,观看他们一决雌雄。

当我年龄稍大之后,元宵节时父母不再给我买纸灯笼了。纸灯笼仿佛只属于遥远的童年,只属于故乡那块浑厚的热土。

后来老石病死,扎纸灯笼的手艺失传。他的儿子宁肯背井离乡到城市的工厂打工,也不愿意继承制作纸灯笼的技艺。纸灯笼在故乡的集市上消失了,元宵节碰灯笼的风俗也荡然无遗。

我常常想起故乡的纸灯笼,它的光芒常常照亮我的记忆。

元宵节的味道

文/叶江南

自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元宵节我都是在远离故乡好几百里地的工作城市度过的。春节假期结束,正月初七正常上班,尽管年味还在我的身上散发着热气,但工作早已把我拉到了办公桌前。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成了我在他乡遥望故乡最美的回忆。

我所在的城市每一年的元宵节都特别的热闹,尤其是花灯会,更是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正月十五一大早,花灯沿着商街一字排开,寿桃灯、荷花莲子灯,前几年西游记里的人物灯如猪八戒、唐僧、孙悟空等比较多,这两年随着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播,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等花灯多了起来,引得小孩子们不断地驻足观望。各种花灯精彩纷呈,装点着元宵节的喜气,璀璨夺目。

往年,带着儿子穿梭在灯会上,小家伙总是一会要这,一会要那,每一次逛完灯会,我都会给他买来一大堆各色各异的花灯。今年我问他要买什么样的花灯,他居然说,不买了,自己做,而且把准备好的材料拿给我看。我看他那认真的样子,才猛然间发觉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了。做花灯,这原本属于我小时候的专利,从儿子嘴里说出来却让我无比的欣喜。我连声应着,并答应儿子元宵节我们一起做花灯、赏花灯。

赏完花灯吃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习俗。相比于从超市买回成袋的成品元宵,我更喜欢在元宵节的晚上一家人乐呵呵地在一起自己动手做元宵。想起小时候过元宵节,母亲和祖母从吃完午饭后就开始忙活,用开水把准备好的糯米粉烫熟,馅是自家种的芝麻、花生,磨成了粉,加上白糖。她们总是很费力且辛苦地搓着元宵,我和弟弟则站在旁边,流着哈喇子。沸水烧好,元宵下锅。过一会,母亲会捞上来两个,让我和弟弟尝一尝元宵有没有熟透。弟弟会认真地咬一口,尝一尝。我则是一口下咽,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有一年,因为这种吃法把我烫得嗷嗷直叫,连声叫痛。

一家人一起做元宵,让元宵有了家的味道,这样的元宵吃起来才更香甜,更有滋味。当然,对于我们这些离开故乡在外打拼的游子,元宵里包裹的,除了糯米和芝麻的清香,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和乡音,以及对故土的眷恋。吃着元宵,赏着花灯,年,就在热气腾腾的美味中结束了。一碗元宵,是那样的弥足珍贵。

元宵节,忆花灯

文/雪晴漫舞

“正月十五闹花灯,火树银花不夜天。”春节的喜庆还未飘远,又迎来了火红的元宵节。红红的灯笼生出了翅膀,带我飞回到难忘的童年。

儿时的记忆里,每到元宵节这天的傍晚,村里的小孩子们便会陆续地从家里跑出来,每人手里提着一盏五颜六色的花灯笼走街串巷,奔跑着,欢呼着,嬉戏着,唤醒了沉睡的夜晚,装点了宁静的夜空。这些灯笼有圆形的,有六角形的,有纸糊的,有塑料的,有动物图形的……形式各异的花灯笼在小巷里晃来晃去,夹杂着小伙伴们欢快的歌谣声,让倚在门框边偷偷观望的我,又羡慕又失落。

小时候家里穷,不管我小嘴撅得多高,心里有多委屈,妈妈从不舍得在元宵节时给我买个花灯笼。

记得有年元宵节的下午,爸爸下班回家,看着坐在大门口石凳上撅嘴抗腮的我,笑着说“敏儿,看看爸爸给你带来了什么?”

我懒洋洋地抬起头,爸爸象变魔术似的从背后拿出几根干净直立的秸秆,几根细铁丝,几张彩纸,对我说要给我做个花灯笼。一听这话,高兴得我一蹦三尺高,一边拍手,一边喊着:我有花灯笼了,我有花灯笼了!

爸爸先把那几根秸秆仔细地劈成细条,把里面的瓤截成小段备用,一边比划着一边扎,一会儿,一个六角形灯笼的雏形就完成了,然后爸爸又弄来浆糊,把一张大红纸糊在灯笼上,再用其它颜色的彩纸剪成好看的图案糊在六个面上做点缀,最后还剪出一把红穗子糊在灯笼底部,一个漂亮的花灯笼就大功告成了!

傍晚来临,爸爸帮我在灯笼里插上蜡烛,拍拍我的肩说“出去玩吧。”

“娃娃哎,出来玩灯了。

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就要你一段小蜡烛。”

我一边唱着儿歌,一边提着灯笼,加入到小伙伴们的行列。那晚,我跟小伙伴们玩得很久很久,歌声飘出很远很远,灯笼把夜空映得很亮很亮!

“妈妈,看啥呢?”儿子的问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我已在阳台边站了许久。元宵节快到了,道路两边悬挂的各式各样精美细致的花灯笼看得人眼花缭乱,可哪个都比不过我心中那个纸糊的灯笼,哪个都替代不了我心中那浓浓的亲情!

热闹的元宵节

文/张小艳

小时候,每年的正月初二到元宵节我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那些年,村里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活动,让我饱尝了快乐的滋味。

灯笼是元宵节的重要观赏物。元宵节前几天,村里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会高高挂起两个大灯笼,各个大街小巷也挂两排长长的灯笼。灯笼的形状千姿百态,有按照属相和其他动物制作的龙、兔、狮子、老虎灯笼等;有模仿水果、蔬菜、花卉形状设计的西瓜、桃、辣椒、白菜、绣球灯笼等;有根据几何图形做成的圆形、扇形、八角形灯笼等。元宵节前后几天的晚上,村里的每条街上都热闹非凡。每条街道上的灯笼在灯光的衬托下都发出色彩斑斓的光芒,把整个村庄装扮得如美丽的宫殿。男女老少都兴高采烈地观赏街上的灯笼,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每到元宵节前一天,姥姥都要做好多种纸花,蒸十几个花馍,炸一大盘元宵,用来当供品,祈祷全家老小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

纸花是模仿牡丹、玫瑰、绣球等花的形状用五色皱纹纸加工出来的。姥姥特别心灵手巧,做出的纸花看上去活灵活现,和真花一样逼真。

做花馍时,姥姥先用适量碱面把发酵好的面团揉好,然后把面团分成几等份,搓成长短均匀的长条状,再把这些长面条来回盘、折、挤、捏,做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花馍,最后在每个花馍的花瓣里嵌上大红枣。待开锅后,把做好的花馍轻轻摆到笼屉里,用旺火蒸半小时,一个个造型奇特的花馍就蒸好了。

炸元宵时,姥姥先往锅里倒入少量油,等油六七成热时,她把元宵往冷水里泡一下即刻捞出后放入油锅。随着油锅里“嗤嗤”作响的声音,元宵开始膨胀起来,这时姥姥会拿铲子将元宵轻轻地翻滚几次,等元宵的每个位置都变成金黄色时就可以出锅装盘了。

元宵节清晨,村里各个摊场里挤满了上供品的人们。姥姥供奉的纸花、莲花馍、炸元宵美观大方,姥姥的手艺让人赞不绝口。那时的姥姥,总会乐得合不拢嘴。

每到元宵节上午九点钟,村里闹红火的活动就会准时开演。姥爷是元宵节活动的领头人,每年都会在头上箍个粉色头巾,在队伍最前头吹哨子、喊口令,意气风发地指挥大家往前走;姥姥喜欢敲大鼓,她总是在队伍中兴致勃勃地舞着鼓锤,那精神头看起来比年轻人更胜一筹;二姨和三姨同村里其他女人一起画上漂亮的彩妆,穿上艳丽的服装,随音乐声翩翩起舞;大舅和二舅的拿手戏是踩高跷,他们的队伍穿着八仙或其他各路神仙的服装,给大家表演风趣幽默的节目;我和表弟表妹同村里其他孩子们,头戴大头娃娃皮套,眉开眼笑地扭着欢快的秧歌,把人们逗得捧腹大笑;队伍的后面还有二鬼摔跤、背铁棍、坐花轿等好几样节目,每一样都乐趣无穷。

每次想起二十多前那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我心里就暖暖的。

家乡的元宵节

文/杨小华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后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各地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等习俗,最典型的就是吃元宵了。元宵即“汤圆”,它是以白糖、芝麻、豆沙等为馅,用湿糯米粉搓成圆形,水煮而食,其味道香甜可口。可我却吃不惯,主要是太甜太腻,还不易消化。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吃的不是汤圆,而是一种叫“团子”的食物。“团子”的“团”字,是家乡人根据它的形状这样叫的。我查了一下字典,有一个米字旁的“团”字,简化后也是这个“团”字,故本人索性将其称为“团子”。团子是这样制作的:将淘洗过的大米磨成粉,和上一点水在锅里炒至半熟放置一旁,将腊肉、莲藕、胡萝卜等切丁炒熟了做成馅,然后把调好的米粉揉成橘子大小的圆球形,在中间捏一个窝放进馅料,再又将其揉搓成雪白光滑的圆球形,上蒸笼蒸熟即可。团子不甜不腻,口感很好,既能吃饱,同样和汤圆一样也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我的家乡在农村,元宵节这天,各家各户的女主人吃过早饭后,就会用水泡一些大米,等水浸透大米后将其捞起,铺开放在通风或向阳处晾干,再用石磨磨成粉。过不了一会儿,出嫁的闺女和女婿,以及儿子儿媳都已带上孩子过来了,这个家将不再安静。孩子们在各家院子里燃放着鞭炮,嬉戏打闹。女人们则走进厨房帮老人炒米粉、炒馅儿、包团子,并将过年吃剩的腊肉腊鱼拿出来,洗净剁好。能干点的女儿或儿媳这天还将亲自掌勺,除煎、卤、烹、炸外,在蒸团子时还会蒸一些新鲜的鱼肉和时令蔬菜。男人们就很悠闲了,或聚在一起抽烟,或相互说着今年的“财喜”(即过年打牌输赢情况)。整个院子都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太阳还未偏西,厨房就飘出了蒸笼里那特有的香味。在女人们的招呼下,男人们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一盘盘冒着热气的菜就端上了桌。最诱人的还是那一个个雪白的,圆圆的,拳头大小冒着热气的团子。三两个团子放在碗里,煞是可爱。一家人围坐一起,男人们推杯换盏,豪情壮语。此时的话题已撇开“财喜”,鼓吹最多的是自己今年的发财计划。女人们则一边吃团子,一边照顾自家孩子,偶尔也会插上两句,见自家男人醉话连篇时,也会忍不住嗔怪几句。

稍微大点的孩子,直接抓着一个团子一边吃,一边围着桌子嬉戏打闹。一不小心,团子掉在地上,滴溜溜地滚出老远,还未等他反应过来,早已被等候一旁的鸡鸭一拥而上,啄了个精光。等到太阳落山了,男人们的脸红了,女人们笑了,孩子们吃饱了、玩累了,整个乡村也醉了。

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一家人会团聚一起,喝酒、吃团子、聊家常,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庆祝这传统节日,尽享天伦之乐,共享团圆之福。所以,出门这么多年,每当提起元宵节,我的心头掠过的依然是在家乡过元宵节的情景,那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脸庞,一幕幕热闹而温馨的画面,总是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花灯熠熠笑春风

文/熊益军

沐浴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明媚春光,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勃勃生机中,我们迎来了绚丽多彩、诗意盎然的节日——元宵节。城乡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大红灯笼高高挂,大街上,公园里,兔子灯、荷花灯、金鱼灯、龙凤灯……各种灯饰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五角的、八棱的、椭圆的、方形的……多样造型匠心独具,新颖别致。

漫步在璀璨缤纷的灯海里,流连于芬芳扑鼻的花潮中,我的思绪也随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灯火飞向了远方,飞到了十六年前的那个元宵节。那时我任教于一所僻远的农村中学,家就安在学校里。元宵节正值寒假,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冷冷清清,一点过节的气氛都没有。那年儿子三岁,我决定自己动手做一盏兔儿灯给儿子过节玩,可一没材料,二没工具,怎么做?正好我发现门前晒被子的铁丝还多余了几圈,绕在一头的水泥柱上,就用钳子将其剪了下来,然后剪成几段,弯成几个椭圆形的铁丝圈,再用细铁丝将这几个铁丝圈呈立体状固定在一起,这样,“兔子”的骨架就大功告成了!我又找了几张红纸,裁成长条,将每条红纸的一边均匀地剪成一绺绺细细的穗子,然后一圈圈地粘在“兔子”身上,再在底部安上一块钉有一支大钉子的板子,以备插蜡烛用,最后安上四个轮子,一只朴拙、憨厚的大“兔子”就大大咧咧地蹲在了我家门口,看上去样子十分可爱。元宵节晚上,我将兔儿灯里的蜡烛点亮,霎时,我家门前被映得一片红彤彤,喜庆的气氛一下子就烘托出来了!刚学会走路的儿子拉着兔儿灯在操场上歪歪斜斜地跑来跑去,一边跑一边“咯咯”地笑。我们几个大人则跟在后面,被儿子的天真和快乐所感染,心里也溢满了喜悦和幸福。

谁能想到,一盏自己制作的兔儿灯居然使我们家喜气盈门,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氛围!如今,小孩玩的灯街上到处都有得卖,手上提的,地上拉的,应有尽有,再也没有人自己做兔儿灯了。然而我总觉得街上卖的灯精致有余而朴实不足,少了几许乡土气息,特别是开关一按灯就亮,哪有摇曳闪烁的烛光那么灵动有味儿!

往事如烟。恰似一盏盏花灯,悬挂在我记忆深处,熠熠生辉。在此元宵佳节来临之际,回眸往事,心头觉得暖暖的,心灵深处仿佛有缕缕春风拂过,温馨无比。

元宵节的“元宵结”

文/张永生

还没在新年的喜悦中回过神来,象征着美满团圆的元宵节又将来到我们身边。看着城市街道两旁的彩树花灯和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不由想起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元宵节,母亲就会做一些乒乓球般大小的元宵。元宵用糯米包制而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有多种食用方法,煮、煎、蒸、炸皆可,全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去选择。在这些食用方法中,我们家通常是煮。每次煮元宵,母亲都是边煮边不紧不慢地拨动着锅里起起伏伏的雪白的元宵,让我不禁馋得口水直流。等到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端在手里,我总是拿起筷子就急急火火往嘴里扒,仿佛担心吃慢了会没得吃。因为元宵里面的馅很烫,每次吃元宵,我不是烫到喉咙,就是烫到舌头。于是,我就对着碗不停地吹。

按照家乡的风俗,母亲会在几个元宵里分别包上两分钱的硬币,据说谁能吃到包着硬币的元宵,谁就能在这一年里事事顺心。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那些象征着好运的元宵总会不知不觉地溜进我的碗里。品尝着甜而不腻的元宵,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过元宵节,是少不了灯的。元宵之夜,看着窗外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父亲便开始动手做花灯了。每次做花灯时,父亲会先把准备好的竹条和花布放在手边,只见他三缠两绕之后,那灯笼的骨架就跃然而出了。父亲怕不结实,又用细铁丝把竹条接口处牢牢地捆住。我蹲在父亲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像是欣赏一部动画片一样的专注,父亲那娴熟的手艺和精细的做工着实让我佩服。在父亲的引领下,提着他亲手制作的花灯,我会把屋里屋外的每个角落都照个遍。父亲告诉我,这样可以让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庄稼五谷丰登。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大,我方才懂得,当年我手中那忽闪忽闪的火苗,是父亲对未来的祝福和祈愿。

当岁月的刻刀悄悄在额头上留下几条皱纹时,我才发现元宵节在我心中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了,更是一种情结,让我回味,令我珍藏。又一个祥和的元宵节即将来临,咬一口如蜜甜的元宵,家人的牵挂又在心头弥漫,生活将为我们翻开崭新的一页。

滚冰和撒灯

文/佟才录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了,看着满大街五彩缤纷的花灯,我不禁想起儿时元宵节在乡下滚冰和撒灯的经历。

儿时生活在乡下,除夕刚过,我们小孩子便开始惦记着过元宵节了。因为在元宵节,我们可以到井台边自由自在地滚冰,还可以在街上尽情地撒灯玩儿。

那时,每年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小孩子一般都要来到水井边滚冰。那时乡下没有自来水,人们吃水全靠一口辘轳水井,井工每天早起吱吱呀呀地摇着木辘轳,把水从深井中一桶桶摇上来,然后倒在一个方形的铁槽子里,村民们用水就担着扁担来挑。一到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水槽四周就冻结了一层厚厚的光滑的白冰,每次人们来水槽担水,都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人仰桶翻。人们都恨死了这厚厚的积冰,可它却成了我们孩子的天然乐园,我们放学或放寒假,一写完作业,就会偷偷溜出家门,来到水槽边溜冰玩,常常把衣服弄得很脏,回家自然少不了母亲的一顿骂。但我们没两天又会忘个一干二净,屡骂不改,照溜冰不误。只有一天,我们玩冰是不会挨母亲骂的,那就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母亲不但不骂我们,还主动叫我们去井台边滚冰,母亲说滚得越远越好,元宵节这天滚冰,不仅能滚走疾病和晦气,还能滚来健康和财气。

滚完冰,每家每户就开始撒灯了。那时的乡下人家穷,元宵节扎不起花灯,但乡下人自有乡下人过元宵节的方式,他们撒灯过节。早在夏秋时节,他们就收集起一些锯末子,晒干了留着备用。元宵节来临时,他们把锯末子浇上一点汽油或煤油,然后从自家庭院开始,每隔两米撒上一堆浇了油的锯末子,并把锯末子点燃,一盏盏飘摇跳动的灯火照亮街道,一直延伸到井台边。第二天,长长的街上就留下了一坨坨黑灰。据老人们说,撒灯是为了让自家的祖先和天上的神明可以沿着灯火回到自己家中,为自己的家人增福添寿。

那时,能撒得起灯的人家不多,因为汽油昂贵也不好弄到。我们村子里年年必撒灯的,只有一户郭姓人家。郭家男人在城里做差事,媳妇在乡下,日子过得令人羡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媳妇给他生了四个丫头,可他想要个儿子,于是,每年的元宵节,他都特意从城里赶回家来撒灯,长长的灯龙一直延伸到村外的小庙里。果然撒了没几年,他媳妇就给他添了一个大胖小子,自那之后他撒灯的积极性更高了,直到他举家搬进了城里才歇了。

如今的元宵节,乡下人也不时兴撒灯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买回鲜艳的大红灯笼,在自家门口高高地挂起来,昭示着乡下人今天的日子,红火火,节节高!

张灯结彩闹元宵

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既有悠久历史,又有奇特传说。据说,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太尉周勃、宰相陈平戡平“诸吕之乱”,朝臣迎立高祖中子刘恒入京师,继少帝刘弘为帝,即汉文帝。刘恒登基这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从此,每年这一天的晚上,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祝。因“夜”在古语中又称“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便将正月十五这一日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最早仅在深宫禁苑流行,起于公元前179年,即文帝元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宫苑之节日,仅在宫苑之内遍挂花花绿绿的宫灯,又让所有灯盏大放光明,亮丽多彩,极逗情趣。刘彻登基为汉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后,创造《太初历》时,就把正月十五定为重大节日。从此,张灯结彩于都城,大街小巷门前挂灯,屋角张灯,高处悬灯,行走提灯,有“忙人玩灯、闲人赏灯”之说,人们又称之其为“灯节”;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流行,道教又以天、地、水三官结合农历正月、七月、十月之望(十五日)为三元日: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故元宵亦称“上元节”。

元宵作为万民同庆的节日,从深宫至都城,再流行民间,是在唐朝。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老百姓安居乐业,唐朝的皇帝便把宫内的花灯搬到大街上展览,唐明皇李隆基曾命人制作一盏高一百五十尺的彩灯,被人们称之灯楼。“九五之尊”带头,“皇亲国戚”争先,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响应,留下“迥异”记载。王仁裕《开元大宝遗事·百枝灯树》说:“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自此以后,民间形成风俗。

松滋昔日元宵节,一般是前一日准备,后一日落灯,正月十五为鼎盛,通宵达旦无眠夜,灯火辉煌不夜天。大红灯笼普遍挂,间夹花灯五颜六色了眼花,各种各样形状的花灯、彩灯,尽于正月十五之夜赛骄比傲,龙灯、蚌灯、虎灯、虾灯,山兽水族比比皆是;凤灯、鹤灯、鹏灯、蝶灯,飞禽虫羽样样齐全。

松滋民间张灯结彩风俗浓,引致灯笼市场特兴旺,盛产山竹的丘陵地带,篾匠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乏的艺人。他们中因编织用具不同,而被分为若干类称呼,诸如编制米筛的称“筛篾匠”,制作躺椅的称“椅篾匠”,织就卷帘的称“卷篾匠”,善长做灯笼的称“灯篾匠”等。其中尤以灯篾匠易学赚钱多,学艺者比比皆是,凡属户有竹园的人家,便有人会做灯笼,有的还是一家人做起灯笼来:壮砍竹子老破篾,妇裁灯纸童粘贴。此时做起灯笼来,可谓家家户户无闲人,尽在家庭做篾工,田间没有人做农活,若你想请工,难得雇到人。故有一句俗语形容说:“打起灯笼来,找不到一个人。”

昔日,农村穷苦人占绝大多数,无钱供养子女读书,由于制作的灯笼要题字作辞,这便使一些篾业家庭做成的灯笼只能成为半成品,境内因需而兴起灯笼市场,被称为“灯铺”,春节期间赶集挑灯笼形成习俗,松滋南北十场最热闹。特别是元宵节前一天,销售灯笼最旺盛,尤以“南五场”中的纸厂河集铺为数之冠,有“日销十万”之说。

“纸厂河的灯笼,好话都说尽!”这是昔日流行湘鄂边松滋、公安、澧县、津市、沙市等地的一句俗语。这里灯笼不仅样式是依情变形,颇多二龙戏珠、山川跳马、玉兔望月、观音送子、西天取经、牛郎织女、槐荫结亲、百鸟朝凤、群雀戏雕、金虾跳海等系列组合产品,而且每个灯笼上都有一句吉祥妙语,让人看后心悦眉开:林茂叶盛,鸟语花香;手托金翅,天犬神枪;网落千金,玉浪涌宝;日进万斗,岁岁满仓;六畜兴旺,财满四乡;万事如意,岁岁平安;生意兴隆,财达三江;松鹤延年,百载如春;情深似海,花好月圆;金榜题名,墨香万里,等等。有明一代,朱元璋规定,元宵灯节由三个夜晚延长至十天:从正月初八晚上开始张灯,至十七日晚落灯。在此期间,民间文艺大展开:日里演唱夜玩灯,通宵达旦各尽兴。渔鼓、花鼓、三棒鼓,杂耍、道情、莲花闹,山歌、渔歌、花灯戏,舞狮、舞龙、莲湘舞等等,把元宵节闹得热火朝天。

儿时的元宵节—挥之不去的记忆

文/穰永保

儿时的元宵节—挥之不去的记忆

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在乡下过元宵节了,城里的元宵节平淡,寡味,不是遇到星期天连假都没有,似乎没有元宵节的存在。

今天是元宵节,我竟然发现心底一隅,完整地保留着儿时乡下闹元宵的画面,挥之不去,异常浓烈。乡下有“月半大于年”的说法,残存在我记忆中的元宵节是那样的热闹,那样的使人向往、那样的让使人流连。

儿时的乡下,每年的元宵节会演一曲戏,那时候的大队进入腊月就开始组建一支小型剧组,十来个人,叫“文艺宣传队”,谈不上水平有多高,有的“宣传队员”连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会,舞蹈也缺乏基本功夫,爱好文艺、有文艺热情就行。就这么一个群体,排练个十天半月,在露天搭上一个土台,也能吸引众多的乡亲,演出当天,太阳还没下山,就有人早早地放个凳子在台下,抢占一个理想的位置。不管怎样演的人认真、投入,看的人高兴、开心也就够了。演出完了还要议论一阵子,哪个节目好,哪个演员好,像现在评价一台春节晚会似的。六七十年代,元宵节的文艺演出成了村民的一大期盼,一大看点。

元宵节的又一个项目是精彩的踩高跷、划旱船表演。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他们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划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我们称其为“呼扇婆子”,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划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这些个朴实的表演逗得围观的群众前仰后合、合不拢嘴,引来阵阵掌声、笑声。

据说老家的湾子间好多年没有踩高跷、划旱船了,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看晚会、打麻将,我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呢还是……不管怎样过去元宵节的那种喧闹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挥之不去。

唐诗宋词闹元宵

文/刘丽华

元宵,新年第一轮满月的良宵,自然要喧闹。在遥远的唐诗宋词里,就可感受到张灯结彩、乐舞百戏闹元宵的盛况。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是初唐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灯月辉映,游人如织。尽管唐皇朝的宵禁制度严,但元宵节却城门大开,张灯三夜,民众可进城共享灯节的欢乐。

“上路笙歌满,春城刻漏长。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这是盛唐王维的《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灯继以酺宴》,新春的长安城,满街笙歌的长夜,游人比白天多,灯光比明月亮,唐明皇和皇妃开着龙凤车来与民同乐。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这是中唐元稹的《灯影》,东都洛阳城,昼夜无车马,满城树头挂红纱。而唐玄宗携贵妃挑灯夜游也成了传说。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这是晚唐李商隐的《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人守孝在身,不能去目睹灯节的热闹,却感受到了灯月车马的壮观。其时的唐朝已走向衰落,可元宵的灯火依然通明。

唐朝延续三日的灯节已领略,那么,持续五日的宋代元宵,又是何等喧哗?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苏东坡告诉你,家家燃灯,笙歌满楼。说明宋代的元宵节已全民化了。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从词宗李清照的这首《永遇乐》,得知宋代临安城还举办元宵诗酒盛会,多有雅兴!酒朋诗友坐香车宝马邀词人同去,可她心绪落寞,婉谢了。却独自想起在汴京,自己同闺密戴翠绿羽帽,插金丝雪柳,去观灯游乐的情景。看,一个无忧无虑的宋代少女,跃然纸上。

写元宵,最脍炙人口的要数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写出了古代男女的“缘”宵。要知,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重圆”就在元宵节;王安石将招亲联与赶考联珠联璧合,获得进士、快婿双喜临门,也在元宵节。

可见,唐诗宋词不仅闹出了元宵节的气氛,还闹出了一个中国的情人节来。那么,我们何尝不择二串唐诗做剪,选几阕宋词当纸,如陆游说的“女剪上元灯”呢?那样,闹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灯节,多好。

元宵节耍社火

文/秦延安

年的魅力不仅在大年三十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更在元宵节人山人海的社火表演中。作为古老的民俗瑰宝,在故乡,社火就像一块吸铁石似的吸引着人们,从年初翘首到了年末。正月十五这一天,一大早,十里八乡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向县城。有些偏远地区的人,更是天未明就出了门。走路的,骑摩托的,搭车的,成群结伴,将原本冷清的县城挤得水泄不通。

“正月里来耍社火”。作为春节民间最流行的群众自发组织活动,社火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和原始歌舞。《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社是土地之神,火能辟邪。“因崇拜而思献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歌舞便成为民间最早祀社风俗。周代称之为“大傩”,《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种古老的习俗经久不衰,一直沿袭至今。种类也愈演愈多,有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等,规模也从几十人到上千人不等,通过戏剧扮演、脸谱造型、高难度的动作和严谨的设计构思,展示惊险出奇、绚丽多彩的艺术感染力和民间教化。

社火队还没到,锣鼓声先传来。街道两旁黑压压的人群便如大海中的波浪不停地翻涌着。楼房顶站满了人,窗户口挤满了头,手脚灵便的更是攀上了树。站在后边的人只能踮着脚尖,扯着脖子在摩肩接踵的人群缝隙中搜寻着社火影子。虽然街道两旁有维持秩序的人,但前边的人仍不知不觉地走出了队列。一些人便抱怨社火怎么还没来,突然,一个金箍棒抡得风响,气势汹汹的孙悟空一下子窜到了跟前,吓得走出队的人直往后退。就在人们还惊疑不定时,身手敏捷的孙悟空已经窜出老远,在那抓耳挠腮扮着鬼脸,逗得人们哄堂大笑。伴随着人们的笑声,孙悟空又继续前去开道。一些人因为没看清孙悟空模样便前拥后挤,突然被憨态可掬的猪八戒和拿着马鞭的大头娃娃拍了一下肩,愣不然地赶紧知趣后退。就在人们看得如痴如醉时,震耳欲聋的锣鼓队又过来了。彩旗飘扬,数十辆花车上载着高台依次而来,甚是壮观。

高台又叫“背芯子”,即故事人物固定在特意设计的牢固铁支架(俗称芯子)上。一个高台一个主题,主要内容有《铡美案》、《桃园结义》等,多取材于戏剧或民间故事。《保皇嫂》中,关公左手叉腰,右手横举大刀,刀尖上端站着刘备,刀把下端站着皇嫂;《借伞》中的许仙撑伞,青白二蛇站立在伞的边沿上,迂回旋转,仿佛正在赶路,白娘子不时环目顾盼许仙,表现出夫妻恩爱,两情依依。还有接连三层,高达数丈的《杨门女将》,门口站立焦赞、孟良二将,马笼上站立的是八姐、九妹,佘太君升帐挂帅,金龙两旁做伴,造型威风凛凛,十分优美,尽显一门忠烈……芯子上的人物离地数米或十多米,凌空垂悬,摇摇欲坠,尽显高、惊、险、悬、巧的艺术特色,使人在离奇中惊叹,百思不解其妙。

当然还有高跷,又叫“柳木腿”。艺人们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踩木跷列队行进,高者三五尺,低者尺余。他们紧随芯子车队,时急时缓,动作潇洒飘逸。看不懂装扮的人们就依照脸谱的色彩来辨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残暴,蓝代表草莽等等。舞狮子、划旱船、扭秧歌更是少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火就这样穿行在大街小巷。人们如风般跟在社火队伍后,一路前行,看了一遍又一遍仍不过瘾。

社火结束了,年就完了,一切都在春风送暖中开始了新意。

古诗词里话元宵

文/李晓萍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而古诗词里的元宵节则丰富多彩。

《青玉案·元夕》是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所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着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华丽的豪华马车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凤箫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热闹的夜晚里,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这首词把元宵节描写得多姿多彩。

《生查子·元夕》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上元竹枝词》是清代着名诗人符曾写的。“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全诗把元宵节写得十分美丽。

品元宵节

文/俊逸愚人

中国人恐怕是最爱过节了,除在国外采购回来的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等,单就本国土产节日就足以称得上品种齐全、种类繁多。就拿过年来说,小年夜的喧嚣开始,要到那“二月二,龙抬头”才是结束,现如今节奏加快,待正月十五入夜后的那一阵敲锣打鼓、花灯盈盈、焰火晚会一过,年味就淡了,机关人员也开始正常收心上班了。

在众多节日里,我独钟爱元宵节,这不仅是忙碌的走亲串友的年既将过完,又可正常工作生活了。更主要的是元宵节注入了各种文化品位,正所谓"过佳节,品佳节",就是这么一"品",能提醒自己咸甜自知,酸辣有感。大凡喜爱过节者,他们多爱春节除夕,我是商人,却品不出过年有多好的味道。有头有脸之人在那等着你,员工在那盼着你。还有老者喜儿孙满堂,幼者喜甜糖新衣,他们都能品出过年的一些味道。那夹在中间的一辈恐怕就只欢喜个节日气氛。除夕夜的欢乐固然欢乐,却过于浮彩与喧闹,对我等却品不出些许味道。至此,才明白,“过节”与“品节”是大不相同的。我更偏好“品”的感觉。“品”是一种感受,非听非嗅,超脱五感之外。自古文人多好品,品山品水,品月品星,品歌品画,品得松林竹柏叶常青,品得明月窈然出东山。我不是文人,会品不会品,暂且不论,品罢就定然有所得。于是,上达人文学网品那“缪斯杯”中国网络作家邀请赛入围文章,开始还品出了一丝甜意,我有《惜情》《留言》《写作课》入围了,但当他们问我出多少钱,入几星级会员?才能参赛时,品中味道就只剩下苦涩。

佳节之中,品来别具风味者,元宵节也。我不能因为一个有辱斯文的比赛而不去品了,记得去年去品那焰火晚会,人山人海的街道,彩灯高挂,我开车从桥南到桥北开了足足两小时,到桥北一问,焰火晚会已经放完,又开两小时回桥南,虽没品到焰火晚会,但品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品到了一张张笑脸。同是一日之节,它在每一段时间里都有不同的感情,今年,清晨就是一串鞭炮的响声压过了雄鸡的打鸣,勾起除夕热闹的回忆。上街走走,寒春清冷依旧,但远处锣鼓一响、红绸缎一映入眼帘,心便热了起来。传下来的主题亘古不变,锣鼓秧歌、花脸小丑、地花鼓正演唱着"正月里闹花灯",在这个喜新厌旧的时代,这些已然不太受欢迎,我这年岁甚至略大些的都已觉得俗不可耐,更有甚者,索性嗤之以鼻,我也觉得俗,但又有谁说俗物不可品?在我看来,品得品得。事物虽俗,品到的却是超脱物外。俗,也要俗的有文化,如若不然,再会品也只能是油腻腻的糟粕。可时下,糟粕倒是挚爱。

走到步行街,各种舞狮的,耍龙的正在卖劲,给步行街来了个热气腾腾,有奖猜灯谜正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我也湊过去,运气很好,猜中几个,拿了几袋元宵,很高兴这是实实在在地给你这"文化人",不需交钱入"星级会员"。回家拿油炸,还来了个开口笑。也算是这趟上街不虚此行。

如果以为,元宵节能品的只是这些,那便错了。我钟爱元宵节的缘由在于那元宵团圆夜,花灯挂满有华人的各个街道,姿态万千的焰火照亮了夜空,还有那漫天飘舞的孔明灯,都能让我有一份感动,我感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强,我感动孔明灯上承载的愿望,我感动有十四亿人抬头仰望着明月。仰望着那过完年后的盛世两会。尽管车多人多,但还得吃饱元宵,带着家人去欣赏那灿烂焰火,只要品到一份喜悦、希望,便是乐极。

儿时的元宵节

文/陈栋林

小时候过元宵节,村里的活动没多少花样,不像现在这样——猜灯谜、踩高跷、扭秧歌、舞狮子、跑旱船——花样多得很。当年甚至根本没听说吃元宵这码事,更谈不上真的享用了。但是,并不是说儿时的元宵节过得不开心,恰恰相反,可以说别有韵味。

那时候家里很穷,以至于父母舍不得拿出或者根本没有钱给我买一只玻璃纸花灯。于是,父亲就亲自动手给我制作萝卜灯。从地窖里选一只粗壮的红萝卜,用小刀削平两头,在细的一头挖洞,除另一头留着厚厚的底子外,内里全部掏空,成为桶状;在一块小木板上钉一个小铁钉,让铁钉透过木板露出一截;再用细铁丝在木板上扎一个支架,并围着支架糊一层粉连纸;下一道工序,就是将大姐用红纸剪的喜鹊贴在外面,再在支架上固定一根细长的木棍;最后,将萝卜桶的底部插在透过小木板露出的钉子尖上,往萝卜桶里倒上煤油,放进用棉线搓成的灯芯,再点着,萝卜灯就制作完成了。

我拎着父亲制作的灯笼出去,胡同里已人影攒动,叫喊声、嬉闹声此起彼伏。小伙伴们大多拎着自制的“土灯笼”,有麦秸灯、面灯、竹笼灯,有用玻璃瓶制成的瓶子灯,还有跟我的差不多的萝卜灯,简直五花八门。也有许多孩子拎着买来的玻璃纸灯,看起来精致又漂亮。这让我们这些拎着“土灯笼”的孩子羡慕得不得了。

我说山子的玻璃纸灯真漂亮,他却赞叹我的萝卜灯更好玩。两人犹豫半天,终于都憋不住,不约而同地提出要交换。可是,在灯笼马上要出手的那一瞬间,我却赶紧把手缩了回来。最终,我没同意。冥冥中,一种对那萝卜灯异常珍爱的情愫揪住我的心,让我难以割舍;我觉得这萝卜灯才是自己的,还是自己的更好。

有的家伙专爱恶作剧,先是若无其事地走到别人跟前,突然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说:“啊哟,快看你灯底下有个啥?”听者赶紧托起灯的底部看,没承想,灯火就把灯罩给燃着了。好端端的灯,瞬时化为灰烬。灯的主人傻了眼,撇撇嘴想哭又忍住,气呼呼地说一句“我叫我爹来揍你”,然后终于放开声哇哇大哭着往家跑去。

当然,从没见过有谁的父亲来揍哪一个小伙伴,倒是听有的父亲或母亲哄自己的孩子说:“烧了好,火苗那么旺,那是喜气冲天啊!”

有雪的元宵节是最美的。星星点点的灯火中,雪花纷纷扬扬。不一会儿,我们的衣服上,帽子上,就会堆满了雪,变成一个个小雪人。地上的雪辉映着灯光,四下里更加通亮。我们把灯笼放在一边,或者挂在树杈上,然后齐心协力堆雪人。忙活半天,浑身热气腾腾,一起挑着灯笼围着那雪人蹦着、跳着、叫着、笑着,仿佛我们的欢乐多得满世界都盛不下了。而那雪人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好像童话里的仙者。

磨坊和碾棚是必去的地方。大人们很认真地告诉我们说,元宵夜举着灯笼去磨坊和碾棚里,会有好运气,能在里面找到神仙送来的金元宝。可是,金元宝从来没找到,倒是好几次不小心踩了牛粪。于是大人们又说:小孩儿正月十五晚上踩牛粪好,长命百岁长得壮——反正让他们一说,无论怎么样都是好的。

家乡有正月十五“叫媳妇”的风俗。所谓“叫媳妇”,就是如果哪家的小伙子定了亲,在儿媳正式过门儿之前,趁过节先请到家里来住几天。“叫媳妇”的由头是趁着元宵节来看灯、看热闹,实际是为了加深男女双方的感情。

那年,听说邻居大哥哥拴宝把未来的媳妇接来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前去他家探看。可是,那姑娘太害羞,闻声早躲了起来,任凭我们在大门口探头探脑、咋咋呼呼,她就是不肯露面。过了好大一阵子,拴宝突然从屋里跳将出来,明明脸上泛着美滋滋的笑,却又故意使劲憋着,假装虎着脸说:“去去去,有什么好看的,回家看自个儿的媳妇去!”我们被赶了出来,却意犹未尽,又冲进他家院子。如此三番五次,拴宝不胜其扰,最终只好让那姑娘在堂屋门口闪了一下。虽然就那么倏忽一闪,我们却好像打了大胜仗,心满意足地、大呼小叫着散去了。

也有小伙伴好像动了心,回家后,吵吵嚷嚷追着母亲讨要媳妇。他的母亲则吟吟一笑,然后弯下腰柔柔地“呸”一声,说:“丢不丢啊,这么一丁点儿的小屁孩,还没长得跟人一样大,就迷上了媳妇!”

如今,我已经年过半百了,虽然现在的元宵节更加多姿多彩,但还是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对儿时元宵节点点滴滴的回味中。

元宵节抒怀(三章)

文/吴晓波

元宵月

一轮明月从一部古老的中华长卷中徐徐升起,洒下清辉一片,把抒情的唐诗、缠绵的宋词挂满了千家万户的屋檐。

一轮明月从举杯相庆的晶晶酒杯里徐徐升起,漾起的莹莹涟漪,濡湿了千千万万颗恋恋不舍的心。

一轮明月从白发母亲的盈盈目光中徐徐升起,大爱至简的光芒,扎痛了无数双红红的眼。

哦,今晚,惜别的话语里,滚烫的泪花里,依依的笑影里,甜美的梦乡里,皆是月,皆是情……

哦,今晚,我要满饮此杯明月,用启程的行囊把母亲的音容笑貌、浓浓的乡情乡音、家乡的山水画卷装满。离家薄凉的日子,我会用它们一点点御寒。

吃汤圆

又是一年咀嚼幸福和甜蜜的日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从母亲圆圆溜溜的汤圆里滑了出来,把美好祝福和憧憬写得溢出了青花碗的碗边。

一颗颗亮如珍珠的汤圆,轻轻用牙齿一咬,流出芝麻的香、蜂蜜的甜,一股春天的暖流包围着你,悄悄地把你融化。

团团圆圆,圆圆满满。汤圆,母亲最常用的比喻修辞手法,轻轻地一描,你的嘴唇就会一年四季溢出火一样的红。

汤圆,是年的句号,也是新的起点。

一条亲情、友情、爱情铺就的路从脚下绵延至远方。

远方,春天从一颗嫩绿的芽苞里向你微笑招手,苏醒的唢呐又吹开了绚丽的新梦……

观花灯

一盏花灯就是一首唐诗,一盏花灯就是一首宋词。

灯下开始流淌一些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些姹紫嫣红的故事。

灯面浮动着一张张似曾相识的脸。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或踏歌起舞,或举樽邀月,向你款款而来。

岁月,在时光的留声机上渐行渐远。是谁,用铿锵、婉约的文字,点亮了生生不息的华夏薪火,拨动了万千众生的心弦?

今晚,我要借来太白的醉意,拂开一页灯火阑珊,循着斑斑足迹,拾一缕尘烟,做一回思想者,听一听历史的九曲回肠,品一品中华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电池灯笼

文/彭庆东

儿时对元宵节的喜欢胜过春节,春节不外乎是穿新衣,吃好的,磕头收长辈的红包之类,没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乐趣在里面。元宵节则不同,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间。

这天,一条街挨门逐户都挂出了红红绿绿的各色彩灯,有走马灯、狮子滚绣球灯、鲤鱼灯、莲花灯、福寿灯……让我们小孩子看得眼花缭乱。待天一黑,小小的县城更是满街攒动的人头,满街涌动的人流,看舞龙、看舞狮,看门外挂着的灯。哪家的灯做得精巧别致,人们总爱三五一群聚在下边欣赏、议论,好的自然引来一串串赞叹。那情景,要比过年热闹得多,也欢喜得多。如此这般的情形里,那灯好灯差就好比人的脸面,灯笼漂亮,主人家自是风光无限。

我的爷爷就是扎灯的好手,每年我家大门口除了两个大红灯笼外,最招惹人的是爷爷做的跑马灯。那灯直径尺五有余,高则几近三尺,中间燃了硕大的蜡烛时,就会翩翩地转出些神话故事来。比如三打白骨精、花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或是门神画、牛郎织女、骏马奔驰……那形那神,那魂那韵,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每引来无数惊羡的目光。

这天除了家家户户赛灯的场面外,我记忆中儿时的元宵之夜却是孩子们的赛灯。

那时的我们,一到元宵节便盼望着太阳快点落山,待天刚一黑,我们就结伴挑灯满街里乱窜。小伙伴们也最爱比灯,谁家的灯做得难度最高啊,样子最漂亮啊,甚至会比谁家的灯里放的灯油多,谁家的灯芯燃得最亮,只要能想到的,几乎都要摆出来比一比。赢的就洋洋得意,输的就垂头丧气。有一年,人家做灯依然用蜡烛做光源,我爷爷却另搞一套,将手电筒里的小灯泡连同电池一并拆了下来,安在了给我做的老虎灯笼上。那黄灿灿的灯光把老虎灯笼全身映得透亮,哈,小老虎好像活起来了,虎虎生威。我把灯笼拿在手上在户外无所顾忌地乱跑乱窜,而里面的光源丝毫不飘忽,更不会遭风吹灭。那时,小伙伴感觉很神奇,不知我的灯采用了什么新技术,围着嚷嚷要看究竟,我便跑开。羡慕的小伙伴们时而围追,时而堵截,那热闹劲儿、兴奋和自豪劲儿聚在我心头,久久不肯离去,那年我的老虎灯笼让我大获全胜,那种快乐和得意写在了我红红的脸蛋上。

灯树千光照盛世

文/王晓宇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节日可以和元宵节的热闹相比。元宵节不是一般的热闹,更像是一场狂欢。

春节庄重,辞旧迎新,祭祖祈福;清明凝重,祭祀故人,气氛伤感;端午又称端阳,食粽祭屈原;七夕为七巧节,也是今天的情人节;中秋为团圆节,合家团聚;重阳为老人节,敬老思亲;冬至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腊八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

唯有元宵节,人不分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少,欢天喜地闹元宵,那气氛,那节奏,那闹腾,几乎都在燃点上。吃元宵,扎花灯,逛庙会,看焰火,重点就在一个“闹”字上,元宵节这一天,可以放下手中的大小事情,尽情地嬉戏玩闹。

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载体,几乎都在吃上,元宵节当然也不例外。今天的元宵,花样品种繁多,馅料多样,除花生、五仁、黑芝麻、什锦这些传统的馅料之外,像逆袭传统的有肉馅的、水果馅的、巧克力馅的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元宵,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能让人生出一种快乐的感觉。

小时侯过元宵节,都是父亲给我们扎的花灯,父亲的手不够巧,但还是精心为我们做出一盏盏玻璃罩的花灯,有点像八角的宫灯,上面贴着红纸剪出的镂空装饰,灯光有些影影绰绰。我们这些孩子提着花灯,走街串户,爱不释手。现在过元宵节,怕是没有人再费这个劲了,街心广场、公园里到处都是花灯,宫灯、纱灯、电子的彩灯等等,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逛庙会更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庙会上人山人海,老人领着孩子,兴高采烈地往人堆里扎,唱戏的唱得咿咿呀呀,尽情投入;卖手艺的,可着嗓子吆喝,期待招揽更多的人围观;品小吃的地方不用喊,也是挤的人最多的地方;民俗文化,更是大展拳脚,风情尽显。想要热闹,就往庙会上逛一逛,庙会把年的气氛推向极致,保准把你的那些小抑郁小焦虑都治好,再也没有工夫唉声叹气。

等到太阳落山月亮出来后,元宵节的高潮才悄悄来临,就像隋炀帝杨广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中说的那样:“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元宵夜,当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灯光月影流动,焰火在璀璨寂灭间,把人的心情照亮。欢腾的人群,把春风流动的夜晚点燃……

这最后的狂欢落幕之后,即将开始新的一年,人们收起整整一冬的懒散,奔向田野,开始新一年的春耕秋收,播种新一年的新希望。

小城良宵

文/魏益君

如果说盼年是为阖家团圆,那么最热闹的年味当属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能够牵动人情肠、抚慰人记忆的莫过于山乡小城的良宵了。

“元宵景色家家乐,萧鼓喧天处处春,上下楼台火照火,往来车马人看人。”这是对家乡小城元宵之夜的传神写照。

记得去岁元宵节,在广东工作的大伯回乡省亲过年,元宵节相约逛小城元宵灯会,大伯的孩子气竟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

那一晚,莲花山前,浚河岸边,人如潮涌,沸沸扬扬,几无插足之地,大街上彩灯缤纷,靓女如云,商城内张灯结彩,春花映月。

礼炮声震元宵夜,焰火花开莲花山,夜幕降临,莲花山公园前的广场上,焰火晚会开始了,但见漫天焰火,如天女散花,千姿百态。前来观赏烟花的人摩肩接踵,难以计数,人们把喜悦写在脸上,把祝福装在心中。

元宵的繁华热闹之处以板桥路和商城大道为最。在这里,满街鼓乐齐鸣,倾城男女老幼,浓妆艳抹的、淡雅秀媚的、腼腆的、风流的、鲁莽的、斯斯文文的无不涌上街来,尽情的唱呀、笑呀、闹呀……一年蕴积心中的情愫,都在这狂欢之夜得到宣泄,一年劳作的艰辛,都在这美好的一刻得到补偿。人们相约结伴,喜气洋洋,赏月睇灯。老年人边看边讲,抚今追昔;小朋友手提花灯,蹦蹦跳跳。人在穿梭,灯在交织,。灯的品种多种多样,有龙灯、荷花灯、鲤鱼灯、对虾灯。龙灯二龙戏珠,荷花灯月藕莲心,鲤鱼灯鲤跃龙门,对虾灯对虾戏水。人们把对新年美好的憧憬,都在那一盏盏花灯里默默诉说了。更可乐是大伯,她一手拎一盏灯,借着一点酒劲,在人群中扭来扭去,很多人看着他直笑,大伯也对人家笑,所以便都开怀大笑了。

闹完花灯,来到城西护城河边,放眼远处宁静的村落,那里灯火荧荧,闪闪烁烁,那是农家在上灯,在期盼又一个丰收年。我问大伯,广东的元宵节好玩,还是家乡的元宵热闹。大伯说,外面的元宵节再好,也没有家乡的元宵亲切啊!大伯说这话时,一脸的眷恋。

是啊,这有花有月、使人难忘的小城良宵,只要你来过闹过,就不会忘记,成为醉美的乡愁!